谙州(3)
黄金筑的柱子,五彩的琉璃,即使这样,看着皇位上的人影还是不住的压抑起来。
朝元帝摆手示意赐座。
“朕找你来是为了瓜州旱灾一事。上月朝廷发的赈灾粮可还够?”
“回殿下,这次旱灾来势汹汹,只怕…只怕这连雨季都撑不到呀。”殿堂下那人答到。
“嗯。往来此地的救援都是你在主持,爱卿有劳了。”
此时朝元帝的答非所问到叫公孙尚愣了神,半晌才接过话茬:“殿下哪里的话,左右不过食君之禄,忠君之事罢了。”
皇帝点点头,眸子晦暗阴明不辩,又故作若有所思道:“如此啊。不若这次你六桂和泉州共同施粥吧。朕觉着这样加上上月朝廷发的粮和你们各州的余粮应该够用了。”
“就这般定了,退下吧。”
公孙尚不禁擦了擦额上的汗珠,讪讪退出殿堂。
“好一个‘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呀。”
等到人退去微生金风才缓缓从暗处现身。
“公孙尚是个怕事的,胆子小却总想捞一把,殿下觉得呢?”
“不错,可他这样的,连杀鸡儆猴的作用都起不到。”朝元帝愤愤的回答道,手中的茶盏几近捏碎。
“太后党羽如今根深蒂固,只有从树旁的杂草除起。”
马车驶过巷子,到了滋云街,眼前豁然开朗,仿佛一瞬间灯火全亮。灯红酒绿,夜夜笙歌,如此繁华,没有一丁点夜晚该有的样子。
“小姐,小少爷,玉晏楼到了。”
柳玉露下了马车,这玉晏楼在市中心,不愧为谙州一大正店,光是大门便是用金丝楠木制成的。
一行人在小侍从的带领下往东拐过,穿过南边的穿堂后才到玉晏楼的平层大厅。
精美的假山高低错落,在四周还环着店主人手植的青竹,又覆上了白玉石,清新文雅。厅内房顶的雕花更是惊为天人,雕的兰草、香桂、梅花好似都飘着香,沿着房檐开出四季不谢的花。
“小姐,少爷,你们到了?请跟在下上二楼吧。”一个衣着锦服,年近中年的男子走上前来。
柳约雪扯了扯旁人的衣角道:“诺,这是这的掌柜,姓王。对了,我估摸士义肯定也没和你说,玉晏楼也有咱家的股。只不过分家后每房占股也不多。”
这倒是令人吃了一惊,柳玉露实在没有想到这堪比皇家御膳房的正店居然也有自己的一份。
王掌柜在前带路,边搭着话:“小姐是不是觉得奇怪,玉晏楼是用膳的地方,一路走来却没有看见客人用膳?”
掌柜的放声笑了笑,“小小姐几年不回来,怕是不记得我们玉晏楼平层是专门观赏的,用膳都在二楼了吧。”
听王掌柜这样一说,四周确实没有人用膳,其实根本就没有什么人。
“观赏?在何处?”
王掌柜指了指东面的抄手,“从这边过去便是花宴……”
“玉妹可想瞧瞧?这都是近几年一同选御花时筛下来的稍疵品,当然也有御赐的。”
柳玉露摇了摇头,还是正事要紧。
在这黄金地段修这么大一酒楼,一楼还基本空余不盈利,这真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你小子,还是喜欢打断人讲话呢。”
“得了王叔,最近玉晏楼生意怎么样?”柳约雪转开了话题。
“就那样,对了,正好小少爷跟小姐回来了,刚好可以清点一下这几年的账目,我已经差人送到谩珠玉了。”
“嗯,有劳了。”
经过七拐八绕终于到了预定的三楼包厢。
里头很宽敞,屋外还有台子,面向曲河,河水盈盈流过,清澈的河面送去又迎来各色各样的船舶扁舟,水面一遍欢腾之色,鱼儿鳞光点点,河边一排轻垂的柳条吻着河面,一派盛世之景。
人已经齐了。
静夜,谙州城内,柳絮纷飞。
“宿主任务提示,请前往民巷鹊河,开启剧情人物。”
李执盛翻了个白眼,真是不让人闲下一刻来。
虽说谙州地属富饶,但贫富差距实在大,最富有的有多有钱,最穷的就有多贫困。
民巷离市中心不是特别远,三拐两拐便到了。
离疏几行的、清一色的青砖黛瓦,墙体几近脱落。鹊河流水清清,大概是民巷里人们的生存依靠。河滨还稀稀疏疏栽了几棵垂柳,倒是给灰蒙蒙的村子添了几分色彩。
李执盛在鹊河来回踱步,“剧情妃?这哪能有呢?”
四下没有什么人,虽离市中心不远,但是倒是很静很静的,两地形成鲜明对比。此时夜意正浓郁,这儿人们大多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没办法只好沿着河水的方向细细走一圈。
经过几个断桥边,流水忽的转向,一位布衣女子便伏跪在断桥。
待到走进,原是位女子,面容姣好,云鬓边插了朵绿色的蟹爪菊,手里头正捣这衣服,好似还能看见这姑娘额头的薄汗。
月下,李执盛的影子慢慢映入捣衣女的眼帘,这姑娘一只手擦着汗,便抬起头望向这人。
恬淡的笑容挂在姑娘脸上,因着青春美好,这稍俏一点的容颜也别具特色。竟不知道今夜亮眼的是月是人。
“公子,您也有衣服要洗吗?两文一件,奴家洗得很干净的。”
李执盛脱下外套递过,“姑娘,春还未暖,夜里河水又如此凉,尽快归家吧。”
那人仍是笑嘻嘻的,答着:“好呢,好呢。”
“姑娘每日洗这么多衣服,怎不曾抱怨,反倒如此快乐?”
捣衣女子停下了手头功夫,“多洗一件衣服就多挣一文钱,能补贴点家用也是好的。”
语毕,手里头又捣鼓起来。
月霜暗暗撒在姑娘发间,河面泛起层层银光,女子低头,认真美好。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
“什么?”
“没什么,敢问姑娘……芳名?”
诗中的那位佼人将李执盛的外衣递过,道:“公子,已经洗好了,叫你家小厮晾干就行了。”
李执盛给过钱,暗自一笑,晦明不辨。
那女子道:“等下次有缘相见,我再告诉你我姓氏。”
“成!姑娘,在下告辞。”
朝元帝摆手示意赐座。
“朕找你来是为了瓜州旱灾一事。上月朝廷发的赈灾粮可还够?”
“回殿下,这次旱灾来势汹汹,只怕…只怕这连雨季都撑不到呀。”殿堂下那人答到。
“嗯。往来此地的救援都是你在主持,爱卿有劳了。”
此时朝元帝的答非所问到叫公孙尚愣了神,半晌才接过话茬:“殿下哪里的话,左右不过食君之禄,忠君之事罢了。”
皇帝点点头,眸子晦暗阴明不辩,又故作若有所思道:“如此啊。不若这次你六桂和泉州共同施粥吧。朕觉着这样加上上月朝廷发的粮和你们各州的余粮应该够用了。”
“就这般定了,退下吧。”
公孙尚不禁擦了擦额上的汗珠,讪讪退出殿堂。
“好一个‘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呀。”
等到人退去微生金风才缓缓从暗处现身。
“公孙尚是个怕事的,胆子小却总想捞一把,殿下觉得呢?”
“不错,可他这样的,连杀鸡儆猴的作用都起不到。”朝元帝愤愤的回答道,手中的茶盏几近捏碎。
“太后党羽如今根深蒂固,只有从树旁的杂草除起。”
马车驶过巷子,到了滋云街,眼前豁然开朗,仿佛一瞬间灯火全亮。灯红酒绿,夜夜笙歌,如此繁华,没有一丁点夜晚该有的样子。
“小姐,小少爷,玉晏楼到了。”
柳玉露下了马车,这玉晏楼在市中心,不愧为谙州一大正店,光是大门便是用金丝楠木制成的。
一行人在小侍从的带领下往东拐过,穿过南边的穿堂后才到玉晏楼的平层大厅。
精美的假山高低错落,在四周还环着店主人手植的青竹,又覆上了白玉石,清新文雅。厅内房顶的雕花更是惊为天人,雕的兰草、香桂、梅花好似都飘着香,沿着房檐开出四季不谢的花。
“小姐,少爷,你们到了?请跟在下上二楼吧。”一个衣着锦服,年近中年的男子走上前来。
柳约雪扯了扯旁人的衣角道:“诺,这是这的掌柜,姓王。对了,我估摸士义肯定也没和你说,玉晏楼也有咱家的股。只不过分家后每房占股也不多。”
这倒是令人吃了一惊,柳玉露实在没有想到这堪比皇家御膳房的正店居然也有自己的一份。
王掌柜在前带路,边搭着话:“小姐是不是觉得奇怪,玉晏楼是用膳的地方,一路走来却没有看见客人用膳?”
掌柜的放声笑了笑,“小小姐几年不回来,怕是不记得我们玉晏楼平层是专门观赏的,用膳都在二楼了吧。”
听王掌柜这样一说,四周确实没有人用膳,其实根本就没有什么人。
“观赏?在何处?”
王掌柜指了指东面的抄手,“从这边过去便是花宴……”
“玉妹可想瞧瞧?这都是近几年一同选御花时筛下来的稍疵品,当然也有御赐的。”
柳玉露摇了摇头,还是正事要紧。
在这黄金地段修这么大一酒楼,一楼还基本空余不盈利,这真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你小子,还是喜欢打断人讲话呢。”
“得了王叔,最近玉晏楼生意怎么样?”柳约雪转开了话题。
“就那样,对了,正好小少爷跟小姐回来了,刚好可以清点一下这几年的账目,我已经差人送到谩珠玉了。”
“嗯,有劳了。”
经过七拐八绕终于到了预定的三楼包厢。
里头很宽敞,屋外还有台子,面向曲河,河水盈盈流过,清澈的河面送去又迎来各色各样的船舶扁舟,水面一遍欢腾之色,鱼儿鳞光点点,河边一排轻垂的柳条吻着河面,一派盛世之景。
人已经齐了。
静夜,谙州城内,柳絮纷飞。
“宿主任务提示,请前往民巷鹊河,开启剧情人物。”
李执盛翻了个白眼,真是不让人闲下一刻来。
虽说谙州地属富饶,但贫富差距实在大,最富有的有多有钱,最穷的就有多贫困。
民巷离市中心不是特别远,三拐两拐便到了。
离疏几行的、清一色的青砖黛瓦,墙体几近脱落。鹊河流水清清,大概是民巷里人们的生存依靠。河滨还稀稀疏疏栽了几棵垂柳,倒是给灰蒙蒙的村子添了几分色彩。
李执盛在鹊河来回踱步,“剧情妃?这哪能有呢?”
四下没有什么人,虽离市中心不远,但是倒是很静很静的,两地形成鲜明对比。此时夜意正浓郁,这儿人们大多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没办法只好沿着河水的方向细细走一圈。
经过几个断桥边,流水忽的转向,一位布衣女子便伏跪在断桥。
待到走进,原是位女子,面容姣好,云鬓边插了朵绿色的蟹爪菊,手里头正捣这衣服,好似还能看见这姑娘额头的薄汗。
月下,李执盛的影子慢慢映入捣衣女的眼帘,这姑娘一只手擦着汗,便抬起头望向这人。
恬淡的笑容挂在姑娘脸上,因着青春美好,这稍俏一点的容颜也别具特色。竟不知道今夜亮眼的是月是人。
“公子,您也有衣服要洗吗?两文一件,奴家洗得很干净的。”
李执盛脱下外套递过,“姑娘,春还未暖,夜里河水又如此凉,尽快归家吧。”
那人仍是笑嘻嘻的,答着:“好呢,好呢。”
“姑娘每日洗这么多衣服,怎不曾抱怨,反倒如此快乐?”
捣衣女子停下了手头功夫,“多洗一件衣服就多挣一文钱,能补贴点家用也是好的。”
语毕,手里头又捣鼓起来。
月霜暗暗撒在姑娘发间,河面泛起层层银光,女子低头,认真美好。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
“什么?”
“没什么,敢问姑娘……芳名?”
诗中的那位佼人将李执盛的外衣递过,道:“公子,已经洗好了,叫你家小厮晾干就行了。”
李执盛给过钱,暗自一笑,晦明不辨。
那女子道:“等下次有缘相见,我再告诉你我姓氏。”
“成!姑娘,在下告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