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宴(下)
“语?语!”
一声叫喊把人拉入现实,来人一身水紫色,少女眉眼清纯,长相偏幼态,像林间小兔子,很是可爱。
明韵?
明韵算得上闻人语为数不多的朋友,是礼部侍郎的嫡女。皇帝在宫内开学府,她便是闻人的伴读。
闻人语应了一声,明韵就循声找来,等人来时,闻人语已经恢复了仪态,面颊是暖人的微笑。
“语!你在这儿啊,叫人好找。”说这就往闻人语身上扑,一时两人身上的衣帛挂珠叮叮当当缠到一起,闻人无奈笑了笑,基本每次见面都是如是情形。
“语在这干嘛?”趁着语解开繁琐绶带的空隙,明韵发起了提问。
“找并蒂莲啊。”
“就是那株传说千年不败的莲?”
“嗯,你找我?”私下闻人语并不喜欢对友人用敬词。
语的手很巧,许是这样的事做多了,熟能生巧,一会就解开了。
明韵再次给出一个拥抱才道:“新晋的文官礼部外侍郎孟行疏,我看着还行。”
明韵是家中孩子里唯一的女孩子,又是老来得子,家中自是稀奇,便养成了这般直言不讳的性子。
闻人语大概明了她的意思,便说:“婚嫁之事,应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我一人怎可做主?而且他和你那花楼里的蓝颜不一样,人家是官人。”
“语,就这一次嘛——”
语摇摇头,你还想有几次?
花楼里明韵是常客,她的名声不算清白,估计这次过几天就忘了这号人。
“要我如何做。”
明韵整顿衣裳,俏皮的向闻人语屈膝行礼“臣女谢固安公主恩。”又勾勾手示意闻人语附耳过来。
两人一前一后回了右院,见长公主回来了,侍从便将早已完工的各位小主的画作诗词举起,供其评选。
闻人语在作品间穿行,双儿和小婵一左一右托着彩头,缀在后头,最后那双精巧的绣鞋停住。
“既然是评选,本宫也不好一人做主,不若将竹篮摆在各位诗画下面,一人两朵花,投出除自己外自己认为的最好的佳作,如何?”
众人相视考量后也同意了。侍从很快摆好竹篮,分好信花。
“明韵啊,本宫这只花可要被你摘走了。”闻人语笑着其中一朵投入篮中。
明韵的画技并不差,加上方才闻人语已少做修整,已然甩过一大片人。但获胜仍有悬念,程国公府的女儿程春春在绘画上也是上乘,但闻人氏毕竟投给了明韵,那就……
众人纷纷开始投花,结果也随之而来,明韵以一票险胜程春春。
原来方才在小径里,明韵想让闻人语把彩头颁给她和孟郎,语只答应她帮一点,其他的事还是要看上天。所以语自己剩的那一朵花在她在左园转了一圈之后又回来投给了明韵。
再看程春春,这孩子打小就争强好胜,此时已经气得脸一会红一会绿,活像红绿灯,但又偏不能表现出来。她周身的好友和追求者纷纷来安慰她“献爱心”。她也只能表现出一副‘虽然没赢但是本大小姐很大度啊’的表情。
而男子诗会的评选出了点小问题——孟行疏和另一位言侯府公子言璟世子平票了。
不等众人想出办法,孟行疏便向前一步行礼道:“这彩头在下无意争取,诸位若是为难,在下可退出比赛。言世子,请”
言璟回礼,也不谦虚或推脱一番就要收下了。明韵站在一旁叉着腰跺脚,眼睛望着孟郎,嘴里不知道嘟哝着什么。孟行疏则在一旁表现出与世无争之情。闻人语看着三人实在好笑,但终归是稳住了仪态。
“语!你说!!他想干嘛啊?为什么要拱手相让,难道难道不想和本姑奶奶拿一对?”明韵大开着腿双手环胸坐在长公主的马车里。
“好了,这就是天意,你们有缘无份。你若执意喜欢官家人,我看言璟是个不错的,虽不及孟郎生得好,但胜在年轻啊。而且方才孟行疏那样说,若果言郎说多谢,就显得自己真的低孟郎一等。可若说再比一次又会显得有些咄咄逼人。如他这般坦然倒是鲜见。”
“那不如,语下嫁好了。”
明韵本就是小孩子气,闻人语也不恼,只低低叹了口气,“可是,驸马之位父皇心中以已有人选。”
明韵闻言“刷”的一下立起,“你是说?是谁啊?”
闻人语被吓了一跳,眼底闪过一丝惊讶,但很恢复应过来,“户部主事,江时同。”
明韵又恢复了坐姿,如果不是她身着锦衣玉袍,闻人语真的要把她当二流子女流氓赶下去了。
“不对啊,今日我把公子世子的都瞧了一遍,不记得这号人呢?”
闻人细细想,自己找到并蒂莲时,好像这人就已经到了,还画了一阵子……
“可能,他到得比较早……在看莲吧。”
“唰”的一声,明韵直直站起来,不过撞上了车梁,又捂着额头弹回去。
“你你你,你是不是,我撞见你之前你们两在一块看看看看莲?”
这样的事对她这个风流不可一世的人来说其实蛮小的,但是这幽会对象是闻!人!语!那个对自己走路尺寸都能较上劲的固安嫡长公主!!
闻人知道解释无用,也任由明韵在一旁打趣她。
几日之后,命映水村为赈灾支援点的皇命下达,泉州郡守白氏派人到映水村来贴了公示,要征收每户三十石粮食。
告示一经贴出,宁静的映水村在此刻炸开了锅。
柳章在书房轻押一口茶,小厮从房门外进来讲了告示上的内容,柳章嘴角上扬,浮起一抹晦暗不明的笑意。
听见外头有些喧闹,柳章看了眼屋内的漏刻便起身出院门。
果不其然,柳家院子被里里外外围了足足三层。老老少少全来了,大人们一个个哭天抢地,小孩子们被揽进母亲的怀里,睁着大眼睛奇怪的看着这群大人怪异的举动。
柳章顺手扶起身边的几个村民,“大家都是为了公告一事?”
人群里一个老者上前,大家纷纷让出一条路。
“是啊。柳老爷,当年您不愿意做村长,我才来替的。但是我们大家一直很敬重您,没有哪家敢说没有受过您的好处。但是现在我们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人群中有人附和道:“是啊!我们真的没有那么多的粮了啊!”
柳章思索片刻,露出严肃的神态。
“映水村向来收成不好,如今才刚交了税收,还要预备一些粮食防范夏季的旱灾,白郡守苛捐杂税,不但不治理土地还年年虚报产量,才招致此祸,在下实有一法。”
“老爷请说!”
一声叫喊把人拉入现实,来人一身水紫色,少女眉眼清纯,长相偏幼态,像林间小兔子,很是可爱。
明韵?
明韵算得上闻人语为数不多的朋友,是礼部侍郎的嫡女。皇帝在宫内开学府,她便是闻人的伴读。
闻人语应了一声,明韵就循声找来,等人来时,闻人语已经恢复了仪态,面颊是暖人的微笑。
“语!你在这儿啊,叫人好找。”说这就往闻人语身上扑,一时两人身上的衣帛挂珠叮叮当当缠到一起,闻人无奈笑了笑,基本每次见面都是如是情形。
“语在这干嘛?”趁着语解开繁琐绶带的空隙,明韵发起了提问。
“找并蒂莲啊。”
“就是那株传说千年不败的莲?”
“嗯,你找我?”私下闻人语并不喜欢对友人用敬词。
语的手很巧,许是这样的事做多了,熟能生巧,一会就解开了。
明韵再次给出一个拥抱才道:“新晋的文官礼部外侍郎孟行疏,我看着还行。”
明韵是家中孩子里唯一的女孩子,又是老来得子,家中自是稀奇,便养成了这般直言不讳的性子。
闻人语大概明了她的意思,便说:“婚嫁之事,应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我一人怎可做主?而且他和你那花楼里的蓝颜不一样,人家是官人。”
“语,就这一次嘛——”
语摇摇头,你还想有几次?
花楼里明韵是常客,她的名声不算清白,估计这次过几天就忘了这号人。
“要我如何做。”
明韵整顿衣裳,俏皮的向闻人语屈膝行礼“臣女谢固安公主恩。”又勾勾手示意闻人语附耳过来。
两人一前一后回了右院,见长公主回来了,侍从便将早已完工的各位小主的画作诗词举起,供其评选。
闻人语在作品间穿行,双儿和小婵一左一右托着彩头,缀在后头,最后那双精巧的绣鞋停住。
“既然是评选,本宫也不好一人做主,不若将竹篮摆在各位诗画下面,一人两朵花,投出除自己外自己认为的最好的佳作,如何?”
众人相视考量后也同意了。侍从很快摆好竹篮,分好信花。
“明韵啊,本宫这只花可要被你摘走了。”闻人语笑着其中一朵投入篮中。
明韵的画技并不差,加上方才闻人语已少做修整,已然甩过一大片人。但获胜仍有悬念,程国公府的女儿程春春在绘画上也是上乘,但闻人氏毕竟投给了明韵,那就……
众人纷纷开始投花,结果也随之而来,明韵以一票险胜程春春。
原来方才在小径里,明韵想让闻人语把彩头颁给她和孟郎,语只答应她帮一点,其他的事还是要看上天。所以语自己剩的那一朵花在她在左园转了一圈之后又回来投给了明韵。
再看程春春,这孩子打小就争强好胜,此时已经气得脸一会红一会绿,活像红绿灯,但又偏不能表现出来。她周身的好友和追求者纷纷来安慰她“献爱心”。她也只能表现出一副‘虽然没赢但是本大小姐很大度啊’的表情。
而男子诗会的评选出了点小问题——孟行疏和另一位言侯府公子言璟世子平票了。
不等众人想出办法,孟行疏便向前一步行礼道:“这彩头在下无意争取,诸位若是为难,在下可退出比赛。言世子,请”
言璟回礼,也不谦虚或推脱一番就要收下了。明韵站在一旁叉着腰跺脚,眼睛望着孟郎,嘴里不知道嘟哝着什么。孟行疏则在一旁表现出与世无争之情。闻人语看着三人实在好笑,但终归是稳住了仪态。
“语!你说!!他想干嘛啊?为什么要拱手相让,难道难道不想和本姑奶奶拿一对?”明韵大开着腿双手环胸坐在长公主的马车里。
“好了,这就是天意,你们有缘无份。你若执意喜欢官家人,我看言璟是个不错的,虽不及孟郎生得好,但胜在年轻啊。而且方才孟行疏那样说,若果言郎说多谢,就显得自己真的低孟郎一等。可若说再比一次又会显得有些咄咄逼人。如他这般坦然倒是鲜见。”
“那不如,语下嫁好了。”
明韵本就是小孩子气,闻人语也不恼,只低低叹了口气,“可是,驸马之位父皇心中以已有人选。”
明韵闻言“刷”的一下立起,“你是说?是谁啊?”
闻人语被吓了一跳,眼底闪过一丝惊讶,但很恢复应过来,“户部主事,江时同。”
明韵又恢复了坐姿,如果不是她身着锦衣玉袍,闻人语真的要把她当二流子女流氓赶下去了。
“不对啊,今日我把公子世子的都瞧了一遍,不记得这号人呢?”
闻人细细想,自己找到并蒂莲时,好像这人就已经到了,还画了一阵子……
“可能,他到得比较早……在看莲吧。”
“唰”的一声,明韵直直站起来,不过撞上了车梁,又捂着额头弹回去。
“你你你,你是不是,我撞见你之前你们两在一块看看看看莲?”
这样的事对她这个风流不可一世的人来说其实蛮小的,但是这幽会对象是闻!人!语!那个对自己走路尺寸都能较上劲的固安嫡长公主!!
闻人知道解释无用,也任由明韵在一旁打趣她。
几日之后,命映水村为赈灾支援点的皇命下达,泉州郡守白氏派人到映水村来贴了公示,要征收每户三十石粮食。
告示一经贴出,宁静的映水村在此刻炸开了锅。
柳章在书房轻押一口茶,小厮从房门外进来讲了告示上的内容,柳章嘴角上扬,浮起一抹晦暗不明的笑意。
听见外头有些喧闹,柳章看了眼屋内的漏刻便起身出院门。
果不其然,柳家院子被里里外外围了足足三层。老老少少全来了,大人们一个个哭天抢地,小孩子们被揽进母亲的怀里,睁着大眼睛奇怪的看着这群大人怪异的举动。
柳章顺手扶起身边的几个村民,“大家都是为了公告一事?”
人群里一个老者上前,大家纷纷让出一条路。
“是啊。柳老爷,当年您不愿意做村长,我才来替的。但是我们大家一直很敬重您,没有哪家敢说没有受过您的好处。但是现在我们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人群中有人附和道:“是啊!我们真的没有那么多的粮了啊!”
柳章思索片刻,露出严肃的神态。
“映水村向来收成不好,如今才刚交了税收,还要预备一些粮食防范夏季的旱灾,白郡守苛捐杂税,不但不治理土地还年年虚报产量,才招致此祸,在下实有一法。”
“老爷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