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十九,因是观音菩萨诞辰,长安城的很多贵人都来了南五台山,相传观音大士现比丘身、降伏毒龙于圆光寺,圆光寺今日还会开道场诵经礼佛。
所以在南五台山的二十多座寺庙里,圆光寺今日香火最盛。
宋夫人带着宋常悦也去了圆光寺。在路上,宋常悦撩开马车车帘,看到了大陶朝的长安城。
圆光寺在秦岭北麓南五台山,和现代西京一样,加上西京的古地名也叫长安,她明白了这大陶朝虽是个架空的时代,但是空间还是和现代一样。
宋常悦刚到西京读书的时候,在鼓楼买了张古长安地图,有三宫108坊,标注了名人居所,只是一张抽象的手绘地图,都可一窥长安的盛大。
然而今天宋常悦真正见识到这长安城,街道是极为宽敞的石板路,路边商铺林林总总,往来穿梭的行人锦衣华服,其中还不乏金发碧眼的胡人,眼前这热热闹闹、熙熙攘攘的景象,虽没有现代的高楼大厦、灯红酒绿,但是独属于这个时代,充满烟火气的繁华之景还是超出了她的想象。
出了长安城没多久就进山了,暮春的南五台山乍暖还寒,草长莺飞。宋常悦一路上见到了不少奇珍异兽,甚至还看到了一大片珙桐。
宋常悦本科是学地理的,所以认识很多标志性动植物。珙桐被称为“植物活化石”,在西京所在的中西省没有分布,现在看来,就在几百年前这里是有的。
地球演化的时间单位都是以万年记,海陆变迁、沧海桑田才是地球演化的正常速度,短短几百年不过是弹指一瞬间。
但是就是这历史长河中的一瞬间,自然面貌却也发生着巨大的改变:岩体风化、沟谷侵蚀、河流改道。最让人心惊的是,不知道有多少物种在这期间消失灭亡。
宋常悦看向那连绵起伏的绿水青山,被茂密的树林完全覆盖,没有矿山开采形成的“斑秃”,也没有路网形成的纵横切割。
在这大陶朝,虽然没有现代化基建带来的便利,但是这种没有被人为破坏的纯粹自然之美、原生态的和谐之美,让宋常悦感到心中宁静,却又隐隐震撼。
到了圆光寺,宋夫人先捐了三百两香油钱,感谢观音菩萨保佑女儿,不仅遇袭了能平安回家,这么多年的痴傻还好了。
午膳后,宋夫人带着宋常悦到大殿听主持诵经,在蒲团上跪着听了半个时辰,宋常悦实在撑不住,看宋夫人还在虔诚的诵经,悄悄溜了出去。
宋常悦穿过大殿旁的偏殿,又经过偏殿后的两间挑楼子,到了后院,坐在一处石条凳上休息,宋常悦刚跪的腰酸背痛,这石条凳坐着腰背没有支撑,依然难受,她看左右没人,躺了下来。
早春的阳光透过松林,稀稀疏疏、影影绰绰的洒在宋常悦身上,暖烘烘的,勾出了她的睡意。
段嘉沐和陆易安刚走进松林,就看到一个女子躺在石凳上,梳着一个双环垂髻,带着点翠金花钿,髻上插着碧玉蝴蝶牡丹钗,那块玉温润通透,不必近看都可知其华贵不凡,身着月白色云绣杉,浅粉色如意云烟裙,肩若削成、腰若约素,加上一根湖蓝色的腰带,更显得身段窈窕有致、纤秾合度,一看就是富贵人家的小姐。
那女子不知道哼着什么曲儿,左腿翘在右腿上晃悠着,指如削葱根却一下下的在左腿上敲着拍子,是不该女子该有的悠哉姿态,就差嘴里再叼根草了。
段嘉沐觉得这女子少见的肆意畅快,大陶朝民风开化,男女大防没那么严格,未婚男女可正常交际。他停了步子,对陆易安说道:“真是有趣,走去看看。”
陆易安早看到了宋常悦,没说话也没跟上去。
段嘉沐走了过去,看着还闭着眼睛的宋常悦,笑着问道:“敢问小娘子芳名?”
宋常悦刚哼着歌,没听到脚步声,直到身边有人说话,睁开眼睛看到一个男子站在旁边,挡住了阳光,她逆着光,一时间看不清男子的面容,只见一道清晰的剪影:身量极高,扎着高高的马尾,穿着锦袍,系着腰带,更显得宽肩劲腰。
宋常悦觉得这身影有点熟悉,坐了起来,这才看清来人:剑眉星目,鼻梁高挺,嘴角噙笑看着她,一身玄色镶金锦袍下是黑色劲装,墨色腰带上悬着剑,头戴束发玉冠,通身有一股张扬的少年气,光站在那就气宇轩昂,英气逼人。
宋常悦定了定神,把石凳上的腿慢慢地挪到地上,端坐后起身行了个礼,正色回道:“我是城北宋家的宋常悦,我爹是鸿胪寺主簿宋成。”
段嘉沐看她装模作样的做回了端庄模样,更觉得有意思的紧,嘴角笑意更盛:“原来是宋二小姐,这厢有礼,在下城南段家,将军府小儿段嘉沐。”
原身除了每月初一到寺庙诵经、吃斋,平时也不出内院,宋常悦穿越过来后也没打听过长安城的公子哥有哪些,没听说过段嘉沐,但也知道将军儿子身份尊贵。
宋常悦矮段嘉沐一头,平视时刚好看到他颈上挂着的狼牙坠子,她心中一凛,上前一步抓住了那个坠子,放在手中轻轻摩挲,心中有个念头慢慢浮出水面。
段嘉沐看她这举动很奇怪,但也没拦着,正想着要不要把项链取下来给她看,低头就看到宋常悦靠的更近了,她闭上了眼睛,一边又摸了摸那狼牙,确定了和她那天摸到的坠子一模一样。
段嘉沐家教甚严,本身不近女色,近几年都在军营,更是清心寡欲。刚看到躺在石凳上的女子,只觉得她定是肆意畅快之人,觉得好奇才上前搭话,没想到宋常悦现在彷佛都到了他怀里,却未见刻意妖娆和扭捏。
段嘉沐一动不敢动,一股清新似茉莉的少女幽香钻入他的鼻腔,他一时心跳都乱了。
这一切都被陆易安不动声色地看着,此时宋常悦看着段嘉沐的眼神,明亮而有神,里面有疑惑和好奇、期盼和惊喜,陆易安脑中浮现出那晚宋常悦涣散没有焦点的眼睛。
陆易安现在确定了,那天晚上宋常悦是真的看不见。
今日道场结束都酉时了,回不了长安城,只有早早定了禅房的富贵人家才能宿在圆光寺,很多家夫人还会带着未婚的儿女来,所以今日也是有些未婚男女相看的机会。
宋夫人昨日就告诉宋常悦这次给她安排了相看,她穿越过来清醒后已经知道这两年相看了几家适龄男子都没成功,宋成和宋夫人也因为这受了不少奚落和委屈,宋常悦不想他们再多操心,万一认错了人,遇袭的事可就泄露了,不仅会耽误相看,甚至还会毁了名声。
宋常悦还摩梭着那块狼牙坠子,把那句差点脱口而出的“是你救了我吗?”咽了下去,但还是忍不住心中好奇,抬头问段嘉沐:“段小将军,这是哪里来的项链啊?”
段嘉沐看着近乎在他怀里那张明艳的脸,稳了稳心神,压住慌乱的心跳:“世家男子第一次猎到狼,都会把那头狼的獠牙当成坠子做项链,我和陆兄去年秋合力猎到一头狼王,我们一人得了一个狼牙。”
说到这,段嘉沐才想起身后的陆易安,转头看了一眼陆易安,又对宋常悦说到:“这位是国公府小公爷陆易安。”
宋常悦这才看到后面不远处还站着一男子,那人身量和段嘉沐差不多,但穿着湖蓝色圆领服,薄衫宽着,衣领半扣,松松垮垮的系着白玉腰带,略显清癯。面如冠玉,眉眼修长,俊逸清秀,有如仙人之姿。
只是他的一头墨发用红色发带松松垮垮的系着,留几缕发丝垂在脸侧,略微苍白的薄唇勾笑,备显风流韵致,又一身浪荡气。
宋常悦心里默默给陆易安定了性:纨绔官二代,宋常悦瞄了一眼他颈上,倒是没见他带着狼牙项链。
陆易安没往前,听段嘉沐介绍了自己,就站在原处,手里敲着折扇,一身浪荡气,抬手作揖算是同宋常悦打了招呼,宋常悦便也只是朝他行了个礼。
宋常悦正想和段嘉沐说点什么,再确认些信息,绿柳急匆匆跑了过来,“小姐,你怎么跑这来了,夫人到处找你呢。”宋常悦只得行了礼和段嘉沐告别。
带着绿柳回了前殿,宋夫人正和一个穿着华贵的妇人站在一起说着话,见宋常悦过来,对着那个妇人说:“段夫人,这是小女宋常悦。”
宋常悦礼数周全地向段夫人问了好、行了礼,就站在了宋夫人身后,但她感觉得到段夫人看她的眼光带着审视,让她有点不舒服。
原是这两年,宋夫人安排了几家相看,但当时宋常悦痴傻,相看的都是五品以下的男家,这些小门小户对宋常悦算是下嫁,但是就这样低就,都没成功相看。
这次宋常悦清醒之后,宋夫人觉得她女儿配得上更好的人,知道段小将军刚满十九,还未婚配,找人去将军府提过,想安排宋常悦和段嘉沐相看。
段父段旭是大陶朝到现在所剩不多的武将,一是因为他母亲是陶高宗贵妃的妹妹,有老太妃的庇护,二是段旭虽为武将,为人处世却性子温和,不轻易得罪人,所以段家听说宋二小姐痴傻的传言,虽不满意,但不想得罪宋家,所以没拒绝也没回话。
宋夫人早听说段夫人今日也会宿在圆光寺,就想趁这次道场,让宋常悦和段嘉沐二人见上一面。
段夫人见了传说中痴傻的宋常悦,少女肤若凝脂,明眸皓齿,秾艳昳丽,模样端庄又不失娇俏,说话见礼也颇有礼数,哪里有什么痴傻之相?段夫人心中疑惑。
宋夫人见段夫人一直在打量宋常悦,便装作随意的问到:“不知今日段小将军有没有陪着段夫人您来圆光寺?”
段夫人心想应该再去打听一下宋常悦的情况,再看要不要让她和段嘉沐见面,正不知该如何作答,只听自家儿子唤了一声“阿娘”也进了正殿。
段嘉沐走到段夫人旁边,就不自觉地看向了宋常悦,那目光不免过于直白,段夫人轻咳了一声,“这是鸿胪寺主簿宋大人家夫人,还有宋二小姐。”
段嘉沐拱手向宋夫人问好:“宋夫人,在下有礼了。”向宋常悦叫了声“宋二小姐”,再转头对着宋夫人和段夫人说了句:“刚已经在后院见过宋二小姐了。”
段夫人见他一脸羞涩,耳朵都红了,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宋夫人也看出来了,心下窃喜,“段小将军真是气宇不凡、丰神俊朗,听说你武功高强,善于骑射,颇有段将军之风。不知段小将军年方几何,可有婚配?”段嘉沐回到:“宋夫人谬赞,我今年十九,还未订婚。”
段嘉沐这几年跟着段旭去巡边历练,才耽误了婚配,不然以他这个长相和身份,不会等到现在。
段嘉沐说完,看了一眼宋常悦,又开口问道:“不知宋二小姐芳龄几何,可有订婚。”
众人听他这么一说,都心中一惊,宋常悦闻言也一愣。
要说刚刚宋夫人问段嘉沐的话,还可以算闲聊,这句话换段夫人问宋常悦,也无妨,但段嘉沐直接来问宋常悦,却实在大胆。
宋常悦不由得脸都红了:“小女子年方十五,还未订婚。”
段夫人睨了一眼段嘉沐,扶了扶额,对宋夫人说到:“宋夫人,我突觉头疼,想回房休息了,恕不奉陪了。”
宋夫人和宋常悦忙微笑拜别,宋夫人脸上那笑容可是直达心底。
所以在南五台山的二十多座寺庙里,圆光寺今日香火最盛。
宋夫人带着宋常悦也去了圆光寺。在路上,宋常悦撩开马车车帘,看到了大陶朝的长安城。
圆光寺在秦岭北麓南五台山,和现代西京一样,加上西京的古地名也叫长安,她明白了这大陶朝虽是个架空的时代,但是空间还是和现代一样。
宋常悦刚到西京读书的时候,在鼓楼买了张古长安地图,有三宫108坊,标注了名人居所,只是一张抽象的手绘地图,都可一窥长安的盛大。
然而今天宋常悦真正见识到这长安城,街道是极为宽敞的石板路,路边商铺林林总总,往来穿梭的行人锦衣华服,其中还不乏金发碧眼的胡人,眼前这热热闹闹、熙熙攘攘的景象,虽没有现代的高楼大厦、灯红酒绿,但是独属于这个时代,充满烟火气的繁华之景还是超出了她的想象。
出了长安城没多久就进山了,暮春的南五台山乍暖还寒,草长莺飞。宋常悦一路上见到了不少奇珍异兽,甚至还看到了一大片珙桐。
宋常悦本科是学地理的,所以认识很多标志性动植物。珙桐被称为“植物活化石”,在西京所在的中西省没有分布,现在看来,就在几百年前这里是有的。
地球演化的时间单位都是以万年记,海陆变迁、沧海桑田才是地球演化的正常速度,短短几百年不过是弹指一瞬间。
但是就是这历史长河中的一瞬间,自然面貌却也发生着巨大的改变:岩体风化、沟谷侵蚀、河流改道。最让人心惊的是,不知道有多少物种在这期间消失灭亡。
宋常悦看向那连绵起伏的绿水青山,被茂密的树林完全覆盖,没有矿山开采形成的“斑秃”,也没有路网形成的纵横切割。
在这大陶朝,虽然没有现代化基建带来的便利,但是这种没有被人为破坏的纯粹自然之美、原生态的和谐之美,让宋常悦感到心中宁静,却又隐隐震撼。
到了圆光寺,宋夫人先捐了三百两香油钱,感谢观音菩萨保佑女儿,不仅遇袭了能平安回家,这么多年的痴傻还好了。
午膳后,宋夫人带着宋常悦到大殿听主持诵经,在蒲团上跪着听了半个时辰,宋常悦实在撑不住,看宋夫人还在虔诚的诵经,悄悄溜了出去。
宋常悦穿过大殿旁的偏殿,又经过偏殿后的两间挑楼子,到了后院,坐在一处石条凳上休息,宋常悦刚跪的腰酸背痛,这石条凳坐着腰背没有支撑,依然难受,她看左右没人,躺了下来。
早春的阳光透过松林,稀稀疏疏、影影绰绰的洒在宋常悦身上,暖烘烘的,勾出了她的睡意。
段嘉沐和陆易安刚走进松林,就看到一个女子躺在石凳上,梳着一个双环垂髻,带着点翠金花钿,髻上插着碧玉蝴蝶牡丹钗,那块玉温润通透,不必近看都可知其华贵不凡,身着月白色云绣杉,浅粉色如意云烟裙,肩若削成、腰若约素,加上一根湖蓝色的腰带,更显得身段窈窕有致、纤秾合度,一看就是富贵人家的小姐。
那女子不知道哼着什么曲儿,左腿翘在右腿上晃悠着,指如削葱根却一下下的在左腿上敲着拍子,是不该女子该有的悠哉姿态,就差嘴里再叼根草了。
段嘉沐觉得这女子少见的肆意畅快,大陶朝民风开化,男女大防没那么严格,未婚男女可正常交际。他停了步子,对陆易安说道:“真是有趣,走去看看。”
陆易安早看到了宋常悦,没说话也没跟上去。
段嘉沐走了过去,看着还闭着眼睛的宋常悦,笑着问道:“敢问小娘子芳名?”
宋常悦刚哼着歌,没听到脚步声,直到身边有人说话,睁开眼睛看到一个男子站在旁边,挡住了阳光,她逆着光,一时间看不清男子的面容,只见一道清晰的剪影:身量极高,扎着高高的马尾,穿着锦袍,系着腰带,更显得宽肩劲腰。
宋常悦觉得这身影有点熟悉,坐了起来,这才看清来人:剑眉星目,鼻梁高挺,嘴角噙笑看着她,一身玄色镶金锦袍下是黑色劲装,墨色腰带上悬着剑,头戴束发玉冠,通身有一股张扬的少年气,光站在那就气宇轩昂,英气逼人。
宋常悦定了定神,把石凳上的腿慢慢地挪到地上,端坐后起身行了个礼,正色回道:“我是城北宋家的宋常悦,我爹是鸿胪寺主簿宋成。”
段嘉沐看她装模作样的做回了端庄模样,更觉得有意思的紧,嘴角笑意更盛:“原来是宋二小姐,这厢有礼,在下城南段家,将军府小儿段嘉沐。”
原身除了每月初一到寺庙诵经、吃斋,平时也不出内院,宋常悦穿越过来后也没打听过长安城的公子哥有哪些,没听说过段嘉沐,但也知道将军儿子身份尊贵。
宋常悦矮段嘉沐一头,平视时刚好看到他颈上挂着的狼牙坠子,她心中一凛,上前一步抓住了那个坠子,放在手中轻轻摩挲,心中有个念头慢慢浮出水面。
段嘉沐看她这举动很奇怪,但也没拦着,正想着要不要把项链取下来给她看,低头就看到宋常悦靠的更近了,她闭上了眼睛,一边又摸了摸那狼牙,确定了和她那天摸到的坠子一模一样。
段嘉沐家教甚严,本身不近女色,近几年都在军营,更是清心寡欲。刚看到躺在石凳上的女子,只觉得她定是肆意畅快之人,觉得好奇才上前搭话,没想到宋常悦现在彷佛都到了他怀里,却未见刻意妖娆和扭捏。
段嘉沐一动不敢动,一股清新似茉莉的少女幽香钻入他的鼻腔,他一时心跳都乱了。
这一切都被陆易安不动声色地看着,此时宋常悦看着段嘉沐的眼神,明亮而有神,里面有疑惑和好奇、期盼和惊喜,陆易安脑中浮现出那晚宋常悦涣散没有焦点的眼睛。
陆易安现在确定了,那天晚上宋常悦是真的看不见。
今日道场结束都酉时了,回不了长安城,只有早早定了禅房的富贵人家才能宿在圆光寺,很多家夫人还会带着未婚的儿女来,所以今日也是有些未婚男女相看的机会。
宋夫人昨日就告诉宋常悦这次给她安排了相看,她穿越过来清醒后已经知道这两年相看了几家适龄男子都没成功,宋成和宋夫人也因为这受了不少奚落和委屈,宋常悦不想他们再多操心,万一认错了人,遇袭的事可就泄露了,不仅会耽误相看,甚至还会毁了名声。
宋常悦还摩梭着那块狼牙坠子,把那句差点脱口而出的“是你救了我吗?”咽了下去,但还是忍不住心中好奇,抬头问段嘉沐:“段小将军,这是哪里来的项链啊?”
段嘉沐看着近乎在他怀里那张明艳的脸,稳了稳心神,压住慌乱的心跳:“世家男子第一次猎到狼,都会把那头狼的獠牙当成坠子做项链,我和陆兄去年秋合力猎到一头狼王,我们一人得了一个狼牙。”
说到这,段嘉沐才想起身后的陆易安,转头看了一眼陆易安,又对宋常悦说到:“这位是国公府小公爷陆易安。”
宋常悦这才看到后面不远处还站着一男子,那人身量和段嘉沐差不多,但穿着湖蓝色圆领服,薄衫宽着,衣领半扣,松松垮垮的系着白玉腰带,略显清癯。面如冠玉,眉眼修长,俊逸清秀,有如仙人之姿。
只是他的一头墨发用红色发带松松垮垮的系着,留几缕发丝垂在脸侧,略微苍白的薄唇勾笑,备显风流韵致,又一身浪荡气。
宋常悦心里默默给陆易安定了性:纨绔官二代,宋常悦瞄了一眼他颈上,倒是没见他带着狼牙项链。
陆易安没往前,听段嘉沐介绍了自己,就站在原处,手里敲着折扇,一身浪荡气,抬手作揖算是同宋常悦打了招呼,宋常悦便也只是朝他行了个礼。
宋常悦正想和段嘉沐说点什么,再确认些信息,绿柳急匆匆跑了过来,“小姐,你怎么跑这来了,夫人到处找你呢。”宋常悦只得行了礼和段嘉沐告别。
带着绿柳回了前殿,宋夫人正和一个穿着华贵的妇人站在一起说着话,见宋常悦过来,对着那个妇人说:“段夫人,这是小女宋常悦。”
宋常悦礼数周全地向段夫人问了好、行了礼,就站在了宋夫人身后,但她感觉得到段夫人看她的眼光带着审视,让她有点不舒服。
原是这两年,宋夫人安排了几家相看,但当时宋常悦痴傻,相看的都是五品以下的男家,这些小门小户对宋常悦算是下嫁,但是就这样低就,都没成功相看。
这次宋常悦清醒之后,宋夫人觉得她女儿配得上更好的人,知道段小将军刚满十九,还未婚配,找人去将军府提过,想安排宋常悦和段嘉沐相看。
段父段旭是大陶朝到现在所剩不多的武将,一是因为他母亲是陶高宗贵妃的妹妹,有老太妃的庇护,二是段旭虽为武将,为人处世却性子温和,不轻易得罪人,所以段家听说宋二小姐痴傻的传言,虽不满意,但不想得罪宋家,所以没拒绝也没回话。
宋夫人早听说段夫人今日也会宿在圆光寺,就想趁这次道场,让宋常悦和段嘉沐二人见上一面。
段夫人见了传说中痴傻的宋常悦,少女肤若凝脂,明眸皓齿,秾艳昳丽,模样端庄又不失娇俏,说话见礼也颇有礼数,哪里有什么痴傻之相?段夫人心中疑惑。
宋夫人见段夫人一直在打量宋常悦,便装作随意的问到:“不知今日段小将军有没有陪着段夫人您来圆光寺?”
段夫人心想应该再去打听一下宋常悦的情况,再看要不要让她和段嘉沐见面,正不知该如何作答,只听自家儿子唤了一声“阿娘”也进了正殿。
段嘉沐走到段夫人旁边,就不自觉地看向了宋常悦,那目光不免过于直白,段夫人轻咳了一声,“这是鸿胪寺主簿宋大人家夫人,还有宋二小姐。”
段嘉沐拱手向宋夫人问好:“宋夫人,在下有礼了。”向宋常悦叫了声“宋二小姐”,再转头对着宋夫人和段夫人说了句:“刚已经在后院见过宋二小姐了。”
段夫人见他一脸羞涩,耳朵都红了,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宋夫人也看出来了,心下窃喜,“段小将军真是气宇不凡、丰神俊朗,听说你武功高强,善于骑射,颇有段将军之风。不知段小将军年方几何,可有婚配?”段嘉沐回到:“宋夫人谬赞,我今年十九,还未订婚。”
段嘉沐这几年跟着段旭去巡边历练,才耽误了婚配,不然以他这个长相和身份,不会等到现在。
段嘉沐说完,看了一眼宋常悦,又开口问道:“不知宋二小姐芳龄几何,可有订婚。”
众人听他这么一说,都心中一惊,宋常悦闻言也一愣。
要说刚刚宋夫人问段嘉沐的话,还可以算闲聊,这句话换段夫人问宋常悦,也无妨,但段嘉沐直接来问宋常悦,却实在大胆。
宋常悦不由得脸都红了:“小女子年方十五,还未订婚。”
段夫人睨了一眼段嘉沐,扶了扶额,对宋夫人说到:“宋夫人,我突觉头疼,想回房休息了,恕不奉陪了。”
宋夫人和宋常悦忙微笑拜别,宋夫人脸上那笑容可是直达心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