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和二十一年,夏。
十里红妆,马车井然有序,迎亲队伍从街头排到街尾,街道上满是熙熙攘攘的百姓围观着,仿若都想沾一沾这喜气。
这是自去年于雪中死里逃生之后,柳初筠第一次回京城。
“这是谁家的公子娶亲呀,好大的阵仗。”
“听说是镇北将军家的小姐,要嫁给那位被封了翊王的大皇子。”
“镇北将军家的小姐?之前不是与柳太傅家的公子定亲了,想来也是可惜,若不是... ...这两位也应是琴瑟和鸣的一对佳人,真是造化弄人。”一人说罢有些唏嘘地叹了叹气。
众人的话语顺着人流飘了过来,恰好落入了柳初筠的耳边。
她闻言望向说话的那人,只见他四处看了看,压了压自己的声音:
“听说将军家的小公子还特地来检查人都死没死透呢?那柳将军锋芒太盛,都压过镇北将军一头了,一将功成万骨枯呀,落得个这个下场也是该着的。”
一将功成万骨枯... ....
柳初筠眼眶微红,死死地握住双拳,直到指甲嵌入掌心的痛意传来,她才深吸一口气,慢慢的放开手。
“嫁给他人又如何,且不说我们东璃嫁娶自由,和离之后仍能另嫁娶与他人,何况这将军家的小姐只是定亲,都没有过门,那柳将军再好也已是已逝之人。”一女子冷冷说道。
“是啊,那柳将军虽犯下滔天大罪,但之前为我们东璃国也是立下汗马功劳,对待百姓如何大家也都看在眼里,当真是墙倒众人推啊。”另一人也接过话来。
随即人群中传来应和的声音。
“是啊,这话说的倒是不错——”
柳初筠听了人们声音,回头望向刚才与自己擦身而过的花轿,神色不明。
良久,她便逆着人流离去。
回到京城郊外的一间小房子里,一位身穿白色衣衫,相貌清冷的女子正在煮药。
看到柳初筠回来淡淡的看了一眼:“桌上有刚煮好的药。”
许是喝了药的缘故,她沉沉陷入梦中。
梦见东璃最为显赫的世家,柳氏一族的鲜血染红了那场来的不合时宜的初雪。
整个柳家,血流成河,只剩下那日出门晚归的柳初筠。
众人跪立在地,雪花已落满了肩头。
柳初筠在墙后捂住了嘴不让自己发出声音,恍惚之间在其中看到了跪在地上的自己。
抬眼望去,一名撑着伞内侍神色冷淡。
其身后有几十人挺拔的站着,银色的铠甲融进这白雪中,一时间让人分不清楚。
“柳家长子柳皓云与二皇子楚琚暗中勾结,意图谋反,遗失军中布防图,出卖本国军中情报,导致南部边境受到入侵,死伤无数,罪不可恕,柳氏一族难逃其责。”
“吏部尚书柳知律革其职,柳家上下不留活口,杀——”
内侍话音一落,身着的银羽卫便已然开始动手。
雪花团团簇簇的落在她的身上,化成水渍渲染开来,入骨的凉意瞬间渗透到她的心中。
柳初筠的脚步刚刚踏出,一双手从背后捂住了她的口鼻,她扭头一看竟是兄长的贴身护卫柳新。
“兄长呢?他在哪?”柳初筠见状紧紧攥着柳新的胳膊,声音透露着一丝颤抖。
“小姐,少爷现在——”柳新顿了顿,没有继续说下去。
柳初筠耳畔嗡的一声,一时间仿佛什么也听不见,抓着柳新的手也缓缓落下,垂到身侧。
“少爷谋反是不实之罪,望小姐能找到丢失的布防图并为少爷及柳家平反,布防图据我所知应是在江南一带丢失的。”柳新的声音有些急切。
“宫中传来消息皇后娘娘今早便自缢而亡,二皇子已葬身于火海,连尸身都未找到。”
柳新声音顿了顿,而后接着道:
“老爷已命景春扮作您的样子,之后不会有人知道您还活着。”
柳初筠闻言抬头看向他,还不待她开口,柳新边说边从怀中拿出一封信递过来。
“还有一封信,是少爷前些日子所写,还没来得及送出,属下也一并带来了,小姐切记不可冲动行事。”
柳初筠面容变得憔悴,颤抖着双唇,声音微弱到几乎无法听见:“怎么会这样——”
“什么人——”随后一阵脚步声急切的传来。
“小姐,快走,您是柳家最后的希望了。”
柳新慌忙着丢给柳初筠一个有些沉甸甸的包袱,将她推向后院中的暗门里。
没过多久,便传来打斗的声音。
一阵压住暗门的响声传来,随之而来的便是刀剑没入血肉的声音,以及刚刚还站在这里跟她说话之人的闷哼。
柳初筠从暗门后的石缝中望着白雪中那一抹抹刺眼的红。
她捂住双唇不让自己发出一丝声音,隐忍的抽泣让她的肩颈剧烈的颤抖。
“不要——”
柳初筠从梦中醒来,额头满是汗珠。
她剧烈的喘息着从床上坐起,刚刚那些血染白雪的画面消失的无影无踪,连同记忆中的人也瞬间消失。
往屋外望去,冷冷的月光从窗外透过来,照亮了屋内的一角。
柳初筠起身来到窗前,月光照在她的脸上。
一点点晶莹剔透的光亮从她的脸上闪过,最终从脸颊滑落。
抬头看着点点星空,她突然想起几年前的一个夜晚,同兄长在屋檐看星星。
那时她尚年幼,兄长也不过刚长成翩翩少年。
“哥哥,过几日你真的要同宋叔叔一起上阵杀敌了吗?听母亲说上战场很危险的,筠儿不想让哥哥受伤。”
柳初筠小小的脸上透漏着对兄长的担忧。
少年闻言笑了笑,伸出双手将轻轻捏了捏她的脸颊。
“世上任何事情都要有人去做,哥哥既然有这一身武艺当然要为国为民,如果每个人都想要保全自己的性命,做贪生怕死之辈,那还会有谁愿意上阵杀敌,保卫国家呢?到那时,又何谈国,何谈家呢?”
柳皓云眼中透出一抹坚毅:“能为家国尽一份绵薄之力,这是兄长的荣耀。”
“那我也要努力学习武艺,像哥哥一样做一个保家卫国的人。”
柳皓云笑着摸了摸柳初筠的头:“好啊,说不定你以后会成为一个比哥哥更厉害的人呢?”
想起往日,柳初筠便觉得思绪万千。
兄长一心为国为民,上阵杀敌,收复南部边境多个领地,屡建奇功。
几年来功绩便超越镇北将军宋远,官拜骠骑大将军,这样的人到头来却落的个通敌谋反之罪的下场。
姑母作为皇后亦是向来温婉,母仪天下,与圣上年少相知相爱,一直是相敬如宾、恩爱有加。
这么多年宫中妃子甚为稀少,故而子嗣也较少,储君的位置是谁已是东璃众所周知的事情。
表兄楚琚虽是毒舌又傲娇,但又何苦多此一举联合兄长意图谋反。
难道是那位大皇子?
大皇子楚珩是圣上尚在太子之位时,醉酒之后与东宫的一位宫女所出。
因其母妃身份低微且早逝,性格较为阴郁,向来不被圣上所喜爱,一直以来也并无争权的意思。
但想到白日里见到的那十里红妆。
柳初筠又觉得其中定有蹊跷,宋兰漪作为将军之女,若是楚珩一心求娶... ...
柳初筠握住那已经微微发黄的信纸,短短百字已成诀别。
儿自领命离京赴南,已有数月,衣甚暖,食颇饱,眠极安,莫念。
南方战事一起,情形颇烈。
余自受命不敢半点儿戏,未曾一丝懈怠,惟望不负家中所嘱,君上所托,国家所命。
南靖之人猖獗,已屡屡破建安数城,每思之,痛之,恨之。
自南方军事频频失利,吾日忧之,今知布防图失乃人所为,幸已治之。
然情势莫测,今风雨变幻恐不自安,望善照身体。
儿在他乡,亦当自顾,父母无以为念。〔1〕
不孝儿祐之敬上。
嘉和二十年九月初八
第二日,柳初筠早早的起来便看到院子里的那一抹白衣。
那日被柳新推到暗门之外便再次遇见了银羽卫中的人,所幸只有一人偶然在此。
但那人手中之剑淬有毒,柳初筠与其交手之后受到重伤,拼死骑马来到京城的郊外。
而后她被外出采药的医女林琳救下。
或许是她命大,又或许是柳家人冥冥之中的保佑,才能在生命垂危之际遇到林琳。
京城郊外来往人群并不多,但却是个养伤的好地方。
只是那道伤疤永远的留在了她的左腿上。
林琳曾说,这道伤疤虽深可见骨,不过对她来说,将其淡化成肉眼看不出来的伤疤不是一件难事。
但柳初筠拒绝了。
她要永远带着这道伤疤,时时刻刻地提醒她,她在病榻之上躺的这三个月,提醒柳家所遭受的灭门之仇。
“林姐姐,多谢这些日子你的照顾,我已经觉得身子好多了,眼下我有重要的事情要做,不日便要离开这里了。”
林琳淡淡地看了眼柳初筠道:“你的事情我不感兴趣,不过你的命是我救的,我不希望你随随便便就死掉,不然都浪费了我那些珍贵的药。”
柳初筠笑了笑,心中感叹林琳面冷心热的性子:“好,你就放心吧。”
三日后,柳初筠收拾好行李与林琳道别。
柳初筠其实并不喜欢离别,在她十几年的记忆中离别便意味着会带来众多的伤感。
往日的离别大多是与兄长柳皓云有关,伴随着对兄长上战场的担忧,伴随着母亲的眼泪,甚至最后一场离别伴随着太多人的死亡。
柳初筠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不动声色地擦掉眼角的泪珠,抬手抱住了林琳:“林姐姐,我走了。”
林琳看着抱着她的小女孩,抬手轻轻拍了拍柳初筠的肩膀。
走之前林琳给了柳初筠一个盒子,看样子应是研制的药丸,散发着淡淡的草药香。
林琳医术甚好,在这郊外的地界着实有些可惜,不过她那冷淡的性子,在这或许更加自在。
“师妹呀,你走都不跟我道个别吗。”一道爽朗的声音从门外传来。
柳初筠转头看见那个性格爽朗,坚持要将武功绝学传给自己的人笑了笑道:
“许师兄。”
这人是林琳的青梅竹马,见柳初筠第一眼就说她根骨奇佳,是个学武功的好苗子,一直坚持要收她为徒。
但柳初筠当时心中郁结,实在对这样一张年轻的脸叫不出师父二字。
两人僵持不下,还是林琳道出不然认作师妹好了,就这样柳初筠平白无故多出了这么一个师兄。
“既然要走,没有我的督促也得勤加练习!这身子骨才好了多久,都还没跟我学多少天呢就要走了,师兄真是舍不得你呀。”说罢便做出一副泪流满面的样子。
许时江的话将离别的伤感一下子冲淡了不少,柳初筠与林琳对视一眼,分别从对方眼中看出了深深的无奈。
许时江微微沉下脸色:“此去一人,我们都不在你身边,一定要照顾好自己。”
“好,我知道了,多谢师兄,那我便告辞了。”
看着眼前两位如同阿兄阿姐一般对待她的人,柳初筠的眼眸中也忍不住得泛起一丝水气。
望着柳初筠离去的身影渐行渐远,许时江收起笑脸,低声道:“你说不告诉她到底是对是错。”
“知道又怎么样,对现在的她来说不见得是一件好事。”林琳说罢便回了房。
许时江闻言垂下眼眸,不知是想起了什么,微微叹了口气。
十里红妆,马车井然有序,迎亲队伍从街头排到街尾,街道上满是熙熙攘攘的百姓围观着,仿若都想沾一沾这喜气。
这是自去年于雪中死里逃生之后,柳初筠第一次回京城。
“这是谁家的公子娶亲呀,好大的阵仗。”
“听说是镇北将军家的小姐,要嫁给那位被封了翊王的大皇子。”
“镇北将军家的小姐?之前不是与柳太傅家的公子定亲了,想来也是可惜,若不是... ...这两位也应是琴瑟和鸣的一对佳人,真是造化弄人。”一人说罢有些唏嘘地叹了叹气。
众人的话语顺着人流飘了过来,恰好落入了柳初筠的耳边。
她闻言望向说话的那人,只见他四处看了看,压了压自己的声音:
“听说将军家的小公子还特地来检查人都死没死透呢?那柳将军锋芒太盛,都压过镇北将军一头了,一将功成万骨枯呀,落得个这个下场也是该着的。”
一将功成万骨枯... ....
柳初筠眼眶微红,死死地握住双拳,直到指甲嵌入掌心的痛意传来,她才深吸一口气,慢慢的放开手。
“嫁给他人又如何,且不说我们东璃嫁娶自由,和离之后仍能另嫁娶与他人,何况这将军家的小姐只是定亲,都没有过门,那柳将军再好也已是已逝之人。”一女子冷冷说道。
“是啊,那柳将军虽犯下滔天大罪,但之前为我们东璃国也是立下汗马功劳,对待百姓如何大家也都看在眼里,当真是墙倒众人推啊。”另一人也接过话来。
随即人群中传来应和的声音。
“是啊,这话说的倒是不错——”
柳初筠听了人们声音,回头望向刚才与自己擦身而过的花轿,神色不明。
良久,她便逆着人流离去。
回到京城郊外的一间小房子里,一位身穿白色衣衫,相貌清冷的女子正在煮药。
看到柳初筠回来淡淡的看了一眼:“桌上有刚煮好的药。”
许是喝了药的缘故,她沉沉陷入梦中。
梦见东璃最为显赫的世家,柳氏一族的鲜血染红了那场来的不合时宜的初雪。
整个柳家,血流成河,只剩下那日出门晚归的柳初筠。
众人跪立在地,雪花已落满了肩头。
柳初筠在墙后捂住了嘴不让自己发出声音,恍惚之间在其中看到了跪在地上的自己。
抬眼望去,一名撑着伞内侍神色冷淡。
其身后有几十人挺拔的站着,银色的铠甲融进这白雪中,一时间让人分不清楚。
“柳家长子柳皓云与二皇子楚琚暗中勾结,意图谋反,遗失军中布防图,出卖本国军中情报,导致南部边境受到入侵,死伤无数,罪不可恕,柳氏一族难逃其责。”
“吏部尚书柳知律革其职,柳家上下不留活口,杀——”
内侍话音一落,身着的银羽卫便已然开始动手。
雪花团团簇簇的落在她的身上,化成水渍渲染开来,入骨的凉意瞬间渗透到她的心中。
柳初筠的脚步刚刚踏出,一双手从背后捂住了她的口鼻,她扭头一看竟是兄长的贴身护卫柳新。
“兄长呢?他在哪?”柳初筠见状紧紧攥着柳新的胳膊,声音透露着一丝颤抖。
“小姐,少爷现在——”柳新顿了顿,没有继续说下去。
柳初筠耳畔嗡的一声,一时间仿佛什么也听不见,抓着柳新的手也缓缓落下,垂到身侧。
“少爷谋反是不实之罪,望小姐能找到丢失的布防图并为少爷及柳家平反,布防图据我所知应是在江南一带丢失的。”柳新的声音有些急切。
“宫中传来消息皇后娘娘今早便自缢而亡,二皇子已葬身于火海,连尸身都未找到。”
柳新声音顿了顿,而后接着道:
“老爷已命景春扮作您的样子,之后不会有人知道您还活着。”
柳初筠闻言抬头看向他,还不待她开口,柳新边说边从怀中拿出一封信递过来。
“还有一封信,是少爷前些日子所写,还没来得及送出,属下也一并带来了,小姐切记不可冲动行事。”
柳初筠面容变得憔悴,颤抖着双唇,声音微弱到几乎无法听见:“怎么会这样——”
“什么人——”随后一阵脚步声急切的传来。
“小姐,快走,您是柳家最后的希望了。”
柳新慌忙着丢给柳初筠一个有些沉甸甸的包袱,将她推向后院中的暗门里。
没过多久,便传来打斗的声音。
一阵压住暗门的响声传来,随之而来的便是刀剑没入血肉的声音,以及刚刚还站在这里跟她说话之人的闷哼。
柳初筠从暗门后的石缝中望着白雪中那一抹抹刺眼的红。
她捂住双唇不让自己发出一丝声音,隐忍的抽泣让她的肩颈剧烈的颤抖。
“不要——”
柳初筠从梦中醒来,额头满是汗珠。
她剧烈的喘息着从床上坐起,刚刚那些血染白雪的画面消失的无影无踪,连同记忆中的人也瞬间消失。
往屋外望去,冷冷的月光从窗外透过来,照亮了屋内的一角。
柳初筠起身来到窗前,月光照在她的脸上。
一点点晶莹剔透的光亮从她的脸上闪过,最终从脸颊滑落。
抬头看着点点星空,她突然想起几年前的一个夜晚,同兄长在屋檐看星星。
那时她尚年幼,兄长也不过刚长成翩翩少年。
“哥哥,过几日你真的要同宋叔叔一起上阵杀敌了吗?听母亲说上战场很危险的,筠儿不想让哥哥受伤。”
柳初筠小小的脸上透漏着对兄长的担忧。
少年闻言笑了笑,伸出双手将轻轻捏了捏她的脸颊。
“世上任何事情都要有人去做,哥哥既然有这一身武艺当然要为国为民,如果每个人都想要保全自己的性命,做贪生怕死之辈,那还会有谁愿意上阵杀敌,保卫国家呢?到那时,又何谈国,何谈家呢?”
柳皓云眼中透出一抹坚毅:“能为家国尽一份绵薄之力,这是兄长的荣耀。”
“那我也要努力学习武艺,像哥哥一样做一个保家卫国的人。”
柳皓云笑着摸了摸柳初筠的头:“好啊,说不定你以后会成为一个比哥哥更厉害的人呢?”
想起往日,柳初筠便觉得思绪万千。
兄长一心为国为民,上阵杀敌,收复南部边境多个领地,屡建奇功。
几年来功绩便超越镇北将军宋远,官拜骠骑大将军,这样的人到头来却落的个通敌谋反之罪的下场。
姑母作为皇后亦是向来温婉,母仪天下,与圣上年少相知相爱,一直是相敬如宾、恩爱有加。
这么多年宫中妃子甚为稀少,故而子嗣也较少,储君的位置是谁已是东璃众所周知的事情。
表兄楚琚虽是毒舌又傲娇,但又何苦多此一举联合兄长意图谋反。
难道是那位大皇子?
大皇子楚珩是圣上尚在太子之位时,醉酒之后与东宫的一位宫女所出。
因其母妃身份低微且早逝,性格较为阴郁,向来不被圣上所喜爱,一直以来也并无争权的意思。
但想到白日里见到的那十里红妆。
柳初筠又觉得其中定有蹊跷,宋兰漪作为将军之女,若是楚珩一心求娶... ...
柳初筠握住那已经微微发黄的信纸,短短百字已成诀别。
儿自领命离京赴南,已有数月,衣甚暖,食颇饱,眠极安,莫念。
南方战事一起,情形颇烈。
余自受命不敢半点儿戏,未曾一丝懈怠,惟望不负家中所嘱,君上所托,国家所命。
南靖之人猖獗,已屡屡破建安数城,每思之,痛之,恨之。
自南方军事频频失利,吾日忧之,今知布防图失乃人所为,幸已治之。
然情势莫测,今风雨变幻恐不自安,望善照身体。
儿在他乡,亦当自顾,父母无以为念。〔1〕
不孝儿祐之敬上。
嘉和二十年九月初八
第二日,柳初筠早早的起来便看到院子里的那一抹白衣。
那日被柳新推到暗门之外便再次遇见了银羽卫中的人,所幸只有一人偶然在此。
但那人手中之剑淬有毒,柳初筠与其交手之后受到重伤,拼死骑马来到京城的郊外。
而后她被外出采药的医女林琳救下。
或许是她命大,又或许是柳家人冥冥之中的保佑,才能在生命垂危之际遇到林琳。
京城郊外来往人群并不多,但却是个养伤的好地方。
只是那道伤疤永远的留在了她的左腿上。
林琳曾说,这道伤疤虽深可见骨,不过对她来说,将其淡化成肉眼看不出来的伤疤不是一件难事。
但柳初筠拒绝了。
她要永远带着这道伤疤,时时刻刻地提醒她,她在病榻之上躺的这三个月,提醒柳家所遭受的灭门之仇。
“林姐姐,多谢这些日子你的照顾,我已经觉得身子好多了,眼下我有重要的事情要做,不日便要离开这里了。”
林琳淡淡地看了眼柳初筠道:“你的事情我不感兴趣,不过你的命是我救的,我不希望你随随便便就死掉,不然都浪费了我那些珍贵的药。”
柳初筠笑了笑,心中感叹林琳面冷心热的性子:“好,你就放心吧。”
三日后,柳初筠收拾好行李与林琳道别。
柳初筠其实并不喜欢离别,在她十几年的记忆中离别便意味着会带来众多的伤感。
往日的离别大多是与兄长柳皓云有关,伴随着对兄长上战场的担忧,伴随着母亲的眼泪,甚至最后一场离别伴随着太多人的死亡。
柳初筠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不动声色地擦掉眼角的泪珠,抬手抱住了林琳:“林姐姐,我走了。”
林琳看着抱着她的小女孩,抬手轻轻拍了拍柳初筠的肩膀。
走之前林琳给了柳初筠一个盒子,看样子应是研制的药丸,散发着淡淡的草药香。
林琳医术甚好,在这郊外的地界着实有些可惜,不过她那冷淡的性子,在这或许更加自在。
“师妹呀,你走都不跟我道个别吗。”一道爽朗的声音从门外传来。
柳初筠转头看见那个性格爽朗,坚持要将武功绝学传给自己的人笑了笑道:
“许师兄。”
这人是林琳的青梅竹马,见柳初筠第一眼就说她根骨奇佳,是个学武功的好苗子,一直坚持要收她为徒。
但柳初筠当时心中郁结,实在对这样一张年轻的脸叫不出师父二字。
两人僵持不下,还是林琳道出不然认作师妹好了,就这样柳初筠平白无故多出了这么一个师兄。
“既然要走,没有我的督促也得勤加练习!这身子骨才好了多久,都还没跟我学多少天呢就要走了,师兄真是舍不得你呀。”说罢便做出一副泪流满面的样子。
许时江的话将离别的伤感一下子冲淡了不少,柳初筠与林琳对视一眼,分别从对方眼中看出了深深的无奈。
许时江微微沉下脸色:“此去一人,我们都不在你身边,一定要照顾好自己。”
“好,我知道了,多谢师兄,那我便告辞了。”
看着眼前两位如同阿兄阿姐一般对待她的人,柳初筠的眼眸中也忍不住得泛起一丝水气。
望着柳初筠离去的身影渐行渐远,许时江收起笑脸,低声道:“你说不告诉她到底是对是错。”
“知道又怎么样,对现在的她来说不见得是一件好事。”林琳说罢便回了房。
许时江闻言垂下眼眸,不知是想起了什么,微微叹了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