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的权力
对于要带林雪松去素未谋面的姥姥家这件事,米向东甚至都没有提前知会他一声,似乎这个已经长到4岁、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需求和喜恶并且常帮奶奶擦地的小女孩只是一件可以随意取用的装饰品。
而米向东在林雪松的眼中,也并不是一个可以被概括成“爸爸”的人物。他于林雪松而言,还不如喷泉公园那些快乐乐队的老年成员来的熟悉。
虽然保有婴儿时期的记忆,但由于米向东出现的几率实在是太低,所以除了那些被吵醒的夜晚和他离去的摩托车引擎声,林雪松其实对这个自己这辈子的血缘至亲知之甚少。
他不常出现在家里,有时是半个月过来一次,有时是一个月过来一次,目的大都跟钱有关。
他是钢铁厂的工人,总穿着一双鞋面订有钢板的厚重大头靴,踏在楼梯上会发出类似于马蹄的声音,会透过老房子薄薄的砖墙架构传到林雪松的耳中。
运气好的时候,他会在白天出现,会在提起钱之前先跟奶奶聊一些家常。三个儿子当中,奶奶最中意身为老三的米向东,几乎到了一手掌控其人生的地步。
每每看着白天过来的米向东斜靠在那于他而言相当低矮的柜子旁边跟奶奶谈天,看到奶奶盘腿坐在床上、露出一副满足的神佛般的表情,林雪松都会暗自思忖:当初决定抚养自己时,奶奶问米向东要来的工资卡,其实是她蓄谋已久的维系母子亲情的方法。
掌握工资卡以后,奶奶每月给米向东1000元花销,这对于喜欢玩乐的米向东而言显然是不够的。于是这就造就了他在夜晚穿着厚重的大头靴光临老房子的场景。
这种时候他往往已经酒气熏天,那件穿得磨了毛的夹克也几乎被烟腌入了味儿。他会先露出一脸讨好的笑容,狗腿子般先给奶奶捏肩,而奶奶就会像老佛爷一样把他的手剥开,严厉地瞪视一眼,告诉他有话直说。
但当他真的直说了,奶奶又会严词拒绝,同时伴随着许多诸如“败家子儿”、“烂酒鬼”之类的鞭笞,然后事情就会陷入一种焦灼的争吵状态。
米向东会说自己的血汗钱全都被奶奶拿去买保健品了,而奶奶则会质否说保健品的钱全都出自于自己的养老金,他的那点工资全都被他女儿给吃了。
“你不亲自养孩子,就不知道这个小孩能有多费钱。”奶奶怒骂说。“你以为你给我的那点钱真的够用吗?我甚至连自己的养老金都在往里倒贴!”感情上来后,她会拍着自己的大腿开嚎:“我的命可真是苦啊!”行至此处,她患了白内障的眼睛里往往会挤出几滴眼泪。
通常情况下,米向东不会轻易放弃。抗争的方式千篇一律,他砸坏过5个暖瓶、用脚踹过电视的屏幕,还疯了一样地把睡在床上的林雪松揪着胳膊拖下床,道从此以后,这个孩子由他自己养,快把他的钱还给他。
多数情况下,这种拉扯都会奏效。
老人会摆出一副痛心疾首的姿态,摸出一把钥匙,打开那一扇唯一上锁的柜子。柜子里面放着家中的各种证件,还有一个铁盒。打开铁盒里面是手绢。掀开手绢里面就是钱。
能在旁人眼下打开的钱一定是为数不多的。这会儿老人的动作就会变得缓慢而迟钝起来。一双饱经沧桑的手,缓慢地数着纸币:一张,两张,三张,四张,五张。
如剥离自己的骨肉一样,把那几张薄薄的纸片从它的整体中抽出,再次握在手中,手心出汗,重新细数:一张,两张,三张,四张,五张。
终于下定决心递出去,对方急不可耐地接走,大头皮靴如马蹄般轻快。老人在后边喊:省着点花。
门砰的一声被关上,马蹄声逐渐远去,楼下会传来一阵车的轰鸣声,这个夜晚就算平安度过了。
老人会吩咐手足无措的孙女儿不要愣在原地,赶紧回去睡觉。她神色淡然,眉宇间充斥着正常发挥的满足,似乎这种家庭间的吵闹只是再正常不过的戏剧表演。
她不相信小孩子会把这些事情放在心里,也不认为这是一种需要被安抚的糟糕氛围。
林雪松鲜少对米穗提及自己的日常生活,不仅是因为其重生的不真实感,还因为这些曾全部真实地发生在米穗身上的窒息感。
但在某次的喷泉公园相聚中,他问过米穗一个问题。
“你以前失眠吗?”
米穗吃着焦糖口味的爆米花摇了摇头。“从来不失眠,长大了也很少失眠,基本上属于沾枕头就着的状态。”
林雪松点头,没有做声。
或许的确就像米穗所说的那样,处在小孩子的时期时,人是不能拥有太敏锐的观察力和太翘楚的智慧的。对世界的无知才是对自己的保护。
林雪松不禁猜想,如果自己真的回到4岁时期的状态,他可能也会傻乎乎的、根本不知道那些被马蹄声扰乱的夜晚到底发生了些什么。
可对于一个30多岁的灵魂而言,这些东西是冰冷的、沉重的、是器质性的、是能在他的身上留下划痕的。
多奇怪,我们都是从小孩子长起来的,但却越来越脆弱,越来越难以忘怀,越来越难以抵挡伤害。
林雪松是从近期米向东的频繁造访发现事情有点不对劲的。米向东没有要钱,而且身上酒气很少,每次过来只是跟奶奶聊一些事情。
后来的某个下午,林雪松看到奶奶从大衣柜的顶层拿自己的换洗衣服,并且逐渐挑选到另一个包里打包,他才意识到事情不对头。
“奶奶,为什么要收拾我的衣服啊?我们要去旅游吗?”
“想什么美事儿呢?还去旅游,是跟你妈回你姥姥家。”
林雪松的心咯噔了一下。
自从妈妈离开后,他很少在这个家里听到她的讯息。只有在他惹得奶奶不高兴的时候,老人会一边掐他的大腿,一边咒骂他:你跟你妈一个德性。
抑或是在米向东那些酒气熏天的、过来要钱的夜晚里,如果要钱顺利的话,他排演戏剧的场合就会落到林雪松的身上。
他会来到林雪松的房间,把还在睡梦中的女儿摇醒,用坚硬的胡子蹭他的脸,问他有没有想自己。
林雪松一般都会愣愣的点头,期待着他赶紧离开。
但他总是不会轻易离开,还会继续问他:那你会不会想你妈。
明智的做法是利落地摇头,但林雪松不愿意自己这么早就成为那样的孩子。
“偶尔会想起她。”
他以为他的回答是温和的,但米向东总会扯出冷笑,伸出一根食指对着他,骂他是个小白眼狼,是养不熟的。
“你妈在你身上花的钱可真是太少太少了。要不是为了你,我早就去法院告她了。说,你是不是被她给收买了?你要是敢站在她那边,我打死你。”
林雪松见到妈妈的次数并不多,跟她见爸爸的次数差不多,也是一个月一两回。
妈妈盼望孩子的频率,是大人间的一种友好协商,往往只有一个上午的时间。
妈妈登门造访,奶奶打开门。两人客套着寒暄几句,随后妈妈将林雪松带走。有时是去逛超市,有时是去逛商场,多半是不能空手回来的。孩子倒是没有什么空不空手的概念,主要是老人不会高兴。
关于米向东提到的、想妈妈告上法庭的那件事儿,林雪松也在奶奶的反复磨叨中略有耳闻。
是关于抚养费的。
当初二人协议离婚时,并没有在抚养费方面做过多的纠缠。据说当时米向东意气风发、发扬精神,对前妻说你也不用按照规章制度来给我,只每个月付100块钱就可以了。妈妈答应。
于是她每次过来,除了是探望孩子、出去吃些快餐聊聊天,最重要的目的其实是来缴纳抚养费。
在那种交流相当稀薄的相处过程当中,林雪松对于自己这辈子都妈妈其实是并不了解的。妈妈是个美人,生着一双大大的杏眼,后来这特性又完美地遗传给了她的女儿米穗。
但两双眼给人的感觉是截然不同的。长在妈妈脸上时,她看上去更感性,更成年人。而米穗的眼睛却总是闪烁着一种代表少女的魔法光晕,似乎永远都停留在孩子的范畴。
妈妈的名字也很美,是花的名字,叫马兰。相比于米向东,林雪松更喜欢跟妈妈待在一起。由于二人在距离和时间上的隔阂,相处起来还颇为礼貌。妈妈从来就不会对林雪松说前夫和前婆婆的坏话。但与其说是她是真正具备高风亮节品质的人,不如说她其实并不擅长跟小孩子说话。
是的,她甚至都没怎么带过孩子,怎么会知道该如何和小孩子相处呢?
他们只会一遍遍地逛着那些超市,一遍遍的路过那些货品栏,一遍遍的提问:要不要吃这个?要不要吃那个?
但林雪松还是更喜欢跟她待在一起。她虽然不是一个适合当妈妈的女人,但林雪松认为,她是个不错的人。
可对于要去见自己姥姥这件事儿,林雪松还是选择听从米穗的劝告。
“能不能不去啊?”他对奶奶说。“我不想去。”
“为什么?”奶奶都没有停下收拾衣服的手。
“因为你之前跟我说过,他们从来都没给我买过任何东西,一次都没有过来看过我。”
奶奶无动于衷,甚至没有回答。
林雪松舔了舔嘴唇,下定决心般说:“我是站在你和爸爸这边的。”
听闻这话,奶奶转过头,罕见地露出了一个慈祥的笑容。
“养了你这么久,终于长大了,这句话说得我很开心。不过,那边再怎么样也是你姥姥,该见还是要见一面的,没准以后还能常去老家呆着呢。”
“可你以前不是不愿意我跟我妈那边的人接触吗?”不然他也不会直到现在,连一个舅舅的脸都没有见过。
奶奶摆了摆手。“小孩子哪里认人啊?现在去认识认识正好。”
“但我不是很想认识他们。”林雪松坚持。
“你说了不算。”奶奶的耐心终于耗尽了。似乎在这个家里,关于小孩子人格的所有选择和回答最后都会演变成家庭成员的权力与服从问题。
奶奶像驱赶一条小狗一样把他赶到外面去玩儿,顾自打包着衣服,好在没错过晚上遛弯的时间。
那是一个星空明亮的周末,米穗为他带来了一包碳烤酸奶还有花小麦搬走的消息,而林雪松则告知了她自己即将要去姥姥家的不可抗力事件。
两个孩子坐在岩石雕刻成的摆件上,内心承担着相同的重量。
望着米穗陷入沉重的侧脸,林雪松有点后悔将这个消息告诉她了。他尝试着安慰她,但收效不佳。
二人错位的身体和灵魂总能将他们的境遇如麻花般联系在一起。这是林雪松两辈子加起来第一次如此贴近米穗的灵魂,世界上再也不会有比这种体验更能明白为什么米穗一直放任自己做一个孩子,而不是一个成年人,为什么她会那样愿意相信魔法少女的存在了。这是她赖以呼吸的东西,这是她光合作用的阳光。
所以,对于无法扭转未来的伤痛同时击中了他们两个人。
“我到现在也想不明白,这件事情为什么不可避免?”沉默良久后,米穗说。她也不常谈起上辈子,看起来这件事确实令她苦恼。“那两个家庭明明都是那样...不和谐,为什么还一定要去见这一次呢?”
“不只是这一次,这次只是个开头而已。”犹豫片刻后,林雪松说。
米穗猛地看向他:“你知道原因?”她惊诧不已:“我到最后都不知道为什么这件事情会发生,就连奶奶...那么喜欢鞭笞小孩子的人,都没告诉过我。”
“...你这样说,我有点后悔让你知道了。”
米穗摇摇头。“告诉我吧,我想知道。我已经是个大人了。”
“因为钱。”林雪松说。“昨天下午,妈妈过来了一趟。我听到她和爸爸的谈话了。”
离婚后的二人看上去不如婚姻中那般剑拔弩张,反倒像是一种亲密友好的合作关系。
米向东说:“孩子明天就交给你了,东西已经打包好了。”
妈妈说:“放心吧,我家里有六个兄弟姐妹,像小米这样第一次上门的小辈,他们不给钱是说不过去的。”
米向东提醒:“里面大部分咱俩在结婚的时候给他们打小孩随过的礼金,你得还我。”
“放心,忘不了。”
“我放心,起码是共同生活过,这点信誉还是有的。”米向东又叮嘱:“拿到钱之后先别找我妈,我先拿走我那部分。”
“知道了。”
原来这场探亲是大人们预谋的一次金钱交易。
“如果实在躲不掉的话,去去也没什么。”林雪松尝试安慰有些恍惚的米穗:“米向东拿到了钱,我就可以多一段时间不用再半夜被马蹄声吵醒了,也挺不错的。”
米穗盯着地面,那里被天色越染越黑,似乎永远都没有尽头。然后,她那张属于林雪松的脸上露出了凄凉而无奈的表情。
“但他没有拿到钱。事情并不是那样发展的。这个家中的所有人都没有心想事成。所有缜密的计划,最后都会变成事与愿违。”她凝望着林雪松,眼中晶莹流转,似乎潜藏着泪水。“抱歉。”她对林雪松说:“你要因我去经历这样的事情,我真的很抱歉。”
而米向东在林雪松的眼中,也并不是一个可以被概括成“爸爸”的人物。他于林雪松而言,还不如喷泉公园那些快乐乐队的老年成员来的熟悉。
虽然保有婴儿时期的记忆,但由于米向东出现的几率实在是太低,所以除了那些被吵醒的夜晚和他离去的摩托车引擎声,林雪松其实对这个自己这辈子的血缘至亲知之甚少。
他不常出现在家里,有时是半个月过来一次,有时是一个月过来一次,目的大都跟钱有关。
他是钢铁厂的工人,总穿着一双鞋面订有钢板的厚重大头靴,踏在楼梯上会发出类似于马蹄的声音,会透过老房子薄薄的砖墙架构传到林雪松的耳中。
运气好的时候,他会在白天出现,会在提起钱之前先跟奶奶聊一些家常。三个儿子当中,奶奶最中意身为老三的米向东,几乎到了一手掌控其人生的地步。
每每看着白天过来的米向东斜靠在那于他而言相当低矮的柜子旁边跟奶奶谈天,看到奶奶盘腿坐在床上、露出一副满足的神佛般的表情,林雪松都会暗自思忖:当初决定抚养自己时,奶奶问米向东要来的工资卡,其实是她蓄谋已久的维系母子亲情的方法。
掌握工资卡以后,奶奶每月给米向东1000元花销,这对于喜欢玩乐的米向东而言显然是不够的。于是这就造就了他在夜晚穿着厚重的大头靴光临老房子的场景。
这种时候他往往已经酒气熏天,那件穿得磨了毛的夹克也几乎被烟腌入了味儿。他会先露出一脸讨好的笑容,狗腿子般先给奶奶捏肩,而奶奶就会像老佛爷一样把他的手剥开,严厉地瞪视一眼,告诉他有话直说。
但当他真的直说了,奶奶又会严词拒绝,同时伴随着许多诸如“败家子儿”、“烂酒鬼”之类的鞭笞,然后事情就会陷入一种焦灼的争吵状态。
米向东会说自己的血汗钱全都被奶奶拿去买保健品了,而奶奶则会质否说保健品的钱全都出自于自己的养老金,他的那点工资全都被他女儿给吃了。
“你不亲自养孩子,就不知道这个小孩能有多费钱。”奶奶怒骂说。“你以为你给我的那点钱真的够用吗?我甚至连自己的养老金都在往里倒贴!”感情上来后,她会拍着自己的大腿开嚎:“我的命可真是苦啊!”行至此处,她患了白内障的眼睛里往往会挤出几滴眼泪。
通常情况下,米向东不会轻易放弃。抗争的方式千篇一律,他砸坏过5个暖瓶、用脚踹过电视的屏幕,还疯了一样地把睡在床上的林雪松揪着胳膊拖下床,道从此以后,这个孩子由他自己养,快把他的钱还给他。
多数情况下,这种拉扯都会奏效。
老人会摆出一副痛心疾首的姿态,摸出一把钥匙,打开那一扇唯一上锁的柜子。柜子里面放着家中的各种证件,还有一个铁盒。打开铁盒里面是手绢。掀开手绢里面就是钱。
能在旁人眼下打开的钱一定是为数不多的。这会儿老人的动作就会变得缓慢而迟钝起来。一双饱经沧桑的手,缓慢地数着纸币:一张,两张,三张,四张,五张。
如剥离自己的骨肉一样,把那几张薄薄的纸片从它的整体中抽出,再次握在手中,手心出汗,重新细数:一张,两张,三张,四张,五张。
终于下定决心递出去,对方急不可耐地接走,大头皮靴如马蹄般轻快。老人在后边喊:省着点花。
门砰的一声被关上,马蹄声逐渐远去,楼下会传来一阵车的轰鸣声,这个夜晚就算平安度过了。
老人会吩咐手足无措的孙女儿不要愣在原地,赶紧回去睡觉。她神色淡然,眉宇间充斥着正常发挥的满足,似乎这种家庭间的吵闹只是再正常不过的戏剧表演。
她不相信小孩子会把这些事情放在心里,也不认为这是一种需要被安抚的糟糕氛围。
林雪松鲜少对米穗提及自己的日常生活,不仅是因为其重生的不真实感,还因为这些曾全部真实地发生在米穗身上的窒息感。
但在某次的喷泉公园相聚中,他问过米穗一个问题。
“你以前失眠吗?”
米穗吃着焦糖口味的爆米花摇了摇头。“从来不失眠,长大了也很少失眠,基本上属于沾枕头就着的状态。”
林雪松点头,没有做声。
或许的确就像米穗所说的那样,处在小孩子的时期时,人是不能拥有太敏锐的观察力和太翘楚的智慧的。对世界的无知才是对自己的保护。
林雪松不禁猜想,如果自己真的回到4岁时期的状态,他可能也会傻乎乎的、根本不知道那些被马蹄声扰乱的夜晚到底发生了些什么。
可对于一个30多岁的灵魂而言,这些东西是冰冷的、沉重的、是器质性的、是能在他的身上留下划痕的。
多奇怪,我们都是从小孩子长起来的,但却越来越脆弱,越来越难以忘怀,越来越难以抵挡伤害。
林雪松是从近期米向东的频繁造访发现事情有点不对劲的。米向东没有要钱,而且身上酒气很少,每次过来只是跟奶奶聊一些事情。
后来的某个下午,林雪松看到奶奶从大衣柜的顶层拿自己的换洗衣服,并且逐渐挑选到另一个包里打包,他才意识到事情不对头。
“奶奶,为什么要收拾我的衣服啊?我们要去旅游吗?”
“想什么美事儿呢?还去旅游,是跟你妈回你姥姥家。”
林雪松的心咯噔了一下。
自从妈妈离开后,他很少在这个家里听到她的讯息。只有在他惹得奶奶不高兴的时候,老人会一边掐他的大腿,一边咒骂他:你跟你妈一个德性。
抑或是在米向东那些酒气熏天的、过来要钱的夜晚里,如果要钱顺利的话,他排演戏剧的场合就会落到林雪松的身上。
他会来到林雪松的房间,把还在睡梦中的女儿摇醒,用坚硬的胡子蹭他的脸,问他有没有想自己。
林雪松一般都会愣愣的点头,期待着他赶紧离开。
但他总是不会轻易离开,还会继续问他:那你会不会想你妈。
明智的做法是利落地摇头,但林雪松不愿意自己这么早就成为那样的孩子。
“偶尔会想起她。”
他以为他的回答是温和的,但米向东总会扯出冷笑,伸出一根食指对着他,骂他是个小白眼狼,是养不熟的。
“你妈在你身上花的钱可真是太少太少了。要不是为了你,我早就去法院告她了。说,你是不是被她给收买了?你要是敢站在她那边,我打死你。”
林雪松见到妈妈的次数并不多,跟她见爸爸的次数差不多,也是一个月一两回。
妈妈盼望孩子的频率,是大人间的一种友好协商,往往只有一个上午的时间。
妈妈登门造访,奶奶打开门。两人客套着寒暄几句,随后妈妈将林雪松带走。有时是去逛超市,有时是去逛商场,多半是不能空手回来的。孩子倒是没有什么空不空手的概念,主要是老人不会高兴。
关于米向东提到的、想妈妈告上法庭的那件事儿,林雪松也在奶奶的反复磨叨中略有耳闻。
是关于抚养费的。
当初二人协议离婚时,并没有在抚养费方面做过多的纠缠。据说当时米向东意气风发、发扬精神,对前妻说你也不用按照规章制度来给我,只每个月付100块钱就可以了。妈妈答应。
于是她每次过来,除了是探望孩子、出去吃些快餐聊聊天,最重要的目的其实是来缴纳抚养费。
在那种交流相当稀薄的相处过程当中,林雪松对于自己这辈子都妈妈其实是并不了解的。妈妈是个美人,生着一双大大的杏眼,后来这特性又完美地遗传给了她的女儿米穗。
但两双眼给人的感觉是截然不同的。长在妈妈脸上时,她看上去更感性,更成年人。而米穗的眼睛却总是闪烁着一种代表少女的魔法光晕,似乎永远都停留在孩子的范畴。
妈妈的名字也很美,是花的名字,叫马兰。相比于米向东,林雪松更喜欢跟妈妈待在一起。由于二人在距离和时间上的隔阂,相处起来还颇为礼貌。妈妈从来就不会对林雪松说前夫和前婆婆的坏话。但与其说是她是真正具备高风亮节品质的人,不如说她其实并不擅长跟小孩子说话。
是的,她甚至都没怎么带过孩子,怎么会知道该如何和小孩子相处呢?
他们只会一遍遍地逛着那些超市,一遍遍的路过那些货品栏,一遍遍的提问:要不要吃这个?要不要吃那个?
但林雪松还是更喜欢跟她待在一起。她虽然不是一个适合当妈妈的女人,但林雪松认为,她是个不错的人。
可对于要去见自己姥姥这件事儿,林雪松还是选择听从米穗的劝告。
“能不能不去啊?”他对奶奶说。“我不想去。”
“为什么?”奶奶都没有停下收拾衣服的手。
“因为你之前跟我说过,他们从来都没给我买过任何东西,一次都没有过来看过我。”
奶奶无动于衷,甚至没有回答。
林雪松舔了舔嘴唇,下定决心般说:“我是站在你和爸爸这边的。”
听闻这话,奶奶转过头,罕见地露出了一个慈祥的笑容。
“养了你这么久,终于长大了,这句话说得我很开心。不过,那边再怎么样也是你姥姥,该见还是要见一面的,没准以后还能常去老家呆着呢。”
“可你以前不是不愿意我跟我妈那边的人接触吗?”不然他也不会直到现在,连一个舅舅的脸都没有见过。
奶奶摆了摆手。“小孩子哪里认人啊?现在去认识认识正好。”
“但我不是很想认识他们。”林雪松坚持。
“你说了不算。”奶奶的耐心终于耗尽了。似乎在这个家里,关于小孩子人格的所有选择和回答最后都会演变成家庭成员的权力与服从问题。
奶奶像驱赶一条小狗一样把他赶到外面去玩儿,顾自打包着衣服,好在没错过晚上遛弯的时间。
那是一个星空明亮的周末,米穗为他带来了一包碳烤酸奶还有花小麦搬走的消息,而林雪松则告知了她自己即将要去姥姥家的不可抗力事件。
两个孩子坐在岩石雕刻成的摆件上,内心承担着相同的重量。
望着米穗陷入沉重的侧脸,林雪松有点后悔将这个消息告诉她了。他尝试着安慰她,但收效不佳。
二人错位的身体和灵魂总能将他们的境遇如麻花般联系在一起。这是林雪松两辈子加起来第一次如此贴近米穗的灵魂,世界上再也不会有比这种体验更能明白为什么米穗一直放任自己做一个孩子,而不是一个成年人,为什么她会那样愿意相信魔法少女的存在了。这是她赖以呼吸的东西,这是她光合作用的阳光。
所以,对于无法扭转未来的伤痛同时击中了他们两个人。
“我到现在也想不明白,这件事情为什么不可避免?”沉默良久后,米穗说。她也不常谈起上辈子,看起来这件事确实令她苦恼。“那两个家庭明明都是那样...不和谐,为什么还一定要去见这一次呢?”
“不只是这一次,这次只是个开头而已。”犹豫片刻后,林雪松说。
米穗猛地看向他:“你知道原因?”她惊诧不已:“我到最后都不知道为什么这件事情会发生,就连奶奶...那么喜欢鞭笞小孩子的人,都没告诉过我。”
“...你这样说,我有点后悔让你知道了。”
米穗摇摇头。“告诉我吧,我想知道。我已经是个大人了。”
“因为钱。”林雪松说。“昨天下午,妈妈过来了一趟。我听到她和爸爸的谈话了。”
离婚后的二人看上去不如婚姻中那般剑拔弩张,反倒像是一种亲密友好的合作关系。
米向东说:“孩子明天就交给你了,东西已经打包好了。”
妈妈说:“放心吧,我家里有六个兄弟姐妹,像小米这样第一次上门的小辈,他们不给钱是说不过去的。”
米向东提醒:“里面大部分咱俩在结婚的时候给他们打小孩随过的礼金,你得还我。”
“放心,忘不了。”
“我放心,起码是共同生活过,这点信誉还是有的。”米向东又叮嘱:“拿到钱之后先别找我妈,我先拿走我那部分。”
“知道了。”
原来这场探亲是大人们预谋的一次金钱交易。
“如果实在躲不掉的话,去去也没什么。”林雪松尝试安慰有些恍惚的米穗:“米向东拿到了钱,我就可以多一段时间不用再半夜被马蹄声吵醒了,也挺不错的。”
米穗盯着地面,那里被天色越染越黑,似乎永远都没有尽头。然后,她那张属于林雪松的脸上露出了凄凉而无奈的表情。
“但他没有拿到钱。事情并不是那样发展的。这个家中的所有人都没有心想事成。所有缜密的计划,最后都会变成事与愿违。”她凝望着林雪松,眼中晶莹流转,似乎潜藏着泪水。“抱歉。”她对林雪松说:“你要因我去经历这样的事情,我真的很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