笼绣香烟歇,屏山烛焰残。
室中寂静,日光斜斜地洒入窗棂之中,余暗香浮动。
官吏五日得一休沐,因枕边之人今日无需早起上衙,是以季书瑜也难得晏起了一回,直至辰时二刻方才进行梳洗。
更换好衣物,她正坐于外间用膳,视线中一名青衣侍女进到屋内,朝她施了一礼,言道:“卫中官求见。”
卫逸?
握着筷箸的手几不可见地一顿,季书瑜将视线投向盥洗室的方向,于心中粗略估算了一番时辰,方才颔首道:“传他进来。”
“喏。”侍女领命返身而去。
片刻之后,那片珠帘被人轻轻搅动,圆润珠玉碰撞,发出一片细碎响声。
一名身形修长,面容清隽的青年步履轻盈地走至桌前,于她跟前掀袍跪拜。
他行了大礼,由着上座之人对他进行打量,一边恭敬垂首。
“卫逸给主子请安,公主万福金安。”
青年五官生的端正,眉眼俊逸,一双眼窝深邃,显得眸子格外有神。形象倒是与印象中的那位卫中官大差不差,只是他眉宇间透着一股子难以遮掩的英气,更少了几分阴柔。
易容术到底无法做到天衣无缝,不过这八分像拿来唬人也已是足够了。
她于心中暗暗夸赞一句,见他迟迟不曾抬头,也未曾在意。唤了人起身,又问道:“你来府中已有两日,眼下对府中规矩有几分熟悉了?”
卫逸低声回禀,道:“不敢辜负主子对仆的期望,承吴大管事亲自指教,事无巨细地将府中规矩皆拆开同仆仔细说明,不过两日已是叫仆受益匪浅,对府上有了大致的了解。往后您有何吩咐,尽管随意使唤仆便是。”
“倒是不错,吴管事看重于你,你以后行事更需小心谨慎,莫要出了差错,戒骄戒躁,切莫叫他多为你劳心费力的打点才是。”季书瑜压低了声音,又问,“那事又办的如何了?”
卫逸神色平静,同样是压低了声线,答道:“师姐放心,一切都很顺利,先前被阻绝在外头的人已经成功混进各个院中。只不过,二房的公子像是有所察觉,未曾让人进到屋中服侍。”
“他心思缜密,疑心又颇重,若是真叫甚么不知底细的人顺利近到身侧,那才真是令人惊异了。眼下如此也好,暗桩于外边埋伏着到底更为安全些。”
季书瑜眉眼淡然,说完这番话似又想起了什么,言道:“让那些暗桩都小心行事,切莫露出破绽打草惊蛇。月末我将随大夫人前往祁春祈福,定然是顾不着这边的,到时候也只能由你多关照着些了。”
卫逸应下,微抬起一双眼眸,目光若蜻蜓点水般于她面上掠过,之后又复低下头去。
“师姐放心,这是我应尽的责任。另外,您先前让我查探吴管事的事已略有些眉目,不过还需要一段时日验证一番,取证之后我再来回禀。”
“动作这么快……”季书瑜不由得再度抬首看他一眼,神情有些惊愕,言道,“那你看着来吧。”
二人说了一番话,彼此倒也逐渐熟稔起来,气氛颇为松快。
这厢正低声细语,但闻外头传来隐隐的足音,接着是珠帘被人挑开,发出的一阵细碎轻响。
回首望去,闻人策身着一袭月牙白袍步入室中,及腰长的潮湿墨发贴于脊背滑落,于衣襟上晕开一道道深浅不一的湿痕。
他步入室中,一双若覆清冷霜雪的眼眸向二人这处望来,神情微有一瞬的凝滞,之后面上又带上了笑意,语气疑惑地唤道:“夫人?”
他因衙中事务繁忙,尚且无空暇顾及府上之事,对于近日府中的暗流涌动全然不晓,更别提会认得卫逸了。
知晓他话语中的未尽之意,季书瑜起身迎他,纤手挽着夫郎的胳膊向美人榻边走去,一边同他解释道:“此人乃是妾身昔日宫中的一名管事,名唤卫逸。”
卫逸颇有眼力劲儿地朝他俯身下拜,面上神情恭敬,言道:“仆卫逸,见过策公子。”
“起罢。”
闻人策淡淡应声,一双乌眸直视前方,再不多予他一个眼神。迈开长腿,顺着臂上那份牵引的力道,同女子一道往窗侧走去。
探听着耳畔的动静,片刻后,跪于地上的卫逸微抬眼眸,以余光打量着这对新婚夫妻。
修长高挑的男人两腿屈膝而坐,因着身下美人榻实在有些窄小,身形不由得稍显拘束。
然观其面上神情从容自若,好似浑然不在意女子将他置于何处,态度颇为闲适地瞧着她为他擦拭湿发。
可美人手下动作虽说已是足够细致轻柔,然而因着往日侍奉他人的经验到底是太少,每段墨发都要擦拭许多遍方才收手,且来不及顾及余下披散着的湿发,只得眼睁睁地瞧着那些不断地往下坠落的水珠,一点点将他的衣物濡湿,映出一片斑驳痕迹。
即便是如此也未能叫他皱起眉头,说出一句抱怨之语。好似他生来便有一副温柔心肠,脾性极佳,对于身边之人都怀有着巨大的包容之心。
是单对她如此,还是不论何人,他都会这般温和的以礼相待么。
将眼前画面悉数收入眼中,卫逸垂下睫羽,对他方才若漫不经心抛出的疑问做出回应,答道:“奴一直随侍于公主左右,如今正好三载了。”
“三载,那是夫人方才回到宫中,你便跟着了?”
闻人策声线清润,如若晨曦之风轻拂水面,语气亦是谦和从容,却是叫人不自觉从心底生出敬畏之心,丝毫不敢冒犯。
“是。”卫逸应声。
闻人策轻笑两声,捧起手边的一册书卷观阅,不再言语。直待季书瑜停了手上动作,方才起身绕过屏风,入到里间更衣。
季书瑜放下了布巾,目光望向远处拐角后的屏风,回首向卫逸投去一眼,轻咳两声,言道:“日后跟着吴管事好好办差事,你且先退下吧。”
“仆遵命。”
借着她回过头望向里间之时,卫逸最后再抬眸瞧了她一眼,悄无声息地转身出门去了。
珠帘摇晃,发出叮叮脆响。与檐下占风铎所发出的声响交织重合,奏成一支悦耳的乐曲。
闻人策坐于书案边,提笔挽袖书写着什么。
季书瑜则卧在窗侧的美人榻上,以手支颐,欣赏着院中花树。一边感受着外头吹来的香风,惬意地眯起双眼。
东宣的水土宜人,便是于花也是格外滋养的。如今已至深秋,然而院中绿意依旧盎然,风间充斥着馥郁花香,芬芳四溢。
一月前,院中本还没有栽种这么多些花的。只因美人入府后随口提了一句院中景致单一,侧窗下光秃秃一片少了些许生气,院子的主人便命人于窗下设立栏循,用来栽种各色花株。
京畿有言,‘群花品中,以牡丹为第一’。
而南陵京畿的贵人们最喜牡丹,似乎已成了世人皆知的秘密。因着季书瑜独特的身份,府中管事想当然的便以为她也同样喜爱那些名贵的重瓣牡丹,不惜花费百金为她挑遍了姚红魏紫,又千里迢迢的快马送来。
不曾想,最后将花种上了,女主人对赏玩牡丹花的兴趣倒是不大,独独最中意那株禾高大、花开的极高的玉兰树,甚至亲自择了数十颗不同颜色的良苗于院前栽种,每日悉心养护。
为此,又有不少人感到疑惑。
玉兰生的那样高,主子既是喜爱兰气,何不种植玲珑小巧的墨兰更来的方便?
她却言道,玉兰色白微碧,香味似兰,但比兰花更为坚韧,二者各有各的美,她皆喜爱,只是玉兰始终更得她心意些。
闻人策听闻了此事,也不甚在意,于翌日辰时亲自择了几棵海棠同栽于院中,笑言二者合一乃是“玉堂富贵”的寓意,直夸她玲珑心思,最明白他心意。
可他早已歇了争权的心思,不是么?
那‘玉堂富贵’不过也只是为了阻他人口舌的幌子罢了。
季书瑜半侧过首望向那书桌旁的清隽面容,心下思绪杂乱。
玉郎无尘无垢,琉璃剔透,实乃良人矣。
他以真心相待,只是她的“情”却自始至终皆是不纯。
双人共行,而其一别有居心,如此又如何可能走得长远呢。
又不知,眼下这般闲适宁静的日子到底能维持多久……
感受到她投来的视线,那人停了手中狼毫,修长手指搭于桌面,微抬眼睫朝她看来,笑问:“可是觉着此间景色无趣了?”
言语亲热熟稔,二人好似已是一对举案齐眉了多年的夫妻。
季书瑜望着他那双瞳色极浅的眼眸,忽而凭空生出些许窥探他心意的欲望。
“夫郎觉得,夫妻之间该是如何?”
他神情自若,好似并不为她突如其来的疑问感到突兀冒犯,唇边笑容得体,启唇便道来:“二者一体,荣辱与共,夫妻应是心意相通,互不欺瞒才是。”
“互不欺瞒……”季书瑜唇边笑容清浅,不自觉地低垂下眼眸,神情若有所思。
互不欺瞒,说来简单,可世间又有多少夫妻当真能做到如此?
那她对他有欺瞒吗?
“夫人会对吾有所欺瞒吗。”
他笑意温柔,若覆清冷霜雪的眼眸于日光下显出一种澄澈专注之感,叫人不敢辜负。
她的确欺瞒他太多太多,身份是如此,情意亦是如此。
甚至,她亦在下意识地欺瞒着自己。
季书瑜沉默片刻,莫名被他看得有些惶惶,唇角下意识地带出一抹笑以掩饰眼底的复杂之色,轻声言道:“郎若不弃,妾身自与夫郎永结同心,白首不离。”
他注视着她,唇边含笑,却说不清眼底到底是种什么情绪。
气氛安静,周遭的风都好似于刹那间凝滞,见他迟迟不语,季书瑜又无端感到些许心悸。
“好。”
长睫垂落,眼中闪过一瞬而过的讽意。
“那吾也同夫人一般,妇若不弃,此生永结同心,定白首不离。”
室中寂静,日光斜斜地洒入窗棂之中,余暗香浮动。
官吏五日得一休沐,因枕边之人今日无需早起上衙,是以季书瑜也难得晏起了一回,直至辰时二刻方才进行梳洗。
更换好衣物,她正坐于外间用膳,视线中一名青衣侍女进到屋内,朝她施了一礼,言道:“卫中官求见。”
卫逸?
握着筷箸的手几不可见地一顿,季书瑜将视线投向盥洗室的方向,于心中粗略估算了一番时辰,方才颔首道:“传他进来。”
“喏。”侍女领命返身而去。
片刻之后,那片珠帘被人轻轻搅动,圆润珠玉碰撞,发出一片细碎响声。
一名身形修长,面容清隽的青年步履轻盈地走至桌前,于她跟前掀袍跪拜。
他行了大礼,由着上座之人对他进行打量,一边恭敬垂首。
“卫逸给主子请安,公主万福金安。”
青年五官生的端正,眉眼俊逸,一双眼窝深邃,显得眸子格外有神。形象倒是与印象中的那位卫中官大差不差,只是他眉宇间透着一股子难以遮掩的英气,更少了几分阴柔。
易容术到底无法做到天衣无缝,不过这八分像拿来唬人也已是足够了。
她于心中暗暗夸赞一句,见他迟迟不曾抬头,也未曾在意。唤了人起身,又问道:“你来府中已有两日,眼下对府中规矩有几分熟悉了?”
卫逸低声回禀,道:“不敢辜负主子对仆的期望,承吴大管事亲自指教,事无巨细地将府中规矩皆拆开同仆仔细说明,不过两日已是叫仆受益匪浅,对府上有了大致的了解。往后您有何吩咐,尽管随意使唤仆便是。”
“倒是不错,吴管事看重于你,你以后行事更需小心谨慎,莫要出了差错,戒骄戒躁,切莫叫他多为你劳心费力的打点才是。”季书瑜压低了声音,又问,“那事又办的如何了?”
卫逸神色平静,同样是压低了声线,答道:“师姐放心,一切都很顺利,先前被阻绝在外头的人已经成功混进各个院中。只不过,二房的公子像是有所察觉,未曾让人进到屋中服侍。”
“他心思缜密,疑心又颇重,若是真叫甚么不知底细的人顺利近到身侧,那才真是令人惊异了。眼下如此也好,暗桩于外边埋伏着到底更为安全些。”
季书瑜眉眼淡然,说完这番话似又想起了什么,言道:“让那些暗桩都小心行事,切莫露出破绽打草惊蛇。月末我将随大夫人前往祁春祈福,定然是顾不着这边的,到时候也只能由你多关照着些了。”
卫逸应下,微抬起一双眼眸,目光若蜻蜓点水般于她面上掠过,之后又复低下头去。
“师姐放心,这是我应尽的责任。另外,您先前让我查探吴管事的事已略有些眉目,不过还需要一段时日验证一番,取证之后我再来回禀。”
“动作这么快……”季书瑜不由得再度抬首看他一眼,神情有些惊愕,言道,“那你看着来吧。”
二人说了一番话,彼此倒也逐渐熟稔起来,气氛颇为松快。
这厢正低声细语,但闻外头传来隐隐的足音,接着是珠帘被人挑开,发出的一阵细碎轻响。
回首望去,闻人策身着一袭月牙白袍步入室中,及腰长的潮湿墨发贴于脊背滑落,于衣襟上晕开一道道深浅不一的湿痕。
他步入室中,一双若覆清冷霜雪的眼眸向二人这处望来,神情微有一瞬的凝滞,之后面上又带上了笑意,语气疑惑地唤道:“夫人?”
他因衙中事务繁忙,尚且无空暇顾及府上之事,对于近日府中的暗流涌动全然不晓,更别提会认得卫逸了。
知晓他话语中的未尽之意,季书瑜起身迎他,纤手挽着夫郎的胳膊向美人榻边走去,一边同他解释道:“此人乃是妾身昔日宫中的一名管事,名唤卫逸。”
卫逸颇有眼力劲儿地朝他俯身下拜,面上神情恭敬,言道:“仆卫逸,见过策公子。”
“起罢。”
闻人策淡淡应声,一双乌眸直视前方,再不多予他一个眼神。迈开长腿,顺着臂上那份牵引的力道,同女子一道往窗侧走去。
探听着耳畔的动静,片刻后,跪于地上的卫逸微抬眼眸,以余光打量着这对新婚夫妻。
修长高挑的男人两腿屈膝而坐,因着身下美人榻实在有些窄小,身形不由得稍显拘束。
然观其面上神情从容自若,好似浑然不在意女子将他置于何处,态度颇为闲适地瞧着她为他擦拭湿发。
可美人手下动作虽说已是足够细致轻柔,然而因着往日侍奉他人的经验到底是太少,每段墨发都要擦拭许多遍方才收手,且来不及顾及余下披散着的湿发,只得眼睁睁地瞧着那些不断地往下坠落的水珠,一点点将他的衣物濡湿,映出一片斑驳痕迹。
即便是如此也未能叫他皱起眉头,说出一句抱怨之语。好似他生来便有一副温柔心肠,脾性极佳,对于身边之人都怀有着巨大的包容之心。
是单对她如此,还是不论何人,他都会这般温和的以礼相待么。
将眼前画面悉数收入眼中,卫逸垂下睫羽,对他方才若漫不经心抛出的疑问做出回应,答道:“奴一直随侍于公主左右,如今正好三载了。”
“三载,那是夫人方才回到宫中,你便跟着了?”
闻人策声线清润,如若晨曦之风轻拂水面,语气亦是谦和从容,却是叫人不自觉从心底生出敬畏之心,丝毫不敢冒犯。
“是。”卫逸应声。
闻人策轻笑两声,捧起手边的一册书卷观阅,不再言语。直待季书瑜停了手上动作,方才起身绕过屏风,入到里间更衣。
季书瑜放下了布巾,目光望向远处拐角后的屏风,回首向卫逸投去一眼,轻咳两声,言道:“日后跟着吴管事好好办差事,你且先退下吧。”
“仆遵命。”
借着她回过头望向里间之时,卫逸最后再抬眸瞧了她一眼,悄无声息地转身出门去了。
珠帘摇晃,发出叮叮脆响。与檐下占风铎所发出的声响交织重合,奏成一支悦耳的乐曲。
闻人策坐于书案边,提笔挽袖书写着什么。
季书瑜则卧在窗侧的美人榻上,以手支颐,欣赏着院中花树。一边感受着外头吹来的香风,惬意地眯起双眼。
东宣的水土宜人,便是于花也是格外滋养的。如今已至深秋,然而院中绿意依旧盎然,风间充斥着馥郁花香,芬芳四溢。
一月前,院中本还没有栽种这么多些花的。只因美人入府后随口提了一句院中景致单一,侧窗下光秃秃一片少了些许生气,院子的主人便命人于窗下设立栏循,用来栽种各色花株。
京畿有言,‘群花品中,以牡丹为第一’。
而南陵京畿的贵人们最喜牡丹,似乎已成了世人皆知的秘密。因着季书瑜独特的身份,府中管事想当然的便以为她也同样喜爱那些名贵的重瓣牡丹,不惜花费百金为她挑遍了姚红魏紫,又千里迢迢的快马送来。
不曾想,最后将花种上了,女主人对赏玩牡丹花的兴趣倒是不大,独独最中意那株禾高大、花开的极高的玉兰树,甚至亲自择了数十颗不同颜色的良苗于院前栽种,每日悉心养护。
为此,又有不少人感到疑惑。
玉兰生的那样高,主子既是喜爱兰气,何不种植玲珑小巧的墨兰更来的方便?
她却言道,玉兰色白微碧,香味似兰,但比兰花更为坚韧,二者各有各的美,她皆喜爱,只是玉兰始终更得她心意些。
闻人策听闻了此事,也不甚在意,于翌日辰时亲自择了几棵海棠同栽于院中,笑言二者合一乃是“玉堂富贵”的寓意,直夸她玲珑心思,最明白他心意。
可他早已歇了争权的心思,不是么?
那‘玉堂富贵’不过也只是为了阻他人口舌的幌子罢了。
季书瑜半侧过首望向那书桌旁的清隽面容,心下思绪杂乱。
玉郎无尘无垢,琉璃剔透,实乃良人矣。
他以真心相待,只是她的“情”却自始至终皆是不纯。
双人共行,而其一别有居心,如此又如何可能走得长远呢。
又不知,眼下这般闲适宁静的日子到底能维持多久……
感受到她投来的视线,那人停了手中狼毫,修长手指搭于桌面,微抬眼睫朝她看来,笑问:“可是觉着此间景色无趣了?”
言语亲热熟稔,二人好似已是一对举案齐眉了多年的夫妻。
季书瑜望着他那双瞳色极浅的眼眸,忽而凭空生出些许窥探他心意的欲望。
“夫郎觉得,夫妻之间该是如何?”
他神情自若,好似并不为她突如其来的疑问感到突兀冒犯,唇边笑容得体,启唇便道来:“二者一体,荣辱与共,夫妻应是心意相通,互不欺瞒才是。”
“互不欺瞒……”季书瑜唇边笑容清浅,不自觉地低垂下眼眸,神情若有所思。
互不欺瞒,说来简单,可世间又有多少夫妻当真能做到如此?
那她对他有欺瞒吗?
“夫人会对吾有所欺瞒吗。”
他笑意温柔,若覆清冷霜雪的眼眸于日光下显出一种澄澈专注之感,叫人不敢辜负。
她的确欺瞒他太多太多,身份是如此,情意亦是如此。
甚至,她亦在下意识地欺瞒着自己。
季书瑜沉默片刻,莫名被他看得有些惶惶,唇角下意识地带出一抹笑以掩饰眼底的复杂之色,轻声言道:“郎若不弃,妾身自与夫郎永结同心,白首不离。”
他注视着她,唇边含笑,却说不清眼底到底是种什么情绪。
气氛安静,周遭的风都好似于刹那间凝滞,见他迟迟不语,季书瑜又无端感到些许心悸。
“好。”
长睫垂落,眼中闪过一瞬而过的讽意。
“那吾也同夫人一般,妇若不弃,此生永结同心,定白首不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