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笄之年,闻静乔装参加乡试考中了解元,成为徐州最年轻的县令,她带上乌纱帽粲然一笑,此为最称她心意的生辰礼。
闻静新官上任,向来事务繁忙,今日难得休沐,为便于出行,她穿了一身素衫,撑着伞陪阿娘去祭拜阿祖。
山路难行,怕冲撞了山神,闻母请了她最信任的天师带路,据说闻老爷子前几日托梦给了他,非要他亲自拿好酒来在黄土上做法才能送到地府。
闻母一路上不停地絮叨着,“阿静啊,一会儿我们回去可要好好款待翟天师,他为老爷子做了这么多事,最好再多给些银两,明年咱们给老爷子烧纸还得托他呢!”
闻静无奈一笑,勉强附和道,“知道了,阿娘。”
前朝盛行巫祭之风,虽说如今齐国打着“皇天无亲,惟德是辅”的旗号,通过以才取人打破了世袭的桎梏,但王权易改,思想难易。
对鬼神的崇敬之风并有没随着前朝覆灭而消失在历史长河中,反而因为没有官家的制约,民间衍生出了许多稀奇古怪的神仙和信仰来,有的人甚至痴迷到连沐浴都要占卜一二,求得神仙指点。
就好比她的亲娘,如今便对这位天师说的话奉为圣旨,对他那叫一个言听计从。
数月以前,闻静正全身心在备考,泡在私塾里许久才回一趟家,无暇顾及家中事务。
闻老爷子突然生了重病,父亲又不知所踪,闻家顿时不得安宁,一位手拿拂尘的天师便登门拜访,三言两语之间,竟把闻家的情况道个一干二净。
闻老爷子便视这位天师为救星,出了十两银子托天师在家中做法驱邪,盼着能消除闻家的厄运。
等她从徐州府匆匆归家时,她先被阿娘急匆匆地拉到了爷爷的病榻前,爷爷脸色苍白,紧紧握着她的手,“阿静!我托翟天师给你算了一卦,他说你天资聪颖,但容貌过盛易招人妒忌,恐有人抢了你的机缘呐!”
“不过你别担心”,爷爷掀起袖子,手腕戴着一串油光发亮的木珠,“这是翟天师开过光的转运珠,若是至亲能带上这串转运珠日日为你诵经祈福,定能助你考取一个好名次。”
闻静心里顿时五味杂陈,她这才知道,自己出了趟远门后家里就遭了贼。
她估摸着,这位天师现下收了她家这么多银子,怕是在边收拾行囊边观望着,若是她落榜,便随时跑路;若是她榜上有名,他便大肆宣扬自己的神机妙算,挨家挨户赚个盆满钵满。
闻静面有愠色,她最恨这群巧言令色、号称与神灵相通的骗子,谁叫她前世便是死在最崇信的祭台前。
三十年前,她的名字叫阿宁,是雍州王的小女儿。
传言雍王妃分娩之际,有一七彩玄鸟飞临王府朝贺,恰逢大司命在场。
大司命运用龟甲占出雍州公主是被云中君派下凡间的神女,拥有一颗七窍玲珑心,于是她一出生便成为了他唯一的亲传女弟子。
阿宁自幼跟随师父在仙都学习祭祀礼仪,虔诚地信仰着云梦泽的神明,沐浴熏香,不敢有一丝疏忽。
云梦国君以神权号令天下,淫骄暴政,禁文书而酷刑法。冬祀那天祭台上龟甲开裂,人人都说这是杀伐太重招致天谴。
于是仙都开始征用王族血统的嫡系作为祭品请求天道宽恕,众藩王痛失爱子,唇亡齿寒,纷纷开始密谋反叛。
仙都连连战败,大司命下落不明,身为大巫祝以及雍王嫡系的阿宁公主被选为祭品为国祈福,她视死如归。
然而,她的魂魄并没有抵达云梦泽,而是飘零在破败的仙城上空,城墙外民不聊生,国君却沉溺于酒池肉林;烟雾缭绕的宗庙中,祭司们身着华服,起舞取悦神明,实则糊弄玄虚。
阿宁死死地盯着那颗被郑重其事端上祭坛的心脏,甚至还在微微跳动着,猩红得令人窒息,这一刻,她才大彻大悟,“原来我这神女的心也是肉长的…从来没有什么神子下凡。”
她哭出了血泪,“阿宁怕不是疯魔了,怎么就会对这些虚无缥缈的东西信以为真呢!痴儿说梦!”
大司命道貌岸然的音容犹在眼前,他说过无数遍,‘神爱世人,千秋万载,泽被苍生’。
她恍惚地摸了摸自己空洞的胸腔,神明的世界伴随着心口的惨痛而崩塌了个彻底,她苦笑道,“师父,你骗的我好惨呀!”
幽魂的意识开始慢慢消散。
随着齐国建立,昭明帝开创科举入仕,颁布明文法典。阿宁带着前世的记忆出生在了一座江南小城,取名为闻静。
被鬼神说荼毒至深之后,闻静终于懂得一个道理——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她此生发誓要把书读个明白,不再因愚昧无知丢了性命。
闻静自幼好学不倦,女扮男装拜读于徐州学问泰斗梁夫子的门下后,更是日夜不辍,苦读经史子集,方知事在人为,天道酬勤。
求学的路上,她又偶然拾得一箱奇书,虽然里面的文字与她习得的文体有所出入,但她却能心领神会,里面涵盖了对天文地理等各个领域的真知灼见,她常看常新。
读的书越多,闻静就越发现,从前的自己有多蒙昧,曾经让她深信不易的神明信仰不过是异端邪说,那些蛊惑人心的巫师同骗子无异。
思及此,闻静暗叹,‘若非爷爷时日无多,这神棍又惯会逗人笑开颜,不然我才不肯放任此人在家兴风作浪!’
如今,爷爷已经安然入土,她断不会再让这神棍在闻家继续浑水摸鱼,之前在阿娘那儿骗取的钱财,她可得想办法让他悉数吐出来。
风轻轻吹过,伴随着淅淅沥沥的雨声,地上的纸钱元宝烧的噼里啪啦,闻静看着墓碑上写的,闻诚之父——闻东竹,回过神来。
翟天师将茶酒米饭撒于碑前,插袖作揖,“闻夫人,法事已经做完了,闻老爷子在天有灵,倍感欣慰,特托我给闻大人带句话,说会在九泉之下保佑闻大人仕途顺遂,平步青云!”
闻母连忙道谢,而后悄声对着女儿说道,“阿静,你对翟天师态度好点,人家可是有真本事的人,瞧这个姓氏多特别呀,高低是个巫神后裔呢!”
闻静在心里冷笑一声,翟不就是只长尾野鸡,一个外地人拿着鸡毛当令箭在广陵赚了将近一座小宅,确实有点心眼儿。
这时,不远处一片光秃秃的土地下传来一阵“咚咚”的闷响,甚至还略微能听见快窒息的挣扎声,声响虽小,但在人烟稀少的山间却显得异常惊悚。
翟天师神色凝重,连忙双手合十,嘴里念念有词,“元始安镇,普告万灵。丘渎真官,土地祇灵 !”
他这架势看着煞是唬人,深处的声音停了下来,闻母刚要松口气,结果地下的动静却比之前更大了,仿佛有什么东西用尽最后的力气正试图从地底挣脱。
翟天师伸出两指,像是在镇压邪祟,然而手却颤抖如同枯枝般,旁人更是被吓破了胆,纷纷抱作一团。
闻静岿然不动,冷眼旁观,她是做过鬼的人,自然知道,鬼是害不到人的,人心的险恶可比虚无缥缈的鬼魂可怕的多。
此乃揭穿神棍真面目的好时机!她故意提高音量,“这可如何是好啊!翟天师,你可是上能通天,下能入地的神人,还不快大显身手,拿出法器把这小小鬼怪给收了!”
此言一出,众人都将目光聚集在天师身上,盼着他能一展神通。
闻母紧紧地抱住女儿的手,颤颤巍巍地向天师求助,“翟天师,咱们的性命现下可都搭在您身上了,您快想想办法呀!”
翟天师额头冒汗,掌心都湿透了,他强装镇定,抓紧了拂尘,又开始念起了咒语,“左社右稷,不得妄惊…回…回向正道,内外…外…”
一道闪电犹如利剑般劈下,将翟天师畏畏缩缩的神色照得一清二楚,闻静觉得甚是滑稽。咔嚓一声,众人惊恐地发现,一层薄薄的棺材盖被掀开一角,一只粘着血的手猛地伸了出来。
其状恐怖,翟天师的尖叫声终于止不住地从喉咙里蹦出来,响彻云霄,“有鬼啊!!!”
众人皆吓得四散而逃,唯独闻静紧盯着那诡异的方寸之地,只见一个满身污泥和血水的男子艰难地爬了出来,他脸色苍白,黝黑的双眼死死黏着她,声音沙哑无力,道了一句,“救...救命...”,然后便不省人事了。
闻静垂下眼脸,此人身受重伤还能破棺而出,虽说新土松软、棺材木看着劣质,但也足见他孔武有力,求生欲极其强烈,非池中物也。
她被他顽强的生命力所打动,如果她前世就已经醒悟,还会心甘情愿地殉道祭天吗?不会,她宁愿和父王一同起兵造反,要死也死在讨伐仙都的征途上,死得其所总比死的可笑要好的多。
闻静动了恻隐之心,正欲上前探查一二,翟天师连忙伸手阻挠,“闻大人切勿冲动,此人乃厉鬼所化,断不可触碰啊!”
闻母听到这话,赶紧拉着闺女的衣袖劝道,“阿静,听翟天师的准没错!天师前几日才算出我近日必有一劫,此人不详,咱们快跑吧!免得沾惹上麻烦!”
闻静拂袖甩开,没好气地喝道,“翟天师既为天师,岂不知他是人是鬼,你之前不是自诩是奉承天意下山救死扶伤的吗?现在倒贪生怕死了起来,还不快施用符咒令他起死回生?”
翟天师面露难色,支支吾吾地解释道,“这…这…闻大人有所不知,鄙人虽为天师,但法力有限呐!此人已是奄奄一息,离地府只剩下半步,我岂敢在阎王爷手里抢人呐!”
闻静新官上任,向来事务繁忙,今日难得休沐,为便于出行,她穿了一身素衫,撑着伞陪阿娘去祭拜阿祖。
山路难行,怕冲撞了山神,闻母请了她最信任的天师带路,据说闻老爷子前几日托梦给了他,非要他亲自拿好酒来在黄土上做法才能送到地府。
闻母一路上不停地絮叨着,“阿静啊,一会儿我们回去可要好好款待翟天师,他为老爷子做了这么多事,最好再多给些银两,明年咱们给老爷子烧纸还得托他呢!”
闻静无奈一笑,勉强附和道,“知道了,阿娘。”
前朝盛行巫祭之风,虽说如今齐国打着“皇天无亲,惟德是辅”的旗号,通过以才取人打破了世袭的桎梏,但王权易改,思想难易。
对鬼神的崇敬之风并有没随着前朝覆灭而消失在历史长河中,反而因为没有官家的制约,民间衍生出了许多稀奇古怪的神仙和信仰来,有的人甚至痴迷到连沐浴都要占卜一二,求得神仙指点。
就好比她的亲娘,如今便对这位天师说的话奉为圣旨,对他那叫一个言听计从。
数月以前,闻静正全身心在备考,泡在私塾里许久才回一趟家,无暇顾及家中事务。
闻老爷子突然生了重病,父亲又不知所踪,闻家顿时不得安宁,一位手拿拂尘的天师便登门拜访,三言两语之间,竟把闻家的情况道个一干二净。
闻老爷子便视这位天师为救星,出了十两银子托天师在家中做法驱邪,盼着能消除闻家的厄运。
等她从徐州府匆匆归家时,她先被阿娘急匆匆地拉到了爷爷的病榻前,爷爷脸色苍白,紧紧握着她的手,“阿静!我托翟天师给你算了一卦,他说你天资聪颖,但容貌过盛易招人妒忌,恐有人抢了你的机缘呐!”
“不过你别担心”,爷爷掀起袖子,手腕戴着一串油光发亮的木珠,“这是翟天师开过光的转运珠,若是至亲能带上这串转运珠日日为你诵经祈福,定能助你考取一个好名次。”
闻静心里顿时五味杂陈,她这才知道,自己出了趟远门后家里就遭了贼。
她估摸着,这位天师现下收了她家这么多银子,怕是在边收拾行囊边观望着,若是她落榜,便随时跑路;若是她榜上有名,他便大肆宣扬自己的神机妙算,挨家挨户赚个盆满钵满。
闻静面有愠色,她最恨这群巧言令色、号称与神灵相通的骗子,谁叫她前世便是死在最崇信的祭台前。
三十年前,她的名字叫阿宁,是雍州王的小女儿。
传言雍王妃分娩之际,有一七彩玄鸟飞临王府朝贺,恰逢大司命在场。
大司命运用龟甲占出雍州公主是被云中君派下凡间的神女,拥有一颗七窍玲珑心,于是她一出生便成为了他唯一的亲传女弟子。
阿宁自幼跟随师父在仙都学习祭祀礼仪,虔诚地信仰着云梦泽的神明,沐浴熏香,不敢有一丝疏忽。
云梦国君以神权号令天下,淫骄暴政,禁文书而酷刑法。冬祀那天祭台上龟甲开裂,人人都说这是杀伐太重招致天谴。
于是仙都开始征用王族血统的嫡系作为祭品请求天道宽恕,众藩王痛失爱子,唇亡齿寒,纷纷开始密谋反叛。
仙都连连战败,大司命下落不明,身为大巫祝以及雍王嫡系的阿宁公主被选为祭品为国祈福,她视死如归。
然而,她的魂魄并没有抵达云梦泽,而是飘零在破败的仙城上空,城墙外民不聊生,国君却沉溺于酒池肉林;烟雾缭绕的宗庙中,祭司们身着华服,起舞取悦神明,实则糊弄玄虚。
阿宁死死地盯着那颗被郑重其事端上祭坛的心脏,甚至还在微微跳动着,猩红得令人窒息,这一刻,她才大彻大悟,“原来我这神女的心也是肉长的…从来没有什么神子下凡。”
她哭出了血泪,“阿宁怕不是疯魔了,怎么就会对这些虚无缥缈的东西信以为真呢!痴儿说梦!”
大司命道貌岸然的音容犹在眼前,他说过无数遍,‘神爱世人,千秋万载,泽被苍生’。
她恍惚地摸了摸自己空洞的胸腔,神明的世界伴随着心口的惨痛而崩塌了个彻底,她苦笑道,“师父,你骗的我好惨呀!”
幽魂的意识开始慢慢消散。
随着齐国建立,昭明帝开创科举入仕,颁布明文法典。阿宁带着前世的记忆出生在了一座江南小城,取名为闻静。
被鬼神说荼毒至深之后,闻静终于懂得一个道理——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她此生发誓要把书读个明白,不再因愚昧无知丢了性命。
闻静自幼好学不倦,女扮男装拜读于徐州学问泰斗梁夫子的门下后,更是日夜不辍,苦读经史子集,方知事在人为,天道酬勤。
求学的路上,她又偶然拾得一箱奇书,虽然里面的文字与她习得的文体有所出入,但她却能心领神会,里面涵盖了对天文地理等各个领域的真知灼见,她常看常新。
读的书越多,闻静就越发现,从前的自己有多蒙昧,曾经让她深信不易的神明信仰不过是异端邪说,那些蛊惑人心的巫师同骗子无异。
思及此,闻静暗叹,‘若非爷爷时日无多,这神棍又惯会逗人笑开颜,不然我才不肯放任此人在家兴风作浪!’
如今,爷爷已经安然入土,她断不会再让这神棍在闻家继续浑水摸鱼,之前在阿娘那儿骗取的钱财,她可得想办法让他悉数吐出来。
风轻轻吹过,伴随着淅淅沥沥的雨声,地上的纸钱元宝烧的噼里啪啦,闻静看着墓碑上写的,闻诚之父——闻东竹,回过神来。
翟天师将茶酒米饭撒于碑前,插袖作揖,“闻夫人,法事已经做完了,闻老爷子在天有灵,倍感欣慰,特托我给闻大人带句话,说会在九泉之下保佑闻大人仕途顺遂,平步青云!”
闻母连忙道谢,而后悄声对着女儿说道,“阿静,你对翟天师态度好点,人家可是有真本事的人,瞧这个姓氏多特别呀,高低是个巫神后裔呢!”
闻静在心里冷笑一声,翟不就是只长尾野鸡,一个外地人拿着鸡毛当令箭在广陵赚了将近一座小宅,确实有点心眼儿。
这时,不远处一片光秃秃的土地下传来一阵“咚咚”的闷响,甚至还略微能听见快窒息的挣扎声,声响虽小,但在人烟稀少的山间却显得异常惊悚。
翟天师神色凝重,连忙双手合十,嘴里念念有词,“元始安镇,普告万灵。丘渎真官,土地祇灵 !”
他这架势看着煞是唬人,深处的声音停了下来,闻母刚要松口气,结果地下的动静却比之前更大了,仿佛有什么东西用尽最后的力气正试图从地底挣脱。
翟天师伸出两指,像是在镇压邪祟,然而手却颤抖如同枯枝般,旁人更是被吓破了胆,纷纷抱作一团。
闻静岿然不动,冷眼旁观,她是做过鬼的人,自然知道,鬼是害不到人的,人心的险恶可比虚无缥缈的鬼魂可怕的多。
此乃揭穿神棍真面目的好时机!她故意提高音量,“这可如何是好啊!翟天师,你可是上能通天,下能入地的神人,还不快大显身手,拿出法器把这小小鬼怪给收了!”
此言一出,众人都将目光聚集在天师身上,盼着他能一展神通。
闻母紧紧地抱住女儿的手,颤颤巍巍地向天师求助,“翟天师,咱们的性命现下可都搭在您身上了,您快想想办法呀!”
翟天师额头冒汗,掌心都湿透了,他强装镇定,抓紧了拂尘,又开始念起了咒语,“左社右稷,不得妄惊…回…回向正道,内外…外…”
一道闪电犹如利剑般劈下,将翟天师畏畏缩缩的神色照得一清二楚,闻静觉得甚是滑稽。咔嚓一声,众人惊恐地发现,一层薄薄的棺材盖被掀开一角,一只粘着血的手猛地伸了出来。
其状恐怖,翟天师的尖叫声终于止不住地从喉咙里蹦出来,响彻云霄,“有鬼啊!!!”
众人皆吓得四散而逃,唯独闻静紧盯着那诡异的方寸之地,只见一个满身污泥和血水的男子艰难地爬了出来,他脸色苍白,黝黑的双眼死死黏着她,声音沙哑无力,道了一句,“救...救命...”,然后便不省人事了。
闻静垂下眼脸,此人身受重伤还能破棺而出,虽说新土松软、棺材木看着劣质,但也足见他孔武有力,求生欲极其强烈,非池中物也。
她被他顽强的生命力所打动,如果她前世就已经醒悟,还会心甘情愿地殉道祭天吗?不会,她宁愿和父王一同起兵造反,要死也死在讨伐仙都的征途上,死得其所总比死的可笑要好的多。
闻静动了恻隐之心,正欲上前探查一二,翟天师连忙伸手阻挠,“闻大人切勿冲动,此人乃厉鬼所化,断不可触碰啊!”
闻母听到这话,赶紧拉着闺女的衣袖劝道,“阿静,听翟天师的准没错!天师前几日才算出我近日必有一劫,此人不详,咱们快跑吧!免得沾惹上麻烦!”
闻静拂袖甩开,没好气地喝道,“翟天师既为天师,岂不知他是人是鬼,你之前不是自诩是奉承天意下山救死扶伤的吗?现在倒贪生怕死了起来,还不快施用符咒令他起死回生?”
翟天师面露难色,支支吾吾地解释道,“这…这…闻大人有所不知,鄙人虽为天师,但法力有限呐!此人已是奄奄一息,离地府只剩下半步,我岂敢在阎王爷手里抢人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