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飘飘问老先生:“您不是说,分数不重要了么?”
“但是,中考,还是要看分数、择优录取的。”老先生道,“所以说,以后的中考呢,将会成为一个大筛子。考察的知识点,其实没有超纲;但是,会考察知识点背后的这个思维能力,理解能力和灵活运用上。
也就是考察,学生思维的宽度和厚度,以及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透不透呀,理解深不深呐,有没有理解,就是背后的这些思维逻辑,对原始的概念,能不能灵活运用……”
任飘飘心不在焉地,一点儿也没听心里去。
老先生一点儿没察觉,依旧兴趣盎然地滔滔不绝:“这次改革之后呢,小学教育会成为学生的第一道门槛。
因为‘均衡优质’这四个字,表面上的难度下降了,而且,孩子们的成绩会有很大的欺骗性,因为分数呢,都差不多呀,对吧,而且分数呢,还可能都不低。
你发现没有?我们现在的许多学校已经都不用分数了,大多数用的是ABCD进行成绩评价,对不对!
要知道,难度下降的背后,其实就是把时间留给了你们学生,去做更重要的事情。
所以,你回去上学后,一定要记住这十六个字----‘激发兴趣’,‘强化方法’,要‘塑造能力’和‘培养习惯’。
这十六字,就决定了你将来能不能拼进一个好的高中和一个好的大学。”
听完了老先生的演讲,任飘飘道:“你这位老…老师,讲了大半天,费了这么多的唾沫,这不是还在‘卷’么?而且比以前‘卷’的更厉害了。”
老先生转头问淳于溷说:“我说反了么?”
淳于溷道:“反不反的,我倒没注意……只是感觉,中国的教育,又走回了过去。”
老先生问:“什么过去?”
“一个教育改革,你提20遍的‘科技发展’;还什么,以后是‘理工科’的春天……”淳于溷道,“这与改革开放时的‘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也不拍’;‘不管白猫黑猫,能抓住耗子,就是好猫’……有区别么?”
老先生:“那你说,怎么改?”
淳于溷:“教育部的这些改革,无非是想把真正聪明的孩子筛选出来,送进中国的顶尖大学进修。那么,剩下的孩子,出路又在何方?让他们继续失业么?
再说了,就算那些顶尖的学生毕了业,就一定为祖国效力么?会不会,为‘大美丽’做了新嫁衣?
更何况,中国并不缺少聪明的孩子,缺少的是又红又专的高素质人才。
而现在很多学生,都不懂读书旨在‘明理’这最起码的道理,把‘明理’误读成‘名利’,才会像任飘飘这样有‘读书无用’的低级错误。
为什么,近些年来,越是大学生,乃至博士生,越是不义不孝、不懂人情世故、找不到工作、啃老吃老,为鸡毛蒜皮的小事而杀人等负面事件越多?他们可都是有知识、有学历的人啊!
也就是,我们这些年来,对‘知识’和‘素质’的误解。
总以为,十年寒窗证明世上最难获得的是知识。其实不然,世上最难的不是获取知识,而是将知识转化成素质!难在,要将知识中的人生追求和坚持高尚的品格,融化在自己的血液之中。若如此,那么,这样学生的一举一动都是闪光的素质。
现在的大学生,哪一位不是上大学,只是为了混张文凭而已?即便是混不来,就花钱买?无论你是混来的,还是买来的,它好使吗?
也就说,不能转化成素质的知识是无用的!
虽说,这次教育改革,也是抱着提高学生的素质去的。
但是,教育改革者必须明白:思想品德是素质的重要因素,它历来是中国文化教育的核心【1】。
当然,广义的素质,还包含了学生的‘德、智、体’全方面发展。
既然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素质,只改革‘智’一个方面的问题,怎么能行呢?
何况,在‘德、智、体’三方面,也只有‘智’,是天生的!这次改革,只是把高智商的学生调出来,送进顶尖大学。
那,我们的基础教育的意义何在?这不是让那些智商不高的孩子,怨恨其父母,没有为其生一副聪明脑瓜么? ”
老先生问:“以先生的意思,中国的教育没救了?”
淳于溷道:“有!”
“怎么救?”
“回关一下元朝的社学。”
老先生问:“什么社学?”
“社学,顾名思义,就是社区里的学校,由官方开办的地方小学。”淳于溷道,“不要以为,元朝是少数民族建立的,就没有可取之处。大元朝之所以幅员辽阔,经济发达,被马可.波罗形容为‘世界上最美丽最华贵的天城’……是有原因的。
这原因之一,便是元朝的教育。
你可不要忘了,元朝曾是一度取消了高考[科举]。而正是这些基础教育的社学,托起了大元帝国,乃至世界的经济、文化和科技。
比方说,火药的应用,纸币的应用,指南针的应用,活字印刷和木版印刷的应用,天文学和历法,水利工程,宫殿建筑等等……哪一项,不是划时代的科技?
总的来说,元朝在科技方面,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就和发明,它涵盖了军事技术、经济货币、导航工具、印刷术、天文学、水利工程和建筑等等领域。这些科技成就,对于中国和世界的科技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并为后来的时代奠定了基础。
它是怎么做到的呢?
就是这些学科,从小学就开始分科分学校的基础教育。比方说,儒学社学、中医社学、蒙古字社学、番语[外语]社学,农业社学,阴阳[天文]社学等等。
也就是说,让童年时期[虚岁:7岁-12岁],这段黄金阶段,学一些孩子们感兴趣的,又对以后的工作有用的东西;而不去学,那些对以后的人生,没有多少价值的东西。
反过来说,能不能找到工作,失不失业,与上了几年学没有多大的关系,更何况,有许多学科,其实小学毕业就够用的了,何必浪费那么多时间上大学,读博士?
比方说,与我们息息相关的‘衣食住行’这些学科,元代小学的10年寒窗,已经足够用的了。除非,你要让庄稼转基因;除非,你要在食品里加毒药;除非,你要制造人类都无法化解的‘化纤’;除非,你要建设百年之后隐患多多的高楼大厦……那就去大学里‘进修’,去外国学校里‘变异’……
当然,无论是哪一个朝代,也无论是元朝的哪个社学,道德教育始终是放在第一位的!
而我们现在的教育,缺少的便是这‘第一位’的东西。缺‘德’的教育,就不能称之为教育。
也就是说,教育的改革,必须从‘德育’开始。德不行,其他都是白搭!套用毛主席的一句语录----路线错了,知识越多越反动!
若不信,听听当下‘专家’和‘教授’的说词,就明白毛主席所说非虚了……”
老先生忧郁道:“现在的大环境,德育,可真无法改观啊!”
“怎么会!任何事都有它的契机,这就看当政者是如何把握了!”淳于溷说,“中国有句古话,叫‘杀一儆百’……”
老先生问:“杀谁?”
淳于溷道:“杀‘三子’,必有改观……”
“但是,中考,还是要看分数、择优录取的。”老先生道,“所以说,以后的中考呢,将会成为一个大筛子。考察的知识点,其实没有超纲;但是,会考察知识点背后的这个思维能力,理解能力和灵活运用上。
也就是考察,学生思维的宽度和厚度,以及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透不透呀,理解深不深呐,有没有理解,就是背后的这些思维逻辑,对原始的概念,能不能灵活运用……”
任飘飘心不在焉地,一点儿也没听心里去。
老先生一点儿没察觉,依旧兴趣盎然地滔滔不绝:“这次改革之后呢,小学教育会成为学生的第一道门槛。
因为‘均衡优质’这四个字,表面上的难度下降了,而且,孩子们的成绩会有很大的欺骗性,因为分数呢,都差不多呀,对吧,而且分数呢,还可能都不低。
你发现没有?我们现在的许多学校已经都不用分数了,大多数用的是ABCD进行成绩评价,对不对!
要知道,难度下降的背后,其实就是把时间留给了你们学生,去做更重要的事情。
所以,你回去上学后,一定要记住这十六个字----‘激发兴趣’,‘强化方法’,要‘塑造能力’和‘培养习惯’。
这十六字,就决定了你将来能不能拼进一个好的高中和一个好的大学。”
听完了老先生的演讲,任飘飘道:“你这位老…老师,讲了大半天,费了这么多的唾沫,这不是还在‘卷’么?而且比以前‘卷’的更厉害了。”
老先生转头问淳于溷说:“我说反了么?”
淳于溷道:“反不反的,我倒没注意……只是感觉,中国的教育,又走回了过去。”
老先生问:“什么过去?”
“一个教育改革,你提20遍的‘科技发展’;还什么,以后是‘理工科’的春天……”淳于溷道,“这与改革开放时的‘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也不拍’;‘不管白猫黑猫,能抓住耗子,就是好猫’……有区别么?”
老先生:“那你说,怎么改?”
淳于溷:“教育部的这些改革,无非是想把真正聪明的孩子筛选出来,送进中国的顶尖大学进修。那么,剩下的孩子,出路又在何方?让他们继续失业么?
再说了,就算那些顶尖的学生毕了业,就一定为祖国效力么?会不会,为‘大美丽’做了新嫁衣?
更何况,中国并不缺少聪明的孩子,缺少的是又红又专的高素质人才。
而现在很多学生,都不懂读书旨在‘明理’这最起码的道理,把‘明理’误读成‘名利’,才会像任飘飘这样有‘读书无用’的低级错误。
为什么,近些年来,越是大学生,乃至博士生,越是不义不孝、不懂人情世故、找不到工作、啃老吃老,为鸡毛蒜皮的小事而杀人等负面事件越多?他们可都是有知识、有学历的人啊!
也就是,我们这些年来,对‘知识’和‘素质’的误解。
总以为,十年寒窗证明世上最难获得的是知识。其实不然,世上最难的不是获取知识,而是将知识转化成素质!难在,要将知识中的人生追求和坚持高尚的品格,融化在自己的血液之中。若如此,那么,这样学生的一举一动都是闪光的素质。
现在的大学生,哪一位不是上大学,只是为了混张文凭而已?即便是混不来,就花钱买?无论你是混来的,还是买来的,它好使吗?
也就说,不能转化成素质的知识是无用的!
虽说,这次教育改革,也是抱着提高学生的素质去的。
但是,教育改革者必须明白:思想品德是素质的重要因素,它历来是中国文化教育的核心【1】。
当然,广义的素质,还包含了学生的‘德、智、体’全方面发展。
既然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素质,只改革‘智’一个方面的问题,怎么能行呢?
何况,在‘德、智、体’三方面,也只有‘智’,是天生的!这次改革,只是把高智商的学生调出来,送进顶尖大学。
那,我们的基础教育的意义何在?这不是让那些智商不高的孩子,怨恨其父母,没有为其生一副聪明脑瓜么? ”
老先生问:“以先生的意思,中国的教育没救了?”
淳于溷道:“有!”
“怎么救?”
“回关一下元朝的社学。”
老先生问:“什么社学?”
“社学,顾名思义,就是社区里的学校,由官方开办的地方小学。”淳于溷道,“不要以为,元朝是少数民族建立的,就没有可取之处。大元朝之所以幅员辽阔,经济发达,被马可.波罗形容为‘世界上最美丽最华贵的天城’……是有原因的。
这原因之一,便是元朝的教育。
你可不要忘了,元朝曾是一度取消了高考[科举]。而正是这些基础教育的社学,托起了大元帝国,乃至世界的经济、文化和科技。
比方说,火药的应用,纸币的应用,指南针的应用,活字印刷和木版印刷的应用,天文学和历法,水利工程,宫殿建筑等等……哪一项,不是划时代的科技?
总的来说,元朝在科技方面,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就和发明,它涵盖了军事技术、经济货币、导航工具、印刷术、天文学、水利工程和建筑等等领域。这些科技成就,对于中国和世界的科技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并为后来的时代奠定了基础。
它是怎么做到的呢?
就是这些学科,从小学就开始分科分学校的基础教育。比方说,儒学社学、中医社学、蒙古字社学、番语[外语]社学,农业社学,阴阳[天文]社学等等。
也就是说,让童年时期[虚岁:7岁-12岁],这段黄金阶段,学一些孩子们感兴趣的,又对以后的工作有用的东西;而不去学,那些对以后的人生,没有多少价值的东西。
反过来说,能不能找到工作,失不失业,与上了几年学没有多大的关系,更何况,有许多学科,其实小学毕业就够用的了,何必浪费那么多时间上大学,读博士?
比方说,与我们息息相关的‘衣食住行’这些学科,元代小学的10年寒窗,已经足够用的了。除非,你要让庄稼转基因;除非,你要在食品里加毒药;除非,你要制造人类都无法化解的‘化纤’;除非,你要建设百年之后隐患多多的高楼大厦……那就去大学里‘进修’,去外国学校里‘变异’……
当然,无论是哪一个朝代,也无论是元朝的哪个社学,道德教育始终是放在第一位的!
而我们现在的教育,缺少的便是这‘第一位’的东西。缺‘德’的教育,就不能称之为教育。
也就是说,教育的改革,必须从‘德育’开始。德不行,其他都是白搭!套用毛主席的一句语录----路线错了,知识越多越反动!
若不信,听听当下‘专家’和‘教授’的说词,就明白毛主席所说非虚了……”
老先生忧郁道:“现在的大环境,德育,可真无法改观啊!”
“怎么会!任何事都有它的契机,这就看当政者是如何把握了!”淳于溷说,“中国有句古话,叫‘杀一儆百’……”
老先生问:“杀谁?”
淳于溷道:“杀‘三子’,必有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