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分校
林黛玉连连摇头,“我自个的嫁妆还没理顺呢!你瞧,我还在看账本。姑苏的铺子自有林管家替我看着。可还有金陵和京城两处的需要查一查账,再者田地庄子等的出息也须瞧一瞧。”
薛蝉又说:“这却不碍事。京城的先放一放,等咱们回去了再说。金陵这边儿的田地和铺子,咱们一起出去看看就是了。”
林黛玉笑着说:“这却好。我正愁不好自己一个人去看呢!”
薛蝉把身家都托付给了林黛玉,见她收好了,也不好多待,便说:“我先走了,明日再来同你理账。你也早些睡,把东西收起来吧,仔细眼睛!”
林黛玉笑着送她出去。又回来拿起了账本,仔细地瞧。雪雁将蜡烛拿近些,也暗暗咂舌,惊讶地说:“没想到姑爷的身家也如此丰厚呢!姑娘倒成了财主。”
林黛玉看过一回便放下了,只说:“养你们几个丫头还是无碍的!好了,另外收起来吧!”
雪雁听了笑嘻嘻地:“有姑娘这话,我就放心了。姑娘也得多找几个帮手才是,不如问老太太要了紫鹃姐姐来?”
林黛玉有些迟疑,只说:“从京城来得急,原以为还能再回去。谁知……等回了京城倒不好开口了。况且,紫鹃的老子娘还在贾家,不知道她愿不愿意跟了我呢?”
雪雁只想着大家还在一处,却没顾虑这些,闻言也只能作罢。便说:“既如此,便日后再问问紫鹃姐姐吧!姑娘,夜深了,该睡了。”
雪雁便服侍林黛玉睡下。
余下几天,林黛玉又带着丫头理账。薛蝉也拿了算盘和她一起,叹道:“我在衙门里便是算帐,如今不上朝竟还是要打算盘。”
林黛玉笑着说:“不当家不知柴米贵,若是不自己清点干净,用起来竟没个数呢!”
接下来几天,便是几位长辈的百日祭。薛家人便陆续去了几位坟前祭扫。
林黛玉想着不好回姑苏,便去了庙里烧化。
只是可怜了卯儿,他的洗三、满月、百日都是家里人吃顿饭罢了,竟不好庆贺。哪怕将来周年,碍着薛老爷新丧,想是也不好大办。
林黛玉暗暗想着,待出了孝,该补一份厚厚的礼才是。
好不容易闲了下来,薛蝉便带着林黛玉出门了。
薛蝉只说:“如今天热,便是马车上放了冰块也不爽利,何须如此着急?仔细中暑。便是八九月再出来也来得及。”
林黛玉拿帕子擦了一把汗,笑着说:“哪里等得到八九月?前几天你不过漏了一点风声给两位妹妹。宝筝和宝琴倒缠了我几天,只问我几时办学堂,她们能不能去授几天课。”
雪雁也说:“是呢!两位姑娘昨个晚上都留宿了,把我打发走了。再不出来选址,只怕要把我们姑娘抬回去了!”
薛蝉失笑,“原是我的不是。我竟不知她们这么着迷。”说着又拿了自己的帕子小心地擦了林黛玉的鬓角,心疼地说:“流了这么些汗,回头我去说她们!”
林黛玉摇摇头,“何必呢,早晚要办的。你还说我呢,你自己也是呢!”
薛蝉无奈地说:“出门便要穿许多衣裳,用再轻薄的料子都一样闷!”
林黛玉也点点头。
到了郊外,却要凉快一些。
林黛玉看着城外的庄子,便说:“我原想和姑苏一样,拆了两间铺子。但是又怕没有学生,反而引人注目。”
薛蝉蹙眉道:“但是这郊外却远了一些。虽说束脩可以少收些,但家里也要有些积蓄,才能放了人来念书。城里有一间城隍庙,不若便在城隍庙边上租两间铺子,岂不便宜。”
林黛玉觉得有理,于是一行人便又上了马车,林黛玉直接买了两间铺子。
薛蝉劝她,“贵了,晚两天再来,保管便宜些。”
林黛玉却说:“也不值什么,何苦再跑一趟。”又吩咐雪雁过几日找人和屋主去官府登记。
薛蝉想着也是,便说:“也罢。既然事情办好了,咱们去酒楼喝一碗凉茶罢。”
两人又到了酒楼,这酒楼有个说书人正说着故事。
薛蝉也不在意,只问:“妹妹可想好了要开什么铺子吗?”
林黛玉因说:“我瞧了咱们两个手上的铺子,一种是些卖些日常所需,米、菜、布、柴之类的,细水长流,总有进项。另一种则是香料、瓷器、药材、首饰还有字画和当铺。其中最赚钱的竟是瓷器。咱们铺子里烧制的瓷器并不算顶尖,只是因着卖给夷人,竟算得上是无本万利了!”
薛蝉也点头,“瓷器从唐宋起就被番邦诸国喜爱。只是咱们这不过是小打小闹,真正的好瓷器不在金陵。”
林黛玉笑着说:“江南盛行丝织,咱们何须舍近求远,不若组一班绣娘,用各色技法绣了扇子、香囊甚至是衣服,卖给夷人。”
薛蝉也笑着说:“这却好。咱们家正好认识一位传教士,不如托他打开销路。”
薛蝉正要和林黛玉细细介绍查尔石,却听得外头说书人的声音。
说书人神采飞扬,抑扬顿挫地说:“咱们大清国要海禁啦!诸位老爷太太,你们别不信。上个月咱们朝廷的官船在大运河上被抢了!大家都说是国姓爷派人干的,有人就向咱们万岁爷提议,要海禁,要断掉国姓爷的经贸财源。老爷太太们,上一个这么说的还是先帝爷刚登基时的郑氏降将黄梧呢!再上一个恐怕是顺治爷在位的时候。”
薛蝉心中一沉,暗想:林妹妹的计划莫不是要胎死腹中了。
林黛玉只不解地问:“国姓爷的人不是在台湾吗?怎么可能跑到运河上来?这岂不是胡说。”
薛蝉叹息着说:“是与不是都不要紧。只是朝廷中一直有人提议要禁海,说是害怕海患。这件事只怕有得争了。”
林黛玉只好先放下将苏绣卖给夷人的想法,先卖到京城也是一样的。
两人便回到家中。还没说两句话,薛宝筝和薛宝琴竟马上来了。
薛宝琴笑着说:“二嫂子辛苦了。二哥哥也辛苦了。”
薛宝筝也低着头问好。
薛蝉见他们来了,只好回了书房。
林黛玉叫她们坐了,又吩咐人看茶。这才揶揄道:“不辛苦,不替妹妹办了这件事,我连觉都睡不踏实呢!”
薛宝筝不好意思地抿嘴,“二嫂子勿怪。我到了薛家才念了书呢!如今听说要开学堂,真是好几天都睡不着觉!”
薛宝琴站起来拉着林黛玉的袖子,说:“好姐姐,你如今成婚了,能见到外边儿的景色。竟忘了咱们做姑娘的不易了吗?”
林黛玉伸手捏了捏薛宝琴的脸,“若是不记得,做什么大热天的出门?”
薛宝琴笑眯眯地说:“林姐姐真是我亲姐姐,以后唤二哥哥我都只唤林姐夫就是了!”
林黛玉乐不可支,只说:“你记得我现在的好,竟把你二哥哥往日待你的好都抛了不成?”
薛宝琴假意叹气,“谁让他如今娶了林姐姐呢?我先讨好了林姐姐,还怕二哥哥生气吗?”
林黛玉笑道:“好啊你,反了天不成?过两年你嫁了,我倒要拿这些话去问问妹夫了!”
薛宝琴连连讨饶。三人笑作一团。
林黛玉这才把学堂的事细细说了。
薛宝筝和薛宝琴都说好。又问开馆时间。
林黛玉略想了片刻,只说:“待我问过大嫂罢。她见多识广,或许有什么好主意呢。”
薛宝琴抚掌大赞,因说:“我看好。叫我说,咱们的学堂不要只教些四书五经,也教些百姓用的着的东西。大嫂子的经商本事就很值得大谈特谈。”
林黛玉笑着说:“这可是大嫂子的看家本领,是家传。你自去求求大嫂子,看她答不答应?”
薛宝琴闻言也撂下了,只说:“要是真把大嫂子的‘武功秘籍’偷来了,咱们可怎么同大哥哥交代呢?”
薛宝筝腼腆地说:“依我看,倒不用劳动大嫂子。请几个人教些丝织、刺绣、算帐,再加上写字画画就是了。”
林黛玉点点头,说:“这还像些样子。”
薛宝琴也笑着说:“我也是这个意思。咱们便是开了女子学堂,估计也收不了几个学生。不如也教她们一门手艺,将来也好过活。”
三人议定了此事,便开心地散了。
没过几日,有人拿了田文行的帖子上门约见,薛蝉心生好奇,会是谁呢?
第二天收拾整齐,出门一看,竟是乔青峦!
薛蝉压下心中的惊讶,只说:“乔公子,好久不见。”
乔青峦笑着说:“薛公子,我特意来找你的。”
薛蝉不动声色地说:“薛公子可是喜欢金陵美景?”
乔青峦轻摇羽扇,微笑摇头。
薛蝉只在心里把乔青峦骂了无数遍,一身武将打扮,还打了一把扇子,真以为自己是周郎吗?装的高深莫测,还不是有求于他。
于是薛蝉也若无其事,只专心品茶。又叫了小二,要了几样点心。
乔青峦看着还有闲心吃点心的薛蝉,坐不住了,问:“薛公子真是好兴致,还叫点心。莫不是以为我真是请你来吃饭的不成?”
薛蝉又说:“这却不碍事。京城的先放一放,等咱们回去了再说。金陵这边儿的田地和铺子,咱们一起出去看看就是了。”
林黛玉笑着说:“这却好。我正愁不好自己一个人去看呢!”
薛蝉把身家都托付给了林黛玉,见她收好了,也不好多待,便说:“我先走了,明日再来同你理账。你也早些睡,把东西收起来吧,仔细眼睛!”
林黛玉笑着送她出去。又回来拿起了账本,仔细地瞧。雪雁将蜡烛拿近些,也暗暗咂舌,惊讶地说:“没想到姑爷的身家也如此丰厚呢!姑娘倒成了财主。”
林黛玉看过一回便放下了,只说:“养你们几个丫头还是无碍的!好了,另外收起来吧!”
雪雁听了笑嘻嘻地:“有姑娘这话,我就放心了。姑娘也得多找几个帮手才是,不如问老太太要了紫鹃姐姐来?”
林黛玉有些迟疑,只说:“从京城来得急,原以为还能再回去。谁知……等回了京城倒不好开口了。况且,紫鹃的老子娘还在贾家,不知道她愿不愿意跟了我呢?”
雪雁只想着大家还在一处,却没顾虑这些,闻言也只能作罢。便说:“既如此,便日后再问问紫鹃姐姐吧!姑娘,夜深了,该睡了。”
雪雁便服侍林黛玉睡下。
余下几天,林黛玉又带着丫头理账。薛蝉也拿了算盘和她一起,叹道:“我在衙门里便是算帐,如今不上朝竟还是要打算盘。”
林黛玉笑着说:“不当家不知柴米贵,若是不自己清点干净,用起来竟没个数呢!”
接下来几天,便是几位长辈的百日祭。薛家人便陆续去了几位坟前祭扫。
林黛玉想着不好回姑苏,便去了庙里烧化。
只是可怜了卯儿,他的洗三、满月、百日都是家里人吃顿饭罢了,竟不好庆贺。哪怕将来周年,碍着薛老爷新丧,想是也不好大办。
林黛玉暗暗想着,待出了孝,该补一份厚厚的礼才是。
好不容易闲了下来,薛蝉便带着林黛玉出门了。
薛蝉只说:“如今天热,便是马车上放了冰块也不爽利,何须如此着急?仔细中暑。便是八九月再出来也来得及。”
林黛玉拿帕子擦了一把汗,笑着说:“哪里等得到八九月?前几天你不过漏了一点风声给两位妹妹。宝筝和宝琴倒缠了我几天,只问我几时办学堂,她们能不能去授几天课。”
雪雁也说:“是呢!两位姑娘昨个晚上都留宿了,把我打发走了。再不出来选址,只怕要把我们姑娘抬回去了!”
薛蝉失笑,“原是我的不是。我竟不知她们这么着迷。”说着又拿了自己的帕子小心地擦了林黛玉的鬓角,心疼地说:“流了这么些汗,回头我去说她们!”
林黛玉摇摇头,“何必呢,早晚要办的。你还说我呢,你自己也是呢!”
薛蝉无奈地说:“出门便要穿许多衣裳,用再轻薄的料子都一样闷!”
林黛玉也点点头。
到了郊外,却要凉快一些。
林黛玉看着城外的庄子,便说:“我原想和姑苏一样,拆了两间铺子。但是又怕没有学生,反而引人注目。”
薛蝉蹙眉道:“但是这郊外却远了一些。虽说束脩可以少收些,但家里也要有些积蓄,才能放了人来念书。城里有一间城隍庙,不若便在城隍庙边上租两间铺子,岂不便宜。”
林黛玉觉得有理,于是一行人便又上了马车,林黛玉直接买了两间铺子。
薛蝉劝她,“贵了,晚两天再来,保管便宜些。”
林黛玉却说:“也不值什么,何苦再跑一趟。”又吩咐雪雁过几日找人和屋主去官府登记。
薛蝉想着也是,便说:“也罢。既然事情办好了,咱们去酒楼喝一碗凉茶罢。”
两人又到了酒楼,这酒楼有个说书人正说着故事。
薛蝉也不在意,只问:“妹妹可想好了要开什么铺子吗?”
林黛玉因说:“我瞧了咱们两个手上的铺子,一种是些卖些日常所需,米、菜、布、柴之类的,细水长流,总有进项。另一种则是香料、瓷器、药材、首饰还有字画和当铺。其中最赚钱的竟是瓷器。咱们铺子里烧制的瓷器并不算顶尖,只是因着卖给夷人,竟算得上是无本万利了!”
薛蝉也点头,“瓷器从唐宋起就被番邦诸国喜爱。只是咱们这不过是小打小闹,真正的好瓷器不在金陵。”
林黛玉笑着说:“江南盛行丝织,咱们何须舍近求远,不若组一班绣娘,用各色技法绣了扇子、香囊甚至是衣服,卖给夷人。”
薛蝉也笑着说:“这却好。咱们家正好认识一位传教士,不如托他打开销路。”
薛蝉正要和林黛玉细细介绍查尔石,却听得外头说书人的声音。
说书人神采飞扬,抑扬顿挫地说:“咱们大清国要海禁啦!诸位老爷太太,你们别不信。上个月咱们朝廷的官船在大运河上被抢了!大家都说是国姓爷派人干的,有人就向咱们万岁爷提议,要海禁,要断掉国姓爷的经贸财源。老爷太太们,上一个这么说的还是先帝爷刚登基时的郑氏降将黄梧呢!再上一个恐怕是顺治爷在位的时候。”
薛蝉心中一沉,暗想:林妹妹的计划莫不是要胎死腹中了。
林黛玉只不解地问:“国姓爷的人不是在台湾吗?怎么可能跑到运河上来?这岂不是胡说。”
薛蝉叹息着说:“是与不是都不要紧。只是朝廷中一直有人提议要禁海,说是害怕海患。这件事只怕有得争了。”
林黛玉只好先放下将苏绣卖给夷人的想法,先卖到京城也是一样的。
两人便回到家中。还没说两句话,薛宝筝和薛宝琴竟马上来了。
薛宝琴笑着说:“二嫂子辛苦了。二哥哥也辛苦了。”
薛宝筝也低着头问好。
薛蝉见他们来了,只好回了书房。
林黛玉叫她们坐了,又吩咐人看茶。这才揶揄道:“不辛苦,不替妹妹办了这件事,我连觉都睡不踏实呢!”
薛宝筝不好意思地抿嘴,“二嫂子勿怪。我到了薛家才念了书呢!如今听说要开学堂,真是好几天都睡不着觉!”
薛宝琴站起来拉着林黛玉的袖子,说:“好姐姐,你如今成婚了,能见到外边儿的景色。竟忘了咱们做姑娘的不易了吗?”
林黛玉伸手捏了捏薛宝琴的脸,“若是不记得,做什么大热天的出门?”
薛宝琴笑眯眯地说:“林姐姐真是我亲姐姐,以后唤二哥哥我都只唤林姐夫就是了!”
林黛玉乐不可支,只说:“你记得我现在的好,竟把你二哥哥往日待你的好都抛了不成?”
薛宝琴假意叹气,“谁让他如今娶了林姐姐呢?我先讨好了林姐姐,还怕二哥哥生气吗?”
林黛玉笑道:“好啊你,反了天不成?过两年你嫁了,我倒要拿这些话去问问妹夫了!”
薛宝琴连连讨饶。三人笑作一团。
林黛玉这才把学堂的事细细说了。
薛宝筝和薛宝琴都说好。又问开馆时间。
林黛玉略想了片刻,只说:“待我问过大嫂罢。她见多识广,或许有什么好主意呢。”
薛宝琴抚掌大赞,因说:“我看好。叫我说,咱们的学堂不要只教些四书五经,也教些百姓用的着的东西。大嫂子的经商本事就很值得大谈特谈。”
林黛玉笑着说:“这可是大嫂子的看家本领,是家传。你自去求求大嫂子,看她答不答应?”
薛宝琴闻言也撂下了,只说:“要是真把大嫂子的‘武功秘籍’偷来了,咱们可怎么同大哥哥交代呢?”
薛宝筝腼腆地说:“依我看,倒不用劳动大嫂子。请几个人教些丝织、刺绣、算帐,再加上写字画画就是了。”
林黛玉点点头,说:“这还像些样子。”
薛宝琴也笑着说:“我也是这个意思。咱们便是开了女子学堂,估计也收不了几个学生。不如也教她们一门手艺,将来也好过活。”
三人议定了此事,便开心地散了。
没过几日,有人拿了田文行的帖子上门约见,薛蝉心生好奇,会是谁呢?
第二天收拾整齐,出门一看,竟是乔青峦!
薛蝉压下心中的惊讶,只说:“乔公子,好久不见。”
乔青峦笑着说:“薛公子,我特意来找你的。”
薛蝉不动声色地说:“薛公子可是喜欢金陵美景?”
乔青峦轻摇羽扇,微笑摇头。
薛蝉只在心里把乔青峦骂了无数遍,一身武将打扮,还打了一把扇子,真以为自己是周郎吗?装的高深莫测,还不是有求于他。
于是薛蝉也若无其事,只专心品茶。又叫了小二,要了几样点心。
乔青峦看着还有闲心吃点心的薛蝉,坐不住了,问:“薛公子真是好兴致,还叫点心。莫不是以为我真是请你来吃饭的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