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遗憾的事情
晚风经过你指缝忍不住沙哑,别再哭泣啊,我带你回家他于人间一闪而过
——“晚风经过你指缝忍不住沙哑,别再哭泣啊,我带你回家。”
哥哥去世了。
我没有哥哥了。
我不知道如何和姐姐们交代,哥哥是在回家的路上去世的。死于突发性心梗,来不及抢救。
在记忆中,哥哥从小就是个很要强很勤劳的人,七岁时便独自一人上山放牛,那时候的我正在读书,哥哥便每天省下半个馒头给我装到帆布书包里,告诉我要好好读书。
哥哥从来没念过书。
但是他和村里人理论,确是说得条条在理,村里人有什么冲突,都不去找村干部评理,都先来找哥哥。村里的二栓和别人起了冲突,二栓揪着那人的衣领来家找哥哥,哥哥三两句话便让两人握手言和。当时的我也才十几岁的样子,看到哥哥有如此魔力,不禁对哥哥投出了钦佩而羡慕的眼光。
哥哥的葬礼是在村里办的,那里有他昔日的父老乡亲,有和他打了一辈子交道的老朋友。
哥哥没攒下什么钱,葬礼的花费是我和两个姐姐筹的。我们在葬礼现场,为了稳住局面,自然是要忍住不哭的。两个姐姐早就哭成了泪人,我强忍着泪水,“别哭”,我在心里默念。然后迈出假装平淡轻快的步伐去招呼前来吊唁的亲戚好友。
“你看看,这老天收好人啊!你哥哥那么年轻,怎么就......”
“你哥哥,是这个,他这辈子都好样的!”胡老爷子眼角流出几滴浊泪,两只手连连竖着大拇指。
“是啊!你看看这些年村里的年轻小伙子,赌博的赌博,玩钱的玩钱,多少年了,我就看准你哥哥错不了,兢兢业业了大半辈子,刚盼到好日子怎么就......”,王妈边放下挽联边带哭腔地说着。
我回应着,安慰着,即使心在滴血。
我也不相信,我不愿意相信摆在那里的是哥哥的遗照。
我记得哥哥去世那天晚上,我载着哥哥,和哥哥聊着天,聊着未来的规划,满满地,哥哥突然不作声了,我喊着他,拼命地喊着他的名字,可是他就是不回答。
我心里咯噔一下,连忙导航最近的医院,却等到了哥哥再也不能和我说话的消息。
是冬夜。我载着哥哥,哥哥躺在副驾,我给姐姐们去了电话。
我不知道那天怎么过来的,只记得那天夜晚的方向盘握起来是那么地冰冷,我整个人都在颤抖,泪水模糊了眼睛。心里充满怨恨地想着为什么老天爷不给一点点的抢救机会,怎么可以舍得把这么年轻的生命带走呢?
亲人的去世是一辈子的潮湿,哥哥离开那天,我的世界如同下了一场大雨。
之后的几天,我开车都心不在焉,仿佛丢了半个魂。一遍一遍地听着哥哥给我发的语音,哥哥不会打字,只是一条又一条满屏的语音信息。
“哥哥给你发上3000块钱,你给你自己拿上生活费。”
“哥哥这儿没事儿,你说你的事。”
“哥哥怎么都行,你那里冷不冷,住得可好,吃得可好?”
“哥哥不在这三两个钱上,你那里最近怎样?”
“你先把你那里安顿一下,到了给哥哥打电话。”
“这是小事小事,你话费不够了跟哥哥说,怕联系不上你。”
“......”
听罢哥哥熟悉的声音,我哭了整夜,姐姐们安慰着我,和我一起在那里哭。
这是我过的最不幸福的春节,我和姐姐们再也没有哥哥了。
只要我们家人一聚在一起,就会伤心,要是哥哥也在这儿就好了。姐姐们做了好吃的,会想起这曾是哥哥生前最爱吃的,这是哥哥生前最爱喝的......
按照习俗,去世的人的东西,是要处理掉的,我们帮着负责丧礼的那些人察看哥哥生前的东西:妈妈当年给缝的棉裤,小仓库里攒的废品,我挣钱之后送给哥哥的第一只手表,哥哥的手机,生活用品之类......那些人说都得扔掉,算是随哥哥一起去另一个世界。
那只手表新新的,看得出哥哥从没舍得戴。
令我和两个姐姐震惊的是,这些东西里面,随机会掉出二三百块钱卷好的纸钞!
我和姐姐们收拾了一下午,把这些钱放在一起,足足有四万多钱!
哥哥存这些钱干什么!
我们在仓库里的扳手箱里的一片烟盒纸上找到了答案,上面是哥哥用铅笔写的一些零零碎碎的拼音,上面歪歪斜斜地注了音。
大致内容是这样:“哥哥知道自己比你们大,也可能比你们先走一步,哥哥不会捣鼓存款机那玩意儿,你们要是找到了,就权且当作哥哥葬礼的费用,不能让弟弟妹妹们给我花钱。要是不够,就一捧黄土轻轻埋了,人死了都是做给别人看的,哥哥知道你们惦记哥,我这辈子长兄如父也就无愧了。”
我和姐姐又是一顿大哭。
最后说什么也没烧掉哥哥的烟盒纸和手表,我们不想忘记,也不会忘记。
在哥哥身边,从来没让我们受过委屈。哥哥甚至想着,他去世都不想让我们操一点点的心。
哥哥好像在万千人中路过,是我生命中独一无二的人。
他回头的时候,好像灯也在闪烁。
但是,你知道,他还是离开。
文中的“我”是我的父亲,世间难得这样的兄弟情,父亲和我们家人因大伯的离去而感恸不已,故作此文,既是纪念也是怀念。写罢此文,掩面而泣,伤心不已。
好似更多了几分关于生命的思考,我们缺少的,一是性教育,二是爱的教育,三便是关于死亡和生命的教育。这三种教育分别对应了身体完整、灵魂充沛和生命价值。关于死亡的教育,我错过了三次,一是奶奶的,二是外公的,三是大伯的。
“当时你在学校,怕影响你读书。”
“当时你快高考了,怕影响你读书。”
“当时你快考期末了,怕影响你考试。”
到底是什么,读书、高考所定的命运能够让家人默认一致,剥夺了我们和家人的最后一面。后来,想通了,如果我回去,来得及见到他们最后一面,他们也希望我不要见,只是后来从家人口中得知,离开的时候他一直叫着我的名字,嘴里念着我所在的高中,数着我的公休日子,但终究是等不到。
——“晚风经过你指缝忍不住沙哑,别再哭泣啊,我带你回家。”
哥哥去世了。
我没有哥哥了。
我不知道如何和姐姐们交代,哥哥是在回家的路上去世的。死于突发性心梗,来不及抢救。
在记忆中,哥哥从小就是个很要强很勤劳的人,七岁时便独自一人上山放牛,那时候的我正在读书,哥哥便每天省下半个馒头给我装到帆布书包里,告诉我要好好读书。
哥哥从来没念过书。
但是他和村里人理论,确是说得条条在理,村里人有什么冲突,都不去找村干部评理,都先来找哥哥。村里的二栓和别人起了冲突,二栓揪着那人的衣领来家找哥哥,哥哥三两句话便让两人握手言和。当时的我也才十几岁的样子,看到哥哥有如此魔力,不禁对哥哥投出了钦佩而羡慕的眼光。
哥哥的葬礼是在村里办的,那里有他昔日的父老乡亲,有和他打了一辈子交道的老朋友。
哥哥没攒下什么钱,葬礼的花费是我和两个姐姐筹的。我们在葬礼现场,为了稳住局面,自然是要忍住不哭的。两个姐姐早就哭成了泪人,我强忍着泪水,“别哭”,我在心里默念。然后迈出假装平淡轻快的步伐去招呼前来吊唁的亲戚好友。
“你看看,这老天收好人啊!你哥哥那么年轻,怎么就......”
“你哥哥,是这个,他这辈子都好样的!”胡老爷子眼角流出几滴浊泪,两只手连连竖着大拇指。
“是啊!你看看这些年村里的年轻小伙子,赌博的赌博,玩钱的玩钱,多少年了,我就看准你哥哥错不了,兢兢业业了大半辈子,刚盼到好日子怎么就......”,王妈边放下挽联边带哭腔地说着。
我回应着,安慰着,即使心在滴血。
我也不相信,我不愿意相信摆在那里的是哥哥的遗照。
我记得哥哥去世那天晚上,我载着哥哥,和哥哥聊着天,聊着未来的规划,满满地,哥哥突然不作声了,我喊着他,拼命地喊着他的名字,可是他就是不回答。
我心里咯噔一下,连忙导航最近的医院,却等到了哥哥再也不能和我说话的消息。
是冬夜。我载着哥哥,哥哥躺在副驾,我给姐姐们去了电话。
我不知道那天怎么过来的,只记得那天夜晚的方向盘握起来是那么地冰冷,我整个人都在颤抖,泪水模糊了眼睛。心里充满怨恨地想着为什么老天爷不给一点点的抢救机会,怎么可以舍得把这么年轻的生命带走呢?
亲人的去世是一辈子的潮湿,哥哥离开那天,我的世界如同下了一场大雨。
之后的几天,我开车都心不在焉,仿佛丢了半个魂。一遍一遍地听着哥哥给我发的语音,哥哥不会打字,只是一条又一条满屏的语音信息。
“哥哥给你发上3000块钱,你给你自己拿上生活费。”
“哥哥这儿没事儿,你说你的事。”
“哥哥怎么都行,你那里冷不冷,住得可好,吃得可好?”
“哥哥不在这三两个钱上,你那里最近怎样?”
“你先把你那里安顿一下,到了给哥哥打电话。”
“这是小事小事,你话费不够了跟哥哥说,怕联系不上你。”
“......”
听罢哥哥熟悉的声音,我哭了整夜,姐姐们安慰着我,和我一起在那里哭。
这是我过的最不幸福的春节,我和姐姐们再也没有哥哥了。
只要我们家人一聚在一起,就会伤心,要是哥哥也在这儿就好了。姐姐们做了好吃的,会想起这曾是哥哥生前最爱吃的,这是哥哥生前最爱喝的......
按照习俗,去世的人的东西,是要处理掉的,我们帮着负责丧礼的那些人察看哥哥生前的东西:妈妈当年给缝的棉裤,小仓库里攒的废品,我挣钱之后送给哥哥的第一只手表,哥哥的手机,生活用品之类......那些人说都得扔掉,算是随哥哥一起去另一个世界。
那只手表新新的,看得出哥哥从没舍得戴。
令我和两个姐姐震惊的是,这些东西里面,随机会掉出二三百块钱卷好的纸钞!
我和姐姐们收拾了一下午,把这些钱放在一起,足足有四万多钱!
哥哥存这些钱干什么!
我们在仓库里的扳手箱里的一片烟盒纸上找到了答案,上面是哥哥用铅笔写的一些零零碎碎的拼音,上面歪歪斜斜地注了音。
大致内容是这样:“哥哥知道自己比你们大,也可能比你们先走一步,哥哥不会捣鼓存款机那玩意儿,你们要是找到了,就权且当作哥哥葬礼的费用,不能让弟弟妹妹们给我花钱。要是不够,就一捧黄土轻轻埋了,人死了都是做给别人看的,哥哥知道你们惦记哥,我这辈子长兄如父也就无愧了。”
我和姐姐又是一顿大哭。
最后说什么也没烧掉哥哥的烟盒纸和手表,我们不想忘记,也不会忘记。
在哥哥身边,从来没让我们受过委屈。哥哥甚至想着,他去世都不想让我们操一点点的心。
哥哥好像在万千人中路过,是我生命中独一无二的人。
他回头的时候,好像灯也在闪烁。
但是,你知道,他还是离开。
文中的“我”是我的父亲,世间难得这样的兄弟情,父亲和我们家人因大伯的离去而感恸不已,故作此文,既是纪念也是怀念。写罢此文,掩面而泣,伤心不已。
好似更多了几分关于生命的思考,我们缺少的,一是性教育,二是爱的教育,三便是关于死亡和生命的教育。这三种教育分别对应了身体完整、灵魂充沛和生命价值。关于死亡的教育,我错过了三次,一是奶奶的,二是外公的,三是大伯的。
“当时你在学校,怕影响你读书。”
“当时你快高考了,怕影响你读书。”
“当时你快考期末了,怕影响你考试。”
到底是什么,读书、高考所定的命运能够让家人默认一致,剥夺了我们和家人的最后一面。后来,想通了,如果我回去,来得及见到他们最后一面,他们也希望我不要见,只是后来从家人口中得知,离开的时候他一直叫着我的名字,嘴里念着我所在的高中,数着我的公休日子,但终究是等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