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年幼,又在病中,因此连日来都是住在皇后殿内。
青鸾端着新熬好的药刚迈入凤仪宫主殿,却没差点被满殿浓苦的熏药味顶了出来。
就在此时,流萤正从内殿端着一盆换洗的清水出来,见她端药进殿,问道:“青鸾,你怎么去了这么半天?娘娘方才还问你来着。”
“咳咳。”青鸾轻咳了两声,皙白的双颊顿时铺上一层粉红,她顺势作出一副虚弱模样,道:“不知怎的,总觉得头晕。”
说着,身形也跟着有些打晃——
“呀!”流萤赶紧放下手中的铜盆,上前扶住了她。
青鸾微倚着流萤的手臂,有气无力道:“许是近日一直未得休息,身子有些发虚。”
流萤也是个实心肠的,见青鸾这般也未多想,连忙接过汤药,“这些日子确是你一直照顾太子,你快回去歇歇,这药我端进去便是了。”
二人的对话声音虽然不大,但太子养病,整个主殿里都静悄悄的,内殿自然听得大概。
青鸾又咳一声,弱声道:“咱们都是为皇后娘娘效力,太子是娘娘的心头肉,如今太子病着,我们在凤仪宫侍奉,自然要为娘娘分忧。姐姐且宽心,我,我还撑得住……”
“话倒是没错……”流萤担忧地看着“虚弱”的青鸾,迟疑道:“但你也不能全然不顾自己的身子呀,娘娘最是贤德,素来心疼咱们这些做下人的,你若因此病倒,她心里也不会好受的。”
“可是——”青鸾用余光悄悄瞥了一眼内殿,此时,屏风后正影影绰绰有两个身影向外殿走来,瞧那身形正是皇后和凤仪宫掌事的随侍宫婢兰心。
青鸾心说一句“正是时候”,便掐准时机,待皇后刚入外殿,她就两眼一翻,当场“晕”了过去。
“!”流萤大惊失色,脱口叫道:“青鸾!”
*
有皇后亲下的口谕,青鸾这几日过得颇为悠闲。
皇后许她静养,她便以此为由闭门不出。
一连五日,青鸾都将自己关在房中,连吃食都是画屏和流萤轮流送进房里的。
许久没过过这样悠闲的日子,除了经常会被前世的梦魇惊醒,和画屏从小路子那端来的苦汤药,青鸾都很是受用,一来她需要时间消化前世的仇恨和如今再世为人的惊喜,二来也要为日后好好筹谋,毕竟此时淮南王府的势力无论在前朝还是后宫,都十分庞大。
可这时旁的目光却不甚友善了起来,头两日还好,毕竟是皇后娘娘的旨意,但一连几日下来,青鸾已经惹得不少宫婢眼红。
“明明御医都说了并无大碍,居然还仗着娘娘心软在那里偷懒!”
“哼,我看她就是低贱胚子,不照镜子看看自己身份,也配每天用人伺候着,莫不是想自己当娘娘了。”
两名宫婢路过窗下,声音不大不小,却刚好可以让屋内的青鸾听得真切。
青鸾躺在榻上,闻言连眼都没睁一下,只轻笑了一声,悠悠然道:“妹妹纵是不照镜子,也知你我二人是一样的身份,姐姐何故如此羞辱自己呢?”
经青鸾这么一“提醒”,窗外的声音才意识到,自己与青鸾同为宫婢,自己方才说的那话无异于自辱,便愈发恼羞成怒道:“你这贱胚子,竟敢拐着弯儿的骂我!当是没人能教训你了?画屏、流萤纵着你,我们却没她二人那般蠢笨被你哄骗!”
说着,就要冲进屋来发作。
正当青鸾算计着如何借此“机会”再躲上几天的时候,窗外却突然传来另外一个女声:“放肆!你们竟敢在宫中滋生是非,凤仪宫中还有皇后娘娘和太子殿下,几时轮到你们来教训人了!”
“兰心姐姐!”窗外那两个宫婢见是兰心,当即慌了神,在宫中滋事的罪责,可是要受杖刑的,凡经此刑之人,即便侥幸不死,怕也是残废。
两个婢子“扑通”一声跪到了地上,连声求饶道:“兰心姐姐,我们不敢了,求姐姐不要向娘娘告发我们!”
日光透过窗洒在榻上,青鸾翻了个身,将面朝里侧卧着。昨晚她又做了前世的噩梦,这会儿本打算再小憩片刻,可窗外两个婢子一直哭哭啼啼,向兰心倾诉着对她的不满,吵得她根本睡不下去。
“……只怪青鸾口出恶言在先,我们才,我们才……”
青鸾闻言笑笑,这套倒打一耙的招式用得甚为低级。
另一个婢子继续忿忿道:“何况听刚刚她辩驳之音中气十足,哪里像是带病之人?她装病偷懒,实在叫人不服!”
没想到兰心的声音再度打断二人,道:“你们纵是不满,那也是皇后娘娘的旨意,又怎轮到你二人来置评。”她的话语掷地有声,不容辩驳,将两个婢子还未出口的恶语生生给堵了回去。
“兰心姐姐……”两个婢子没想到兰心竟似铁了心要包庇贱人,二人心中恨恨,也不知那贱人怎么花言巧语,连一向公允的兰心都给蒙蔽了。
两个婢子想到这里心中更是发堵,脸上一阵红,一阵白,难看至极。
青鸾倒是颇为意外。
前世,她对兰心的印象平平,兰心是凤仪宫里一众婢子里资历较长的,又贴身侍奉皇后,品阶和地位都比寻常宫婢高些,打理凤仪宫上下周全妥帖,众人对她都颇为信服。
但在青鸾看来,兰心此人平时为人做事过于一板一眼,循规蹈矩,实在刻板,相处中总叫人无论如何都难生好感。
她本以为以兰心的性子,也会看不惯自己这般作懒,想不到这次居然会替自己说话,实在大出所料。
只听兰心又道:“你们若是想通了,今日之事便到此为止,你二人之过,我也不会再提。可若再有人滋事,我定秉了娘娘,将她发落了去。”
两个婢子虽心中对青鸾愈发怀恨,但面对兰心却无可奈何,只得面作恭敬,回道:“谨诺。”
兰心语气稍缓,“过了午时,宁总管会将御赐的青叶雪莲送来,你们去将冰鉴取来备用。”
青叶雪莲极其珍贵,入药有清热祛毒之功效,只是常年生存于极寒之地,若想充分发挥药性,必得先用冰鉴镇上三日。
太子此次风寒本不算太重,只是素来体弱,平日的汤药见效慢些,但若有这青叶雪莲,必可药到病除。
青鸾想到此处,心中甚喜:只需三日,三日后太子病愈,画屏前世的厄难便可躲过了。
这时,窗外两个婢子的声音再度传来,“姐姐可是说宁总管要亲自来送?”
那声音里的兴奋与期许藏都藏不住,俨然与刚刚痛斥青鸾的判若他人。
宁总管?青鸾在心中暗忖。
这姓氏不算常见,阖宫上下除了宁晏礼还能有谁。
是了,此时的宁晏礼还只是总管太监。
虽然总管太监在后宫中地位极高,但较于后来的宁晏礼却是微不足道。
前世青鸾所熟知的那个宁晏礼,已是掌管监国寺与枢密院两大权力机构,手握南梁军、政大权的当朝首辅,在大事上,就连皇帝的朱批也要经由他的过目,前朝后宫无不尊其一声宁大人。
外人只道他生了一副惊为天人的好皮囊,最初得势便是依仗与皇帝有些见不得台面的东西,后来更是依仗君王盛宠做了秉笔掌印的差事,渐渐走向前朝,才有了后来的地位和权势。
但青鸾却是心中了然,前朝争斗何其残忍,南梁士族重臣和各诸侯王哪个是吃素的,淮南王府明里暗里与宁晏礼的较量早就不可计数,却都难占上风。若不是夷城之战,李慕凌献了淮南一十三座城池求北魏出兵夹击,又恰逢天时,恐怕前世的结局还未可知。
从前,青鸾因为一心辅佐李慕凌,只当这个城府极深,手段狠辣的玉面宦官是个极为难缠的死敌,每每提起不是恨之入骨,就是咬牙切齿。
但如今想想前世二人相似的下场,她对宁晏礼倒是有了另外一番考量。
窗外那两个婢子早就欢天喜地去准备冰鉴了,青鸾却再睡不着。
她前世短暂,但现在要重新纠偏地再活一次,却也显得不那么容易。
淮南王的势力是诸侯里最盛的,在前朝利益盘根错节,在后宫也有李淑妃、长公主这等人物帮衬,细作眼线更是遍布各处,自己虽有前世记忆,但要与其周旋不仅需要些时日,更需要借助一些“外力”。
而遍览前朝后宫,也许宁晏礼就是那个最好的“外力”。
正所谓度权量能,合纵连横,这是青鸾在北魏为妃时,从书中读到的。
当时为助李慕凌,她不仅要与北魏的文臣勾心斗角,更要在两国之间纵横捭阖,因此她日夜苦读,研习了许多从前觉得枯燥无比的术书,甚至为此熬伤了眼。
没想到这一世,对付李慕凌竟能派上用场。
斗转星移,人世变迁,青鸾想到这里不禁苦涩一笑。
正当她出神之际,房门“吱呀”一声被轻推开,画屏拎着食盒走了进来。
她见青鸾还窝在榻上,惊讶道:“呀,我的小祖宗,都到了午膳时候,你怎么还没起?是不是还有哪里不适?”
听是画屏的声音,青鸾的心事顿时化开了一半,她懒坐起身,披着泼墨似的长发,双目一弯,对着画屏嘻嘻笑道:“早起了,只是腹中空空,早等着姐姐呢。”
“嘘。”画屏作了个噤声的手势,压低了声音,道:“外面早有议论,若是你这副精神的样子叫人知道,又不知该如何说你了。”
青鸾光着一双白皙的小脚迈下床榻,跳到画屏面前,接过食盒,取了一块糕点,不以为意地说道:“说便说了,理她们作甚。”
画屏叹了口气,刚要说话,却又像想起什么似的,从袖中掏出一个掌心大小的瓷瓶,道:“对了,我今日去找小路子,他说你既嫌那汤药实在苦得厉害,便不再喝了,往后每日就了水,服一颗这药丸便可。”
青鸾咽了口糕点,故作委屈道:“路公公为了日日见到姐姐,倒是会变着法儿的弄些个苦东西来折磨我。”
说完,她便向画屏手中瞥去——
前一秒还漫不经心的目光,却在落到瓷瓶上的瞬间突然怔住,青鸾蓦地瞪大了双眼,画面与前世交叠,如晴天霹雳般在脑海中轰然炸响。
青鸾端着新熬好的药刚迈入凤仪宫主殿,却没差点被满殿浓苦的熏药味顶了出来。
就在此时,流萤正从内殿端着一盆换洗的清水出来,见她端药进殿,问道:“青鸾,你怎么去了这么半天?娘娘方才还问你来着。”
“咳咳。”青鸾轻咳了两声,皙白的双颊顿时铺上一层粉红,她顺势作出一副虚弱模样,道:“不知怎的,总觉得头晕。”
说着,身形也跟着有些打晃——
“呀!”流萤赶紧放下手中的铜盆,上前扶住了她。
青鸾微倚着流萤的手臂,有气无力道:“许是近日一直未得休息,身子有些发虚。”
流萤也是个实心肠的,见青鸾这般也未多想,连忙接过汤药,“这些日子确是你一直照顾太子,你快回去歇歇,这药我端进去便是了。”
二人的对话声音虽然不大,但太子养病,整个主殿里都静悄悄的,内殿自然听得大概。
青鸾又咳一声,弱声道:“咱们都是为皇后娘娘效力,太子是娘娘的心头肉,如今太子病着,我们在凤仪宫侍奉,自然要为娘娘分忧。姐姐且宽心,我,我还撑得住……”
“话倒是没错……”流萤担忧地看着“虚弱”的青鸾,迟疑道:“但你也不能全然不顾自己的身子呀,娘娘最是贤德,素来心疼咱们这些做下人的,你若因此病倒,她心里也不会好受的。”
“可是——”青鸾用余光悄悄瞥了一眼内殿,此时,屏风后正影影绰绰有两个身影向外殿走来,瞧那身形正是皇后和凤仪宫掌事的随侍宫婢兰心。
青鸾心说一句“正是时候”,便掐准时机,待皇后刚入外殿,她就两眼一翻,当场“晕”了过去。
“!”流萤大惊失色,脱口叫道:“青鸾!”
*
有皇后亲下的口谕,青鸾这几日过得颇为悠闲。
皇后许她静养,她便以此为由闭门不出。
一连五日,青鸾都将自己关在房中,连吃食都是画屏和流萤轮流送进房里的。
许久没过过这样悠闲的日子,除了经常会被前世的梦魇惊醒,和画屏从小路子那端来的苦汤药,青鸾都很是受用,一来她需要时间消化前世的仇恨和如今再世为人的惊喜,二来也要为日后好好筹谋,毕竟此时淮南王府的势力无论在前朝还是后宫,都十分庞大。
可这时旁的目光却不甚友善了起来,头两日还好,毕竟是皇后娘娘的旨意,但一连几日下来,青鸾已经惹得不少宫婢眼红。
“明明御医都说了并无大碍,居然还仗着娘娘心软在那里偷懒!”
“哼,我看她就是低贱胚子,不照镜子看看自己身份,也配每天用人伺候着,莫不是想自己当娘娘了。”
两名宫婢路过窗下,声音不大不小,却刚好可以让屋内的青鸾听得真切。
青鸾躺在榻上,闻言连眼都没睁一下,只轻笑了一声,悠悠然道:“妹妹纵是不照镜子,也知你我二人是一样的身份,姐姐何故如此羞辱自己呢?”
经青鸾这么一“提醒”,窗外的声音才意识到,自己与青鸾同为宫婢,自己方才说的那话无异于自辱,便愈发恼羞成怒道:“你这贱胚子,竟敢拐着弯儿的骂我!当是没人能教训你了?画屏、流萤纵着你,我们却没她二人那般蠢笨被你哄骗!”
说着,就要冲进屋来发作。
正当青鸾算计着如何借此“机会”再躲上几天的时候,窗外却突然传来另外一个女声:“放肆!你们竟敢在宫中滋生是非,凤仪宫中还有皇后娘娘和太子殿下,几时轮到你们来教训人了!”
“兰心姐姐!”窗外那两个宫婢见是兰心,当即慌了神,在宫中滋事的罪责,可是要受杖刑的,凡经此刑之人,即便侥幸不死,怕也是残废。
两个婢子“扑通”一声跪到了地上,连声求饶道:“兰心姐姐,我们不敢了,求姐姐不要向娘娘告发我们!”
日光透过窗洒在榻上,青鸾翻了个身,将面朝里侧卧着。昨晚她又做了前世的噩梦,这会儿本打算再小憩片刻,可窗外两个婢子一直哭哭啼啼,向兰心倾诉着对她的不满,吵得她根本睡不下去。
“……只怪青鸾口出恶言在先,我们才,我们才……”
青鸾闻言笑笑,这套倒打一耙的招式用得甚为低级。
另一个婢子继续忿忿道:“何况听刚刚她辩驳之音中气十足,哪里像是带病之人?她装病偷懒,实在叫人不服!”
没想到兰心的声音再度打断二人,道:“你们纵是不满,那也是皇后娘娘的旨意,又怎轮到你二人来置评。”她的话语掷地有声,不容辩驳,将两个婢子还未出口的恶语生生给堵了回去。
“兰心姐姐……”两个婢子没想到兰心竟似铁了心要包庇贱人,二人心中恨恨,也不知那贱人怎么花言巧语,连一向公允的兰心都给蒙蔽了。
两个婢子想到这里心中更是发堵,脸上一阵红,一阵白,难看至极。
青鸾倒是颇为意外。
前世,她对兰心的印象平平,兰心是凤仪宫里一众婢子里资历较长的,又贴身侍奉皇后,品阶和地位都比寻常宫婢高些,打理凤仪宫上下周全妥帖,众人对她都颇为信服。
但在青鸾看来,兰心此人平时为人做事过于一板一眼,循规蹈矩,实在刻板,相处中总叫人无论如何都难生好感。
她本以为以兰心的性子,也会看不惯自己这般作懒,想不到这次居然会替自己说话,实在大出所料。
只听兰心又道:“你们若是想通了,今日之事便到此为止,你二人之过,我也不会再提。可若再有人滋事,我定秉了娘娘,将她发落了去。”
两个婢子虽心中对青鸾愈发怀恨,但面对兰心却无可奈何,只得面作恭敬,回道:“谨诺。”
兰心语气稍缓,“过了午时,宁总管会将御赐的青叶雪莲送来,你们去将冰鉴取来备用。”
青叶雪莲极其珍贵,入药有清热祛毒之功效,只是常年生存于极寒之地,若想充分发挥药性,必得先用冰鉴镇上三日。
太子此次风寒本不算太重,只是素来体弱,平日的汤药见效慢些,但若有这青叶雪莲,必可药到病除。
青鸾想到此处,心中甚喜:只需三日,三日后太子病愈,画屏前世的厄难便可躲过了。
这时,窗外两个婢子的声音再度传来,“姐姐可是说宁总管要亲自来送?”
那声音里的兴奋与期许藏都藏不住,俨然与刚刚痛斥青鸾的判若他人。
宁总管?青鸾在心中暗忖。
这姓氏不算常见,阖宫上下除了宁晏礼还能有谁。
是了,此时的宁晏礼还只是总管太监。
虽然总管太监在后宫中地位极高,但较于后来的宁晏礼却是微不足道。
前世青鸾所熟知的那个宁晏礼,已是掌管监国寺与枢密院两大权力机构,手握南梁军、政大权的当朝首辅,在大事上,就连皇帝的朱批也要经由他的过目,前朝后宫无不尊其一声宁大人。
外人只道他生了一副惊为天人的好皮囊,最初得势便是依仗与皇帝有些见不得台面的东西,后来更是依仗君王盛宠做了秉笔掌印的差事,渐渐走向前朝,才有了后来的地位和权势。
但青鸾却是心中了然,前朝争斗何其残忍,南梁士族重臣和各诸侯王哪个是吃素的,淮南王府明里暗里与宁晏礼的较量早就不可计数,却都难占上风。若不是夷城之战,李慕凌献了淮南一十三座城池求北魏出兵夹击,又恰逢天时,恐怕前世的结局还未可知。
从前,青鸾因为一心辅佐李慕凌,只当这个城府极深,手段狠辣的玉面宦官是个极为难缠的死敌,每每提起不是恨之入骨,就是咬牙切齿。
但如今想想前世二人相似的下场,她对宁晏礼倒是有了另外一番考量。
窗外那两个婢子早就欢天喜地去准备冰鉴了,青鸾却再睡不着。
她前世短暂,但现在要重新纠偏地再活一次,却也显得不那么容易。
淮南王的势力是诸侯里最盛的,在前朝利益盘根错节,在后宫也有李淑妃、长公主这等人物帮衬,细作眼线更是遍布各处,自己虽有前世记忆,但要与其周旋不仅需要些时日,更需要借助一些“外力”。
而遍览前朝后宫,也许宁晏礼就是那个最好的“外力”。
正所谓度权量能,合纵连横,这是青鸾在北魏为妃时,从书中读到的。
当时为助李慕凌,她不仅要与北魏的文臣勾心斗角,更要在两国之间纵横捭阖,因此她日夜苦读,研习了许多从前觉得枯燥无比的术书,甚至为此熬伤了眼。
没想到这一世,对付李慕凌竟能派上用场。
斗转星移,人世变迁,青鸾想到这里不禁苦涩一笑。
正当她出神之际,房门“吱呀”一声被轻推开,画屏拎着食盒走了进来。
她见青鸾还窝在榻上,惊讶道:“呀,我的小祖宗,都到了午膳时候,你怎么还没起?是不是还有哪里不适?”
听是画屏的声音,青鸾的心事顿时化开了一半,她懒坐起身,披着泼墨似的长发,双目一弯,对着画屏嘻嘻笑道:“早起了,只是腹中空空,早等着姐姐呢。”
“嘘。”画屏作了个噤声的手势,压低了声音,道:“外面早有议论,若是你这副精神的样子叫人知道,又不知该如何说你了。”
青鸾光着一双白皙的小脚迈下床榻,跳到画屏面前,接过食盒,取了一块糕点,不以为意地说道:“说便说了,理她们作甚。”
画屏叹了口气,刚要说话,却又像想起什么似的,从袖中掏出一个掌心大小的瓷瓶,道:“对了,我今日去找小路子,他说你既嫌那汤药实在苦得厉害,便不再喝了,往后每日就了水,服一颗这药丸便可。”
青鸾咽了口糕点,故作委屈道:“路公公为了日日见到姐姐,倒是会变着法儿的弄些个苦东西来折磨我。”
说完,她便向画屏手中瞥去——
前一秒还漫不经心的目光,却在落到瓷瓶上的瞬间突然怔住,青鸾蓦地瞪大了双眼,画面与前世交叠,如晴天霹雳般在脑海中轰然炸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