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晴朗,万里无云。?
李长安起了一大早,和小莲一起坐上了马车,随楚华一行人一起前往江南。
马车渐行渐远,路上的风景也从热闹繁华逐渐变成了荒凉,路边随处可见衣衫褴褛的村民倒在路边,衣服上打满了补丁,眼窝深深凹陷了下去,身上更是饿成了皮包骨,守着一枚破碗行乞。
几只秃鹫停在枯树上,空洞的眼睛盯着乞丐,仿佛在等死亡的倒计时。
路上随处可见的难民在挖土,洪水淹没了农民的庄稼,活下来的难民为了不饿肚子,只能拖家带口一起挖土,将泥土挖出,拿点水按成饼状,等其风干后就可以吃了,只是黄泥不能消化,这种做法也是没办法的办法。
马车很快到了开封府前,小莲车夫打开车门,小莲先从马车上下来,随后扶着李长安下了马车。
祁县令很早就在门口等了,看到李长安下来,连忙迎了上来。
“下官拜见李姑娘,李姑娘舟车劳顿,下官已经备好了客栈,请李姑娘移步客栈休息吧。”
“罢了,先处理灾情吧。”
祁县令连连颔首:“下官已经布施了粥铺,将灾民妥当安置了起来,只是灾民的数量过于庞大,各类药材和粮食不够,怕是撑不了几天了。”
李长安皱眉问道:“这么严重,可向朝廷报备了?”
“已经报备过了,只是迟迟没有收到回音……可能是陛下事务繁忙,没有收到吧。”
李长安目光暗了下来,恐怕皇帝是故意不发救济粮,想让她陷入两难的境地,如果再这样拖下去,对灾区重建恐怕是不利的,还好她早有准备。
随后李长安从口袋拿出一张信封,这是李长安出发时写的,本希望用不到,如今还是用到了。
上面写委婉写了请户部发赈灾粮,如果不发,她便亲自去宫里审问,届时,皇帝和户部嫌麻烦,便会江南发赈灾粮了。
“这是我写的亲笔信,交由信差去送信吧。”
祁县令顿时有了精神:“如此甚好。”
他接过李长安手里的信,转身交给了下人:“快,这封信务必还要三日内送达,现在就去送!”
“是,大人。”
下人点头,毕恭毕敬接过祁帆手里的信封,没有耽搁,转身离开了府门,跑去了马房。
这时楚华也从马车上下来了,祁帆好奇道:“这位公子是?”
李长安解释道:“这位是我同行的朋友,和我一起来江南的。”
楚华朝祁县令点头问好:“见过大人,此番我也是来看灾区重建情况的,希望可以尽些微薄之力。”
祁县令解开心中疑惑,笑着点头:“原来如此,下官替灾民谢过公子了。”
楚华摆手道:“无妨。”
李长安看着路边走过的灾民,眉头紧锁:“我带了一些名贵的药材,就在马车上,祁县令不如带我们去灾区看看,如果有生病的灾民,也好分药材给灾民。”
“如此也好,灾区离这里不远,步行上一段时间便到了,李姑娘,请。”
李长安点头,几人由祁县令领路,很快便到了灾区。
灾区一片凄凉,粥铺前排了长长的队伍,衣衫褴褛的老人小孩手持白瓷碗,安分排着队,周围还有不少灾民席地而坐,有哭声,也有病痛的哀嚎声。
“不少人因为落水而生病,也有因洪水断了手脚,目前齐大夫正在医治。”
祁县令语重心长道,李长安顺着他的目光看过去,果然看到了一位太医在帮灾民问诊。
男子一身白衣,正在帮一位大娘诊脉,面容白皙姣好,气质如雪,把完脉后,提笔在纸上写着药方,只是不知为何,蹙着眉头。
“这里只有齐大夫一位大夫,其他大夫死的死,伤的伤,唉。”
祁县令摇了摇头,惋惜叹声道,李长安颔首,领着马车到了齐安面前,齐安抬眸,看到李长安的时候愣了一下,眼底闪过一丝惊艳,放下毛笔问道:“这位姑娘也是不舒服吗?”
李长安摇了摇头,祁县令上前道:“这位是京中派来赈灾的大人,李长安李姑娘。”
“原来如此。”
齐安起身朝李长安抱拳行礼,李长安同样行礼回应:“见过齐大夫,我这里有一些药材,大人可以拿去给灾民治病。”
“多谢姑娘出手相助。”
李长安白摆摆手:“无妨。”
楚华环顾四周,不少灾民流离失所,心有所感,从口里拿出一叠银两交给随行的冷风,让他去买些食物,分给众人。
随后几人寒暄了一阵,便散开了,祁县令继续领着李长安三人去其他地方看灾区重建状况,等都看过一遍后,天色渐暗,李长安等人便在客栈歇下了。
过了几日,果然等到了朝廷的赈灾粮,还有一千两银票交到祁县令手上,祁县令等人喜出望外,拿着银票风风火火出门给灾民置办粮食等产物。
李长安想跟祁县令一起出门,却被分发长粮食的宦官拦了下来。
李长安疑惑的问道:“公公可有什么事?”
宦官朝李长安行了一礼:“见过李大人,也不是什么要紧事。”他左顾右盼,见四下无人,笑着对李长安说道:“陛下想知道李大人何时回京,一直念叨着李大人呢。”
李长安不免觉得有些好笑,他视她为眼中刺,居然还天天念着她。
见李长安没什么表情,小宦官权当李长安还没反应过来,为了打赏钱继续说了下去:“陛下想为李姑娘寻一门亲事呢,这几日已经在看适合的男子了,等李姑娘一交完差,就给李姑娘赐婚。”
这句话如晴天霹雳般不偏不倚击中了李长安,李长安不可思议道:“当真?”
“绝对当真,李姑娘真是有福气呀。”
小宦官越说越起劲,看到李长安逐渐苍白的脸,才后知后觉感到了一丝不对劲。
最后,小宦官还是空着手回去了。
李长安苦思冥想,纠结怎么办的时候,突然灵光一闪,眼睛顿时亮了起来。
只要她在皇帝赐婚前嫁给别人不就可以了,届时,皇帝就算有再多的联姻人选也不管用。
可是这人选要去哪里找呢?
李长安再次陷入了沉思,这时一阵悠扬的笛声吸引了她的注意力。
阳光之下,楚华一袭白衣,立在凉亭中吹奏长笛,骨节分明的指尖搭在绿色长笛之上,眉眼如画,整个人沐浴在阳光里,整个画面美不胜收。
笛声一时间竟驱散了李长安心中的紧张感。
李长安愣愣看着楚华吹笛,待一曲散,李长安才回了神,为刚刚的失神红了脸。
忽然一个想法在脑海中一闪而过。
她身边又无其他男子,冷风有了婚约,合适的人选便只有楚华。
虽然楚华对他而言只有一面之缘,但是她愿意试试。
那人要走,李长安上前先一步拦住了他。
“楚公子,我有一件事相求。”
楚华收好长笛,颔首道:“请讲。”
望着楚华,李长安试探性问道:“公子可有喜欢的女子?或者……已经成家了?”
楚华狐疑地看着李长安,脸上的神情依旧冰冷:“未曾有过。”
李长安心里暗暗松了一口气,随即心又悬了起来,将事情来龙去脉和楚华说了一遍。
“我想和公子假成亲,只要躲过家里的催婚就好,等过了这段时间,公子便可以和我和离,恢复自由身。”
气氛一下子安静下来。
李长安惴惴不安地看着楚华的眼眸,只感觉他身上的气息极冷,没有一丝温度。
时间在这一刻仿佛变得无限延长。
一阵风吹过,撩起二人的墨发长袍,楚华冷声道:“姑娘怕是找错人了,在下无意男女之情。”
而且以他的身份,是不能随便和女子成婚的,更何况是假成婚这种事。
李长安身体一僵,尴尬地摩挲着指间,笑道:“原来如此,也罢,麻烦楚公子了。”
李长安尴尬笑笑,随后便逃似的走了。
快速走过了长廊拐角,李长安后背贴着墙面,心跳如鼓,平复心情后,一颗心再次跌入了谷底。
且不说这次失败,有了朝廷的赈灾粮,灾区很快就可以重建,届时她就要回京复职,如果不快点找到合适的人选成亲的话,她就要被当成礼物,被皇帝算计联姻了!
李长安一时也没了主意,郁闷地走出了长廊,往灾区走去。
还没走到灾区,便听见了一阵笑声,李长安顺着声音看过去,便看到了齐安在为一个孩子把脉,可能是聊到什么有趣的东西,哄的孩子哈哈大笑起来,气氛倒也不沉闷。
随后齐安给孩子写了一个药方,妇人便领着孩子走了,齐安转头看见长安,笑着迎了上来:“李姑娘可有什么不舒服,需要我替你把脉吗?”
李长安摇头,笑着回应:“没有,我只是来看看。”
殊不知两个人的举动落入了另一个人眼里。
楚华看着两个人靠的极近,还有说有笑的互相交流,心里涌上了一种难以言喻的陌生情感,一时间竟酸涩无比。
莫非李长安也在和他聊假成亲的事情?
看他们聊的那么开心,应该是谈妥了吧?
可不知道为什么,一想到李长安今后会成为别人的妻子,他心里便感觉有一根刺扎在心口。
思及此,楚华皱着眉上前,冷着脸停在两个人面前。
齐安和李长安愣住,齐齐看向了前方,齐安疑惑道:“楚公子可有什么事吗?”
楚华看着两个人挨在一处的肩膀,眼里的不快更深,伸手握住了李长安的手腕,轻轻拉到了一边。
“我同李姑娘有事相谈。”
掌心的温度隔着丝绸锦服传到了皮肤,再蔓延至大脑。
李长安看着那只手,挑了挑眉,没有说话。
齐安见李长安没有说话,便只好点头应下,悻悻地继续到医馆看诊,留给两个人独处的空间。
随后楚华松开了李长安的手腕,脸上的表情始终冰冷,只是眼底的神情多了几分无措。
李长安疑惑地看了眼离开的齐安离开的背影,又看了看楚华,好奇问道:“楚公子,有什么事吗?”
楚华静静看着李长安,看得李长安心里一阵发虚。
难道她已经发现了她利用他们躲刺客的事情吗?
就在李长安纠结的时候,楚华开了口:“我同意和李姑娘假成婚。”
虽然他的身份不能和李长安成婚,但是帮她渡过家里的催婚是可以的
周围一下子安静下来。
李长安愣了愣,很快便反应了过来,笑道:“当真?”
楚华颔首,看向李长安的眼神中,多了一丝温柔,只不过被李长安完美的忽略掉了,她对楚华连连感谢:“多谢楚公子相助,长安日后必定答谢公子。”
李长安以为楚华是单纯想帮他渡过皇帝的催婚,所以才答应他的,然而楚华并不是这样想。
察觉到李长安理解错了他的意思,楚华有些失落,不过这种失落转瞬即逝。
李长安笑吟吟地望着楚华:“以防万一,我们做一纸婚书吧。”
有了婚书,她就可以给皇帝看,这样才可以让皇帝不给他随便指婚,等解决了皇帝的赐婚,婚书就可以作废,她便可以恢复自由身。
困扰心头的问题被解决,李长安心里也开心了不少,脸上的笑容渐深。
“等应付了家里的催婚,婚书就可以作废了。”
李长安笑吟吟地说着这话,全然没有看到楚华眼里一闪而过的失落。
随后楚华和长安回到了客栈,在书桌上摊开白纸,李长安提笔在上面写下几行字。
两姓联姻,一堂缔约,良缘永结,匹配同称。看此日桃花灼灼,宜室宜家;卜他年瓜瓞绵绵,尔昌尔炽。谨以白头之约,书向鸿笺,好将红叶之盟,载明鸳谱。此证。
随后李长安提笔在婚书末尾写下了自己的名字,将毛笔递给楚华,楚华接过毛笔,在婚书上写下了名字。
至此,就算礼成。
李长安小心翼翼地将婚书收好,轻拿轻放,生怕弄坏了婚书,楚华看着李长安轻手轻脚的样子,无奈地无声笑了笑。
这时门口传来一阵敲门声,李长安将婚书放到柜子里,过去开了门,便看到了门口喘着粗气的小莲。
“不好了姑娘!灾区暴发瘟疫了,你快去看看吧。”
“怎么会这么突然。”
“我也不知道啊姑娘,姑娘快过去吧,现在人都在齐大夫的医馆里。”
李长安点头,走的时候太过匆忙,差点摔了一跤,还好手臂被楚华扶住,这才没有摔倒。
楚华神色平淡:“我和你一起去。”
李长安没多想,收回手后点点头:“好。”
李长安起了一大早,和小莲一起坐上了马车,随楚华一行人一起前往江南。
马车渐行渐远,路上的风景也从热闹繁华逐渐变成了荒凉,路边随处可见衣衫褴褛的村民倒在路边,衣服上打满了补丁,眼窝深深凹陷了下去,身上更是饿成了皮包骨,守着一枚破碗行乞。
几只秃鹫停在枯树上,空洞的眼睛盯着乞丐,仿佛在等死亡的倒计时。
路上随处可见的难民在挖土,洪水淹没了农民的庄稼,活下来的难民为了不饿肚子,只能拖家带口一起挖土,将泥土挖出,拿点水按成饼状,等其风干后就可以吃了,只是黄泥不能消化,这种做法也是没办法的办法。
马车很快到了开封府前,小莲车夫打开车门,小莲先从马车上下来,随后扶着李长安下了马车。
祁县令很早就在门口等了,看到李长安下来,连忙迎了上来。
“下官拜见李姑娘,李姑娘舟车劳顿,下官已经备好了客栈,请李姑娘移步客栈休息吧。”
“罢了,先处理灾情吧。”
祁县令连连颔首:“下官已经布施了粥铺,将灾民妥当安置了起来,只是灾民的数量过于庞大,各类药材和粮食不够,怕是撑不了几天了。”
李长安皱眉问道:“这么严重,可向朝廷报备了?”
“已经报备过了,只是迟迟没有收到回音……可能是陛下事务繁忙,没有收到吧。”
李长安目光暗了下来,恐怕皇帝是故意不发救济粮,想让她陷入两难的境地,如果再这样拖下去,对灾区重建恐怕是不利的,还好她早有准备。
随后李长安从口袋拿出一张信封,这是李长安出发时写的,本希望用不到,如今还是用到了。
上面写委婉写了请户部发赈灾粮,如果不发,她便亲自去宫里审问,届时,皇帝和户部嫌麻烦,便会江南发赈灾粮了。
“这是我写的亲笔信,交由信差去送信吧。”
祁县令顿时有了精神:“如此甚好。”
他接过李长安手里的信,转身交给了下人:“快,这封信务必还要三日内送达,现在就去送!”
“是,大人。”
下人点头,毕恭毕敬接过祁帆手里的信封,没有耽搁,转身离开了府门,跑去了马房。
这时楚华也从马车上下来了,祁帆好奇道:“这位公子是?”
李长安解释道:“这位是我同行的朋友,和我一起来江南的。”
楚华朝祁县令点头问好:“见过大人,此番我也是来看灾区重建情况的,希望可以尽些微薄之力。”
祁县令解开心中疑惑,笑着点头:“原来如此,下官替灾民谢过公子了。”
楚华摆手道:“无妨。”
李长安看着路边走过的灾民,眉头紧锁:“我带了一些名贵的药材,就在马车上,祁县令不如带我们去灾区看看,如果有生病的灾民,也好分药材给灾民。”
“如此也好,灾区离这里不远,步行上一段时间便到了,李姑娘,请。”
李长安点头,几人由祁县令领路,很快便到了灾区。
灾区一片凄凉,粥铺前排了长长的队伍,衣衫褴褛的老人小孩手持白瓷碗,安分排着队,周围还有不少灾民席地而坐,有哭声,也有病痛的哀嚎声。
“不少人因为落水而生病,也有因洪水断了手脚,目前齐大夫正在医治。”
祁县令语重心长道,李长安顺着他的目光看过去,果然看到了一位太医在帮灾民问诊。
男子一身白衣,正在帮一位大娘诊脉,面容白皙姣好,气质如雪,把完脉后,提笔在纸上写着药方,只是不知为何,蹙着眉头。
“这里只有齐大夫一位大夫,其他大夫死的死,伤的伤,唉。”
祁县令摇了摇头,惋惜叹声道,李长安颔首,领着马车到了齐安面前,齐安抬眸,看到李长安的时候愣了一下,眼底闪过一丝惊艳,放下毛笔问道:“这位姑娘也是不舒服吗?”
李长安摇了摇头,祁县令上前道:“这位是京中派来赈灾的大人,李长安李姑娘。”
“原来如此。”
齐安起身朝李长安抱拳行礼,李长安同样行礼回应:“见过齐大夫,我这里有一些药材,大人可以拿去给灾民治病。”
“多谢姑娘出手相助。”
李长安白摆摆手:“无妨。”
楚华环顾四周,不少灾民流离失所,心有所感,从口里拿出一叠银两交给随行的冷风,让他去买些食物,分给众人。
随后几人寒暄了一阵,便散开了,祁县令继续领着李长安三人去其他地方看灾区重建状况,等都看过一遍后,天色渐暗,李长安等人便在客栈歇下了。
过了几日,果然等到了朝廷的赈灾粮,还有一千两银票交到祁县令手上,祁县令等人喜出望外,拿着银票风风火火出门给灾民置办粮食等产物。
李长安想跟祁县令一起出门,却被分发长粮食的宦官拦了下来。
李长安疑惑的问道:“公公可有什么事?”
宦官朝李长安行了一礼:“见过李大人,也不是什么要紧事。”他左顾右盼,见四下无人,笑着对李长安说道:“陛下想知道李大人何时回京,一直念叨着李大人呢。”
李长安不免觉得有些好笑,他视她为眼中刺,居然还天天念着她。
见李长安没什么表情,小宦官权当李长安还没反应过来,为了打赏钱继续说了下去:“陛下想为李姑娘寻一门亲事呢,这几日已经在看适合的男子了,等李姑娘一交完差,就给李姑娘赐婚。”
这句话如晴天霹雳般不偏不倚击中了李长安,李长安不可思议道:“当真?”
“绝对当真,李姑娘真是有福气呀。”
小宦官越说越起劲,看到李长安逐渐苍白的脸,才后知后觉感到了一丝不对劲。
最后,小宦官还是空着手回去了。
李长安苦思冥想,纠结怎么办的时候,突然灵光一闪,眼睛顿时亮了起来。
只要她在皇帝赐婚前嫁给别人不就可以了,届时,皇帝就算有再多的联姻人选也不管用。
可是这人选要去哪里找呢?
李长安再次陷入了沉思,这时一阵悠扬的笛声吸引了她的注意力。
阳光之下,楚华一袭白衣,立在凉亭中吹奏长笛,骨节分明的指尖搭在绿色长笛之上,眉眼如画,整个人沐浴在阳光里,整个画面美不胜收。
笛声一时间竟驱散了李长安心中的紧张感。
李长安愣愣看着楚华吹笛,待一曲散,李长安才回了神,为刚刚的失神红了脸。
忽然一个想法在脑海中一闪而过。
她身边又无其他男子,冷风有了婚约,合适的人选便只有楚华。
虽然楚华对他而言只有一面之缘,但是她愿意试试。
那人要走,李长安上前先一步拦住了他。
“楚公子,我有一件事相求。”
楚华收好长笛,颔首道:“请讲。”
望着楚华,李长安试探性问道:“公子可有喜欢的女子?或者……已经成家了?”
楚华狐疑地看着李长安,脸上的神情依旧冰冷:“未曾有过。”
李长安心里暗暗松了一口气,随即心又悬了起来,将事情来龙去脉和楚华说了一遍。
“我想和公子假成亲,只要躲过家里的催婚就好,等过了这段时间,公子便可以和我和离,恢复自由身。”
气氛一下子安静下来。
李长安惴惴不安地看着楚华的眼眸,只感觉他身上的气息极冷,没有一丝温度。
时间在这一刻仿佛变得无限延长。
一阵风吹过,撩起二人的墨发长袍,楚华冷声道:“姑娘怕是找错人了,在下无意男女之情。”
而且以他的身份,是不能随便和女子成婚的,更何况是假成婚这种事。
李长安身体一僵,尴尬地摩挲着指间,笑道:“原来如此,也罢,麻烦楚公子了。”
李长安尴尬笑笑,随后便逃似的走了。
快速走过了长廊拐角,李长安后背贴着墙面,心跳如鼓,平复心情后,一颗心再次跌入了谷底。
且不说这次失败,有了朝廷的赈灾粮,灾区很快就可以重建,届时她就要回京复职,如果不快点找到合适的人选成亲的话,她就要被当成礼物,被皇帝算计联姻了!
李长安一时也没了主意,郁闷地走出了长廊,往灾区走去。
还没走到灾区,便听见了一阵笑声,李长安顺着声音看过去,便看到了齐安在为一个孩子把脉,可能是聊到什么有趣的东西,哄的孩子哈哈大笑起来,气氛倒也不沉闷。
随后齐安给孩子写了一个药方,妇人便领着孩子走了,齐安转头看见长安,笑着迎了上来:“李姑娘可有什么不舒服,需要我替你把脉吗?”
李长安摇头,笑着回应:“没有,我只是来看看。”
殊不知两个人的举动落入了另一个人眼里。
楚华看着两个人靠的极近,还有说有笑的互相交流,心里涌上了一种难以言喻的陌生情感,一时间竟酸涩无比。
莫非李长安也在和他聊假成亲的事情?
看他们聊的那么开心,应该是谈妥了吧?
可不知道为什么,一想到李长安今后会成为别人的妻子,他心里便感觉有一根刺扎在心口。
思及此,楚华皱着眉上前,冷着脸停在两个人面前。
齐安和李长安愣住,齐齐看向了前方,齐安疑惑道:“楚公子可有什么事吗?”
楚华看着两个人挨在一处的肩膀,眼里的不快更深,伸手握住了李长安的手腕,轻轻拉到了一边。
“我同李姑娘有事相谈。”
掌心的温度隔着丝绸锦服传到了皮肤,再蔓延至大脑。
李长安看着那只手,挑了挑眉,没有说话。
齐安见李长安没有说话,便只好点头应下,悻悻地继续到医馆看诊,留给两个人独处的空间。
随后楚华松开了李长安的手腕,脸上的表情始终冰冷,只是眼底的神情多了几分无措。
李长安疑惑地看了眼离开的齐安离开的背影,又看了看楚华,好奇问道:“楚公子,有什么事吗?”
楚华静静看着李长安,看得李长安心里一阵发虚。
难道她已经发现了她利用他们躲刺客的事情吗?
就在李长安纠结的时候,楚华开了口:“我同意和李姑娘假成婚。”
虽然他的身份不能和李长安成婚,但是帮她渡过家里的催婚是可以的
周围一下子安静下来。
李长安愣了愣,很快便反应了过来,笑道:“当真?”
楚华颔首,看向李长安的眼神中,多了一丝温柔,只不过被李长安完美的忽略掉了,她对楚华连连感谢:“多谢楚公子相助,长安日后必定答谢公子。”
李长安以为楚华是单纯想帮他渡过皇帝的催婚,所以才答应他的,然而楚华并不是这样想。
察觉到李长安理解错了他的意思,楚华有些失落,不过这种失落转瞬即逝。
李长安笑吟吟地望着楚华:“以防万一,我们做一纸婚书吧。”
有了婚书,她就可以给皇帝看,这样才可以让皇帝不给他随便指婚,等解决了皇帝的赐婚,婚书就可以作废,她便可以恢复自由身。
困扰心头的问题被解决,李长安心里也开心了不少,脸上的笑容渐深。
“等应付了家里的催婚,婚书就可以作废了。”
李长安笑吟吟地说着这话,全然没有看到楚华眼里一闪而过的失落。
随后楚华和长安回到了客栈,在书桌上摊开白纸,李长安提笔在上面写下几行字。
两姓联姻,一堂缔约,良缘永结,匹配同称。看此日桃花灼灼,宜室宜家;卜他年瓜瓞绵绵,尔昌尔炽。谨以白头之约,书向鸿笺,好将红叶之盟,载明鸳谱。此证。
随后李长安提笔在婚书末尾写下了自己的名字,将毛笔递给楚华,楚华接过毛笔,在婚书上写下了名字。
至此,就算礼成。
李长安小心翼翼地将婚书收好,轻拿轻放,生怕弄坏了婚书,楚华看着李长安轻手轻脚的样子,无奈地无声笑了笑。
这时门口传来一阵敲门声,李长安将婚书放到柜子里,过去开了门,便看到了门口喘着粗气的小莲。
“不好了姑娘!灾区暴发瘟疫了,你快去看看吧。”
“怎么会这么突然。”
“我也不知道啊姑娘,姑娘快过去吧,现在人都在齐大夫的医馆里。”
李长安点头,走的时候太过匆忙,差点摔了一跤,还好手臂被楚华扶住,这才没有摔倒。
楚华神色平淡:“我和你一起去。”
李长安没多想,收回手后点点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