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国今年大旱,滕卢关关内已经开始出现有人吃不上饭的情况。但即便是这样,也没有人傻到会放灳国的奸细进关。因为显然外面的人更吃不上饭。

    这也是混入关内的外灳细作很快被识破捉拿的原因之一。

    百姓不算聪明,却也绝对不是傻子。他们或许听不明白兵书谋略,却也知道,多混进来一个人,就多一个人平分他们的粮食。

    关于此次识破奸细的事,谢尧已经派人快马加鞭的送往京师。希望这个还算拿得出手的好消息,能抵消一部分天子对于上一战战败的不满。

    与其他将士相比,谢尧显得有些忧心忡忡。在这之前,他的副将对于此次的战败并没有表现出过多的担忧,事实上,他位下的所有将领都认为,这一次,天子还是会像过去的每一次战败一样,适当的表示不满,并就此打住。

    这本应该是值得庆幸的事,但谢尧却只觉越来越心慌。

    墙上的地形图绘制着交战地区的地形和依次交战的顺序。透过这个,谢尧能清楚的看明白他们是如何一步步失败,直至退到关内的。

    只负责冲锋陷阵的士兵或许不清楚,可谢尧作为指挥作战的主将,却将形势看的一清二楚。表面上,他们与灳国打得有来有往,可事实上,却是他们在步步后退。如今退到关内,看似只是又一次普通的战败,可只有谢尧心里明白,他们已经是退无可退。

    尽管陛下在此之前,从未因战败而做出惩罚将领的决定,谢尧此次却怎么也无法将心全然放回肚子里。他十分明白,自己作为主将,在这一次次的交战中,做出了多少错误的指令,以至于落到今天这个局面。

    十七日前,印军与灳军于滕卢关外交战,最后印军不敌退回关内。

    仗打了几个月,到如今,兵马皆是疲惫,谢尧亦是疲于指挥。虽粮草充足,士气却不高。

    作战讲求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但这几个月下来,常规的那套激励士兵的法子早已失效。太多次的失败已经磨平了士兵们的心态,很难再激起水花。

    谢尧自认不是个被士兵人人叫骂的主将,却也做不到被人人拥护。这样一个“平庸”的主将,真的不会被拿来“开刀”吗?

    夜里,主帐内人影绰约,谢尧横卧在榻上,已经有些微醺。行军打仗,他本不欲饮酒,但傍晚十分,众将士来请,再加上他心中郁结难消,便应允前往。

    好在他还保留着最后的神志,没有露出十分的醉意,顺利的回到帐内。

    五月鸣蜩,帐外已经隐隐约约有了蝉鸣。往日里,谢尧很喜欢这样有些嘈杂的静谧气氛,这些小东西的鸣叫往往会成为伴他入睡的安眠曲。

    今夜,蝉鸣声似乎小了些。这让他很不适应,过于安静反而不利于入睡。好在他酒喝的够多,就算没了蝉鸣相伴,也已经轻而易举的进入浅眠。

    有什么东西被掀起又放下,有黑色的影子如同夜半的幽魂,顺着燃了半截的烛火,缓慢而无声的渗透进营帐,直至与谢尧安睡的身影重叠。

    一声砍刺入肉的声音骤起,接着又恢复宁静,快得让人不禁怀疑是否是错觉。没有人察觉到异样。

    快马加鞭自京城赶来的郭坤,十分满意新任主将办事的速度。他只掀起黑布瞧了眼里面的东西,就捂着鼻子挥着手命人拿开,没再施舍给那圆咕隆咚的什物半分目光。

    转而将视线落到一身红色的将领身上,脸上的表情又顿时鲜活了起来,高高在上的神态转眼间化作满意和热络。

    “王锵军办事果然利落果决,我会如实回禀陛下。”

    王锵扯了扯嘴角,在烛光与鲜血的映衬下,脸上僵硬的神色莫名显得惨白而摄人。

    “多谢公公提点,微臣定当不辱皇恩。”

    郭坤此次前来,带了两份旨意。一份为口头,命王锵暗中斩杀谢尧。一份为书面,在第二天谢尧身死事发后,再宣读皇帝诏令:谢尧指挥不利为由,另立新帅。

    而这个名额,自然会落到王锵身上。

    如此一来,既除掉了谢尧以解天子不满,又能将事推到王锵身上,避免沾了腥气。

    命王锵斩杀谢尧,意在考验。一是考验他是否有胆色。冒着被发现的危险暗杀主将,如果被发现,可没有皇帝为他作保,一律按谋逆问斩。二是考验他是否忠心。在天子与主帅之间,他会选择哪个。

    显然,王锵并没有让宗林泽失望。

    第二天,负责主帅起居的士兵发现了身首异处的谢尧。顺水推舟的,郭坤适时出现并宣读了皇帝的旨意。一切都恰到其份顺理成章。

    而王锵在接过帅印后,不负宗林泽所望,重整士气,一举击退灳军,不仅夺回失地,更是将领土向北拓展了几十里,可谓是大获全胜。

    宗林泽看着从北方传回来的捷报,头一次觉得最近一直发作的头痛缓和了不少。这是他最近听到的为数不多的好消息了。

    从开春开始,许多地域接连多月无雨。致使本应该于五六月收割的小麦产量猛跌,宗林泽从各地奏报的税收报告就看得出来,今年收成不好。

    更令宗林泽头疼的是,西北地区毫无预兆的爆发了蝗灾,蔓延速度极快,相信用不了多久,西南、东北地区都会受到影响,如若不加防范,京都受灾也是早晚的事。此事不容耽搁,定是下次上朝时就要讨论出个一二三来的。

    至于同灳国的战事,宗林泽思量片刻,决定拟旨命王锵退兵归京。虽说目前形势一片大好,士气正浓,再往北打,也说不准可再夺几城。但穷寇莫追的道理,宗林泽也不曾忘记。逼急了会不会触底反弹,他可不敢保证。如今国内天灾不断,若再起外患,恐难应对。不如提出和谈的要求,给灳国一个缓冲,也给印国创造一个相对稳定的外部环境。

章节目录

国师她总是这般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雨拾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雨拾并收藏国师她总是这般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