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秦玉箫做了个梦。
林间松香伴古寺钟声阵阵,山风拂过铺满杂草的小路,梦中的她身穿白衣手提一盏灯穿梭在林间,长发及腰,露出的一段藕臂戴着一个晶莹剔透的玉镯。
“她”奔跑之际,衣摆随风飘扬,蓦然回首,发丝还搭在脸颊旁,鼻尖微红。透过那条遮目的白色绸带,秦玉箫似乎与“她”对上目光。
前世,自己确实曾在祭祀时上过山,于初秋傍晚的山林中迷路,疑似身后有人尾随,她奔跑时也曾回首望去,只不过什么都看不见罢了。
如此……
秦玉箫的目光渐渐从面前的自己脸上移开,她蓦然间回首,山风从她身后刮来,她看到了自己飞扬的发丝,映入眼帘的,还有一个一袭黑色衣裳的男子。
秦玉箫往前行了几步,驻足。黑色的袍子用金线绣了张牙舞爪的蟒,男子眉眼如山泉般平静清爽。
“谢凛……”她听见自己的声音。
耳畔是树叶于风中拍打的沙沙声,她看着谢凛目不斜视地与自己擦肩,“秦玉箫。”
秦玉箫于恍惚中抽身,再回头时,“她”已走远,谢凛依然控制速度不紧不慢地跟在“她”身后一段距离。
天色渐暗,朦胧的山雾中,远处亮起两盏灯,向着落霞渐行渐远。
宿命模糊了双眼,画面一转,不知是哪一年正午的长安街。
秦玉箫站在人声鼎沸的街道中央,耳畔有议论的窃窃私语声,秦玉箫看着周围熟悉的一切,她知道,这是永安九年的仲夏,长安出了个美貌不输探花郎贺洵的谢凛,剑眉星目,能文善武。
秦玉箫往一个地方看去,酒楼二楼的包厢里,坐着一位不施粉黛的姑娘,淡青色的衣袖搭在窗棂上,露着半边侧脸在喝茶。
这一年,她还未入宫。
听闻前三甲已出,那时还在长安的韩玉珠特地将她拉出来瞧热闹。平日里足不出户,她仅知那风流倜傥的公子姓谢。
后来入宫,从皇帝那里才得知他的名讳,那时皇帝恐她不信,亲自为她读过那年科举谢凛的文章,可谓是文采斐然。
但一直到临死前,秦玉箫才与那传闻中的帝师才说上一句话。
人群里一阵骚动,街边的闺秀姑娘们一个个眉飞色舞,秦玉箫知道,状元郎来了。她无奈一笑,就见那少年郎单手持缰策马而来。
秦玉箫真真切切地看到他的脸,没有乌纱官帽,略凌乱的黑发束起,眉眼坚毅,唇边带笑,大红色官服衬这玉面郎君英俊潇洒。
谢凛如一阵风穿过她,原来她不过是个虚影罢了。秦玉箫抬眼朝楼上望去,韩玉珠正兴致盎然地讲话,“她”则一边应和着微笑,一边指尖敲打着窗棂。
不看韩玉珠的口型,秦玉箫也知道,那姑娘说的是:谢公子虽貌美,依我看,还是那温柔可人的探花郎更博我欢心!
探花郎,贺洵。
不过是各花入各眼罢了。她是这样回答的。可惜她蒙了眼,到死才见上那“貌美”。夺取功名后,一三甲却又隐居广陵。
微风起,周围景象又变了。
是长安城的郊外,她一眼就认出永平侯府的马车,她还记得那个车夫。一年孟春,边关战起,长兄在外,长姐到寺中为其祈福,她便晨间受命为之送早膳。
山间路不好走,才上山时马儿不慎擦伤了腿,马车也一瘸一拐地慢走着。
迎面也来了辆马车,山路狭窄,亦不便让道。秦玉箫走动着打量这辆马车,不知里面坐的是何人,她记得前世的自己,一直没有露面。
两位车夫手舞足蹈地交涉着,耳边又响起一道爽朗的声音,“公子,是永平侯府的马车。”
秦玉箫转眼看去,只见一身黑衣,身姿板正的小公子对着马车里的人说话,待他转过头来时,秦玉箫神色微动,云芜?
此时,马车里的公子先开了车帘,一张脸上稍带了疲倦之意,是谢凛,原来是谢凛。
谢凛瞥了一眼前方,愣了愣,然后道:“山路已尽,将马换了,他们先行。”
“是。”
紧接着,云芜让车夫将两家的马交换,走到自家马车边,恭敬道:“姑娘,我们公子说,下山路已尽,姑娘等上山不易,特命交换马匹,您等先行。”
“多谢了。”车内传来一声音微弱的女声,车帘被风吹动,却迟迟不曾被掀开过。
两辆马车擦肩而过,背道而驰。
原来那年遇到的,竟然是刚回京的谢凛么?
下一刻,漫天大雪映入眼帘,天寒地冻的宫里,一女子跪在御书房前。虽身披大氅,可也耐不住凛冬的寒,脸颊和耳尖通红,蓝田立在身边。
这是她入宫第一年的隆冬,秦玉箫清清楚楚地记得,这是她唯一一次被罚。
是玉嫔试探她的眼睛,她干脆破罐子破摔打碎了玉嫔娘家带来的玉镯子。玉嫔赔了夫人又折兵,恼羞成怒,命她风雪中于御书房前跪了一整晚。皇帝不怎记得她,便由玉嫔去了。
夜色已深,宫里四处点了灯,蓝田向李福海求了盏灯点亮,跳跃的灯火照亮“她”的侧脸,雪花纷纷扬扬落在其肩头。宫内行走的人皆唯恐避她之不及,垂着脑袋迅速走过。
女子依旧面无表情,青色的绸带渐渐被雪水浸湿。秦玉箫记得,不过一会儿,她就感受不到扑在脸上的雪花了。
御书房的窗纸上映着两人的影子,还有官员在与皇帝交谈。
不久后,御书房的门开了,一男子走到屋檐下,动作顿了顿,然后撑开一把伞。灯光朦胧了视线,秦玉箫无法看清那是谁。
直到他走到“她”身边,玄金蟒袍,身姿颀长,温文尔雅的模样,竟是太子太傅谢凛!
只见,谢凛将手中的伞隔着“她”递给蓝田,蓝田正欲发话,谢凛却手指竖在唇间,比了个“嘘”的口型。秦玉箫愣怔片刻,这是万万没想到的。
回过神后转身望着谢凛消失在风雪中的身影,当时,自己确实发觉了不对劲,可蓝田闭口不提,她便也没问。
忽然,秦玉箫余光忽然瞥见什么,移去目光,那人刚好亦回首看来。二人皆是惊住了,没等反应过来,那人便淡出了她的视线,而自己也在同时消散。
秦玉箫于梦中惊醒,猛地坐起身来,看着屋内熟悉的布置,气喘吁吁,像是一条脱了水的鱼。
为何会在梦中遇见谢凛?梦中的秦玉箫和谢凛是前世的他们,她则是入梦者。
看他那个反应,他定是能看见自己。难道……他亦在梦中?
秦玉箫长呼一口气,虽不知这是为何,但以此看来,他二人从始至终都在同一个场景,不过是皆未发现对方罢了。与他对视的那最后一眼,谢凛眼中除了惊讶、不敢置信,亦有恍惚。
春夏秋冬,晨午昏夜。
他们四时相遇,四时擦肩,是真实,亦是虚幻。
“姑娘,可是梦魇了?喝口水压压惊吧。”蓝田揉着眼走来。
蓝田的话将她瞬间拉回现实,她接过杯子,抿了一口。
蓝田离开后,秦玉箫靠在床头,揉着腕间的珠串,黑发披肩,脸色有些苍白。她忽然想到,那次宋卿做的事,她还未来得及回报她。
秦玉箫在翊坤宫主殿门前随意撒了些金盏菊的种子,便日日邀宋卿来喝茶,命门前的奴婢不许说话。过了几日,那地里的种子都不知被踩哪里去了。
“陛下。”
此时,沈荣正靠在榻上批奏折,一边咳嗽一边喝茶,“爱妃这是从何处受了委屈了?”
“宋答应将臣妾种的金盏菊……肆意践踏了。”她语气平静,却难掩惋惜,“本想着待它们开花了,来年也叫陛下瞧瞧的,如此一来……”
沈荣果然面色沉重起来。
“宋答应当真是……”沈荣摇了摇头,不知该用什么形容这个有些怯懦的女子。
秦玉箫:“宋答应许不是故意的,臣妾也不好刻意与她计较,只是臣妾也像找个法子出出气。”
沈荣笑道:“贵妃想如何?”
秦玉箫欲言又止,紧接着故作思量状,忽然抬眼笑着,“臣妾记得,宋答应有个年轻的兄长,陛下可看重他?”
沈荣惊愕片刻,“不过是个草包罢了,贵妃说他作甚?”
秦玉箫:“陛下上个月与臣妾说,宫里要进一批宫女太监,不如将他一并送进宫来。”
沈荣并没有立刻答话,秦玉箫垂下脑袋,“若是不可……”
“朕允了。”
当晚,秦玉箫便将此事告知谢凛。
立冬那日,宫内果然进了人。
秦玉箫手掌六宫,权力最大。此时,她一身正装,镇定自若地坐在高座上,挨个打量着底下跪着的太监宫女。
有几个小宫女被她盯得瑟瑟发抖。
“都抬起头来罢。”她拿起帕子擦了擦手指,漫不经心道。
底下的人果然都颤颤巍巍地抬起脑袋,垂着视线。偏有一人,瞪着圆眼睛不服气地看着她,模样俊俏,面部线条柔和,皮肤白皙,一双眼睛黑亮,这才是个玉面小郎君。
啧,又没阉了你,做出这份模样给谁看呢?
她不屑地笑了一声,朗声道:“宋小公子,可是觉得本宫这里比不上那刑部天牢了?”
“你……贵妃娘娘,微臣不敢。”宋忆垂下视线,声音依旧咬牙切齿。
秦玉箫不是傻子,“既入了宫,就要对本宫自称奴才才是,小六子,带他下去安排安排吧。”
宋忆蓦然抬头,惊讶片刻,还没等回过神来便被连拉带扯地拖下去了,“哎?!我答应了吗我?哎——”
解决了这个麻烦,秦玉箫叹了一口气,不经意间一扫,刹那间,她瞧见一个眼熟的故人。
“最后那个,抬起头来。”她倒吸一口凉气。
随着那人缓缓抬首,露出一张精雕细刻的脸,秦玉箫梗在喉间的那口气一瞬间呼了出来,手不由得一松,茶杯被抛弃般碎在地板上。
底下的人皆是下一哆嗦,唯独那男子沉稳得面不改色。
“你……”
秦玉箫怜惜地笑了,无奈又心酸。
林间松香伴古寺钟声阵阵,山风拂过铺满杂草的小路,梦中的她身穿白衣手提一盏灯穿梭在林间,长发及腰,露出的一段藕臂戴着一个晶莹剔透的玉镯。
“她”奔跑之际,衣摆随风飘扬,蓦然回首,发丝还搭在脸颊旁,鼻尖微红。透过那条遮目的白色绸带,秦玉箫似乎与“她”对上目光。
前世,自己确实曾在祭祀时上过山,于初秋傍晚的山林中迷路,疑似身后有人尾随,她奔跑时也曾回首望去,只不过什么都看不见罢了。
如此……
秦玉箫的目光渐渐从面前的自己脸上移开,她蓦然间回首,山风从她身后刮来,她看到了自己飞扬的发丝,映入眼帘的,还有一个一袭黑色衣裳的男子。
秦玉箫往前行了几步,驻足。黑色的袍子用金线绣了张牙舞爪的蟒,男子眉眼如山泉般平静清爽。
“谢凛……”她听见自己的声音。
耳畔是树叶于风中拍打的沙沙声,她看着谢凛目不斜视地与自己擦肩,“秦玉箫。”
秦玉箫于恍惚中抽身,再回头时,“她”已走远,谢凛依然控制速度不紧不慢地跟在“她”身后一段距离。
天色渐暗,朦胧的山雾中,远处亮起两盏灯,向着落霞渐行渐远。
宿命模糊了双眼,画面一转,不知是哪一年正午的长安街。
秦玉箫站在人声鼎沸的街道中央,耳畔有议论的窃窃私语声,秦玉箫看着周围熟悉的一切,她知道,这是永安九年的仲夏,长安出了个美貌不输探花郎贺洵的谢凛,剑眉星目,能文善武。
秦玉箫往一个地方看去,酒楼二楼的包厢里,坐着一位不施粉黛的姑娘,淡青色的衣袖搭在窗棂上,露着半边侧脸在喝茶。
这一年,她还未入宫。
听闻前三甲已出,那时还在长安的韩玉珠特地将她拉出来瞧热闹。平日里足不出户,她仅知那风流倜傥的公子姓谢。
后来入宫,从皇帝那里才得知他的名讳,那时皇帝恐她不信,亲自为她读过那年科举谢凛的文章,可谓是文采斐然。
但一直到临死前,秦玉箫才与那传闻中的帝师才说上一句话。
人群里一阵骚动,街边的闺秀姑娘们一个个眉飞色舞,秦玉箫知道,状元郎来了。她无奈一笑,就见那少年郎单手持缰策马而来。
秦玉箫真真切切地看到他的脸,没有乌纱官帽,略凌乱的黑发束起,眉眼坚毅,唇边带笑,大红色官服衬这玉面郎君英俊潇洒。
谢凛如一阵风穿过她,原来她不过是个虚影罢了。秦玉箫抬眼朝楼上望去,韩玉珠正兴致盎然地讲话,“她”则一边应和着微笑,一边指尖敲打着窗棂。
不看韩玉珠的口型,秦玉箫也知道,那姑娘说的是:谢公子虽貌美,依我看,还是那温柔可人的探花郎更博我欢心!
探花郎,贺洵。
不过是各花入各眼罢了。她是这样回答的。可惜她蒙了眼,到死才见上那“貌美”。夺取功名后,一三甲却又隐居广陵。
微风起,周围景象又变了。
是长安城的郊外,她一眼就认出永平侯府的马车,她还记得那个车夫。一年孟春,边关战起,长兄在外,长姐到寺中为其祈福,她便晨间受命为之送早膳。
山间路不好走,才上山时马儿不慎擦伤了腿,马车也一瘸一拐地慢走着。
迎面也来了辆马车,山路狭窄,亦不便让道。秦玉箫走动着打量这辆马车,不知里面坐的是何人,她记得前世的自己,一直没有露面。
两位车夫手舞足蹈地交涉着,耳边又响起一道爽朗的声音,“公子,是永平侯府的马车。”
秦玉箫转眼看去,只见一身黑衣,身姿板正的小公子对着马车里的人说话,待他转过头来时,秦玉箫神色微动,云芜?
此时,马车里的公子先开了车帘,一张脸上稍带了疲倦之意,是谢凛,原来是谢凛。
谢凛瞥了一眼前方,愣了愣,然后道:“山路已尽,将马换了,他们先行。”
“是。”
紧接着,云芜让车夫将两家的马交换,走到自家马车边,恭敬道:“姑娘,我们公子说,下山路已尽,姑娘等上山不易,特命交换马匹,您等先行。”
“多谢了。”车内传来一声音微弱的女声,车帘被风吹动,却迟迟不曾被掀开过。
两辆马车擦肩而过,背道而驰。
原来那年遇到的,竟然是刚回京的谢凛么?
下一刻,漫天大雪映入眼帘,天寒地冻的宫里,一女子跪在御书房前。虽身披大氅,可也耐不住凛冬的寒,脸颊和耳尖通红,蓝田立在身边。
这是她入宫第一年的隆冬,秦玉箫清清楚楚地记得,这是她唯一一次被罚。
是玉嫔试探她的眼睛,她干脆破罐子破摔打碎了玉嫔娘家带来的玉镯子。玉嫔赔了夫人又折兵,恼羞成怒,命她风雪中于御书房前跪了一整晚。皇帝不怎记得她,便由玉嫔去了。
夜色已深,宫里四处点了灯,蓝田向李福海求了盏灯点亮,跳跃的灯火照亮“她”的侧脸,雪花纷纷扬扬落在其肩头。宫内行走的人皆唯恐避她之不及,垂着脑袋迅速走过。
女子依旧面无表情,青色的绸带渐渐被雪水浸湿。秦玉箫记得,不过一会儿,她就感受不到扑在脸上的雪花了。
御书房的窗纸上映着两人的影子,还有官员在与皇帝交谈。
不久后,御书房的门开了,一男子走到屋檐下,动作顿了顿,然后撑开一把伞。灯光朦胧了视线,秦玉箫无法看清那是谁。
直到他走到“她”身边,玄金蟒袍,身姿颀长,温文尔雅的模样,竟是太子太傅谢凛!
只见,谢凛将手中的伞隔着“她”递给蓝田,蓝田正欲发话,谢凛却手指竖在唇间,比了个“嘘”的口型。秦玉箫愣怔片刻,这是万万没想到的。
回过神后转身望着谢凛消失在风雪中的身影,当时,自己确实发觉了不对劲,可蓝田闭口不提,她便也没问。
忽然,秦玉箫余光忽然瞥见什么,移去目光,那人刚好亦回首看来。二人皆是惊住了,没等反应过来,那人便淡出了她的视线,而自己也在同时消散。
秦玉箫于梦中惊醒,猛地坐起身来,看着屋内熟悉的布置,气喘吁吁,像是一条脱了水的鱼。
为何会在梦中遇见谢凛?梦中的秦玉箫和谢凛是前世的他们,她则是入梦者。
看他那个反应,他定是能看见自己。难道……他亦在梦中?
秦玉箫长呼一口气,虽不知这是为何,但以此看来,他二人从始至终都在同一个场景,不过是皆未发现对方罢了。与他对视的那最后一眼,谢凛眼中除了惊讶、不敢置信,亦有恍惚。
春夏秋冬,晨午昏夜。
他们四时相遇,四时擦肩,是真实,亦是虚幻。
“姑娘,可是梦魇了?喝口水压压惊吧。”蓝田揉着眼走来。
蓝田的话将她瞬间拉回现实,她接过杯子,抿了一口。
蓝田离开后,秦玉箫靠在床头,揉着腕间的珠串,黑发披肩,脸色有些苍白。她忽然想到,那次宋卿做的事,她还未来得及回报她。
秦玉箫在翊坤宫主殿门前随意撒了些金盏菊的种子,便日日邀宋卿来喝茶,命门前的奴婢不许说话。过了几日,那地里的种子都不知被踩哪里去了。
“陛下。”
此时,沈荣正靠在榻上批奏折,一边咳嗽一边喝茶,“爱妃这是从何处受了委屈了?”
“宋答应将臣妾种的金盏菊……肆意践踏了。”她语气平静,却难掩惋惜,“本想着待它们开花了,来年也叫陛下瞧瞧的,如此一来……”
沈荣果然面色沉重起来。
“宋答应当真是……”沈荣摇了摇头,不知该用什么形容这个有些怯懦的女子。
秦玉箫:“宋答应许不是故意的,臣妾也不好刻意与她计较,只是臣妾也像找个法子出出气。”
沈荣笑道:“贵妃想如何?”
秦玉箫欲言又止,紧接着故作思量状,忽然抬眼笑着,“臣妾记得,宋答应有个年轻的兄长,陛下可看重他?”
沈荣惊愕片刻,“不过是个草包罢了,贵妃说他作甚?”
秦玉箫:“陛下上个月与臣妾说,宫里要进一批宫女太监,不如将他一并送进宫来。”
沈荣并没有立刻答话,秦玉箫垂下脑袋,“若是不可……”
“朕允了。”
当晚,秦玉箫便将此事告知谢凛。
立冬那日,宫内果然进了人。
秦玉箫手掌六宫,权力最大。此时,她一身正装,镇定自若地坐在高座上,挨个打量着底下跪着的太监宫女。
有几个小宫女被她盯得瑟瑟发抖。
“都抬起头来罢。”她拿起帕子擦了擦手指,漫不经心道。
底下的人果然都颤颤巍巍地抬起脑袋,垂着视线。偏有一人,瞪着圆眼睛不服气地看着她,模样俊俏,面部线条柔和,皮肤白皙,一双眼睛黑亮,这才是个玉面小郎君。
啧,又没阉了你,做出这份模样给谁看呢?
她不屑地笑了一声,朗声道:“宋小公子,可是觉得本宫这里比不上那刑部天牢了?”
“你……贵妃娘娘,微臣不敢。”宋忆垂下视线,声音依旧咬牙切齿。
秦玉箫不是傻子,“既入了宫,就要对本宫自称奴才才是,小六子,带他下去安排安排吧。”
宋忆蓦然抬头,惊讶片刻,还没等回过神来便被连拉带扯地拖下去了,“哎?!我答应了吗我?哎——”
解决了这个麻烦,秦玉箫叹了一口气,不经意间一扫,刹那间,她瞧见一个眼熟的故人。
“最后那个,抬起头来。”她倒吸一口凉气。
随着那人缓缓抬首,露出一张精雕细刻的脸,秦玉箫梗在喉间的那口气一瞬间呼了出来,手不由得一松,茶杯被抛弃般碎在地板上。
底下的人皆是下一哆嗦,唯独那男子沉稳得面不改色。
“你……”
秦玉箫怜惜地笑了,无奈又心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