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换婚
一睁眼,没想到竟不是什么阴曹地府,而是在当年家里商量婚事的场面。
时间已经隔了十几年,我的记忆早已模糊不清,甚至以为这还是一场迷梦,却在清晰地听到父亲说“那就按我的想法,玉涵嫁到贾家做续弦,秀荣嫁给林家的大郎”后惊醒。
“不可!”我连忙大声反驳,这话我不只在梦中喊过多少次,尤其是在刚得知妹妹的死讯后的那段时间。
我那不开窍的妹妹无论多奇葩,也万不该是二十出头就落得个香消玉碎的下场。
“好好说话,无缘无故怎么这般失态?”爹爹有些严厉的诘问。
我隔着泪眼看向他,一副威严端正的中年神采,完全不是记忆里最后一幕的狼狈灰败的模样。
太好了,一切还没开始,苍天有眼,竟真给了我重来的机会吗?!
父亲看我竟哭了,以为我真是不满极了定下的安排,便开口解释说:“玉涵,贾家虽是比不得从前,但毕竟是高门望族,这婚事细究仍是我祝家高攀。为父与贾缘同朝多年,自认对他有几分了解。他行事规矩持重,风评极佳,你有何不满呢?”
而我却半点心思不在父亲所说的话上,只入神地盯着对面穿着水绿色的衣衫,清新中带着生气,像刚涌出的泉水似的人。她也正看着我,我们眼神一对,就都明白了——对方也重生了。
不错,不错,好妹妹,那就再比一次谁过好吧!
“爹爹,不是女儿要辜负您的一番好意,只是林家早年曾救过您的命,这样天大的恩情,自然是做大女儿的前去报恩,照顾生活。也算是与前事结一个善果。”
“而贾家过世的夫人留下了一双年仅三岁的儿女,想来续弦是想让继母照顾两个孩子,不愿意短时间内再添新丁的。妹妹性情温柔,年纪又小,正是能和幼子玩到一块的时候,贾家家大业大,必定不会轻慢她。”
“我与妹妹的婚事互换一下,岂不是更好的安排?”不顾娘亲疑惑震惊的眼神,我努力向父亲陈述,希望能改变他的决定。
父亲深深地看了我一眼,却转头对着妹妹说道:“秀荣,不是为父不为你着想,只是林家的婚约早已定下,林家寡母拿着信物上门来找,我不能因她贫困就怠慢敷衍。”
“安排你嫁往林家是念着你平和沉静,不在意身外之物。林家人丁单薄,不受过多人情牵绊,将来持家不至于太费心思。”
“而你姐姐素来喜好金玉,平日一样的份例,你总是补贴她大半,这些为父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如今你姐姐对爹的安排不满,想与你交换,你又是怎么想的?”
哎,都怪我的喜好表现得太外露,这一点我根本无法反驳。但人活世上,无财寸步难行,除了妹妹这样古怪的,还有谁会不在意金玉钱财呢?
我看见妹妹笑了笑,不由瞪她一眼,心想她又不是才知道我爱财,干嘛取笑我!
她并不将我的行为放在眼里,温声对父亲说:“一切听爹爹的,爹爹要秀荣嫁与林家,秀荣并无不满。”
我有些着急,这傻子上一世被林家害得那么惨,难得重生了,为什么不躲远些?于是我再接再厉地说:“爹爹,秀荣性子软,怎么样都觉得好,女儿可不是这样,女儿不依!”
“玉涵,之前不是一直通过你娘暗示我不想去林家吗?怎么突然变了主意。婚配之事怎能儿戏,竟要朝令夕改吗?”父亲质问到,显得有些不耐烦。
见父亲早就看透了我的把戏,我便也不藏着掖着,直接说了一桩前世婚后才知道的一件小事。
“爹爹,不瞒您说,前些时候我和妹妹赶着贾家老太太带着孙子孙女上香的时候去看了。贾家的一对孩子十分骄纵,竟要骑在丫鬟的背上比赛先后。”
“感灵寺的后院您可能不知道,那满路的碎石子,人站着都膈脚。但照顾孩子的小丫头得跪趴在地上爬,哪个爬得慢了就会被身上的娃娃狠狠斥责,经过的路上两道血痕,却不见仆妇阻拦劝诫。这样无法无天的孩子我越想越觉得可怕,哪怕有锦衣玉食,我也不敢做他们的继母!”
可笑我前世还想着管教改变他们,到头来不仅竹篮打水一场空,还被他们给害死了!真是又气又窝囊!
父亲听地皱起了眉头,“既然如此,你又怎么舍得让妹妹嫁过去?我记得你们素来姐妹情深。”
天呐!真不知父亲是哪里来的错觉,我和祝秀荣哪里就姐妹情深了!不过是她把不稀罕的金银首饰甩给我,我想法子给她弄她想要的古籍书本罢了。
“那是——”我因为想到了别处慢了半拍,就被妹妹抢过了话头。
“姐姐说得不错,那日的场景我是亲眼见到的。只是林家也并非一团和气,母亲曾托人查过他家的底细,发现那林家落败并非歹人所害,而是林父生前沉迷赌坊,至今仍欠着赌坊五百两银子。”
“若非如此,十几年前有余力支持清贫书生的林善人也不会沦落到家财散尽,投湖自尽的境地。而林家的小儿子,自林父逝世后就一直在赌场混着,大概也是个败家的。”
“姐姐知道了这些,可还觉得贾家的两个幼子更可怕,还愿意嫁到林家?”她神色复杂的看了我一眼,我一时读不懂。
但我很清楚她最后的话里带着挑衅,若是平时我一定忍不了,但现在我却哑口无言。林家,怎么敢沾上赌债?还是超过五百两的数目——我攒到出嫁的私房钱都没有那么多啊!
我那一向聪慧的妹妹,前世以为挑了个清白俊携的准状元,没想到竟是朵烂泥里的白莲花。
“也不是不行吧。”我弱弱的回了句,声音小的近乎呢喃,自己也不明白是想还是不想让旁人听见。
“这可不是闹着玩的,结亲是一辈子的事。”母亲认真地对我说道。
我看见祝秀荣怔愣的样子,心想她竟也会因为我露出这样傻傻的表情。
我莫名胸中涌上一种奇异的感觉,鬼使神差地说:“我就是要换,我嫁与林家,管他有多少外债都帮着还;妹妹嫁到贾府,去对付那两个小娃娃!”
父亲和我一样,完全不知道赌债的事。如果说贾家的幼子性格顽劣他还能推知一二——毕竟是失怙的孩儿,想来会受些溺爱。然而,他心中对他有再造之恩的林大善人,怎么会是一个害人害己的赌棍呢?
他讶异地问母亲:“这是什么时候的事?你是何时知道的?
母亲有些愧疚,“欠着有四五年了。我也是在林家送来庚帖之后才知道,因考虑要配什么嫁妆,就派人查了他家的底细知晓。夫君你是重情之人,忆起往日就对林恩公赞不绝口,我不忍心你得知恩人下场凄凉。”
听到这些,父亲忍不住回忆起往事,叹息恩人昔日的神采和弄人的命运,十分惋惜伤感;母亲则神色歉疚,心疼的看着父亲。
而我的内心万马奔腾,疯狂咆哮:不是吧,爹,娘!那姓林的生前肆意挥霍,留下巨额赌债,坑惨活着的家人。他倒是痛快的死了,但你们的宝贝女儿可是要嫁过去活受罪啊!不如可怜可怜前世的妹妹,可怜可怜我吧!不如多贴几台嫁妆啊!
但我还是心存幻想地小心试探, “爹,那林恩公去得这样不光彩,女儿和妹妹能不能都不嫁给他们家?”
“哎,说的什么糊涂话!旧人的恩情岂能不顾,更何况两家的庚帖你爹都已经收下,怎么有反悔的道理!”母亲没等父亲出言,就先说了拒绝。
我看父亲沉着脸默不作声,就知他也认同母亲的说法,不由心中叹了口气。也是,他祝家尚书既做了决定,怎么可能因为担心女儿婚后的日子,就让自己失了信誉?
妹妹和我沉默地互相看着,心中都明白:爹爹固然心疼孩子,但终究是个人的声誉和未来更重要。娘亲固然心疼女儿,但终究是夫家的利益和地位更重要。
我只得自我安慰,好歹林家没有幼童,且有妹妹的经验,再加上我这个生财有道的小能手,肯定能比妹妹混得好!
“哎呀,女儿刚刚只是玩笑话。亲定是要结的,且趁我和妹妹的庚帖还没送出,就按女儿想的换了吧!”
父亲神色有松动,但仍是不作声。我看出他已经动摇,却似乎是不忍心,于是我又开玩笑般地主动说道:“爹爹,您还不知道我吗?脾气本事比起多少男子都不逊色,哪里不能过的风生水起?您若是担心,就多送些嫁妆与女儿罢!”
“你这丫头,也不害臊。还未定下日子,就惦记起嫁妆的事了?!”父亲笑着轻斥骂了我一句,母亲也跟着笑了起来。
“爹,娘,姐姐,事情既定了,就快些用膳吧。女儿已经饿了。”秀荣轻轻巧巧的说道。她年纪小,又身形瘦削,父亲母亲听到就笑着说开膳,再不提婚事。
时间已经隔了十几年,我的记忆早已模糊不清,甚至以为这还是一场迷梦,却在清晰地听到父亲说“那就按我的想法,玉涵嫁到贾家做续弦,秀荣嫁给林家的大郎”后惊醒。
“不可!”我连忙大声反驳,这话我不只在梦中喊过多少次,尤其是在刚得知妹妹的死讯后的那段时间。
我那不开窍的妹妹无论多奇葩,也万不该是二十出头就落得个香消玉碎的下场。
“好好说话,无缘无故怎么这般失态?”爹爹有些严厉的诘问。
我隔着泪眼看向他,一副威严端正的中年神采,完全不是记忆里最后一幕的狼狈灰败的模样。
太好了,一切还没开始,苍天有眼,竟真给了我重来的机会吗?!
父亲看我竟哭了,以为我真是不满极了定下的安排,便开口解释说:“玉涵,贾家虽是比不得从前,但毕竟是高门望族,这婚事细究仍是我祝家高攀。为父与贾缘同朝多年,自认对他有几分了解。他行事规矩持重,风评极佳,你有何不满呢?”
而我却半点心思不在父亲所说的话上,只入神地盯着对面穿着水绿色的衣衫,清新中带着生气,像刚涌出的泉水似的人。她也正看着我,我们眼神一对,就都明白了——对方也重生了。
不错,不错,好妹妹,那就再比一次谁过好吧!
“爹爹,不是女儿要辜负您的一番好意,只是林家早年曾救过您的命,这样天大的恩情,自然是做大女儿的前去报恩,照顾生活。也算是与前事结一个善果。”
“而贾家过世的夫人留下了一双年仅三岁的儿女,想来续弦是想让继母照顾两个孩子,不愿意短时间内再添新丁的。妹妹性情温柔,年纪又小,正是能和幼子玩到一块的时候,贾家家大业大,必定不会轻慢她。”
“我与妹妹的婚事互换一下,岂不是更好的安排?”不顾娘亲疑惑震惊的眼神,我努力向父亲陈述,希望能改变他的决定。
父亲深深地看了我一眼,却转头对着妹妹说道:“秀荣,不是为父不为你着想,只是林家的婚约早已定下,林家寡母拿着信物上门来找,我不能因她贫困就怠慢敷衍。”
“安排你嫁往林家是念着你平和沉静,不在意身外之物。林家人丁单薄,不受过多人情牵绊,将来持家不至于太费心思。”
“而你姐姐素来喜好金玉,平日一样的份例,你总是补贴她大半,这些为父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如今你姐姐对爹的安排不满,想与你交换,你又是怎么想的?”
哎,都怪我的喜好表现得太外露,这一点我根本无法反驳。但人活世上,无财寸步难行,除了妹妹这样古怪的,还有谁会不在意金玉钱财呢?
我看见妹妹笑了笑,不由瞪她一眼,心想她又不是才知道我爱财,干嘛取笑我!
她并不将我的行为放在眼里,温声对父亲说:“一切听爹爹的,爹爹要秀荣嫁与林家,秀荣并无不满。”
我有些着急,这傻子上一世被林家害得那么惨,难得重生了,为什么不躲远些?于是我再接再厉地说:“爹爹,秀荣性子软,怎么样都觉得好,女儿可不是这样,女儿不依!”
“玉涵,之前不是一直通过你娘暗示我不想去林家吗?怎么突然变了主意。婚配之事怎能儿戏,竟要朝令夕改吗?”父亲质问到,显得有些不耐烦。
见父亲早就看透了我的把戏,我便也不藏着掖着,直接说了一桩前世婚后才知道的一件小事。
“爹爹,不瞒您说,前些时候我和妹妹赶着贾家老太太带着孙子孙女上香的时候去看了。贾家的一对孩子十分骄纵,竟要骑在丫鬟的背上比赛先后。”
“感灵寺的后院您可能不知道,那满路的碎石子,人站着都膈脚。但照顾孩子的小丫头得跪趴在地上爬,哪个爬得慢了就会被身上的娃娃狠狠斥责,经过的路上两道血痕,却不见仆妇阻拦劝诫。这样无法无天的孩子我越想越觉得可怕,哪怕有锦衣玉食,我也不敢做他们的继母!”
可笑我前世还想着管教改变他们,到头来不仅竹篮打水一场空,还被他们给害死了!真是又气又窝囊!
父亲听地皱起了眉头,“既然如此,你又怎么舍得让妹妹嫁过去?我记得你们素来姐妹情深。”
天呐!真不知父亲是哪里来的错觉,我和祝秀荣哪里就姐妹情深了!不过是她把不稀罕的金银首饰甩给我,我想法子给她弄她想要的古籍书本罢了。
“那是——”我因为想到了别处慢了半拍,就被妹妹抢过了话头。
“姐姐说得不错,那日的场景我是亲眼见到的。只是林家也并非一团和气,母亲曾托人查过他家的底细,发现那林家落败并非歹人所害,而是林父生前沉迷赌坊,至今仍欠着赌坊五百两银子。”
“若非如此,十几年前有余力支持清贫书生的林善人也不会沦落到家财散尽,投湖自尽的境地。而林家的小儿子,自林父逝世后就一直在赌场混着,大概也是个败家的。”
“姐姐知道了这些,可还觉得贾家的两个幼子更可怕,还愿意嫁到林家?”她神色复杂的看了我一眼,我一时读不懂。
但我很清楚她最后的话里带着挑衅,若是平时我一定忍不了,但现在我却哑口无言。林家,怎么敢沾上赌债?还是超过五百两的数目——我攒到出嫁的私房钱都没有那么多啊!
我那一向聪慧的妹妹,前世以为挑了个清白俊携的准状元,没想到竟是朵烂泥里的白莲花。
“也不是不行吧。”我弱弱的回了句,声音小的近乎呢喃,自己也不明白是想还是不想让旁人听见。
“这可不是闹着玩的,结亲是一辈子的事。”母亲认真地对我说道。
我看见祝秀荣怔愣的样子,心想她竟也会因为我露出这样傻傻的表情。
我莫名胸中涌上一种奇异的感觉,鬼使神差地说:“我就是要换,我嫁与林家,管他有多少外债都帮着还;妹妹嫁到贾府,去对付那两个小娃娃!”
父亲和我一样,完全不知道赌债的事。如果说贾家的幼子性格顽劣他还能推知一二——毕竟是失怙的孩儿,想来会受些溺爱。然而,他心中对他有再造之恩的林大善人,怎么会是一个害人害己的赌棍呢?
他讶异地问母亲:“这是什么时候的事?你是何时知道的?
母亲有些愧疚,“欠着有四五年了。我也是在林家送来庚帖之后才知道,因考虑要配什么嫁妆,就派人查了他家的底细知晓。夫君你是重情之人,忆起往日就对林恩公赞不绝口,我不忍心你得知恩人下场凄凉。”
听到这些,父亲忍不住回忆起往事,叹息恩人昔日的神采和弄人的命运,十分惋惜伤感;母亲则神色歉疚,心疼的看着父亲。
而我的内心万马奔腾,疯狂咆哮:不是吧,爹,娘!那姓林的生前肆意挥霍,留下巨额赌债,坑惨活着的家人。他倒是痛快的死了,但你们的宝贝女儿可是要嫁过去活受罪啊!不如可怜可怜前世的妹妹,可怜可怜我吧!不如多贴几台嫁妆啊!
但我还是心存幻想地小心试探, “爹,那林恩公去得这样不光彩,女儿和妹妹能不能都不嫁给他们家?”
“哎,说的什么糊涂话!旧人的恩情岂能不顾,更何况两家的庚帖你爹都已经收下,怎么有反悔的道理!”母亲没等父亲出言,就先说了拒绝。
我看父亲沉着脸默不作声,就知他也认同母亲的说法,不由心中叹了口气。也是,他祝家尚书既做了决定,怎么可能因为担心女儿婚后的日子,就让自己失了信誉?
妹妹和我沉默地互相看着,心中都明白:爹爹固然心疼孩子,但终究是个人的声誉和未来更重要。娘亲固然心疼女儿,但终究是夫家的利益和地位更重要。
我只得自我安慰,好歹林家没有幼童,且有妹妹的经验,再加上我这个生财有道的小能手,肯定能比妹妹混得好!
“哎呀,女儿刚刚只是玩笑话。亲定是要结的,且趁我和妹妹的庚帖还没送出,就按女儿想的换了吧!”
父亲神色有松动,但仍是不作声。我看出他已经动摇,却似乎是不忍心,于是我又开玩笑般地主动说道:“爹爹,您还不知道我吗?脾气本事比起多少男子都不逊色,哪里不能过的风生水起?您若是担心,就多送些嫁妆与女儿罢!”
“你这丫头,也不害臊。还未定下日子,就惦记起嫁妆的事了?!”父亲笑着轻斥骂了我一句,母亲也跟着笑了起来。
“爹,娘,姐姐,事情既定了,就快些用膳吧。女儿已经饿了。”秀荣轻轻巧巧的说道。她年纪小,又身形瘦削,父亲母亲听到就笑着说开膳,再不提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