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昭十九年十一月初,嘉州大雪,三日不绝。银装裹素河,覆雪压梅枝。

    嘉州边陲小城归嘉县背临神山颢苍,隔封阳江与外蛮相望。连年战火不绝,得今所幸大雪冰封万里长河,两方相离北岸,小城正得几月清静。

    城南茶馆熙熙攘攘,来客不绝。暮仰白雪恰闲淡,雪未休,语未休。

    众人品茶赏雪聊家常,有问东户鸡豚足否,有答瑞雪盖麦芽,来年好收成。

    小镇临神山,盛产药草珍木,来往商队四季奔波。

    如今入嘉州的大道被大雪封路,商队不得已停下,在茶馆休整。

    噪杂声伴着门外长街买卖吆喝,吵醒了墙角一棵沉睡的小草。

    小草睁眼,见市井连横,高楼千灯,绘万家长虹,听小贩走卒,吆喝起伏。

    与上次所见大相径庭,“她”喜欢这个地方,“她”喜欢这里的热闹,“她”悄悄地听着茶馆里来自四方的客人讲叙着,

    最西方有万里草原,牛羊成群;

    最南面有银河无涯,船帆激进。

    听他们说有一个最繁华的地方叫泽映,

    那里笑语纷纷,灯火不休

    那里美酒金樽,碧云叮铃。

    比这里好上万分。

    小草想着:要和自己的朋友一起去,但“她”找不到小花了。

    万言绘卷,“她”只能静静的听着。,

    “她”在的这个小城叫归嘉。归嘉是云泽的最北面,云泽有七州四河………

    窗边那传来一声长叹在这欢声笑语中尤显突兀,屋内声音戛然而止。“她”回神,客人们皱眉望去,见一白发老人。

    老人持盏未饮,忧郁的望向西北。

    众人不解,开口问老者:“老人家,最近可有什么烦心事吗?叹气作甚。”

    客人纷纷附和,想着做良行的善人

    “老人家,您若是有什么事不妨与我们说说,别皱着眉头啊,我们这么多人呢,说不定就能帮你解决了。”

    老人闻言,又是一声长叹:“到底都是年轻人呢,总是只看事物表面,你们只看到了泽映月夕时灯火圆满和家欢,却不知王城内门事事起。”

    老人停顿了一下,饮了一口茶,接着道“这一场大雪停后又有谁知是福是祸呢?我们都不过众生中的普通人,是这风雪下的埋骨者啊!”

    听此有人面色突变,凝重不已;有人不解,窃窃私语。

    "呵"门口传来一声轻笑,众人顺着声音望去,见一袭明黄外衫的女子,缓缓走来。

    她带着帷帽,长纱垂至腰间,恰来的一阵风吹起了她的衣摆,似冬日绽放的迎春花,在这尤显突兀,却又足够惊艳。

    那纱布虽遮住了她的外貌,但从模模糊糊的轮廓和身姿可以看出是个美人。

    美人走到了老人的跟前,纤细的手指轻扣方桌,弯下腰,淡淡的开口,:“老人家,这美景,好茶的,说什么丧气话呢?歇着的时候就好好享福,何必杞人忧天。”

    女人的嗓音清灵,声音不大不小,茶馆的人都听得见。

    客人跟着附和:“对啊,老人家,咱们远离王都千里,哪管得那的暗下纷争。”

    “我们这天杰地灵的,用不完的药草,粮食,有什么好忌惮的。”

    不少人连连赞叹道:“以前每年都要担心外族来犯,可如今安国公将他们治得服服帖帖的,我们呢,都安安乐乐的,哪还有这么多担忧,……。”

    “你们,真是…”老人无奈地拍了下大腿,气愤地道:“都待傻了,罢了罢了,众子不可教也。”说着便起身离去。

    老人走后,茶馆内又热热闹闹讨论着。

    归嘉民风淳朴,并不排斥外来人,更何况是个美人。

    大叔,阿爷们招呼着女子快坐下,纷纷为她递茶。

    佘苒也并不怯生,一一接过了茶盏。

    茶馆老板为她端来了几份茶点,笑嘻嘻地开口道:“姑娘不是本地人吧,这大雪天的,路不好走,怕是来的时候有些艰难。”

    老板指了指一份绿糕,道:“来,快尝尝我们本地的特产,药草所制,专门驱寒的。”

    佘苒笑应着接过糕点,浅咬一口,道:“味道不错,虽是药草所制,但没有一点苦味,挺清香的,与别处味道不同。”

    “那当然了。”

    众人解释道“这草药都是我们当地百姓从神山上采的,从摘下到制成食物吃入口中,这过程不得超过六个小时,仅嘉州独有。别处的,错过了食物的最佳食用时间,自然是尝不到它的美味。”

    佘苒点了点头,不知在想什么,盯着手中的糕点有些出神。

    “姑娘是从哪里来的?看衣着也不像邻州的人。”

    佘苒回过神来,抬起头,想着没什么好隐瞒的,淡淡开口道:“王城,走了半个多月才到的。”

    “啊!”众人惊叹道:“那你一个女子可真是不容易啊,这大冬天的,自己一个人走了千里路……”大家小声地嘀咕着!

    佘苒听了,忙解释道:“不是一个人,还有……”

    正说着,一个高大的男子走了进来。

    月白的衣衫,他头发束起,戴着古铜色面具,露不出半分容貌。背倒挺着笔直,不卑不亢,看着像是某个富贵人家的公子。

    见男人过来了,佘苒起身迎去,自然地挽上了他的手臂道:“这便是陪我一起来的人。”

    客人看了看,两人相配,了然笑戏道:“没想到两位如此年轻,便已成家。”

    “不,…”佘苒正准备开口,男人便抢先道:“是”

    “哦~。”众人听后连连点头,“懂的懂的”佘苒见状,也未多作解释。

    “近来归嘉较寒,两位看着不是商人,瑶瑶千里从王城跑到这是做什么的?”

    山止步,路慢行,隆冬这不算个好去处。

    “来陪一位亲人过年。”佘苒只是轻声回答道。

    暂止战,人人安

    “今年归嘉会很热闹地,两位来这儿,可是个不错的选择。”

    佘苒并未回应,只是笑着点了下头。

    随后拱手作别“时候步早了,谢谢阿叔阿爷的款待,我二人先行寻亲,后会有期。”说罢便携手离去。

    他们专走巷中小路,往城北方向去。

    佘苒见四周无人了,问男人:“云淮,你说这算大雨前的最后一次宁静吗?”

    云淮没有说话,只是抽出手臂,把佘苒揽进怀中,答非所问地道:“我已让城中守卫给少将军传信,马上就可以见到佘大哥了。”

    佘苒轻嗯了一声,正欲开口,暗处一个裹着破布的小孩朝她冲来

    云淮忙拉着佘苒避开,小孩扑了个空儿摔在了地上。

    佘苒见她摔着,忙蹲下身去查看,刚把人拉起来,小孩儿又一头儿扑进了她怀里,紧紧地抱着,推也推不开。

    云淮蹲下,想先拉开孩子,却发现这孩子虽小,力气却不小,怎么也拉不动。

    佘苒无奈了,想来是谁家调皮的孩子,只得温柔地问道:“乖乖,突然跑过来,是有什么事要姐姐帮助吗?”

    见小孩不说话,佘苒抬手掀开“她”裹着的破布,想找人去问问是谁家的孩子。可刚掀起一角,佘苒便又慌忙地捂上。

    云淮不解地问:“宛宛(佘苒的小名),怎么了。”

    佘苒浅浅地呼出口气,道:"银白的头发。”

    幼时所闻,归嘉有传,雪时现异发者,乃山中精怪化形,精怪凶残,但全身皆宝,食其肉可延年益寿。

    云淮闻言,瞧四下无人,扶着佘苒拐进了一处堆放杂物的墙角。

    他掀开布,纵使在这冬天,那头银白发也极其亮眼。

    小孩约莫着才四、五岁,一双圆溜溜地大眼一直盯着佘苒看,也许是在头发的衬托下,显得眼睛格外的黑亮。

    佘苒自持从不信什么鬼怪之说,她也并不觉得这个小漂亮会是成精的怪物,但别人就不一定了。她心中忧叹了一声,想着:怕是不能随便丢下这个小家伙了。

    她看着这么白白嫩嫩的小孩子,或许是有人家的,得去找找的了。

    佘苒问“她”叫什么名字,家在哪里呀……。小漂亮一句都没回,只是磕磕巴巴地揪着佘苒叫着:“……花…花,…哦…草……”

    佘苒怕摔着“她”,只得抱紧些,侧身望云淮说无语道:“咱们不会捡了个傻子吧…”

    云淮摸摸孩子发顶,一时也不知要说什么,只道:“先带着去找佘大哥吧。”

    “也只能这样了。”

    佘苒摘下了帷帽扣在了小孩头上,小孩透过厚纱看到了她的外貌,轻墨淡眉,杏眼圆澈,嫣红的嘴唇薄翘,身上飘着一股淡淡的冷香,小草就是寻着这香气找到佘苒的。

    小草低下头枕在佘苒肩上,乐滋滋地想:小花变成人也好漂亮啊!但又好伤心啊,小花听不懂我说话。

    没关系,小草暗暗地下定决心,虽然小花听不懂话,但我也会一直陪在小花身边,免得像上次一样,睡醒了,小花就不见了,自己还被人丢在了阴潮的墙角好长时间。

    想着想着,小草却又忍不住睡了过去。佘苒看了看肩上的小家伙更发无奈

    睡得熟,倒是不怕外人。

章节目录

并无念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灯下一只兔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灯下一只兔并收藏并无念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