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阿米被限制人身自由的时候,听到宋疏告知要通知她爸。
阿米突兀地打断了他。
“不用通知了,他不会来的。”
她抬头直视宋疏:“我奶奶在乡下,我不希望她受惊,麻烦不要让她知道,老人家身体不好。”
“按照规定,是必须要通知家属的。”宋疏拍了拍手中的笔录。
“哦,那你打吧。”
阿米面无表情地听着宋疏拨通她爸的号码,听着她爸的破口大骂,几度挂断,几度拨号。
五个小时后,她被她爸一把抱在怀里,痛哭流涕,泪水沾满了衣襟,她冷漠地坐在那里。
阿米迎着所有人复杂的目光,毫无波澜地想,瞧,这就是她爸。
阿米出生在二月,奶奶说二月是一年中最特别的月份,只有它随着年份的日子一直在变,她出生在二月,也是最特殊的宝宝。
她觉得奶奶说得没错,阿米的确是最特殊的宝宝。
阿米之所以叫阿米,是因为她是吃米汤长大的。
从记事起,她就没有妈妈。
小时候,在她还不懂事时,因为被朋友嘲笑,她也曾跑去问她爸爸,妈妈去哪里了?
每当这时,她肥嘟嘟的小屁股就会开花。
肥嘟嘟是她奶奶养的肉,花是她爸爸的杰作。
阿米的爸爸是一个情感十分充沛的人,阿米只能这样评价他。
他常常会莫名其妙地暴怒,然后下一刻又涕泪横流地道歉。
尤其在阿米面前,他时而觉得是阿米的存在逼走了妻子,时而觉得妻子给他戴了绿帽子跑了,阿米也不是他的女儿,时而又认为阿米是他和妻子的爱情结晶。
阿米曾经很认真的向别人介绍她的爸爸:我的爸爸有精神病。
她一度坚信爸爸只是生病了,因为奶奶是这样告诉她的。
阿米从不怀疑奶奶的话。
她的童年其实很美好,除了在爸爸面前她时刻都得准备跑路,免得爸爸犯病揍她,好在他们父女俩并不常见面。
直到阿米十二岁那年。
那年的她拿着捡垃圾第一次赚到的几块钱,不多,但阿米很爱惜。
每天晚上都要瞒着奶奶一遍遍地翻来覆去地数,每多一毛都要摸好多遍。
阿米爸爸回来的时候,阿米兴冲冲地捧着钱盒子高兴地对爸爸说:“爸爸,我能赚钱了,我们会治好病的。”
她只是想告诉爸爸,一切都会好的。
阿米抬头,迎接她的是爸爸沙包大的拳头、暴怒狰狞的五官以及涨得通红的脖子。
奇异地,阿米的心里竟然很平静,好像早有预料似的。
那一次,阿米没有躲,拳头落在她的脸上、身上,剧痛袭来,她痛得蜷缩在地上,有血从她头上流下,划过眉骨,聚在眼窝,像是凝着一汪血泪,久久不散。
阿米在恍惚中看到了妈妈,面目模糊,但眉眼很温柔,一直在对她微笑。
“妈妈......”她忍不住呢喃出声的瞬间,恍然惊醒。
瘦小的阿米扶着桌椅踉踉跄跄站起来,转身扑向爸爸,迎着他惊怒的目光,用尽一生的力气在他胳膊上留下深深的齿痕。
从那以后,阿米再也没有梦见过妈妈。
十二岁的阿米在那一刻承认,阿米的爸爸只有在阿米面前才会变脸。
从此以后,阿米介绍她的爸爸总会说:我爸爸是个神经病。
21
陈生知道父母要来的时候,他父母已经在路上了。
他面无表情地等待,像是在等待一场早已排练好的默剧开场。
一室之隔,陈生听着他父母迈着优雅的步子进来,不紧不慢,每一步都像是精准丈量好的。
他的母亲亲切地与警察寒暄致辞,他的父亲在与宋疏联络感情。
而他这个儿子被彻底遗忘在角落。
直到有人提醒,他的父母来这里点卯,看他一眼像是在审视着什么。
陈生出生在七月,一年中最热的夏天。
陈生之所以叫陈生,是因为他随父姓陈,在某年诞生在了世间。
他出生那年,陈母忙着打理刚刚开业的美术馆,埋怨着孩子来的不是时候。
陈父正准备竞争总经理的位置,无暇看管孩子。
从小到大,陪伴陈生最长时间的只有保姆,保姆三年一换,陈生来不及熟悉这一个,下一个就到岗了。
小时候的陈生是个调皮孩子,他活泼好动,爱玩爱闹。
经常不是打碎这个就是玩坏那个。
陈父陈母自诩文明人,从不责打辱骂他,也不做无用功,只是无视他。
每当他做错事,他就像被施了一层魔法,陈父陈母都看不见他的魔法。
他从母亲面前经过,陈母品着茶杯里透亮的红茶。
他从父亲面前跑过,陈父会扶一扶眼镜接着看报纸。
他喊爸爸妈妈,没有人应他。
一开始,陈生觉得这个游戏很有意思,他喜欢这个魔法,犯任何错都不会像他同学那样挨打。
但很快,陈生开始感到恐惧。
在这个家里,没有人和他说话,他只能和娃娃一遍又一遍地重复:我错了。
陈生渐渐长大,昔日的调皮模样早已没了踪影,一层又一层皮囊退去,他逐渐变成了别人家的孩子。
陈父陈母喜欢带着他出席各种聚会。
陈生会下意识露出标准的八颗牙齿。
陈父陈母常常在他耳边说,他们是因为爱他才这么对他。
已然长大的陈生逐渐明白,他们不是爱他,而是爱自己。
但说实话,陈生并不怨恨他们,在这世上,有谁能不更爱自己呢?
他们的爱,在陈生看来,像是一阵淅淅沥沥的已然迟到的春雨,于他无关痛痒。
听,他们在说:我不能有个杀人犯的儿子。
阿米被限制人身自由的时候,听到宋疏告知要通知她爸。
阿米突兀地打断了他。
“不用通知了,他不会来的。”
她抬头直视宋疏:“我奶奶在乡下,我不希望她受惊,麻烦不要让她知道,老人家身体不好。”
“按照规定,是必须要通知家属的。”宋疏拍了拍手中的笔录。
“哦,那你打吧。”
阿米面无表情地听着宋疏拨通她爸的号码,听着她爸的破口大骂,几度挂断,几度拨号。
五个小时后,她被她爸一把抱在怀里,痛哭流涕,泪水沾满了衣襟,她冷漠地坐在那里。
阿米迎着所有人复杂的目光,毫无波澜地想,瞧,这就是她爸。
阿米出生在二月,奶奶说二月是一年中最特别的月份,只有它随着年份的日子一直在变,她出生在二月,也是最特殊的宝宝。
她觉得奶奶说得没错,阿米的确是最特殊的宝宝。
阿米之所以叫阿米,是因为她是吃米汤长大的。
从记事起,她就没有妈妈。
小时候,在她还不懂事时,因为被朋友嘲笑,她也曾跑去问她爸爸,妈妈去哪里了?
每当这时,她肥嘟嘟的小屁股就会开花。
肥嘟嘟是她奶奶养的肉,花是她爸爸的杰作。
阿米的爸爸是一个情感十分充沛的人,阿米只能这样评价他。
他常常会莫名其妙地暴怒,然后下一刻又涕泪横流地道歉。
尤其在阿米面前,他时而觉得是阿米的存在逼走了妻子,时而觉得妻子给他戴了绿帽子跑了,阿米也不是他的女儿,时而又认为阿米是他和妻子的爱情结晶。
阿米曾经很认真的向别人介绍她的爸爸:我的爸爸有精神病。
她一度坚信爸爸只是生病了,因为奶奶是这样告诉她的。
阿米从不怀疑奶奶的话。
她的童年其实很美好,除了在爸爸面前她时刻都得准备跑路,免得爸爸犯病揍她,好在他们父女俩并不常见面。
直到阿米十二岁那年。
那年的她拿着捡垃圾第一次赚到的几块钱,不多,但阿米很爱惜。
每天晚上都要瞒着奶奶一遍遍地翻来覆去地数,每多一毛都要摸好多遍。
阿米爸爸回来的时候,阿米兴冲冲地捧着钱盒子高兴地对爸爸说:“爸爸,我能赚钱了,我们会治好病的。”
她只是想告诉爸爸,一切都会好的。
阿米抬头,迎接她的是爸爸沙包大的拳头、暴怒狰狞的五官以及涨得通红的脖子。
奇异地,阿米的心里竟然很平静,好像早有预料似的。
那一次,阿米没有躲,拳头落在她的脸上、身上,剧痛袭来,她痛得蜷缩在地上,有血从她头上流下,划过眉骨,聚在眼窝,像是凝着一汪血泪,久久不散。
阿米在恍惚中看到了妈妈,面目模糊,但眉眼很温柔,一直在对她微笑。
“妈妈......”她忍不住呢喃出声的瞬间,恍然惊醒。
瘦小的阿米扶着桌椅踉踉跄跄站起来,转身扑向爸爸,迎着他惊怒的目光,用尽一生的力气在他胳膊上留下深深的齿痕。
从那以后,阿米再也没有梦见过妈妈。
十二岁的阿米在那一刻承认,阿米的爸爸只有在阿米面前才会变脸。
从此以后,阿米介绍她的爸爸总会说:我爸爸是个神经病。
21
陈生知道父母要来的时候,他父母已经在路上了。
他面无表情地等待,像是在等待一场早已排练好的默剧开场。
一室之隔,陈生听着他父母迈着优雅的步子进来,不紧不慢,每一步都像是精准丈量好的。
他的母亲亲切地与警察寒暄致辞,他的父亲在与宋疏联络感情。
而他这个儿子被彻底遗忘在角落。
直到有人提醒,他的父母来这里点卯,看他一眼像是在审视着什么。
陈生出生在七月,一年中最热的夏天。
陈生之所以叫陈生,是因为他随父姓陈,在某年诞生在了世间。
他出生那年,陈母忙着打理刚刚开业的美术馆,埋怨着孩子来的不是时候。
陈父正准备竞争总经理的位置,无暇看管孩子。
从小到大,陪伴陈生最长时间的只有保姆,保姆三年一换,陈生来不及熟悉这一个,下一个就到岗了。
小时候的陈生是个调皮孩子,他活泼好动,爱玩爱闹。
经常不是打碎这个就是玩坏那个。
陈父陈母自诩文明人,从不责打辱骂他,也不做无用功,只是无视他。
每当他做错事,他就像被施了一层魔法,陈父陈母都看不见他的魔法。
他从母亲面前经过,陈母品着茶杯里透亮的红茶。
他从父亲面前跑过,陈父会扶一扶眼镜接着看报纸。
他喊爸爸妈妈,没有人应他。
一开始,陈生觉得这个游戏很有意思,他喜欢这个魔法,犯任何错都不会像他同学那样挨打。
但很快,陈生开始感到恐惧。
在这个家里,没有人和他说话,他只能和娃娃一遍又一遍地重复:我错了。
陈生渐渐长大,昔日的调皮模样早已没了踪影,一层又一层皮囊退去,他逐渐变成了别人家的孩子。
陈父陈母喜欢带着他出席各种聚会。
陈生会下意识露出标准的八颗牙齿。
陈父陈母常常在他耳边说,他们是因为爱他才这么对他。
已然长大的陈生逐渐明白,他们不是爱他,而是爱自己。
但说实话,陈生并不怨恨他们,在这世上,有谁能不更爱自己呢?
他们的爱,在陈生看来,像是一阵淅淅沥沥的已然迟到的春雨,于他无关痛痒。
听,他们在说:我不能有个杀人犯的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