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禾心疼极了,他两步走过来,伸手就想抚上她的背帮她按摩两下,又突然顿在半空,望着两只手上的泥停住了。
“哪里疼?”
没想到奚苗苗条件反射地侧了一下,下意识躲开了他的手。
空气突然变的尴尬。
柳禾嘴唇动了动,说道:“我,我手脏,没碰到你。”
奚苗苗尴尬极了,不太自然地哦哦了两声。
“我没事,就是腰弯的太久了。”
“要不你歇会吧,这里交给我。”
奚苗苗想了想,应了,左右柳禾已经做的比她还要好。
这男人,在种田这方面,真是自带天赋的。
奚苗苗跟柳小陶换了位置,姐妹俩拔秧苗,柳禾正在耐心教柳小陶,大家都在各司其职。
俞姜柳问:“这个要多久才能收获?”
奚苗苗回忆着书上的记载,答道:“大概3月余。”
俞姜柳点点头,“这一块田,能收多少斤,大米?”
“看情况。”奚苗苗也不敢放大话,毕竟她没种过,万一到时候翻车,颗粒无收也不是没可能。
拢共就一斤种子,除去损耗,剩的大概就八两,这秧苗是种下去了,活不活,活成个什么样还是个未知数。
“如一切顺利,大概能收百斤大米。”
奚苗苗不敢托大,只说个保守数据。
其实能收个四五十斤,她就偷笑了。
“日后收成,可否卖与我几斤,听闻邻国已经有人尝试种出过此类粮食,味道惊为天人,食而不忘,不知我能否有这个口福。”俞姜柳有些遗憾,“可惜就是产量太少,我也买不到。”
奚苗苗点头应允,“当然,到时定亲自送到你酒楼里。”
“那便在此先行谢过。”
时过响午,大家早饿的饥肠辘辘,好在活已经在收尾了。
奚苗苗跟莫秋恬把秧苗拔完,曹大忠把秧地翻了,再把泥打细,把剩下秧苗插完,前期工作就告一段落了。
奚云梅道:“这样就可以了吗?然后就能种出你说的大米来了?”
“没那么容易。”奚苗苗抹了把额头上的汗,“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要除草施肥杀虫,收割回来还得晒干去壳。”
奚云梅听的两眼发直,“这,这么复杂的呢。”
“麦子不也是这样的吗?”
“也对。”
莫秋恬望着田里插的有些东倒西歪,参差不齐的秧苗,感慨自己也有下地种禾的一天,“谁说不是呢。”
“小恬吃完午饭再回镇上吧,让柳禾送你们,顺便让他买点肥料回来。”
“好。”莫秋恬应下,“你不去吗?”
奚苗苗把工具收拾好,道:“我不去,地里还有好多活没做,菜地的草也该拔了。”
再不拔,草都比菜高了。
奚苗苗让其他人先回去,她去菜棚里摘了一捆空心菜,打算中午炒一盘。
空心菜已经长的很好了,可以摘去卖了。
后院还有一块菜地空着,到时候再移一点过去种,如此,平常想吃的时候,就不用跑来菜棚摘。
豆角也可以种一些,左右篱笆都有现成的。
推开院门,奚苗苗喊道:“小恬,来摘菜。”
“哎,来了。”
柳小豆看见自家嫂嫂提了一大捆菜,非常有眼力见地去拿了平常洗菜的木盆,吃力提过来:“嫂嫂给你。”
“谢谢豆豆。”
空心菜很嫩,奚苗苗摘的只乘下菜头一点点秆子才扔,柳小豆在一旁把秆子捡起来,对一旁的毛豆说,“毛豆,来吃。”
“咪!”
毛豆不吃嗟来之食,头一扭,扎进已经摘好的菜盘里。
嫩嫩的菜叶子比菜秆子香多啦,吸溜。
奚苗苗一把提溜着它的小短尾,冷冷道:“你可真会挑,成精了嘿。”
俞姜柳走过来,惊喜道:“这便是你上次说的新菜?”
“嗯。”奚苗苗道:“一会您可以先尝尝看。”
半个时辰后,准备开饭。
俞姜柳夹了一根空心菜,慢条斯理放进嘴里嚼了两下,而后朝奚苗苗竖起个大拇指。
“清脆娇嫩,味道清淡,别有一番风味。”
奚苗苗笑了,“您喜欢就好。”
“这个什么价格?”
这个比油麦菜好种,且耐摘,奚苗苗觉得可以适应降一下价格。
但又转念一想,之前的菜都一两一斤的价格,这个如果少,是不是说明这个菜没有之前的好?
脑海里一时闪过几个念头,奚苗苗不动声色,道:“照旧?一两一斤?”
“成。”
莫秋恬大眼眨了眨,没出声。
在心里给自家姐姐竖了个大拇指。
这现代也是一块钱左右一斤的菜,你居然卖这么贵!
一顿饭吃完,俞姜柳便同莫秋恬一同回镇上去了。
奚苗苗提着刚才特意留出来的空心菜递给莫秋恬,道:“一会回到酒楼,你再把菜给你老板。”
莫秋恬接过,疑惑道:“为什么不现在给?”
“怕她不要。”
“好叭。”
两天后,奚苗苗割了第一批空心菜,让柳禾拉去酒楼里卖了,买卖做了这么多回,早已经轻车熟路,所以奚苗苗并没有跟着去,留在家里,跟柳小陶去菜里拔草。
春天万物飙生,除了菜瓜果以外,草也是莺飞草长的季节。
只要隔个三五天不拔,草就会冒的比菜还高,比菜还好。
下午柳禾卖完菜回来,把菜钱交给她,沉甸甸的一个钱袋子,奚苗苗接过来,然后又数了十两银子给他。
偏偏柳禾眉一拧,“做甚?”
“工钱。”
又一番拉扯下来,就好像这不是给他钱,而是管他要钱。
累了。
柳禾盯着她手里的银子,道:“我爹以前赚的钱都是交与我娘管着,所以我的钱,也都给你,以后都不用再给我了。”
虽然老土,但有点动听怎么回事。
“那我先放着,你需要的时候再问我。”
“好。”
算了,夫妻一起挣钱,哪需要用两个口袋来存放呢。
奚苗苗美滋滋地收起来,冲他道:“回家,吃饭了。”
菜棚里的黄瓜豆角苗长的很好,再过阵子就会攀竹子了。
奚苗苗拔了一菜蓝子的嫩草,打算拿回去给那群鸭子吃。
鸭子最近在长膘,吃的特别多,二十多只鸭子,光家里的糟糠根本不够,还得再弄点别的辅食。
到家的时候下着大雨,奚苗苗身上粘了雨水,潮乎乎的特别不舒服,还带着一股子湿冷。她进屋把那篮子草递给曹大忠,道:“给鸭子的,这草上面有很多小虫子,还有小蜗牛,吃了好下蛋。”
曹大忠接过来,一脸欲言又止。
奚苗苗一心想快点回屋去换衣服,没注意到他的脸色。
“毛豆呢,也可以给它吃点,那小家伙最近光吃肉,都胖了不少。”
换完衣服,奚苗苗进厨房把馒头蒸上,问在一旁打瞌睡的柳小豆:“豆豆,你哥呢。”
柳小豆无精打彩,“在河边。”
“下着雨,在河边做甚?”奚苗苗皱眉,“困了就回屋里睡,一会别摔了。”
“哦。”
奚苗苗转身去了后院,想看看那群鸡有没笨到不会回窝,一会全给淋生病了。
一进去就看见曹大忠穿着一身蓑衣,一副准备外出的样子。
那篮草还在地上。
“鸭子呢。”奚苗苗疑惑,“下雨了,你要出去吗?”
曹大忠道:“鸭子今天还没回来,柳禾去找了,我也去找一找。”
奚苗苗听出对方用了‘还’字?
“昨天也没回来?”这两天她都在忙菜地的活,后院的鸡鸭都是曹大忠喂的,想着应该也没什么事,她也就没有每天都来查看。
曹大忠一时有些愧疚,“昨晚喂的有些早,就想让它们在后院子里走走,没赶回窝,一会天黑了它们自己就回了,谁成想后门栏栅没关牢,又让它们跑出去了。”
昨晚她回来的时候天快黑了,吃饭的时候曹大忠不在,应该就是找鸭子去了。
“今天一天没回来吃东西吗?”
“....嗯。”曹大忠有些心虚,“我再去找找吧。”
“别去了,把柳禾喊回来。”奚苗苗道:“天快黑了,还下着雨。”
天黑路滑的危险性,没人会去侥幸那个万一。
“那鸭子.....”曹大忠有些心疼:“二十多个呢,万一让人家赶去了....”
“野够了,自然就回来了。”奚苗苗心想,要是别人赶去了,你又知道是哪家赶的?还能挨家挨户去找吗?
河边芦苇荡茂密如林,野蛮地长满河面,早把那条一米宽的河遮的严严实实。
根本无从去找。
都怪他,就应该喂完就赶回窝,不应该把它们放出来的。
曹大忠正想坚持去找,柳禾推开栏栅进来,他眼一亮,“找到了吗?”
柳禾轻轻摇摇头。
“回去吃晚食,天黑了也找不了,明天再去找找。”奚苗苗道。
晚饭时,饭桌上气氛一时有些沉重,毕竟二十多只鸭呢,从鸭崽养到现在差不多一只有两斤多,终归是一笔很大的损失。
就连平时爱闹腾的柳小豆也感觉到了气氛不对劲,今晚自己啃着馒头,特别乖巧。
第二天,柳禾跟曹大忠天亮就出去找鸭子了,奚苗苗也沿着河边一直往下游走,然而一早上过去,依然一无所获。
整整三天了,三天不见鸭影。
奚苗苗已经做好了失去它们的心理准备。
熟悉的地方,它们就喜欢撒欢。
越撒欢越喜欢跑远,跑远了,就想不起回家的路。
罢了,不回来也好,不然总担心它们不回来。
“哪里疼?”
没想到奚苗苗条件反射地侧了一下,下意识躲开了他的手。
空气突然变的尴尬。
柳禾嘴唇动了动,说道:“我,我手脏,没碰到你。”
奚苗苗尴尬极了,不太自然地哦哦了两声。
“我没事,就是腰弯的太久了。”
“要不你歇会吧,这里交给我。”
奚苗苗想了想,应了,左右柳禾已经做的比她还要好。
这男人,在种田这方面,真是自带天赋的。
奚苗苗跟柳小陶换了位置,姐妹俩拔秧苗,柳禾正在耐心教柳小陶,大家都在各司其职。
俞姜柳问:“这个要多久才能收获?”
奚苗苗回忆着书上的记载,答道:“大概3月余。”
俞姜柳点点头,“这一块田,能收多少斤,大米?”
“看情况。”奚苗苗也不敢放大话,毕竟她没种过,万一到时候翻车,颗粒无收也不是没可能。
拢共就一斤种子,除去损耗,剩的大概就八两,这秧苗是种下去了,活不活,活成个什么样还是个未知数。
“如一切顺利,大概能收百斤大米。”
奚苗苗不敢托大,只说个保守数据。
其实能收个四五十斤,她就偷笑了。
“日后收成,可否卖与我几斤,听闻邻国已经有人尝试种出过此类粮食,味道惊为天人,食而不忘,不知我能否有这个口福。”俞姜柳有些遗憾,“可惜就是产量太少,我也买不到。”
奚苗苗点头应允,“当然,到时定亲自送到你酒楼里。”
“那便在此先行谢过。”
时过响午,大家早饿的饥肠辘辘,好在活已经在收尾了。
奚苗苗跟莫秋恬把秧苗拔完,曹大忠把秧地翻了,再把泥打细,把剩下秧苗插完,前期工作就告一段落了。
奚云梅道:“这样就可以了吗?然后就能种出你说的大米来了?”
“没那么容易。”奚苗苗抹了把额头上的汗,“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要除草施肥杀虫,收割回来还得晒干去壳。”
奚云梅听的两眼发直,“这,这么复杂的呢。”
“麦子不也是这样的吗?”
“也对。”
莫秋恬望着田里插的有些东倒西歪,参差不齐的秧苗,感慨自己也有下地种禾的一天,“谁说不是呢。”
“小恬吃完午饭再回镇上吧,让柳禾送你们,顺便让他买点肥料回来。”
“好。”莫秋恬应下,“你不去吗?”
奚苗苗把工具收拾好,道:“我不去,地里还有好多活没做,菜地的草也该拔了。”
再不拔,草都比菜高了。
奚苗苗让其他人先回去,她去菜棚里摘了一捆空心菜,打算中午炒一盘。
空心菜已经长的很好了,可以摘去卖了。
后院还有一块菜地空着,到时候再移一点过去种,如此,平常想吃的时候,就不用跑来菜棚摘。
豆角也可以种一些,左右篱笆都有现成的。
推开院门,奚苗苗喊道:“小恬,来摘菜。”
“哎,来了。”
柳小豆看见自家嫂嫂提了一大捆菜,非常有眼力见地去拿了平常洗菜的木盆,吃力提过来:“嫂嫂给你。”
“谢谢豆豆。”
空心菜很嫩,奚苗苗摘的只乘下菜头一点点秆子才扔,柳小豆在一旁把秆子捡起来,对一旁的毛豆说,“毛豆,来吃。”
“咪!”
毛豆不吃嗟来之食,头一扭,扎进已经摘好的菜盘里。
嫩嫩的菜叶子比菜秆子香多啦,吸溜。
奚苗苗一把提溜着它的小短尾,冷冷道:“你可真会挑,成精了嘿。”
俞姜柳走过来,惊喜道:“这便是你上次说的新菜?”
“嗯。”奚苗苗道:“一会您可以先尝尝看。”
半个时辰后,准备开饭。
俞姜柳夹了一根空心菜,慢条斯理放进嘴里嚼了两下,而后朝奚苗苗竖起个大拇指。
“清脆娇嫩,味道清淡,别有一番风味。”
奚苗苗笑了,“您喜欢就好。”
“这个什么价格?”
这个比油麦菜好种,且耐摘,奚苗苗觉得可以适应降一下价格。
但又转念一想,之前的菜都一两一斤的价格,这个如果少,是不是说明这个菜没有之前的好?
脑海里一时闪过几个念头,奚苗苗不动声色,道:“照旧?一两一斤?”
“成。”
莫秋恬大眼眨了眨,没出声。
在心里给自家姐姐竖了个大拇指。
这现代也是一块钱左右一斤的菜,你居然卖这么贵!
一顿饭吃完,俞姜柳便同莫秋恬一同回镇上去了。
奚苗苗提着刚才特意留出来的空心菜递给莫秋恬,道:“一会回到酒楼,你再把菜给你老板。”
莫秋恬接过,疑惑道:“为什么不现在给?”
“怕她不要。”
“好叭。”
两天后,奚苗苗割了第一批空心菜,让柳禾拉去酒楼里卖了,买卖做了这么多回,早已经轻车熟路,所以奚苗苗并没有跟着去,留在家里,跟柳小陶去菜里拔草。
春天万物飙生,除了菜瓜果以外,草也是莺飞草长的季节。
只要隔个三五天不拔,草就会冒的比菜还高,比菜还好。
下午柳禾卖完菜回来,把菜钱交给她,沉甸甸的一个钱袋子,奚苗苗接过来,然后又数了十两银子给他。
偏偏柳禾眉一拧,“做甚?”
“工钱。”
又一番拉扯下来,就好像这不是给他钱,而是管他要钱。
累了。
柳禾盯着她手里的银子,道:“我爹以前赚的钱都是交与我娘管着,所以我的钱,也都给你,以后都不用再给我了。”
虽然老土,但有点动听怎么回事。
“那我先放着,你需要的时候再问我。”
“好。”
算了,夫妻一起挣钱,哪需要用两个口袋来存放呢。
奚苗苗美滋滋地收起来,冲他道:“回家,吃饭了。”
菜棚里的黄瓜豆角苗长的很好,再过阵子就会攀竹子了。
奚苗苗拔了一菜蓝子的嫩草,打算拿回去给那群鸭子吃。
鸭子最近在长膘,吃的特别多,二十多只鸭子,光家里的糟糠根本不够,还得再弄点别的辅食。
到家的时候下着大雨,奚苗苗身上粘了雨水,潮乎乎的特别不舒服,还带着一股子湿冷。她进屋把那篮子草递给曹大忠,道:“给鸭子的,这草上面有很多小虫子,还有小蜗牛,吃了好下蛋。”
曹大忠接过来,一脸欲言又止。
奚苗苗一心想快点回屋去换衣服,没注意到他的脸色。
“毛豆呢,也可以给它吃点,那小家伙最近光吃肉,都胖了不少。”
换完衣服,奚苗苗进厨房把馒头蒸上,问在一旁打瞌睡的柳小豆:“豆豆,你哥呢。”
柳小豆无精打彩,“在河边。”
“下着雨,在河边做甚?”奚苗苗皱眉,“困了就回屋里睡,一会别摔了。”
“哦。”
奚苗苗转身去了后院,想看看那群鸡有没笨到不会回窝,一会全给淋生病了。
一进去就看见曹大忠穿着一身蓑衣,一副准备外出的样子。
那篮草还在地上。
“鸭子呢。”奚苗苗疑惑,“下雨了,你要出去吗?”
曹大忠道:“鸭子今天还没回来,柳禾去找了,我也去找一找。”
奚苗苗听出对方用了‘还’字?
“昨天也没回来?”这两天她都在忙菜地的活,后院的鸡鸭都是曹大忠喂的,想着应该也没什么事,她也就没有每天都来查看。
曹大忠一时有些愧疚,“昨晚喂的有些早,就想让它们在后院子里走走,没赶回窝,一会天黑了它们自己就回了,谁成想后门栏栅没关牢,又让它们跑出去了。”
昨晚她回来的时候天快黑了,吃饭的时候曹大忠不在,应该就是找鸭子去了。
“今天一天没回来吃东西吗?”
“....嗯。”曹大忠有些心虚,“我再去找找吧。”
“别去了,把柳禾喊回来。”奚苗苗道:“天快黑了,还下着雨。”
天黑路滑的危险性,没人会去侥幸那个万一。
“那鸭子.....”曹大忠有些心疼:“二十多个呢,万一让人家赶去了....”
“野够了,自然就回来了。”奚苗苗心想,要是别人赶去了,你又知道是哪家赶的?还能挨家挨户去找吗?
河边芦苇荡茂密如林,野蛮地长满河面,早把那条一米宽的河遮的严严实实。
根本无从去找。
都怪他,就应该喂完就赶回窝,不应该把它们放出来的。
曹大忠正想坚持去找,柳禾推开栏栅进来,他眼一亮,“找到了吗?”
柳禾轻轻摇摇头。
“回去吃晚食,天黑了也找不了,明天再去找找。”奚苗苗道。
晚饭时,饭桌上气氛一时有些沉重,毕竟二十多只鸭呢,从鸭崽养到现在差不多一只有两斤多,终归是一笔很大的损失。
就连平时爱闹腾的柳小豆也感觉到了气氛不对劲,今晚自己啃着馒头,特别乖巧。
第二天,柳禾跟曹大忠天亮就出去找鸭子了,奚苗苗也沿着河边一直往下游走,然而一早上过去,依然一无所获。
整整三天了,三天不见鸭影。
奚苗苗已经做好了失去它们的心理准备。
熟悉的地方,它们就喜欢撒欢。
越撒欢越喜欢跑远,跑远了,就想不起回家的路。
罢了,不回来也好,不然总担心它们不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