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本该有些凉爽的天气,今年却不知怎的反常,像是提前进入了炎夏。
午后的日头更是毒辣,炙烤着每一寸土地,仿佛要吸干空气里的全部水分。
城外官道,一队人马正押着囚车缓慢行进,车轮压过道上的石子,如催眠般颠簸出“吱呀吱呀”的声音。
囚车里的人披散着凌乱的长发,身着一件满是血污的囚衣,耸搭着头,背靠着一动不动,既看不清脸,也不知是死是活。
看那身量大约是个女子,手脚皆被砍去,露出整齐恐怖的断肢。断处看似简单处理过,但包扎的白布早已被血洇透,呈现出诡异的黑红。
车队临近城门,官道两旁渐渐围起了人。
“天杀的,这是犯了什么罪?这么惨!”
“听说她就是八年前送去北魏和亲的那个公主,犯了大错被发落回来了!”
“什么公主?根本是个假的!这妖妇跟城门上吊着的那狗太监密谋造反,把淮南一十三座城池白白送给魏人,城里百姓反抗,他们就留城不留人,啧啧,当时别提多惨啦,那血刷了三天三夜都洗不干净!这不,咱们的新帝平息了战事,两国修好,魏人就把这妖妇送回来了!”
就在人们议论时,两个毛头小娃从人群底下钻了出来。
小娃大概是头一次看到这种新鲜,兴奋得跟猴蹦儿似的,跟在囚车后面跳来跳去,边拍手边叫:“笼子里关着人!笼子里关着人!”
一个士卒没好气儿地轰道:“去去!这是押犯人的囚车!不是给你们玩儿的!赶紧滚!”
这时,一个干巴老汉忙不迭从人群后挤了出来,边哈腰边拉住两个小娃,“哎呀,官爷息怒!官爷息怒!阿大、阿二!快别闹啦!”
可两小娃黑溜溜的眼珠子还忍不住盯着囚车。
“阿兄,什么是犯人?”
“犯人就是坏人!做坏事的人!”
“做坏事的人……”小娃娃喃喃道,脑袋瓜子里登时生出个主意,他泥鳅似的滋溜一下从老汉的手臂底下钻了出去,从地上捡起一块小石头,朝囚车扔去——
“咚”地一声,砸在了围栏上。
“阿二!”老汉黑黄的脸瞬间煞白。
几个士卒“唰唰唰”抽出佩刀,怒斥道:“小兔崽子,你要作甚!”
那小娃却也不怕,仰着小脸,理直气壮道:“爹爹说过,做了坏事就该打——”
“你个小崽子,爷看你是活腻了!”士卒大喝。
“这小儿说得不错!”人群里不知谁说了一句。
“对!这贼妇还不如几岁小娃,竟还有脸回我大梁!”
这头儿一开,便开始有更多人跟着附和起来:“出卖大梁、残害百姓,她同那狗太监是同谋,便是活剐了他们也不为过!”
“对!祸国妖妇!”“淮南十三城枉死之人何辜!”
随着这些声音,人群开始渐渐沸腾起来,个个义正言辞,罗列出十几条罪状,条条都是诛杀满门的死罪。
突然,在愈演愈烈的嘈杂中,传出一个嘶哑微弱,却无比清晰的声音:
“我罪在何处,尔等焉知?”
众人皆为一愣,这、这声音有气无力,却透着彻骨的冷,哪里是活人能发出来的?莫不是……
是囚车里那个半死不活的女人!
青鸾难受地微微挪动身子,四肢时时传来穿心彻骨的疼痛。她不知自己昏迷了多久,只知上次清醒时还是在夜里。
四周的嘈杂早就让她恢复意识,只是日光刺眼,她适应了许久,才勉强将双眼强撑开一条缝隙。
她转动着已经不像活人的青灰眼珠,看向周围,枯瘦的脸惨白得没有一丝血色。
……
大概是被她的模样吓到,四下的声音都沉寂了下去,个个杵在原地,有的瞪大了双眼,有的愣张着嘴,在干热的空气中与她沉默地对峙。
眼前的这些人,如何能知道事情的真相。
青鸾有点想笑,但她的身体实在过太虚弱,半晌,只稍微动了动干涸起皮的嘴唇。
就在这时,无数疾驰的马蹄声由远及近而来。
“羁押朝廷重犯!无关人等速速散开!违令者斩!”
人们急忙回头,但见数十铁甲骑兵策马扬沙,飞驰而来!
青鸾一眼认出,那是皇帝亲带的御林军。
她要见的人终于来了。
“快跑!”“啊——”
御林军的铁骑迫近人群却仍没有勒马的意思,刚才赶都赶不走的人群顿时作鸟兽散,只剩下人堆里懵愣着的干巴老汉,怀里还护着两个小儿。
眼见这一大两小就要被铁蹄踏翻,刹那间,一道微小的金黄色光芒“嗖”地凌空划过,直朝最先一匹的马蹄飞去!
那马登时受了惊吓,鬃毛一抖,伴随着凌厉的嘶鸣,高高扬起前蹄,停在了原地。
“……”干巴老汉直吓出了一身冷汗。
他惊魂未定,盯着眼前土里插着的半片金叶子,这分明是——
老汉猛地回头,看向囚车里的青鸾。
囚车里的女子早已无手无脚,却一直将这半片金叶子藏于口中,老汉似乎猜到了什么。
他干瘪的嘴唇微微颤抖起来,“这是,这是你用来……”
说到这里,他浑浊的双眼瞬间泛红。
他不敢再往下说,只是一把将两个儿子拉到地上,颤着嗓子低声道:“阿大、阿二!快给恩人磕头!”
可那小娃却硬着脖颈偏偏不肯,“我不!她是坏人!我才不给坏人磕头!”
“你!”老汉气急,劈头就给小娃甩了个大耳刮子,“阿二!你懂甚么!”
这耳光着实是抡圆了煽下去的,小娃的脸蛋一下五个指印红肿老高,当即“哇”地一声哭了起来。
孩提的哭声调门高亢刺耳,前来交接的御林军极不耐烦,皇帝和贵妃还在城门等着,他们不能再和这些贱民瞎耽误功夫。
两个御林军“嚯”地翻身下马,将干巴老汉从地上拽起就往路边丢去,“不想死就快滚!别挡路!”
老汉挣扎着不肯起身,却见青鸾对他微微摇了摇头,轻道:
“不必。”
她是将死之人,要那些虚礼何用。
只是看见老汉被驱走前眼角的那道泪水,青鸾却是有些欣慰:想不到,这世上倒还有人会为自己的死流泪。
日头又向西移二寸,车队再度行进。
前方不远处那座巍峨的城门,一如往昔,静默地屹立着。
上面还高高吊着一具面目全非的尸身。
宁晏礼。青鸾在心中默默叫出那人的名字。
曾经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南梁第一权臣,成王败寇,如今也落到这般下场。
沙场之上,你与我阵前对垒,兵戈相向,缠斗半生,如今我竟将与你死在一处,当真是造化弄人。如此,你我今生恩怨可能一笔勾销?
“噫!阿鸾回来了!”一个甜柔的声音突兀地传来,蓦地打断了青鸾的思绪,“这一路奔波可还辛苦?”
这声音……
这些恶毒的话语,若不是自己这般人不人鬼不鬼的模样,叫人听了只当是何等的亲密。
一阵甜美的脂粉香气传来,城门中走出一位华服美人,身旁两侧还整齐站列着成排的御林军。
尽管喉咙如火烧一般,只能发出低哑难听的微弱声音,但青鸾还是笑道:“长公主,别来无恙。”
“有凌哥哥的悉心爱护,自然无恙,倒是阿鸾你——”长公主啧声连连,用帕子轻掩在口鼻处,哧笑了一声,“多年未见,阿鸾变化大得却是叫人认不出了,北魏到底是蛮荒之地,哪比得了我大梁养人。你说是吧,凌哥哥。”
“陛下到——”太监扯着尖细的嗓子,众人闻声纷纷跪拜。
一个身着龙纹玄袍的男人,在山呼的万岁声中走下六驾龙辇,宠溺道:“如儿,朕说过多次,在外面还是要称朕为‘陛下’,莫要坏了规矩。”
长公主回眸娇媚一笑,腰肢轻盈地迎了上去,娇嗔道:“是,陛下——”
日光毒辣刺眼,恍惚间,青鸾竟觉眼前依偎在一起的两个人,渐渐与王府时的自己,和曾经心心念念的淮南王世子重叠起来。
再看去,才意识到时光轮转,少年世子如今已经变成了南梁的帝王,而身边的佳人早已换作了旁人。
哦,对了,应该说,这场浓情蜜意中,本就没有她的位置。
可笑的是,就在他登基的那天,青鸾还在遥远的北魏,做着他会兑现承诺,将她接回南梁,与她同享江山的美梦。
直到打开那封他亲笔写给北魏的密信,直到魏帝大怒将她手脚斩断送回南梁……
直到此时此刻。
她方知,支撑自己多年的一切,竟都是镜花水月。
“李、慕、凌。”
青鸾望着眼前这张既熟悉又陌生的俊朗面孔,一字一句叫出他的名字。
“放肆!”长公主秀眉一拧,尖声呵道:“你竟敢直呼陛下名讳!”
年轻的皇帝倒不甚在意,不怒反笑道:“不妨事。”
“可是她——”长公主仍不依不饶,却见皇帝眼底划过一抹不耐烦的神色,她心底一惊,硬是接下来的话憋了回去。
李慕凌漫不经心地抚了抚怀中美人乌黑的发髻,随后终于将视线落到青鸾身上,“不管怎么说,她也是经朕当年一手培养,朕岂是不念旧情之人。”
他挥手让两旁随侍的宫人退下,独自走近,轻声唤了一声:“阿鸾。”
那语气和神情,就好像他们真的只是简单的久别重逢。
青鸾冷冷地望着他,讽刺一笑,道:“李慕凌,事到如今,你还何须与我做这些戏?”
李慕凌闻言,脸上闪过一瞬间的僵硬,但很快又恢复如常,他惋惜似的叹了口气道:“阿鸾,你可知,你若是不那么聪明,不那么能干,凭你的姿色,朕当年是真的想留你在身边做侍妾的。只可惜——”
李慕凌顿了顿,眼底生出一丝狠戾。
“只可惜,你现在却是朕最想抹杀的污点。”
“污点?”青鸾轻笑一声,艰难道:“当年,为助你争取魏人的帮助,我替那女人和亲蛮夷,在朝堂上做你的棋,在沙场里做你的刃。如今,如今宁晏礼不在了,先帝的旧臣不在了,你终于走上今天的位置,而我为你穷竭一生,机关算尽,却到最后逃不过一个狡兔死、走狗烹的下场!李慕凌,只怪我不识人心,没能早些看清你的虚伪面孔。”
大约是被戳中痛处,李慕凌的脸色有些发青。
青鸾道:“若要说污点,怕是只因我知你所有不堪的过往……我知你所有怕被世人知晓的罪状……所以你要我死!你怕来日往事败露,你怕史书工笔,你要我替你背负那些遗臭万年的罪名!”
身体濒死的痛楚,让青鸾早已感觉不到心里的痛,现在的她只觉得可笑,自己曾经倾尽全部去爱慕的,竟是这样虚伪狠毒的男人。
言明至此,李慕凌也再没什么可掩饰,他冷哼一声,露出一个极其讥嘲的笑容,“聪明如你,终是能将这棋局看得明白。”
他凑近青鸾耳边,保持着极其暧昧的姿势,用只有两人能听清的声音道:“淮南一十三城的血债太深,朕必定要找人替罪,方能坐稳这江山,你不是说过爱朕吗,这,便是你这条贱命能为朕做的最后一件事了。”
凝滞闷热的空气吹进耳畔,残忍的字句仿佛利刃一般插入青鸾早已千疮百孔的心脏,每个字,每句话,都是对她曾经的那些痴迷与眷恋最大的嘲笑!
目光穿过城门,青鸾望着那高远的天空,突然痴痴地笑了起来,自呓般喃道:
“李慕凌,我撑到回来,就是为了再看你一眼,你可知为何?”
午后的日头更是毒辣,炙烤着每一寸土地,仿佛要吸干空气里的全部水分。
城外官道,一队人马正押着囚车缓慢行进,车轮压过道上的石子,如催眠般颠簸出“吱呀吱呀”的声音。
囚车里的人披散着凌乱的长发,身着一件满是血污的囚衣,耸搭着头,背靠着一动不动,既看不清脸,也不知是死是活。
看那身量大约是个女子,手脚皆被砍去,露出整齐恐怖的断肢。断处看似简单处理过,但包扎的白布早已被血洇透,呈现出诡异的黑红。
车队临近城门,官道两旁渐渐围起了人。
“天杀的,这是犯了什么罪?这么惨!”
“听说她就是八年前送去北魏和亲的那个公主,犯了大错被发落回来了!”
“什么公主?根本是个假的!这妖妇跟城门上吊着的那狗太监密谋造反,把淮南一十三座城池白白送给魏人,城里百姓反抗,他们就留城不留人,啧啧,当时别提多惨啦,那血刷了三天三夜都洗不干净!这不,咱们的新帝平息了战事,两国修好,魏人就把这妖妇送回来了!”
就在人们议论时,两个毛头小娃从人群底下钻了出来。
小娃大概是头一次看到这种新鲜,兴奋得跟猴蹦儿似的,跟在囚车后面跳来跳去,边拍手边叫:“笼子里关着人!笼子里关着人!”
一个士卒没好气儿地轰道:“去去!这是押犯人的囚车!不是给你们玩儿的!赶紧滚!”
这时,一个干巴老汉忙不迭从人群后挤了出来,边哈腰边拉住两个小娃,“哎呀,官爷息怒!官爷息怒!阿大、阿二!快别闹啦!”
可两小娃黑溜溜的眼珠子还忍不住盯着囚车。
“阿兄,什么是犯人?”
“犯人就是坏人!做坏事的人!”
“做坏事的人……”小娃娃喃喃道,脑袋瓜子里登时生出个主意,他泥鳅似的滋溜一下从老汉的手臂底下钻了出去,从地上捡起一块小石头,朝囚车扔去——
“咚”地一声,砸在了围栏上。
“阿二!”老汉黑黄的脸瞬间煞白。
几个士卒“唰唰唰”抽出佩刀,怒斥道:“小兔崽子,你要作甚!”
那小娃却也不怕,仰着小脸,理直气壮道:“爹爹说过,做了坏事就该打——”
“你个小崽子,爷看你是活腻了!”士卒大喝。
“这小儿说得不错!”人群里不知谁说了一句。
“对!这贼妇还不如几岁小娃,竟还有脸回我大梁!”
这头儿一开,便开始有更多人跟着附和起来:“出卖大梁、残害百姓,她同那狗太监是同谋,便是活剐了他们也不为过!”
“对!祸国妖妇!”“淮南十三城枉死之人何辜!”
随着这些声音,人群开始渐渐沸腾起来,个个义正言辞,罗列出十几条罪状,条条都是诛杀满门的死罪。
突然,在愈演愈烈的嘈杂中,传出一个嘶哑微弱,却无比清晰的声音:
“我罪在何处,尔等焉知?”
众人皆为一愣,这、这声音有气无力,却透着彻骨的冷,哪里是活人能发出来的?莫不是……
是囚车里那个半死不活的女人!
青鸾难受地微微挪动身子,四肢时时传来穿心彻骨的疼痛。她不知自己昏迷了多久,只知上次清醒时还是在夜里。
四周的嘈杂早就让她恢复意识,只是日光刺眼,她适应了许久,才勉强将双眼强撑开一条缝隙。
她转动着已经不像活人的青灰眼珠,看向周围,枯瘦的脸惨白得没有一丝血色。
……
大概是被她的模样吓到,四下的声音都沉寂了下去,个个杵在原地,有的瞪大了双眼,有的愣张着嘴,在干热的空气中与她沉默地对峙。
眼前的这些人,如何能知道事情的真相。
青鸾有点想笑,但她的身体实在过太虚弱,半晌,只稍微动了动干涸起皮的嘴唇。
就在这时,无数疾驰的马蹄声由远及近而来。
“羁押朝廷重犯!无关人等速速散开!违令者斩!”
人们急忙回头,但见数十铁甲骑兵策马扬沙,飞驰而来!
青鸾一眼认出,那是皇帝亲带的御林军。
她要见的人终于来了。
“快跑!”“啊——”
御林军的铁骑迫近人群却仍没有勒马的意思,刚才赶都赶不走的人群顿时作鸟兽散,只剩下人堆里懵愣着的干巴老汉,怀里还护着两个小儿。
眼见这一大两小就要被铁蹄踏翻,刹那间,一道微小的金黄色光芒“嗖”地凌空划过,直朝最先一匹的马蹄飞去!
那马登时受了惊吓,鬃毛一抖,伴随着凌厉的嘶鸣,高高扬起前蹄,停在了原地。
“……”干巴老汉直吓出了一身冷汗。
他惊魂未定,盯着眼前土里插着的半片金叶子,这分明是——
老汉猛地回头,看向囚车里的青鸾。
囚车里的女子早已无手无脚,却一直将这半片金叶子藏于口中,老汉似乎猜到了什么。
他干瘪的嘴唇微微颤抖起来,“这是,这是你用来……”
说到这里,他浑浊的双眼瞬间泛红。
他不敢再往下说,只是一把将两个儿子拉到地上,颤着嗓子低声道:“阿大、阿二!快给恩人磕头!”
可那小娃却硬着脖颈偏偏不肯,“我不!她是坏人!我才不给坏人磕头!”
“你!”老汉气急,劈头就给小娃甩了个大耳刮子,“阿二!你懂甚么!”
这耳光着实是抡圆了煽下去的,小娃的脸蛋一下五个指印红肿老高,当即“哇”地一声哭了起来。
孩提的哭声调门高亢刺耳,前来交接的御林军极不耐烦,皇帝和贵妃还在城门等着,他们不能再和这些贱民瞎耽误功夫。
两个御林军“嚯”地翻身下马,将干巴老汉从地上拽起就往路边丢去,“不想死就快滚!别挡路!”
老汉挣扎着不肯起身,却见青鸾对他微微摇了摇头,轻道:
“不必。”
她是将死之人,要那些虚礼何用。
只是看见老汉被驱走前眼角的那道泪水,青鸾却是有些欣慰:想不到,这世上倒还有人会为自己的死流泪。
日头又向西移二寸,车队再度行进。
前方不远处那座巍峨的城门,一如往昔,静默地屹立着。
上面还高高吊着一具面目全非的尸身。
宁晏礼。青鸾在心中默默叫出那人的名字。
曾经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南梁第一权臣,成王败寇,如今也落到这般下场。
沙场之上,你与我阵前对垒,兵戈相向,缠斗半生,如今我竟将与你死在一处,当真是造化弄人。如此,你我今生恩怨可能一笔勾销?
“噫!阿鸾回来了!”一个甜柔的声音突兀地传来,蓦地打断了青鸾的思绪,“这一路奔波可还辛苦?”
这声音……
这些恶毒的话语,若不是自己这般人不人鬼不鬼的模样,叫人听了只当是何等的亲密。
一阵甜美的脂粉香气传来,城门中走出一位华服美人,身旁两侧还整齐站列着成排的御林军。
尽管喉咙如火烧一般,只能发出低哑难听的微弱声音,但青鸾还是笑道:“长公主,别来无恙。”
“有凌哥哥的悉心爱护,自然无恙,倒是阿鸾你——”长公主啧声连连,用帕子轻掩在口鼻处,哧笑了一声,“多年未见,阿鸾变化大得却是叫人认不出了,北魏到底是蛮荒之地,哪比得了我大梁养人。你说是吧,凌哥哥。”
“陛下到——”太监扯着尖细的嗓子,众人闻声纷纷跪拜。
一个身着龙纹玄袍的男人,在山呼的万岁声中走下六驾龙辇,宠溺道:“如儿,朕说过多次,在外面还是要称朕为‘陛下’,莫要坏了规矩。”
长公主回眸娇媚一笑,腰肢轻盈地迎了上去,娇嗔道:“是,陛下——”
日光毒辣刺眼,恍惚间,青鸾竟觉眼前依偎在一起的两个人,渐渐与王府时的自己,和曾经心心念念的淮南王世子重叠起来。
再看去,才意识到时光轮转,少年世子如今已经变成了南梁的帝王,而身边的佳人早已换作了旁人。
哦,对了,应该说,这场浓情蜜意中,本就没有她的位置。
可笑的是,就在他登基的那天,青鸾还在遥远的北魏,做着他会兑现承诺,将她接回南梁,与她同享江山的美梦。
直到打开那封他亲笔写给北魏的密信,直到魏帝大怒将她手脚斩断送回南梁……
直到此时此刻。
她方知,支撑自己多年的一切,竟都是镜花水月。
“李、慕、凌。”
青鸾望着眼前这张既熟悉又陌生的俊朗面孔,一字一句叫出他的名字。
“放肆!”长公主秀眉一拧,尖声呵道:“你竟敢直呼陛下名讳!”
年轻的皇帝倒不甚在意,不怒反笑道:“不妨事。”
“可是她——”长公主仍不依不饶,却见皇帝眼底划过一抹不耐烦的神色,她心底一惊,硬是接下来的话憋了回去。
李慕凌漫不经心地抚了抚怀中美人乌黑的发髻,随后终于将视线落到青鸾身上,“不管怎么说,她也是经朕当年一手培养,朕岂是不念旧情之人。”
他挥手让两旁随侍的宫人退下,独自走近,轻声唤了一声:“阿鸾。”
那语气和神情,就好像他们真的只是简单的久别重逢。
青鸾冷冷地望着他,讽刺一笑,道:“李慕凌,事到如今,你还何须与我做这些戏?”
李慕凌闻言,脸上闪过一瞬间的僵硬,但很快又恢复如常,他惋惜似的叹了口气道:“阿鸾,你可知,你若是不那么聪明,不那么能干,凭你的姿色,朕当年是真的想留你在身边做侍妾的。只可惜——”
李慕凌顿了顿,眼底生出一丝狠戾。
“只可惜,你现在却是朕最想抹杀的污点。”
“污点?”青鸾轻笑一声,艰难道:“当年,为助你争取魏人的帮助,我替那女人和亲蛮夷,在朝堂上做你的棋,在沙场里做你的刃。如今,如今宁晏礼不在了,先帝的旧臣不在了,你终于走上今天的位置,而我为你穷竭一生,机关算尽,却到最后逃不过一个狡兔死、走狗烹的下场!李慕凌,只怪我不识人心,没能早些看清你的虚伪面孔。”
大约是被戳中痛处,李慕凌的脸色有些发青。
青鸾道:“若要说污点,怕是只因我知你所有不堪的过往……我知你所有怕被世人知晓的罪状……所以你要我死!你怕来日往事败露,你怕史书工笔,你要我替你背负那些遗臭万年的罪名!”
身体濒死的痛楚,让青鸾早已感觉不到心里的痛,现在的她只觉得可笑,自己曾经倾尽全部去爱慕的,竟是这样虚伪狠毒的男人。
言明至此,李慕凌也再没什么可掩饰,他冷哼一声,露出一个极其讥嘲的笑容,“聪明如你,终是能将这棋局看得明白。”
他凑近青鸾耳边,保持着极其暧昧的姿势,用只有两人能听清的声音道:“淮南一十三城的血债太深,朕必定要找人替罪,方能坐稳这江山,你不是说过爱朕吗,这,便是你这条贱命能为朕做的最后一件事了。”
凝滞闷热的空气吹进耳畔,残忍的字句仿佛利刃一般插入青鸾早已千疮百孔的心脏,每个字,每句话,都是对她曾经的那些痴迷与眷恋最大的嘲笑!
目光穿过城门,青鸾望着那高远的天空,突然痴痴地笑了起来,自呓般喃道:
“李慕凌,我撑到回来,就是为了再看你一眼,你可知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