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里的阳光格外喜人,透过窗子落在桌边。衣着华贵的姑娘支着头,正沐浴在暖阳里,卷曲浓长的睫翼微微颤动,在眼睑处落下一丛阴影。
“殿下——醒醒,少傅要来了。”
门外侍候的宫人望见大老远走来的白胡子老头,急匆匆地冲进殿里,打破了这份宁静。
银杏探头探脑向门外瞥着眼,手则急匆匆轻拍向云杳。
云杳缓缓挣了眼,不耐烦地挥开银杏的手,“好了,你先出去。”
银杏被云杳这一举动吓了一跳,愣怔了片刻才急忙退出殿外。
也不怪宫人银杏大惊小怪,毕竟云杳往日里对身边伺候的人都是极为随和,何曾这样疾言厉色的说过话,更别说生气了,是以银杏刚才是真的被吓着了。
云杳瞥了门外那道缓步走来的身影一眼,信手从杂乱的书堆里抽了今日要讲的书,便装模做样地读了起来。
待夫子行至几案前站定时,才装作恍然的模样,对着来人行了个学生礼。
少傅是个和蔼的老头,对着云杳顿首,道:“公主今日里倒是勤勉了许多,可是有什么缘由。”
云杳嘴角勾着笑意,声音里却带了几分自嘲,恭恭敬敬道:“不过是书到用时方恨少罢了。”
少傅似有些惊讶,这话确实不大像是会从云杳嘴里说出来,老头捋了把花白的胡子,满意地点点头,“难为殿下能有所顿悟,有因必有果,平日里读书倦怠,要用到学识时自然会有所勉强。”
老头年纪虽大,却不是什么爱唠叨的性格,凡事都爱点到为止。
云杳知道这是那些资深老臣的通病,话总是说一半,留一半,老爱教人猜他们的心思,烦人的紧。
少傅在边上讲得兴致高昂,云杳手里拿着笔,时不时在纸上记两句话,脸上的神情又是极认真。
一堂课下来,乐得老头是合不拢嘴,毕竟云杳从前不大爱听这老头讲课,总是浑水摸鱼,课业也大都应付了事。授完课业后,少傅还额外留了两本书,说是让云杳抽时间多读读。
云杳将书随手放在了桌边,边上一沓纸引起了她的注意。
这是她抄过的书,纸上的字迹还带着几分青涩,和桌上刚写的字形成了鲜明的比对。
已经过去十年了啊!
云杳忽地怅惘起来,当真是物是人非。
她细细摩挲着手中的宣纸,现在的她早已练就了一手好字,就连不少书法大家都曾赞誉。
可云杳就是觉得桌上那张龙飞凤舞的字不大顺眼,太凌厉了,锋芒太甚。
“银杏,”云杳突然扔下手中的宣纸,冲殿外的宫人道:“今天是什么日子?”
银杏一直在门外候着,这会儿听到云杳喊他才赶忙进来,“殿下,今日是初五,可是有什么事?”
“年月几何?”
“承安十五年六月。”银杏一时有些摸不准头脑,但云杳问了她还是恭敬答了。
“承安十五年六月初五。”云杳重复了一下这个日子,疾步走出殿门。
“殿下可要回宫?”
云杳脚下一顿,道:“你不用跟着。”
按照云杳往日的习惯,听学完后若无事都是直接回宫的,宫女脚下步伐已迈了出去,却被云杳的话拦了下来,堪堪刹在了半空,差一点便要撞上云杳的肩背。
“那殿下要去哪儿?”银杏心中疑惑,却也只是规规矩矩地问询一声。
云杳挑了下嘴角,露了个意味不明的笑意,望向东南处那雕著精良的檐角。
“自然是去看望太子殿下,兄长不日便要领军亲征,我这个做妹妹的怎么好不去送别一下呢。”
银杏没有多说,低头应了一声,心中却疑云更甚。
倒也不怪银杏多想,实在是云杳和太子的关系过于疏离。
当今圣上子嗣稀薄,膝下唯有云杳和太子。他二人虽皆是皇后所出,但云杳作为圣上唯一的公主,自小便锦衣玉食,享尽荣华富贵,性格也有些娇惯出来的刁蛮任性。
太子也是自小聪慧,博学,早早受了册封,入主东宫,平日里根本无暇陪云杳玩那些幼稚的游戏,
是以二人关系一直不咸不淡。所以云杳今日这举动算是突然转性,也不怪旁人看了会奇怪。
云杳去寻太子自然有她自己的打算,上一世正是因为太子战死,父皇寻不到合适的皇位继承人,迫不得已才选定她做这女帝。
若是她能阻止太子上战场赴死,那这一切便会被改变,她也能继续做她的安逸公主。
近年来边疆摩擦不断,战事频发。南面的晟国接连挑衅滋事,双方局面紧张,大战一触即发。
陛下这几年身体日发不好,政事上也渐力不从心,便有意扶植太子。太子现下在朝中呼声不错,不少大臣都支持他。只是皇帝觉得他在民众中的地位还不够,所以有意让太子借这次战事,在军中和民众中树立形象。
只可惜,太子也是打小在皇宫别院中长大的,没见识过战场上的鲜血,空有几分纸上谈兵的智慧,这一去竟送了命,落了个马革裹尸的下场。
而云杳也被皇帝抓了壮丁,摁在了这皇位上。
云杳边走边思虑,若是太子没有命丧战场,那她便可以继续当她的逍遥公主,不必揽皇帝这个苦差事。
而过几日便是太子出征的日子,她得在此之前说服太子放弃送死才行。
太子居于东宫,离她听学的殿宇有些距离。她踏在这早已走过千万遍的石板路上,竟生了些许感慨。
脚下的路有些湿滑,是刚刚下过小雨的缘故。艳红的褶裙停在脚边,随着走动来回晃动。
她已经很多年没有穿过红色了,自她继位后,衣服大都被玄之色所取代,父皇总说玄色大气,最能体现上位者的气魄,她便再也没穿过那些鲜艳的颜色。
宫人听说她来拜访,已经早早通报过了,是以她一路畅通无阻,径直入了内厅。
太子正端坐于几案前,案上是堆积成山的奏折。父皇有意禅位,自然早早的将大半政务都交给了太子。
太子注意到来人,搁下手中的朱笔。“皇妹今日怎得空闲来我这处?”
云杳性子跳脱,往日里从不喜与这位为人刻板雅正的太子殿下来往,所以他们虽是亲兄妹,关系倒是生疏的很。
云香理了理罗裳,在一旁坐了下来。
“听闻皇兄不日便要出征,特来看望。”
“杳儿有心了,皇兄很是高兴。”太子的回答中规中矩,面上笑容和煦,似乎真的为云杳的到来而开心。
可惜……
云杳做了十来年皇帝,看尽了朝堂的钩心斗角,太子笑中有几分真意,她自是看一眼便知。
云杳低头绞着衣角,似是犹豫再三才道:“皇兄一定要出征吗?杳儿舍不得皇兄。”
此言一出,太子端着茶杯的手一颤,险些拿不住茶碗,随即他又装作无异凑到嘴边抿了一口。
“杳儿乘,皇兄回来给你带好玩的。”
云杏闻言低垂着头,手里搅着帕子,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眼角的泪珠也在积蓄着力量,将落不落的。
太子不知该如何同自己这个妹妹相处,见状急忙安慰道:“杳儿别伤心,皇兄此行少则数月。”
太子倒是会安慰人,他这一行少则一年,多则数年,哪来的数月之期。
云杳声音里带了点失落,继续道:“其实母后也舍不得皇兄,母后前日里做了好些梦,全是关于皇兄的,她连日梦中惊醒,却不敢同你述说,害怕耽误你,怕你牵挂。”
云杳说话间一直在偷偷观察太子,提到母后的时候他有所动容,她继续补充道:“是我见不得母后偷偷伤心,这才自作主张来寻皇兄。”
太子重情,尤其是对这位生他养他的母后,一向是孝顺,可以说得上百依百顺。云杳知道,若是这宫里有谁可以左右太子的想法,那必定是他们的母后。
太子犹豫了,虽然面上不显,但他下意识的举动早已将他卖了个干净。
云杳轻抿了口茶水,又拿起案上的点心小口吃了起来。在她看来,此行本就是水到渠成,手到擒来。
“哐——“
茶杯狠狠撞击桌面,茶水表面荡起层层涟绮,太子手上也酒了不少水渍。
太子一脸严肃,有一股视死如归的决心,刚才的犹豫全然不见。
果然,太子再度开口,“杳儿,让母后忧心,是我之过错,皇兄属实不孝,但这次战事太过重要,边疆百姓受晟国士兵兹扰已久,生民大计备遭打击,这次机会不容错过,我必须去。”
“兄长是连母后都不从了,心里可还有母后。”云杳沉声道,隐有几分抑怒之迹象。
“母后固然重要,但生民安宁更重。”太子情绪也有着激动,一下将心中想法吐了出来,“若是我不领军出征,朝中遍再无可担此重任者。”
云杳被太子的豪言壮志给气笑,她不住拍手称道。
“往日是我小瞧兄长,不想兄长腹中竟有此才志。”
上一世云杳并不关心这位兄长,只以为他出征是为了稳固在朝中的地位,收拢人心。
“若此去无归途,兄长可还会去。”云杳好整以待,偏头支手等着太子回答。
“此志不改。”太子目光中尽是坚毅,云杳也被触动。
“那大齐怎么办,父皇母后又当如何?”又是一记暴击,若是这样也劝服不了太子,云杳便真的没办法了。
“你是一国储君,你若有恙,国之大统何人可继。父皇母后年迈,你忍心让他们悲白头,送黑发?”
“皇妹这话怎么像是笃定我回不来一样?”太子终于觉出端倪,还不算大蠢,云杳心道。
她扶了下衣袖,起身走到门口,抬手指了远处的宫殿一角,“兄长可知那边是何处?”
“自然知道。”太子答道。
云杳指的那处楼阁乃是国师的住处,——望星小筑。
“天命如此,何必作蜉游之争。”云杳的话轻飘飘的,落在大子耳中却如一道惊雷,五雷轰顶。
云杳言下之意明了,此去无归途乃是出自国师口。
国师齐尘掌钦天监已有三十余年,师承上一代国师衣铂,齐国举足轻重的人物,可谓一人之下。
太子纵是再不信命,也不敢否了国师之言,“竟是如此。”
太子垂首,目中哀色尽显。
“母后连日不得安宁,便叫我去偷偷寻了国师,卜算兄长此行的凶吉,不想……”
云杳沉默下来,她得留出时间给太子,毕竟这个消息对他来说太过震惊,需要时间消化。
“杳儿今日便先回去吧,我有些累了。”
太子下了逐客令,云杳此行目的也算达成,自然不会留下自讨没趣。
“殿下——醒醒,少傅要来了。”
门外侍候的宫人望见大老远走来的白胡子老头,急匆匆地冲进殿里,打破了这份宁静。
银杏探头探脑向门外瞥着眼,手则急匆匆轻拍向云杳。
云杳缓缓挣了眼,不耐烦地挥开银杏的手,“好了,你先出去。”
银杏被云杳这一举动吓了一跳,愣怔了片刻才急忙退出殿外。
也不怪宫人银杏大惊小怪,毕竟云杳往日里对身边伺候的人都是极为随和,何曾这样疾言厉色的说过话,更别说生气了,是以银杏刚才是真的被吓着了。
云杳瞥了门外那道缓步走来的身影一眼,信手从杂乱的书堆里抽了今日要讲的书,便装模做样地读了起来。
待夫子行至几案前站定时,才装作恍然的模样,对着来人行了个学生礼。
少傅是个和蔼的老头,对着云杳顿首,道:“公主今日里倒是勤勉了许多,可是有什么缘由。”
云杳嘴角勾着笑意,声音里却带了几分自嘲,恭恭敬敬道:“不过是书到用时方恨少罢了。”
少傅似有些惊讶,这话确实不大像是会从云杳嘴里说出来,老头捋了把花白的胡子,满意地点点头,“难为殿下能有所顿悟,有因必有果,平日里读书倦怠,要用到学识时自然会有所勉强。”
老头年纪虽大,却不是什么爱唠叨的性格,凡事都爱点到为止。
云杳知道这是那些资深老臣的通病,话总是说一半,留一半,老爱教人猜他们的心思,烦人的紧。
少傅在边上讲得兴致高昂,云杳手里拿着笔,时不时在纸上记两句话,脸上的神情又是极认真。
一堂课下来,乐得老头是合不拢嘴,毕竟云杳从前不大爱听这老头讲课,总是浑水摸鱼,课业也大都应付了事。授完课业后,少傅还额外留了两本书,说是让云杳抽时间多读读。
云杳将书随手放在了桌边,边上一沓纸引起了她的注意。
这是她抄过的书,纸上的字迹还带着几分青涩,和桌上刚写的字形成了鲜明的比对。
已经过去十年了啊!
云杳忽地怅惘起来,当真是物是人非。
她细细摩挲着手中的宣纸,现在的她早已练就了一手好字,就连不少书法大家都曾赞誉。
可云杳就是觉得桌上那张龙飞凤舞的字不大顺眼,太凌厉了,锋芒太甚。
“银杏,”云杳突然扔下手中的宣纸,冲殿外的宫人道:“今天是什么日子?”
银杏一直在门外候着,这会儿听到云杳喊他才赶忙进来,“殿下,今日是初五,可是有什么事?”
“年月几何?”
“承安十五年六月。”银杏一时有些摸不准头脑,但云杳问了她还是恭敬答了。
“承安十五年六月初五。”云杳重复了一下这个日子,疾步走出殿门。
“殿下可要回宫?”
云杳脚下一顿,道:“你不用跟着。”
按照云杳往日的习惯,听学完后若无事都是直接回宫的,宫女脚下步伐已迈了出去,却被云杳的话拦了下来,堪堪刹在了半空,差一点便要撞上云杳的肩背。
“那殿下要去哪儿?”银杏心中疑惑,却也只是规规矩矩地问询一声。
云杳挑了下嘴角,露了个意味不明的笑意,望向东南处那雕著精良的檐角。
“自然是去看望太子殿下,兄长不日便要领军亲征,我这个做妹妹的怎么好不去送别一下呢。”
银杏没有多说,低头应了一声,心中却疑云更甚。
倒也不怪银杏多想,实在是云杳和太子的关系过于疏离。
当今圣上子嗣稀薄,膝下唯有云杳和太子。他二人虽皆是皇后所出,但云杳作为圣上唯一的公主,自小便锦衣玉食,享尽荣华富贵,性格也有些娇惯出来的刁蛮任性。
太子也是自小聪慧,博学,早早受了册封,入主东宫,平日里根本无暇陪云杳玩那些幼稚的游戏,
是以二人关系一直不咸不淡。所以云杳今日这举动算是突然转性,也不怪旁人看了会奇怪。
云杳去寻太子自然有她自己的打算,上一世正是因为太子战死,父皇寻不到合适的皇位继承人,迫不得已才选定她做这女帝。
若是她能阻止太子上战场赴死,那这一切便会被改变,她也能继续做她的安逸公主。
近年来边疆摩擦不断,战事频发。南面的晟国接连挑衅滋事,双方局面紧张,大战一触即发。
陛下这几年身体日发不好,政事上也渐力不从心,便有意扶植太子。太子现下在朝中呼声不错,不少大臣都支持他。只是皇帝觉得他在民众中的地位还不够,所以有意让太子借这次战事,在军中和民众中树立形象。
只可惜,太子也是打小在皇宫别院中长大的,没见识过战场上的鲜血,空有几分纸上谈兵的智慧,这一去竟送了命,落了个马革裹尸的下场。
而云杳也被皇帝抓了壮丁,摁在了这皇位上。
云杳边走边思虑,若是太子没有命丧战场,那她便可以继续当她的逍遥公主,不必揽皇帝这个苦差事。
而过几日便是太子出征的日子,她得在此之前说服太子放弃送死才行。
太子居于东宫,离她听学的殿宇有些距离。她踏在这早已走过千万遍的石板路上,竟生了些许感慨。
脚下的路有些湿滑,是刚刚下过小雨的缘故。艳红的褶裙停在脚边,随着走动来回晃动。
她已经很多年没有穿过红色了,自她继位后,衣服大都被玄之色所取代,父皇总说玄色大气,最能体现上位者的气魄,她便再也没穿过那些鲜艳的颜色。
宫人听说她来拜访,已经早早通报过了,是以她一路畅通无阻,径直入了内厅。
太子正端坐于几案前,案上是堆积成山的奏折。父皇有意禅位,自然早早的将大半政务都交给了太子。
太子注意到来人,搁下手中的朱笔。“皇妹今日怎得空闲来我这处?”
云杳性子跳脱,往日里从不喜与这位为人刻板雅正的太子殿下来往,所以他们虽是亲兄妹,关系倒是生疏的很。
云香理了理罗裳,在一旁坐了下来。
“听闻皇兄不日便要出征,特来看望。”
“杳儿有心了,皇兄很是高兴。”太子的回答中规中矩,面上笑容和煦,似乎真的为云杳的到来而开心。
可惜……
云杳做了十来年皇帝,看尽了朝堂的钩心斗角,太子笑中有几分真意,她自是看一眼便知。
云杳低头绞着衣角,似是犹豫再三才道:“皇兄一定要出征吗?杳儿舍不得皇兄。”
此言一出,太子端着茶杯的手一颤,险些拿不住茶碗,随即他又装作无异凑到嘴边抿了一口。
“杳儿乘,皇兄回来给你带好玩的。”
云杏闻言低垂着头,手里搅着帕子,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眼角的泪珠也在积蓄着力量,将落不落的。
太子不知该如何同自己这个妹妹相处,见状急忙安慰道:“杳儿别伤心,皇兄此行少则数月。”
太子倒是会安慰人,他这一行少则一年,多则数年,哪来的数月之期。
云杳声音里带了点失落,继续道:“其实母后也舍不得皇兄,母后前日里做了好些梦,全是关于皇兄的,她连日梦中惊醒,却不敢同你述说,害怕耽误你,怕你牵挂。”
云杳说话间一直在偷偷观察太子,提到母后的时候他有所动容,她继续补充道:“是我见不得母后偷偷伤心,这才自作主张来寻皇兄。”
太子重情,尤其是对这位生他养他的母后,一向是孝顺,可以说得上百依百顺。云杳知道,若是这宫里有谁可以左右太子的想法,那必定是他们的母后。
太子犹豫了,虽然面上不显,但他下意识的举动早已将他卖了个干净。
云杳轻抿了口茶水,又拿起案上的点心小口吃了起来。在她看来,此行本就是水到渠成,手到擒来。
“哐——“
茶杯狠狠撞击桌面,茶水表面荡起层层涟绮,太子手上也酒了不少水渍。
太子一脸严肃,有一股视死如归的决心,刚才的犹豫全然不见。
果然,太子再度开口,“杳儿,让母后忧心,是我之过错,皇兄属实不孝,但这次战事太过重要,边疆百姓受晟国士兵兹扰已久,生民大计备遭打击,这次机会不容错过,我必须去。”
“兄长是连母后都不从了,心里可还有母后。”云杳沉声道,隐有几分抑怒之迹象。
“母后固然重要,但生民安宁更重。”太子情绪也有着激动,一下将心中想法吐了出来,“若是我不领军出征,朝中遍再无可担此重任者。”
云杳被太子的豪言壮志给气笑,她不住拍手称道。
“往日是我小瞧兄长,不想兄长腹中竟有此才志。”
上一世云杳并不关心这位兄长,只以为他出征是为了稳固在朝中的地位,收拢人心。
“若此去无归途,兄长可还会去。”云杳好整以待,偏头支手等着太子回答。
“此志不改。”太子目光中尽是坚毅,云杳也被触动。
“那大齐怎么办,父皇母后又当如何?”又是一记暴击,若是这样也劝服不了太子,云杳便真的没办法了。
“你是一国储君,你若有恙,国之大统何人可继。父皇母后年迈,你忍心让他们悲白头,送黑发?”
“皇妹这话怎么像是笃定我回不来一样?”太子终于觉出端倪,还不算大蠢,云杳心道。
她扶了下衣袖,起身走到门口,抬手指了远处的宫殿一角,“兄长可知那边是何处?”
“自然知道。”太子答道。
云杳指的那处楼阁乃是国师的住处,——望星小筑。
“天命如此,何必作蜉游之争。”云杳的话轻飘飘的,落在大子耳中却如一道惊雷,五雷轰顶。
云杳言下之意明了,此去无归途乃是出自国师口。
国师齐尘掌钦天监已有三十余年,师承上一代国师衣铂,齐国举足轻重的人物,可谓一人之下。
太子纵是再不信命,也不敢否了国师之言,“竟是如此。”
太子垂首,目中哀色尽显。
“母后连日不得安宁,便叫我去偷偷寻了国师,卜算兄长此行的凶吉,不想……”
云杳沉默下来,她得留出时间给太子,毕竟这个消息对他来说太过震惊,需要时间消化。
“杳儿今日便先回去吧,我有些累了。”
太子下了逐客令,云杳此行目的也算达成,自然不会留下自讨没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