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这个时代,已经第三天了。
李冬认识了大部分孩子,不过福利院的情况她还有些不知道。
她拿着表格查看,上面记录着福利院小孩的到来日期,岁数名字性别。
从上到下,一排性别女,只有李熊是男。
最前面的是李雨李夏李秋三个人,李雨八岁,李夏七岁,李秋六岁,其他孩子一两三四岁。
院长解释说,到了五岁很难被领养,因为有记忆了,所以她会尽量在孩子五岁之前找人家领养。
至于李雨李秋李夏,身体有缺陷,便一直没人领养。
现在福利院有十多个孩子,年前领养出去一批,要不然更多。
孩子们都是好好的孩子,年后她也会找人来领养。
李丽还说,福利院开了十五年,只被周围人知道,都接收了上百个孩子。
说着,她叹了口气:“孩子们小小的被抛弃在福利院门口,太造孽了。”
“李雨她是怎么回事呢?”
李冬观察过李雨。
李雨坐在窗边,望着外面的飞鸟和树。窗户只开了半扇,李冬把另外半扇打开时,李雨诧异地望了她一眼。
“这样,看得更开阔些。”
李冬没说话,收回了目光。
看得再开阔有什么用,她也不能出去。
李冬问,“你望着外面,你想出去吗?”
久久没回应。
李冬说抱歉准备转身离去,她听到暗哑的声音传来。
“不想,外面没什么好的。”
一般的小朋友会问:“可以出去吗,外面有什么?”
可李雨说外面没什么好的,她出去过?
“李雨是五岁时才被抛弃在福利院门口的。”院长答。
其实李雨是个很让人心疼的孩子。
院长还记得李雨来到福利院的场景,和她的名字一样,是个下着磅礴大雨的天。
砰砰地敲门声响起,有男人在叫开门开门。
李丽回应跑过来开门,只看到一个扎着辫子的女孩坐在门口,女孩敲着福利院的门。
诶,她听到是个男的啊。
地面被大雨打湿,李丽连忙把她抱起来问:“小朋友你家大人呢?”
小朋友穿得很干净,辫子也用皮筋扎的整整齐齐,想来是有大人好好照顾她的。
李雨脸上分不清是雨水,还是泪水,头发丝黏在脸颊上。
她冷冰冰地说:“他们把我抛弃了,我没家了没有大人了。”
“啊?”李丽惊讶。
雨实在太大了,看也看不见人影。
不得已李丽抱着孩子进到屋里,用毛巾擦干孩子,李丽细细问她。
她有些崩溃,伪装的冷静不再,语序不清地说着自己的腿被扑兽夹废了,妈妈重新有了孩子,不要她了,连妈妈也不要她了。
她哭得悲哀,像绝望孤独的小兽。
昏暗的灯光下,李丽才发现她没有小腿。
问她名字也不说,李丽便没再问。
从此,女孩在福利院安顿下来,重新取了名字叫李雨。
李雨从前是会讲事情的。
有小朋友问她,她会说起福利院外面的世界。有河流,河流中有小鱼小虾,她可以下去捉鱼捉虾在里面洗澡嬉戏。
还有大树,她可以爬到树上,在树上睡觉,或者摘下片叶子玩。
还有鸟,冬天可以捉鸟来玩,听着它们叽叽喳喳地叫。
街道上有许多人,卖着好吃好玩的,糖葫芦糖画麻花爆米花风车跳跳蛙。
福利院的小朋友们听了,对外面的世界很向往,纷纷向院长吵着要出去玩,有的小朋友还试图打开福利院的大门出去。
渐渐的,院长不许李雨说外面的世界。
有的小朋友会问,那她为什么要来这里?
李雨冷漠地说出扎心的实话,因为我被抛弃了,不光我,你们都是被抛弃的小孩。
小孩们了解到,什么叫爸爸妈妈,什么叫家。
意识到自己的处境,当天哭得像夏天雨夜的青蛙,院长李丽听取蛙声一片。
不止如此,小朋友们说的傻子白痴笨蛋都是在李雨这里学的。
包括李熊叫她的瘸子词语,也是李雨自嘲时说的。
于是李丽禁止李雨跟别的小朋友乱说话。
李雨沉默了,两年来,没再说过几句话。
她唯一能跟小朋友们交际的,只有外面的世界和她所认识的事物语言,再多的玩耍,她的腿也做不了。
禁止后,小朋友们觉得无趣,不再找李雨说话。
她只能看着窗外,看看外面的树与鸟。
有时候李丽会想,她是不是做错了。
“哎,李雨是个可怜的孩子。”李丽叹气。
见过一方天地,最终却被父母抛弃在福利院,待在四方的墙里,什么也做不了,什么也改变不了。
或许,这才是李雨真正沉默的原因吧。
李冬想。
“那李秋和李夏呢?”
李秋是两岁来到福利院的,同样的,大人敲响了门,开门院长看见了她。
她很乖,眼睛看不见,时常一个人待着,等着院长帮她,说话细声细气的,很腼腆害羞的小女孩。
她喜欢跟李雨在一起。
李夏则是从小被丢在福利院的,她两岁时发了此烧,醒来后不知道为什么,就不会说话了。
李夏很聪明,教她们写123,李夏是学的最快写的最好的。
“他们都到了上学的年岁了。”李冬说。
“对啊,可惜福利院没钱,再者送他们也不方便,就让他们在福利院自学了。”
说是自学,其实就写几个数字汉字,一到九,反反复复地教。
其他孩子可以被领养,出去了家庭自会送去学校,李夏李秋李雨不行。
李丽本来有些愧疚,时间久了,她也想通了。
福利院入不敷出,没良心的实在太多,不是她不想让上学,是条件不允许。
福利院是私人办的,当初李丽的养父母是个好心人,拿出几万块办了福利院,养父母去世后,李丽接管了福利院。
政府资助了部分金钱以及吃食衣服书本。
福利院地址不透露,但每天还是有孩子被丢在门口,恐怖的时候,一天能有两三个。
婴儿要吃奶,福利院大部分钱用来买奶粉,大了些就喝米汤吃米糊,再大些同他们一样,吃土豆白菜豆芽,饱腹就行。
“肉一周吃一顿,还少的可怜,可有什么办法呢。”李丽止不住叹气。
原来福利院的情况现在很糟糕吗。
李冬隐约记得自己小时候的确过得苦,后来政府呼吁爱心人士捐款福利院,他们的生活才勉强好些。
加上九年义务教育,关爱儿童计划,也使她上学在食堂吃饭免费,喝到了牛奶,吃到了鸡蛋猪肉。
再后来区域规划,福利院拆迁。
那时候没有手机,她和院长失去了联系,也不知道后来院长过的好不好。
李冬看着李丽。
李丽叹气,看着院子里的风景,安慰自己。
“勉强过下去吧,总不能把孩子们放弃了。”
李冬来到房间,李夏三人正逗木熙怡玩。
她们三个不能出去玩,便待在房间里带小孩,给木熙怡换尿布擦屁屁喂奶逗她开心。
听李丽说,他们都是这样过来的,大的带小的。
三人最大的也才八岁,八岁在二十多年后,不过是个刚上二年级,回家做完作业就等着吃饭玩耍的孩子。
话说,李冬前世并没有见过三人,或许见过,但她的记忆没有。
按理来说,李夏李秋李雨是要抚养到十八岁的,为什么自己没有见过她们呢?
李冬疑惑。
李雨很敏感,察觉到李冬的目光,移开关注婴儿的视线,她转过头来望李冬。
李冬走进去,抱过木熙怡。
木熙怡在福利院的日子,喝了米汤喝奶粉,竟是比刚捡的时候胖了不少。
小脸越发圆润起来,红扑扑的,眼睛像个灯泡一样亮。
她现在已经会用亲亲表达喜欢人了,看到李冬抱她,她认出来人,拍着李冬的脸,吧唧给她一个亲亲,随即笑起来露出乳牙。
李冬捏了下她的小鼻子,木熙怡“嘿嘿”地笑,两条腿像个弹簧,不停地动着。
“谢谢你们帮我看孩子哦。”李冬逗熙怡的同时,不忘谢孩子们。
“不用谢冬阿姨。”李秋李夏摆摆手。
李丽进入房间,在床上躺着。
两个人干活比一个快多了,以前她洗完锅碗,还要忙碌着烧水,下一顿的洗菜备菜炒菜,帮小孩调节矛盾,不时看婴儿怎么样喂奶,忙得像个陀螺,现在她总算可以休息下。
冬日的阳光透过木窗照进来,照到睡着的李丽脸上。
李冬轻轻唱着歌谣哄着木熙怡,李秋李夏静静听着,李雨看着她们。
几人坐在印着富贵牡丹花的大红床单上。
外面的孩童在快乐得玩耍,发出银铃般的笑声,泥泞的院子种着白菜,绿瓦青砖矮墙围成四方的天。
整个福利院,恍若水彩风经营游戏中的家园。
李冬认识了大部分孩子,不过福利院的情况她还有些不知道。
她拿着表格查看,上面记录着福利院小孩的到来日期,岁数名字性别。
从上到下,一排性别女,只有李熊是男。
最前面的是李雨李夏李秋三个人,李雨八岁,李夏七岁,李秋六岁,其他孩子一两三四岁。
院长解释说,到了五岁很难被领养,因为有记忆了,所以她会尽量在孩子五岁之前找人家领养。
至于李雨李秋李夏,身体有缺陷,便一直没人领养。
现在福利院有十多个孩子,年前领养出去一批,要不然更多。
孩子们都是好好的孩子,年后她也会找人来领养。
李丽还说,福利院开了十五年,只被周围人知道,都接收了上百个孩子。
说着,她叹了口气:“孩子们小小的被抛弃在福利院门口,太造孽了。”
“李雨她是怎么回事呢?”
李冬观察过李雨。
李雨坐在窗边,望着外面的飞鸟和树。窗户只开了半扇,李冬把另外半扇打开时,李雨诧异地望了她一眼。
“这样,看得更开阔些。”
李冬没说话,收回了目光。
看得再开阔有什么用,她也不能出去。
李冬问,“你望着外面,你想出去吗?”
久久没回应。
李冬说抱歉准备转身离去,她听到暗哑的声音传来。
“不想,外面没什么好的。”
一般的小朋友会问:“可以出去吗,外面有什么?”
可李雨说外面没什么好的,她出去过?
“李雨是五岁时才被抛弃在福利院门口的。”院长答。
其实李雨是个很让人心疼的孩子。
院长还记得李雨来到福利院的场景,和她的名字一样,是个下着磅礴大雨的天。
砰砰地敲门声响起,有男人在叫开门开门。
李丽回应跑过来开门,只看到一个扎着辫子的女孩坐在门口,女孩敲着福利院的门。
诶,她听到是个男的啊。
地面被大雨打湿,李丽连忙把她抱起来问:“小朋友你家大人呢?”
小朋友穿得很干净,辫子也用皮筋扎的整整齐齐,想来是有大人好好照顾她的。
李雨脸上分不清是雨水,还是泪水,头发丝黏在脸颊上。
她冷冰冰地说:“他们把我抛弃了,我没家了没有大人了。”
“啊?”李丽惊讶。
雨实在太大了,看也看不见人影。
不得已李丽抱着孩子进到屋里,用毛巾擦干孩子,李丽细细问她。
她有些崩溃,伪装的冷静不再,语序不清地说着自己的腿被扑兽夹废了,妈妈重新有了孩子,不要她了,连妈妈也不要她了。
她哭得悲哀,像绝望孤独的小兽。
昏暗的灯光下,李丽才发现她没有小腿。
问她名字也不说,李丽便没再问。
从此,女孩在福利院安顿下来,重新取了名字叫李雨。
李雨从前是会讲事情的。
有小朋友问她,她会说起福利院外面的世界。有河流,河流中有小鱼小虾,她可以下去捉鱼捉虾在里面洗澡嬉戏。
还有大树,她可以爬到树上,在树上睡觉,或者摘下片叶子玩。
还有鸟,冬天可以捉鸟来玩,听着它们叽叽喳喳地叫。
街道上有许多人,卖着好吃好玩的,糖葫芦糖画麻花爆米花风车跳跳蛙。
福利院的小朋友们听了,对外面的世界很向往,纷纷向院长吵着要出去玩,有的小朋友还试图打开福利院的大门出去。
渐渐的,院长不许李雨说外面的世界。
有的小朋友会问,那她为什么要来这里?
李雨冷漠地说出扎心的实话,因为我被抛弃了,不光我,你们都是被抛弃的小孩。
小孩们了解到,什么叫爸爸妈妈,什么叫家。
意识到自己的处境,当天哭得像夏天雨夜的青蛙,院长李丽听取蛙声一片。
不止如此,小朋友们说的傻子白痴笨蛋都是在李雨这里学的。
包括李熊叫她的瘸子词语,也是李雨自嘲时说的。
于是李丽禁止李雨跟别的小朋友乱说话。
李雨沉默了,两年来,没再说过几句话。
她唯一能跟小朋友们交际的,只有外面的世界和她所认识的事物语言,再多的玩耍,她的腿也做不了。
禁止后,小朋友们觉得无趣,不再找李雨说话。
她只能看着窗外,看看外面的树与鸟。
有时候李丽会想,她是不是做错了。
“哎,李雨是个可怜的孩子。”李丽叹气。
见过一方天地,最终却被父母抛弃在福利院,待在四方的墙里,什么也做不了,什么也改变不了。
或许,这才是李雨真正沉默的原因吧。
李冬想。
“那李秋和李夏呢?”
李秋是两岁来到福利院的,同样的,大人敲响了门,开门院长看见了她。
她很乖,眼睛看不见,时常一个人待着,等着院长帮她,说话细声细气的,很腼腆害羞的小女孩。
她喜欢跟李雨在一起。
李夏则是从小被丢在福利院的,她两岁时发了此烧,醒来后不知道为什么,就不会说话了。
李夏很聪明,教她们写123,李夏是学的最快写的最好的。
“他们都到了上学的年岁了。”李冬说。
“对啊,可惜福利院没钱,再者送他们也不方便,就让他们在福利院自学了。”
说是自学,其实就写几个数字汉字,一到九,反反复复地教。
其他孩子可以被领养,出去了家庭自会送去学校,李夏李秋李雨不行。
李丽本来有些愧疚,时间久了,她也想通了。
福利院入不敷出,没良心的实在太多,不是她不想让上学,是条件不允许。
福利院是私人办的,当初李丽的养父母是个好心人,拿出几万块办了福利院,养父母去世后,李丽接管了福利院。
政府资助了部分金钱以及吃食衣服书本。
福利院地址不透露,但每天还是有孩子被丢在门口,恐怖的时候,一天能有两三个。
婴儿要吃奶,福利院大部分钱用来买奶粉,大了些就喝米汤吃米糊,再大些同他们一样,吃土豆白菜豆芽,饱腹就行。
“肉一周吃一顿,还少的可怜,可有什么办法呢。”李丽止不住叹气。
原来福利院的情况现在很糟糕吗。
李冬隐约记得自己小时候的确过得苦,后来政府呼吁爱心人士捐款福利院,他们的生活才勉强好些。
加上九年义务教育,关爱儿童计划,也使她上学在食堂吃饭免费,喝到了牛奶,吃到了鸡蛋猪肉。
再后来区域规划,福利院拆迁。
那时候没有手机,她和院长失去了联系,也不知道后来院长过的好不好。
李冬看着李丽。
李丽叹气,看着院子里的风景,安慰自己。
“勉强过下去吧,总不能把孩子们放弃了。”
李冬来到房间,李夏三人正逗木熙怡玩。
她们三个不能出去玩,便待在房间里带小孩,给木熙怡换尿布擦屁屁喂奶逗她开心。
听李丽说,他们都是这样过来的,大的带小的。
三人最大的也才八岁,八岁在二十多年后,不过是个刚上二年级,回家做完作业就等着吃饭玩耍的孩子。
话说,李冬前世并没有见过三人,或许见过,但她的记忆没有。
按理来说,李夏李秋李雨是要抚养到十八岁的,为什么自己没有见过她们呢?
李冬疑惑。
李雨很敏感,察觉到李冬的目光,移开关注婴儿的视线,她转过头来望李冬。
李冬走进去,抱过木熙怡。
木熙怡在福利院的日子,喝了米汤喝奶粉,竟是比刚捡的时候胖了不少。
小脸越发圆润起来,红扑扑的,眼睛像个灯泡一样亮。
她现在已经会用亲亲表达喜欢人了,看到李冬抱她,她认出来人,拍着李冬的脸,吧唧给她一个亲亲,随即笑起来露出乳牙。
李冬捏了下她的小鼻子,木熙怡“嘿嘿”地笑,两条腿像个弹簧,不停地动着。
“谢谢你们帮我看孩子哦。”李冬逗熙怡的同时,不忘谢孩子们。
“不用谢冬阿姨。”李秋李夏摆摆手。
李丽进入房间,在床上躺着。
两个人干活比一个快多了,以前她洗完锅碗,还要忙碌着烧水,下一顿的洗菜备菜炒菜,帮小孩调节矛盾,不时看婴儿怎么样喂奶,忙得像个陀螺,现在她总算可以休息下。
冬日的阳光透过木窗照进来,照到睡着的李丽脸上。
李冬轻轻唱着歌谣哄着木熙怡,李秋李夏静静听着,李雨看着她们。
几人坐在印着富贵牡丹花的大红床单上。
外面的孩童在快乐得玩耍,发出银铃般的笑声,泥泞的院子种着白菜,绿瓦青砖矮墙围成四方的天。
整个福利院,恍若水彩风经营游戏中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