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天星期一,李佳罗请的假,早早去百货商场买好提亲礼品。共两瓶白酒、二斤白糖,一箱葡萄、一条猪肉,共四样。
八月中旬,真是吃葡萄的季节,但是本地不产葡萄,也算个稀罕物。
上午九点,李佳罗和李瘸子准备去老马家提亲。
马国强将过年时候剩的鞭炮翻了出来,看见李佳罗父子推着自行车过来,就安排邻居小孩放了。
鞭炮放完,李佳罗也走到跟前,从口袋里抓了一把糖,让小孩们拿去分了。
老马家此时没有外人,算上李家父子才共五人,因为都是熟人,也没什么客气话好说。
李瘸子和马国强在吹牛,马二丫帮着张桂华在厨房忙活,剩下一个李佳罗在院子里瞎晃悠。
“快出去吧,那李小三子都快把咱家梨树叶薅秃了。”张桂华示意马二丫往外看。
就见李佳罗一片一片的摘叶子,老马家院里有颗大梨树,是生马二丫那年栽下的,现在已经长的很高了,在树下摆了桌椅板凳,乘凉总是在这。
“放过我家梨树吧,它可爱结果了。”马二丫走出来,拉着李佳罗坐下。
马二丫:“这梨树和我一边大,你要是给薅秃了,我爹准不放过你。”
这季节树上正结果,马二丫摘了两个,用院里的井水涮了涮,递给李佳罗一个,“尝尝,可甜了。”
李佳罗:“甜,好吃。”井水洗过,自带两分凉气,又甜又凉,再好吃不过了
“这梨品种咱们这边没有吧,在集上没看过这样的。”李佳罗看着梨是绿色的,但是皮薄清甜,十分好吃。
“我也不知道,种它的时候还没有我呢。”马二丫躺在摇椅上一晃一晃。
李佳罗随着马二丫晃动,眼神也跟着移动,此时马二丫白的发光,梳着马尾辫,辫尾还绑着跟红头绳。虽然穿的是粗布衣服,但在李佳罗眼里仙女也不过如此。
张桂华在厨房里时刻观察院里,看着李佳罗直勾的眼神,心里有两分得意。
“吃饭了,二丫,摆碗筷。”张桂华一喊,马二丫睁开眼,看着李佳罗盯着自己,脸微微泛红。
没好意思说什么,起身去厨房取碗筷,李佳罗看着眼前仙女走了,有些可惜,也跟着去厨房端菜。
饭是在院子里吃的,正好在大梨树下,风凉。
张桂华准备了四个菜,看李佳罗带了猪肉,又填了两个菜,共六个菜,五个人没吃完。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该谈正事了。
李瘸子:“二丫这孩子我是看着长的,小罗也是你们看着长大的,都是好孩子,咱们结成亲家,我心里是一百个满意。”李瘸子不是话多的人,这是喝多了。
马国强举杯和他碰了一下。
“我和小罗商量了,咱们彩礼给188块钱。小两口成亲了就去农场上住。”
张桂华一听188块钱,着实震惊了,马国强也觉得太多了。
张桂华转念一想,自己陪嫁二百块钱呢,比他还要多十二块钱呢。
在桌子上,李瘸子就把这188块钱给了张桂华,是用红纸包着的。
张桂华也给李佳罗准备了一个见面礼,同样是红纸包着的十块钱。李佳罗知道这是丈母娘对自己满意了,十分高兴,频频举杯敬马国强。
临走前,李瘸子拉着马国强的手“老哥,我找人算个日子,咱就结成亲家,你闺女以后也是我闺女。”李瘸子看起来有些喝多了,话特别多。
“好好好,咱就是一家人了。都是咱们的孩子。”马国强原本没喝多,被李佳罗的敬酒敬多了。
送完李家父子,张桂华扶着马国强进屋,埋怨他“这么大人了,还让孩子给喝多了。”
马国强虽然腿脚不好使,脑子却明白:“父子俩轮流和我喝,我哪喝的过,要是有个儿子就好了,我们父子俩酒量指定别他俩强。”
没儿子一直是张桂华的遗憾,平时马国强从来不提儿子的事,可能是酒精麻痹了大脑,顺嘴说出来了。
说完,这酒醒了一半,“看我说这个干啥,闺女都要嫁人了。我真是喝多了,得睡一觉了,你也别寻思了,没儿子不也挺好的,以后李三小子也能给咱养老。”马国强说完,躺炕上背对着张桂华就打起了呼噜,也不知是不是真睡着了。
张桂华从小没爹,家里没男人,没少被村子里人看笑话,好在都挺过来了,大姐嫁到农场粮库的干部家,自己嫁个木匠,除了种地还有些别的收入。
张桂华想着想着,觉得没儿子也不是什么大事了,怎么活不都是一辈子,一晃闺女都要生孩子了。
自己开导成功,本想出去把饭桌收拾了,结果马二丫已经收拾完,正在刷碗。
还得是闺女,儿子可不会给你刷碗,这么一想,闺女还要比儿子好一些。
“这彩礼钱,娘先给你存着,等你出嫁,一起陪送给你。”刷完碗,回了西屋,也就是二丫睡觉那屋。张桂华把钱给马二丫数了数,又拿了回来。
“娘,这彩礼钱,你和我爹留着养老吧。”杏木村多的是把彩礼钱留下的,女方不带回去,也不是毛病。
“我和你爹才多大岁数就养老,我俩还能挣呢。”张桂华今年才四十出头,马国强才四十五,说养老还是太早了。
“到时候娘再给你陪送些,你嫁过去日子也好过些。”父母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张桂华觉得能做的只有这些了,剩下的路还要靠这懒闺女走下去。
“娘,我不想嫁人了,想在家一辈子。”马二丫把头埋在张桂华怀里。
“你娘我可不想养你一辈子,痛快嫁出去,我和你爹就省事了。”张桂华抬手点了点马二丫额头,无情的走了。
马二丫感情已经酝酿到位,刚想掉眼泪,就被张桂华打断了。马二丫有些呆滞,这么突然改画风了。
八月中旬,真是吃葡萄的季节,但是本地不产葡萄,也算个稀罕物。
上午九点,李佳罗和李瘸子准备去老马家提亲。
马国强将过年时候剩的鞭炮翻了出来,看见李佳罗父子推着自行车过来,就安排邻居小孩放了。
鞭炮放完,李佳罗也走到跟前,从口袋里抓了一把糖,让小孩们拿去分了。
老马家此时没有外人,算上李家父子才共五人,因为都是熟人,也没什么客气话好说。
李瘸子和马国强在吹牛,马二丫帮着张桂华在厨房忙活,剩下一个李佳罗在院子里瞎晃悠。
“快出去吧,那李小三子都快把咱家梨树叶薅秃了。”张桂华示意马二丫往外看。
就见李佳罗一片一片的摘叶子,老马家院里有颗大梨树,是生马二丫那年栽下的,现在已经长的很高了,在树下摆了桌椅板凳,乘凉总是在这。
“放过我家梨树吧,它可爱结果了。”马二丫走出来,拉着李佳罗坐下。
马二丫:“这梨树和我一边大,你要是给薅秃了,我爹准不放过你。”
这季节树上正结果,马二丫摘了两个,用院里的井水涮了涮,递给李佳罗一个,“尝尝,可甜了。”
李佳罗:“甜,好吃。”井水洗过,自带两分凉气,又甜又凉,再好吃不过了
“这梨品种咱们这边没有吧,在集上没看过这样的。”李佳罗看着梨是绿色的,但是皮薄清甜,十分好吃。
“我也不知道,种它的时候还没有我呢。”马二丫躺在摇椅上一晃一晃。
李佳罗随着马二丫晃动,眼神也跟着移动,此时马二丫白的发光,梳着马尾辫,辫尾还绑着跟红头绳。虽然穿的是粗布衣服,但在李佳罗眼里仙女也不过如此。
张桂华在厨房里时刻观察院里,看着李佳罗直勾的眼神,心里有两分得意。
“吃饭了,二丫,摆碗筷。”张桂华一喊,马二丫睁开眼,看着李佳罗盯着自己,脸微微泛红。
没好意思说什么,起身去厨房取碗筷,李佳罗看着眼前仙女走了,有些可惜,也跟着去厨房端菜。
饭是在院子里吃的,正好在大梨树下,风凉。
张桂华准备了四个菜,看李佳罗带了猪肉,又填了两个菜,共六个菜,五个人没吃完。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该谈正事了。
李瘸子:“二丫这孩子我是看着长的,小罗也是你们看着长大的,都是好孩子,咱们结成亲家,我心里是一百个满意。”李瘸子不是话多的人,这是喝多了。
马国强举杯和他碰了一下。
“我和小罗商量了,咱们彩礼给188块钱。小两口成亲了就去农场上住。”
张桂华一听188块钱,着实震惊了,马国强也觉得太多了。
张桂华转念一想,自己陪嫁二百块钱呢,比他还要多十二块钱呢。
在桌子上,李瘸子就把这188块钱给了张桂华,是用红纸包着的。
张桂华也给李佳罗准备了一个见面礼,同样是红纸包着的十块钱。李佳罗知道这是丈母娘对自己满意了,十分高兴,频频举杯敬马国强。
临走前,李瘸子拉着马国强的手“老哥,我找人算个日子,咱就结成亲家,你闺女以后也是我闺女。”李瘸子看起来有些喝多了,话特别多。
“好好好,咱就是一家人了。都是咱们的孩子。”马国强原本没喝多,被李佳罗的敬酒敬多了。
送完李家父子,张桂华扶着马国强进屋,埋怨他“这么大人了,还让孩子给喝多了。”
马国强虽然腿脚不好使,脑子却明白:“父子俩轮流和我喝,我哪喝的过,要是有个儿子就好了,我们父子俩酒量指定别他俩强。”
没儿子一直是张桂华的遗憾,平时马国强从来不提儿子的事,可能是酒精麻痹了大脑,顺嘴说出来了。
说完,这酒醒了一半,“看我说这个干啥,闺女都要嫁人了。我真是喝多了,得睡一觉了,你也别寻思了,没儿子不也挺好的,以后李三小子也能给咱养老。”马国强说完,躺炕上背对着张桂华就打起了呼噜,也不知是不是真睡着了。
张桂华从小没爹,家里没男人,没少被村子里人看笑话,好在都挺过来了,大姐嫁到农场粮库的干部家,自己嫁个木匠,除了种地还有些别的收入。
张桂华想着想着,觉得没儿子也不是什么大事了,怎么活不都是一辈子,一晃闺女都要生孩子了。
自己开导成功,本想出去把饭桌收拾了,结果马二丫已经收拾完,正在刷碗。
还得是闺女,儿子可不会给你刷碗,这么一想,闺女还要比儿子好一些。
“这彩礼钱,娘先给你存着,等你出嫁,一起陪送给你。”刷完碗,回了西屋,也就是二丫睡觉那屋。张桂华把钱给马二丫数了数,又拿了回来。
“娘,这彩礼钱,你和我爹留着养老吧。”杏木村多的是把彩礼钱留下的,女方不带回去,也不是毛病。
“我和你爹才多大岁数就养老,我俩还能挣呢。”张桂华今年才四十出头,马国强才四十五,说养老还是太早了。
“到时候娘再给你陪送些,你嫁过去日子也好过些。”父母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张桂华觉得能做的只有这些了,剩下的路还要靠这懒闺女走下去。
“娘,我不想嫁人了,想在家一辈子。”马二丫把头埋在张桂华怀里。
“你娘我可不想养你一辈子,痛快嫁出去,我和你爹就省事了。”张桂华抬手点了点马二丫额头,无情的走了。
马二丫感情已经酝酿到位,刚想掉眼泪,就被张桂华打断了。马二丫有些呆滞,这么突然改画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