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回家,李佳罗和马可心说了工作这事。
“也不知道娘愿不愿意,当时也来不及商量。
马可心觉得应该能愿意,“等明天我回家问问,你房子找的这么样了。
“和猴子转悠一圈,没有合适的。孙厂长说等房子定下来,我再辞职。”李佳罗和和孙猴子下班转悠一大圈,只有一个平数大一点的,李佳罗觉得张嘴也能换,但是他觉得不合适。
“慢慢找吧,不急一时。”
深夜,狂风大作。
“是不是又下雨了。”一声响雷把马可心吓醒。
“不怕不怕的,睡吧。”李佳罗翻身搂过马可心,轻轻拍着她的背。
马可心枕着李佳罗的胳膊,缓缓睡去。
天亮了,晴空万里,地面还有些积水。
李佳罗买完早餐回来。
“昨晚是不是下雨了。”马可心迷迷糊糊中好像听到了雷声。
“没下多大,想着回村问问娘愿不愿意,回来的时候再买点吃的备着。”李佳罗觉得这雨应该还没结束。
马可心是骑自行车回来的,李佳罗让她捎回来两袋米,一家一袋,先给李瘸子送去的,家里没人,马可心给放在屋里,留了张纸条。
等回了老马家,发现家里好几个邻居,自己亲娘正在破口大骂。
“嫂子,别生气了,我们先走了,二丫你再劝劝你妈。”
等马可心送走了几个邻居婶子,张桂华也平息了怒火。
不等马可心问,张桂华就说了,“最近下大雨,村上说是山神发怒,想合伙买只羊上供给山神,本来好好的一家一块钱,偏偏让咱家拿两块钱,我刚才去问,人家说咱家有个在农场上班的,就得两块,村上在农场上班的多了,凭啥咱家两块。”张桂华刚才大队干完仗回来。
“村长没管吗。”马可心觉得村长不应该啊。
“老村长换任了,新上来的是那个常二,最不是东西。”
原来如此,杏木村虽不像隔壁张家村大部分一个姓,但是村里常姓也是大户,排外是难免的,原来老村长还算公平,现在换成常二了,自然就开始针对外来人了,尽管他们也在杏木村生活几十年了。
“别生气了,两块钱给他们就是了,我是有好事告诉你。”
“啥好事,你还能把这两块钱挣回来。”
“不光是两块钱,二百都不止。”马可心故意卖个关子。
“你这丫头,还不快说。”张桂华一听有钱,顿时就不生气了。
马可心把工作的事来龙去脉讲了一遍。
张桂华觉得很好,但是这和马国强不同,这不是占女婿便宜嘛,“你公公能同意吗。”
张桂华岁数大些,想的多,李佳罗和马可心压根没想到这点。
说着,李瘸子也来了。
“我看到纸条,估计你就在你妈这呢。”李瘸子拎了半袋大米,还拎了点白面。
“家里当时办婚礼买的还有不少呢,我一个人吃不了多少的,吃不完夏天都生虫了。”
正好李瘸子来了,马可心又把这事和李瘸子说了。
“我这么大岁数,可不管你们的事。换句话说,你俩老两口挣钱不也是帮小两口减轻负担。”
李瘸子这么一说,张桂华就放心了。
李瘸子临走还劝张桂华“亲家母,何必和他们生气,一块钱给就给吧。”
张桂华现在也不在意这一块两块的了,连声说是。
马可心问家里的粮食有多少。
“还有不少呢,加上这些吃到上秋足够了,你爹前些日子也买了一袋大米。”
自从马国强上班,家里条件富裕了,吃大米的时候也多了起来。
要不说还得是工人,铁饭碗香啊。
马可心没再问,把前几天农场坝上发洪水的事说了,告诉他俩做些准备,多准备些食物。
“等你爸回来,让他修修蹄子。”张桂华是个小心眼的人,把马可心的话放在了心上。
马可心突然想到如果爹娘都到农场上班,想到一计,问哪天去买羊,张桂华没好气的说。“羊都买回来了,做事比地主都霸道,也没和我们商量,集钱倒是一个不落。”
马可心又去李瘸子那嘱咐一下,顺道还问清哪天宰羊。
转头回到农场,就去派出所举报了。
“这种宣扬迷信行为是不是得制止。”
“同志举报的对,严重了还得判刑呢。”
“你们不会出卖吧。”
“同志放心,我们会做好举报人的保密工作的。”
马可心虽然也生气欺负人,但想着要不就算了,但张桂华提到买大米,突然觉得两个人在农场买房也不是难事,和张桂华一说,张桂华立马同意了,等玻璃厂家属楼下来,借钱买一个都不在村里受这气。
马可心回家的时候,不仅买了菜、油,还买了好多的零食。
还去隔壁白家问了问,需不需要囤货。
白大爷倒是没客气,列了一张纸条,摆脱帮忙买回来。
马可心对于白大爷这性格很喜欢,直来直去的。
等李佳罗下了班一起去买的。
万事俱备,只等下雨,半个月过去了,都是晴天。
正式入夏,马可心开始放暑假了。
“你说的也不准啊。”天气炎热,一点下雨意思都没有。
李佳罗也是凭直觉,没有证据,以为自己判断错了。
不光是李佳罗自己这么想的,百姓都在家屯粮买菜,可是这雨一直未下。
又过三天,人们都开始放松警惕,觉得这暴雨不能下了,它却在夜里悄悄来了。
“也不知道娘愿不愿意,当时也来不及商量。
马可心觉得应该能愿意,“等明天我回家问问,你房子找的这么样了。
“和猴子转悠一圈,没有合适的。孙厂长说等房子定下来,我再辞职。”李佳罗和和孙猴子下班转悠一大圈,只有一个平数大一点的,李佳罗觉得张嘴也能换,但是他觉得不合适。
“慢慢找吧,不急一时。”
深夜,狂风大作。
“是不是又下雨了。”一声响雷把马可心吓醒。
“不怕不怕的,睡吧。”李佳罗翻身搂过马可心,轻轻拍着她的背。
马可心枕着李佳罗的胳膊,缓缓睡去。
天亮了,晴空万里,地面还有些积水。
李佳罗买完早餐回来。
“昨晚是不是下雨了。”马可心迷迷糊糊中好像听到了雷声。
“没下多大,想着回村问问娘愿不愿意,回来的时候再买点吃的备着。”李佳罗觉得这雨应该还没结束。
马可心是骑自行车回来的,李佳罗让她捎回来两袋米,一家一袋,先给李瘸子送去的,家里没人,马可心给放在屋里,留了张纸条。
等回了老马家,发现家里好几个邻居,自己亲娘正在破口大骂。
“嫂子,别生气了,我们先走了,二丫你再劝劝你妈。”
等马可心送走了几个邻居婶子,张桂华也平息了怒火。
不等马可心问,张桂华就说了,“最近下大雨,村上说是山神发怒,想合伙买只羊上供给山神,本来好好的一家一块钱,偏偏让咱家拿两块钱,我刚才去问,人家说咱家有个在农场上班的,就得两块,村上在农场上班的多了,凭啥咱家两块。”张桂华刚才大队干完仗回来。
“村长没管吗。”马可心觉得村长不应该啊。
“老村长换任了,新上来的是那个常二,最不是东西。”
原来如此,杏木村虽不像隔壁张家村大部分一个姓,但是村里常姓也是大户,排外是难免的,原来老村长还算公平,现在换成常二了,自然就开始针对外来人了,尽管他们也在杏木村生活几十年了。
“别生气了,两块钱给他们就是了,我是有好事告诉你。”
“啥好事,你还能把这两块钱挣回来。”
“不光是两块钱,二百都不止。”马可心故意卖个关子。
“你这丫头,还不快说。”张桂华一听有钱,顿时就不生气了。
马可心把工作的事来龙去脉讲了一遍。
张桂华觉得很好,但是这和马国强不同,这不是占女婿便宜嘛,“你公公能同意吗。”
张桂华岁数大些,想的多,李佳罗和马可心压根没想到这点。
说着,李瘸子也来了。
“我看到纸条,估计你就在你妈这呢。”李瘸子拎了半袋大米,还拎了点白面。
“家里当时办婚礼买的还有不少呢,我一个人吃不了多少的,吃不完夏天都生虫了。”
正好李瘸子来了,马可心又把这事和李瘸子说了。
“我这么大岁数,可不管你们的事。换句话说,你俩老两口挣钱不也是帮小两口减轻负担。”
李瘸子这么一说,张桂华就放心了。
李瘸子临走还劝张桂华“亲家母,何必和他们生气,一块钱给就给吧。”
张桂华现在也不在意这一块两块的了,连声说是。
马可心问家里的粮食有多少。
“还有不少呢,加上这些吃到上秋足够了,你爹前些日子也买了一袋大米。”
自从马国强上班,家里条件富裕了,吃大米的时候也多了起来。
要不说还得是工人,铁饭碗香啊。
马可心没再问,把前几天农场坝上发洪水的事说了,告诉他俩做些准备,多准备些食物。
“等你爸回来,让他修修蹄子。”张桂华是个小心眼的人,把马可心的话放在了心上。
马可心突然想到如果爹娘都到农场上班,想到一计,问哪天去买羊,张桂华没好气的说。“羊都买回来了,做事比地主都霸道,也没和我们商量,集钱倒是一个不落。”
马可心又去李瘸子那嘱咐一下,顺道还问清哪天宰羊。
转头回到农场,就去派出所举报了。
“这种宣扬迷信行为是不是得制止。”
“同志举报的对,严重了还得判刑呢。”
“你们不会出卖吧。”
“同志放心,我们会做好举报人的保密工作的。”
马可心虽然也生气欺负人,但想着要不就算了,但张桂华提到买大米,突然觉得两个人在农场买房也不是难事,和张桂华一说,张桂华立马同意了,等玻璃厂家属楼下来,借钱买一个都不在村里受这气。
马可心回家的时候,不仅买了菜、油,还买了好多的零食。
还去隔壁白家问了问,需不需要囤货。
白大爷倒是没客气,列了一张纸条,摆脱帮忙买回来。
马可心对于白大爷这性格很喜欢,直来直去的。
等李佳罗下了班一起去买的。
万事俱备,只等下雨,半个月过去了,都是晴天。
正式入夏,马可心开始放暑假了。
“你说的也不准啊。”天气炎热,一点下雨意思都没有。
李佳罗也是凭直觉,没有证据,以为自己判断错了。
不光是李佳罗自己这么想的,百姓都在家屯粮买菜,可是这雨一直未下。
又过三天,人们都开始放松警惕,觉得这暴雨不能下了,它却在夜里悄悄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