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兔子爬上了栏杆眺望远方,像是在期待什么。难道它又想念巴比啦?还是留恋糖果筑成的那个城堡…”
云燕倚靠在床头,手里捧着一本漫画书读。她歪头扫一眼躺在她身旁的小家伙,小家伙终于已经闭上了眼沉入梦乡。云燕轻轻合上书,隐隐地舒了口气,从小床上下来,帮孩子调正了睡姿,盖好被子,关了灯,退出房间,掩上门。
端起一盆孩子的脏衣脏袜,来到洗手间的洗手池前,她开始了日常的洗洗涮涮。
喜欢在做家务时听听音乐或广播,这样时间过的不会太过枯燥。
洗手池台面上的手机里正播着Loading电台新一期的节目,主题是“奇怪的同学”。
电台里的两位主播是两个逗逼,他们读着听众对自己曾经遇到的奇怪同学的描述和留言,听着他们动不动就哈哈大笑,云燕也禁不住嘴角上翘,呵呵几声。节目的内容大部分说的都是高中时期的事,算是高考前的苦中作乐吗?
把洗发水换成胶水捉弄同学的;学漫画人物冲着老师的身后结封印的;老在女同学的身后拽人家羽绒服里支出的羽毛玩,却不慎吸进自己的鼻子里,最后抠出一手血的;天天脖子上挂个刀片儿,留着长发,装摇滚青年的…
真是世界之大无奇不有,云燕嘻嘻哈哈跟着听热闹,却不知不觉被带入了回忆里。
“我的那时那年,奇怪同学……我眼里的是谁?他们眼里的是我吗?”
时间回拔到十七年前。
“看见了吗?”
“嗯……”
“两万块!”
瞅着妈妈故意撑开包,两叠厚厚的人民币,云燕沉默了……
3.5分,个位数的差距,中考落榜。
两万块助校费,云燕还是如期成为一名合理合法的高中生。
一样的开学日,一样的书本教室,一样的年龄……
她和教室里那些考上来的男生女生,看上去没什么差别。而坐在他们当中,心情却完全不同。
从这一刻起,她铭记自己是一名自费生,要对得起父母,对得起那两叠厚厚的人民币,所有与学习无关的东西,都不该涉及,因为没有资格。无论哭着,笑着,困了还是累了,一心只能在课本上,学习再学习,努力更努力。
本就不开朗的她,异常孤僻,其貌不扬,渐渐成了班级里可有可无的人。
随堂测试,期中考试,期末考试……
云燕最怕考试,每每考完,心情很少晴朗,尤其是老师公布成绩时,经常暗暗哭泣。
前后左右,看到听到的人不理解。可她却自以为他们都清楚,都在看不起她。只有一个人例外,就是坐在她右边的这个男生,她的同桌-何宇贤。
这是个像阳光一样明亮的男孩子,爱动爱笑爱聊天。一有机会就和“左邻右舍”闲聊,老是有说不完的话题。但跟云燕的话很少,即使是同桌。或许是她不怎么理他的缘故吧。
可每当云燕一旁抽泣,他要么叹息,要么沉默不语,不再像往常那样欢实,甚至偶尔还递去纸巾,令云燕感动。
云燕深信,他是整个教室里唯一同情和理解她的人。
日子久了,她也尝试跟何同学说说话,同桌嘛,应该熟络些。偶尔开开玩笑,调解学习中的枯燥压抑,挺开心。
封闭式的学校,大部分是住校生,因为宿舍条件有限,男女同楼,但不同层。
夏季还好,很少有人喜欢喝热水,于是除了洗漱时间外,宿舍楼一楼的热水间里人不算多。
可到了冬季,北方的冬天是出了名的寒冷,同学们自然都用上了冬日里的必备神器-暖水袋。以至于临睡前,宿舍楼一楼的热水间里人满为患。
几十个热水龙头都不够用,人挤得里三层外三层,而且你还要眼疾手快,否则前一个人的暖水袋移开,眨眼间便会有另一个补上。手脚慢了,不仅仅是要多等很久,还会有接不到热水的可能。
僧多粥少啊!
更何况,还有一些托关系插队的。
云燕并不记恨这些插队之人,因为她也是其中一个。
何同学所住的房间就在一烂醉如泥,紧挨着热水间,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
每当云燕“噔噔噔”急促的脚步从楼上跑下来时,总能从拥挤的人海中,在最前一排寻到他的身影。
有时,他好像故意等她,不断地回头张望,每次都很容易发现她。
有时,他没回头,她便鼓起勇气,用她最大的,而在别人耳朵里却轻飘的声音,喊他的名字。不知道何宇贤是耳朵太灵,还是对云燕的声音敏感。总之,每次都不用她太费力,他便迅速转过头来,伸出手,接过她的暖水袋,数秒钟后,再热呼呼的递回她手里。
每每这时,云燕都觉得好幸福,至少对她而言,这是令人羡慕的独宠。这也使他们的关系更熟络些,聊的多了,笑声也多了。
云燕桌上的东西,笔啊,橡皮啊,工具书啊……他需要时,便随手捻去,头也不抬,招呼也不打。
云燕并不介意,反而开心,因为在她看来,这恰恰证明他们俩的关系好,那些“谢谢”“不客气”的客套,全是多余。
云燕不会做的题目全都问何宇贤,就好像前后左右只有他是她的同学。虽然何宇贤的成绩比她好些,但也不是好很多。可这家伙永远是有问必答,当然常常遇到自己也解决不了的题目,皱着眉头冥思苦想一番后,求助别人,搞明白了,再很有耐心地跟云燕讲。
有时云燕也疑惑,他不会的问题,为什么不推回给她,让她问别人?
也或许他知道如果推回给她,她只能皱着眉埋下头,独自痛苦思考,直到放弃。
何宇贤是个静不下来的人,嘴闲不住,哪怕是在自习课上。常常聊的正欢,老师一双犀利的眼神从后门的小窗射进来,已盯他许久,他浑然不知,直到被批。
可对此他记吃不记打,常常早上刚被批完,晚上就又犯了,害得云燕一旦发现班主任的眼睛,就立马条件反射地用胳膊肘去杵他。
何宇贤最初还为此发过几次愣,而后渐渐把这当成一种信号,迅速闭嘴,坐正,低头,看书。
不知是有她帮他,还是他胆子越来越大了,自习课上的闲聊愈发的无所顾及,而云燕却如坐针毡,偷瞄门窗成了习惯,也习惯了每次发现窗外有眼时的一身冷汗,还有紧接着向他发出危险信号。
虽然他偶尔也会因为玩笑开过了云燕的底限,让她有点小生气。但不得不承认,何宇贤把云燕给自己圈成的牢笼透进了一丝光,令她的高中生活痛苦的并不彻底。
就这样,泪水和欢笑交织在一起的高一生活,匆匆过去。
新的学期开始,他们高二了,也就面临着那个永恒的课题-文理分班。云燕选理,何宇贤选文。他们不再是同班,当然也不再是同桌了。
新的班级,新的同学,有的是故人,有的些许眼熟,有的便完全是陌生面孔。
因为原本就是同一个年级,只是不同班而已。所以新组成的班级里,不像高一新生刚入学时那样冷清,大家很快有说有笑,聊地热闹。一撮儿一撮儿,围成一个个因熟络程度而形成的小团体。
只是无论这里的大环境,还是小团体,这些热闹,都与云燕绝缘。因为她难得有聊的几个人,都不在这里。
她,重归平静。
新学期一周有余,云燕没对往日里的故人有多少注意,却对据说是家里有事而刚刚报到的这张完全陌生的脸孔有了深刻印象。
他,皮肤黝黑,牙却很白。个子不高,头发剪的很短,贴着头皮的那一种。眼睛不大不小,但炯炯有神。整体看上去,没什么型,路人一个。
可他也有些与众不同,说话特别快,走路特别快,移动中总像就要飞起来了一样。尤其他那爽朗的笑声,高八度,第一次在教室轰响开来,就吓得云燕一激灵。
搞不清为什么,他的周围总是围满了人,男生女生都有,各科老师也特别喜欢他。甚至在新班级的第一次班会上选班长,绝大多数人都把票投给了他,而云燕连他的名字都还没记住,就先知道他是她们班的班长啦。
老师叫班长上台讲讲“获奖感言”。这家伙走上讲台,没说几句,就是挠头傻笑,可这笑却颇具感染力,整个教室充满了笑声。
云燕越发地搞不懂,这相貌平平又不会说不会道的男生,究竟有何魅力,竟不动生色地俘获了这么多的热情和信任,真心搞不懂。
北方的冬天就是来的早,这开学还不到两个月,已然寒意浓浓。云燕翻箱倒柜地找出去年的神器-暖水袋,开始了临睡前楼上楼下地跑。
没想到,和她一样怕冷的大有人在,久违的热水间里又是熙熙攘攘,好个热闹。
因为何宇贤与她已不再是同班同学,哪怕教室都在同一楼层,却几乎没再见过面。如今眼前景象清晰如昨,却难寻往日的那个熟悉身影。
没了独宠,云燕只能自食其力。每天晚上一回到宿舍,便摸出暖水袋,急匆匆地下楼往热水间奔。一连几天,有时运气好,有时运气坏,不过渐渐戒掉了到处寻那个背影的坏习惯。
这天,因为晚自习过后,云燕又在教室多呆了会儿,于是相比其她同学,回宿舍晚些。
“噔噔噔”跑上楼,又“噔噔噔”跑下来,到达热水间,看着挤地满满登登的人海时,她气喘吁吁,四下撒么可能的机会。
就在这时,人群中,她发现了那个熟悉身影,一时间兴奋不已。
挤了又挤,头发都乱了,她好不容易挪到了他身后,刚站稳,只听他说着“拿来”,同时肩膀侧过来,伸出手。
云燕微笑着好开心地将暖手袋递过去,他抬头看她,微怔,刚要握的手,却松开了,瞥了眼旁边,接过紧挨着云燕的那个同样微笑着的女孩儿的暖水袋,转回身忙活。
云燕呆愣,暖水袋差点儿掉到地上。
数秒后,与她同桌了一年的那个他,将灌得鼓鼓的暖手袋递回那女孩儿手里,然后这两人挤出人群。她就像只小透明,注视着他的离开。
不知过了多久,她强忍着泪和双颊的滚烫,灌完暖水袋,回到宿舍。
一到宿舍,云燕迅速爬上床,整个人钻进被窝里,眼前一片漆黑,她捂着嘴,痛哭流涕!
终于明白,原来她眼里的那些特别,只是纯属巧合的自以为。
从那天起,教室走廊,宿舍楼,操场上……她们偶尔遇到,却好像从没认识过,默契地不闻不问,擦肩而过。
云燕给自己圈成的牢笼经此修复,密不透风。
云燕倚靠在床头,手里捧着一本漫画书读。她歪头扫一眼躺在她身旁的小家伙,小家伙终于已经闭上了眼沉入梦乡。云燕轻轻合上书,隐隐地舒了口气,从小床上下来,帮孩子调正了睡姿,盖好被子,关了灯,退出房间,掩上门。
端起一盆孩子的脏衣脏袜,来到洗手间的洗手池前,她开始了日常的洗洗涮涮。
喜欢在做家务时听听音乐或广播,这样时间过的不会太过枯燥。
洗手池台面上的手机里正播着Loading电台新一期的节目,主题是“奇怪的同学”。
电台里的两位主播是两个逗逼,他们读着听众对自己曾经遇到的奇怪同学的描述和留言,听着他们动不动就哈哈大笑,云燕也禁不住嘴角上翘,呵呵几声。节目的内容大部分说的都是高中时期的事,算是高考前的苦中作乐吗?
把洗发水换成胶水捉弄同学的;学漫画人物冲着老师的身后结封印的;老在女同学的身后拽人家羽绒服里支出的羽毛玩,却不慎吸进自己的鼻子里,最后抠出一手血的;天天脖子上挂个刀片儿,留着长发,装摇滚青年的…
真是世界之大无奇不有,云燕嘻嘻哈哈跟着听热闹,却不知不觉被带入了回忆里。
“我的那时那年,奇怪同学……我眼里的是谁?他们眼里的是我吗?”
时间回拔到十七年前。
“看见了吗?”
“嗯……”
“两万块!”
瞅着妈妈故意撑开包,两叠厚厚的人民币,云燕沉默了……
3.5分,个位数的差距,中考落榜。
两万块助校费,云燕还是如期成为一名合理合法的高中生。
一样的开学日,一样的书本教室,一样的年龄……
她和教室里那些考上来的男生女生,看上去没什么差别。而坐在他们当中,心情却完全不同。
从这一刻起,她铭记自己是一名自费生,要对得起父母,对得起那两叠厚厚的人民币,所有与学习无关的东西,都不该涉及,因为没有资格。无论哭着,笑着,困了还是累了,一心只能在课本上,学习再学习,努力更努力。
本就不开朗的她,异常孤僻,其貌不扬,渐渐成了班级里可有可无的人。
随堂测试,期中考试,期末考试……
云燕最怕考试,每每考完,心情很少晴朗,尤其是老师公布成绩时,经常暗暗哭泣。
前后左右,看到听到的人不理解。可她却自以为他们都清楚,都在看不起她。只有一个人例外,就是坐在她右边的这个男生,她的同桌-何宇贤。
这是个像阳光一样明亮的男孩子,爱动爱笑爱聊天。一有机会就和“左邻右舍”闲聊,老是有说不完的话题。但跟云燕的话很少,即使是同桌。或许是她不怎么理他的缘故吧。
可每当云燕一旁抽泣,他要么叹息,要么沉默不语,不再像往常那样欢实,甚至偶尔还递去纸巾,令云燕感动。
云燕深信,他是整个教室里唯一同情和理解她的人。
日子久了,她也尝试跟何同学说说话,同桌嘛,应该熟络些。偶尔开开玩笑,调解学习中的枯燥压抑,挺开心。
封闭式的学校,大部分是住校生,因为宿舍条件有限,男女同楼,但不同层。
夏季还好,很少有人喜欢喝热水,于是除了洗漱时间外,宿舍楼一楼的热水间里人不算多。
可到了冬季,北方的冬天是出了名的寒冷,同学们自然都用上了冬日里的必备神器-暖水袋。以至于临睡前,宿舍楼一楼的热水间里人满为患。
几十个热水龙头都不够用,人挤得里三层外三层,而且你还要眼疾手快,否则前一个人的暖水袋移开,眨眼间便会有另一个补上。手脚慢了,不仅仅是要多等很久,还会有接不到热水的可能。
僧多粥少啊!
更何况,还有一些托关系插队的。
云燕并不记恨这些插队之人,因为她也是其中一个。
何同学所住的房间就在一烂醉如泥,紧挨着热水间,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
每当云燕“噔噔噔”急促的脚步从楼上跑下来时,总能从拥挤的人海中,在最前一排寻到他的身影。
有时,他好像故意等她,不断地回头张望,每次都很容易发现她。
有时,他没回头,她便鼓起勇气,用她最大的,而在别人耳朵里却轻飘的声音,喊他的名字。不知道何宇贤是耳朵太灵,还是对云燕的声音敏感。总之,每次都不用她太费力,他便迅速转过头来,伸出手,接过她的暖水袋,数秒钟后,再热呼呼的递回她手里。
每每这时,云燕都觉得好幸福,至少对她而言,这是令人羡慕的独宠。这也使他们的关系更熟络些,聊的多了,笑声也多了。
云燕桌上的东西,笔啊,橡皮啊,工具书啊……他需要时,便随手捻去,头也不抬,招呼也不打。
云燕并不介意,反而开心,因为在她看来,这恰恰证明他们俩的关系好,那些“谢谢”“不客气”的客套,全是多余。
云燕不会做的题目全都问何宇贤,就好像前后左右只有他是她的同学。虽然何宇贤的成绩比她好些,但也不是好很多。可这家伙永远是有问必答,当然常常遇到自己也解决不了的题目,皱着眉头冥思苦想一番后,求助别人,搞明白了,再很有耐心地跟云燕讲。
有时云燕也疑惑,他不会的问题,为什么不推回给她,让她问别人?
也或许他知道如果推回给她,她只能皱着眉埋下头,独自痛苦思考,直到放弃。
何宇贤是个静不下来的人,嘴闲不住,哪怕是在自习课上。常常聊的正欢,老师一双犀利的眼神从后门的小窗射进来,已盯他许久,他浑然不知,直到被批。
可对此他记吃不记打,常常早上刚被批完,晚上就又犯了,害得云燕一旦发现班主任的眼睛,就立马条件反射地用胳膊肘去杵他。
何宇贤最初还为此发过几次愣,而后渐渐把这当成一种信号,迅速闭嘴,坐正,低头,看书。
不知是有她帮他,还是他胆子越来越大了,自习课上的闲聊愈发的无所顾及,而云燕却如坐针毡,偷瞄门窗成了习惯,也习惯了每次发现窗外有眼时的一身冷汗,还有紧接着向他发出危险信号。
虽然他偶尔也会因为玩笑开过了云燕的底限,让她有点小生气。但不得不承认,何宇贤把云燕给自己圈成的牢笼透进了一丝光,令她的高中生活痛苦的并不彻底。
就这样,泪水和欢笑交织在一起的高一生活,匆匆过去。
新的学期开始,他们高二了,也就面临着那个永恒的课题-文理分班。云燕选理,何宇贤选文。他们不再是同班,当然也不再是同桌了。
新的班级,新的同学,有的是故人,有的些许眼熟,有的便完全是陌生面孔。
因为原本就是同一个年级,只是不同班而已。所以新组成的班级里,不像高一新生刚入学时那样冷清,大家很快有说有笑,聊地热闹。一撮儿一撮儿,围成一个个因熟络程度而形成的小团体。
只是无论这里的大环境,还是小团体,这些热闹,都与云燕绝缘。因为她难得有聊的几个人,都不在这里。
她,重归平静。
新学期一周有余,云燕没对往日里的故人有多少注意,却对据说是家里有事而刚刚报到的这张完全陌生的脸孔有了深刻印象。
他,皮肤黝黑,牙却很白。个子不高,头发剪的很短,贴着头皮的那一种。眼睛不大不小,但炯炯有神。整体看上去,没什么型,路人一个。
可他也有些与众不同,说话特别快,走路特别快,移动中总像就要飞起来了一样。尤其他那爽朗的笑声,高八度,第一次在教室轰响开来,就吓得云燕一激灵。
搞不清为什么,他的周围总是围满了人,男生女生都有,各科老师也特别喜欢他。甚至在新班级的第一次班会上选班长,绝大多数人都把票投给了他,而云燕连他的名字都还没记住,就先知道他是她们班的班长啦。
老师叫班长上台讲讲“获奖感言”。这家伙走上讲台,没说几句,就是挠头傻笑,可这笑却颇具感染力,整个教室充满了笑声。
云燕越发地搞不懂,这相貌平平又不会说不会道的男生,究竟有何魅力,竟不动生色地俘获了这么多的热情和信任,真心搞不懂。
北方的冬天就是来的早,这开学还不到两个月,已然寒意浓浓。云燕翻箱倒柜地找出去年的神器-暖水袋,开始了临睡前楼上楼下地跑。
没想到,和她一样怕冷的大有人在,久违的热水间里又是熙熙攘攘,好个热闹。
因为何宇贤与她已不再是同班同学,哪怕教室都在同一楼层,却几乎没再见过面。如今眼前景象清晰如昨,却难寻往日的那个熟悉身影。
没了独宠,云燕只能自食其力。每天晚上一回到宿舍,便摸出暖水袋,急匆匆地下楼往热水间奔。一连几天,有时运气好,有时运气坏,不过渐渐戒掉了到处寻那个背影的坏习惯。
这天,因为晚自习过后,云燕又在教室多呆了会儿,于是相比其她同学,回宿舍晚些。
“噔噔噔”跑上楼,又“噔噔噔”跑下来,到达热水间,看着挤地满满登登的人海时,她气喘吁吁,四下撒么可能的机会。
就在这时,人群中,她发现了那个熟悉身影,一时间兴奋不已。
挤了又挤,头发都乱了,她好不容易挪到了他身后,刚站稳,只听他说着“拿来”,同时肩膀侧过来,伸出手。
云燕微笑着好开心地将暖手袋递过去,他抬头看她,微怔,刚要握的手,却松开了,瞥了眼旁边,接过紧挨着云燕的那个同样微笑着的女孩儿的暖水袋,转回身忙活。
云燕呆愣,暖水袋差点儿掉到地上。
数秒后,与她同桌了一年的那个他,将灌得鼓鼓的暖手袋递回那女孩儿手里,然后这两人挤出人群。她就像只小透明,注视着他的离开。
不知过了多久,她强忍着泪和双颊的滚烫,灌完暖水袋,回到宿舍。
一到宿舍,云燕迅速爬上床,整个人钻进被窝里,眼前一片漆黑,她捂着嘴,痛哭流涕!
终于明白,原来她眼里的那些特别,只是纯属巧合的自以为。
从那天起,教室走廊,宿舍楼,操场上……她们偶尔遇到,却好像从没认识过,默契地不闻不问,擦肩而过。
云燕给自己圈成的牢笼经此修复,密不透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