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酿肉
过了小年便是年。
孙婆子教三个娃娃,从小年起便要开始说吉利话,见人需讲福,遇事要积善,不可口无遮拦,行事无状。
从这一日起,年味越来越浓,家里头需要操持的事情也多起来。
李兰香早起便煮好浆糊,用面粉与水一同稀释了放在锅中熬煮,中途需不停搅拌以避免糊锅底,等到它变得粘稠,鼓起泡泡来才算做好。
另一边的罗水林在裁油纸。二十五,糊窗户。一年到头,窗子上的窗户纸都没有更换,经过长时间的风吹日晒,原本厚韧的油纸变得轻薄,颜色晒脱成了白色,用手指戳一戳就容易破,是时候该换新了。
宝珍宝珠守在锅边看李兰香煮浆糊,煮好了就端去给罗水林拿来贴窗户。
浆糊熬好,散发出好闻的麦子香,宝珠拿瓷勺舀浆糊往油纸上涂抹的时候,不由得舔了一口,然后嫌弃道:“没味道。”
“没加糖,自然便没味道。”罗水林边贴窗户边笑着说:“你细时吃米糊,若是不添些糖水进去,你就不愿吃,把我和你娘急得不行。想起你半岁的时候,你娘渐渐没了奶,总是喂不饱你,后头还是你阿嬷每日给现磨了米糊,然后一勺勺喂给你吃的,你还记得不?”
半岁婴儿哪会有记忆,宝珠诚实地摇了摇头。不过她倒还记得一些事,由于早产的缘故,她身子较弱,阿嬷赶集时就总称几两肉来,给她煮肉粥吃补身体,那个时候家里头只有姐姐与她能吃到肉粥,连二哥哥宝银都没有呢。
“不记得也不妨事,你只要记住,以后和姐姐,好好孝顺你娘与你阿嬷,知道不?”
两姐妹用力点头,大声应承:“知道!要孝顺娘与阿嬷,还有爹爹和阿公。”
听到女儿们主动提及自己,罗水林笑得脸都要烂了,要不是手上还沾着浆糊容易弄脏衣服,定要抱着她们在院子里转上几个圈高兴高兴。
上午糊完了窗户,午时李兰香给做了豆腐。
照传统,年二十五是要磨豆腐的,豆腐通“头福”,磨好的豆腐预备着过年吃,祈祷新年富贵。
只是豆腐做起来麻烦,乡人们但凡有点子钱能买,何必非要亲手做呢,所以家里的豆腐便是从天养家薛娘子那儿现买来的。
另外南边儿不似北边,北边冷,买来的豆腐放外头就能冰冻起来,可以存放许久,南边虽也冷,但可比不上北地,豆腐存得几日就败坏了,所以今日也只是应节买来吃个节庆,到过年了,还是得再去现买的。
前段时候老宅杀了猪,孙婆子叫他们拿了十来斤鲜肉回来,如今还剩下些许,李兰香就打算今日和豆腐一起做了,吃完它。
先将鲜肉剁成泥,一半留待备用,另一半用葱姜水、酱油、香油、盐巴、生粉和葱花抓拌均匀,腌制好放置片刻。
接着把买来的老豆腐切成方块,在中间掏一个小洞,填腌制好的肉糜进去,等油锅烧热,把装填好肉馅的豆腐全都放下锅去煎。
待豆腐的两面煎黄,变得微焦,即可盛出备用。然后另烧油爆香葱姜蒜,调了料汁煮开,再放入煎好的豆腐,慢慢焖煮至汁水收干,肉酿豆腐便做好了。
剩下的鲜肉泥,李兰香打算做一个鸡蛋肉饼汤。肉馅只加少许盐与酱油调味,然后不停搅打上劲,家里头没有适合的瓦罐,就找一个底略深的盘子,把肉馅压到盘子底部呈饼状,再敲四个鸡蛋下去,放进锅中隔水蒸。
等肉馅与鸡蛋蒸上一会儿定了型,李兰香就倒开水进去,继续蒸上一刻钟,好吃好做的鸡蛋肉饼汤就可以出锅了。
冬日里可以吃到的菜蔬不多,耐寒的波稜菜就是其中一种,等宝珍宝珠把一篮子菜洗好,李兰香放进锅里加干辣椒与大蒜炒一炒,波稜菜就缩了水,一大篮子菜只得一盘而已。
宝珍宝珠一上桌,看到菜式就开心。过年前后的吃食是最丰盛的,所以娃娃们最喜欢一年里的腊月与元月,可以放肆的过个嘴瘾。
盘子里的肉饼鸡蛋被李兰香分做四份舀进碗里,家里人人都有。
宝珍饮一口鸡蛋肉饼的汤,里面调味虽少,但不晓得为何,味道就是鲜美无比,比宝珍吃过的许多汤都还要甘甜。肉饼和鸡蛋也嫩,没有一丁点肉腥、蛋腥味,等到将它们吃完,肚子也饱了一半。
肉酿豆腐和波稜菜需配白米饭吃,宝珍便只盛了小半碗,她喜欢米归米,菜归菜的吃法,最好不要让汤汁掺到饭里头,这样才能更好的品尝到米与菜的本味。宝珠就不同了,她喜欢拌饭,把豆腐酿肉碾的稀碎,再浇汤汁上去,夹多多的波稜菜拌在一块儿,整碗饭都被美味的豆腐和肉沫裹住,然后操大勺子舀着吃,嘴巴都被塞得鼓鼓的,她觉着这样才满足。
宝珍见着她豪迈的吃相,不由得摇了摇头。不过这种吃法是大人们最喜见到的,娃娃吃饭香,身体才能长得壮嘛。
吃到一半的时候,凤仙带着康哥进了门。
半个月前大癞痢头叫她带走了康哥,承诺过了年二十四就去接他,不过凤仙心里存了事,就自己将康哥送回来了。
“诶,凤仙,你咋自己过来了?”李兰香见到她,赶忙招呼她坐,又问她有没有吃饭,预备给他俩拿碗筷过来。
“莫忙莫忙,我和康哥吃了饭的,在车上吃了烙饼。”凤仙赶紧劝阻她,然后把背上的包袱递过来,“喏,送你的年货。”
李兰香把包袱解开,里头装了一小坛子散酒和一包桃酥,价格不算贵,李兰香便放心收下了,又拉她去坐。
“你吃饭去,不用管我。”凤仙自己找了把椅子坐,旁边的康哥亦步亦趋,也端了凳子过来,坐在她脚边。
宝珍一边吃饭一边看康哥,这小孩跟他娘在城里住了半个月,显见的身子胖了一些,不像之前那种瘦麻杆样,个头也窜了窜,身上的衣服十分齐整干净,面貌好了不止一点。
李兰香问他们:“你这趟是特意送康哥回来么,不是说大癞痢头去接吗?”
“算了吧,要等他来接,可能他娘也跟来,到时候去我做工的铺子里闹就不好了。”凤仙嫌弃他们,还有一点就是,若是她把给李兰香的年货让大癞痢头带回来,那可不保证真的能到李兰香手里,指不定会被赖老娘藏起来。
凤仙回村还没去赖家,她也不打算去,等下就叫康哥自个儿回便行了,省得见面吵嘴。
“这倒说的是,你们铺子年节里最忙,若是她去闹,叫客人见到就不好了。”李兰香同情地应和,毕竟她可是见过赖老娘撒泼的。
“还有一桩事,你帮我拿拿主意。”凤仙没啥朋友,现在唯一还能说得上话的便是李兰香了,她家里人也都好,家风清正,人拎得清。想来,问她应当没有错。
“前几日我哥嫂来城里找了我,说叫我初二回娘家过年。”这里的习俗是过了年二十四,外嫁女便不能回娘家,否则会让娘家触霉头,要等到过了初一才能回。
“但是我不想回去,一来我怕我爹娘催我再嫁,二来过年铺子里离不得人,除了除夕那日,现下每日里客都多,且我那东家承诺我,年节到元宵,每日工钱都翻倍嘞。你说,你觉着我要不要回娘家呢?”
李兰香听了,只觉得为难。要说凤仙娘家不疼她吧,却也愿意在她和离后养她,特地让她回来过年;但要说疼吧,又非要逼她嫁人,而且年前与最重要的除夕都不愿她在家,怕有妨害。这种矛盾的爱,倒真让人不晓得如何处置。
“是我我就不回去。”宝珍冷不丁冒出句话。现下她越长越大,最近说的一些话总让李兰香惊讶,想着娃娃看事情的角度可能与大人不同,李兰香便鼓励她,问道:“为啥不回嘞?那若是换做我和你爹,让你回来过年,你也不回么?”
“凤仙姨的爹爹和娘又不似你们。”宝珍认真说道:“我晓得那个不让外嫁女回家的习俗嘞,阿嬷跟我讲过,我还问阿嬷,要是水花姑姑与姑父吵了嘴,你会不会这时候去接她?阿嬷说,那肯定要接的。我想着,爹爹和娘一定是站我这边,而且娘家又不会走,什么时候回不一样么,何况凤仙姨说留铺子里可以多挣些钱,那我觉得还不如多挣钱呢。”
“哎哟!宝珍说的真对!”凤仙一拍掌,她也正是这想法,只是缺人认同而已。
她早就晓得,自家爹娘虽疼爱她,却也无法脱离世俗想法。她和离了,若是有男的愿意要,条件好一些,爹娘便紧催她再嫁,也不顾她愿不愿意,开不开心;过年回个娘家,还要顾忌是不是会触霉头,得另选时间才能回,若是回了,村里人定要多嘴,住久了也惹得爹娘哥嫂烦心。
这样看来,还不如自己留在城里过,既能挣钱又落得清净,而且回娘家探亲,年后啥时候都可以,到时礼备重些,想来爹娘也不好说她。
李兰香见她这样,想来是心里早已拿定了主意,且自己也认同女儿的说法,便笑着应和道:“那你便好好与你哥嫂说清里头的利害关系,就讲自己想趁年轻多攒钱,另外年后多备些礼给你爹娘,他们疼你,自然不会怪你的。”
“诶,行嘞!”了却一桩心事,凤仙便准备回去了,今日她只跟东家请了半日假,现下也该走了。
康哥恋恋不舍,抱着她的腰哭了一小会儿才愿放手。凤仙承诺他,等明年她定会再找机会带他进城住,现在大癞痢头开了头,之后想来会容易些,只求他后面拎得清,别再那么窝囊了。
李兰香一家人瞧着她走,宝珍默默在心里给她点了个赞,以凤仙姨的心性,想来以后一定会越过越好的。
孙婆子教三个娃娃,从小年起便要开始说吉利话,见人需讲福,遇事要积善,不可口无遮拦,行事无状。
从这一日起,年味越来越浓,家里头需要操持的事情也多起来。
李兰香早起便煮好浆糊,用面粉与水一同稀释了放在锅中熬煮,中途需不停搅拌以避免糊锅底,等到它变得粘稠,鼓起泡泡来才算做好。
另一边的罗水林在裁油纸。二十五,糊窗户。一年到头,窗子上的窗户纸都没有更换,经过长时间的风吹日晒,原本厚韧的油纸变得轻薄,颜色晒脱成了白色,用手指戳一戳就容易破,是时候该换新了。
宝珍宝珠守在锅边看李兰香煮浆糊,煮好了就端去给罗水林拿来贴窗户。
浆糊熬好,散发出好闻的麦子香,宝珠拿瓷勺舀浆糊往油纸上涂抹的时候,不由得舔了一口,然后嫌弃道:“没味道。”
“没加糖,自然便没味道。”罗水林边贴窗户边笑着说:“你细时吃米糊,若是不添些糖水进去,你就不愿吃,把我和你娘急得不行。想起你半岁的时候,你娘渐渐没了奶,总是喂不饱你,后头还是你阿嬷每日给现磨了米糊,然后一勺勺喂给你吃的,你还记得不?”
半岁婴儿哪会有记忆,宝珠诚实地摇了摇头。不过她倒还记得一些事,由于早产的缘故,她身子较弱,阿嬷赶集时就总称几两肉来,给她煮肉粥吃补身体,那个时候家里头只有姐姐与她能吃到肉粥,连二哥哥宝银都没有呢。
“不记得也不妨事,你只要记住,以后和姐姐,好好孝顺你娘与你阿嬷,知道不?”
两姐妹用力点头,大声应承:“知道!要孝顺娘与阿嬷,还有爹爹和阿公。”
听到女儿们主动提及自己,罗水林笑得脸都要烂了,要不是手上还沾着浆糊容易弄脏衣服,定要抱着她们在院子里转上几个圈高兴高兴。
上午糊完了窗户,午时李兰香给做了豆腐。
照传统,年二十五是要磨豆腐的,豆腐通“头福”,磨好的豆腐预备着过年吃,祈祷新年富贵。
只是豆腐做起来麻烦,乡人们但凡有点子钱能买,何必非要亲手做呢,所以家里的豆腐便是从天养家薛娘子那儿现买来的。
另外南边儿不似北边,北边冷,买来的豆腐放外头就能冰冻起来,可以存放许久,南边虽也冷,但可比不上北地,豆腐存得几日就败坏了,所以今日也只是应节买来吃个节庆,到过年了,还是得再去现买的。
前段时候老宅杀了猪,孙婆子叫他们拿了十来斤鲜肉回来,如今还剩下些许,李兰香就打算今日和豆腐一起做了,吃完它。
先将鲜肉剁成泥,一半留待备用,另一半用葱姜水、酱油、香油、盐巴、生粉和葱花抓拌均匀,腌制好放置片刻。
接着把买来的老豆腐切成方块,在中间掏一个小洞,填腌制好的肉糜进去,等油锅烧热,把装填好肉馅的豆腐全都放下锅去煎。
待豆腐的两面煎黄,变得微焦,即可盛出备用。然后另烧油爆香葱姜蒜,调了料汁煮开,再放入煎好的豆腐,慢慢焖煮至汁水收干,肉酿豆腐便做好了。
剩下的鲜肉泥,李兰香打算做一个鸡蛋肉饼汤。肉馅只加少许盐与酱油调味,然后不停搅打上劲,家里头没有适合的瓦罐,就找一个底略深的盘子,把肉馅压到盘子底部呈饼状,再敲四个鸡蛋下去,放进锅中隔水蒸。
等肉馅与鸡蛋蒸上一会儿定了型,李兰香就倒开水进去,继续蒸上一刻钟,好吃好做的鸡蛋肉饼汤就可以出锅了。
冬日里可以吃到的菜蔬不多,耐寒的波稜菜就是其中一种,等宝珍宝珠把一篮子菜洗好,李兰香放进锅里加干辣椒与大蒜炒一炒,波稜菜就缩了水,一大篮子菜只得一盘而已。
宝珍宝珠一上桌,看到菜式就开心。过年前后的吃食是最丰盛的,所以娃娃们最喜欢一年里的腊月与元月,可以放肆的过个嘴瘾。
盘子里的肉饼鸡蛋被李兰香分做四份舀进碗里,家里人人都有。
宝珍饮一口鸡蛋肉饼的汤,里面调味虽少,但不晓得为何,味道就是鲜美无比,比宝珍吃过的许多汤都还要甘甜。肉饼和鸡蛋也嫩,没有一丁点肉腥、蛋腥味,等到将它们吃完,肚子也饱了一半。
肉酿豆腐和波稜菜需配白米饭吃,宝珍便只盛了小半碗,她喜欢米归米,菜归菜的吃法,最好不要让汤汁掺到饭里头,这样才能更好的品尝到米与菜的本味。宝珠就不同了,她喜欢拌饭,把豆腐酿肉碾的稀碎,再浇汤汁上去,夹多多的波稜菜拌在一块儿,整碗饭都被美味的豆腐和肉沫裹住,然后操大勺子舀着吃,嘴巴都被塞得鼓鼓的,她觉着这样才满足。
宝珍见着她豪迈的吃相,不由得摇了摇头。不过这种吃法是大人们最喜见到的,娃娃吃饭香,身体才能长得壮嘛。
吃到一半的时候,凤仙带着康哥进了门。
半个月前大癞痢头叫她带走了康哥,承诺过了年二十四就去接他,不过凤仙心里存了事,就自己将康哥送回来了。
“诶,凤仙,你咋自己过来了?”李兰香见到她,赶忙招呼她坐,又问她有没有吃饭,预备给他俩拿碗筷过来。
“莫忙莫忙,我和康哥吃了饭的,在车上吃了烙饼。”凤仙赶紧劝阻她,然后把背上的包袱递过来,“喏,送你的年货。”
李兰香把包袱解开,里头装了一小坛子散酒和一包桃酥,价格不算贵,李兰香便放心收下了,又拉她去坐。
“你吃饭去,不用管我。”凤仙自己找了把椅子坐,旁边的康哥亦步亦趋,也端了凳子过来,坐在她脚边。
宝珍一边吃饭一边看康哥,这小孩跟他娘在城里住了半个月,显见的身子胖了一些,不像之前那种瘦麻杆样,个头也窜了窜,身上的衣服十分齐整干净,面貌好了不止一点。
李兰香问他们:“你这趟是特意送康哥回来么,不是说大癞痢头去接吗?”
“算了吧,要等他来接,可能他娘也跟来,到时候去我做工的铺子里闹就不好了。”凤仙嫌弃他们,还有一点就是,若是她把给李兰香的年货让大癞痢头带回来,那可不保证真的能到李兰香手里,指不定会被赖老娘藏起来。
凤仙回村还没去赖家,她也不打算去,等下就叫康哥自个儿回便行了,省得见面吵嘴。
“这倒说的是,你们铺子年节里最忙,若是她去闹,叫客人见到就不好了。”李兰香同情地应和,毕竟她可是见过赖老娘撒泼的。
“还有一桩事,你帮我拿拿主意。”凤仙没啥朋友,现在唯一还能说得上话的便是李兰香了,她家里人也都好,家风清正,人拎得清。想来,问她应当没有错。
“前几日我哥嫂来城里找了我,说叫我初二回娘家过年。”这里的习俗是过了年二十四,外嫁女便不能回娘家,否则会让娘家触霉头,要等到过了初一才能回。
“但是我不想回去,一来我怕我爹娘催我再嫁,二来过年铺子里离不得人,除了除夕那日,现下每日里客都多,且我那东家承诺我,年节到元宵,每日工钱都翻倍嘞。你说,你觉着我要不要回娘家呢?”
李兰香听了,只觉得为难。要说凤仙娘家不疼她吧,却也愿意在她和离后养她,特地让她回来过年;但要说疼吧,又非要逼她嫁人,而且年前与最重要的除夕都不愿她在家,怕有妨害。这种矛盾的爱,倒真让人不晓得如何处置。
“是我我就不回去。”宝珍冷不丁冒出句话。现下她越长越大,最近说的一些话总让李兰香惊讶,想着娃娃看事情的角度可能与大人不同,李兰香便鼓励她,问道:“为啥不回嘞?那若是换做我和你爹,让你回来过年,你也不回么?”
“凤仙姨的爹爹和娘又不似你们。”宝珍认真说道:“我晓得那个不让外嫁女回家的习俗嘞,阿嬷跟我讲过,我还问阿嬷,要是水花姑姑与姑父吵了嘴,你会不会这时候去接她?阿嬷说,那肯定要接的。我想着,爹爹和娘一定是站我这边,而且娘家又不会走,什么时候回不一样么,何况凤仙姨说留铺子里可以多挣些钱,那我觉得还不如多挣钱呢。”
“哎哟!宝珍说的真对!”凤仙一拍掌,她也正是这想法,只是缺人认同而已。
她早就晓得,自家爹娘虽疼爱她,却也无法脱离世俗想法。她和离了,若是有男的愿意要,条件好一些,爹娘便紧催她再嫁,也不顾她愿不愿意,开不开心;过年回个娘家,还要顾忌是不是会触霉头,得另选时间才能回,若是回了,村里人定要多嘴,住久了也惹得爹娘哥嫂烦心。
这样看来,还不如自己留在城里过,既能挣钱又落得清净,而且回娘家探亲,年后啥时候都可以,到时礼备重些,想来爹娘也不好说她。
李兰香见她这样,想来是心里早已拿定了主意,且自己也认同女儿的说法,便笑着应和道:“那你便好好与你哥嫂说清里头的利害关系,就讲自己想趁年轻多攒钱,另外年后多备些礼给你爹娘,他们疼你,自然不会怪你的。”
“诶,行嘞!”了却一桩心事,凤仙便准备回去了,今日她只跟东家请了半日假,现下也该走了。
康哥恋恋不舍,抱着她的腰哭了一小会儿才愿放手。凤仙承诺他,等明年她定会再找机会带他进城住,现在大癞痢头开了头,之后想来会容易些,只求他后面拎得清,别再那么窝囊了。
李兰香一家人瞧着她走,宝珍默默在心里给她点了个赞,以凤仙姨的心性,想来以后一定会越过越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