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我姐夫让我干的
卫城的骚乱并没有持续多久,不到半个时辰就被镇压下去了。
造成的破坏暂时还无法统计,当务之急是安抚人心稳定秩序。
左所和前所同样发生了骚乱。
但千户所的土城实在太小了,小到那些参与闹事的兵痞和地痞还来不及失控,就被派去驻守的家将迅速镇压了,并按照周启要求,封锁城门进行了全城管控。
前所军营。
“啪啪啪……”
闹事的兵痞被绑在柱子上抽鞭子,一干家将吃够了鞭鞑之苦,在侯爷的皮鞭教导下成长进步,对抽鞭子也似乎情有独钟,梁虎当上家将头子后就继承了侯爷的作风。
如今有了机会,大伙总算也能效仿一把了。
那兵痞被抽的惨呼连连,不停的求饶。
“说,是谁指使你们闹事的?”
总旗官一边抽鞭子,一边杀气腾腾地喝问。
兵痞惨叫连连:“韩雄,是韩雄让我们闹事的。”
总旗官鞭子没停下:“韩雄是谁?”
“千户所攒典!”
“攒典哪来的胆子闹事?”
“他是郑大人的小舅子。”
“哪个郑大人?”
“郑智勇,千户所的防守官。”
“嗯?好家伙!”
总旗官眼睛就亮了,连忙看向蒋绍文:“要不要把郑智勇抓来?”
蒋绍文想了下:“不可造次,擅自抓捕千户非同小可,无侯爷口令不可妄为,还是先把那个韩雄抓来问问,等天亮后上报侯爷再说吧!”
总旗官觉的挺可惜,他还想抽千户呢!
可想想侯爷的命令,此行皆要听蒋绍文的。
委实没胆子违抗侯爷的命令。
只能作罢,让人先去抓韩雄。
过了大约两刻钟的功夫,几个家将押回来一个三十左右的小吏,那小吏仪表堂堂,只是不时乱转的眼珠子和时不时流露出来的阴狠与其相貌稍显违和。
而且此时面带惊恐,脸上还有巴掌印。
显然去抓人的家将没少动粗。
蒋绍文问:“你是韩雄?”
韩雄连连点头:“正是小可!”
蒋绍文问:“你胆子不小啊,敢鼓动军兵闹事,这是什么罪你知道不?”
韩雄心里害怕,勉强道:“冤枉,在下没干过这事。”
“还敢狡辩!”
总旗官一听就怒了:“给老子绑起来,先抽二十鞭再说。”
几個家将立刻将韩雄拖过去,绑在木桩上。
韩雄连连求饶,却无济于事。
很快鞭子抽了下来,就顾不上求饶了。
“别打了,别打了,我招了,我全都招了。”
“说,为何要鼓动军兵闹事。”
“我姐夫让我干的。”
“你姐夫是谁?”
“郑千户,郑智勇,千户所的防守官。”
……
卫城,守备府官衙。
周启坐在堂下,思索着善后事宜。
今晚这场骚乱在他看来有点儿戏。
那些人不知道怎么想的,竟然搞出这样一场闹剧。
难道那些人觉的只要军兵闹起来,自己就会投鼠忌器?
正琢磨呢,脚步声响起。
蒋秉兴进来了,一脸匪夷所思的表情。() ()
周启就问:“问清楚了?”
蒋秉兴点点头,守备府的动乱平息后,周启就命亲兵将他叫过来了,让他去安抚丁良的家眷,当然主要目的是审问丁良,得先搞清楚是谁在搞事。
“主谋是张家老太爷。”
“张家老太爷?”
周启有点意外:“张家的那位长寿翁?”
蒋秉兴道:“正是!”
周启不免感慨:“老而不死是为贼啊!”
张家的那位老太爷他也听过。
听说七十多了,嘉靖年间的老人。
岁数比丁良还要大的多。
这个年代,能活到七十多岁的可真不多见。
蒋秉兴脸色古怪道:“这事丁良也有参与,只不过是他怂恿张翁搞事的,背后全是张翁一手谋划,本来只是打算闹一下,登州府衙和巡抚衙门也会策应,朝中视侯爷为眼中钉的人更是不少,到时群起而攻,陛下震怒,侯爷只怕会背上激起兵变的罪责。”
周启顿时惊讶:“好算计啊,不过这帮蠢物是不是有点高估他们的能力了?”
蒋秉兴道:“这事确实有点脱离了掌控,参与闹事的军兵应该是失控了,而且里面有人心怀不诡,提前跟城中的地痞联络,怂恿那些地痞趁乱闹事,只是丁良也没想到,那些地痞会聚众攻打守备府,不过此事怕是瞒不住,需得尽快上奏陛下才是。”
周启深以为然,道:“等天亮,前所和左右的消息传来,问明情况就上奏吧,丁良怎么说的,既然据实交待了,他这个指挥使也当到头了。”
蒋秉兴道:“家破人亡,丁大人生不如死,只求侯爷放过家小。”
周启起身踱了几步,道:“丁良有罪,但不及家小,姚兆年和唐文享呢?”
蒋秉兴道:“那两位也知情,但并未参与谋划。”
周启点头,刚想派人去叫二人。
却有亲兵来报:“侯爷,唐文享求见。”
周启有些意外:“让他进来!”
亲兵应声而去,不多时领着唐文享进来。
半夜未睡,又差点破家。
唐文享一脸的憔悴,眼里还在掩饰不住的惊惶。
心里也不知骂了多少遍老不死。
“拜见侯爷!”
唐文享进来就大礼参拜。
周启冷眼视之,半天不吭声。
唐文享也不敢起来,只得硬着头皮继续跪着。
半晌,周启问:“昨夜之事你可知情?”
唐文享连忙道:“下官知道,下官要揭发张继宗煽动军兵作乱,请侯爷明查。”
周启大感意外,这家伙是个人才啊!
蒋秉兴同样很惊讶,仔细打量这位平时并不起眼的佥书官。
这世上从来就不缺投机之辈,有些人善于抓住机会,从此青云直上。
唐文享无疑就有这样的潜质。
骚乱刚刚平息,就迫不及待地跑出来卖队友。
时机把握之准,实让人叹服。
周启也不得不承认,这家伙选的时机刚刚好。
骚乱刚刚平息,卫城的官吏从上到下没一个他的人,处理善后事还有的麻烦,这家伙此时主动贴上来,周启还真的没法拒绝,此前欲令亲兵去叫二人。
本来也是想让二人出面去善后的。
这下正好。
造成的破坏暂时还无法统计,当务之急是安抚人心稳定秩序。
左所和前所同样发生了骚乱。
但千户所的土城实在太小了,小到那些参与闹事的兵痞和地痞还来不及失控,就被派去驻守的家将迅速镇压了,并按照周启要求,封锁城门进行了全城管控。
前所军营。
“啪啪啪……”
闹事的兵痞被绑在柱子上抽鞭子,一干家将吃够了鞭鞑之苦,在侯爷的皮鞭教导下成长进步,对抽鞭子也似乎情有独钟,梁虎当上家将头子后就继承了侯爷的作风。
如今有了机会,大伙总算也能效仿一把了。
那兵痞被抽的惨呼连连,不停的求饶。
“说,是谁指使你们闹事的?”
总旗官一边抽鞭子,一边杀气腾腾地喝问。
兵痞惨叫连连:“韩雄,是韩雄让我们闹事的。”
总旗官鞭子没停下:“韩雄是谁?”
“千户所攒典!”
“攒典哪来的胆子闹事?”
“他是郑大人的小舅子。”
“哪个郑大人?”
“郑智勇,千户所的防守官。”
“嗯?好家伙!”
总旗官眼睛就亮了,连忙看向蒋绍文:“要不要把郑智勇抓来?”
蒋绍文想了下:“不可造次,擅自抓捕千户非同小可,无侯爷口令不可妄为,还是先把那个韩雄抓来问问,等天亮后上报侯爷再说吧!”
总旗官觉的挺可惜,他还想抽千户呢!
可想想侯爷的命令,此行皆要听蒋绍文的。
委实没胆子违抗侯爷的命令。
只能作罢,让人先去抓韩雄。
过了大约两刻钟的功夫,几个家将押回来一个三十左右的小吏,那小吏仪表堂堂,只是不时乱转的眼珠子和时不时流露出来的阴狠与其相貌稍显违和。
而且此时面带惊恐,脸上还有巴掌印。
显然去抓人的家将没少动粗。
蒋绍文问:“你是韩雄?”
韩雄连连点头:“正是小可!”
蒋绍文问:“你胆子不小啊,敢鼓动军兵闹事,这是什么罪你知道不?”
韩雄心里害怕,勉强道:“冤枉,在下没干过这事。”
“还敢狡辩!”
总旗官一听就怒了:“给老子绑起来,先抽二十鞭再说。”
几個家将立刻将韩雄拖过去,绑在木桩上。
韩雄连连求饶,却无济于事。
很快鞭子抽了下来,就顾不上求饶了。
“别打了,别打了,我招了,我全都招了。”
“说,为何要鼓动军兵闹事。”
“我姐夫让我干的。”
“你姐夫是谁?”
“郑千户,郑智勇,千户所的防守官。”
……
卫城,守备府官衙。
周启坐在堂下,思索着善后事宜。
今晚这场骚乱在他看来有点儿戏。
那些人不知道怎么想的,竟然搞出这样一场闹剧。
难道那些人觉的只要军兵闹起来,自己就会投鼠忌器?
正琢磨呢,脚步声响起。
蒋秉兴进来了,一脸匪夷所思的表情。() ()
周启就问:“问清楚了?”
蒋秉兴点点头,守备府的动乱平息后,周启就命亲兵将他叫过来了,让他去安抚丁良的家眷,当然主要目的是审问丁良,得先搞清楚是谁在搞事。
“主谋是张家老太爷。”
“张家老太爷?”
周启有点意外:“张家的那位长寿翁?”
蒋秉兴道:“正是!”
周启不免感慨:“老而不死是为贼啊!”
张家的那位老太爷他也听过。
听说七十多了,嘉靖年间的老人。
岁数比丁良还要大的多。
这个年代,能活到七十多岁的可真不多见。
蒋秉兴脸色古怪道:“这事丁良也有参与,只不过是他怂恿张翁搞事的,背后全是张翁一手谋划,本来只是打算闹一下,登州府衙和巡抚衙门也会策应,朝中视侯爷为眼中钉的人更是不少,到时群起而攻,陛下震怒,侯爷只怕会背上激起兵变的罪责。”
周启顿时惊讶:“好算计啊,不过这帮蠢物是不是有点高估他们的能力了?”
蒋秉兴道:“这事确实有点脱离了掌控,参与闹事的军兵应该是失控了,而且里面有人心怀不诡,提前跟城中的地痞联络,怂恿那些地痞趁乱闹事,只是丁良也没想到,那些地痞会聚众攻打守备府,不过此事怕是瞒不住,需得尽快上奏陛下才是。”
周启深以为然,道:“等天亮,前所和左右的消息传来,问明情况就上奏吧,丁良怎么说的,既然据实交待了,他这个指挥使也当到头了。”
蒋秉兴道:“家破人亡,丁大人生不如死,只求侯爷放过家小。”
周启起身踱了几步,道:“丁良有罪,但不及家小,姚兆年和唐文享呢?”
蒋秉兴道:“那两位也知情,但并未参与谋划。”
周启点头,刚想派人去叫二人。
却有亲兵来报:“侯爷,唐文享求见。”
周启有些意外:“让他进来!”
亲兵应声而去,不多时领着唐文享进来。
半夜未睡,又差点破家。
唐文享一脸的憔悴,眼里还在掩饰不住的惊惶。
心里也不知骂了多少遍老不死。
“拜见侯爷!”
唐文享进来就大礼参拜。
周启冷眼视之,半天不吭声。
唐文享也不敢起来,只得硬着头皮继续跪着。
半晌,周启问:“昨夜之事你可知情?”
唐文享连忙道:“下官知道,下官要揭发张继宗煽动军兵作乱,请侯爷明查。”
周启大感意外,这家伙是个人才啊!
蒋秉兴同样很惊讶,仔细打量这位平时并不起眼的佥书官。
这世上从来就不缺投机之辈,有些人善于抓住机会,从此青云直上。
唐文享无疑就有这样的潜质。
骚乱刚刚平息,就迫不及待地跑出来卖队友。
时机把握之准,实让人叹服。
周启也不得不承认,这家伙选的时机刚刚好。
骚乱刚刚平息,卫城的官吏从上到下没一个他的人,处理善后事还有的麻烦,这家伙此时主动贴上来,周启还真的没法拒绝,此前欲令亲兵去叫二人。
本来也是想让二人出面去善后的。
这下正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