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掌儿带着孩子围着院子跑圈,活动完筋骨后教她们扎马步。

    这群孩子来到安居堂已经半月有余,脸上有肉了,身量也渐高,她们这个年纪正是练武的最佳年龄。

    不过对于孩子们要练哪种武功,掌儿有些纠结,天罡拳过于刚猛,并不试用于所有女子,玄天掌属于厚积薄发类的功法,显然也不适合孩子们。

    不过这些还不用太着急,眼下先把孩子们的体质提上去,为以后打基础。

    吃完早饭后,去了前院,没想到刚一开门,便见一位老妇人站在门口,她着一身灰色布衫,左臂挎着一个包袱,神色淡然。

    掌儿微愣后,认出了此人是礼部尚书府的崔嬷嬷。

    把人让进屋里,端来一杯热茶,只见崔嬷嬷挺直的腰背微松,眼眸低垂,望着手中氤氲的茶水,平静无波的声音缓缓传来。

    “你想听故事吗?”

    不等掌儿答话,她就缓缓诉说起来。

    崔嬷嬷本名崔莲,小时候父母早亡,跟着奶奶过活。

    八岁时老家发大水随着奶奶大伯一家北上逃难,好不容易挺到金都,结果被大伯卖身为奴。

    入了奴籍后她勤勤恳恳做事,可谁知她的好相貌惹来贪色少爷的目光,随之而来的是少夫人的暗害,为了自保她入了宫门。

    可入了宫门后,她便后悔了,皇宫里各种派系势力之争异常凶狠,她们这些宫女更是命如草芥。

    在一次次明枪暗箭之中,为了活命她变得冷心冷情,行事也越来越狠辣。

    幸运的是跟对了主子也爬到高位,成了当今皇后娘娘最为信任之人。

    成了凤仪宫的掌事嬷嬷,掌管凤仪宫所有事宜,可以说在凤仪宫除了皇后以外,就属她权利最大。

    可权利太诱人,身居高位后,见的全是笑颜,听得全是吹捧之词,这些人的虚伪让她厌恶。

    厌恶别人为了权利违背本心,也厌恶自己对于主子的命令,即便是违背良心,也不敢反抗。

    后来她在新进的宫女里,看中了一个眼睛纯净的小姑娘,招到身边悉心教导。

    可她忘了这是皇宫,这里是吃人不见血的漩涡,就是再干净的人也会被染黑。

    背后给她捅刀子的,正是她的好徒弟。

    可惜她的手段还是太嫩,让她逃出了皇宫成了礼部尚书府的教养嬷嬷。

    长达四十多年的宫斗让她身心俱疲,她原想着只要这位王尚书家的嫡女不算太愚钝,便费些心思教导,将来有了教导之恩,也能在府里过些清静日子。

    可这位王小姐又蠢又毒。

    说她蠢,是说她看不清行事,她娘是尚书王壮勇在老家娶的农女,可惜没等到夫君高升就病死了。

    她这个女儿养在老家,近几年王壮勇在金都站稳脚跟后,才把人接了过来,可这王小姐在乡野长大,没有长辈教导,性子粗野上不了台面。

    如果只是这些还罢了,可自从继母进门后,她那恶毒的性子暴露无疑,崔嬷嬷暗地里拦了不少这人破洞百出的算计。

    崔嬷嬷曾经也试着劝导过,没想到这位王小姐连她也恨上了。

    昨日在百日宴上,当着众位夫人小姐的面,居然在她背后使绊子。

    一想到只有三个月大的小少爷险些被她害了性命,崔嬷嬷心里堵得难受。

    后来当着王尚书和夫人的面,崔嬷嬷把这些日子王小姐怎样暗害夫人的事情,抖落了个干净。

    看着王小姐那张精彩纷呈的脸,她却没有半分快意,直觉得郁气难舒。

    她谢绝了夫人的挽留,自请出府。

    对于离开后的打算崔嬷嬷没想过,她本就无亲无故,去哪也能安家。

    可她走到安居堂门口时,想起那人那双澄澈坚韧眸子,心里起了点点涟漪。

    那是经过风雨后依然干净的眼眸,是她渴望而不可得的存在,她鬼使神差的扣响了门。

    在以后闲适的岁月里,崔嬷嬷无数次的庆幸自己当初的选择。

    自打住进了安居堂后,崔嬷嬷的心情从来没有这般舒坦过。

    大家都亲切的唤她崔婆婆。

    不论是孩子朗朗的读书声,还是这里的粗茶淡饭,都让她有一种岁月静好的安然感。

    这副行将就木的身子也渐渐沾了几分活力。

    有时碰到云娘芍药她们不懂得事也会指点几句,得到的都是钦佩感激的眼神。

    这日子越过越舒坦,她的精气神也越来越高。

    午后,一群孩子最喜欢围在崔婆婆身边,听她讲故事。

    “崔婆婆,我听集市卖肉的阿伯说,最近春闱了,猪肉都涨了八文钱?

    春闱是什么呀?怎么春闱猪肉都涨钱啊?”花布抬着小脸问。

    “我知道,是那些读书人考的试,考过了就能做官老爷,崔婆婆你看我说的对吗?”

    崔婆婆笑着摸摸棉被的头。

    “你说的不错,春闱又称会试,到时全国各地的举子都会来金都,考过后可参加殿试,到时由圣上评出前三甲。

    到时,还有状元游街,等那一天崔婆婆带你们去看热闹。”

    站在屋内的掌儿,见崔婆婆和孩子其乐融融的场景心里很是高兴。

    崔婆婆见多识广,无论是店里的生意,还是家里的杂事,听她指点几句受益匪浅,真是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店里最近生意不错,除了花销,结余九千多两。

    这里还有崔婆婆一份功劳,上次参加完礼尚书家的宴会后,安居画斋名声暴涨,安居士的画作也水涨船高,供不应求。

    正当她打算熬夜多赶几幅画时,崔婆婆提出物以稀为贵,以后安居士的画要限量,每天只卖五副。

    此提议一生效,安居堂的生意不但不受影响,反而更让人趋之若鹜,就连贾阳和芍药的画作也卖得非常好。

    现在大人孩子加有二十九人,人一多这小院就有些住不开。

    再有就是孩子要习武,没有大的空地,孩子们有些放不开拳脚。

    虽然画斋里赚了九千多两,可她能动的只有三千多两,再加上她以前的银子,也就四千两,买一处大房子是不太可能。

    就是租房也没有合适的,不是太小,就是地方太远。

    转头望着东墙头伸过来的几枝粉嫩桃花,稍一思索,便定了主意。

    这处宅院将来肯定是要还给那人,不过现在可以租赁一段时间。

    她拿出红匣的钥匙,唤着众人绕过巷子来到东邻挂着‘静月居’的宅院。

    这是一处清幽雅致的院子,青砖碧瓦,亭台回廊,院中桃树花开正浓,淡淡清香扑鼻而来,让人身心皆愉。

    除了这个桃香园,更有让惊喜的是东面有个宽阔的练武场。

    崔婆婆看了一圈,心里有了打算,问过了几人的意见便开始分配起来。

    这处宅子面积不小,大小院子有六处,为别是揽月居、桃香院、云竹院、石青院、长松院、万安院。

    景色最好的揽月居理所应当的分给了掌儿。

    掌儿连连摆手,表示这揽月居还是暂且留着,先不动。

    心想万一那人回来……,想到这,掌儿神色一怔,那人什么时候悄悄在她心里占了一角。

    崔婆婆思量一瞬,想到那揽月居那些低调雅致的摆设,那可是比皇后娘娘殿里的东西都不差。

    料想这院子的主人,定是贵不可言之人,这人和掌儿有交情,所以才把院子借给她们住。

    想来是不会在意是不是有人住进揽月居的,要不然也不会把那珍贵的东西就这样明明晃晃的摆着,不过她也没有拦了掌儿的意。

    掌儿选了东侧的石青院,芍药和小荷选了桃香院,云娘和阿笙选了云竹院,崔婆婆选了长松院,孩子们选了后院面积最大的万安院。

    万安院是三个院落相连,两边是花园,景色不错,房间也多,孩子们也住的开。

    孩子们一听自己有了新房间,欢呼着跑去认房间了,可还有几个没走。

    小包子糖饼姐俩,还有棉被、小碗、花布和甜水,六人没走,眼巴巴看着掌儿想和她住在一起。

    崔婆婆想得有点多,最近她们要开一家绣品铺,以后的生意会越来越忙,掌儿恐怕没有那么多时间照顾几个小的。

    想到这,她装出一副伤心的样子:“哎呀,你们只喜欢掌儿姐姐,我这老婆子没人待见,好伤心啊!”

    几个孩子一听这话,脸色一慌,急急地跑过来安慰:“婆婆你不要伤心,我们喜欢你!”

    云娘和小荷也有样学样,嘴里念叨着没孩子愿意来陪自己。

    几个孩子当了真,着急忙慌得安慰了这个又安慰那个。

    最后糖饼在前引路,小包子和小碗一左一右扶着崔婆婆去了长松院。

    棉被和甜水分别拉着云娘和阿笙的手,去了云竹院。

    花布牵着芍药和小荷的手去了桃香院。

    晚上大家热热闹闹吃了一顿乔迁饭。

    次日,崔嬷嬷带着小碗出门,留下话,等她把人找来,安居堂的绣品铺和药铺就可以开起来了。

    掌儿带着孩子们在练武场锻炼了一个时辰,便来到前院。

    她们要去前面的画斋,还得绕半个巷子,她想在院墙处开个门,这样就能和原来的院子相通更方便进出。

    等掌儿刚安好门,便见崔婆婆领着两位妇人回来了。

章节目录

山里姑娘掌命之旅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时凝江江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时凝江江并收藏山里姑娘掌命之旅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