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蝉尤向高枝起
第七十章
陆璟之耳朵上的红一直延伸到衣领里,整个人像是一张僵硬的铁板直挺挺戳在马背上。
好久才支支吾吾道:“……陪你。”
“陪我是要吃苦的。”
陆璟之兀自嘀咕:“断头饭都差点吃了,吃点苦头算什么……”
裴如昭没听清:“你说什么?”
陆璟之顾左右而言他,一会儿说路上风景不错,一会儿又说今天天气还行。
裴如昭看一眼秋风萧索,又看一眼阴云密布,对陆璟之的满嘴胡话不发表任何意见。
“小昭,之后你打算做些什么?”
“无所事事,便做什么都行。”裴如昭想得很开,她做官是为了国家,那么为了国家的今后她也可以不做这个官。
裴如昭要去的地方,是大荣东南部一处偏远的小山村,她要在这里待三年,年满之后才能恢复自由身,去自己想去的地方。
梁坪村民风淳朴,很轻易便接纳了他们两个外乡人。
当地的户籍官确认人到之后就走了,估摸着一年会来查一次都不错。
从房子到饮食,一切都要自己动手。她与陆璟之两个人费好大劲才搭了个歪歪斜斜的草棚来遮风避雨。
又是跟当地人请教,又是进山伐木,等房子盖好的时候,都已经入冬了。
幸好赶在入冬前将房子弄好,不然天寒地冻的,怕是要冻出病来。
虽然屋子只是用木头和泥墙盖起来的,但不知陆璟之用了什么办法,屋里却暖和的很,超冷的湿气根本进不到屋里来。
两个人捧着一壶热茶,看外面飘起冬雨。
裴如昭说:“这在北直隶,早就大雪纷飞了。”
陆璟之刚从外面进来,怕自己一身潮气沾在裴如昭身上不肯靠近,又去抱了一床被子围在她腿上这才放心。
“腿疼吗?”
裴如昭在北直隶时曾在冬日里落到河水中去,腿上便惹了怕湿怕冷的毛病。
裴如昭笑着说没事,陆璟之站了一会儿,将今日去山外头拿回来的东西放在桌上。
“这是春雨和恭叔送来的,没想到过去这么多年了,这书还在写。”
这书,赫然就是当年六六居士写的《乘风起》,也不知是何原因,中间六六居士断了很久不写新章,没想到来了这偏远地方竟然还能看到。
裴如昭并不急着看书,反而看着陆璟之笑。
笑得陆璟之浑身发毛。
裴如昭没说话,站起身来,从一旁的小几上拿过一沓纸,上面乱七八糟的字迹正是出自陆璟之之手,而纸上的内容——
陆璟之瞳仁紧缩,一把将纸抢进自己怀里,就差生吞下去了。
怎么也没想到自己藏了这么久的事情竟然在这个时候被发现了,天知道他还想拿书哄一哄裴如昭,让她心情好一点呢。
陆璟之脸色涨红,绞尽脑汁想着怎么才能保住自己的马甲:“我我就是随便写写,知道小昭喜欢看六六居士的书,所以想试试看我能不能续写,先前还怕春雨和恭叔买不到,没想到他们不仅买到了,还给送过来了……”
裴如昭就笑眼看着他,一副我就看你怎么胡扯的神情。
陆璟之越说越丧气,最后垂下头,像是被霜打了的菜苗。
裴如昭看着顾左右而言他的陆璟之,心中一阵好笑,微微叹息:“你要不要坦诚一点?”
天知道陆璟之怎么想的,脑子一热张口就来:“要成婚吗?”
说完陆璟之就后悔了,后悔得肠子都青了,蹲身抱头,开始哀嚎:“你就当我胡说!啊!”
说着还要扇自己俩耳光,但手腕被人握住,就像整个人都被束住了一般。
“好啊。”
轻飘飘的两个字却砸的陆璟之不知今夕何夕,他眼前发蒙,抬头不可置信地看着裴如昭:“你你——”
“我我什么?”裴如昭笑他。
“你真的——”
裴如昭有心逗他:“我假的。”
陆璟之瞬间跳起来,人高马大的汉子突然委屈得像是个小孩儿:“你刚刚明明答应了!”
“突然觉得你有点傻,又不想答应了。”
陆璟之急了:“你不能这样!你、你——”
可“你”了半天,也没说出个所以然来。
最后还是裴如昭憋不住,笑出声来。
陆璟之这才冷静一些,意识到裴如昭是真的在逗他,摸摸后脑勺,笑得格外憨气。
裴如昭看着他笑,站直身子,然后张开双手。
陆璟之终于有勇气抱上去了。
……
后来二人在村子里很简单地办了喜酒,然后给家中去了信件。
父亲欣慰她这么多年总算踏出这一步,也同她说人生在世就算有再多不得不做的事,最重要的仍是让自己开心。
裴如昭还收到了齐恪清,纪见载等人寄来的信件贺礼,也不知这些人都是怎么知道了消息,接二连三地派人送东西过来。
本是家徒四壁的小破屋,也变得满满当当起来。
这其中,有柳芸柔特地命人送来的一对小玉如意,东西不大,但用料考究,形制精美,一看便知绝非凡品。
柳芸柔只送来了这对东西,盒子里垫了红布,放上了花生瓜子红枣桂圆。
裴如昭难得心里产生了一点点羞涩。
……
在梁坪村的日子过得平淡而让人满足。
裴如昭在村子里教人读书,平时闲暇了便侍弄园子里的菜苗,陆璟之手巧,外出帮人做点活计,额外还能挣些前来贴补家用。
前半生的波澜壮阔像是都成了过眼云烟,生活就只剩下了平静。
偶尔裴如昭也会从满是刀光剑影的梦中惊醒,然后在陆璟之下意识的安抚下再度睡去,那些波峰诡谲的权势之争,像是真的彻底消失在她的生活之中。
裴如昭也能听到些外界的消息,说天下如今太平,新帝登基之后,因年龄尚幼,太后垂帘听政,事事尽心尽力,一切都步入正轨,有条不紊。
她也特意打听过姬鹤等人的情况,柳芸柔虽然没有继续提拔,但也没有刻意打压,过得也不算艰难。
唯一比较尴尬的大概就是齐恪清,小皇帝登基之后,监国王爷就显得多余起来,齐恪清也曾上奏说准备回宁绥陪妻儿,但都被柳芸柔以朝中局势不稳,需宁王相助为由留下。
需要相助是真,齐礼熙给齐恪清找麻烦也是真。
哪怕裴如昭不在尚京城都能想象得到城中如今的流言蜚语会是个什么模样。
但无论如何,只要一切能越来越好,裴如昭就觉得自己做的事情是值得的。
……
一晃两年。
梁坪村还是两年前的梁坪村,但裴如昭已经不是过去的裴如昭了。
曾经总想着在波澜壮阔里寻找自己人生意义的人,如今学会了在平淡的生活里享受快乐。
屋内书声琅琅,屋外是陆璟之正带着一双儿女在识字。
陆璟之时不时抬头看一眼学堂里,好像总要看裴如昭一眼才能安心。
他起初是没打算要孩子的,甚至有定期喝药,毕竟裴如昭如今的年龄也不小,在这个时代里生育一直是女人最难过的一关。
尤其现在还在这样穷乡僻壤的地方,一旦出了意外怎么办?
陆璟之担不起一点裴如昭可能会受伤的风险。
可千说万说,除了彻彻底底的阉割,在这个时代里恐怕也没什么彻底的绝育手段。
千防万防,还是迎来了两个小生命。
陆璟之也顾不得什么免官流放的圣旨,自打知道消息那一刻,就想着将裴如昭带回洛州去。
他甚至给宫里写了折子,让柳芸柔等裴如昭过了这道关再说流放的事。
最后一通折腾,赶在五个月的时候,陆璟之如愿以偿地将裴如昭带回贤王府中。
一待就是一年,最后还是裴如昭再三重申自己已经完全好了,没有任何问题了,这才又拖家带口地重新回了梁坪村去。
裴如昭从不觉得这是在吃苦,反而是另一种生活价值的追寻。
她大概明白了为何自己的父亲那样热衷在书院里教书育人而不是去做官。
对于天底下这样多的学子而言,只有上头的人发号施令是不够的,根本打不开他们往上爬的路,书籍、知识、经验,许许多多的东西仍被那些死而不僵的氏族拢在手中。
她将自己的见闻写在信中寄往京城,本以为之后的日子都将这样平静但充实地过下去。
但没想到齐礼熙会先一步掀起动乱,想要摆脱柳芸柔的掌控。
齐礼熙先是以宁懿太皇太后年事已高为由送到京郊的道观中休养,连并他的弟弟齐礼钰一起送走,然后又以太后欠安为由软禁在凤仪宫中。
把持朝政,刚愎自用,大肆打压朝中官员,一时之间尚京城中堪称乌烟瘴气。
谁也没想到这个看上去极不成器的齐礼熙竟然能有这般手段,竟然能如此心狠手辣地软禁自己的生母。
他根本不管什么名声,他就要手中的权力。
阁臣四散各地,齐礼熙更是撤掉宰相一职,不允许任何人对他手里的皇权产生威胁。
裴如昭看着季孟甫写来的信,上面是内阁如今的人员名单。
这些都是由齐礼熙一手提拔上来的氏族子弟,有没有本事暂且不论,单是这些人身后错综复杂的势力就不可能是齐礼熙能够玩转的。
不仅如此,齐礼熙甚至还停掉了国子监今年的招考,更甚打算解散国子监,让这个没什么用处的清水衙门彻底荒废。
简直就是到了跟他爹生前所有政令对着干的地步。
齐恪明做的,齐礼熙坚决不做。齐恪明支持的,齐礼熙坚决反对。
更离谱的是要年底开选秀,要全国的适龄女子都必须参加选拔。
简直荒唐至极!
裴如昭心痛,看向陆璟之:“几代人,几十年兢兢业业的努力,就被这么一个混蛋全毁了!”
陆璟之握住裴如昭的肩头:“要回去吗?”
裴如昭看向院子里正在嬉笑打闹的一儿一女,眸光坚定:“我自己去,你在家照顾好孩子。”
纵使千般不愿,陆璟之只能应下来,“我们等你回来。”
……
陆璟之耳朵上的红一直延伸到衣领里,整个人像是一张僵硬的铁板直挺挺戳在马背上。
好久才支支吾吾道:“……陪你。”
“陪我是要吃苦的。”
陆璟之兀自嘀咕:“断头饭都差点吃了,吃点苦头算什么……”
裴如昭没听清:“你说什么?”
陆璟之顾左右而言他,一会儿说路上风景不错,一会儿又说今天天气还行。
裴如昭看一眼秋风萧索,又看一眼阴云密布,对陆璟之的满嘴胡话不发表任何意见。
“小昭,之后你打算做些什么?”
“无所事事,便做什么都行。”裴如昭想得很开,她做官是为了国家,那么为了国家的今后她也可以不做这个官。
裴如昭要去的地方,是大荣东南部一处偏远的小山村,她要在这里待三年,年满之后才能恢复自由身,去自己想去的地方。
梁坪村民风淳朴,很轻易便接纳了他们两个外乡人。
当地的户籍官确认人到之后就走了,估摸着一年会来查一次都不错。
从房子到饮食,一切都要自己动手。她与陆璟之两个人费好大劲才搭了个歪歪斜斜的草棚来遮风避雨。
又是跟当地人请教,又是进山伐木,等房子盖好的时候,都已经入冬了。
幸好赶在入冬前将房子弄好,不然天寒地冻的,怕是要冻出病来。
虽然屋子只是用木头和泥墙盖起来的,但不知陆璟之用了什么办法,屋里却暖和的很,超冷的湿气根本进不到屋里来。
两个人捧着一壶热茶,看外面飘起冬雨。
裴如昭说:“这在北直隶,早就大雪纷飞了。”
陆璟之刚从外面进来,怕自己一身潮气沾在裴如昭身上不肯靠近,又去抱了一床被子围在她腿上这才放心。
“腿疼吗?”
裴如昭在北直隶时曾在冬日里落到河水中去,腿上便惹了怕湿怕冷的毛病。
裴如昭笑着说没事,陆璟之站了一会儿,将今日去山外头拿回来的东西放在桌上。
“这是春雨和恭叔送来的,没想到过去这么多年了,这书还在写。”
这书,赫然就是当年六六居士写的《乘风起》,也不知是何原因,中间六六居士断了很久不写新章,没想到来了这偏远地方竟然还能看到。
裴如昭并不急着看书,反而看着陆璟之笑。
笑得陆璟之浑身发毛。
裴如昭没说话,站起身来,从一旁的小几上拿过一沓纸,上面乱七八糟的字迹正是出自陆璟之之手,而纸上的内容——
陆璟之瞳仁紧缩,一把将纸抢进自己怀里,就差生吞下去了。
怎么也没想到自己藏了这么久的事情竟然在这个时候被发现了,天知道他还想拿书哄一哄裴如昭,让她心情好一点呢。
陆璟之脸色涨红,绞尽脑汁想着怎么才能保住自己的马甲:“我我就是随便写写,知道小昭喜欢看六六居士的书,所以想试试看我能不能续写,先前还怕春雨和恭叔买不到,没想到他们不仅买到了,还给送过来了……”
裴如昭就笑眼看着他,一副我就看你怎么胡扯的神情。
陆璟之越说越丧气,最后垂下头,像是被霜打了的菜苗。
裴如昭看着顾左右而言他的陆璟之,心中一阵好笑,微微叹息:“你要不要坦诚一点?”
天知道陆璟之怎么想的,脑子一热张口就来:“要成婚吗?”
说完陆璟之就后悔了,后悔得肠子都青了,蹲身抱头,开始哀嚎:“你就当我胡说!啊!”
说着还要扇自己俩耳光,但手腕被人握住,就像整个人都被束住了一般。
“好啊。”
轻飘飘的两个字却砸的陆璟之不知今夕何夕,他眼前发蒙,抬头不可置信地看着裴如昭:“你你——”
“我我什么?”裴如昭笑他。
“你真的——”
裴如昭有心逗他:“我假的。”
陆璟之瞬间跳起来,人高马大的汉子突然委屈得像是个小孩儿:“你刚刚明明答应了!”
“突然觉得你有点傻,又不想答应了。”
陆璟之急了:“你不能这样!你、你——”
可“你”了半天,也没说出个所以然来。
最后还是裴如昭憋不住,笑出声来。
陆璟之这才冷静一些,意识到裴如昭是真的在逗他,摸摸后脑勺,笑得格外憨气。
裴如昭看着他笑,站直身子,然后张开双手。
陆璟之终于有勇气抱上去了。
……
后来二人在村子里很简单地办了喜酒,然后给家中去了信件。
父亲欣慰她这么多年总算踏出这一步,也同她说人生在世就算有再多不得不做的事,最重要的仍是让自己开心。
裴如昭还收到了齐恪清,纪见载等人寄来的信件贺礼,也不知这些人都是怎么知道了消息,接二连三地派人送东西过来。
本是家徒四壁的小破屋,也变得满满当当起来。
这其中,有柳芸柔特地命人送来的一对小玉如意,东西不大,但用料考究,形制精美,一看便知绝非凡品。
柳芸柔只送来了这对东西,盒子里垫了红布,放上了花生瓜子红枣桂圆。
裴如昭难得心里产生了一点点羞涩。
……
在梁坪村的日子过得平淡而让人满足。
裴如昭在村子里教人读书,平时闲暇了便侍弄园子里的菜苗,陆璟之手巧,外出帮人做点活计,额外还能挣些前来贴补家用。
前半生的波澜壮阔像是都成了过眼云烟,生活就只剩下了平静。
偶尔裴如昭也会从满是刀光剑影的梦中惊醒,然后在陆璟之下意识的安抚下再度睡去,那些波峰诡谲的权势之争,像是真的彻底消失在她的生活之中。
裴如昭也能听到些外界的消息,说天下如今太平,新帝登基之后,因年龄尚幼,太后垂帘听政,事事尽心尽力,一切都步入正轨,有条不紊。
她也特意打听过姬鹤等人的情况,柳芸柔虽然没有继续提拔,但也没有刻意打压,过得也不算艰难。
唯一比较尴尬的大概就是齐恪清,小皇帝登基之后,监国王爷就显得多余起来,齐恪清也曾上奏说准备回宁绥陪妻儿,但都被柳芸柔以朝中局势不稳,需宁王相助为由留下。
需要相助是真,齐礼熙给齐恪清找麻烦也是真。
哪怕裴如昭不在尚京城都能想象得到城中如今的流言蜚语会是个什么模样。
但无论如何,只要一切能越来越好,裴如昭就觉得自己做的事情是值得的。
……
一晃两年。
梁坪村还是两年前的梁坪村,但裴如昭已经不是过去的裴如昭了。
曾经总想着在波澜壮阔里寻找自己人生意义的人,如今学会了在平淡的生活里享受快乐。
屋内书声琅琅,屋外是陆璟之正带着一双儿女在识字。
陆璟之时不时抬头看一眼学堂里,好像总要看裴如昭一眼才能安心。
他起初是没打算要孩子的,甚至有定期喝药,毕竟裴如昭如今的年龄也不小,在这个时代里生育一直是女人最难过的一关。
尤其现在还在这样穷乡僻壤的地方,一旦出了意外怎么办?
陆璟之担不起一点裴如昭可能会受伤的风险。
可千说万说,除了彻彻底底的阉割,在这个时代里恐怕也没什么彻底的绝育手段。
千防万防,还是迎来了两个小生命。
陆璟之也顾不得什么免官流放的圣旨,自打知道消息那一刻,就想着将裴如昭带回洛州去。
他甚至给宫里写了折子,让柳芸柔等裴如昭过了这道关再说流放的事。
最后一通折腾,赶在五个月的时候,陆璟之如愿以偿地将裴如昭带回贤王府中。
一待就是一年,最后还是裴如昭再三重申自己已经完全好了,没有任何问题了,这才又拖家带口地重新回了梁坪村去。
裴如昭从不觉得这是在吃苦,反而是另一种生活价值的追寻。
她大概明白了为何自己的父亲那样热衷在书院里教书育人而不是去做官。
对于天底下这样多的学子而言,只有上头的人发号施令是不够的,根本打不开他们往上爬的路,书籍、知识、经验,许许多多的东西仍被那些死而不僵的氏族拢在手中。
她将自己的见闻写在信中寄往京城,本以为之后的日子都将这样平静但充实地过下去。
但没想到齐礼熙会先一步掀起动乱,想要摆脱柳芸柔的掌控。
齐礼熙先是以宁懿太皇太后年事已高为由送到京郊的道观中休养,连并他的弟弟齐礼钰一起送走,然后又以太后欠安为由软禁在凤仪宫中。
把持朝政,刚愎自用,大肆打压朝中官员,一时之间尚京城中堪称乌烟瘴气。
谁也没想到这个看上去极不成器的齐礼熙竟然能有这般手段,竟然能如此心狠手辣地软禁自己的生母。
他根本不管什么名声,他就要手中的权力。
阁臣四散各地,齐礼熙更是撤掉宰相一职,不允许任何人对他手里的皇权产生威胁。
裴如昭看着季孟甫写来的信,上面是内阁如今的人员名单。
这些都是由齐礼熙一手提拔上来的氏族子弟,有没有本事暂且不论,单是这些人身后错综复杂的势力就不可能是齐礼熙能够玩转的。
不仅如此,齐礼熙甚至还停掉了国子监今年的招考,更甚打算解散国子监,让这个没什么用处的清水衙门彻底荒废。
简直就是到了跟他爹生前所有政令对着干的地步。
齐恪明做的,齐礼熙坚决不做。齐恪明支持的,齐礼熙坚决反对。
更离谱的是要年底开选秀,要全国的适龄女子都必须参加选拔。
简直荒唐至极!
裴如昭心痛,看向陆璟之:“几代人,几十年兢兢业业的努力,就被这么一个混蛋全毁了!”
陆璟之握住裴如昭的肩头:“要回去吗?”
裴如昭看向院子里正在嬉笑打闹的一儿一女,眸光坚定:“我自己去,你在家照顾好孩子。”
纵使千般不愿,陆璟之只能应下来,“我们等你回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