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一程有相逢
第五十七章
裴如昭进帐时气氛略有凝重。
房间内文武官员噤若寒蝉,乾宁皇身上甲胄未卸,透出一身肃杀。
她眨眨眼,方踏进去的脚步不知道该不该收回。
乾宁皇掀起眼皮瞥她一眼:“进来。”
于是,裴如昭只能跟陆璟之两个人老老实实进去。
“参见陛下,圣恭安。”
乾宁皇挥手让他俩到一边站着去,抬眼看这些大气都不敢出的官员:“说啊!张了嘴不就是拿来跟我这个半截入土的老头子顶嘴的?刚才吵得起劲儿,现在怎么不说了?”
结果还真有人敢大着胆子进言:“陛下,臣以为,战事频繁劳民伤财,即便龙虎军勇猛,但大炮、火铳开销甚重,若长期打下去,恐怕吃不消。”
乾宁皇面色冷硬,点点头,示意继续。
裴如昭就看着满屋子人都在劝乾宁皇接受挪木卓头领面见,争取和谈解决战事。
原来是今日挪木卓特遣信使,说挪木卓的头领求见,想与大荣和谈。
“裴如昭,你呢!”
骤然被点名的裴如昭一个激灵,她身边还站着陆璟之和季孟甫,这俩人毫无友善之心,一点想要伸出援手的意思都没有。
“裴如昭,你什么想法?”
裴如昭拱手,低着头道:“依臣所见,没道理在占据上风的情况下割让利益进行和谈。挪木卓、加林、浑罗,这么多部族反反复复,性情无常,就算签下协定又如何,照样觊觎大荣领土。”
“这些贪得无厌的草原狼,学不会守规矩。只有彻底打疼了,打怕了,才知道对头领俯首称臣。”
“他们自诩是狼的子民,就用狼群的道理教教他们什么才是规矩。”
裴如昭语落,无数人想要反驳。
“此等行径如何显我泱泱国威?大荣以礼法著称,若连归降者都不能宽容以待,如何自立!”
裴如昭连眼皮都懒得掀,面无表情道:“去跟被蛮人杀死的百姓问问,他们愿不愿意宽容以待?没杀到你头上你确实不知道疼。”
“裴大人所言极是。”季孟甫站出来,“臣在北直隶多年,草原人频频扰袭,边境百姓苦不堪言。”
裴如昭道:“眼下受损惨重的是加林,挪木卓还一直藏在后头不肯正面迎击。不过是吃了点小亏就急着求和,祸心包藏,日后这狼崽子起来了,诸位可觉得恶狼会对眼前挂着的肥肉讲道理?”
裴如昭目光所过之处,无不低头。
也有迂腐的张嘴就说“人之初性本善”。
乾宁皇直接从椅上走下来,冷笑:“连我大荣文字都不认识的蛮人,会听你‘人之初性本善’的道理?”
“二十年前,三十年前我就守在这片地方。爬冰卧雪,寒衣铁衾,朕的第一个女儿!本该备受荣光的长公主就折在这些人手里。人之初性本善?这些蛮人拿着马刀给老幼妇孺开膛破肚的时候怎么不见你们说的善?”
“五十年前,两河之间土壤肥沃,是大荣土地上粮产最多的地方,可好端端的土地却无人耕种。为何?因为本该在这片土地上种地的人成了庄稼的肥料,成了被蛮人马蹄践踏的泥土。怎么——”
乾宁皇沉缓的声音让所有人倒吸一口凉气:“如今百年未过,天下百姓尸骨未寒,你们在这儿跟我讲那群东西是好人?”
说到底,齐玄承不是傀儡皇帝,他手里有兵权,有站在他身后的新生学士文官集团,他们这些老士族——
说出来的话在皇帝跟前,不过就跟放屁似的,听个响闻个味儿罢了。
就算没有国子监,没有裴如昭,他们也不可能改变乾宁皇的主意。
也不敢触怒这位自血光中拼杀出来的皇帝。
一触即发的紧张氛围里,陆璟之突然抬手:“皇帝,臣能纠正一点吗?”
“说!”
陆璟之清清嗓子,顶着乾宁皇森冷的目光往前走两步:“其一,龙虎军的火炮火铳确实开销很大,但无须诸位操心,龙虎军驻扎的地方自营生产,粮食补给无须额外帮助,能够实现自给自足,所以龙虎军不会吃不消。其二,眼下水草丰满,正因此滋长了挪木卓和加林的野心,若这几年都是风调雨顺的好光景,得以喘息,日后更加强盛的游牧人只会更难打。”
陆璟之说完又老老实实退回裴如昭身后。
乾宁皇的神色这才算好看些,点裴如昭说话:“裴如昭,你还有没有想说的?”
“这天底下没有主动给敌人求和的将军。”
最终,此事板上钉钉。
挪木卓人那点花花肠子根本玩不过搬弄权术多年的大荣人,这群人常年淫浸此道,苦心钻营,堪称心术的集大成者。
区区伎俩如何看不透?
不过是出于自己的利益罢了。
……
同挪木卓的仗打了三天,挪木卓集结的十万大军全线溃逃。
陆璟之、太子分率两路人马深入草原追击。
太子齐恪明不顾自身安危,身先士卒,深入敌军,一举砍下挪木卓首领的头颅,虽身受重伤,但全军将士损伤极低,大获全胜!
两日后,挪木卓的大臣联名上书求见大荣皇帝。
祈求网开一面。
最终,隔着一道纱帘,挪木卓和加林的几个小头领被领进军营。
缔结盟约,代代朝贡,不得再生反心。
无论是裴如昭还是乾宁皇都没指望这些出尔反尔的家伙能够永远守约,更何况,这世上本就没什么东西是永恒的。
安定一天是一天。
也不是没人提过建议,说何不直接将其领土纳入版图。
但说到底,这些草原、荒漠上的游牧部族,自己本就居无定所,常年追着雨水跑,将其归为大荣是一桩不讨好的买卖。
管理这片土地,比将这些人打回去要花费更多的人力、物力。
齐恪明昏迷了三日,醒来之后形销骨立,病若游丝,恐怕伤及元气根本。
太子受伤的消息一直压着,直到人清醒过来,才勉强放出些风声。
乾宁皇松一口气,几天下来,整个人看着都苍老了十几岁。
在帝王家,能有这样的亲情,实属难得。就连许多王公贵族家中,恐怕都不如他们皇家夫子来得融洽。
齐恪明醒来之后,情况稳定以后裴如昭才去探望。
齐恪明还很虚弱,躺在床上走动不得,见裴如昭来了,露出些笑容来:“你来了。”
侍从搬来凳子,裴如昭做下,询问:“太子殿下好些了吗?”
齐恪明咳了两声:“好多了。等能下地了就可以回京了。”
裴如昭给他递了杯温水,“眼下太平,无须着急。”
齐恪明笑笑:“回去之后你准备做什么?想去兵部,还是想进内阁?”
“没想过。”
“不如趁现在清闲想一想。”齐恪明调侃,“此次北征,裴知州也是大功臣,升官加爵,日后宏图大展。”
裴如昭敛眸轻笑:“我会留在这里。”
齐恪明骤然起身,又被伤口拉扯着跌在床上,额头上满是冷汗:“为什么?这里有什么好的?”
渐冷的风吹得外面旌旗猎猎作响,裴如昭神情平和:“我还有没做完的事。”
“你什么时候做完?”齐恪明沉下面色。
“我不知道。”裴如昭诚恳道,眼下虽然打了胜仗,但北直隶也因此满目疮痍,战后恢复颇要花费一番心力,也不知需要几年时间,这里才会缓过来。
“我可以派人来替你做。”齐恪明心有不甘,说到底,手中权力的膨胀也滋长了他的野望。
营帐内,烛火跃动。
裴如昭声音平缓:“北直隶才刚刚迎来新知州不久,如今一年未到,他们的知州又要换人,旁的不说,这里的百姓会怎么想?今后这里的百姓要如何生活?”
“朝廷是打了胜仗,但北直隶的百姓生活却还一团糟。我不能不管不顾地走。”
“裴如昭,你不是救世主,救不了所有人。”
裴如昭很坦然,“但不能放弃。我已经同皇上说过了,若是真的有赏赐,就赏给北直隶的百姓吧,能打这场胜仗,他们牺牲良多。”
“太子殿下好生歇息,臣告退。”
裴如昭走出营帐,微微松一口气。齐恪明身边的人,不知道有多少又是太子妃柳芸柔的人,人多眼杂,她可不想再被人凭空针对。
齐恪明的伤养了七日,七日之后能下地行走,这才坐上马车跟着乾宁皇回京。
这次,陆璟之留下了。
虽然主力暂离,但龙虎军和另外一支远道而来的军队并没有离开,暂时仍留在山亭关外训练,威慑草原众部。
送别那天,一大清早裴如昭便被乾宁皇叫去营帐。
已经能看出衰老的皇帝在看向她时目光出奇地柔和,他问:“当真决定不走了?”
“不走了。做好一件事再做一件事,等北直隶日后成为大荣最坚固的边防线,臣再进京见您。”
乾宁皇笑:“也不知道我老头子还能不能等到那一天。”
“陛下既寿永昌,四海皆平,万国来朝,陛下定能如愿。”
乾宁皇长叹一声:“也罢,总归如此,不至于百年之后无颜面对地下先祖。”
“裴如昭,送送朕,这一走,就不知道何日再能看见你这个小丫头跟我这个老头子顶嘴了!”
……
裴如昭进帐时气氛略有凝重。
房间内文武官员噤若寒蝉,乾宁皇身上甲胄未卸,透出一身肃杀。
她眨眨眼,方踏进去的脚步不知道该不该收回。
乾宁皇掀起眼皮瞥她一眼:“进来。”
于是,裴如昭只能跟陆璟之两个人老老实实进去。
“参见陛下,圣恭安。”
乾宁皇挥手让他俩到一边站着去,抬眼看这些大气都不敢出的官员:“说啊!张了嘴不就是拿来跟我这个半截入土的老头子顶嘴的?刚才吵得起劲儿,现在怎么不说了?”
结果还真有人敢大着胆子进言:“陛下,臣以为,战事频繁劳民伤财,即便龙虎军勇猛,但大炮、火铳开销甚重,若长期打下去,恐怕吃不消。”
乾宁皇面色冷硬,点点头,示意继续。
裴如昭就看着满屋子人都在劝乾宁皇接受挪木卓头领面见,争取和谈解决战事。
原来是今日挪木卓特遣信使,说挪木卓的头领求见,想与大荣和谈。
“裴如昭,你呢!”
骤然被点名的裴如昭一个激灵,她身边还站着陆璟之和季孟甫,这俩人毫无友善之心,一点想要伸出援手的意思都没有。
“裴如昭,你什么想法?”
裴如昭拱手,低着头道:“依臣所见,没道理在占据上风的情况下割让利益进行和谈。挪木卓、加林、浑罗,这么多部族反反复复,性情无常,就算签下协定又如何,照样觊觎大荣领土。”
“这些贪得无厌的草原狼,学不会守规矩。只有彻底打疼了,打怕了,才知道对头领俯首称臣。”
“他们自诩是狼的子民,就用狼群的道理教教他们什么才是规矩。”
裴如昭语落,无数人想要反驳。
“此等行径如何显我泱泱国威?大荣以礼法著称,若连归降者都不能宽容以待,如何自立!”
裴如昭连眼皮都懒得掀,面无表情道:“去跟被蛮人杀死的百姓问问,他们愿不愿意宽容以待?没杀到你头上你确实不知道疼。”
“裴大人所言极是。”季孟甫站出来,“臣在北直隶多年,草原人频频扰袭,边境百姓苦不堪言。”
裴如昭道:“眼下受损惨重的是加林,挪木卓还一直藏在后头不肯正面迎击。不过是吃了点小亏就急着求和,祸心包藏,日后这狼崽子起来了,诸位可觉得恶狼会对眼前挂着的肥肉讲道理?”
裴如昭目光所过之处,无不低头。
也有迂腐的张嘴就说“人之初性本善”。
乾宁皇直接从椅上走下来,冷笑:“连我大荣文字都不认识的蛮人,会听你‘人之初性本善’的道理?”
“二十年前,三十年前我就守在这片地方。爬冰卧雪,寒衣铁衾,朕的第一个女儿!本该备受荣光的长公主就折在这些人手里。人之初性本善?这些蛮人拿着马刀给老幼妇孺开膛破肚的时候怎么不见你们说的善?”
“五十年前,两河之间土壤肥沃,是大荣土地上粮产最多的地方,可好端端的土地却无人耕种。为何?因为本该在这片土地上种地的人成了庄稼的肥料,成了被蛮人马蹄践踏的泥土。怎么——”
乾宁皇沉缓的声音让所有人倒吸一口凉气:“如今百年未过,天下百姓尸骨未寒,你们在这儿跟我讲那群东西是好人?”
说到底,齐玄承不是傀儡皇帝,他手里有兵权,有站在他身后的新生学士文官集团,他们这些老士族——
说出来的话在皇帝跟前,不过就跟放屁似的,听个响闻个味儿罢了。
就算没有国子监,没有裴如昭,他们也不可能改变乾宁皇的主意。
也不敢触怒这位自血光中拼杀出来的皇帝。
一触即发的紧张氛围里,陆璟之突然抬手:“皇帝,臣能纠正一点吗?”
“说!”
陆璟之清清嗓子,顶着乾宁皇森冷的目光往前走两步:“其一,龙虎军的火炮火铳确实开销很大,但无须诸位操心,龙虎军驻扎的地方自营生产,粮食补给无须额外帮助,能够实现自给自足,所以龙虎军不会吃不消。其二,眼下水草丰满,正因此滋长了挪木卓和加林的野心,若这几年都是风调雨顺的好光景,得以喘息,日后更加强盛的游牧人只会更难打。”
陆璟之说完又老老实实退回裴如昭身后。
乾宁皇的神色这才算好看些,点裴如昭说话:“裴如昭,你还有没有想说的?”
“这天底下没有主动给敌人求和的将军。”
最终,此事板上钉钉。
挪木卓人那点花花肠子根本玩不过搬弄权术多年的大荣人,这群人常年淫浸此道,苦心钻营,堪称心术的集大成者。
区区伎俩如何看不透?
不过是出于自己的利益罢了。
……
同挪木卓的仗打了三天,挪木卓集结的十万大军全线溃逃。
陆璟之、太子分率两路人马深入草原追击。
太子齐恪明不顾自身安危,身先士卒,深入敌军,一举砍下挪木卓首领的头颅,虽身受重伤,但全军将士损伤极低,大获全胜!
两日后,挪木卓的大臣联名上书求见大荣皇帝。
祈求网开一面。
最终,隔着一道纱帘,挪木卓和加林的几个小头领被领进军营。
缔结盟约,代代朝贡,不得再生反心。
无论是裴如昭还是乾宁皇都没指望这些出尔反尔的家伙能够永远守约,更何况,这世上本就没什么东西是永恒的。
安定一天是一天。
也不是没人提过建议,说何不直接将其领土纳入版图。
但说到底,这些草原、荒漠上的游牧部族,自己本就居无定所,常年追着雨水跑,将其归为大荣是一桩不讨好的买卖。
管理这片土地,比将这些人打回去要花费更多的人力、物力。
齐恪明昏迷了三日,醒来之后形销骨立,病若游丝,恐怕伤及元气根本。
太子受伤的消息一直压着,直到人清醒过来,才勉强放出些风声。
乾宁皇松一口气,几天下来,整个人看着都苍老了十几岁。
在帝王家,能有这样的亲情,实属难得。就连许多王公贵族家中,恐怕都不如他们皇家夫子来得融洽。
齐恪明醒来之后,情况稳定以后裴如昭才去探望。
齐恪明还很虚弱,躺在床上走动不得,见裴如昭来了,露出些笑容来:“你来了。”
侍从搬来凳子,裴如昭做下,询问:“太子殿下好些了吗?”
齐恪明咳了两声:“好多了。等能下地了就可以回京了。”
裴如昭给他递了杯温水,“眼下太平,无须着急。”
齐恪明笑笑:“回去之后你准备做什么?想去兵部,还是想进内阁?”
“没想过。”
“不如趁现在清闲想一想。”齐恪明调侃,“此次北征,裴知州也是大功臣,升官加爵,日后宏图大展。”
裴如昭敛眸轻笑:“我会留在这里。”
齐恪明骤然起身,又被伤口拉扯着跌在床上,额头上满是冷汗:“为什么?这里有什么好的?”
渐冷的风吹得外面旌旗猎猎作响,裴如昭神情平和:“我还有没做完的事。”
“你什么时候做完?”齐恪明沉下面色。
“我不知道。”裴如昭诚恳道,眼下虽然打了胜仗,但北直隶也因此满目疮痍,战后恢复颇要花费一番心力,也不知需要几年时间,这里才会缓过来。
“我可以派人来替你做。”齐恪明心有不甘,说到底,手中权力的膨胀也滋长了他的野望。
营帐内,烛火跃动。
裴如昭声音平缓:“北直隶才刚刚迎来新知州不久,如今一年未到,他们的知州又要换人,旁的不说,这里的百姓会怎么想?今后这里的百姓要如何生活?”
“朝廷是打了胜仗,但北直隶的百姓生活却还一团糟。我不能不管不顾地走。”
“裴如昭,你不是救世主,救不了所有人。”
裴如昭很坦然,“但不能放弃。我已经同皇上说过了,若是真的有赏赐,就赏给北直隶的百姓吧,能打这场胜仗,他们牺牲良多。”
“太子殿下好生歇息,臣告退。”
裴如昭走出营帐,微微松一口气。齐恪明身边的人,不知道有多少又是太子妃柳芸柔的人,人多眼杂,她可不想再被人凭空针对。
齐恪明的伤养了七日,七日之后能下地行走,这才坐上马车跟着乾宁皇回京。
这次,陆璟之留下了。
虽然主力暂离,但龙虎军和另外一支远道而来的军队并没有离开,暂时仍留在山亭关外训练,威慑草原众部。
送别那天,一大清早裴如昭便被乾宁皇叫去营帐。
已经能看出衰老的皇帝在看向她时目光出奇地柔和,他问:“当真决定不走了?”
“不走了。做好一件事再做一件事,等北直隶日后成为大荣最坚固的边防线,臣再进京见您。”
乾宁皇笑:“也不知道我老头子还能不能等到那一天。”
“陛下既寿永昌,四海皆平,万国来朝,陛下定能如愿。”
乾宁皇长叹一声:“也罢,总归如此,不至于百年之后无颜面对地下先祖。”
“裴如昭,送送朕,这一走,就不知道何日再能看见你这个小丫头跟我这个老头子顶嘴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