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冉飞蓬起云中
第六十二章
陆璟之没有风尘仆仆,相反他此时穿着随意,就像是在自家后院歇息一样自在。
再看一旁的春雨冬青。
裴如昭眨眨眼,这陆璟之怕不是已经来了很久了……
下意识问道:“刚来?”
“刚来。”陆璟之点头,“也就刚十天吧。”
裴如昭心里默默盘算日子,这陆璟之竟然年前就来了?
她这才后知后觉地想起来年前两人通过的最后一封书信里,似乎确实提及了陆璟之要来尚京城陪她过年的事。
但她忙着徐阁老一派的案子,看完便忘了,甚至一路奔到奉越去。
彻彻底底放了陆璟之鸽子。
陆璟之也不追问她究竟去做什么了,只是让春雨去准备些暖身的汤,像招待客人一般招呼裴如昭进院。
“累了吗?歇歇喝口热汤休息一下。”
裴如昭僵硬地跟在陆璟之身后,不懂这是搞什么幺蛾子,毕竟是自己理亏在先。
很快,春雨将汤端上来,热气腾腾,香气扑鼻,勾得裴如昭食指大动。
裴如昭狐疑地瞥一眼陆璟之,生怕有诈,陆璟之只是笑眼看她,还示意她趁热赶紧喝。
裴如昭几次三番举碗想要喝汤,又纠结下不去口,最后将碗一放,拿出壮士断腕的气势:“陆璟之,来个痛快的!”
大冬天的,陆璟之还是摇着他的破折扇,煞有介事道:“小昭,勿以小人之心度本君子之腹。”
裴如昭不客气地哼了一声,这才放下心来慢慢喝汤。
热汤下肚,四肢百骸都暖了起来。
“来之前怎得不说一声?”
“临时起意罢了,有路上知会的时间,我早就到了。”
裴如昭说:“若是我没能及时赶回来呢?你岂不是要扑个空?”
陆璟之夸张得叫起来:“喂!本王爷可没说是专程来看你的,外放出京的官员每年还能回家省亲呢,我趁着年关出来走走都不行?”
裴如昭平静的语调中带着揶揄:“当然行,您就是把这儿当您自个儿的家都行。”
见着陆璟之,裴如昭由衷感觉到身心放松,总是挺直的身板也缓缓放松下来,支着头坐在桌前,神情安然。
“你准备什么时候走?”
“后日启程,虽然有季孟甫在,但北直隶目前尚缺人手,我不好走太久。”
一时,房内再度安静下来。
裴如昭看着烛火出神,好久才闷声道:“……洛云书院那桩事,或许真的可以结束了。”
陆璟之知道,洛云书院那些下落不明的幼童始终是裴如昭心里的一根刺,这么多年,无论走到哪里去都记挂着。
能了结,是好事。
连日折腾下来,此时天色已经擦白,陆璟之的笑在夜色中格外柔和:“去睡吧,一会儿我叫你。”
就算睡,此时也不过能睡一个来时辰,正月初七,都要开始上朝了。
裴如昭此行去奉越是秘密行动,为的就是不打草惊蛇,赶在尚京官员知晓前将一切尘埃落定。
她躺在床上,屋里静悄悄的。
她本以为自己睡不着,可想起陆璟之还在外面,竟然睡得格外安心。
哪怕只睡了不到一个时辰,也觉得神清气爽。
裴如昭十分开心地看着陆璟之哈欠连天的模样,快速吃几口早膳就急急忙忙进宫。
陆璟之还在后面催她,让她快点走,他守了一宿要困死了,现在要回去睡觉。
话虽这样说,可手上还是用油纸包好了早点让她带着,甚至是送到门口。
直到看着裴如昭的身影消失在巷口这才转身回去补觉。
……
庆宣五年,正月初七。
是史书上都会浓墨重彩记述的日子。
文武百官一上朝,一群衣衫褴褛形容枯槁的囚犯便被押上大殿。
有些阁臣一眼认出徐阁老来,差点惊叫出声。
齐恪明高坐龙椅也不说话,任由紧张与惊恐的情绪在官员之中蔓延。
直到有人承受不住,扑通一声跪地,战战兢兢道:“陛下,这是何事?”
齐恪明神情冷漠,满不在乎道:“裴爱卿,你帮朕解释一下,这到底是何事?”
裴如昭领命,手捧笏板站到前头,清冽的声音将徐阁老在朝为官这几十年里的罪行一一列举。
可谓罄竹难书。
“……奉越徐家老宅,累计查抄官银两千万两,其余金银宝物折合白银三千万两,其名下牵涉商铺营收共计两千二百万两。”
陈述徐阁老罪行时朝上官员还神情麻木,等到裴如昭说清徐阁老这些年来贪墨金额之后,皆是倒吸一口凉气。
在朝为官者,有哪个手头上没过过一些来路不明的银钱,但没谁敢这样嚣张。
光是裴如昭报出来的这七千二百万两白银便抵得过荣朝上下近五年的税收,这还是这几年里商贸繁荣,国库收入大增。
这要是放到荣朝建国初,怕是朝廷十年都赚不上这么多钱。
齐恪明坐在龙椅上装模作样地感叹一番,一步一步从高台上走下:“既然天下钱财皆汇集一家,不如便将这些钱财赏给真正为我大荣鞠躬尽瘁尽心尽力的朝臣,诸位爱卿意下如何?”
齐恪明话音方落,裴如昭便察觉到周围的人连呼吸都急促几分。
在这样庞大的金额面前,恐怕没人不心动。
徐阁老只被押在地上动弹不得,狂笑:“齐恪明,都说你爹是狼,没想到你才是那个真正狼心狗肺的狼崽子!”
“大胆!竟然敢对先皇与陛下不敬!”
朝堂上瞬时闹成一锅粥,文官武官都吵得不可开交,甚至有些暴脾气的直接动手。
齐恪明就坐在龙椅上,看着朝堂上这出荒诞的闹剧。
裴如昭抬眼,对上齐恪明冷漠玩味的视线,微挑眉峰,神情无奈。
她灵巧地穿过骚动的朝臣,站到最前方:“诸位同僚,此案背后牵涉甚广,到底谁清白无辜,谁罪有应得都是未知数,后续如何尚无定论,各位不妨等大理寺出个审判结果之后再争论不迟。”
裴如昭抬手,再度显出自己的文鱼符:“此次,是文鱼符调兵遣将驱动暗卫立下此等大功,诸位尽可放心,有太.祖皇帝留下的暗卫在,绝不会让任何一个好人蒙冤,也绝对不会让任何一个恶人逍遥法外。”
裴如昭真挚的笑容让本就寒冷的冬天更冷几分。
无孔不入的先皇暗卫,谁能保证自己不是暗卫盯梢调查的对象呢?
又有谁敢拍着自己的胸脯说,他是清白的呢?
徐阁老在朝为官四十载,几乎是从太.祖开国时期一直站到现在,连这样一位元老都能被清算,他们又算得上什么?
……
很快,徐阁老一派被尽数清算,抄家的抄家,流放的流放,至于手里犯了人命罪大恶极的,则推出午门问斩。
至于那些被查抄罚没的家财,齐恪明将一部分补在了官员的俸禄里,一部分拿给各地用作专项款去投入建设,修路架桥,改善民生。
还有一部分则投进了国子监中,催促这些士子早点拿出些更有用的东西来,别成了只会吃空饷的摆设。
至于暗卫各地走访后寻回的那些被贩卖的女童,根据个人想法和能力找了营生。
前前后后,加起来有三百多人。
年后会试,连参加科举考试的女子都多了起来,裴如昭走过街头,听人们议论最新出来的会试名单。
一共有十七名女子参试。
裴如昭今日无须值班,早早歇息准备回家睡个好觉,沿路还买了些糕点准备带回去给桑叶竹叶他们分一分。
最近俸禄涨了,手头上也过得宽裕许多。
虽然家里刚添了新人,但也没紧张多少。
裴如昭回家以后,看到院子里的桑叶竹叶,冬青不知去了哪里,暂时没看到人影。
还有一个正坐在石桌边安安静静绣花的宋明燕。
这些一无所知的家仆最后被解了奴籍,让他们自生自灭,自找去路,可被砍头的大官员家的侍从,又有谁家敢要呢?
裴如昭也是鬼使神差地将宋明燕接到自己身边来。
原来花名“玉堂春”,本名宋明燕,如今——她隐了自己的姓氏,就叫明燕。
明燕见裴如昭回来,立马放下手中的绣活儿上来迎人。
明燕不会说话,只会比划些动作,笑起来的时候眼睛弯弯,温柔似水。
裴如昭将手里的东西递给她,然后招呼桑叶竹叶过来。
三个姑娘凑在一起笑闹的模样很是好看,裴如昭的心情也轻松愉快起来。
如果可以,谁愿意整日里同一群糟老头子吵架?
歇息的间隙,裴如昭问明燕:“你今后想做些什么?若是想做点小生意,我也可以帮忙。如今一切都结束了,黑手悉数落网,你可以放心过日子。”
明燕却罕见地沉默,她神情踟蹰,挣扎许久,最后用指尖在裴如昭手心写到:“还没结束。”
裴如昭怔住。
明燕继续在她手心写字:“洛云书院的事情确实结束了,但幕后黑手不是徐。”
接着,在裴如昭掌心隐晦地写下两个字,一个“前”,一个“反”。
裴如昭猛然抬头,而明燕只是点头笃定,指了指遥远的西南。
难怪——
仅凭一个提携之恩,徐阁老又如何能将这样多人招揽到自己手中?
归根结底,他背后,有一张藏着的“名正言顺”的大旗。
而这张大旗,是安安静静留在西南群山中的穆王。
乾宁皇的皇兄,那个被齐玄承一刀砍下脑袋的越王的兄长。
陆璟之没有风尘仆仆,相反他此时穿着随意,就像是在自家后院歇息一样自在。
再看一旁的春雨冬青。
裴如昭眨眨眼,这陆璟之怕不是已经来了很久了……
下意识问道:“刚来?”
“刚来。”陆璟之点头,“也就刚十天吧。”
裴如昭心里默默盘算日子,这陆璟之竟然年前就来了?
她这才后知后觉地想起来年前两人通过的最后一封书信里,似乎确实提及了陆璟之要来尚京城陪她过年的事。
但她忙着徐阁老一派的案子,看完便忘了,甚至一路奔到奉越去。
彻彻底底放了陆璟之鸽子。
陆璟之也不追问她究竟去做什么了,只是让春雨去准备些暖身的汤,像招待客人一般招呼裴如昭进院。
“累了吗?歇歇喝口热汤休息一下。”
裴如昭僵硬地跟在陆璟之身后,不懂这是搞什么幺蛾子,毕竟是自己理亏在先。
很快,春雨将汤端上来,热气腾腾,香气扑鼻,勾得裴如昭食指大动。
裴如昭狐疑地瞥一眼陆璟之,生怕有诈,陆璟之只是笑眼看她,还示意她趁热赶紧喝。
裴如昭几次三番举碗想要喝汤,又纠结下不去口,最后将碗一放,拿出壮士断腕的气势:“陆璟之,来个痛快的!”
大冬天的,陆璟之还是摇着他的破折扇,煞有介事道:“小昭,勿以小人之心度本君子之腹。”
裴如昭不客气地哼了一声,这才放下心来慢慢喝汤。
热汤下肚,四肢百骸都暖了起来。
“来之前怎得不说一声?”
“临时起意罢了,有路上知会的时间,我早就到了。”
裴如昭说:“若是我没能及时赶回来呢?你岂不是要扑个空?”
陆璟之夸张得叫起来:“喂!本王爷可没说是专程来看你的,外放出京的官员每年还能回家省亲呢,我趁着年关出来走走都不行?”
裴如昭平静的语调中带着揶揄:“当然行,您就是把这儿当您自个儿的家都行。”
见着陆璟之,裴如昭由衷感觉到身心放松,总是挺直的身板也缓缓放松下来,支着头坐在桌前,神情安然。
“你准备什么时候走?”
“后日启程,虽然有季孟甫在,但北直隶目前尚缺人手,我不好走太久。”
一时,房内再度安静下来。
裴如昭看着烛火出神,好久才闷声道:“……洛云书院那桩事,或许真的可以结束了。”
陆璟之知道,洛云书院那些下落不明的幼童始终是裴如昭心里的一根刺,这么多年,无论走到哪里去都记挂着。
能了结,是好事。
连日折腾下来,此时天色已经擦白,陆璟之的笑在夜色中格外柔和:“去睡吧,一会儿我叫你。”
就算睡,此时也不过能睡一个来时辰,正月初七,都要开始上朝了。
裴如昭此行去奉越是秘密行动,为的就是不打草惊蛇,赶在尚京官员知晓前将一切尘埃落定。
她躺在床上,屋里静悄悄的。
她本以为自己睡不着,可想起陆璟之还在外面,竟然睡得格外安心。
哪怕只睡了不到一个时辰,也觉得神清气爽。
裴如昭十分开心地看着陆璟之哈欠连天的模样,快速吃几口早膳就急急忙忙进宫。
陆璟之还在后面催她,让她快点走,他守了一宿要困死了,现在要回去睡觉。
话虽这样说,可手上还是用油纸包好了早点让她带着,甚至是送到门口。
直到看着裴如昭的身影消失在巷口这才转身回去补觉。
……
庆宣五年,正月初七。
是史书上都会浓墨重彩记述的日子。
文武百官一上朝,一群衣衫褴褛形容枯槁的囚犯便被押上大殿。
有些阁臣一眼认出徐阁老来,差点惊叫出声。
齐恪明高坐龙椅也不说话,任由紧张与惊恐的情绪在官员之中蔓延。
直到有人承受不住,扑通一声跪地,战战兢兢道:“陛下,这是何事?”
齐恪明神情冷漠,满不在乎道:“裴爱卿,你帮朕解释一下,这到底是何事?”
裴如昭领命,手捧笏板站到前头,清冽的声音将徐阁老在朝为官这几十年里的罪行一一列举。
可谓罄竹难书。
“……奉越徐家老宅,累计查抄官银两千万两,其余金银宝物折合白银三千万两,其名下牵涉商铺营收共计两千二百万两。”
陈述徐阁老罪行时朝上官员还神情麻木,等到裴如昭说清徐阁老这些年来贪墨金额之后,皆是倒吸一口凉气。
在朝为官者,有哪个手头上没过过一些来路不明的银钱,但没谁敢这样嚣张。
光是裴如昭报出来的这七千二百万两白银便抵得过荣朝上下近五年的税收,这还是这几年里商贸繁荣,国库收入大增。
这要是放到荣朝建国初,怕是朝廷十年都赚不上这么多钱。
齐恪明坐在龙椅上装模作样地感叹一番,一步一步从高台上走下:“既然天下钱财皆汇集一家,不如便将这些钱财赏给真正为我大荣鞠躬尽瘁尽心尽力的朝臣,诸位爱卿意下如何?”
齐恪明话音方落,裴如昭便察觉到周围的人连呼吸都急促几分。
在这样庞大的金额面前,恐怕没人不心动。
徐阁老只被押在地上动弹不得,狂笑:“齐恪明,都说你爹是狼,没想到你才是那个真正狼心狗肺的狼崽子!”
“大胆!竟然敢对先皇与陛下不敬!”
朝堂上瞬时闹成一锅粥,文官武官都吵得不可开交,甚至有些暴脾气的直接动手。
齐恪明就坐在龙椅上,看着朝堂上这出荒诞的闹剧。
裴如昭抬眼,对上齐恪明冷漠玩味的视线,微挑眉峰,神情无奈。
她灵巧地穿过骚动的朝臣,站到最前方:“诸位同僚,此案背后牵涉甚广,到底谁清白无辜,谁罪有应得都是未知数,后续如何尚无定论,各位不妨等大理寺出个审判结果之后再争论不迟。”
裴如昭抬手,再度显出自己的文鱼符:“此次,是文鱼符调兵遣将驱动暗卫立下此等大功,诸位尽可放心,有太.祖皇帝留下的暗卫在,绝不会让任何一个好人蒙冤,也绝对不会让任何一个恶人逍遥法外。”
裴如昭真挚的笑容让本就寒冷的冬天更冷几分。
无孔不入的先皇暗卫,谁能保证自己不是暗卫盯梢调查的对象呢?
又有谁敢拍着自己的胸脯说,他是清白的呢?
徐阁老在朝为官四十载,几乎是从太.祖开国时期一直站到现在,连这样一位元老都能被清算,他们又算得上什么?
……
很快,徐阁老一派被尽数清算,抄家的抄家,流放的流放,至于手里犯了人命罪大恶极的,则推出午门问斩。
至于那些被查抄罚没的家财,齐恪明将一部分补在了官员的俸禄里,一部分拿给各地用作专项款去投入建设,修路架桥,改善民生。
还有一部分则投进了国子监中,催促这些士子早点拿出些更有用的东西来,别成了只会吃空饷的摆设。
至于暗卫各地走访后寻回的那些被贩卖的女童,根据个人想法和能力找了营生。
前前后后,加起来有三百多人。
年后会试,连参加科举考试的女子都多了起来,裴如昭走过街头,听人们议论最新出来的会试名单。
一共有十七名女子参试。
裴如昭今日无须值班,早早歇息准备回家睡个好觉,沿路还买了些糕点准备带回去给桑叶竹叶他们分一分。
最近俸禄涨了,手头上也过得宽裕许多。
虽然家里刚添了新人,但也没紧张多少。
裴如昭回家以后,看到院子里的桑叶竹叶,冬青不知去了哪里,暂时没看到人影。
还有一个正坐在石桌边安安静静绣花的宋明燕。
这些一无所知的家仆最后被解了奴籍,让他们自生自灭,自找去路,可被砍头的大官员家的侍从,又有谁家敢要呢?
裴如昭也是鬼使神差地将宋明燕接到自己身边来。
原来花名“玉堂春”,本名宋明燕,如今——她隐了自己的姓氏,就叫明燕。
明燕见裴如昭回来,立马放下手中的绣活儿上来迎人。
明燕不会说话,只会比划些动作,笑起来的时候眼睛弯弯,温柔似水。
裴如昭将手里的东西递给她,然后招呼桑叶竹叶过来。
三个姑娘凑在一起笑闹的模样很是好看,裴如昭的心情也轻松愉快起来。
如果可以,谁愿意整日里同一群糟老头子吵架?
歇息的间隙,裴如昭问明燕:“你今后想做些什么?若是想做点小生意,我也可以帮忙。如今一切都结束了,黑手悉数落网,你可以放心过日子。”
明燕却罕见地沉默,她神情踟蹰,挣扎许久,最后用指尖在裴如昭手心写到:“还没结束。”
裴如昭怔住。
明燕继续在她手心写字:“洛云书院的事情确实结束了,但幕后黑手不是徐。”
接着,在裴如昭掌心隐晦地写下两个字,一个“前”,一个“反”。
裴如昭猛然抬头,而明燕只是点头笃定,指了指遥远的西南。
难怪——
仅凭一个提携之恩,徐阁老又如何能将这样多人招揽到自己手中?
归根结底,他背后,有一张藏着的“名正言顺”的大旗。
而这张大旗,是安安静静留在西南群山中的穆王。
乾宁皇的皇兄,那个被齐玄承一刀砍下脑袋的越王的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