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第一次主动,忘了换气,亲到没了气才停下来。
他笑着看她。
她不争气地也笑了,歪作一团,笑得整个床幔轻晃。
终于笑够,她翻身准备下床,却被李会景抬手扯住袖口,他眼睛润润的,就那么无辜地瞧着她,她突然有些蒙。
李会景轻笑一声,附身贴下来。
他直接用牙尖撬开她的唇,她笨拙地张开唇,又发现他好似不着急似的,又点又吸。他是脸朝下的姿势,明迦跪仰着脸,懵懵懂懂地回应着,断断续续,唇齿相连。
她闻到他身上的药味,和一股他特有的干净温暖的香气。
她分神去想中原人勤沐浴这一点真好,在他的舌试探去点她的上颚时候居然笑了。他放开她的唇,用鼻尖贴着她的。看她傻乐,无奈叹了口气。
唇瓣分开,她能看清他额头细密的汗珠,能听清他的微喘。
她用鼻尖蹭了蹭他的脸,听见他说:“一直都疼,但是刚才...好像不疼了。”
她狡黠一笑,边自己一点一点挪出去,边说:“受伤之人合该好生将养着,你欲念不浅啊...”
溜开他的范围,她一把坐起来下床,去找刚刚不知被踢到哪里的鞋,回到正题:“吃得下东西吗?”
穿好去点灯,一回头,在温黄的灯光下才注意到空气中的旖旎:
凌乱的榻,榻上美男子不仅微喘着气,耳朵似乎也红透了。明迦脸突然一烫,又一把将才点上的灯吹了,说着就要出去了,“太亮你不好歇息,我、我去看看药。”
李会景看着她有些仓促的背影阖上门出去,笑着舒了一口气。
明迦一出去,看到一旁蹲着的一个影子,微惊了一下,凑过去看才发现是温熙。
她早已不哭了,看见明迦过来起身,声线已经恢复平静:“二哥...还好吧?”
明迦先没回答,见她穿的单薄,想将她引到暖处,温熙摇摇头,“我说两句话就走。”
明迦闻言将自己的外袍解下来给她披上,温熙没拒绝,朝内看了一眼道:“真好,二哥以前...没有太医,没有下人,受了刑只是一个人静静回自己的住所。”
她说着自嘲地一笑:“看我现在说这个做什么,白惹二嫂嫂伤心。”
“可是公主一直对他很好不是吗?”
温熙抬头,看到明迦笑得眉目温柔,“他要是会怪任何一个人,他就不是他了。”
她本来还想说的许多话,突然都在明迦和二哥极为相似、极温柔的笑下都没了影踪。她想了想,突然决定不进去见李会景了,只是道:“嫂嫂跟二哥说一声,我去见长兄。”
李迹避不见客,已有十余日。
明迦倒是没意外,点了点头,应了个“好”字,又补了一句:“李会景还醒着。”
温熙宫内的掌事嬷嬷脚步匆匆地提着灯敢来,远远看到温熙才放慢脚步,向温熙投来一道不愠不喜的目光。
温熙突然觉得很累。她一头乌发散着,一看就是没听下人看照跑了出来。明迦看她这幅样子,忽然想起从前在旁人那里听的一些关于这位公主的闲话,他们都说公主原先性情温良,却因是陛下唯一的公主而备受宠爱,性子日益骄横,常在宫内对下人颐气指使,顶撞父母更是常有的事。
如今她面前,就站着这位传闻中的公主,明明敢为兄长在母亲面前力争,毫无文弱之意,现下无措地站在这里,连自己最敬爱的兄长都不敢进去见一面。
温熙的手抵在门上,微微颤抖着。
“嫂嫂,自我记事起,母亲就似乎更偏爱长兄,我起初想不明白,每每都因此与母亲争执,直到二哥曾安慰我说:
熙儿,就像你最喜欢酸甜口而厌恶辛辣口一般,每个人都对这个世界有自己的一些偏好,而你不能因为这一点责怪别人和你自己。”
“我便真的信了,彼时还不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只觉得有些残忍。二哥和长兄比,样貌学识没有一点逊色,为何母亲会生出偏好呢?”
明迦酝酿着措辞,想出口安慰,温熙却对她笑笑,眸色温柔,“我想不明白,所以自己下决心不在二位兄长之间做出取舍。所以——”
她手抵门框,肩脊颓塌,“当我屡次听到下人来报,说二殿下今日在承安殿又受罚了,哪个宫女今日又说二殿下的坏话了,我都一定会找人算账,绝不姑息。”
“不过起初啊,我会先去找长兄,有他护着,我就算违逆母亲也都更有了几分底气。可是后来...长兄被贼人侵害,回来之后好像就变了,虽对我还是一如既往的好,却不再像我这般对二哥的事上心了。”
“那年我才六岁,什么都不明白,看到长兄被人不人不鬼地架了回来,我第一次知道什么叫恨意,我从心底咒恨伤我兄长之人。”
她抬起脸:“今日,我才知道根本没有什么贼人,让长兄备受凌辱、性情大变的人,正是我以为在这个世上最疼爱他、最不可能伤害他的,我们的母亲。”
“原来...母亲并不是偏爱长兄,好像不是因为爱他,而是爱他的储君之位,爱他能给他带来的所以荣耀与骄傲...”
“原来母亲后来和五兄跟亲近,执意要将我许配给大她二十余岁的候束泠,都是因为这些原因。”
温熙已经泣不成声,明迦不由分说地将她揽入怀中,一下一下轻拍着她的背。
十七岁的公主,生来就有高贵的地位为她筑起的围墙,使她免受一切外在的中伤。她合该不谙世事,乐享受一生,却偏偏因为敢爱敢恨的性子,在亲近之人相互猜疑防备的漩涡中备守折磨。她的“骄横”,不过是在强势的母亲和孤执的兄长之间维持出的一条罅隙罢了。
今日她不敢进去,是怕日后不知如何面对因为李会景而对母亲和长兄生出的那份怨恨,因为似乎每个人,都是可怜之人...
远处一轮弯月在渐隐的雾气之下光辉愈清。
崔庆瞻对丈夫的怨念与痴爱,哪怕能得到他一星半点的关注,也不会酿成如此无法控制的局面。
而陛下用看似感天动地实则无用的深情做借口,早年强势执拗,无视妻子的无助,避卸作为父亲的责任,晚年却又软弱无能,对妻子和几位孩子的争纷束手无策。
寻常人家的爱恨纠葛不过小事,但若发生在帝王家,便是波谲云诡的权势与欲望之争。
......
明迦亲自将温熙送回宫安顿好折回时,自己却彻底没了困意,没进去惊扰李会景,径直去了药房。
熬药的地方不过一个荒废已久的灶台,旧殿内只剩的一位洒扫老妇正凝神扇着火,不时掀开壶盖查看。
明迦进去的时候,她有些无措地站起来,僵硬地要行礼,明迦扶住她的手臂拦住,“不必了。”
“殿下不在的这些年,还多亏嬷嬷将这里打理得这般好。”
老妇腆笑了一下,一时竟然不知说些什么,明迦适时道:“嬷嬷这些年受苦了吧?”
口舌不快,见人并不献媚,年岁已大却还是个守门的,她没有半分宫里其他下人的势力刻薄。
果然,老妇听见这话,面上腼腆之色愈浓,忙借看火的动作遮掩,“怎么会——”
“这里清净...殿下听说我不肯走,又每个月托人给我送银子进来,老奴感恩戴德...”
李会景离开皇宫已有十年之久,十年间自己立身不迭,竟然也会关照到一位幼时侍候自己的宫人。
“时候也不早,嬷嬷去歇着,我来看吧。”
老妇并未多言,闻言麻利地起身,“约莫这烛香烧完就该好了。”
明迦点点头,见她还流连在灶台跟前打理,以为她不放心,补道:“嬷嬷放心,我自小生了病都是自己熬药的,这些东西很熟悉的,看个药还是不难的。”
老妇正抹着灶台,本来一幅无言的表情,听到话后却突然笑了,眼里难得地开朗,“老奴就知道殿下的王妃也是这般...这般的人。”
明迦探看一旁烧着的一炷香,笑问:“哪般的人?”
“不...生分的人。”她将抹布展开又叠起,缓缓说着。
不和别人、不和下人生分的人。
老妇说完,转身又去寻活计做,最后还是明迦起身将她拦住,连哄带命令地,才将人赶了出去歇息。
老妇平日就睡在灶房旁边的一间屋内,即是王妃吩咐她去歇息,她也翻来覆去睡不着。隐约听到隔壁王妃推开门,脚步声轻轻的,一直蔓延到院子的西头。
王妃爱人,就跟殿下爱人一样。她脑子里突然冒出这样一个奇怪的讲法。
——
明迦端着药进主室时,李会景闭目养神,还是会因为疼痛难忍而急喘。
今夜不知怎的,她总怕惊到他,进门前先褪了鞋才捧着药进去。远远一打眼见他好似睡熟了,一时不知该不该叫他喝药,瓷碗的温度渐渐渗到手掌心,她受不住烫,想寻个地方放下碗,却又怕放碗的动静太大,四处望着想找一块软布做垫子,正四处张望着,忽然发现榻上的人发出一声轻笑,她这才将碗赶紧丢开,手指去摸耳垂,“你醒啦。”
“烫到了?过来。”
他痛得不轻,说话也变短,在节省力气。
明迦将灯搁在身后,故意维持着手放在耳垂上的姿势朝他走来,无所谓地笑着:“也不知道我心急些什么,药一好立马就想让你喝,也不知道凉凉了的,不碍事的。”
离唯一的光源越来越远,她的面孔也显得愈柔和,眸子也愈清亮。
她朝李会景摊开手,“已经好了,你方才笑什么?”
他牵着她的手将她拉近,“笑你像做贼一样。”
“你——”,她话一出口,才注意到他面色潮红得异常,立马忘了自己想回嘴的话,探一眼他的后背,那里果然已经暗红一片。
“我帮你敷——”
李会景却注意到她只穿着单袜,眉头一皱:“长安的深夜比不得北域,寒气更重——”
二人一高一低,异口同声地同时说出口,也都同时停了下来。
还是明迦先一笑,抬腿跪在榻上,附身一点一点去拆他背后的医布,想说句诨话,却因触目的鲜血而呼吸一滞,深呼吸一口,才又调整到无异的语气,“我们两个人都不省心,是不是?”
李会景却答得认真,“你没有不省心。”
“李会景。”
“嗯。”
“我见过李迹,不止一面。”
“我知道。”
“那你...”
知不知道他可能会伤我?
她吸了吸鼻子,没再接着说,一是不想再去回忆那件事,二也不愿意让李会景觉得自己在因此而责怪他,因为她绝无此意。
他笑着看她。
她不争气地也笑了,歪作一团,笑得整个床幔轻晃。
终于笑够,她翻身准备下床,却被李会景抬手扯住袖口,他眼睛润润的,就那么无辜地瞧着她,她突然有些蒙。
李会景轻笑一声,附身贴下来。
他直接用牙尖撬开她的唇,她笨拙地张开唇,又发现他好似不着急似的,又点又吸。他是脸朝下的姿势,明迦跪仰着脸,懵懵懂懂地回应着,断断续续,唇齿相连。
她闻到他身上的药味,和一股他特有的干净温暖的香气。
她分神去想中原人勤沐浴这一点真好,在他的舌试探去点她的上颚时候居然笑了。他放开她的唇,用鼻尖贴着她的。看她傻乐,无奈叹了口气。
唇瓣分开,她能看清他额头细密的汗珠,能听清他的微喘。
她用鼻尖蹭了蹭他的脸,听见他说:“一直都疼,但是刚才...好像不疼了。”
她狡黠一笑,边自己一点一点挪出去,边说:“受伤之人合该好生将养着,你欲念不浅啊...”
溜开他的范围,她一把坐起来下床,去找刚刚不知被踢到哪里的鞋,回到正题:“吃得下东西吗?”
穿好去点灯,一回头,在温黄的灯光下才注意到空气中的旖旎:
凌乱的榻,榻上美男子不仅微喘着气,耳朵似乎也红透了。明迦脸突然一烫,又一把将才点上的灯吹了,说着就要出去了,“太亮你不好歇息,我、我去看看药。”
李会景看着她有些仓促的背影阖上门出去,笑着舒了一口气。
明迦一出去,看到一旁蹲着的一个影子,微惊了一下,凑过去看才发现是温熙。
她早已不哭了,看见明迦过来起身,声线已经恢复平静:“二哥...还好吧?”
明迦先没回答,见她穿的单薄,想将她引到暖处,温熙摇摇头,“我说两句话就走。”
明迦闻言将自己的外袍解下来给她披上,温熙没拒绝,朝内看了一眼道:“真好,二哥以前...没有太医,没有下人,受了刑只是一个人静静回自己的住所。”
她说着自嘲地一笑:“看我现在说这个做什么,白惹二嫂嫂伤心。”
“可是公主一直对他很好不是吗?”
温熙抬头,看到明迦笑得眉目温柔,“他要是会怪任何一个人,他就不是他了。”
她本来还想说的许多话,突然都在明迦和二哥极为相似、极温柔的笑下都没了影踪。她想了想,突然决定不进去见李会景了,只是道:“嫂嫂跟二哥说一声,我去见长兄。”
李迹避不见客,已有十余日。
明迦倒是没意外,点了点头,应了个“好”字,又补了一句:“李会景还醒着。”
温熙宫内的掌事嬷嬷脚步匆匆地提着灯敢来,远远看到温熙才放慢脚步,向温熙投来一道不愠不喜的目光。
温熙突然觉得很累。她一头乌发散着,一看就是没听下人看照跑了出来。明迦看她这幅样子,忽然想起从前在旁人那里听的一些关于这位公主的闲话,他们都说公主原先性情温良,却因是陛下唯一的公主而备受宠爱,性子日益骄横,常在宫内对下人颐气指使,顶撞父母更是常有的事。
如今她面前,就站着这位传闻中的公主,明明敢为兄长在母亲面前力争,毫无文弱之意,现下无措地站在这里,连自己最敬爱的兄长都不敢进去见一面。
温熙的手抵在门上,微微颤抖着。
“嫂嫂,自我记事起,母亲就似乎更偏爱长兄,我起初想不明白,每每都因此与母亲争执,直到二哥曾安慰我说:
熙儿,就像你最喜欢酸甜口而厌恶辛辣口一般,每个人都对这个世界有自己的一些偏好,而你不能因为这一点责怪别人和你自己。”
“我便真的信了,彼时还不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只觉得有些残忍。二哥和长兄比,样貌学识没有一点逊色,为何母亲会生出偏好呢?”
明迦酝酿着措辞,想出口安慰,温熙却对她笑笑,眸色温柔,“我想不明白,所以自己下决心不在二位兄长之间做出取舍。所以——”
她手抵门框,肩脊颓塌,“当我屡次听到下人来报,说二殿下今日在承安殿又受罚了,哪个宫女今日又说二殿下的坏话了,我都一定会找人算账,绝不姑息。”
“不过起初啊,我会先去找长兄,有他护着,我就算违逆母亲也都更有了几分底气。可是后来...长兄被贼人侵害,回来之后好像就变了,虽对我还是一如既往的好,却不再像我这般对二哥的事上心了。”
“那年我才六岁,什么都不明白,看到长兄被人不人不鬼地架了回来,我第一次知道什么叫恨意,我从心底咒恨伤我兄长之人。”
她抬起脸:“今日,我才知道根本没有什么贼人,让长兄备受凌辱、性情大变的人,正是我以为在这个世上最疼爱他、最不可能伤害他的,我们的母亲。”
“原来...母亲并不是偏爱长兄,好像不是因为爱他,而是爱他的储君之位,爱他能给他带来的所以荣耀与骄傲...”
“原来母亲后来和五兄跟亲近,执意要将我许配给大她二十余岁的候束泠,都是因为这些原因。”
温熙已经泣不成声,明迦不由分说地将她揽入怀中,一下一下轻拍着她的背。
十七岁的公主,生来就有高贵的地位为她筑起的围墙,使她免受一切外在的中伤。她合该不谙世事,乐享受一生,却偏偏因为敢爱敢恨的性子,在亲近之人相互猜疑防备的漩涡中备守折磨。她的“骄横”,不过是在强势的母亲和孤执的兄长之间维持出的一条罅隙罢了。
今日她不敢进去,是怕日后不知如何面对因为李会景而对母亲和长兄生出的那份怨恨,因为似乎每个人,都是可怜之人...
远处一轮弯月在渐隐的雾气之下光辉愈清。
崔庆瞻对丈夫的怨念与痴爱,哪怕能得到他一星半点的关注,也不会酿成如此无法控制的局面。
而陛下用看似感天动地实则无用的深情做借口,早年强势执拗,无视妻子的无助,避卸作为父亲的责任,晚年却又软弱无能,对妻子和几位孩子的争纷束手无策。
寻常人家的爱恨纠葛不过小事,但若发生在帝王家,便是波谲云诡的权势与欲望之争。
......
明迦亲自将温熙送回宫安顿好折回时,自己却彻底没了困意,没进去惊扰李会景,径直去了药房。
熬药的地方不过一个荒废已久的灶台,旧殿内只剩的一位洒扫老妇正凝神扇着火,不时掀开壶盖查看。
明迦进去的时候,她有些无措地站起来,僵硬地要行礼,明迦扶住她的手臂拦住,“不必了。”
“殿下不在的这些年,还多亏嬷嬷将这里打理得这般好。”
老妇腆笑了一下,一时竟然不知说些什么,明迦适时道:“嬷嬷这些年受苦了吧?”
口舌不快,见人并不献媚,年岁已大却还是个守门的,她没有半分宫里其他下人的势力刻薄。
果然,老妇听见这话,面上腼腆之色愈浓,忙借看火的动作遮掩,“怎么会——”
“这里清净...殿下听说我不肯走,又每个月托人给我送银子进来,老奴感恩戴德...”
李会景离开皇宫已有十年之久,十年间自己立身不迭,竟然也会关照到一位幼时侍候自己的宫人。
“时候也不早,嬷嬷去歇着,我来看吧。”
老妇并未多言,闻言麻利地起身,“约莫这烛香烧完就该好了。”
明迦点点头,见她还流连在灶台跟前打理,以为她不放心,补道:“嬷嬷放心,我自小生了病都是自己熬药的,这些东西很熟悉的,看个药还是不难的。”
老妇正抹着灶台,本来一幅无言的表情,听到话后却突然笑了,眼里难得地开朗,“老奴就知道殿下的王妃也是这般...这般的人。”
明迦探看一旁烧着的一炷香,笑问:“哪般的人?”
“不...生分的人。”她将抹布展开又叠起,缓缓说着。
不和别人、不和下人生分的人。
老妇说完,转身又去寻活计做,最后还是明迦起身将她拦住,连哄带命令地,才将人赶了出去歇息。
老妇平日就睡在灶房旁边的一间屋内,即是王妃吩咐她去歇息,她也翻来覆去睡不着。隐约听到隔壁王妃推开门,脚步声轻轻的,一直蔓延到院子的西头。
王妃爱人,就跟殿下爱人一样。她脑子里突然冒出这样一个奇怪的讲法。
——
明迦端着药进主室时,李会景闭目养神,还是会因为疼痛难忍而急喘。
今夜不知怎的,她总怕惊到他,进门前先褪了鞋才捧着药进去。远远一打眼见他好似睡熟了,一时不知该不该叫他喝药,瓷碗的温度渐渐渗到手掌心,她受不住烫,想寻个地方放下碗,却又怕放碗的动静太大,四处望着想找一块软布做垫子,正四处张望着,忽然发现榻上的人发出一声轻笑,她这才将碗赶紧丢开,手指去摸耳垂,“你醒啦。”
“烫到了?过来。”
他痛得不轻,说话也变短,在节省力气。
明迦将灯搁在身后,故意维持着手放在耳垂上的姿势朝他走来,无所谓地笑着:“也不知道我心急些什么,药一好立马就想让你喝,也不知道凉凉了的,不碍事的。”
离唯一的光源越来越远,她的面孔也显得愈柔和,眸子也愈清亮。
她朝李会景摊开手,“已经好了,你方才笑什么?”
他牵着她的手将她拉近,“笑你像做贼一样。”
“你——”,她话一出口,才注意到他面色潮红得异常,立马忘了自己想回嘴的话,探一眼他的后背,那里果然已经暗红一片。
“我帮你敷——”
李会景却注意到她只穿着单袜,眉头一皱:“长安的深夜比不得北域,寒气更重——”
二人一高一低,异口同声地同时说出口,也都同时停了下来。
还是明迦先一笑,抬腿跪在榻上,附身一点一点去拆他背后的医布,想说句诨话,却因触目的鲜血而呼吸一滞,深呼吸一口,才又调整到无异的语气,“我们两个人都不省心,是不是?”
李会景却答得认真,“你没有不省心。”
“李会景。”
“嗯。”
“我见过李迹,不止一面。”
“我知道。”
“那你...”
知不知道他可能会伤我?
她吸了吸鼻子,没再接着说,一是不想再去回忆那件事,二也不愿意让李会景觉得自己在因此而责怪他,因为她绝无此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