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瞿白带着人一路尾随,沿途他越看越熟悉,直到走到那个岔路口。
这是关山北,当初梁温坠崖之地。
如此,苏瞿白便想到崖底那里的秘密。
不过这次跟着沈巍倒是没有往断崖上方去,而是绕过岔路口,一路平坦的走向那个偏僻之地。
沈巍与阿什勒等人下了马,守兵四散开巡视起来。
他们二人单独进了山洞,徐良守在洞口。
苏瞿白二话没说,带着他们那块遮掩的巨石后,满地枯草已被雪压塌,那个狭窄的洞口露出了幽深的缺口。
苏瞿白独自进去,剩下的人谨慎的匍匐在巨石上,看着不远处他们一行人的动静。
苏瞿白半弯着腰,但洞口越发收束,他只能爬着向前。
眼前一点明光,他只露出一双眼,看着下方的两人。
他逡巡着,视线在山壁上扫视。
箱子至少少了一半多,且冶兵的用具都没了。
他仔细看着,才发现那些箱子也不是原来的样式,原来是黑箱,现在是红箱。
沈巍移步到摞起的箱子前,将锁扣打开,翻开箱盖,露出里面的物件来。
是粗麻布。
待沈巍引燃灯烛,苏瞿白才看清里面的物件为何。
阿什勒见状也上前掀开一个箱盖,还是粗麻布。
苏瞿白想起孙家往幽州运送大量的布匹,应当就是为此。
阿什勒只觑了一眼,随后阖上箱盖。
“这就是你提出的交易?”
沈巍反问一句:“不然呢?”
阿什勒觉得沈巍在耍他,但还是按捺住问:“你当初在信里可不是这样承诺的。”
沈巍拿过他的手,探向箱子里,不算柔软的粗麻布下是更为坚硬的物件,阿什勒变了脸色,掀开上层覆盖的布匹。
兵戟真真实实露出来,挑明的光为锋利的刀刃赋上一层寒意。
阿什勒挑了个趁手的短刀横劈两下,心中意满:“早就听闻幽州境内铁矿满山,如今一瞧,果然不假。”
沈巍那双眼见过多少大风浪,看出阿什勒隐匿于面下的激动:“还是别太早下定论。”
阿什勒没反应过来什么意思,随后将手里的短刀扔进箱子里,又接连开了几箱。
不像沈巍揭开的那般,接连十几箱并不全是兵戟,还有粮食和药材。
“相比于兵戟,你们更缺的是粮食和药材才对。”沈巍与关外戎狄交战数年,对他们可算是吃的透透的。
每年关外戎狄来犯,哪次不是为了粮食度过那漫长寒冷的冬季。
关外草肥水美,养的出健壮的战马,养的出豪迈爽利的子民,却养不出足够饱腹的粮食,也养不出救人性命的药草。
自打幽州与关外通商,关外老实了许多年。
但他们的野心不会因此消减半分,毕竟握在自己手里的才是自己的,从别人手里换来的,终究是仰人鼻息,受人禁锢。
近几年关外更是酷寒,粮食所得不如往年一半富足,根本支撑不住。
所以他们加大了对幽州的刺探,抢掠攻占之心再起。
但也只是起了心思,对沈巍的忌惮时刻压在他们头上,只能作罢。
但今年沈巍加强了戒严,幽州与关外的商道直接断了,他们无法获取额外的粮食支撑,那颗蠢蠢欲动的心终是燃起来了。
就在筹谋时,突然收到了沈巍的来信。
他要与他们做个交易。
沈巍在信上直言,他给予足够的兵甲和粮食,但他们要与他一齐出兵。
很简明的意思,沈巍起了反心,要向他们借兵。
他们怎么可能会信,但沈巍给的诱饵太过诱人,他们便派人混入幽州打探。
却探听到沈巍多年前的隐秘,兄死子亡。
他们起初也怀疑过,但逐渐探听更多。
幽州戒严,河东戒备。
沈巍私开矿山,与皇商勾结,拌盗匪劫粮……
桩桩件件,都在告诉他们此事可行。
于是才有了今日这一出,阿什勒越过了沈巍当年亲手立下的石碑,关外戎狄越过边界线踏入了大昭国土。
阿什勒心里信了大半,但他还是用短刀划破了粮食袋子,抓了一把生粮到沈巍面前:“沈巍,拿出你的诚意来。”
沈巍没接,只是也抓了一把生粮送入口中。
他生生咽下去,在阿什勒面前。
阿什勒也收回手,珍惜的将粮食放回去。
“沈节度使,行个方便吧。”
此话一出,沈巍便知此事成了。
“那我就等着回信了。”
苏瞿白没在守下去,迅速出了洞,带着人便往回赶。
如果不出他意料,沈巍要动兵了。
盛京收到苏瞿白来信时已是两日后,城外的河水解了冻,盛京城中多是白衣书生。
一时向学之风格外浓厚。
梁温才起便被太子唤走了,等她到时,屋中不只有太子李恪,还有一人。
半长不短的胡须灰白掺杂,灰色袄缎着身,脸颊有些削瘦,但一双眼很亮。
李恪拿着本诗集,没端坐在主位上,而是身着素衣半躺在软榻上。
少了一些威严,多了几分风流恣意。
梁温今早来时已经明晓,如今看着不慌不忙的太子,心中也是不知道怎么说。
火烧眉毛,于她而言犯不上。
毕竟这万里江山不姓梁,轮不到她急。
李恪见他们二人皆到,放下手中诗集,站起身来。
衣衫有些凌乱,他倒是顾及着梁温是女子,捎带整理一番。
“左丞杨卫敬。”
“丰泽县县令梁温。”
他先开口将两人身份道出,随后站立在他们二人对面。
李恪直言:“今日我召二位前来是为了幽州一事。”
他们二人猜到了。
但李恪话锋一转:“但也不全然是幽州一事。”
左丞率先开口:“若战,则战;不战,则不战。”
这话说的,梁温不由得侧目看了他一眼,不愧是朝堂上浸淫已久的人,就是懂得如何说废话。
但梁温转念一想觉得也不全然是废话。
左丞杨卫敬的意思是沈巍若战,他们奉陪,沈巍不战,他们也不动。
李恪看向梁温:“你呢,有何高见?”
“高见称不上。”梁温将李恪给她戴上的高帽子摘下来,“幽州一战,在所难免。但有河东节度使常瞑河和大理寺少卿苏瞿白两位将才坐镇,此战输赢,犹未可知。”
李恪不放过她,接着追问:“那你觉得幽州与河东谁会赢?”
“河东。”梁温毫不犹豫,她其实没经过什么深思熟虑,只是带着盲目的信任开口。
再说,李恪这么问又不是真要梁温给他一个结果。
梁温对李恪来说最大的价值便是不费吹灰之力扳倒孙家,剩下的,不是她该操心的事。
对幽州过度关注也不是什么一颗拳拳爱国情意。
只是她心中牵挂之人在那里。
也因为她心中所恨之人在那里。
所以,幽州得败,也只能败。
李恪绕过这个,说起了孙家:“你的事如何了?我瞧孙家如今坐得稳,脸上笑得欢。”
“还能笑多久,这点容人之量我还是有的。”
梁温四两拨千斤,她觉得李恪今日叫她过来就是没事找事。
明明她的每步行动太子都了如指掌,但此人偏生装得跟个局外人一样,假兮兮的关心。
李恪放过她了。
“雍王明日入京,你们觉得谁去接引才好?”
这话说的是你们,但眼睛看的却是梁温。
梁温笑了下:“雍王身为当今圣上亲封藩王,自是得朝中重臣才行。”
“殿下,衢都那边来信了,孙氏玉瓷商会的主事如今都关了起来,铺中大乱,还需臣去收拾残局,一举将孙氏玉瓷商会拿下。”梁温面上挂着得体的笑,虽有些假,但还算看得过去,“扳倒孙氏指日可待,臣先在此恭贺殿下。此事宜早不宜晚,臣今日收拾行囊便走。”
李恪看了眼旁边一言不发的左丞,又将视线绕回她身上。
“好啊,孤等着你的好消息。”
左丞一直用余光看着梁温,见此暗笑。
与她父亲性子挺像的。
也是,故人之子,怎能没有故人之姿。
他挺身前走一步:“臣早些年与雍王打过交道,还算熟稔,明日由我在城门处迎接最为合适。”
说完此事,李恪又带着他们将幽州与河东的战局好一通分析。
拖延到了晌午,便顺着太子的意用膳。
随后又回到书房,这次倒不是续上上半日的事了。
圣上病重,春闱在即,所有琐事掺杂在一起,太子这个监国自是得躬身而为。
但梁温便没有掺和进这个事中。
一来她对朝堂之事能避则避。
二来人的精力有限,这种繁琐易出错的苦差,梁温可不想掺和一脚。
她就在旁边听着,当两人因人选产生分歧看向她时,她便微笑。
“殿下所言在理。”
“左丞所言不假。”
“二位皆是肱骨之臣,谁来主事都是天下学子幸事。”
他们两个盯着梁温看了许久,也明白她真是个凑热闹的,便不再询问她。
毕竟,问了也没用。
当然,春闱主事人经过两人激烈热闹的商讨,从群臣中角逐出一位再合适不过的人选。
梁温听过,但没见过。
吏部尚书钟珂。
这倒是梁温没想到的,她以为会是礼部操办,结果确是吏部。
这是关山北,当初梁温坠崖之地。
如此,苏瞿白便想到崖底那里的秘密。
不过这次跟着沈巍倒是没有往断崖上方去,而是绕过岔路口,一路平坦的走向那个偏僻之地。
沈巍与阿什勒等人下了马,守兵四散开巡视起来。
他们二人单独进了山洞,徐良守在洞口。
苏瞿白二话没说,带着他们那块遮掩的巨石后,满地枯草已被雪压塌,那个狭窄的洞口露出了幽深的缺口。
苏瞿白独自进去,剩下的人谨慎的匍匐在巨石上,看着不远处他们一行人的动静。
苏瞿白半弯着腰,但洞口越发收束,他只能爬着向前。
眼前一点明光,他只露出一双眼,看着下方的两人。
他逡巡着,视线在山壁上扫视。
箱子至少少了一半多,且冶兵的用具都没了。
他仔细看着,才发现那些箱子也不是原来的样式,原来是黑箱,现在是红箱。
沈巍移步到摞起的箱子前,将锁扣打开,翻开箱盖,露出里面的物件来。
是粗麻布。
待沈巍引燃灯烛,苏瞿白才看清里面的物件为何。
阿什勒见状也上前掀开一个箱盖,还是粗麻布。
苏瞿白想起孙家往幽州运送大量的布匹,应当就是为此。
阿什勒只觑了一眼,随后阖上箱盖。
“这就是你提出的交易?”
沈巍反问一句:“不然呢?”
阿什勒觉得沈巍在耍他,但还是按捺住问:“你当初在信里可不是这样承诺的。”
沈巍拿过他的手,探向箱子里,不算柔软的粗麻布下是更为坚硬的物件,阿什勒变了脸色,掀开上层覆盖的布匹。
兵戟真真实实露出来,挑明的光为锋利的刀刃赋上一层寒意。
阿什勒挑了个趁手的短刀横劈两下,心中意满:“早就听闻幽州境内铁矿满山,如今一瞧,果然不假。”
沈巍那双眼见过多少大风浪,看出阿什勒隐匿于面下的激动:“还是别太早下定论。”
阿什勒没反应过来什么意思,随后将手里的短刀扔进箱子里,又接连开了几箱。
不像沈巍揭开的那般,接连十几箱并不全是兵戟,还有粮食和药材。
“相比于兵戟,你们更缺的是粮食和药材才对。”沈巍与关外戎狄交战数年,对他们可算是吃的透透的。
每年关外戎狄来犯,哪次不是为了粮食度过那漫长寒冷的冬季。
关外草肥水美,养的出健壮的战马,养的出豪迈爽利的子民,却养不出足够饱腹的粮食,也养不出救人性命的药草。
自打幽州与关外通商,关外老实了许多年。
但他们的野心不会因此消减半分,毕竟握在自己手里的才是自己的,从别人手里换来的,终究是仰人鼻息,受人禁锢。
近几年关外更是酷寒,粮食所得不如往年一半富足,根本支撑不住。
所以他们加大了对幽州的刺探,抢掠攻占之心再起。
但也只是起了心思,对沈巍的忌惮时刻压在他们头上,只能作罢。
但今年沈巍加强了戒严,幽州与关外的商道直接断了,他们无法获取额外的粮食支撑,那颗蠢蠢欲动的心终是燃起来了。
就在筹谋时,突然收到了沈巍的来信。
他要与他们做个交易。
沈巍在信上直言,他给予足够的兵甲和粮食,但他们要与他一齐出兵。
很简明的意思,沈巍起了反心,要向他们借兵。
他们怎么可能会信,但沈巍给的诱饵太过诱人,他们便派人混入幽州打探。
却探听到沈巍多年前的隐秘,兄死子亡。
他们起初也怀疑过,但逐渐探听更多。
幽州戒严,河东戒备。
沈巍私开矿山,与皇商勾结,拌盗匪劫粮……
桩桩件件,都在告诉他们此事可行。
于是才有了今日这一出,阿什勒越过了沈巍当年亲手立下的石碑,关外戎狄越过边界线踏入了大昭国土。
阿什勒心里信了大半,但他还是用短刀划破了粮食袋子,抓了一把生粮到沈巍面前:“沈巍,拿出你的诚意来。”
沈巍没接,只是也抓了一把生粮送入口中。
他生生咽下去,在阿什勒面前。
阿什勒也收回手,珍惜的将粮食放回去。
“沈节度使,行个方便吧。”
此话一出,沈巍便知此事成了。
“那我就等着回信了。”
苏瞿白没在守下去,迅速出了洞,带着人便往回赶。
如果不出他意料,沈巍要动兵了。
盛京收到苏瞿白来信时已是两日后,城外的河水解了冻,盛京城中多是白衣书生。
一时向学之风格外浓厚。
梁温才起便被太子唤走了,等她到时,屋中不只有太子李恪,还有一人。
半长不短的胡须灰白掺杂,灰色袄缎着身,脸颊有些削瘦,但一双眼很亮。
李恪拿着本诗集,没端坐在主位上,而是身着素衣半躺在软榻上。
少了一些威严,多了几分风流恣意。
梁温今早来时已经明晓,如今看着不慌不忙的太子,心中也是不知道怎么说。
火烧眉毛,于她而言犯不上。
毕竟这万里江山不姓梁,轮不到她急。
李恪见他们二人皆到,放下手中诗集,站起身来。
衣衫有些凌乱,他倒是顾及着梁温是女子,捎带整理一番。
“左丞杨卫敬。”
“丰泽县县令梁温。”
他先开口将两人身份道出,随后站立在他们二人对面。
李恪直言:“今日我召二位前来是为了幽州一事。”
他们二人猜到了。
但李恪话锋一转:“但也不全然是幽州一事。”
左丞率先开口:“若战,则战;不战,则不战。”
这话说的,梁温不由得侧目看了他一眼,不愧是朝堂上浸淫已久的人,就是懂得如何说废话。
但梁温转念一想觉得也不全然是废话。
左丞杨卫敬的意思是沈巍若战,他们奉陪,沈巍不战,他们也不动。
李恪看向梁温:“你呢,有何高见?”
“高见称不上。”梁温将李恪给她戴上的高帽子摘下来,“幽州一战,在所难免。但有河东节度使常瞑河和大理寺少卿苏瞿白两位将才坐镇,此战输赢,犹未可知。”
李恪不放过她,接着追问:“那你觉得幽州与河东谁会赢?”
“河东。”梁温毫不犹豫,她其实没经过什么深思熟虑,只是带着盲目的信任开口。
再说,李恪这么问又不是真要梁温给他一个结果。
梁温对李恪来说最大的价值便是不费吹灰之力扳倒孙家,剩下的,不是她该操心的事。
对幽州过度关注也不是什么一颗拳拳爱国情意。
只是她心中牵挂之人在那里。
也因为她心中所恨之人在那里。
所以,幽州得败,也只能败。
李恪绕过这个,说起了孙家:“你的事如何了?我瞧孙家如今坐得稳,脸上笑得欢。”
“还能笑多久,这点容人之量我还是有的。”
梁温四两拨千斤,她觉得李恪今日叫她过来就是没事找事。
明明她的每步行动太子都了如指掌,但此人偏生装得跟个局外人一样,假兮兮的关心。
李恪放过她了。
“雍王明日入京,你们觉得谁去接引才好?”
这话说的是你们,但眼睛看的却是梁温。
梁温笑了下:“雍王身为当今圣上亲封藩王,自是得朝中重臣才行。”
“殿下,衢都那边来信了,孙氏玉瓷商会的主事如今都关了起来,铺中大乱,还需臣去收拾残局,一举将孙氏玉瓷商会拿下。”梁温面上挂着得体的笑,虽有些假,但还算看得过去,“扳倒孙氏指日可待,臣先在此恭贺殿下。此事宜早不宜晚,臣今日收拾行囊便走。”
李恪看了眼旁边一言不发的左丞,又将视线绕回她身上。
“好啊,孤等着你的好消息。”
左丞一直用余光看着梁温,见此暗笑。
与她父亲性子挺像的。
也是,故人之子,怎能没有故人之姿。
他挺身前走一步:“臣早些年与雍王打过交道,还算熟稔,明日由我在城门处迎接最为合适。”
说完此事,李恪又带着他们将幽州与河东的战局好一通分析。
拖延到了晌午,便顺着太子的意用膳。
随后又回到书房,这次倒不是续上上半日的事了。
圣上病重,春闱在即,所有琐事掺杂在一起,太子这个监国自是得躬身而为。
但梁温便没有掺和进这个事中。
一来她对朝堂之事能避则避。
二来人的精力有限,这种繁琐易出错的苦差,梁温可不想掺和一脚。
她就在旁边听着,当两人因人选产生分歧看向她时,她便微笑。
“殿下所言在理。”
“左丞所言不假。”
“二位皆是肱骨之臣,谁来主事都是天下学子幸事。”
他们两个盯着梁温看了许久,也明白她真是个凑热闹的,便不再询问她。
毕竟,问了也没用。
当然,春闱主事人经过两人激烈热闹的商讨,从群臣中角逐出一位再合适不过的人选。
梁温听过,但没见过。
吏部尚书钟珂。
这倒是梁温没想到的,她以为会是礼部操办,结果确是吏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