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程路上,王悠悠步履匆匆,冥思苦想,终是心中有了计较。
及至家门口,只见陈大官人执花锄于院中花田,不知忙些什么。见王悠悠走进来,他蓦地停下手中之活,面露些许慌张。
这男人,难道不能老老实实莫要捣乱吗!
王悠悠心中虽是不悦,然面上却保持着恭敬贤淑之态,轻声问道:“官人在此忙碌,可是欲摘花?”
陈大官人略显尴尬,吞吞吐吐道:“此栀子花即将凋零,我欲翻土,改种别花。”
这花坛月月换新花,是大户人家的习惯,整个茨庐县,怕是只有地主张大老爷的花园供得起四季的时令鲜花。
王悠悠闻言,心中不禁暗叹:败家子!怪不得当年这么大家业都败掉了,倒要让自家娘子千里迢迢来秋城讨生活。
她柔声劝道:“官人便是不心疼买花的钱,也心疼一下这好容易长成的栀子花罢,不是你说,‘花生于土,方显生机盎然’,如何忍心让我这养了几年的栀子离了土,断了生机?”
陈大官人闻言,连忙放下锄头,用脚平了平刚才挖乱的土,说道:“你说得对,这栀子花便不换了。”
他转而问道:“那李捕头的夫人如何说?”
王悠悠面露犹豫,长叹一声,道:“我与钱娘子聊过了,她直埋怨我太傻。把自家的男人往外面推。被她一番训斥,我也有些动摇。我也知官人志在四方,我也不拦着,只是如何连封城这几月也等不得,才见面一日就要走?”
陈大官人连忙解释道:“实乃有批紧要货物,还望娘子相助。”
王悠悠闻言,学了几分奉丹街婆子们吃醋时的尖酸,眉宇间闪过一丝冷意,斜睨陈大官人一眼,冷笑道:“却不知是何等货物,如此紧要?莫非是什么见不得人的女子?”
陈大官人这一日只见到王娘子娴熟恭敬得很,万万没想到这一会儿功夫,眼前女子就与市井泼妇并无二样,有些被唬住了,喏喏道:“你休要疑神疑鬼,哪里来的女子?确实是有正经事。”
王悠悠冷笑更甚:“反正我不去做这个保人,你自个儿找保人,自己去衙门吧!我才不与你同去,到时候你脱得赤条条的被公差围观,我还嫌丢这个脸呢!”
王悠悠虽然是找借口阻止他出城,但是说陈大官人心中有鬼的事,也不算冤枉他。他早前关于货物是什么,又寄放在何处,就说得颠三倒四,只是当时王悠悠盼着他赶紧走,所以不愿深究。这等浪荡儿,这说不出口的原因往桃色情事上猜,八成是没有错的。
陈大官人愣住,思索片刻后无奈道:“罢了罢了,既然你如此说,我便多留几月便是。”又追问:“那脱得赤条条又是何意?”
王悠悠便将钱娘子所言的出城流程告知于他:“听闻那贼人身上有印记,如今出城之人皆需当众脱衣检验,实在羞人。官人倒不如等城禁解除再走。”
陈大官人闻此出城之法,亦觉羞愤难当,忽的改变了主意,觉得那批货物倒也不甚紧要。
王悠悠见劝说奏效,心中松了口气,又恢复贤妻之态,殷勤地为陈大官人打水洗手。二人又复归相敬如宾的模范夫妻模样。
如此几日,王悠悠不知怎的,每夜都早早昏睡过去,且以习惯了大清早看到个男人睡在他身旁,二人泾渭分明,倒也相安无事。
也不知道这陈大官人这七八年是去做什么去,不像去做生意了,倒像去庙宇庵堂做了和尚。
陈大官人没有提圆房之事,乐意做个柳下惠,王悠悠自然也乐得清静,不会主动去提。
如此几日,王悠悠照常出摊卖早点,陈大官人虽说不准备拔了栀子花,却仍对这花圃很感兴趣,主动包揽了侍弄花的活,只要他莫搞得家中一团乱,王悠悠也乐得他有些事做。
不过几日,大丫的娘亲却来了,王悠悠有些讶异,大丫的娘赵婶在乡下种地,如今正是农忙时间,她一向是不上城里来的。
陈大官人与赵婶相互见面问好后,又去侍弄他的花去了,王悠悠递上一碗茶水给赵婶,问道:“婶子怎么今日想起来往家中做?家里可好?大丫去找谢寡妇家中的莲儿玩去了,要不我找人去唤她回来?”
赵婶接过茶,连连摆手,说道:“不必不必,小丫头片子,让她自个儿玩去吧。”说完她顿了顿,恭喜道:“恭喜王娘子,可算盼着你家相公回来了。”
王悠悠这几日接受祝福已然麻木,只是假装羞涩一笑,好在李婶的醉翁之意不在酒,她犹豫半晌,茶杯拿起又放下,终于开口道:“如今正是农忙,想着将我家丫头接回去,也能帮帮忙。”
王悠悠有些讶异,当初赵婶将大丫送来,虽说是当打杂丫鬟,但也央着她教大丫认字绣花,盼着大丫跟着王悠悠这样的贤能妇人,能学到一星半点技艺,将来能嫁到县城中来。
如今大丫还未及笄,没到说亲的时候,怎么突然李婶就要将她接走。
王悠悠连忙问道:“这件事,问过大丫了吗?”
李婶道:“她个小丫头片子,懂些什么!自然是不舍得娘子你这里的好日子。可怜她从我肚子里出来,生来就是刨土的命!”说着眼眶便红了,又用手背抹了抹泪。
王悠悠听了这话,心中不喜,又听出李婶有些不舍得让大丫回去,心中有些疑心,于是应付道:“婶子,你这事说的太突然,我每月又不是没有给大丫工钱,如今说走就走,我这早点铺子怎么办,你再宽限几日。”
李婶讷讷道:“倒也不是我不愿她再呆几天,实在是当家的要我今日必将她带回去。”
王悠悠宽慰她几声,说道:“我眼下走不开,劳烦李婶亲自去谢寡妇家寻一寻大丫,她要走,总得我与她亲自见一面。”
李婶应了,便出门去寻大丫去了。
王悠悠待李婶一走,忙不迭去了隔壁杨婆子家。
因为杨婆子总是打趣,王悠悠这几日都躲着杨婆子。但她是个热心肠,每每王悠悠有什么不通人情世故的地方,她总会指点一二。
杨婆子见了王悠悠过来,笑道:“可是稀客!怎么,今个儿你却不躲着我了?”
原来杨婆子早看出来年轻媳妇怕羞,只是装作不知道罢了。
因有正事,王悠悠也顾不得接话,只将赵婶过来欲过来接走大丫一事说了出来,恳求道:“我到底年轻,看不清其中的缘故,劳烦大娘与我说说其中的道理!”
杨婆子不搭腔,只点点她的头说道:“你这小没良心的东西,用到我时就一口一个‘大娘’叫得欢,不用我时便见了躲个三丈远,我可是满心为了你好,你倒好,好心当成驴肝肺!”
王悠悠连连道歉:“大娘,我错了,往日又未曾有人与我讨论这被窝的事,我一时有些吓着了。那大丫乖巧能干,我很是舍不得,我知大娘是我们奉丹街顶尖精明的人物,还盼你指条明路!”
杨婆子笑道:“枉我平日觉得你是个伶俐人儿,如何连这也想不到?她先前同你一个妇人家住,她爹娘自然放心。你家官人回来了,大丫自然不能继续做下去了。”
说着杨婆子给王悠悠仔细分析一番。原来,赵家人送大丫进城,本意是想攀个县城的亲事。她在王悠悠处住着,在这等有名的贤良妇人家做帮工,自然是会在相亲时添几分份量的。
可如今陈大官人来了,这做寡妇丫鬟和做年轻夫妻的丫鬟的说法可大不一样。她爹娘到底怕她名节有损,宁愿弃了嫁到县城的机遇,也要将她接回去。
王悠悠傻眼了,她自持自己在茨庐县这几年,也算通晓了许多人情世故,没想到这里面还有这许多弯弯绕绕,这人际往来可真是一门学不完的大学问!
杨婆子可算是这洞察人情上的大学士,王悠悠连忙向她求助,杨婆子与她细语对策,二人商量一番,总算有了盘算。
待大丫被她娘赵婶拖回来,大丫的眼皮肿得跟颗桃似的,又嫌被路人瞧见丢脸,一只手捂着双眼,任她娘牵了回来。
王悠悠让陈大官人自己去茨庐县转转,家中她与杨婆子严阵以待。
杨婆子见大丫哭肿个脸,安慰道:“哎哟诶,小姑娘家家,这般如何见人,快与你王姐姐回屋打点热水洗把脸。”
说着给王娘子使了个眼色,王娘子便带着大丫回了她的卧房,与她打些热水,将脸洗净。
大丫擦净了脸,仍在小声啜泣,王悠悠轻抚她的背,叹个气道:“你这丫头,你母亲要你回去,这么大的事,你怎么不提前知会我一声?闹得我今日好大个没脸。”
大丫哽咽着说:“我与我娘说了我不愿回去,也不知她和爹爹抽什么风,偏要我回去。没想到她竟然闹到娘子面前来了。”说着又抽泣起来。
王悠悠连忙安慰道:“这原也算不得什么,大家都是为了你好。也怪我,这几日事情太多,没注意到你的反常。”
等平复了大丫的情绪,王悠悠估摸着时间差不多了,挽着大丫出了门,见杨婆子递了个得意的眼色,便知道事情办妥了。
及至家门口,只见陈大官人执花锄于院中花田,不知忙些什么。见王悠悠走进来,他蓦地停下手中之活,面露些许慌张。
这男人,难道不能老老实实莫要捣乱吗!
王悠悠心中虽是不悦,然面上却保持着恭敬贤淑之态,轻声问道:“官人在此忙碌,可是欲摘花?”
陈大官人略显尴尬,吞吞吐吐道:“此栀子花即将凋零,我欲翻土,改种别花。”
这花坛月月换新花,是大户人家的习惯,整个茨庐县,怕是只有地主张大老爷的花园供得起四季的时令鲜花。
王悠悠闻言,心中不禁暗叹:败家子!怪不得当年这么大家业都败掉了,倒要让自家娘子千里迢迢来秋城讨生活。
她柔声劝道:“官人便是不心疼买花的钱,也心疼一下这好容易长成的栀子花罢,不是你说,‘花生于土,方显生机盎然’,如何忍心让我这养了几年的栀子离了土,断了生机?”
陈大官人闻言,连忙放下锄头,用脚平了平刚才挖乱的土,说道:“你说得对,这栀子花便不换了。”
他转而问道:“那李捕头的夫人如何说?”
王悠悠面露犹豫,长叹一声,道:“我与钱娘子聊过了,她直埋怨我太傻。把自家的男人往外面推。被她一番训斥,我也有些动摇。我也知官人志在四方,我也不拦着,只是如何连封城这几月也等不得,才见面一日就要走?”
陈大官人连忙解释道:“实乃有批紧要货物,还望娘子相助。”
王悠悠闻言,学了几分奉丹街婆子们吃醋时的尖酸,眉宇间闪过一丝冷意,斜睨陈大官人一眼,冷笑道:“却不知是何等货物,如此紧要?莫非是什么见不得人的女子?”
陈大官人这一日只见到王娘子娴熟恭敬得很,万万没想到这一会儿功夫,眼前女子就与市井泼妇并无二样,有些被唬住了,喏喏道:“你休要疑神疑鬼,哪里来的女子?确实是有正经事。”
王悠悠冷笑更甚:“反正我不去做这个保人,你自个儿找保人,自己去衙门吧!我才不与你同去,到时候你脱得赤条条的被公差围观,我还嫌丢这个脸呢!”
王悠悠虽然是找借口阻止他出城,但是说陈大官人心中有鬼的事,也不算冤枉他。他早前关于货物是什么,又寄放在何处,就说得颠三倒四,只是当时王悠悠盼着他赶紧走,所以不愿深究。这等浪荡儿,这说不出口的原因往桃色情事上猜,八成是没有错的。
陈大官人愣住,思索片刻后无奈道:“罢了罢了,既然你如此说,我便多留几月便是。”又追问:“那脱得赤条条又是何意?”
王悠悠便将钱娘子所言的出城流程告知于他:“听闻那贼人身上有印记,如今出城之人皆需当众脱衣检验,实在羞人。官人倒不如等城禁解除再走。”
陈大官人闻此出城之法,亦觉羞愤难当,忽的改变了主意,觉得那批货物倒也不甚紧要。
王悠悠见劝说奏效,心中松了口气,又恢复贤妻之态,殷勤地为陈大官人打水洗手。二人又复归相敬如宾的模范夫妻模样。
如此几日,王悠悠不知怎的,每夜都早早昏睡过去,且以习惯了大清早看到个男人睡在他身旁,二人泾渭分明,倒也相安无事。
也不知道这陈大官人这七八年是去做什么去,不像去做生意了,倒像去庙宇庵堂做了和尚。
陈大官人没有提圆房之事,乐意做个柳下惠,王悠悠自然也乐得清静,不会主动去提。
如此几日,王悠悠照常出摊卖早点,陈大官人虽说不准备拔了栀子花,却仍对这花圃很感兴趣,主动包揽了侍弄花的活,只要他莫搞得家中一团乱,王悠悠也乐得他有些事做。
不过几日,大丫的娘亲却来了,王悠悠有些讶异,大丫的娘赵婶在乡下种地,如今正是农忙时间,她一向是不上城里来的。
陈大官人与赵婶相互见面问好后,又去侍弄他的花去了,王悠悠递上一碗茶水给赵婶,问道:“婶子怎么今日想起来往家中做?家里可好?大丫去找谢寡妇家中的莲儿玩去了,要不我找人去唤她回来?”
赵婶接过茶,连连摆手,说道:“不必不必,小丫头片子,让她自个儿玩去吧。”说完她顿了顿,恭喜道:“恭喜王娘子,可算盼着你家相公回来了。”
王悠悠这几日接受祝福已然麻木,只是假装羞涩一笑,好在李婶的醉翁之意不在酒,她犹豫半晌,茶杯拿起又放下,终于开口道:“如今正是农忙,想着将我家丫头接回去,也能帮帮忙。”
王悠悠有些讶异,当初赵婶将大丫送来,虽说是当打杂丫鬟,但也央着她教大丫认字绣花,盼着大丫跟着王悠悠这样的贤能妇人,能学到一星半点技艺,将来能嫁到县城中来。
如今大丫还未及笄,没到说亲的时候,怎么突然李婶就要将她接走。
王悠悠连忙问道:“这件事,问过大丫了吗?”
李婶道:“她个小丫头片子,懂些什么!自然是不舍得娘子你这里的好日子。可怜她从我肚子里出来,生来就是刨土的命!”说着眼眶便红了,又用手背抹了抹泪。
王悠悠听了这话,心中不喜,又听出李婶有些不舍得让大丫回去,心中有些疑心,于是应付道:“婶子,你这事说的太突然,我每月又不是没有给大丫工钱,如今说走就走,我这早点铺子怎么办,你再宽限几日。”
李婶讷讷道:“倒也不是我不愿她再呆几天,实在是当家的要我今日必将她带回去。”
王悠悠宽慰她几声,说道:“我眼下走不开,劳烦李婶亲自去谢寡妇家寻一寻大丫,她要走,总得我与她亲自见一面。”
李婶应了,便出门去寻大丫去了。
王悠悠待李婶一走,忙不迭去了隔壁杨婆子家。
因为杨婆子总是打趣,王悠悠这几日都躲着杨婆子。但她是个热心肠,每每王悠悠有什么不通人情世故的地方,她总会指点一二。
杨婆子见了王悠悠过来,笑道:“可是稀客!怎么,今个儿你却不躲着我了?”
原来杨婆子早看出来年轻媳妇怕羞,只是装作不知道罢了。
因有正事,王悠悠也顾不得接话,只将赵婶过来欲过来接走大丫一事说了出来,恳求道:“我到底年轻,看不清其中的缘故,劳烦大娘与我说说其中的道理!”
杨婆子不搭腔,只点点她的头说道:“你这小没良心的东西,用到我时就一口一个‘大娘’叫得欢,不用我时便见了躲个三丈远,我可是满心为了你好,你倒好,好心当成驴肝肺!”
王悠悠连连道歉:“大娘,我错了,往日又未曾有人与我讨论这被窝的事,我一时有些吓着了。那大丫乖巧能干,我很是舍不得,我知大娘是我们奉丹街顶尖精明的人物,还盼你指条明路!”
杨婆子笑道:“枉我平日觉得你是个伶俐人儿,如何连这也想不到?她先前同你一个妇人家住,她爹娘自然放心。你家官人回来了,大丫自然不能继续做下去了。”
说着杨婆子给王悠悠仔细分析一番。原来,赵家人送大丫进城,本意是想攀个县城的亲事。她在王悠悠处住着,在这等有名的贤良妇人家做帮工,自然是会在相亲时添几分份量的。
可如今陈大官人来了,这做寡妇丫鬟和做年轻夫妻的丫鬟的说法可大不一样。她爹娘到底怕她名节有损,宁愿弃了嫁到县城的机遇,也要将她接回去。
王悠悠傻眼了,她自持自己在茨庐县这几年,也算通晓了许多人情世故,没想到这里面还有这许多弯弯绕绕,这人际往来可真是一门学不完的大学问!
杨婆子可算是这洞察人情上的大学士,王悠悠连忙向她求助,杨婆子与她细语对策,二人商量一番,总算有了盘算。
待大丫被她娘赵婶拖回来,大丫的眼皮肿得跟颗桃似的,又嫌被路人瞧见丢脸,一只手捂着双眼,任她娘牵了回来。
王悠悠让陈大官人自己去茨庐县转转,家中她与杨婆子严阵以待。
杨婆子见大丫哭肿个脸,安慰道:“哎哟诶,小姑娘家家,这般如何见人,快与你王姐姐回屋打点热水洗把脸。”
说着给王娘子使了个眼色,王娘子便带着大丫回了她的卧房,与她打些热水,将脸洗净。
大丫擦净了脸,仍在小声啜泣,王悠悠轻抚她的背,叹个气道:“你这丫头,你母亲要你回去,这么大的事,你怎么不提前知会我一声?闹得我今日好大个没脸。”
大丫哽咽着说:“我与我娘说了我不愿回去,也不知她和爹爹抽什么风,偏要我回去。没想到她竟然闹到娘子面前来了。”说着又抽泣起来。
王悠悠连忙安慰道:“这原也算不得什么,大家都是为了你好。也怪我,这几日事情太多,没注意到你的反常。”
等平复了大丫的情绪,王悠悠估摸着时间差不多了,挽着大丫出了门,见杨婆子递了个得意的眼色,便知道事情办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