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子兰蹲在门前菜园锄草的时候,迎来一位不速之客。
周小红拎着一打皮蛋从小道上走过来,亲切叫唤一声:“子兰!”
待走近,将皮蛋递给薛子兰:“上次你家建房子摆宴,餐馆不放假,我赶不过来,今天休假,我特意抽时间过来看看你家新房子。”
“那你人来就是了,还破费做什么。”薛子兰盯着她手中的皮蛋,有些不好意思去接。
“嗐,我总不能空手过来吧,多不像话啊,现在可不像咱们小时候,你是成了家的人,得是一个大人了。”
周小红说完将皮蛋放到屋子里,从口袋里掏出一封信,“对了,你二姐写了一封信,让我转交给你。”
“是吗?”薛子兰急切接过信,问:“我二姐和你联系了?”
“联是联系了,不过也没透露多少信息,她只说目前在一家宾馆做前台,我问是什么宾馆,她也没告诉,我猜她现在应该不想太多人知道她的处境。”
周小红从母亲嘴里知道薛子梅的事情,心里也是无限唏嘘,“你说你姐……唉,算了,我还是先看看你的新房子吧。”
周小红收住话头,开始前后左右观赏薛子兰的新房。
瞧见房间里摆着的那道木沙发,她笑着问:“这是不是我哥自己亲手做的?”
“是。”薛子兰点头回应,她将薛子梅寄给她的信紧紧揣进口袋,暂且先陪着周小红参观。
得到肯定回答的周小红哈哈大笑,“他做的难看死了,你咋不让我爸给你做一个?”
“这话只有你敢说,我当着他的面都是夸他做的好看。”
薛子兰的大实话逗得周小红笑得前俯后仰,“看吧,就是你们太纵着他了,让他以为自己天赋异禀,其实连我爸的小拇指都赶不上!”
走到后院,周小红瞧见摆在墙角的鸡笼,眼睛一亮:“这是我爸做的吧?”
“除了你爸,咱们村还有谁有这手艺?”
“也是。”周小红对自己木匠父亲的手艺很是有几分自豪,“所以你看嘛,我哥的手艺和我爸的手艺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他跟着行舟哥做生意是对的选择。”
提到此事,周小红状似不经意地打探:“我哥他们生意进展如何?”
“我也不知道。”薛子兰面上稍窘,“行舟的生意,我不懂,也就没太多过问。”
“这样啊。”周小红偷笑,“你们小两口还分得挺清呢,听说你最近都在镇上卖菜?你咋不跟着行舟一起去城里帮忙?”
薛子兰自谦:“我帮不上什么忙,还是卖菜适合我。”
周小红没再多问,前前后后参观一遍,与薛子兰寒暄两句后,匆匆要走。
她工作的餐馆生意忙,一个月只有一天休息时间,好不容易回来一趟,家里自然有更多的事情要处理,薛子兰没留她。
等人一走,薛子兰赶紧从口袋将那封薛子梅寄给她的信拆开,一行一行仔细认真地看清楚。
信中,薛子梅简单交代一下自身的状况。
她说她在城里一家宾馆找到前台的工作,薪水不错,足够供应她日常开销,节省点甚至还能存下不少的钱。
她说外面的天地很大,赚钱并没有她想象中那样困难,要是早点出去闯闯就好了,不至于眼皮浅到被别人一瓶花一只包就给蒙蔽。
她还说她在城里生活得很滋润,日子比以前过得有奔头,在村里发生的那点不愉快她已经不放在心上了,让家里人不要挂念担心。
信件最后,薛子梅添了一句重要信息。
她说某次上班的时候,瞧见张千帆的丈夫带了一位小姐过来开房。
内容戛然而止,薛子梅没对此事评判,也没发表任何意见,好像只是单纯地把这件事讲给自己听。
薛子兰盯着最后一行字,看了很久。
也就是说,崔志强不仅有私生子,现在还在外面和别的女人鬼混?
张千帆知道吗?
不行,她得抽空进城一趟,这事无论如何得通知对方。
只是……
万一张千帆知道呢?
想起张千帆上次脸上的淤青,薛子兰捏着信件的手微微颤抖。
崔志强已经做到这个份上,张千帆没有再忍的道理吧?
这样的婚姻,到底有什么意义呢?
唉……
薛子兰收起信件,决定还是改天先进城探探口风。
晚上,张行舟回来,薛子梅和她商量改天要进城的事情,张行舟忙问:“进城做什么?”
薛子兰没把真实理由倒出去,只说:“我之前在城里联系了一家有意向订购我蔬菜的餐馆,对方手上估计好几个供应渠道,要私底下比价,说是得考虑几天,我去问问信。”
张行舟有些意外地看向薛子兰,“这么快就把脚步发展到城里去了?”
“没呢,只是一家小餐馆,需求量不大,我开的价格很低,对方才同意考虑。”
思及此,薛子兰挨着张行舟身旁坐下,道出自己的新计划:“咱们家里总共有几亩地?我想都拿来种菜,行吗?”
哟,野心挺大啊。
张行舟一听便明白薛子兰这是想建立蔬菜基地。
他原以为薛子兰会在镇上菜市场租个摊位卖菜,却不料薛子兰的想法朝着蔬菜供应批发的方向一去不复返。
“你的想法我百分百支持。”自家媳妇这么有闯劲,他高兴还来不及。
不过……
“咱们家一共十亩地,你一个人忙得过来?”
村里分地按着一人两亩的分法,无论男女老少,只要是人丁,一律两亩。分定田地之后,三十年不动。
他家算上死去的老爸,一共五口人,每人两亩,拢共十亩地。
“不过,再过几年要变成八亩了。”
过几年估计要重新分地,他过世老爸的两亩地要消掉,他二姐嫁进城,两亩地也要消掉,薛子兰嫁进来,新增两亩地。
这样一来,总共是八亩地。
薛子兰一听,瘪起嘴,“怎么还少了两亩。”
张行舟轻笑,凑着她的耳朵呼气,“怎么,想多分点地?我倒是有个好方法。”
“什么方法?”薛子兰下意识问。
“在下次分地之前,咱们多生两个娃娃,这样一来,家里还能多出两亩地呢。”张行舟说着说着,自个儿先乐呵起来。
薛子兰瞪他一眼,起身往床上去。
“这么快就要去休息了?”
张行舟似笑非笑的神情中怀着一股异样的调侃,惹得薛子兰耳尖发烫。
这些天张行舟食髓知味,每夜都要折腾很久。
她这样积极的上床休息,反倒显出对此事的期盼。
薛子兰又重新折返回来,坐到竹椅上,一脸幽怨望向张行舟,商量:“那你去跟咱妈沟通,看她能不能同意留两亩地种庄稼,其余借给我种蔬菜。”
看着她涨红的脸颊,张行舟满眼止不住的笑意,拦腰将人抱起,走向床边,“放心吧,咱妈会同意的。”
将人轻轻放到床上,张行舟利索躺在身侧。
在一切开始之前,薛子兰先抵住他的胸膛,打探他生意场上的事情:“今天周小红过来了,问起她哥周游的事情,你们在城里的生意进行得怎么样了?”
“挺顺利的,他们目前在招人。”
——
张远洋和周游的确在招人。
他们在招聘市场摆了两天的招聘信息,无人问津。
中午时分,天气炎热,周游拎着招聘信息躲在树荫下歇息,旁边的张远洋一脸疑惑在远处人来人往的招聘摊前扫视。
“你说为什么人家招聘摊子前这么多人,咱们摊子前没一个人来问询?”张远洋大为不解。
这还用问,当然是工资的问题。
周游掰过他脑袋,指着招聘信息上的工资,“你瞧瞧,咱们的工资开两百一个月,人家开三百多,大家肯定都去人家的摊子前啊。”
“只是钱的缘故吗?”张远洋若有所思。
“倒也不是如此,人家是大厂,标注多少多少福利,工资高,待遇好,谁不想找这样的好工作?再瞧瞧咱们,一个小门面,还在装修中,看着就不靠谱。”
周游一番话在张远洋脑海中急速运转。
他盯着招聘信息上的设计师岗位聘选条件,笑着朝周游打趣:“我看你妈做鞋是一把好手,不如让你妈过来给咱们做设计师得了,这两百块的工资肥水不流外人田。”
“那不行。”周游摆摆脑袋,“行舟说了,设计师得找专业的。”
张远洋没再接话,他目光盯着路过的人手中一张简历纸,好奇地问:“怎么他们还有这玩意儿?”
张远洋以前没接触过招聘市场的情况,对很多事情不甚了解,周游不同,几年前送妹妹周小红来县城找工作时就见识到招聘市场的种种。
“嗐,这是标准的简历模板,得专门去打印店打印出来,一些大厂是要看个人简历的。”
“是吗?”张远洋急速运转的脑袋中,一个赚钱的主意慢慢酝酿成型。
他拉过周游,低声道:“我有个赚钱的好法子,你愿不愿和我一起干?”
“什么好法子?”周游问。
张远洋凑在他耳边耳语几句,周游满脸震惊。
犹豫片刻,他点头,“好,我干!”
两人于是心照不宣地分头行动。
不久后,招聘市场的某个角落重新树立一张招聘启示。
招聘信息表明大型服装厂需要设计师五名,销售员十名,裁缝工五名,月工资全在四百以上,设计师甚至高达五百,销售员另有提成,按业绩百分之三的比例提取费用。
报酬之高,吸引一众求职者的目光。
不到片刻,招聘摊子前聚满问询的人群。
周游站在招聘摊前,一本正经地给众人解答:“福利待遇写得清清楚楚,大家看信息就能明白。咱们厂提供高福利待遇,对人才的要求自然也高,首要一点,咱们只接受标准简历。没简历的人不用来问。”
没简历的人是大多数,大部分求职岗位够不上需要简历的标准,只有薪水高的职位才会需要求职者提供简历。
怕错失良机,不少人纷纷去附近找打印店打印。
这个时刻,张远洋捧着一叠标准简历模板,站在人群中吆喝:“一元一张,一元一张,先到先得,付钱立马拿走,省时省力……”
嫌费事又怕晚提交简历会被别人占据先机的求职者们纷纷涌上前,掏出一块钱在张远洋手中购买标准简历模板。
不一会,一大叠简历很快销空。
张远洋收钱收得眉开眼笑。
忙碌半天,最后收摊,两人躲到隐蔽的角落数了数一块一块的纸票。
不数不知道,一数吓一跳。
足足有一千五百块钱!
天呐,一天就能赚一千五,家里老父亲老母亲一年都挣不了几百块呢。
这样来钱的速度着实太快了些,吓得老实人周游心惊胆战,不禁问张远洋:“远洋哥,咱们这么做,没什么风险吧?”
“放心吧,这能有什么风险。”张远洋紧张地观望四周,将钱全部塞到里层口袋,“外面不安全,咱们回去再分钱。”
两人往回走的路上,周游拎着招聘信息牌,踌躇地问:“这事行舟还不知道,咱们要不要跟他说一下?”
他有直觉,行舟肯定不赞成他们干这个。
“等等吧,等咱们再赚几天再说。”张远洋这话透着无限的诱惑。
是啊,一天能赚一千多块,这么赚钱的活计哪能轻易舍弃,周游心里同样不愿放弃。
只是……
周游心里稍稍不安。
“万一这事有什么不妥,对行舟应该没什么影响吧?”
张远洋拍拍他肩膀,“不会的,事情是咱俩做的,跟他没关系,有事也是咱俩的事,况且这也不会有什么事,你把心放进肚子里吧。”
周小红拎着一打皮蛋从小道上走过来,亲切叫唤一声:“子兰!”
待走近,将皮蛋递给薛子兰:“上次你家建房子摆宴,餐馆不放假,我赶不过来,今天休假,我特意抽时间过来看看你家新房子。”
“那你人来就是了,还破费做什么。”薛子兰盯着她手中的皮蛋,有些不好意思去接。
“嗐,我总不能空手过来吧,多不像话啊,现在可不像咱们小时候,你是成了家的人,得是一个大人了。”
周小红说完将皮蛋放到屋子里,从口袋里掏出一封信,“对了,你二姐写了一封信,让我转交给你。”
“是吗?”薛子兰急切接过信,问:“我二姐和你联系了?”
“联是联系了,不过也没透露多少信息,她只说目前在一家宾馆做前台,我问是什么宾馆,她也没告诉,我猜她现在应该不想太多人知道她的处境。”
周小红从母亲嘴里知道薛子梅的事情,心里也是无限唏嘘,“你说你姐……唉,算了,我还是先看看你的新房子吧。”
周小红收住话头,开始前后左右观赏薛子兰的新房。
瞧见房间里摆着的那道木沙发,她笑着问:“这是不是我哥自己亲手做的?”
“是。”薛子兰点头回应,她将薛子梅寄给她的信紧紧揣进口袋,暂且先陪着周小红参观。
得到肯定回答的周小红哈哈大笑,“他做的难看死了,你咋不让我爸给你做一个?”
“这话只有你敢说,我当着他的面都是夸他做的好看。”
薛子兰的大实话逗得周小红笑得前俯后仰,“看吧,就是你们太纵着他了,让他以为自己天赋异禀,其实连我爸的小拇指都赶不上!”
走到后院,周小红瞧见摆在墙角的鸡笼,眼睛一亮:“这是我爸做的吧?”
“除了你爸,咱们村还有谁有这手艺?”
“也是。”周小红对自己木匠父亲的手艺很是有几分自豪,“所以你看嘛,我哥的手艺和我爸的手艺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他跟着行舟哥做生意是对的选择。”
提到此事,周小红状似不经意地打探:“我哥他们生意进展如何?”
“我也不知道。”薛子兰面上稍窘,“行舟的生意,我不懂,也就没太多过问。”
“这样啊。”周小红偷笑,“你们小两口还分得挺清呢,听说你最近都在镇上卖菜?你咋不跟着行舟一起去城里帮忙?”
薛子兰自谦:“我帮不上什么忙,还是卖菜适合我。”
周小红没再多问,前前后后参观一遍,与薛子兰寒暄两句后,匆匆要走。
她工作的餐馆生意忙,一个月只有一天休息时间,好不容易回来一趟,家里自然有更多的事情要处理,薛子兰没留她。
等人一走,薛子兰赶紧从口袋将那封薛子梅寄给她的信拆开,一行一行仔细认真地看清楚。
信中,薛子梅简单交代一下自身的状况。
她说她在城里一家宾馆找到前台的工作,薪水不错,足够供应她日常开销,节省点甚至还能存下不少的钱。
她说外面的天地很大,赚钱并没有她想象中那样困难,要是早点出去闯闯就好了,不至于眼皮浅到被别人一瓶花一只包就给蒙蔽。
她还说她在城里生活得很滋润,日子比以前过得有奔头,在村里发生的那点不愉快她已经不放在心上了,让家里人不要挂念担心。
信件最后,薛子梅添了一句重要信息。
她说某次上班的时候,瞧见张千帆的丈夫带了一位小姐过来开房。
内容戛然而止,薛子梅没对此事评判,也没发表任何意见,好像只是单纯地把这件事讲给自己听。
薛子兰盯着最后一行字,看了很久。
也就是说,崔志强不仅有私生子,现在还在外面和别的女人鬼混?
张千帆知道吗?
不行,她得抽空进城一趟,这事无论如何得通知对方。
只是……
万一张千帆知道呢?
想起张千帆上次脸上的淤青,薛子兰捏着信件的手微微颤抖。
崔志强已经做到这个份上,张千帆没有再忍的道理吧?
这样的婚姻,到底有什么意义呢?
唉……
薛子兰收起信件,决定还是改天先进城探探口风。
晚上,张行舟回来,薛子梅和她商量改天要进城的事情,张行舟忙问:“进城做什么?”
薛子兰没把真实理由倒出去,只说:“我之前在城里联系了一家有意向订购我蔬菜的餐馆,对方手上估计好几个供应渠道,要私底下比价,说是得考虑几天,我去问问信。”
张行舟有些意外地看向薛子兰,“这么快就把脚步发展到城里去了?”
“没呢,只是一家小餐馆,需求量不大,我开的价格很低,对方才同意考虑。”
思及此,薛子兰挨着张行舟身旁坐下,道出自己的新计划:“咱们家里总共有几亩地?我想都拿来种菜,行吗?”
哟,野心挺大啊。
张行舟一听便明白薛子兰这是想建立蔬菜基地。
他原以为薛子兰会在镇上菜市场租个摊位卖菜,却不料薛子兰的想法朝着蔬菜供应批发的方向一去不复返。
“你的想法我百分百支持。”自家媳妇这么有闯劲,他高兴还来不及。
不过……
“咱们家一共十亩地,你一个人忙得过来?”
村里分地按着一人两亩的分法,无论男女老少,只要是人丁,一律两亩。分定田地之后,三十年不动。
他家算上死去的老爸,一共五口人,每人两亩,拢共十亩地。
“不过,再过几年要变成八亩了。”
过几年估计要重新分地,他过世老爸的两亩地要消掉,他二姐嫁进城,两亩地也要消掉,薛子兰嫁进来,新增两亩地。
这样一来,总共是八亩地。
薛子兰一听,瘪起嘴,“怎么还少了两亩。”
张行舟轻笑,凑着她的耳朵呼气,“怎么,想多分点地?我倒是有个好方法。”
“什么方法?”薛子兰下意识问。
“在下次分地之前,咱们多生两个娃娃,这样一来,家里还能多出两亩地呢。”张行舟说着说着,自个儿先乐呵起来。
薛子兰瞪他一眼,起身往床上去。
“这么快就要去休息了?”
张行舟似笑非笑的神情中怀着一股异样的调侃,惹得薛子兰耳尖发烫。
这些天张行舟食髓知味,每夜都要折腾很久。
她这样积极的上床休息,反倒显出对此事的期盼。
薛子兰又重新折返回来,坐到竹椅上,一脸幽怨望向张行舟,商量:“那你去跟咱妈沟通,看她能不能同意留两亩地种庄稼,其余借给我种蔬菜。”
看着她涨红的脸颊,张行舟满眼止不住的笑意,拦腰将人抱起,走向床边,“放心吧,咱妈会同意的。”
将人轻轻放到床上,张行舟利索躺在身侧。
在一切开始之前,薛子兰先抵住他的胸膛,打探他生意场上的事情:“今天周小红过来了,问起她哥周游的事情,你们在城里的生意进行得怎么样了?”
“挺顺利的,他们目前在招人。”
——
张远洋和周游的确在招人。
他们在招聘市场摆了两天的招聘信息,无人问津。
中午时分,天气炎热,周游拎着招聘信息躲在树荫下歇息,旁边的张远洋一脸疑惑在远处人来人往的招聘摊前扫视。
“你说为什么人家招聘摊子前这么多人,咱们摊子前没一个人来问询?”张远洋大为不解。
这还用问,当然是工资的问题。
周游掰过他脑袋,指着招聘信息上的工资,“你瞧瞧,咱们的工资开两百一个月,人家开三百多,大家肯定都去人家的摊子前啊。”
“只是钱的缘故吗?”张远洋若有所思。
“倒也不是如此,人家是大厂,标注多少多少福利,工资高,待遇好,谁不想找这样的好工作?再瞧瞧咱们,一个小门面,还在装修中,看着就不靠谱。”
周游一番话在张远洋脑海中急速运转。
他盯着招聘信息上的设计师岗位聘选条件,笑着朝周游打趣:“我看你妈做鞋是一把好手,不如让你妈过来给咱们做设计师得了,这两百块的工资肥水不流外人田。”
“那不行。”周游摆摆脑袋,“行舟说了,设计师得找专业的。”
张远洋没再接话,他目光盯着路过的人手中一张简历纸,好奇地问:“怎么他们还有这玩意儿?”
张远洋以前没接触过招聘市场的情况,对很多事情不甚了解,周游不同,几年前送妹妹周小红来县城找工作时就见识到招聘市场的种种。
“嗐,这是标准的简历模板,得专门去打印店打印出来,一些大厂是要看个人简历的。”
“是吗?”张远洋急速运转的脑袋中,一个赚钱的主意慢慢酝酿成型。
他拉过周游,低声道:“我有个赚钱的好法子,你愿不愿和我一起干?”
“什么好法子?”周游问。
张远洋凑在他耳边耳语几句,周游满脸震惊。
犹豫片刻,他点头,“好,我干!”
两人于是心照不宣地分头行动。
不久后,招聘市场的某个角落重新树立一张招聘启示。
招聘信息表明大型服装厂需要设计师五名,销售员十名,裁缝工五名,月工资全在四百以上,设计师甚至高达五百,销售员另有提成,按业绩百分之三的比例提取费用。
报酬之高,吸引一众求职者的目光。
不到片刻,招聘摊子前聚满问询的人群。
周游站在招聘摊前,一本正经地给众人解答:“福利待遇写得清清楚楚,大家看信息就能明白。咱们厂提供高福利待遇,对人才的要求自然也高,首要一点,咱们只接受标准简历。没简历的人不用来问。”
没简历的人是大多数,大部分求职岗位够不上需要简历的标准,只有薪水高的职位才会需要求职者提供简历。
怕错失良机,不少人纷纷去附近找打印店打印。
这个时刻,张远洋捧着一叠标准简历模板,站在人群中吆喝:“一元一张,一元一张,先到先得,付钱立马拿走,省时省力……”
嫌费事又怕晚提交简历会被别人占据先机的求职者们纷纷涌上前,掏出一块钱在张远洋手中购买标准简历模板。
不一会,一大叠简历很快销空。
张远洋收钱收得眉开眼笑。
忙碌半天,最后收摊,两人躲到隐蔽的角落数了数一块一块的纸票。
不数不知道,一数吓一跳。
足足有一千五百块钱!
天呐,一天就能赚一千五,家里老父亲老母亲一年都挣不了几百块呢。
这样来钱的速度着实太快了些,吓得老实人周游心惊胆战,不禁问张远洋:“远洋哥,咱们这么做,没什么风险吧?”
“放心吧,这能有什么风险。”张远洋紧张地观望四周,将钱全部塞到里层口袋,“外面不安全,咱们回去再分钱。”
两人往回走的路上,周游拎着招聘信息牌,踌躇地问:“这事行舟还不知道,咱们要不要跟他说一下?”
他有直觉,行舟肯定不赞成他们干这个。
“等等吧,等咱们再赚几天再说。”张远洋这话透着无限的诱惑。
是啊,一天能赚一千多块,这么赚钱的活计哪能轻易舍弃,周游心里同样不愿放弃。
只是……
周游心里稍稍不安。
“万一这事有什么不妥,对行舟应该没什么影响吧?”
张远洋拍拍他肩膀,“不会的,事情是咱俩做的,跟他没关系,有事也是咱俩的事,况且这也不会有什么事,你把心放进肚子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