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不是。”织玉立刻反驳道,忽然意识到自己还抓着他的手,连忙放开,仿佛是想彻底划清界线。
栾辙跟了上来,注意到两人之间奇怪的氛围,果断悄悄离得远了一些。
她的口是心非谢砚并不陌生,无声笑了笑,望向另一条路,“我们往这边走。”
这回织玉主动走在最后,暗道之中寒气逼人,烛火也驱不散,让她微红的脸颊重又恢复了白。
她回头望了一眼,地上躺着的人里不乏熟悉的面孔,他们无法发声,却直直地瞪着她,艰难地抬起手臂,手指弯曲,指着她的方向。
织玉想了想,走到他们面前,蹲下去侧耳细听,却只从他们滚动的喉咙中听到极嘶哑的几个字:“叛……徒……温家……不会……放……放过你……”
眼神一冷,织玉站起身,拍了拍衣服上的尘土,居高临下地看着他,一言不发。
愚忠。
她转身离去,心却一点一点沉了下去,今朝过后,恐怕所有的温家暗卫都会知道她还没死,她的处境只会更加艰难。
三人沿着左边的暗道不知走了多久,周围的景象对于织玉来说,逐渐变得陌生起来,虽然还是同样幽深看不到尽头的暗道,岩壁上的机关却多了起来,有些连她也不知道究竟有什么用。
越往里走,暗道越来越窄,到最后仅容一人通过,转过一个弯,前方突然变成了一条死胡同,难道是他们走到了尽头?
不,绝不可能。
这一路上,他们既没有遇到之前的那人,也没有见到他所说的温二老爷,可是说话的声音却越来越清晰,他们已经离他越来越近。
那就只有一种可能,这里还有别的路,只是被隐藏了起来。
尽头的墙上,依然有许多机关,但是织玉暂时没有去动,谁知道那机关所触发的,是前进的道路,还是夺命的箭雨。
她犹豫地看了一会儿,还是想劝他们回去,“这里太危险了,而且我们这一次什么准备也没有,无论你们的目的是什么,都不是个好时机。”
话音未落,谢砚已经按动了其中的一个机关,脚下骤然一空,三人自半空中掉落下去,落到一摞柔软的织物之中。
几根飞舞的羽毛飘到眼前,织玉低头一看,身下尽是些华贵的衣物,那羽毛正是从其中一件御寒的羽衣上落下的。
环顾四周,这是一件很小的石屋,除了这些堆叠的衣物,再无任何装饰,这些衣物似乎是分门别类地放好的,但是被他们一搅和,如今乱作一团。
又是咔哒一声,有人按动了屋外的开关,石门缓缓而动,织玉和栾辙见状,一左一右站在石门两端,看着两个婢女打扮的人走了进来,边走边小声抱怨道:“真难伺候。”
没有犹豫,他们将两人打晕,外面却不是通道,而是一个装饰精美华丽的房间,正中央一张金丝楠木拔步床,缀以红绸锦缎,床对面的梳妆台上,立着一面鸾枝兽纹菱花铜镜,在旁边还摆放着一张七弦琴,琴桌上的香炉飘出袅袅青烟。
只看陈设布置,这是一间女子的闺房。
而闺房的主人,正端坐在琴桌前,手指按在琴弦上,没有弹动,青丝简单地挽起,不成发髻,斜插一支缀着璎珞的玉簪。
宽大的衣袍遮住了她的身形,也遮住了她的脚踝,拖在地上,只能看见铁链从衣袍下一直链接到石屋的一角。
她是被囚禁在这里的。
织玉一眼做出了判断,虽然早就知道温家的暗道之中还藏有许多她不曾知晓的秘密,但囚禁一个看起来柔弱的女子,又给她还算舒适的住处,也未免有些奇怪。
“拿来了吗?”女子大约以为是两个婢女回来了,慵懒寒冷的声音响起,带着些颐指气使的傲慢。
她的声音有些沙哑,像是嗓子受过伤,久久未得到回答,不耐烦地转过身,冷眼看过来,却在看见三人的那一刻愣住了。
一个很美的女人,罥烟眉柳叶眼,织玉以为她会尖叫恐惧,却从她含情脉脉的双眸中读出了惊喜,转眼间,那惊喜便化作两行清泪,梨花带雨的模样更加动人。
“照卿,我就知道,你一定会来救我的。”
没头没脑的一句话,却让三个人脸色变了。
织玉看向谢砚,只有他,是主动踏进这暗道之中,自己和栾辙,都是为了找他才来的,如果女子口中的“照卿”是三人中的一人,那也只能是他。
谢砚皱着眉,像是很不乐意见到她似的,而栾辙已经上前一步,挡在谢砚前面,完全是防备的姿势。
看见他的动作,女子脸上流露出伤心的表情,转身又坐了回去,抱起瑶琴,从琴桌边走了过来。
随着她缓慢而沉重的步伐,铁链随之响动,衣摆摇晃间,露出左脚一小节脚踝和其上的铁环,“我都这副模样了,还有必要防备吗?”
谢砚这时也不皱眉了,只当没有看见她,脸上的表情很是漠然。
这间屋子的门不是石门,而是寻常的木门,就在琴桌斜对面,门上也没有上锁,轻轻一推便可以推开,外面还是一条和之前走过的相似的暗道,只是这条暗道上,有许多这样的木门,每一个木门后都是一个房间,大部分都没有亮灯也落了锁。
谢砚走到暗道中,看了一眼呆滞的织玉,“愣着干什么,走。”
他是一点儿也没有理会那女子的打算。
织玉匆匆瞥了那女子一眼,只见她目露痴迷,盯着谢砚的背影,倏尔又转过头来看着她,她的眼中寒芒如刺,打量的目光令人不适。
织玉也冷了脸,好在从谢砚的反应来看,他的目的不是如她所说来救她,她便也不再理会跟了上去。
铁链困住了女子的行动,她倚在门口,眼睁睁地看着三人渐行渐远,脸上的表情逐渐变为兴奋,手指在琴弦上滑动,忽然拨动了一个音符。
走出很远去,织玉依然在想着刚刚那个人,她看着几步之外谢砚的背影,忽然轻声呢喃道:“照卿?”
谢砚停住了,转身在栾辙的欲言又止中,无奈道:“那是我的字。”
原来他字照卿,这倒是她不知道的,能够直呼其字,他们之间的关系很耐人寻味。
来不及细想,那一声琴音,却穿透层层岩壁,传入了耳朵之中,随之一起的,还有数不清的脚步声,正在朝着这边汇集而来。
“糟了,她这个疯子。”栾辙罕见地低声咒骂道。
三人加快脚步向前跑去,暗道弯弯绕绕,逐渐辨不出方位,但脚步声却依然在向他们逼近,而他们又走到了一处同样有机关的死胡同。
有了上次的意外,这回没有人轻举妄动。
半晌,谢砚突然问道:“我们现在走到了哪里?”
织玉愣了片刻,反应过来,他所问的是,现在地面上是哪里。
在昏暗的环境之中,时间的流逝和前进方向都会逐渐变得模糊不清,要想分清所在的位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栾辙还是准确地说了出来。
“公子,我们现在应该是在温府的西北方向大约六里远处,但属下对月鹿还不熟悉,也没有带地图,并不清楚具体地点。”
要说这里谁对月鹿最为熟悉,自然不做他想,两人齐齐看向织玉。
这时,织玉也正顺着他们的话默默回想着月鹿的布局,温府西北方向六里远,已经出了城,原来他们走出了这么远,至于具体的位置,若她没有记错的话,应该是……仙池山?
糟了,怎么到了这个地方来。
织玉暗自一惊。
月鹿郊外的仙池山,因为山上有一汪天然的温泉而得名,只是早些年彦皇命人在温泉上修了一座行宫,温泉普通人便不得见了。
山下还有一座卖酒的山庄,打的名头是此山灵秀,不仅有温泉,还有灵土,埋在这里的酒,开封后也更为醇香,许多人冲着这个名头来买酒,山庄的生意很是红火。
不过织玉清楚,这山庄其实是温家的产业,建在此处,既像是护卫行宫,又像是监视行宫。
最近,仙池山俨然是普通百姓并不敢靠近的地方,一是因为嘉乐长公主和陶驸马就住在山上的行宫之中,二是因为三皇子徐明硕为了躲清静,也不肯住进月鹿城中,就在山庄之中歇脚。
一下来了两个皇亲国戚,仙池山立刻成了月鹿守卫最森严的地方。
因为栾辙说的是大约,她也不敢肯定他们所处的位置。
是在行宫下面还是山庄下面?
照常理推测,山庄本就属于温家,那么暗道通向山庄更说得通,但谁知道温家有没有手伸得太长,直接伸到了行宫去。
织玉看向两人,犹豫了片刻,最终并未隐瞒,将她的推测说了出来,说完又劝他们回去,“这里太危险了。”
“也没有退路了。”谢砚如此说道,按动了其中的一个机关。
岩壁缓缓移开,露出其后一片漆黑的空间,里面应该是极空旷的,岩壁移动的响声久久回荡,然而没有任何光照,来时路上的烛火只能照亮岩壁前的方寸之地,谁也说不清其中有什么。
见到这般情形,织玉退意更强,劝说的话还没来得及说出口,栾辙已经取下路边一盏普通的灯盏,提在手上,率先踏了进去。
谢砚紧随其后,脸上只有惊讶与好奇,不见惧意。
织玉叹了一口气,她果然不能对他们的无所畏惧抱有太多期待,事已至此,也只好赶紧跟了上去,走在谢砚身后,警惕地看着周围的黑暗。
“阿玉你如果害怕的话,可以拉着我的手。”走了没两步,谢砚没有回头,声音却忽然响起。
织玉无语了一下,没有理会他,眼尖地看见走在最前面的栾辙身形僵了一下,暗暗咬牙。
都什么时候了,真是的。
就在这时,耳边忽然传来咔哒一声,她暗叫不好,回头看去,果然看见石门轰隆一声在眼前迅速关闭,与此同时,黑暗中响起了粗重的呼吸声,像是有人屏息了许久,终于按捺不住。
眼前闪过无数刀光剑影,这群在黑暗中潜伏的人身着夜行衣,全身包的严严实实,只露出一双双凶狠的眼睛,显然不是温家的人。
他们个个武功不俗,栾辙和织玉护着谢砚往咔哒之声传来的方位走去,试图找到开门的机关,重新打开来时的门,但他们的人数太多,又出招狠辣,两人很快抵挡得有些狼狈。
砰地一声,一人的刀砍到了灯罩上,灯罩应声而碎,蜡烛掉落在地,瞬间熄灭。
这下,连唯一的光源也消失了,四周彻底变成了一片黑暗,甚至刀光剑影也没有了,只有武器拳头挥舞时的猎猎风声。
这群蒙面人不知在黑暗中待了多久,明显比他们更能适应黑暗,动作也更果断。
不辨方位,不分敌我,织玉干脆闭上眼睛,以风声判断众人的动作,只是此处空旷,回音杂扰,声音也不完全准确。
没过多久,两边依然胶着,织玉他们适应了黑暗,逐渐有了还手之力,若非人数上相差悬殊,或许能很快分出胜负。
就在这时,四周的墙壁上接连传来了响动,就像有人同时打开了无数的机关,数道门同时打开,光亮汇集,终于将这间空旷的屋子照亮,也照亮了屋中都挂了彩的众人。
某几处门后,传来了急促的脚步声,同时夹杂着严肃的传递信息的声音:“在这边。”
黑衣人果然选择了离开,摸出什么东西砸向地面,随着砰的一声,烟雾瞬间遮挡了视线,白茫茫的一片之中,织玉感觉到那些黑衣人却出乎意料地向她涌了过来,与此同时,身后也有银光一闪。
千钧一发之际,有人扑过来抱住她躲到一边,银光极速后退,然后湮灭,黑衣人也如潮水般退去,自来路返回。
烟雾正在渐渐散去,织玉靠在谢砚怀中,心有余悸地看向烟雾中逐渐清晰的人影。
是刚刚那个女子。
她半躺在地上,左脚脚踝处空无一物,若不是上面有一圈皮肤被磨得泛红,真要让人怀疑刚才是不是看错了,她一只手撑在地上,另一只手紧紧握起,鲜血自指尖的缝隙流出来,滴到地面上。
这时,身后的脚步声已经极近,只需要最多不过几息之间,就会到达,他们似乎只有尝试往黑衣人离开的地方而去,但那是一个垂直的通道,出口很窄,就这么上去,很有可能那些人就埋伏在出口。
“这边。”一个温润的声音突兀地出现在了斜前方的雾中,这声音织玉最是熟悉,谢砚和栾辙也听过,他们都没想到这时候他会出现在这里,还会主动来帮助他们。
“快来不及了。”温如禅又说。
其他人都看着谢砚,这里拿主意的显然是他,谢砚却看向织玉,只从她脸上看到了窘迫,皱起的眉稍稍舒展,终于还是向温如禅的方向走了过去。
栾辙跟了上来,注意到两人之间奇怪的氛围,果断悄悄离得远了一些。
她的口是心非谢砚并不陌生,无声笑了笑,望向另一条路,“我们往这边走。”
这回织玉主动走在最后,暗道之中寒气逼人,烛火也驱不散,让她微红的脸颊重又恢复了白。
她回头望了一眼,地上躺着的人里不乏熟悉的面孔,他们无法发声,却直直地瞪着她,艰难地抬起手臂,手指弯曲,指着她的方向。
织玉想了想,走到他们面前,蹲下去侧耳细听,却只从他们滚动的喉咙中听到极嘶哑的几个字:“叛……徒……温家……不会……放……放过你……”
眼神一冷,织玉站起身,拍了拍衣服上的尘土,居高临下地看着他,一言不发。
愚忠。
她转身离去,心却一点一点沉了下去,今朝过后,恐怕所有的温家暗卫都会知道她还没死,她的处境只会更加艰难。
三人沿着左边的暗道不知走了多久,周围的景象对于织玉来说,逐渐变得陌生起来,虽然还是同样幽深看不到尽头的暗道,岩壁上的机关却多了起来,有些连她也不知道究竟有什么用。
越往里走,暗道越来越窄,到最后仅容一人通过,转过一个弯,前方突然变成了一条死胡同,难道是他们走到了尽头?
不,绝不可能。
这一路上,他们既没有遇到之前的那人,也没有见到他所说的温二老爷,可是说话的声音却越来越清晰,他们已经离他越来越近。
那就只有一种可能,这里还有别的路,只是被隐藏了起来。
尽头的墙上,依然有许多机关,但是织玉暂时没有去动,谁知道那机关所触发的,是前进的道路,还是夺命的箭雨。
她犹豫地看了一会儿,还是想劝他们回去,“这里太危险了,而且我们这一次什么准备也没有,无论你们的目的是什么,都不是个好时机。”
话音未落,谢砚已经按动了其中的一个机关,脚下骤然一空,三人自半空中掉落下去,落到一摞柔软的织物之中。
几根飞舞的羽毛飘到眼前,织玉低头一看,身下尽是些华贵的衣物,那羽毛正是从其中一件御寒的羽衣上落下的。
环顾四周,这是一件很小的石屋,除了这些堆叠的衣物,再无任何装饰,这些衣物似乎是分门别类地放好的,但是被他们一搅和,如今乱作一团。
又是咔哒一声,有人按动了屋外的开关,石门缓缓而动,织玉和栾辙见状,一左一右站在石门两端,看着两个婢女打扮的人走了进来,边走边小声抱怨道:“真难伺候。”
没有犹豫,他们将两人打晕,外面却不是通道,而是一个装饰精美华丽的房间,正中央一张金丝楠木拔步床,缀以红绸锦缎,床对面的梳妆台上,立着一面鸾枝兽纹菱花铜镜,在旁边还摆放着一张七弦琴,琴桌上的香炉飘出袅袅青烟。
只看陈设布置,这是一间女子的闺房。
而闺房的主人,正端坐在琴桌前,手指按在琴弦上,没有弹动,青丝简单地挽起,不成发髻,斜插一支缀着璎珞的玉簪。
宽大的衣袍遮住了她的身形,也遮住了她的脚踝,拖在地上,只能看见铁链从衣袍下一直链接到石屋的一角。
她是被囚禁在这里的。
织玉一眼做出了判断,虽然早就知道温家的暗道之中还藏有许多她不曾知晓的秘密,但囚禁一个看起来柔弱的女子,又给她还算舒适的住处,也未免有些奇怪。
“拿来了吗?”女子大约以为是两个婢女回来了,慵懒寒冷的声音响起,带着些颐指气使的傲慢。
她的声音有些沙哑,像是嗓子受过伤,久久未得到回答,不耐烦地转过身,冷眼看过来,却在看见三人的那一刻愣住了。
一个很美的女人,罥烟眉柳叶眼,织玉以为她会尖叫恐惧,却从她含情脉脉的双眸中读出了惊喜,转眼间,那惊喜便化作两行清泪,梨花带雨的模样更加动人。
“照卿,我就知道,你一定会来救我的。”
没头没脑的一句话,却让三个人脸色变了。
织玉看向谢砚,只有他,是主动踏进这暗道之中,自己和栾辙,都是为了找他才来的,如果女子口中的“照卿”是三人中的一人,那也只能是他。
谢砚皱着眉,像是很不乐意见到她似的,而栾辙已经上前一步,挡在谢砚前面,完全是防备的姿势。
看见他的动作,女子脸上流露出伤心的表情,转身又坐了回去,抱起瑶琴,从琴桌边走了过来。
随着她缓慢而沉重的步伐,铁链随之响动,衣摆摇晃间,露出左脚一小节脚踝和其上的铁环,“我都这副模样了,还有必要防备吗?”
谢砚这时也不皱眉了,只当没有看见她,脸上的表情很是漠然。
这间屋子的门不是石门,而是寻常的木门,就在琴桌斜对面,门上也没有上锁,轻轻一推便可以推开,外面还是一条和之前走过的相似的暗道,只是这条暗道上,有许多这样的木门,每一个木门后都是一个房间,大部分都没有亮灯也落了锁。
谢砚走到暗道中,看了一眼呆滞的织玉,“愣着干什么,走。”
他是一点儿也没有理会那女子的打算。
织玉匆匆瞥了那女子一眼,只见她目露痴迷,盯着谢砚的背影,倏尔又转过头来看着她,她的眼中寒芒如刺,打量的目光令人不适。
织玉也冷了脸,好在从谢砚的反应来看,他的目的不是如她所说来救她,她便也不再理会跟了上去。
铁链困住了女子的行动,她倚在门口,眼睁睁地看着三人渐行渐远,脸上的表情逐渐变为兴奋,手指在琴弦上滑动,忽然拨动了一个音符。
走出很远去,织玉依然在想着刚刚那个人,她看着几步之外谢砚的背影,忽然轻声呢喃道:“照卿?”
谢砚停住了,转身在栾辙的欲言又止中,无奈道:“那是我的字。”
原来他字照卿,这倒是她不知道的,能够直呼其字,他们之间的关系很耐人寻味。
来不及细想,那一声琴音,却穿透层层岩壁,传入了耳朵之中,随之一起的,还有数不清的脚步声,正在朝着这边汇集而来。
“糟了,她这个疯子。”栾辙罕见地低声咒骂道。
三人加快脚步向前跑去,暗道弯弯绕绕,逐渐辨不出方位,但脚步声却依然在向他们逼近,而他们又走到了一处同样有机关的死胡同。
有了上次的意外,这回没有人轻举妄动。
半晌,谢砚突然问道:“我们现在走到了哪里?”
织玉愣了片刻,反应过来,他所问的是,现在地面上是哪里。
在昏暗的环境之中,时间的流逝和前进方向都会逐渐变得模糊不清,要想分清所在的位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栾辙还是准确地说了出来。
“公子,我们现在应该是在温府的西北方向大约六里远处,但属下对月鹿还不熟悉,也没有带地图,并不清楚具体地点。”
要说这里谁对月鹿最为熟悉,自然不做他想,两人齐齐看向织玉。
这时,织玉也正顺着他们的话默默回想着月鹿的布局,温府西北方向六里远,已经出了城,原来他们走出了这么远,至于具体的位置,若她没有记错的话,应该是……仙池山?
糟了,怎么到了这个地方来。
织玉暗自一惊。
月鹿郊外的仙池山,因为山上有一汪天然的温泉而得名,只是早些年彦皇命人在温泉上修了一座行宫,温泉普通人便不得见了。
山下还有一座卖酒的山庄,打的名头是此山灵秀,不仅有温泉,还有灵土,埋在这里的酒,开封后也更为醇香,许多人冲着这个名头来买酒,山庄的生意很是红火。
不过织玉清楚,这山庄其实是温家的产业,建在此处,既像是护卫行宫,又像是监视行宫。
最近,仙池山俨然是普通百姓并不敢靠近的地方,一是因为嘉乐长公主和陶驸马就住在山上的行宫之中,二是因为三皇子徐明硕为了躲清静,也不肯住进月鹿城中,就在山庄之中歇脚。
一下来了两个皇亲国戚,仙池山立刻成了月鹿守卫最森严的地方。
因为栾辙说的是大约,她也不敢肯定他们所处的位置。
是在行宫下面还是山庄下面?
照常理推测,山庄本就属于温家,那么暗道通向山庄更说得通,但谁知道温家有没有手伸得太长,直接伸到了行宫去。
织玉看向两人,犹豫了片刻,最终并未隐瞒,将她的推测说了出来,说完又劝他们回去,“这里太危险了。”
“也没有退路了。”谢砚如此说道,按动了其中的一个机关。
岩壁缓缓移开,露出其后一片漆黑的空间,里面应该是极空旷的,岩壁移动的响声久久回荡,然而没有任何光照,来时路上的烛火只能照亮岩壁前的方寸之地,谁也说不清其中有什么。
见到这般情形,织玉退意更强,劝说的话还没来得及说出口,栾辙已经取下路边一盏普通的灯盏,提在手上,率先踏了进去。
谢砚紧随其后,脸上只有惊讶与好奇,不见惧意。
织玉叹了一口气,她果然不能对他们的无所畏惧抱有太多期待,事已至此,也只好赶紧跟了上去,走在谢砚身后,警惕地看着周围的黑暗。
“阿玉你如果害怕的话,可以拉着我的手。”走了没两步,谢砚没有回头,声音却忽然响起。
织玉无语了一下,没有理会他,眼尖地看见走在最前面的栾辙身形僵了一下,暗暗咬牙。
都什么时候了,真是的。
就在这时,耳边忽然传来咔哒一声,她暗叫不好,回头看去,果然看见石门轰隆一声在眼前迅速关闭,与此同时,黑暗中响起了粗重的呼吸声,像是有人屏息了许久,终于按捺不住。
眼前闪过无数刀光剑影,这群在黑暗中潜伏的人身着夜行衣,全身包的严严实实,只露出一双双凶狠的眼睛,显然不是温家的人。
他们个个武功不俗,栾辙和织玉护着谢砚往咔哒之声传来的方位走去,试图找到开门的机关,重新打开来时的门,但他们的人数太多,又出招狠辣,两人很快抵挡得有些狼狈。
砰地一声,一人的刀砍到了灯罩上,灯罩应声而碎,蜡烛掉落在地,瞬间熄灭。
这下,连唯一的光源也消失了,四周彻底变成了一片黑暗,甚至刀光剑影也没有了,只有武器拳头挥舞时的猎猎风声。
这群蒙面人不知在黑暗中待了多久,明显比他们更能适应黑暗,动作也更果断。
不辨方位,不分敌我,织玉干脆闭上眼睛,以风声判断众人的动作,只是此处空旷,回音杂扰,声音也不完全准确。
没过多久,两边依然胶着,织玉他们适应了黑暗,逐渐有了还手之力,若非人数上相差悬殊,或许能很快分出胜负。
就在这时,四周的墙壁上接连传来了响动,就像有人同时打开了无数的机关,数道门同时打开,光亮汇集,终于将这间空旷的屋子照亮,也照亮了屋中都挂了彩的众人。
某几处门后,传来了急促的脚步声,同时夹杂着严肃的传递信息的声音:“在这边。”
黑衣人果然选择了离开,摸出什么东西砸向地面,随着砰的一声,烟雾瞬间遮挡了视线,白茫茫的一片之中,织玉感觉到那些黑衣人却出乎意料地向她涌了过来,与此同时,身后也有银光一闪。
千钧一发之际,有人扑过来抱住她躲到一边,银光极速后退,然后湮灭,黑衣人也如潮水般退去,自来路返回。
烟雾正在渐渐散去,织玉靠在谢砚怀中,心有余悸地看向烟雾中逐渐清晰的人影。
是刚刚那个女子。
她半躺在地上,左脚脚踝处空无一物,若不是上面有一圈皮肤被磨得泛红,真要让人怀疑刚才是不是看错了,她一只手撑在地上,另一只手紧紧握起,鲜血自指尖的缝隙流出来,滴到地面上。
这时,身后的脚步声已经极近,只需要最多不过几息之间,就会到达,他们似乎只有尝试往黑衣人离开的地方而去,但那是一个垂直的通道,出口很窄,就这么上去,很有可能那些人就埋伏在出口。
“这边。”一个温润的声音突兀地出现在了斜前方的雾中,这声音织玉最是熟悉,谢砚和栾辙也听过,他们都没想到这时候他会出现在这里,还会主动来帮助他们。
“快来不及了。”温如禅又说。
其他人都看着谢砚,这里拿主意的显然是他,谢砚却看向织玉,只从她脸上看到了窘迫,皱起的眉稍稍舒展,终于还是向温如禅的方向走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