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左都御史曹于汴求见天启帝朱由校,朱由校倒也准予了曹于汴的求见。
当然,已经从东厂这里知道都察院情况的朱由校也知道曹于汴来的目的。
而朱由校愿意见曹于汴的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他想看看曹于汴会如何阻止自己。
曹于汴是因前左都御史张问达受兵部贪污窝案牵连而被朱由校赐自尽后而接替张问达担任左都御史的。
朱由校任命曹于汴倒也只是因为曹于汴是都察院官员中资历仅次于张问达这么简单。
倒也不是因为他真的信任曹于汴,确认曹于汴是足够刚直清廉的人。
毕竟朱由校才即位不久,还没有发现足够胜任都察院左都御史一职的人。
不过,朱由校也没想到曹于汴会陷于这种朝堂斗争这么快,会因为李三才的事而不得不站出来。
这也让朱由校不得不承认李三才的能量的确大,受到影响的朝中官员竟已牵连到部院大臣。
“臣见过陛下!”
曹于汴向朱由校见了礼,捧着一沓三尺长的士子联名疏。
“平身。”
坐在帘内的朱由校回了一句。
“谢陛下!”
曹于汴回了一句。
朱由校则问道:“曹爱卿见朕可是为都察院外闹事的士子而来?”
“陛下明鉴!这些士子也是一片拳拳报国之心,臣特带了他们的联名疏而来,还请天子预览,另外,他们各自还有奏本在都察院,还请陛下准通政司收揽。”
曹于汴回道。
朱由校笑了笑:“什么时候士子竟可以直接干预政事了?这都察院是他们的都察院还是朕的都察院?你说呢,曹爱卿?!”
曹于汴听朱由校这么说后,颇为失望,忙激动道:“陛下!他们代表的是天下人心啊!李三才虽是革员,却在我士林中德高望重,其门生朋友遍及天下,素来为士人敬重!如今,他们闻知李三才因谋不轨而要被诛三族,故而不信,而特为其伸冤啊!还望陛下体谅他们一片赤诚之心!”
“你是在为他们说话?”
朱由校语气如寒冰地问了一句。
曹于汴慌忙匍匐在地:“臣是为了陛下,为了我大明的江山社稷,劝谏陛下啊!还请陛下不要尽失天下人心啊!”
“你是在拿他们威胁朕?”
朱由校问了一句。
“臣不敢!”
曹于汴忙回了一句。
“你都这么说了,还有什么敢不敢的!”
朱由校说着就又笑道:“只是朕不解,一群士子什么时候代表天下人心了,这天下黎庶知道他们被这些人代表了吗,你有没有问过天下所有百姓,问问他们愿不愿意被这些士子代表?!”
朱由校说着就问向在乾清宫服侍朱由校且负责御用监事务的贴身内侍王承恩:“王承恩,你说说,外面的士子代表你吗?”
王承恩忙卑微地笑道:“奴婢自然和他们是不同的,奴婢只知道尽忠于皇爷!”
“回答的好!”
朱由校突然说了一句,然后又问着王承恩:“你说说这天下百姓在乎的是什么,是不是真的都如曹爱卿所言,在乎一个贪官污吏,而且是一个虚伪胆大妄为的贪官污吏的生死?!”() ()
王承恩忙战战兢兢地跪在地上回道:“陛下息怒,天下百姓自是不在乎这些的,他们在乎的是天下是否太平,衣食是否有着落。”
朱由校再次赞扬道:“说的好!”
接着,朱由校就对曹于汴说道:“曹爱卿,你一个两榜进士,何时见识竟不如一内珰了?”
曹于汴则不甘就此罢休,忙慷慨陈词道:“陛下!非也!臣斗胆直言,黎恕不为民也,而天下士人才为民,黎恕不过草芥之人,而真正为天下民意者便是天下士人意呀,陛下是与士大夫共治天下,而非与百姓共治天下,而民为重,君为轻,社稷次之,圣人此言,也是言士人之意重于君与社稷呀!”
曹于汴知道李三才若真被抄家灭族,他是逃不了的,也就横下心来,看了王承恩一眼道:“内宦阉竖就更不配了!不过陛下之家奴耳,类若走狗家禽,陛下杀之亦只需一手诏!还请陛下从天下民意,从天下士子之心,宽赦李三才之死罪,不抄其家呀!”
曹于汴说后就痛哭起来。
王承恩心里虽然也自认为皇爷的奴才,但他也听得出来曹于汴刚才的话是在鄙视他,不把他当做人看,因而也让他的自尊心受了些伤害,心里也有些不满,但他也不敢说什么,只瞅了朱由校一眼。
朱由校则笑了一句:“但在朕的眼里,朕的家奴是配的,所以,你和外面那些士子的要求,朕是不会依的。”
“那臣就撞死在这里!”
曹于汴突然起身大喊一句,又道:“臣死谏!”
王承恩因此大惊,忙瞅了帘内的朱由校一眼,心道:“也不知皇爷会如何应对,可叹皇爷才十多岁呀,这老货怎么如此威逼皇爷!”
因为朱由校注重神秘性,所以不会轻易让大臣看见自己的面容表情,也就经常在接见大臣时会隔着一道帘子和屏风见大臣。
而曹于汴此时也就没看见朱由校冷笑的样子,只看见王承恩惊骇的样子,从而心里得意起来,继续说道:“陛下若执意不肯从天下民意,臣只能撞死在这乾清宫!”
“那你就撞死吧。”
这时候,朱由校回了一句,语气十分淡然。
曹于汴听后十分惊讶,他简直不敢相信这会是出自一个十多岁少年帝王的口。
“王承恩,他撞完后,如果脏了地板和柱子,记得找他家人赔钱。”
朱由校这时候说了一句。
“是!”
王承恩回了一句。
曹于汴不由得再次喊道:“陛下,臣真的死谏啊!”
朱由校没有回应他。
曹于汴见此只得说道:“陛下,臣望您记住,您今日若不从臣之谏言,则大明亡国不远矣,天下士人之意不可违呀!”
说着,曹于汴就朝金柱跑了去。
但这时候,曹于汴突然又停了下来,再次回头喊道:“陛下,您真不欲听臣之铮铮良言吗!你真要与天下士子彻底决裂吗,陛下就不怕将来天下大乱吗?”
曹于汴见朱由校依旧没回应,就只得一咬牙再次朝大殿内的金柱跑去,但突然又停了下来。
王承恩这时候忙问了一句:“曹公,您撞还是不撞?”
曹于汴看了王承恩一眼,内心极度郁闷。
当然,已经从东厂这里知道都察院情况的朱由校也知道曹于汴来的目的。
而朱由校愿意见曹于汴的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他想看看曹于汴会如何阻止自己。
曹于汴是因前左都御史张问达受兵部贪污窝案牵连而被朱由校赐自尽后而接替张问达担任左都御史的。
朱由校任命曹于汴倒也只是因为曹于汴是都察院官员中资历仅次于张问达这么简单。
倒也不是因为他真的信任曹于汴,确认曹于汴是足够刚直清廉的人。
毕竟朱由校才即位不久,还没有发现足够胜任都察院左都御史一职的人。
不过,朱由校也没想到曹于汴会陷于这种朝堂斗争这么快,会因为李三才的事而不得不站出来。
这也让朱由校不得不承认李三才的能量的确大,受到影响的朝中官员竟已牵连到部院大臣。
“臣见过陛下!”
曹于汴向朱由校见了礼,捧着一沓三尺长的士子联名疏。
“平身。”
坐在帘内的朱由校回了一句。
“谢陛下!”
曹于汴回了一句。
朱由校则问道:“曹爱卿见朕可是为都察院外闹事的士子而来?”
“陛下明鉴!这些士子也是一片拳拳报国之心,臣特带了他们的联名疏而来,还请天子预览,另外,他们各自还有奏本在都察院,还请陛下准通政司收揽。”
曹于汴回道。
朱由校笑了笑:“什么时候士子竟可以直接干预政事了?这都察院是他们的都察院还是朕的都察院?你说呢,曹爱卿?!”
曹于汴听朱由校这么说后,颇为失望,忙激动道:“陛下!他们代表的是天下人心啊!李三才虽是革员,却在我士林中德高望重,其门生朋友遍及天下,素来为士人敬重!如今,他们闻知李三才因谋不轨而要被诛三族,故而不信,而特为其伸冤啊!还望陛下体谅他们一片赤诚之心!”
“你是在为他们说话?”
朱由校语气如寒冰地问了一句。
曹于汴慌忙匍匐在地:“臣是为了陛下,为了我大明的江山社稷,劝谏陛下啊!还请陛下不要尽失天下人心啊!”
“你是在拿他们威胁朕?”
朱由校问了一句。
“臣不敢!”
曹于汴忙回了一句。
“你都这么说了,还有什么敢不敢的!”
朱由校说着就又笑道:“只是朕不解,一群士子什么时候代表天下人心了,这天下黎庶知道他们被这些人代表了吗,你有没有问过天下所有百姓,问问他们愿不愿意被这些士子代表?!”
朱由校说着就问向在乾清宫服侍朱由校且负责御用监事务的贴身内侍王承恩:“王承恩,你说说,外面的士子代表你吗?”
王承恩忙卑微地笑道:“奴婢自然和他们是不同的,奴婢只知道尽忠于皇爷!”
“回答的好!”
朱由校突然说了一句,然后又问着王承恩:“你说说这天下百姓在乎的是什么,是不是真的都如曹爱卿所言,在乎一个贪官污吏,而且是一个虚伪胆大妄为的贪官污吏的生死?!”() ()
王承恩忙战战兢兢地跪在地上回道:“陛下息怒,天下百姓自是不在乎这些的,他们在乎的是天下是否太平,衣食是否有着落。”
朱由校再次赞扬道:“说的好!”
接着,朱由校就对曹于汴说道:“曹爱卿,你一个两榜进士,何时见识竟不如一内珰了?”
曹于汴则不甘就此罢休,忙慷慨陈词道:“陛下!非也!臣斗胆直言,黎恕不为民也,而天下士人才为民,黎恕不过草芥之人,而真正为天下民意者便是天下士人意呀,陛下是与士大夫共治天下,而非与百姓共治天下,而民为重,君为轻,社稷次之,圣人此言,也是言士人之意重于君与社稷呀!”
曹于汴知道李三才若真被抄家灭族,他是逃不了的,也就横下心来,看了王承恩一眼道:“内宦阉竖就更不配了!不过陛下之家奴耳,类若走狗家禽,陛下杀之亦只需一手诏!还请陛下从天下民意,从天下士子之心,宽赦李三才之死罪,不抄其家呀!”
曹于汴说后就痛哭起来。
王承恩心里虽然也自认为皇爷的奴才,但他也听得出来曹于汴刚才的话是在鄙视他,不把他当做人看,因而也让他的自尊心受了些伤害,心里也有些不满,但他也不敢说什么,只瞅了朱由校一眼。
朱由校则笑了一句:“但在朕的眼里,朕的家奴是配的,所以,你和外面那些士子的要求,朕是不会依的。”
“那臣就撞死在这里!”
曹于汴突然起身大喊一句,又道:“臣死谏!”
王承恩因此大惊,忙瞅了帘内的朱由校一眼,心道:“也不知皇爷会如何应对,可叹皇爷才十多岁呀,这老货怎么如此威逼皇爷!”
因为朱由校注重神秘性,所以不会轻易让大臣看见自己的面容表情,也就经常在接见大臣时会隔着一道帘子和屏风见大臣。
而曹于汴此时也就没看见朱由校冷笑的样子,只看见王承恩惊骇的样子,从而心里得意起来,继续说道:“陛下若执意不肯从天下民意,臣只能撞死在这乾清宫!”
“那你就撞死吧。”
这时候,朱由校回了一句,语气十分淡然。
曹于汴听后十分惊讶,他简直不敢相信这会是出自一个十多岁少年帝王的口。
“王承恩,他撞完后,如果脏了地板和柱子,记得找他家人赔钱。”
朱由校这时候说了一句。
“是!”
王承恩回了一句。
曹于汴不由得再次喊道:“陛下,臣真的死谏啊!”
朱由校没有回应他。
曹于汴见此只得说道:“陛下,臣望您记住,您今日若不从臣之谏言,则大明亡国不远矣,天下士人之意不可违呀!”
说着,曹于汴就朝金柱跑了去。
但这时候,曹于汴突然又停了下来,再次回头喊道:“陛下,您真不欲听臣之铮铮良言吗!你真要与天下士子彻底决裂吗,陛下就不怕将来天下大乱吗?”
曹于汴见朱由校依旧没回应,就只得一咬牙再次朝大殿内的金柱跑去,但突然又停了下来。
王承恩这时候忙问了一句:“曹公,您撞还是不撞?”
曹于汴看了王承恩一眼,内心极度郁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