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后开春,陆时骞开始正式到刑部上职点卯。同僚原本想先带着他四处逛一逛,去刑部大牢看看平日里如何审讯犯人,哪知陆时骞进了牢狱,看到几个罪犯死活不肯招供,便二话不说上前夺过狱卒手里的刑具,几个罪犯生生遭受了一遍剜骨炙肉的滋味,痛得死去活来,在地上扭曲蠕动争着抢着要招供。
下手之干脆狠戾,饶是同僚也曾亲自掌刑手染鲜血,可看到陆时骞脸上那种冷漠睥睨犹似看待低贱蝼蚁的神情,也忍不住后背激起一阵冷汗。
到底是在战场上杀敌浴血下来的,跟他们这些小打小闹无疑是天壤之别。
同僚心有余悸,便不敢让陆时骞靠近刑狱,只安排给他处理一些刑事卷宗。
文书繁冗又无趣,陆时骞只花了半个月就彻底厌烦这些公务,于是向上面请示,要去牢狱中兼掌刑法一职。刑部大牢因此开始每日往外传出凄厉的哭嚎和惨叫,残忍毒辣的手段层出不穷,连年长一些的狱卒们都有些害怕,陛下怎么会将这种活阎王安置到刑部来。
胡贺除了在城郊的军营练兵,无事也会去刑部探望陆时骞,守狱的小卒便会追着他打听这位新来的陆大人是不是有什么毛病,怎么能每日以折辱犯人为乐,但凡是他前来审讯,狱卒们都不忍听那些传出来的哀嚎声。
胡贺并不觉得,甚至还会维护陆时骞,替他辩驳道:“我们将军做事自有他的道理。狱中关着的皆是穷凶极恶之人,倘若不用些手段让他们付出惨痛的代价,如何能让那些冤苦死者沉冤得雪。”
话虽如此,可当胡贺亲自到了陆时骞跟前,倒也有些畏惧,试探性地说起关于锦绣坊中绣娘的事。
拿走香囊的那位绣娘因家中亲人去世,年后写了书信向东家陈情,东家也十分体恤,大方地给她多放了十日丧假。如今绣娘的丧假结束,重回绣坊的次日便被胡贺找到,却被告知被陆时骞时常惦念的那只香囊,一早便已经交到安定侯府少夫人的手里。
“少夫人?哪个少夫人?”胡贺听到她说的人,脸色就变得有些耐人寻味。
燕娘问道:“你们府上难道还有几个少夫人?”
侯府当然只有一个少夫人,那便是沈云桥。只是她拿走了属于陆时骞的香囊,却连一声招呼都没打,她这算是什么意思?
胡贺如实对陆时骞汇报完燕娘的回答,一向神情冷漠的他,愣了片刻后脸上竟浮现出一丝茫然。
大抵跟他的疑问一致,沈云桥为何将东西偷偷昧下。
陆时骞五年前离开京城的时候什么都没有带走,唯独将她送的香囊一直放在身上,而如今沈云桥在燕娘的手中见到香囊,必定便知他这些年从未真正放下过她。
陆时骞张了张口,声音低沉有些沙哑。
“今日先不审了,回府。”
此时牢狱中的犯人被折腾得鲜血淋漓,陆时骞随后将染血的长鞭丢在地上,起身朝外面走去。
胡贺回头看了眼空荡荡的牢房,刑架绑着的犯人已经奄奄一息,撑着伤痕累累的身躯依旧还在强撑着,嘴里似还在喃喃自语不肯认罪。
按照陆时骞的脾性,此人若是拒不认罪,多半是活不成了。
难怪刑狱的人都惧怕陆时骞,整日看他对人动刑,但凡落在他手里的,浑身上下连一块好骨头都找不出来,此等手段恐难使人真心信服。
……
陆时骞回了侯府,穿过花园回廊,便看见沈云桥坐在凉亭里,一群小丫鬟正围着她请教刺绣的手艺。
沈氏族中有一位曾在太后身边服侍过的贴身嬷嬷,擅长近乎绝迹的双面绣针法,太后亡故后她自请出宫,去到沈氏做起了教习师傅,专门给沈家的姑娘们传授绣工。
沈云桥深得那位师傅的真传,将独门绝学双面绣也传给了她。侯府的丫鬟们都知道沈云桥平易近人,闲暇时便会央求她指点一二,若能得到指点长进自己的手艺,日后走出去也比旁人多一条谋生的路子。
“少夫人,上次您的手划伤那么深一道口子,现在应当不打紧了吧?”
“不打紧,早就好了。”
沈云桥嘴角微微弯起弧度,柔和地望着眼前的小丫头们,最近发生的事情太多,偶尔多跟这些活泼可爱的小丫头们说说话,心情也会跟着变好。
亭子里欢声笑语,吵吵嚷嚷的声音很快便安静了下来。
陆时骞沉着脸走了过去,扫了眼那些低头噤声的丫鬟们,她们立即明白了他眼神的含义,拿着针线绣帕便连忙告退。
沈云桥僵站在原地,看着他一步步逼近,站在面前四目相对。
回到京城后,她和陆时骞都有意避嫌,从未这样在大庭广众之下支走下人后再单独相处。
“你想做什么?”
陆时骞看着她躲闪的眼睛,问道:“这话应该由我问你,你想做什么?”
沈云桥依旧不明白他反问的话是什么意思,她很早便对他说过,回京后不会再对他留有半分不该有的念想,回到侯府大家就各司其位,决不会再沉溺在过往的情意里。
军营那段时日,是她最后的告别,从此过后,二人只会是生疏且平淡的叔嫂关系。
“我派人找过了锦绣坊的燕娘。”陆时骞注视她的眼睛,说道:“她说她把我的香囊交给了你,请你代为转交。”
沈云桥嘴唇紧抿。
“可是你为什么没有还给我?”
为什么不还给他,他心里应该一清二楚吧。
沈云桥掐了掐掌心,陆时骞眼眸轻垂,遮盖住眸底的受伤和难过,说道:“你能狠心将过往的一切都抛于脑后,我却做不到,如今你连一个香囊都要夺走,是吗?”
沈云桥摇头:“既已经是过往,连带着无用的东西也没留着的必要。”
那香囊上所用的针法特殊,岂能继续留在他手上,若是哪日被外人知晓,看一眼便知是沈云桥绣的东西,且旁人断不会去查证究竟是她何时所赠,一旦传出去,总归是叔嫂间禁忌难堪的丑事。
她望着陆时骞的目光都带了点指责。哪怕他心中觉得不甘想要报复回来,也不该拿侯府的声誉视作儿戏。
陆时骞方才从刑部匆匆赶回,没顾得上沐浴净衣,此时与沈云桥近距离相处,她很快便闻到了他身上一股难闻的血腥气味,他的手背上还有被溅上去的血迹。
陆时骞注意到了她神情间的变化,垂下眸子,不动声色扯了下袖子。
“留不留着,是我的事。”他目光望着沈云桥。
想起这些年四处征战的日子每遇伤重,却总能逢凶化吉,他一直都认为是香囊里的平安符在庇护自己。既然送给他了,那便是他的东西,无论他是丢了还是拿去烧了,如何处置都该由他来做主。
沈云桥直视他的目光,说道:“那是我送出手的东西,自有我能收回的道理。不过是个普通的香囊罢了,小叔……你难道要为区区一件死物而来刁难我吗?”
这是打定主意不肯归还了。
陆时骞却因她的称呼,心头猛地震一下,一股酸涩难言的滋味从心间弥漫开来。
他也是恍然才发现,原来她竟这般洒脱,一如当年舍弃他而转身应允下与侯府的婚事,还有他曾在房门外听到她向婢女保证绝不会拖泥带水。
陆时骞知道自己不该对沈云桥任何抱有幻想,可他实在有些忍不住,只为这多年戛然而止无疾而终的情意,只为他一片真心却被无情践踏。
“既是无关紧要的东西,为何不肯归还于我?”
他嗓音低哑,语气带着几分刻意的诘问,“我自问做不到如你这般决断。那香囊里有你曾经为我求来的护身符,这几年来我每逢遭遇生死关头,都靠着它的庇佑撑住一口气活过来。对你而言,它当真只是个无关紧要的物件吗?”
这些年来他将那只香囊贴身佩戴,一直保存完好,上次在洛阳时不甚被山贼刺破甲衣,才导致香囊的绣面破损,需要寻找绣娘重新修补。
而他也清楚,终究只是一个死物。当初胡贺生怕绣娘回了家乡会一去不返,日日唯恐因此受到牵连,陆时骞却暗自松了一口气,觉得或许是天意,整整五年,他也该放下了吧。
此番若是绣娘不再回来,弄丢了,那他也不会再去寻。
可如今偏偏香囊落到沈云桥的手里。
那是她亲手所赠,承载着她当初最诚挚的情意,她不该如此无动于衷。
然而沈云桥只是眼睫毛动了一下,语气冷淡地说:“东西我已经让人拿去烧掉了,你再如何为难我,我也没办法还给你。”
听到她的回答,陆时骞眉头皱了起来。
可片刻后,他有些气笑,纵使知道沈云桥绝情,未曾想到她能做到这个份儿上。
下手之干脆狠戾,饶是同僚也曾亲自掌刑手染鲜血,可看到陆时骞脸上那种冷漠睥睨犹似看待低贱蝼蚁的神情,也忍不住后背激起一阵冷汗。
到底是在战场上杀敌浴血下来的,跟他们这些小打小闹无疑是天壤之别。
同僚心有余悸,便不敢让陆时骞靠近刑狱,只安排给他处理一些刑事卷宗。
文书繁冗又无趣,陆时骞只花了半个月就彻底厌烦这些公务,于是向上面请示,要去牢狱中兼掌刑法一职。刑部大牢因此开始每日往外传出凄厉的哭嚎和惨叫,残忍毒辣的手段层出不穷,连年长一些的狱卒们都有些害怕,陛下怎么会将这种活阎王安置到刑部来。
胡贺除了在城郊的军营练兵,无事也会去刑部探望陆时骞,守狱的小卒便会追着他打听这位新来的陆大人是不是有什么毛病,怎么能每日以折辱犯人为乐,但凡是他前来审讯,狱卒们都不忍听那些传出来的哀嚎声。
胡贺并不觉得,甚至还会维护陆时骞,替他辩驳道:“我们将军做事自有他的道理。狱中关着的皆是穷凶极恶之人,倘若不用些手段让他们付出惨痛的代价,如何能让那些冤苦死者沉冤得雪。”
话虽如此,可当胡贺亲自到了陆时骞跟前,倒也有些畏惧,试探性地说起关于锦绣坊中绣娘的事。
拿走香囊的那位绣娘因家中亲人去世,年后写了书信向东家陈情,东家也十分体恤,大方地给她多放了十日丧假。如今绣娘的丧假结束,重回绣坊的次日便被胡贺找到,却被告知被陆时骞时常惦念的那只香囊,一早便已经交到安定侯府少夫人的手里。
“少夫人?哪个少夫人?”胡贺听到她说的人,脸色就变得有些耐人寻味。
燕娘问道:“你们府上难道还有几个少夫人?”
侯府当然只有一个少夫人,那便是沈云桥。只是她拿走了属于陆时骞的香囊,却连一声招呼都没打,她这算是什么意思?
胡贺如实对陆时骞汇报完燕娘的回答,一向神情冷漠的他,愣了片刻后脸上竟浮现出一丝茫然。
大抵跟他的疑问一致,沈云桥为何将东西偷偷昧下。
陆时骞五年前离开京城的时候什么都没有带走,唯独将她送的香囊一直放在身上,而如今沈云桥在燕娘的手中见到香囊,必定便知他这些年从未真正放下过她。
陆时骞张了张口,声音低沉有些沙哑。
“今日先不审了,回府。”
此时牢狱中的犯人被折腾得鲜血淋漓,陆时骞随后将染血的长鞭丢在地上,起身朝外面走去。
胡贺回头看了眼空荡荡的牢房,刑架绑着的犯人已经奄奄一息,撑着伤痕累累的身躯依旧还在强撑着,嘴里似还在喃喃自语不肯认罪。
按照陆时骞的脾性,此人若是拒不认罪,多半是活不成了。
难怪刑狱的人都惧怕陆时骞,整日看他对人动刑,但凡落在他手里的,浑身上下连一块好骨头都找不出来,此等手段恐难使人真心信服。
……
陆时骞回了侯府,穿过花园回廊,便看见沈云桥坐在凉亭里,一群小丫鬟正围着她请教刺绣的手艺。
沈氏族中有一位曾在太后身边服侍过的贴身嬷嬷,擅长近乎绝迹的双面绣针法,太后亡故后她自请出宫,去到沈氏做起了教习师傅,专门给沈家的姑娘们传授绣工。
沈云桥深得那位师傅的真传,将独门绝学双面绣也传给了她。侯府的丫鬟们都知道沈云桥平易近人,闲暇时便会央求她指点一二,若能得到指点长进自己的手艺,日后走出去也比旁人多一条谋生的路子。
“少夫人,上次您的手划伤那么深一道口子,现在应当不打紧了吧?”
“不打紧,早就好了。”
沈云桥嘴角微微弯起弧度,柔和地望着眼前的小丫头们,最近发生的事情太多,偶尔多跟这些活泼可爱的小丫头们说说话,心情也会跟着变好。
亭子里欢声笑语,吵吵嚷嚷的声音很快便安静了下来。
陆时骞沉着脸走了过去,扫了眼那些低头噤声的丫鬟们,她们立即明白了他眼神的含义,拿着针线绣帕便连忙告退。
沈云桥僵站在原地,看着他一步步逼近,站在面前四目相对。
回到京城后,她和陆时骞都有意避嫌,从未这样在大庭广众之下支走下人后再单独相处。
“你想做什么?”
陆时骞看着她躲闪的眼睛,问道:“这话应该由我问你,你想做什么?”
沈云桥依旧不明白他反问的话是什么意思,她很早便对他说过,回京后不会再对他留有半分不该有的念想,回到侯府大家就各司其位,决不会再沉溺在过往的情意里。
军营那段时日,是她最后的告别,从此过后,二人只会是生疏且平淡的叔嫂关系。
“我派人找过了锦绣坊的燕娘。”陆时骞注视她的眼睛,说道:“她说她把我的香囊交给了你,请你代为转交。”
沈云桥嘴唇紧抿。
“可是你为什么没有还给我?”
为什么不还给他,他心里应该一清二楚吧。
沈云桥掐了掐掌心,陆时骞眼眸轻垂,遮盖住眸底的受伤和难过,说道:“你能狠心将过往的一切都抛于脑后,我却做不到,如今你连一个香囊都要夺走,是吗?”
沈云桥摇头:“既已经是过往,连带着无用的东西也没留着的必要。”
那香囊上所用的针法特殊,岂能继续留在他手上,若是哪日被外人知晓,看一眼便知是沈云桥绣的东西,且旁人断不会去查证究竟是她何时所赠,一旦传出去,总归是叔嫂间禁忌难堪的丑事。
她望着陆时骞的目光都带了点指责。哪怕他心中觉得不甘想要报复回来,也不该拿侯府的声誉视作儿戏。
陆时骞方才从刑部匆匆赶回,没顾得上沐浴净衣,此时与沈云桥近距离相处,她很快便闻到了他身上一股难闻的血腥气味,他的手背上还有被溅上去的血迹。
陆时骞注意到了她神情间的变化,垂下眸子,不动声色扯了下袖子。
“留不留着,是我的事。”他目光望着沈云桥。
想起这些年四处征战的日子每遇伤重,却总能逢凶化吉,他一直都认为是香囊里的平安符在庇护自己。既然送给他了,那便是他的东西,无论他是丢了还是拿去烧了,如何处置都该由他来做主。
沈云桥直视他的目光,说道:“那是我送出手的东西,自有我能收回的道理。不过是个普通的香囊罢了,小叔……你难道要为区区一件死物而来刁难我吗?”
这是打定主意不肯归还了。
陆时骞却因她的称呼,心头猛地震一下,一股酸涩难言的滋味从心间弥漫开来。
他也是恍然才发现,原来她竟这般洒脱,一如当年舍弃他而转身应允下与侯府的婚事,还有他曾在房门外听到她向婢女保证绝不会拖泥带水。
陆时骞知道自己不该对沈云桥任何抱有幻想,可他实在有些忍不住,只为这多年戛然而止无疾而终的情意,只为他一片真心却被无情践踏。
“既是无关紧要的东西,为何不肯归还于我?”
他嗓音低哑,语气带着几分刻意的诘问,“我自问做不到如你这般决断。那香囊里有你曾经为我求来的护身符,这几年来我每逢遭遇生死关头,都靠着它的庇佑撑住一口气活过来。对你而言,它当真只是个无关紧要的物件吗?”
这些年来他将那只香囊贴身佩戴,一直保存完好,上次在洛阳时不甚被山贼刺破甲衣,才导致香囊的绣面破损,需要寻找绣娘重新修补。
而他也清楚,终究只是一个死物。当初胡贺生怕绣娘回了家乡会一去不返,日日唯恐因此受到牵连,陆时骞却暗自松了一口气,觉得或许是天意,整整五年,他也该放下了吧。
此番若是绣娘不再回来,弄丢了,那他也不会再去寻。
可如今偏偏香囊落到沈云桥的手里。
那是她亲手所赠,承载着她当初最诚挚的情意,她不该如此无动于衷。
然而沈云桥只是眼睫毛动了一下,语气冷淡地说:“东西我已经让人拿去烧掉了,你再如何为难我,我也没办法还给你。”
听到她的回答,陆时骞眉头皱了起来。
可片刻后,他有些气笑,纵使知道沈云桥绝情,未曾想到她能做到这个份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