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拈花带着一身风雪回到老太太的宅子,她以为日后会是“家”的地方。
步子有些疲累,不论是耗能过多,还是心被铁锤捶打了一回又一回,都让她筋疲力尽,只余勉励支撑。但她没有耽搁,因为老太太与小猫还在家中等她,因为今日是岁除夜,她们说好一起吃团圆宴,一起守岁,说好以后相依为命。
尚隔着两条街,李拈花就看见北面夜空被红光照亮,喧嚣声随风飘入耳中。那里是……那是她第二个家的方向!那是她该回去的地方!
李拈花发疯似的奔回去,起火的果然是老太太的宅子,此刻已是火势冲天,长风怒卷火舌狂,热浪汹涌,红霞铺满半边天。四下里,救火的、围观的,呼号奔走,喧嚣震天。巡夜的推来一只只装满水的大木桶,洒子汲水汲得要冒火星子,唧筒噗嗤噗嗤吐水,一杆杆火叉竖起,一架架梯子架起。四邻八舍也拎着自家水桶、端着铜盆,来来回回,脚底冒烟。
更夫哐当哐当狂敲梆子,远处望火楼的鼓咚咚咚敲得人心惶惶。
李拈花对这一切视若无睹,闷头往火场里冲,仿佛这场大火与周围的人都不存在,眼睛只盯住一个地方:老太太的寝屋。她将老太太与小猫送回后,暂且安置在寝屋中。
“不能过去,火太大了。”谁在喊。她置若罔闻,目不斜视。
“别靠近!”有人从背后抱住她,不只一个,他们焦急万分,“不能过去!”
“放开!别拦着我!”李拈花又抓又挠地挣扎,声嘶力竭,“我让你们松开,都给我滚,滚!听到没有!”
“嚷什么嚷?哪里来没眼色的,这个时候还添什么乱?拖远点!”领班官差摆手,又几人扑上来,拖拽李拈花远离火场。
僻静处,差役警告:“那边危险,你好好在这儿待着!大伙儿已经忙得焦头烂额,没空照应你,别添乱。”
这回李拈花没有再奔回去,而是木头桩似的立在树下,默然望着被火吞噬的宅子、宅子里的老太太与小猫,以及属于她们的一切回忆。
瞳仁中黑色弥漫,五感变得极其敏锐。
她看不见那些为救火奔走的人,目光却被若无其事、指指点点的围观者占据。
她听不见“快救火!内中有没有人?快救人”的叫喊,只听得见事不关己的嬉笑声,与风凉话:“这样的火势,救不了的啦。”
“得作了什么样的孽,才能惹来这么一场大火。”
“总归是报应,恐怕会烧得渣都不剩。”
指甲掐进皮肉,脑中的弦断裂,仅余一道声音盘桓:“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这么对她们?为什么这么对我?你不仁我不义。”
“死,全部给我去死。”
“轰”一道惊天霹雳炸响。
人群骚动:“这是什么?”
“雪?不是才停了?”
“黑色的雪!”惊呼声此起彼伏。
隔两条街,一人站在屋檐下,注视着起火处。蓦地,他抬首,看着旁人眼中仍旧寂静的夜空里,风云聚啸,眉峰高高隆起。别人注意不到,他却看得清清楚楚,八方汇聚的魔气搅动翻滚如浪潮,其间紫电游走,闷雷轰鸣不断,仿佛有千军万马、无数魑魅魍魉,藏匿在广阔无垠的夜色中,对人间虎视眈眈,只等一声令下,就要扑下来吞噬所有生灵。
六街三市、街衢巷弄,牲畜被毁灭的气息惊醒,躁动不安起来,嘶鸣从彼到此,如波荡开。从睡梦中,被吵醒的人们,莫名所以,却不影响恐惧从门缝窗牖钻入,浸入他们的肌肤骨髓。
天又下起了雪,落在脸上冰冰凉凉,当游大仙发现,落在掌心里的雪是黑色时,再也维持不住镇定。急道一声“不好”,朝着火处发足狂奔。
等他赶到,场面已是一片混乱,雾狼肆虐,仍不断有黑雾落地,凝聚成狼。人群被吓得四散而逃,跑得慢的,免不了被扑倒在地,雾狼爪子轻轻一过,就在他们肩胛、胳膊上留下几道血痕。
四下张望、心急如焚的游大仙在火场外围一棵树下,找到陷入疯狂的李拈花。他冲上去用力拍打她的脸颊:“醒醒!趁尚未酿成大祸,快醒醒!”
见她无动于衷,连忙摸出几张符箓,送出。符箓贴住李拈花周身,符文闪光,好似连成一条金色绳索捆住李拈花。游大仙再拈一张,口念咒语,一声:“去。”挥出,符箓不偏不倚盖住李拈花额头。随即,他三两步跨上去,扛起李拈花就跑。
李拈花怒吼:“我不走!”
他喝道:“你饱受折磨、历经苦难,坚持下来,闯将出来,难道是为了堕魔?你对得起你自己吗?”
“啊——啊啊——啊”李拈花尖嚎,像头受伤的野兽,凄厉、愤怒地控诉,带着撕心裂肺的痛。
两人离开后,雾狼随之消失,聚拢的魔气也无声无息散去,留下一地狼藉。没有受伤的人拽起受伤的人,个个惊魂未定。
天快亮的时候,驻守南城的修士闻讯赶来,却是什么也没发现。
后来,城中多了一名头发花白的疯子,逢人就问:“为什么?你知道为什么吗?”
谁也不知道,她到底想要什么样的答案。
***
人间宣武十四年,李拈花疯的第一年。
仙门得到消息,据说是紫极城传出:神器中枢,奉天庙下的神器被极怨之血污染,遭到破坏。拥有神器的城池,比方临仙城的人们不敢托大,对修士敞开大门,修士再入临仙城。
宣武十五年,李拈花疯的第二年。
紫极城西北角雁栖山神器移入紫极城,东北角燕川城神器移交朝日山,云州神器被东海门所夺,引发雁栖城与燕川城人涌入紫极城,而云州人分流临仙城与东海。
宣武十六年,李拈花疯的第三年。
仙门以小神器结阵,在各大城池上方结下护佑其及周边的超级大阵。
临仙城,聚集围观的人们见七彩霞光从城池中央的华表柱直射苍穹,而后铺散开来。
“娘亲,好美。”不谙世事的小女孩指着绚烂的漫天云霞,高兴呼道。
“是啊,那是保护我们的。”她的母亲笑着解释。
“保护我们?它很厉害吗?”
“自然。”小女孩的爹爹告诉她,“这可是以神器为阵眼所结的大阵,什么妖魔鬼怪都不能突破。”他说得笃定,满脸自信,看见小女孩拍手呼“太好了”弯起眉眼。
然而小女孩看不到的地方,眉眼深处却是无尽的担忧。
修士们回来了,意味着妖族也将归来。
过去数年,没有修士也没有妖族的日子,那么平淡却又那么美好,那么美好却又那么短暂,短暂得令人怀念、令人回想起来就心痛。谁能喜欢命运掌握在他人手中的日子?
还真有人喜欢,七彩霞光消失在远方,意味着大阵完成。人群一半忧心忡忡,另一半欢欣鼓舞。
重聚的仙音阁修士走过,有人立即走上去,端茶送水,箪食壶浆,“我等日盼夜盼,终于盼得诸位归来,诸位请不要再丢下我们,没有你们,我们可怎么活下去呀!哎呀,咱们的一点心意,请诸位快快拿好。日后有什么需要尽管吩咐,我们的便是您的,只要诸位喜欢,我等双手奉上。小人们为诸位执鞭坠镫、鞍前马后、做牛做马,心甘情愿。”
送走修士,那人回头,触上旁人看“狗腿子”的目光,啐道:“你们懂个屁!别人保护你们呢,白眼狼们别不识好歹。”
有人道:“话虽如此,但也不必这般逢迎拍马,摆出一副狗腿子奴仆嘴脸吧?城池是大家的,有事时,咱们该与他们一同守护,才是道理。”
“守护?你守护个屁?你有什么本事守护?”
“那也比你没事时马屁拍得好,有事躲得人毛都不见好吧?”
“好好好。”两人正吵得起劲,有人拍手叫好。“狗腿子,好吃吗?”一名蓬头垢面的疯子扑上去抓住其中一人胳膊就咬。
那人冷不丁被她咬一口,疼得哇哇叫,抬手就打。
方才骂他狗腿子,与他吵架的人,拦住:“得了,一个呆子也值当计较。”
“呆子?哪儿来的?”
“疯好几年了。”其人叹息,“听说以前还是个修行人,不知遭逢什么打击,就疯了,你瞅她头发都白了。满城里跑,到处晃荡。在临仙城待久的人,多半都认识她,似乎叫,叫花泥还是什么。”
“没个亲人儿女什么的?”
两人停了吵架,闲聊起来。
“没有,无亲无故的。要我说,呆了也好,不知寒暑、无喜也无悲。”
“那倒是,咱们还成日里担心妖族再来,拼了命地讨好修士,她倒是连害怕也不懂得。”
“那是你,不是咱们。”
“我还不是为了大家好?”
李拈花趁机跑开,路过一家馒头铺子,女当家喊:“泥子,过来。”她乖乖走过去,女当家的塞给她一只馒头,“拿着,今日卖剩的。”她拿了咬一口,嘿嘿笑着跑开。
“一个疯子,连声谢也不会说,亏你日日记得,总给她剩一个。”旁家的道。
“孤苦伶仃的,太可怜了。”
步子有些疲累,不论是耗能过多,还是心被铁锤捶打了一回又一回,都让她筋疲力尽,只余勉励支撑。但她没有耽搁,因为老太太与小猫还在家中等她,因为今日是岁除夜,她们说好一起吃团圆宴,一起守岁,说好以后相依为命。
尚隔着两条街,李拈花就看见北面夜空被红光照亮,喧嚣声随风飘入耳中。那里是……那是她第二个家的方向!那是她该回去的地方!
李拈花发疯似的奔回去,起火的果然是老太太的宅子,此刻已是火势冲天,长风怒卷火舌狂,热浪汹涌,红霞铺满半边天。四下里,救火的、围观的,呼号奔走,喧嚣震天。巡夜的推来一只只装满水的大木桶,洒子汲水汲得要冒火星子,唧筒噗嗤噗嗤吐水,一杆杆火叉竖起,一架架梯子架起。四邻八舍也拎着自家水桶、端着铜盆,来来回回,脚底冒烟。
更夫哐当哐当狂敲梆子,远处望火楼的鼓咚咚咚敲得人心惶惶。
李拈花对这一切视若无睹,闷头往火场里冲,仿佛这场大火与周围的人都不存在,眼睛只盯住一个地方:老太太的寝屋。她将老太太与小猫送回后,暂且安置在寝屋中。
“不能过去,火太大了。”谁在喊。她置若罔闻,目不斜视。
“别靠近!”有人从背后抱住她,不只一个,他们焦急万分,“不能过去!”
“放开!别拦着我!”李拈花又抓又挠地挣扎,声嘶力竭,“我让你们松开,都给我滚,滚!听到没有!”
“嚷什么嚷?哪里来没眼色的,这个时候还添什么乱?拖远点!”领班官差摆手,又几人扑上来,拖拽李拈花远离火场。
僻静处,差役警告:“那边危险,你好好在这儿待着!大伙儿已经忙得焦头烂额,没空照应你,别添乱。”
这回李拈花没有再奔回去,而是木头桩似的立在树下,默然望着被火吞噬的宅子、宅子里的老太太与小猫,以及属于她们的一切回忆。
瞳仁中黑色弥漫,五感变得极其敏锐。
她看不见那些为救火奔走的人,目光却被若无其事、指指点点的围观者占据。
她听不见“快救火!内中有没有人?快救人”的叫喊,只听得见事不关己的嬉笑声,与风凉话:“这样的火势,救不了的啦。”
“得作了什么样的孽,才能惹来这么一场大火。”
“总归是报应,恐怕会烧得渣都不剩。”
指甲掐进皮肉,脑中的弦断裂,仅余一道声音盘桓:“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这么对她们?为什么这么对我?你不仁我不义。”
“死,全部给我去死。”
“轰”一道惊天霹雳炸响。
人群骚动:“这是什么?”
“雪?不是才停了?”
“黑色的雪!”惊呼声此起彼伏。
隔两条街,一人站在屋檐下,注视着起火处。蓦地,他抬首,看着旁人眼中仍旧寂静的夜空里,风云聚啸,眉峰高高隆起。别人注意不到,他却看得清清楚楚,八方汇聚的魔气搅动翻滚如浪潮,其间紫电游走,闷雷轰鸣不断,仿佛有千军万马、无数魑魅魍魉,藏匿在广阔无垠的夜色中,对人间虎视眈眈,只等一声令下,就要扑下来吞噬所有生灵。
六街三市、街衢巷弄,牲畜被毁灭的气息惊醒,躁动不安起来,嘶鸣从彼到此,如波荡开。从睡梦中,被吵醒的人们,莫名所以,却不影响恐惧从门缝窗牖钻入,浸入他们的肌肤骨髓。
天又下起了雪,落在脸上冰冰凉凉,当游大仙发现,落在掌心里的雪是黑色时,再也维持不住镇定。急道一声“不好”,朝着火处发足狂奔。
等他赶到,场面已是一片混乱,雾狼肆虐,仍不断有黑雾落地,凝聚成狼。人群被吓得四散而逃,跑得慢的,免不了被扑倒在地,雾狼爪子轻轻一过,就在他们肩胛、胳膊上留下几道血痕。
四下张望、心急如焚的游大仙在火场外围一棵树下,找到陷入疯狂的李拈花。他冲上去用力拍打她的脸颊:“醒醒!趁尚未酿成大祸,快醒醒!”
见她无动于衷,连忙摸出几张符箓,送出。符箓贴住李拈花周身,符文闪光,好似连成一条金色绳索捆住李拈花。游大仙再拈一张,口念咒语,一声:“去。”挥出,符箓不偏不倚盖住李拈花额头。随即,他三两步跨上去,扛起李拈花就跑。
李拈花怒吼:“我不走!”
他喝道:“你饱受折磨、历经苦难,坚持下来,闯将出来,难道是为了堕魔?你对得起你自己吗?”
“啊——啊啊——啊”李拈花尖嚎,像头受伤的野兽,凄厉、愤怒地控诉,带着撕心裂肺的痛。
两人离开后,雾狼随之消失,聚拢的魔气也无声无息散去,留下一地狼藉。没有受伤的人拽起受伤的人,个个惊魂未定。
天快亮的时候,驻守南城的修士闻讯赶来,却是什么也没发现。
后来,城中多了一名头发花白的疯子,逢人就问:“为什么?你知道为什么吗?”
谁也不知道,她到底想要什么样的答案。
***
人间宣武十四年,李拈花疯的第一年。
仙门得到消息,据说是紫极城传出:神器中枢,奉天庙下的神器被极怨之血污染,遭到破坏。拥有神器的城池,比方临仙城的人们不敢托大,对修士敞开大门,修士再入临仙城。
宣武十五年,李拈花疯的第二年。
紫极城西北角雁栖山神器移入紫极城,东北角燕川城神器移交朝日山,云州神器被东海门所夺,引发雁栖城与燕川城人涌入紫极城,而云州人分流临仙城与东海。
宣武十六年,李拈花疯的第三年。
仙门以小神器结阵,在各大城池上方结下护佑其及周边的超级大阵。
临仙城,聚集围观的人们见七彩霞光从城池中央的华表柱直射苍穹,而后铺散开来。
“娘亲,好美。”不谙世事的小女孩指着绚烂的漫天云霞,高兴呼道。
“是啊,那是保护我们的。”她的母亲笑着解释。
“保护我们?它很厉害吗?”
“自然。”小女孩的爹爹告诉她,“这可是以神器为阵眼所结的大阵,什么妖魔鬼怪都不能突破。”他说得笃定,满脸自信,看见小女孩拍手呼“太好了”弯起眉眼。
然而小女孩看不到的地方,眉眼深处却是无尽的担忧。
修士们回来了,意味着妖族也将归来。
过去数年,没有修士也没有妖族的日子,那么平淡却又那么美好,那么美好却又那么短暂,短暂得令人怀念、令人回想起来就心痛。谁能喜欢命运掌握在他人手中的日子?
还真有人喜欢,七彩霞光消失在远方,意味着大阵完成。人群一半忧心忡忡,另一半欢欣鼓舞。
重聚的仙音阁修士走过,有人立即走上去,端茶送水,箪食壶浆,“我等日盼夜盼,终于盼得诸位归来,诸位请不要再丢下我们,没有你们,我们可怎么活下去呀!哎呀,咱们的一点心意,请诸位快快拿好。日后有什么需要尽管吩咐,我们的便是您的,只要诸位喜欢,我等双手奉上。小人们为诸位执鞭坠镫、鞍前马后、做牛做马,心甘情愿。”
送走修士,那人回头,触上旁人看“狗腿子”的目光,啐道:“你们懂个屁!别人保护你们呢,白眼狼们别不识好歹。”
有人道:“话虽如此,但也不必这般逢迎拍马,摆出一副狗腿子奴仆嘴脸吧?城池是大家的,有事时,咱们该与他们一同守护,才是道理。”
“守护?你守护个屁?你有什么本事守护?”
“那也比你没事时马屁拍得好,有事躲得人毛都不见好吧?”
“好好好。”两人正吵得起劲,有人拍手叫好。“狗腿子,好吃吗?”一名蓬头垢面的疯子扑上去抓住其中一人胳膊就咬。
那人冷不丁被她咬一口,疼得哇哇叫,抬手就打。
方才骂他狗腿子,与他吵架的人,拦住:“得了,一个呆子也值当计较。”
“呆子?哪儿来的?”
“疯好几年了。”其人叹息,“听说以前还是个修行人,不知遭逢什么打击,就疯了,你瞅她头发都白了。满城里跑,到处晃荡。在临仙城待久的人,多半都认识她,似乎叫,叫花泥还是什么。”
“没个亲人儿女什么的?”
两人停了吵架,闲聊起来。
“没有,无亲无故的。要我说,呆了也好,不知寒暑、无喜也无悲。”
“那倒是,咱们还成日里担心妖族再来,拼了命地讨好修士,她倒是连害怕也不懂得。”
“那是你,不是咱们。”
“我还不是为了大家好?”
李拈花趁机跑开,路过一家馒头铺子,女当家喊:“泥子,过来。”她乖乖走过去,女当家的塞给她一只馒头,“拿着,今日卖剩的。”她拿了咬一口,嘿嘿笑着跑开。
“一个疯子,连声谢也不会说,亏你日日记得,总给她剩一个。”旁家的道。
“孤苦伶仃的,太可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