鹈鹕见少年们散开走远,这才扑闪扑闪翅膀,一摇一摆的蹒跚回长风送月馆。
小师叔刚被跟着呵斥完,见长老也走远了,紧绷的面容这才放松,依旧倚在檐下看着鹈鹕发笑。
那鹈鹕溜进院内,直扑小师叔!
但它可没有对着小师叔张嘴吞人,而是伸长脖颈,亲昵的在小师叔身上蹭来蹭去!
小师叔笑着拍拍它的头,任由它蹭个够!
“识途!水缸里今日份例的鱼已送到,你要不要吃?”
这鹈鹕竟然有名字。
它似乎听得懂小师叔的话,听小师叔问他,立刻欢快的叫起来,直奔院内的大水缸,扑过去,张开大嘴叨鱼吃!
如此熟门熟路,显然,早就习以为常了!
原本,震州城水路发达,鱼虾不缺。
鹈鹕是水鸟,平日自由游荡在震州城内外,捕捉觅食,自己就可以养活自己。
但小师叔喂大了它,还是习惯的在院内保留了当初的大水缸,每日有弟子专门捉鱼放入缸内,留着鹈鹕回来吃。
这鹈鹕也颇有意思,虽然在外面可以喂饱自己,但还是喜欢每日来小师叔院内的水缸捉鱼吃,就像当初,它被小师叔救下、捡回、喂大那样。
这一人一鸟的渊源,还颇有意趣!
那是两年前的一天,小师叔在码头带队接船。
九州幅员辽阔,地大物博,物产丰富!
各地因地域、气候差异,果蔬饮食、特产风物颇有不同。
故而,常有商队往来货物,供各地使用、品尝。
那次,是一艘从离州始发,途经巽州,终到震州的货船。
船上有离州的荔枝,巽州的茶。
因担心新鲜的荔枝腐坏,所以这次是用的桨轮大船!
摇的很快,又幸而赶上一路顺风,几日便到。
小师叔正指挥门中弟子搬卸货物,眼力极佳的他,一眼就看到了一侧船梆木板缝隙的异样之处。
仔细一看,竟是一只很丑很丑的灰色绒毛长嘴幼鸟!
不知什么原因,它的嘴巴紧紧的钉进了船梆木板的缝隙间,不知饿了多久,已经瘦骨嶙嶙,奄奄一息。
这船自离州始发,途径巽州靠岸,一路辗转来到震州。
也不知道这只幼鸟是从哪里不小心登船,一路钉在船上随水而来。
小师叔走近,拨了拨鸟身,还是温的、软的。
急忙拔了出来,那幼鸟无力的张了张嘴巴,示意自己还活着。
小师叔紧急灌了些水,那鸟渴坏了,虽无力气,却喝的很是着急。
又捉了些小鱼,怕它无力咀嚼,碾成细细鱼泥,喂了它,这才算彻底救了这只小鸟。
“这是什么鸟?”
震州本地没人见过,大家都不认识。
最后还是见多识广的船夫告诉他:
“这是醍醐幼鸟!
离州、巽州都有。
看来这家伙的方向感不怎么好,很少有鹈鹕撞上船梆,把自己钉在缝隙里的。
我们走了这么久,都没人注意到。
幸亏你眼力好,看到救了它。
不然再这么钉一段时间,这鸟不是渴死也饿死了。
看来你和它有缘,就养着吧!
这震州水道发达,不缺鱼虾,养的活它。”
就这样,小师叔将这只鹈鹕幼鸟带回长风送月馆,还特别为它安置了一个大水缸,每日捉鱼喂他。
随着养大接触时日渐多,小师叔便明白,为什么这只鸟会钉在船梆上了。
原来,果真像那船夫所说,这只醍醐的方向感不怎么好,东西南北不分,经常迷路。
只知横冲乱撞!
偏偏劲还挺大,又不会止步刹车。
常常扑腾着翅膀,转着转着就一头栽到什么地方,嘴巴直接扎进去!
有时候是竹制的柜子缝隙处,有时候是窗户上的窗户纸。
若是窗户纸还好,那小醍醐自己能挣脱出来。
若是竹柜缝隙处,则又需要小师叔帮它拔出来。
以至于,一段时间内,门派负责裱糊窗户的弟子非常奇怪,小师叔的窗户纸怎么一个洞接一个洞,破损的如此频繁?
沐随给它起名叫“识途”,期望它能识得路途,不再迷路。
这鸟越长越大,羽毛也渐渐变了颜色。
从灰色蜕为白色,只在双翅尖端略保留有一段灰。
嘴巴是好看的桃红色,越来越宽大直长。
嘴下的喉囊也日渐扩缩明显。
体型自不必说,到最后,这只鹈鹕展翅已有一人之长!
真想不到,当初那个小不点,如今居然可以长这么大!
又漂亮又巨大到让人惊奇的地步!
这只长大了的醍醐,嘴大,心大,胆子大!
它什么都敢张开大嘴去尝试能不能吞下!
连震州的师兄弟也没有逃过,一个个的脑袋、脖子、胳膊、大腿都被它的大嘴丈量、夹过、吞下!
好在它嘴里无牙,全靠嘴下皮囊生吞,所以也不会有什么人被夹伤。
这些师门弟子长得实在太大,它丈量比划之下,发现吞不下去,几次三番后,这才作罢。
如此不同凡响的举止,在天声门内,日渐声名远播!
识途格外受年轻弟子的喜爱,只要遇见它,大家都喜欢逗弄它玩。
但似乎是小师叔从小给它养到大的缘故,长大后的它,谁也招安不了,最爱也只爱跟着小师叔!
每日必回长风送月馆,尤其喜欢在沐随的画室里捣乱!
好在长大后的醍醐终于不迷路了,再也不用小师叔将它从什么地方拔出来!
……
随着鹈鹕的长大,水缸里的鱼早就从小鱼变成中鱼、大鱼、特大鱼了!
识途其实早就在外面吃饱了,回到小师叔这里,只是吞了两条大鱼,就不再吃了。
追着小师叔要玩闹。
却不料在此时,长风送月馆竟来了一位不速之客!
只见,一只头顶有一团黑色印记的白色猫咪,不知什么时候已悄悄的潜入了院内。
它的尾巴尖也有和头顶那团毛发一样的黑色印记,此刻正高高翘起。
见鹈鹕已远离了水缸,这只猫咪竟悄无声息的突然跳上水缸边沿,静静地盯着缸内的鱼。
突然,毫不客气!
一伸爪!
竟真被它用爪子勾出一条和它差不多大的鱼!
而后迅速用嘴死死咬住,跳下缸沿,拖着就往院外走!
那大鱼死命挣扎!
这只猫咪就死咬着不松口,强拖着,踉踉跄跄的向外走去!
好巧不巧,全程都被小师叔看在眼里!
他一眼就认出,这是在太岳门花睡小筑的海棠树下,那只对他远远哈气凶巴巴的猫咪!
是他心生爱慕的小姑娘的爱宠!
并不阻止,只是在一旁看着热闹发笑。
此刻,识途鸟反应再迟钝也发现了!
看到居然有一只猫在抢专属于它的鱼!
当然不能容忍!
立刻大叫着,张开翅膀,一摇一摆的冲过去!
张开大嘴,直对着猫咪,不停的比划,夹来夹去!
妄图连猫带鱼的都吞到嘴里!
那猫显然也不是好惹的!
一边死咬住挣扎扭动的鱼,一边伸出一只爪子还击!
小师叔生怕猫咪受伤,立刻制止了识途鸟,任由那只猫咪离去。
那只猫扭头撇了他俩一眼,嘴中叼着,始终没有松口,依旧踉踉跄跄的拖着那条鱼去找它的主人了!
于是,从长风送月馆到艮州弟子住处的一路上,所有途经的弟子都看见了这样一个奇观:
一只猫拖着一条和它差不多大的还在奋力挣扎的鱼,趔趔趄趄的直奔太岳门住处而去!
鹈鹕很不满,扑闪着翅膀对着小师叔大叫。
小师叔只是拍拍它的头,算作安抚。
想了想,却转身出去了。
直接去了后厨,找了每日帮他捉鱼的师侄。
此人名叫张往,是天声门兼任勤杂的弟子。
“小师叔,您怎么来后厨了?可有什么吩咐?”
小师叔开口:“是有一件事,要麻烦小师侄!”
“不麻烦!不麻烦!小师叔您只管说。”
大家都是同龄人,本就容易亲近。
小师叔平日又不像那些师叔师伯一样严肃严厉,师侄们还是很喜欢小师叔的。
小师叔耳朵尖微微有些发红:“我想麻烦你,将长风送月馆每日的鱼全都换成小鱼。”
“哦?怎么?识途挑食了吗?是不爱吃大鱼了吗?”
小师叔有些不好意思:
“不是!是我为了作画用!”
“哦!小师叔要画画啊!
好呀!没问题!
明天开始,就全都换成小鱼!”
中书君的名号可不是白叫的,一听是要画画,张往立刻支持!
小师叔:“多谢!”
张往忙摆摆手:
“不必客气!小师叔!
等画画好了,让我赏析赏析就好!
中书君的画作,可是千金难得!
先让师侄一饱眼福吧!”
小师叔罕见的脸红了。
对着张往回了礼,并没有说好,也没有说不好。
竟有些意外的忽然腼腆,逃也似的迅速走掉了!
……
小师叔刚被跟着呵斥完,见长老也走远了,紧绷的面容这才放松,依旧倚在檐下看着鹈鹕发笑。
那鹈鹕溜进院内,直扑小师叔!
但它可没有对着小师叔张嘴吞人,而是伸长脖颈,亲昵的在小师叔身上蹭来蹭去!
小师叔笑着拍拍它的头,任由它蹭个够!
“识途!水缸里今日份例的鱼已送到,你要不要吃?”
这鹈鹕竟然有名字。
它似乎听得懂小师叔的话,听小师叔问他,立刻欢快的叫起来,直奔院内的大水缸,扑过去,张开大嘴叨鱼吃!
如此熟门熟路,显然,早就习以为常了!
原本,震州城水路发达,鱼虾不缺。
鹈鹕是水鸟,平日自由游荡在震州城内外,捕捉觅食,自己就可以养活自己。
但小师叔喂大了它,还是习惯的在院内保留了当初的大水缸,每日有弟子专门捉鱼放入缸内,留着鹈鹕回来吃。
这鹈鹕也颇有意思,虽然在外面可以喂饱自己,但还是喜欢每日来小师叔院内的水缸捉鱼吃,就像当初,它被小师叔救下、捡回、喂大那样。
这一人一鸟的渊源,还颇有意趣!
那是两年前的一天,小师叔在码头带队接船。
九州幅员辽阔,地大物博,物产丰富!
各地因地域、气候差异,果蔬饮食、特产风物颇有不同。
故而,常有商队往来货物,供各地使用、品尝。
那次,是一艘从离州始发,途经巽州,终到震州的货船。
船上有离州的荔枝,巽州的茶。
因担心新鲜的荔枝腐坏,所以这次是用的桨轮大船!
摇的很快,又幸而赶上一路顺风,几日便到。
小师叔正指挥门中弟子搬卸货物,眼力极佳的他,一眼就看到了一侧船梆木板缝隙的异样之处。
仔细一看,竟是一只很丑很丑的灰色绒毛长嘴幼鸟!
不知什么原因,它的嘴巴紧紧的钉进了船梆木板的缝隙间,不知饿了多久,已经瘦骨嶙嶙,奄奄一息。
这船自离州始发,途径巽州靠岸,一路辗转来到震州。
也不知道这只幼鸟是从哪里不小心登船,一路钉在船上随水而来。
小师叔走近,拨了拨鸟身,还是温的、软的。
急忙拔了出来,那幼鸟无力的张了张嘴巴,示意自己还活着。
小师叔紧急灌了些水,那鸟渴坏了,虽无力气,却喝的很是着急。
又捉了些小鱼,怕它无力咀嚼,碾成细细鱼泥,喂了它,这才算彻底救了这只小鸟。
“这是什么鸟?”
震州本地没人见过,大家都不认识。
最后还是见多识广的船夫告诉他:
“这是醍醐幼鸟!
离州、巽州都有。
看来这家伙的方向感不怎么好,很少有鹈鹕撞上船梆,把自己钉在缝隙里的。
我们走了这么久,都没人注意到。
幸亏你眼力好,看到救了它。
不然再这么钉一段时间,这鸟不是渴死也饿死了。
看来你和它有缘,就养着吧!
这震州水道发达,不缺鱼虾,养的活它。”
就这样,小师叔将这只鹈鹕幼鸟带回长风送月馆,还特别为它安置了一个大水缸,每日捉鱼喂他。
随着养大接触时日渐多,小师叔便明白,为什么这只鸟会钉在船梆上了。
原来,果真像那船夫所说,这只醍醐的方向感不怎么好,东西南北不分,经常迷路。
只知横冲乱撞!
偏偏劲还挺大,又不会止步刹车。
常常扑腾着翅膀,转着转着就一头栽到什么地方,嘴巴直接扎进去!
有时候是竹制的柜子缝隙处,有时候是窗户上的窗户纸。
若是窗户纸还好,那小醍醐自己能挣脱出来。
若是竹柜缝隙处,则又需要小师叔帮它拔出来。
以至于,一段时间内,门派负责裱糊窗户的弟子非常奇怪,小师叔的窗户纸怎么一个洞接一个洞,破损的如此频繁?
沐随给它起名叫“识途”,期望它能识得路途,不再迷路。
这鸟越长越大,羽毛也渐渐变了颜色。
从灰色蜕为白色,只在双翅尖端略保留有一段灰。
嘴巴是好看的桃红色,越来越宽大直长。
嘴下的喉囊也日渐扩缩明显。
体型自不必说,到最后,这只鹈鹕展翅已有一人之长!
真想不到,当初那个小不点,如今居然可以长这么大!
又漂亮又巨大到让人惊奇的地步!
这只长大了的醍醐,嘴大,心大,胆子大!
它什么都敢张开大嘴去尝试能不能吞下!
连震州的师兄弟也没有逃过,一个个的脑袋、脖子、胳膊、大腿都被它的大嘴丈量、夹过、吞下!
好在它嘴里无牙,全靠嘴下皮囊生吞,所以也不会有什么人被夹伤。
这些师门弟子长得实在太大,它丈量比划之下,发现吞不下去,几次三番后,这才作罢。
如此不同凡响的举止,在天声门内,日渐声名远播!
识途格外受年轻弟子的喜爱,只要遇见它,大家都喜欢逗弄它玩。
但似乎是小师叔从小给它养到大的缘故,长大后的它,谁也招安不了,最爱也只爱跟着小师叔!
每日必回长风送月馆,尤其喜欢在沐随的画室里捣乱!
好在长大后的醍醐终于不迷路了,再也不用小师叔将它从什么地方拔出来!
……
随着鹈鹕的长大,水缸里的鱼早就从小鱼变成中鱼、大鱼、特大鱼了!
识途其实早就在外面吃饱了,回到小师叔这里,只是吞了两条大鱼,就不再吃了。
追着小师叔要玩闹。
却不料在此时,长风送月馆竟来了一位不速之客!
只见,一只头顶有一团黑色印记的白色猫咪,不知什么时候已悄悄的潜入了院内。
它的尾巴尖也有和头顶那团毛发一样的黑色印记,此刻正高高翘起。
见鹈鹕已远离了水缸,这只猫咪竟悄无声息的突然跳上水缸边沿,静静地盯着缸内的鱼。
突然,毫不客气!
一伸爪!
竟真被它用爪子勾出一条和它差不多大的鱼!
而后迅速用嘴死死咬住,跳下缸沿,拖着就往院外走!
那大鱼死命挣扎!
这只猫咪就死咬着不松口,强拖着,踉踉跄跄的向外走去!
好巧不巧,全程都被小师叔看在眼里!
他一眼就认出,这是在太岳门花睡小筑的海棠树下,那只对他远远哈气凶巴巴的猫咪!
是他心生爱慕的小姑娘的爱宠!
并不阻止,只是在一旁看着热闹发笑。
此刻,识途鸟反应再迟钝也发现了!
看到居然有一只猫在抢专属于它的鱼!
当然不能容忍!
立刻大叫着,张开翅膀,一摇一摆的冲过去!
张开大嘴,直对着猫咪,不停的比划,夹来夹去!
妄图连猫带鱼的都吞到嘴里!
那猫显然也不是好惹的!
一边死咬住挣扎扭动的鱼,一边伸出一只爪子还击!
小师叔生怕猫咪受伤,立刻制止了识途鸟,任由那只猫咪离去。
那只猫扭头撇了他俩一眼,嘴中叼着,始终没有松口,依旧踉踉跄跄的拖着那条鱼去找它的主人了!
于是,从长风送月馆到艮州弟子住处的一路上,所有途经的弟子都看见了这样一个奇观:
一只猫拖着一条和它差不多大的还在奋力挣扎的鱼,趔趔趄趄的直奔太岳门住处而去!
鹈鹕很不满,扑闪着翅膀对着小师叔大叫。
小师叔只是拍拍它的头,算作安抚。
想了想,却转身出去了。
直接去了后厨,找了每日帮他捉鱼的师侄。
此人名叫张往,是天声门兼任勤杂的弟子。
“小师叔,您怎么来后厨了?可有什么吩咐?”
小师叔开口:“是有一件事,要麻烦小师侄!”
“不麻烦!不麻烦!小师叔您只管说。”
大家都是同龄人,本就容易亲近。
小师叔平日又不像那些师叔师伯一样严肃严厉,师侄们还是很喜欢小师叔的。
小师叔耳朵尖微微有些发红:“我想麻烦你,将长风送月馆每日的鱼全都换成小鱼。”
“哦?怎么?识途挑食了吗?是不爱吃大鱼了吗?”
小师叔有些不好意思:
“不是!是我为了作画用!”
“哦!小师叔要画画啊!
好呀!没问题!
明天开始,就全都换成小鱼!”
中书君的名号可不是白叫的,一听是要画画,张往立刻支持!
小师叔:“多谢!”
张往忙摆摆手:
“不必客气!小师叔!
等画画好了,让我赏析赏析就好!
中书君的画作,可是千金难得!
先让师侄一饱眼福吧!”
小师叔罕见的脸红了。
对着张往回了礼,并没有说好,也没有说不好。
竟有些意外的忽然腼腆,逃也似的迅速走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