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厂虽是得皇上信任,自立一派,可论起实力,根本不及锦衣卫,不论是出谋划策,还是审查缉捕皆逊于锦衣卫。
为此,宋昭的脾气越来越差。每当回忆起多年前,雪地凛风中,他曾欺辱谢文忠的场面都懊悔万分,若非那日气盛,也不会得罪谢珩。
二人赤手空拳过了不下十招,宋昭一直处于下风,谢珩招招拿捏他的软肋,他在空中旋身一跃,脚上存了力气,借着外力正中踢到宋昭胸口处,对方不出意外的摔倒在地。
只是,比方云丞狼狈多了。
一个小物件从宋昭怀中悄然掉落,谢珩抢先一步拾在手心。
东厂下属见督主被踢倒在地,动作敏捷:“督主,您没事吧。”
“您快起身。”
哪料宋昭推开身旁人,双目瞪着谢珩,字字句句皆是从齿缝中磨挤而出:“谢珩,将此物还给本督!”
谢珩没搭腔,摊开掌心观摩此物,这玉佩刻的精致,雕刻的材料却并不稀有。
这个,他只觉得有些眼熟……貌似从哪儿见过。
可此物是宋昭的东西。
谢珩未深想,只是尽可能的去记住此图案,他既是觉得眼熟,定是从哪儿见过此物。
刹那间,宋昭一把夺过玉佩,怒视他:“今日本督败于你手,那又如何?若是在朝堂之上,你未必能赢过本督。”
谢珩冷笑,学着他方才的动作打了打手上的灰尘:“那我们朝堂上见。”
宋昭转身将要离去,突然想起什么,他停步又道:“谢大人,为了区区一条狗便这般动怒。”随后用鄙夷的目光看向方云丞,淡淡说,“不值得。”
“值不值得也并非一个外人说得。”谢珩喊道:“方云丞。”
几步外的少年听闻即刻应:“大人。”他并未顾及内伤。
“今日这口气我暂且替你出了,来日若是再被其他不识好歹的狗欺负,那便是你的问题,对外也莫要说是锦衣卫的人。”谢珩眼皮稍微抬抬,双眸盯着宋昭,接着补足后半句,“锦衣卫,不同狗一般见识。”
宋昭气的难以言明:“你……”
方云丞接上话,“是,大人,卑职谨记。”
二人配合默契,无非就是想要给他个下马威,宋昭紧握双拳恨得咬牙切齿。
放在当年,他正得皇上青睐,朝中大臣无一敢如他这般对他,可东厂势力一手遮天,因得罪之人甚多,各位大臣联合奏书弹劾宋昭,故而引起皇上注意。
后因他太过强势,皇上削弱了东厂人手,虽是势力大减,宋昭仍不改当年作风。
箫弋在一旁观战,他未与宋昭有过正面相交,此事行的小心。
宋昭来此的目的便是想要探查谢珩关于此案的进度,必要时再给他们使些绊子,阻碍查案进度,哪曾想谢珩竟然会为了一个下属而与他大打出手。
宋昭暴戾恣睢,唯有在谢珩这儿常常吃了哑巴亏。
他走时未放下一句话,踱步而出。
方云丞因挨了宋昭一掌脚步趔趄,谢珩走过去:“我们先回北镇抚司,你的伤待我们回去便找郎中医治。”
“一切听从大人的。”
谢珩等人离开时,示意性的朝身后的主人微微点头。
张夫人明白意思,简单行了礼:“谢大人慢走。”
“叨扰了。”
……
回去的路上,谢珩让多余的人手带着方云丞率先回去,并且请了大夫医治,虽说伤情并不严重,可他看的清楚,宋昭那一掌若是强接,以方云丞的功力也是吃力。
谢珩一直在想,回想张夫人的行为作端,似乎并未有任何可疑之处。
可郑小梅却口口咬定是她所为,莫不是他们忽略了什么。
张洲身上的伤来自不同的两处伤口,明显是两人所为,致命伤是簪子所伤,腹部是刀,如果当真是张夫人,那被簪子所杀的致命伤更有可能是她。
谢珩苦愁凶器被藏在何处,恍惚间,他突然想起从宋昭身上掉落的那枚玉佩。
上面的花纹……
他瞳孔猛然放大。
是张洲手心处印下来的图案!
他不会记错,若真如此,那日绑架叶清宜的黑衣人就是……东厂的人!
箫弋看出端倪,问道:“阿珩,你在想什么?”
“今日我们约见张夫人,你不觉得,她同我们说话时,处处都在避及张洲的死。”谢珩回忆着她的举止,“后面我们问出来的问题,她都对答如流,好像早就做好了准备来应对我们。”
“我也有察觉,她的回答滴水不漏,让人找不到缺陷,可越是刻意的伪装,她便越有嫌疑。”箫弋逐步分析,言行中无丝毫纨绔之意,“对了,还有一事。”
谢珩与他并肩而行,二人身高无差,侧脸看去:“你说。”
“我虽不常住京城,也并未与宋昭正面打过交道,可他的名号还是有所耳闻。”他环住胳膊,目视前方,眼神中皆是快意,“此人只道是欺软怕硬,想必在朝中没少污了皇上尊耳,你万不能小觑他。”
“嗯,今日并非我第一次与他交道,无需担心。”
那图案他不会认错。
若此案是张夫人所为,她一介妇人,多半是因为感情一事争风吃醋,那无端消失的火器与万两金银,想必她也难以带走。
可若是东厂所为,用处便大了。
谢珩联想绑架叶清宜的那群黑衣人,手臂上的相同图案让他觉得,宋昭似乎瞒着他们所有人在做一件大事。
而张洲手里的军事火器刚好有助于他。
天色落幕,晚间的夕阳悄然而下,犹如书写的篇章在晚霞降下时,完成了今日的篇幅。他们近真相又近了一步,在时间上却又少了一日。
谢珩和箫弋走在宜州城街,他们看着落幕的夕阳,心中有了时间概念。
街道上忽而跑来一群学堂归来的孩子,手中拿着书本无忧无虑的跑着,他们似是在与风较量,看看谁能最先跑回家。
箫弋目睹他们嬉笑玩闹,觉得好玩,并未多想。
在此刻,突然有一孩童无意撞到谢珩,他惊恐的眼神望着眼前高大威武的男人,说不怕,那是假的,嘴上连声道歉。
未等谢珩说话,箫弋一把揽过孩子,蹲下来和他讲话:“小孩,快回家吧。”
他抢先谢珩说话,要知道,谢珩讨厌别人弄脏他的衣服,箫弋清楚记得,之前有个孩子用吃了糖葫芦的手摸了他的衣角,谢珩脸黑的几乎想将那孩子一同关进诏狱。
这次又被他看见,怎么也要救这小孩一命吧。
小孩刚要走,谢珩及时道:“站住。”
“……”箫弋尴尬笑着,“他这么小,不至于惹你动怒吧?”
谢珩没答,只是走进那孩子。
箫弋顿感压抑,不好的预感涌上心头,他委身向前一站,挡住那孩子,“阿珩,你不会吧?我们许久未见,你当真连孩子都不放过了?”
“……”
谢珩捡起地上被吓掉的书本,抬手推开箫弋,他眸子压低,注视眼前的小人:“你的书本掉了,拿好。”
小孩被这举动险些要吓哭,迟疑片刻,他唯唯诺诺的接过来,面对身着飞鱼服的谢珩,他小心道了句:“谢谢哥哥。”
“快回家吧。”
箫弋:“……”
说好的吓哭小孩的锦衣卫大魔王哪去了?!
这还是谢珩?
怎么些许时日未见,谢珩似是变了个人,变得如此陌生。
小孩接过书来开心跑回家,谢珩逐步向前走着,唯有箫弋一人似是见了什么罕见东西迟迟发愣,见谢珩这般奇怪,他追上去诘问。
“你怎么了?你方才那么温柔的同一个小孩讲话?!”他猛地拍了拍自己脑门,“我没做梦吧,这还是你吗,阿珩,你老实告诉我你经历了什么。”
“胡言乱语什么。”
“你从前可是很讨厌小孩的,怎么成了亲就变了个人……”他突然意识到什么,反应过来,“成亲?”
“又想说什么?”
箫弋加快步子,继续道:“莫不是你近日的古怪行为都是清宜改变的你?”
“清宜不是你叫的。”
“啊?”他打了个寒颤,“我如何就叫不得了。”
谢珩一心顾着方才的新发现,并未与他过多口舌相争。
张洲的案子桎梏着他难以呼吸,案子迟迟不破,接下来被人看作笑话的,便是锦衣卫,朝堂如战场,他必须时刻警惕。
平民百姓见了自是能避则避,谢珩早已习惯。
箫弋还是妥协:“行吧,看在你最近心情这么好的份上,我也不扫你兴,尽量不当你面喊就是了。”
“嗯。”
“今日你为何带了方云丞出来,怎么没带程七?”
“他有别的任务要做。”
“什么任务?”
“去百花楼,调查这位金兰姑娘。”
原来所有事他都安排妥当,未知的线索他也花费了大量精力找寻,箫弋见谢珩如此,便知晓皇上看重他的原因,所以他从不嫉妒。
谢珩初入朝中便赢得了个好名声,年少有位的指挥使之子,何人敢小瞧了。
箫弋望着他的背影,回忆起初次相识时,在南镇抚司通往历练的最后一关,他记得清晰,在听到最后的要求时,所有人眸中暗淡,心中悬着的利刃彻底没了希望。
只有谢珩,他挥动手中拿强有力的快刀,毅然决绝的将出题人斩杀。
仅剩的几人和他一样,用一种诧异的眼神看向谢珩,而刚刚那名锦衣卫的血,此刻还在谢珩的刀尖处滴滴滑落。
黑暗中的恐慌不断蔓延,似是想要吞噬诏狱中侥幸活下来的他们。
而这一幕,箫弋不知怎么,突然从他的背影中看到了少时的谢珩。
为此,宋昭的脾气越来越差。每当回忆起多年前,雪地凛风中,他曾欺辱谢文忠的场面都懊悔万分,若非那日气盛,也不会得罪谢珩。
二人赤手空拳过了不下十招,宋昭一直处于下风,谢珩招招拿捏他的软肋,他在空中旋身一跃,脚上存了力气,借着外力正中踢到宋昭胸口处,对方不出意外的摔倒在地。
只是,比方云丞狼狈多了。
一个小物件从宋昭怀中悄然掉落,谢珩抢先一步拾在手心。
东厂下属见督主被踢倒在地,动作敏捷:“督主,您没事吧。”
“您快起身。”
哪料宋昭推开身旁人,双目瞪着谢珩,字字句句皆是从齿缝中磨挤而出:“谢珩,将此物还给本督!”
谢珩没搭腔,摊开掌心观摩此物,这玉佩刻的精致,雕刻的材料却并不稀有。
这个,他只觉得有些眼熟……貌似从哪儿见过。
可此物是宋昭的东西。
谢珩未深想,只是尽可能的去记住此图案,他既是觉得眼熟,定是从哪儿见过此物。
刹那间,宋昭一把夺过玉佩,怒视他:“今日本督败于你手,那又如何?若是在朝堂之上,你未必能赢过本督。”
谢珩冷笑,学着他方才的动作打了打手上的灰尘:“那我们朝堂上见。”
宋昭转身将要离去,突然想起什么,他停步又道:“谢大人,为了区区一条狗便这般动怒。”随后用鄙夷的目光看向方云丞,淡淡说,“不值得。”
“值不值得也并非一个外人说得。”谢珩喊道:“方云丞。”
几步外的少年听闻即刻应:“大人。”他并未顾及内伤。
“今日这口气我暂且替你出了,来日若是再被其他不识好歹的狗欺负,那便是你的问题,对外也莫要说是锦衣卫的人。”谢珩眼皮稍微抬抬,双眸盯着宋昭,接着补足后半句,“锦衣卫,不同狗一般见识。”
宋昭气的难以言明:“你……”
方云丞接上话,“是,大人,卑职谨记。”
二人配合默契,无非就是想要给他个下马威,宋昭紧握双拳恨得咬牙切齿。
放在当年,他正得皇上青睐,朝中大臣无一敢如他这般对他,可东厂势力一手遮天,因得罪之人甚多,各位大臣联合奏书弹劾宋昭,故而引起皇上注意。
后因他太过强势,皇上削弱了东厂人手,虽是势力大减,宋昭仍不改当年作风。
箫弋在一旁观战,他未与宋昭有过正面相交,此事行的小心。
宋昭来此的目的便是想要探查谢珩关于此案的进度,必要时再给他们使些绊子,阻碍查案进度,哪曾想谢珩竟然会为了一个下属而与他大打出手。
宋昭暴戾恣睢,唯有在谢珩这儿常常吃了哑巴亏。
他走时未放下一句话,踱步而出。
方云丞因挨了宋昭一掌脚步趔趄,谢珩走过去:“我们先回北镇抚司,你的伤待我们回去便找郎中医治。”
“一切听从大人的。”
谢珩等人离开时,示意性的朝身后的主人微微点头。
张夫人明白意思,简单行了礼:“谢大人慢走。”
“叨扰了。”
……
回去的路上,谢珩让多余的人手带着方云丞率先回去,并且请了大夫医治,虽说伤情并不严重,可他看的清楚,宋昭那一掌若是强接,以方云丞的功力也是吃力。
谢珩一直在想,回想张夫人的行为作端,似乎并未有任何可疑之处。
可郑小梅却口口咬定是她所为,莫不是他们忽略了什么。
张洲身上的伤来自不同的两处伤口,明显是两人所为,致命伤是簪子所伤,腹部是刀,如果当真是张夫人,那被簪子所杀的致命伤更有可能是她。
谢珩苦愁凶器被藏在何处,恍惚间,他突然想起从宋昭身上掉落的那枚玉佩。
上面的花纹……
他瞳孔猛然放大。
是张洲手心处印下来的图案!
他不会记错,若真如此,那日绑架叶清宜的黑衣人就是……东厂的人!
箫弋看出端倪,问道:“阿珩,你在想什么?”
“今日我们约见张夫人,你不觉得,她同我们说话时,处处都在避及张洲的死。”谢珩回忆着她的举止,“后面我们问出来的问题,她都对答如流,好像早就做好了准备来应对我们。”
“我也有察觉,她的回答滴水不漏,让人找不到缺陷,可越是刻意的伪装,她便越有嫌疑。”箫弋逐步分析,言行中无丝毫纨绔之意,“对了,还有一事。”
谢珩与他并肩而行,二人身高无差,侧脸看去:“你说。”
“我虽不常住京城,也并未与宋昭正面打过交道,可他的名号还是有所耳闻。”他环住胳膊,目视前方,眼神中皆是快意,“此人只道是欺软怕硬,想必在朝中没少污了皇上尊耳,你万不能小觑他。”
“嗯,今日并非我第一次与他交道,无需担心。”
那图案他不会认错。
若此案是张夫人所为,她一介妇人,多半是因为感情一事争风吃醋,那无端消失的火器与万两金银,想必她也难以带走。
可若是东厂所为,用处便大了。
谢珩联想绑架叶清宜的那群黑衣人,手臂上的相同图案让他觉得,宋昭似乎瞒着他们所有人在做一件大事。
而张洲手里的军事火器刚好有助于他。
天色落幕,晚间的夕阳悄然而下,犹如书写的篇章在晚霞降下时,完成了今日的篇幅。他们近真相又近了一步,在时间上却又少了一日。
谢珩和箫弋走在宜州城街,他们看着落幕的夕阳,心中有了时间概念。
街道上忽而跑来一群学堂归来的孩子,手中拿着书本无忧无虑的跑着,他们似是在与风较量,看看谁能最先跑回家。
箫弋目睹他们嬉笑玩闹,觉得好玩,并未多想。
在此刻,突然有一孩童无意撞到谢珩,他惊恐的眼神望着眼前高大威武的男人,说不怕,那是假的,嘴上连声道歉。
未等谢珩说话,箫弋一把揽过孩子,蹲下来和他讲话:“小孩,快回家吧。”
他抢先谢珩说话,要知道,谢珩讨厌别人弄脏他的衣服,箫弋清楚记得,之前有个孩子用吃了糖葫芦的手摸了他的衣角,谢珩脸黑的几乎想将那孩子一同关进诏狱。
这次又被他看见,怎么也要救这小孩一命吧。
小孩刚要走,谢珩及时道:“站住。”
“……”箫弋尴尬笑着,“他这么小,不至于惹你动怒吧?”
谢珩没答,只是走进那孩子。
箫弋顿感压抑,不好的预感涌上心头,他委身向前一站,挡住那孩子,“阿珩,你不会吧?我们许久未见,你当真连孩子都不放过了?”
“……”
谢珩捡起地上被吓掉的书本,抬手推开箫弋,他眸子压低,注视眼前的小人:“你的书本掉了,拿好。”
小孩被这举动险些要吓哭,迟疑片刻,他唯唯诺诺的接过来,面对身着飞鱼服的谢珩,他小心道了句:“谢谢哥哥。”
“快回家吧。”
箫弋:“……”
说好的吓哭小孩的锦衣卫大魔王哪去了?!
这还是谢珩?
怎么些许时日未见,谢珩似是变了个人,变得如此陌生。
小孩接过书来开心跑回家,谢珩逐步向前走着,唯有箫弋一人似是见了什么罕见东西迟迟发愣,见谢珩这般奇怪,他追上去诘问。
“你怎么了?你方才那么温柔的同一个小孩讲话?!”他猛地拍了拍自己脑门,“我没做梦吧,这还是你吗,阿珩,你老实告诉我你经历了什么。”
“胡言乱语什么。”
“你从前可是很讨厌小孩的,怎么成了亲就变了个人……”他突然意识到什么,反应过来,“成亲?”
“又想说什么?”
箫弋加快步子,继续道:“莫不是你近日的古怪行为都是清宜改变的你?”
“清宜不是你叫的。”
“啊?”他打了个寒颤,“我如何就叫不得了。”
谢珩一心顾着方才的新发现,并未与他过多口舌相争。
张洲的案子桎梏着他难以呼吸,案子迟迟不破,接下来被人看作笑话的,便是锦衣卫,朝堂如战场,他必须时刻警惕。
平民百姓见了自是能避则避,谢珩早已习惯。
箫弋还是妥协:“行吧,看在你最近心情这么好的份上,我也不扫你兴,尽量不当你面喊就是了。”
“嗯。”
“今日你为何带了方云丞出来,怎么没带程七?”
“他有别的任务要做。”
“什么任务?”
“去百花楼,调查这位金兰姑娘。”
原来所有事他都安排妥当,未知的线索他也花费了大量精力找寻,箫弋见谢珩如此,便知晓皇上看重他的原因,所以他从不嫉妒。
谢珩初入朝中便赢得了个好名声,年少有位的指挥使之子,何人敢小瞧了。
箫弋望着他的背影,回忆起初次相识时,在南镇抚司通往历练的最后一关,他记得清晰,在听到最后的要求时,所有人眸中暗淡,心中悬着的利刃彻底没了希望。
只有谢珩,他挥动手中拿强有力的快刀,毅然决绝的将出题人斩杀。
仅剩的几人和他一样,用一种诧异的眼神看向谢珩,而刚刚那名锦衣卫的血,此刻还在谢珩的刀尖处滴滴滑落。
黑暗中的恐慌不断蔓延,似是想要吞噬诏狱中侥幸活下来的他们。
而这一幕,箫弋不知怎么,突然从他的背影中看到了少时的谢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