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亭与杏阁一人一边,合力展开手中等身画卷,目含期待望向殿中女子。
女子肤白赛雪,指尖拈着的一粒糖渍的红果似雪中寒梅。她无疑是极其貌美的,只是随意撩起眼皮,扫了眼画,便透出万种风情。
她眸中闪过一抹锐利,上下一瞥,便将画中人形貌尽收眼底,太次。
她丢了手中零嘴:“食之无味。下一个。”
栗亭与杏阁对视一番,眼中划过无奈。她说的哪是手里的零嘴,分明是没瞧上画上人,琬贞公主挑剔之名,果不虚传。
但她也却有这个资本,一来美名倾城,二来最受盛宠,今上真是将她当眼珠子疼,许她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为她选夫婿更是上了十成十的心。
可她着实挑剔,多少俊才在她这儿连皮相这最基本的一关都过不去,皇帝着实为之愁白了头。
好在本届殿试里出了个上上之选,相貌俊逸,才华横溢,又不曾婚配,皇帝当下起了揽婿之心,先是点他为探花,又马不停蹄安排了相面。
琬贞早被父皇母后轮番催促烦透,这回原是不想见的,到底是拗不过两人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答应先看看。
这一看,却教她相中了。
这位探花仪容实在不凡,饶是她这鸡蛋里能挑出骨头的也找不出错来,至于品行性格嘛,她不甚在意,母后和父皇都同她保证是个谦谦公子,温润有礼,出不了错的。
可惜成亲刚满一年,她就将这位驸马休了,休夫不过几日,又让贴身侍婢收罗美男子画像,想再来个百里挑一。
但琬贞实在眼毒,栗亭觉得五官标志的,她嫌人下巴短了;杏阁瞧着器宇轩昂的,她嫌人面孔宽了;谁瞧着都挑不出错的,她左看右看,给出四个大字——气度有缺。
忙活了大半日,看了足足百张画像,她愣是没寻着画上诸位郎君半处优点。
栗亭无奈卷起画卷,搁在旁边高高摞起的画堆上,“公主,这已是最后一个了。”
琬贞眉头一皱,“没了?优中选优,也就只有这样的?完全比不上……”
杏阁疑惑看向公主,比不上什么?
琬贞面色微沉,她居然差一点就将那两字脱口而出——驸马。
都言好马不吃回头草,她堂堂公主,还要对一个被休弃的前驸马念念不忘不成?
但……她扫了眼摞起的画卷,这些个都是俗物,难入她法眼,此情此境,她如何不去想。
别的不说,他相貌是真长她心坎儿上。
可惜啊可惜,琬贞扼腕长叹,前驸马俊则俊矣,却实在……她有些不知如何形容,只能掰扯出一些令她耿耿于怀的事儿来。
试问有谁连床上都要恪守君臣之礼的?琬贞至今还记得新婚夜,他恭敬问自己,“臣能用这个姿势么?”“公主是需要臣快些还是慢些?”“公主觉得是轻些舒服,还是重些舒服?”
这种问题叫人怎么答?!琬贞急喘着让他闭嘴。他安静了一会儿,可在她即将攀顶时,他突然端详着她紧蹙的眉尖,停了动作,“是臣弄疼公主了么?”
琬贞在不上不下翻了个醒目的白眼,她从未这么不痛快过。
说他无礼,人家恭敬得不能再恭敬了,巴不得做一步问她一回;说他有礼吧,哪儿有这么没眼力见的,谁床上会问这些?
琬贞发了通脾气后,他此后床上是学乖了,不再问东问西,但下了床吧,她这驸马是个不折不扣的迂腐文人,张口之乎者也,闭口礼义廉耻,像个假人。
琬贞更觉失望,他也就榻上像活人了,可人又不是只能活在榻上是不是?
偏偏父皇母后还格外中意他,赞他简直是照着最佳良婿的标准长的,除了不会武……哦,他两还给人找补呢,说琬贞你不是最不喜粗鲁武夫的吗?琬贞你不是最喜欢馥雅郎君的吗?
琬贞无奈。
可即便如此,最开始她也没想和离,区区一个驸马,公主府还是养的起的,虽性子不讨喜,也能留在身边养眼,还可再寻几个欢活解意的。
但令琬贞大为光火的是,她这驸马不仅沉闷无聊,还半点儿不知趣。
不知他自哪儿得知她有再寻新欢的想法,竟破天荒无召进公主府,肃着张俊脸,直勾勾盯着她,眸中滚过无数情绪,黑压压地堆在深潭似的眼底。
怎么,这是不高兴?
琬贞瞧着忽觉得有几分意思,他似乎没她印象中那么拘礼沉闷,这不,还有脾气呢。
她于是少见地对他勾起唇角,“本公主可不记得今日传了驸马来见,怎如此不守规矩?”
此语似将他点醒,他眼睫微垂,收敛了凝在她面上略带侵略性的目光,“恕臣斗胆直言,公主此举于礼不合。”
琬贞笑唇微僵,“于礼不合?”他是想拿礼来压她?
驸马不紧不慢,“据本朝律法,成亲初年,男子不许纳妾,女子不许……”
琬贞没耐心听他说完,她啪地拍了桌子,“本公主做事,谁能拘着?”
他不卑不亢继续道:“公主应为万民表率,以身作则,陛下想必也乐见如此。”
好么,搬出她父皇来了!
琬贞瞪他,“怎么,你还打算向他老人家哭诉告状不成?”
他不徐不急,胸有成竹,“录事会如实记载禀报,想来无需臣多言。”
琬贞无语凝噎,她竟险些忘了府里还有个烦人的徐录事,父皇命他事无巨细,一概记下,每月呈秉。
父皇对她的确宠纵,可犯律的事,即便睁只眼闭只眼,面上也得训她一顿。
驸马说得没错,她不能这么做,这场争锋,她输得挺狼狈。
琬贞气急,足足一个月没见他,闭关思索,大彻大悟——她为什么不从源头上解决问题?
琬贞素来雷厉风行。
她将驸马召进公主府,指着案上拟好的和离书,“你我二人终无缘分,趁早和离,各自安好。”
驸马头一次对她皱起眉头,语气不复往日温文,倒显出几分冷硬,“敢问公主,这是为何?”
“你给不了我想要的。”琬贞语气漫不经心,她支着下巴看窗外盛放木槿,案前持笔僵坐的驸马只能看见她秀美侧面。
他定定凝望公主纤长羽睫,无人发觉他眸光渐转晦暗,“公主……究竟想要什么样的?”
“你不懂的。”琬贞叹了口气,她自己都说不明白。
长久沉默后,她听见毫尖与纸页摩擦的细响,驸马没再说话,默默签了那份和离书。
琬贞看着他离开的背影,这是他第二次如此失礼。上一回,不经她传召便闯公主府,这一回,没同她告退便径直离开。
她脾气虽不算好,却不是个铁石心肠的,她没有计较他的失礼,因为他看上去有些难过。
但没办法嘛,他高兴了自己就不高兴,夫妻若是不和,总有一方要受委屈的,不如一别两宽。
但琬贞没想到,离了驸马,这日子似乎也回不到成亲前那么自在,加之近日又和大皇姐闹翻,她心情总是郁郁,感觉心里缺了点什么,得寻些东西填进去。
于是便有了今日品鉴美男画像一事,她需要一个,或几个令她满意的新欢。
可事与愿违,人像皆平平无奇,她的算盘眼瞧着是落空了。
琬贞面上难掩失望,她想不通,怎么寻个如意郎君这么难。
栗亭眼珠一转,忽凑近她眉飞色舞,“公主,再好的画师画出来的人也有失真,若真想看看这些个俊公子长什么模样,还是亲眼瞧着真切呢。”
理是这个理,琬贞眼波一扫,望向难掩兴奋的栗亭,“你是想让本公主大肆宣扬,收罗天下美男入府?”
栗亭连连点头:“这不是个好主意么?”
琬贞冷哼,“传出去本公主脸往哪儿搁?”大张旗鼓养面首,她可不想听见有闲言碎语说她荒唐,大皇姐可是被这样念叨多年了,人家不在乎,她眼里颜面可重如泰山。
杏阁抬眼瞅了瞅公主苦恼神色,犹豫着呈上一张请帖,“这许是能合公主心意。”
琬贞接来一瞧,原是她大皇姐差人送来的,言说今日申时,俪湖泛舟,多位青年才俊相陪,问她去不去。
她眉头微蹙,再抬眼时便稍显不虞。
杏阁瞄了眼琬贞绷直的唇线,心里有些没底。
她如何不知道公主看了请帖铁定要生气,因这是大公主府上递来的,两人正冷战呢。
谁也不知两位平素亲得能穿同一条裙的金枝间闹了什么矛盾,杏阁只知琬贞愤愤直言:下回再有大公主的消息,一律不许传到她耳里。
可大公主设宴,说什么都想将琬贞约出来见一面,把心结说开。老实本分的杏阁,便充当了两人间的传话筒。
琬贞恨铁不成钢,训诫杏阁:“你是本公主的贴身侍女,怎么当起了旁人说客?”
杏阁垂眉耷眼,不敢说话,心里却暗暗嘀咕,回回同大公主吵架,没几日就和好如初,她哪敢得罪公主这好皇姐。
琬贞没好气瞪这“哑巴”一眼,思虑须臾,却忽展眉头,“费这劲非要邀本公主,也不知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去看看也好。摆驾。”
公主出游,妆束繁复,足足废了大半个时辰,众侍女才为琬贞整妆完毕,扶她上轿。
夏季闷热,琬贞不喜坐在四不透风的轿子上,她身下轿撵只用薄纱帐围着。
将将离开公主府门口时,琬贞余光瞥见迎面走来的一道人影。
此人身量颀长,气度卓然,人群里格外扎眼,即使隔着纱帐,面孔一团糊,她依旧一眼认出了他。
琬贞心道倒霉,怎么偏偏在这时撞见他,不知为何,她有点心虚。
她于是指挥轿夫掉头,走另一条路。
可惜他还是不紧不慢跟了上来,望向纱帐里努力绷着脸作冷若冰霜状的前妻,“公主这是要去哪儿?”
琬贞早该知道,她的前驸马很难缠。
女子肤白赛雪,指尖拈着的一粒糖渍的红果似雪中寒梅。她无疑是极其貌美的,只是随意撩起眼皮,扫了眼画,便透出万种风情。
她眸中闪过一抹锐利,上下一瞥,便将画中人形貌尽收眼底,太次。
她丢了手中零嘴:“食之无味。下一个。”
栗亭与杏阁对视一番,眼中划过无奈。她说的哪是手里的零嘴,分明是没瞧上画上人,琬贞公主挑剔之名,果不虚传。
但她也却有这个资本,一来美名倾城,二来最受盛宠,今上真是将她当眼珠子疼,许她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为她选夫婿更是上了十成十的心。
可她着实挑剔,多少俊才在她这儿连皮相这最基本的一关都过不去,皇帝着实为之愁白了头。
好在本届殿试里出了个上上之选,相貌俊逸,才华横溢,又不曾婚配,皇帝当下起了揽婿之心,先是点他为探花,又马不停蹄安排了相面。
琬贞早被父皇母后轮番催促烦透,这回原是不想见的,到底是拗不过两人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答应先看看。
这一看,却教她相中了。
这位探花仪容实在不凡,饶是她这鸡蛋里能挑出骨头的也找不出错来,至于品行性格嘛,她不甚在意,母后和父皇都同她保证是个谦谦公子,温润有礼,出不了错的。
可惜成亲刚满一年,她就将这位驸马休了,休夫不过几日,又让贴身侍婢收罗美男子画像,想再来个百里挑一。
但琬贞实在眼毒,栗亭觉得五官标志的,她嫌人下巴短了;杏阁瞧着器宇轩昂的,她嫌人面孔宽了;谁瞧着都挑不出错的,她左看右看,给出四个大字——气度有缺。
忙活了大半日,看了足足百张画像,她愣是没寻着画上诸位郎君半处优点。
栗亭无奈卷起画卷,搁在旁边高高摞起的画堆上,“公主,这已是最后一个了。”
琬贞眉头一皱,“没了?优中选优,也就只有这样的?完全比不上……”
杏阁疑惑看向公主,比不上什么?
琬贞面色微沉,她居然差一点就将那两字脱口而出——驸马。
都言好马不吃回头草,她堂堂公主,还要对一个被休弃的前驸马念念不忘不成?
但……她扫了眼摞起的画卷,这些个都是俗物,难入她法眼,此情此境,她如何不去想。
别的不说,他相貌是真长她心坎儿上。
可惜啊可惜,琬贞扼腕长叹,前驸马俊则俊矣,却实在……她有些不知如何形容,只能掰扯出一些令她耿耿于怀的事儿来。
试问有谁连床上都要恪守君臣之礼的?琬贞至今还记得新婚夜,他恭敬问自己,“臣能用这个姿势么?”“公主是需要臣快些还是慢些?”“公主觉得是轻些舒服,还是重些舒服?”
这种问题叫人怎么答?!琬贞急喘着让他闭嘴。他安静了一会儿,可在她即将攀顶时,他突然端详着她紧蹙的眉尖,停了动作,“是臣弄疼公主了么?”
琬贞在不上不下翻了个醒目的白眼,她从未这么不痛快过。
说他无礼,人家恭敬得不能再恭敬了,巴不得做一步问她一回;说他有礼吧,哪儿有这么没眼力见的,谁床上会问这些?
琬贞发了通脾气后,他此后床上是学乖了,不再问东问西,但下了床吧,她这驸马是个不折不扣的迂腐文人,张口之乎者也,闭口礼义廉耻,像个假人。
琬贞更觉失望,他也就榻上像活人了,可人又不是只能活在榻上是不是?
偏偏父皇母后还格外中意他,赞他简直是照着最佳良婿的标准长的,除了不会武……哦,他两还给人找补呢,说琬贞你不是最不喜粗鲁武夫的吗?琬贞你不是最喜欢馥雅郎君的吗?
琬贞无奈。
可即便如此,最开始她也没想和离,区区一个驸马,公主府还是养的起的,虽性子不讨喜,也能留在身边养眼,还可再寻几个欢活解意的。
但令琬贞大为光火的是,她这驸马不仅沉闷无聊,还半点儿不知趣。
不知他自哪儿得知她有再寻新欢的想法,竟破天荒无召进公主府,肃着张俊脸,直勾勾盯着她,眸中滚过无数情绪,黑压压地堆在深潭似的眼底。
怎么,这是不高兴?
琬贞瞧着忽觉得有几分意思,他似乎没她印象中那么拘礼沉闷,这不,还有脾气呢。
她于是少见地对他勾起唇角,“本公主可不记得今日传了驸马来见,怎如此不守规矩?”
此语似将他点醒,他眼睫微垂,收敛了凝在她面上略带侵略性的目光,“恕臣斗胆直言,公主此举于礼不合。”
琬贞笑唇微僵,“于礼不合?”他是想拿礼来压她?
驸马不紧不慢,“据本朝律法,成亲初年,男子不许纳妾,女子不许……”
琬贞没耐心听他说完,她啪地拍了桌子,“本公主做事,谁能拘着?”
他不卑不亢继续道:“公主应为万民表率,以身作则,陛下想必也乐见如此。”
好么,搬出她父皇来了!
琬贞瞪他,“怎么,你还打算向他老人家哭诉告状不成?”
他不徐不急,胸有成竹,“录事会如实记载禀报,想来无需臣多言。”
琬贞无语凝噎,她竟险些忘了府里还有个烦人的徐录事,父皇命他事无巨细,一概记下,每月呈秉。
父皇对她的确宠纵,可犯律的事,即便睁只眼闭只眼,面上也得训她一顿。
驸马说得没错,她不能这么做,这场争锋,她输得挺狼狈。
琬贞气急,足足一个月没见他,闭关思索,大彻大悟——她为什么不从源头上解决问题?
琬贞素来雷厉风行。
她将驸马召进公主府,指着案上拟好的和离书,“你我二人终无缘分,趁早和离,各自安好。”
驸马头一次对她皱起眉头,语气不复往日温文,倒显出几分冷硬,“敢问公主,这是为何?”
“你给不了我想要的。”琬贞语气漫不经心,她支着下巴看窗外盛放木槿,案前持笔僵坐的驸马只能看见她秀美侧面。
他定定凝望公主纤长羽睫,无人发觉他眸光渐转晦暗,“公主……究竟想要什么样的?”
“你不懂的。”琬贞叹了口气,她自己都说不明白。
长久沉默后,她听见毫尖与纸页摩擦的细响,驸马没再说话,默默签了那份和离书。
琬贞看着他离开的背影,这是他第二次如此失礼。上一回,不经她传召便闯公主府,这一回,没同她告退便径直离开。
她脾气虽不算好,却不是个铁石心肠的,她没有计较他的失礼,因为他看上去有些难过。
但没办法嘛,他高兴了自己就不高兴,夫妻若是不和,总有一方要受委屈的,不如一别两宽。
但琬贞没想到,离了驸马,这日子似乎也回不到成亲前那么自在,加之近日又和大皇姐闹翻,她心情总是郁郁,感觉心里缺了点什么,得寻些东西填进去。
于是便有了今日品鉴美男画像一事,她需要一个,或几个令她满意的新欢。
可事与愿违,人像皆平平无奇,她的算盘眼瞧着是落空了。
琬贞面上难掩失望,她想不通,怎么寻个如意郎君这么难。
栗亭眼珠一转,忽凑近她眉飞色舞,“公主,再好的画师画出来的人也有失真,若真想看看这些个俊公子长什么模样,还是亲眼瞧着真切呢。”
理是这个理,琬贞眼波一扫,望向难掩兴奋的栗亭,“你是想让本公主大肆宣扬,收罗天下美男入府?”
栗亭连连点头:“这不是个好主意么?”
琬贞冷哼,“传出去本公主脸往哪儿搁?”大张旗鼓养面首,她可不想听见有闲言碎语说她荒唐,大皇姐可是被这样念叨多年了,人家不在乎,她眼里颜面可重如泰山。
杏阁抬眼瞅了瞅公主苦恼神色,犹豫着呈上一张请帖,“这许是能合公主心意。”
琬贞接来一瞧,原是她大皇姐差人送来的,言说今日申时,俪湖泛舟,多位青年才俊相陪,问她去不去。
她眉头微蹙,再抬眼时便稍显不虞。
杏阁瞄了眼琬贞绷直的唇线,心里有些没底。
她如何不知道公主看了请帖铁定要生气,因这是大公主府上递来的,两人正冷战呢。
谁也不知两位平素亲得能穿同一条裙的金枝间闹了什么矛盾,杏阁只知琬贞愤愤直言:下回再有大公主的消息,一律不许传到她耳里。
可大公主设宴,说什么都想将琬贞约出来见一面,把心结说开。老实本分的杏阁,便充当了两人间的传话筒。
琬贞恨铁不成钢,训诫杏阁:“你是本公主的贴身侍女,怎么当起了旁人说客?”
杏阁垂眉耷眼,不敢说话,心里却暗暗嘀咕,回回同大公主吵架,没几日就和好如初,她哪敢得罪公主这好皇姐。
琬贞没好气瞪这“哑巴”一眼,思虑须臾,却忽展眉头,“费这劲非要邀本公主,也不知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去看看也好。摆驾。”
公主出游,妆束繁复,足足废了大半个时辰,众侍女才为琬贞整妆完毕,扶她上轿。
夏季闷热,琬贞不喜坐在四不透风的轿子上,她身下轿撵只用薄纱帐围着。
将将离开公主府门口时,琬贞余光瞥见迎面走来的一道人影。
此人身量颀长,气度卓然,人群里格外扎眼,即使隔着纱帐,面孔一团糊,她依旧一眼认出了他。
琬贞心道倒霉,怎么偏偏在这时撞见他,不知为何,她有点心虚。
她于是指挥轿夫掉头,走另一条路。
可惜他还是不紧不慢跟了上来,望向纱帐里努力绷着脸作冷若冰霜状的前妻,“公主这是要去哪儿?”
琬贞早该知道,她的前驸马很难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