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铎漠上之行在朝中闹了个不小的动静,萧政一回营就专程带人去堵他,还是扑了个空。
但朝中大部分人都没太当回事,所以除了萧家自己人,没什么人在意这个小水花儿。
这消息慢也悠悠地传到淮南,传到了长公主苏珏的耳朵里。
打她口诛笔伐皇帝那天起,皇帝这小情人儿她就打算一块儿收拾了。
萧铎去漠上肯定有说法。
上次苏珏写的檄文戳中了皇帝肺管子,让太傅跟皇帝在上朝的时候当众反目,闹了好大的笑话。
自那之后,皇帝就称病不上朝了,这下连面都不露了,且萧铎这节骨眼儿还跑出宫去了。
很不对劲。
而且据她这么久的观察,皇帝上不上早朝,对朝中大臣来说并没什么区别。
因为朝野现在流行这么一种说法:丞相在,江山在。
连带着苏珏自己写的那篇檄文,他们也不当回事儿了。
再怎么说,众人心底对女人做皇帝到底还是有偏见。
瞧不上皇帝,连带着皇帝的死对头和小情人儿也瞧不上,哪里看得出萧铎反常啊。
苏珏当下也有了计划。
抓着李穆在书房待客的机会,她得把这事儿摆在明面儿上说。
来客是明淮侯家的世子顾延澈,还带了几位门客过来。
顾延澈这次见李穆,往好了说是商讨讨伐伪帝的对策,往不好了说那就是密谋造反。所以书房戒备严得很。苏珏被拦在了外边儿。
“舅舅,可否进房一叙?”苏珏问。
顾延澈听到外面的女声,嘴角一翘,意味深长地和李穆对视。
苏珏和顾延澈虽说是定了亲,二人却从来都没正式见过面,按理说,顾延澈该回避一下。
可接着他又听苏珏在外面问:“顾家世子可否一同来叙?”
得,这回他还躲不了了。
李穆虽然不知道苏珏葫芦里卖得什么药,但今天若是让这小祖宗如不了愿,他国舅府怕是别想安宁了。
李穆没法子,让人把她放了进来。
因为还在先皇的守丧期,苏珏穿了一身素色的长裙,很是清净素雅。
加上她天生生了一副圆润的脸蛋儿,杏眼黝黑清亮,眉如远山含黛,唇如春花娇艳,所以整个人看起来温婉漂亮,平易近人。
顾延澈一点也没看出来,苏珏竟会是一个在全天下人面前与皇帝唇枪舌战,言语粗陋的失仪之人。
有道是,金玉其外,败絮其内。
顾延澈没有表露任何情绪,行了个礼,“参见长公主殿下。”
苏珏快速扫了一遍屋内所有人,最后目光落在顾延澈身上,“你,就是本宫那便宜驸马爷?”
“胡闹。”李穆一听这话,便皱了眉斥她。
然后对顾延澈解释道:“琬琬十八年间在乡野长大,没有人教她知书达礼,还请顾世子莫要见怪。”
顾延澈也不计较这个,对李穆微一摇头,脸上笑意温温雅雅,“殿下果然性情直率。顾某不才,正是您那个便宜驸马爷。”
苏珏似乎很满意他这个回答,点头又说道:“既然如此,便宜驸马,你明知讨伐狗皇帝是我苏珏的事,为何要绕开本宫,直接找上国舅?”
李穆在旁边听得直捏了一把冷汗,得亏是外甥女天生一副温声细语的嗓子,话里头也听不出来个好赖来。这不是凭白得罪人吗?
好在顾延澈只是目不转睛地盯着她看了一小会儿,才从善如流,“殿下既如此说,那定然是顾某考虑不周了,还请殿下恕罪。”
“顾世子别误会,本宫不是来兴师问罪的。”苏珏莞然一笑,探过身子,往顾延澈身后的书案上瞧。
一张平摊着的地图吸引了她的注意,她问顾延澈,“这是行军路线图?”
“正是。”
顾延澈说着,还和李穆暗暗交换了个眼神。看样子,李穆也没料到苏珏能看得懂这图。
就这么一眨眼的空档,苏珏便就着地图细细观摩起来了。
从淮南各城到上京的行军路线,主要是两条。
一条要先往北边绕。路程远了些,但胜在路上有两家世家对舅舅有投诚之意,不用废什么周折,还可扩充军队。却仍是一条危机四伏的路线。
另一条则取道往西,而后再改道北上。乃捷径。且路途经过的城池相对稀少一些,形势上也能简单许多。
但舅舅他们却选了第一条。
个中原因,苏珏也略有了解。
淮南往西的徐家,现如今掌事的家主,十几年前和李穆有过一段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的过节。
当时那家主还是世子的身份,在上京一家酒楼里饮了二两酒,就脑子热上了头,在楼里是又打砸又闹事的,还借机会对店里的老板娘动手动脚。
李穆堂堂国舅爷,那会儿也正是血气方刚的年纪,路见不平,和他起了争执,还亮了刀。
推搡的过程中,无意削掉了那世子的两根手指头。
当时这事儿好像还闹挺大,差点就闹到皇上那里。
后来,徐家当时的家主自觉理亏了,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押上世子来跟李穆赔礼道歉。
世子那会儿高气傲啊,本就赔了两根手指头,当场丢了面子,这回头还又要受这个气,换谁心里能舒服啊。
打那时,两人就结了梁子。
所以李穆才会选择绕路。徐家这是块儿硬骨头,不好啃。
由北边探子传回来的消息,苏珏能断定,皇帝必是遁出宫,去了漠上。
可若给舅舅和顾延澈提了醒,说不准二人也跟朝廷那群人一样的想法,不会在意皇帝这个微不足道的变数。
苏珏决定旁侧敲击一下。
“舅舅是打算从北边的徐州出发?”苏珏的沿着他们描定好的路线细细抚了一遍,问道。
“驻徐州、兖州两地的,都是陪高祖爷打过天下的,一心拥护正统苏家血脉,我们不费一兵一卒便可拿下这两城。”李穆耐心解释。
“可舅舅,若是过了这两座城,无论西行还是北上,各方势力皆是盘根错节,要如何才能分得清敌我?”
李穆沉吟片刻,说道:“行军打仗都是这个样子,并非何时都能面面俱到,更多时候是走一步看一步,随机应变。”
“舅舅说的是。”苏珏点了点头,“不过——”她话锋一转,漫不经心地说:“听闻上次我发了檄文之后,萧太傅家的小儿子,跑去漠上找萧政搬救兵去了。”
“萧政?”顾延澈突然接过话,“消息可属实?”
苏珏从他语气中听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急切。
这法子,果然奏效。
她继续循循善诱,“舅舅在上京安插了不少探子。萧铎和萧政关系一向疏远,前几日就有探子回报,说萧铎离了京,去了漠上。若非事出有因,萧家怎会放心让他去边关受苦。”
话一落,房间里众人纷纷开始交头接耳地讨论起来。
萧政手握重兵,不可小觑,若萧铎此时当真去搬救兵,朝廷定是下了决心,连楼然人都不顾,也要和淮南背水一战的。
攘外必先安内,这个道理,亘古不变。
有人附耳跟顾延澈说了几句话,他思忖片刻,对李穆说:“国舅,若当真如此,徐州、兖州这条路,并非良策。”
李穆点头,“漠上到上京,来回不过月余,我们要抢在萧政带兵回京之前攻过去。”
顾延澈脸上神情有些晦暗,“如此一来……”
李穆长叹口气,闭眼点了点头,“拿下山南的徐家,势在必行。”
一时间,书房内陷入了沉默。
苏珏趁机把话茬接了过来,“舅舅交给我,如何?”
没等李穆说话,她解释道:“赵家如今掌了权,拿其余世家开刀,首当其冲的就是他们徐家。徐家早晚要和朝廷反目。舅舅不便出面,不如让我去招安。”
“不行!”李穆想都没想就拒绝了。外甥死了,姐姐被软禁生死未卜,他不能连外甥女都保不住吧。
苏珏看出了李穆的担心,耐心劝解他,“徐家虽然比不得父皇在世时的风光,却也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若是真要与他们为敌,可要损耗不少兵力呢。舅舅,徐家受过我们苏家不少照拂,即便不被我招安,也不会轻易为难我。”
一旁的顾延澈见李穆仍然犹豫,也同苏珏一起劝他,“国舅,木已成舟,当早下决心。”
等众人商议完对策,已是黄昏时分。
刚好苏珏听说,太乙山上下来位仙气飘飘的灵渺道长,一来淮州就被顾家招进了府。
她今儿个一进门就瞧见了他。是个小道士。
这小道士身形高挑,五官精致得跟美玉雕琢似的白皙清透,眉眼间是寒潭一样的幽冷淡漠,有一股不食人间烟火的味道。远观起来,活脱脱一副清寒美人图。
顾延澈离开国舅府之前,李穆把灵渺留了下来,说是要同他问卜解惑。
李穆要问卜的事着实不少,只是握着八卦签筒接连摇了几次,都是一些下平签、中下签。
灵渺安慰他:“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国舅行事若顺应天道,日后定能万事遂心。”
李穆愁眉苦脸的说不出话。
苏珏在旁边倒是来了兴致,问灵渺,“小道长,可否为我卜上一卦?”
小道长?灵渺极快地眨了眨眼,自下山以来,人人都唤灵渺是道长,还没听过有人在前面加个“小”字。
他低头正了色,将八卦筒递给苏珏。
“殿下,请。”
苏珏照着李穆的模样,发力摇几下,一支竹签就掉了出来。
上书:福泽渐消 下下签
灵渺一顿,抬手将竹签放回签筒,声音如薄霜道:“殿下,重新来过。”
苏珏又摇了一支。
“机缘隐匿 下下签”
小道士伸出纤长白皙的右手,将那下下签又放了回去。
苏珏见状,重新再摇了一支。
“浮生若梦 下下签”
苏珏白了脸,“小道长,这……”
苏珏也连求三次都是下下签,这舅甥俩,真是霉到一块儿去了。
灵渺蹙眉接过来签筒,安抚道:“不碍事,小道且为殿下改天换命。”
“可以吗?”苏珏讶然。
只见灵渺掂了掂签筒,骨节分明的手指轻盈地翻飞在竹签间,片刻后,他从中挑出一根竹签。
“福泽深厚 上上签”
他递给苏珏,“小道恭祝殿下,心之所求,皆可如愿。”
苏珏:……
她五味杂陈地接过竹签,感慨道:“灵渺道长果然……不同凡响。”
李穆眼睛一亮,“既然如此,那我是不是也可以……”
灵渺摇摇头道:“道法自然,国舅无需强求。”
苏珏若有所思地盯着灵渺身上的道囊,说道:“小道长,我还有一事相求。”
但朝中大部分人都没太当回事,所以除了萧家自己人,没什么人在意这个小水花儿。
这消息慢也悠悠地传到淮南,传到了长公主苏珏的耳朵里。
打她口诛笔伐皇帝那天起,皇帝这小情人儿她就打算一块儿收拾了。
萧铎去漠上肯定有说法。
上次苏珏写的檄文戳中了皇帝肺管子,让太傅跟皇帝在上朝的时候当众反目,闹了好大的笑话。
自那之后,皇帝就称病不上朝了,这下连面都不露了,且萧铎这节骨眼儿还跑出宫去了。
很不对劲。
而且据她这么久的观察,皇帝上不上早朝,对朝中大臣来说并没什么区别。
因为朝野现在流行这么一种说法:丞相在,江山在。
连带着苏珏自己写的那篇檄文,他们也不当回事儿了。
再怎么说,众人心底对女人做皇帝到底还是有偏见。
瞧不上皇帝,连带着皇帝的死对头和小情人儿也瞧不上,哪里看得出萧铎反常啊。
苏珏当下也有了计划。
抓着李穆在书房待客的机会,她得把这事儿摆在明面儿上说。
来客是明淮侯家的世子顾延澈,还带了几位门客过来。
顾延澈这次见李穆,往好了说是商讨讨伐伪帝的对策,往不好了说那就是密谋造反。所以书房戒备严得很。苏珏被拦在了外边儿。
“舅舅,可否进房一叙?”苏珏问。
顾延澈听到外面的女声,嘴角一翘,意味深长地和李穆对视。
苏珏和顾延澈虽说是定了亲,二人却从来都没正式见过面,按理说,顾延澈该回避一下。
可接着他又听苏珏在外面问:“顾家世子可否一同来叙?”
得,这回他还躲不了了。
李穆虽然不知道苏珏葫芦里卖得什么药,但今天若是让这小祖宗如不了愿,他国舅府怕是别想安宁了。
李穆没法子,让人把她放了进来。
因为还在先皇的守丧期,苏珏穿了一身素色的长裙,很是清净素雅。
加上她天生生了一副圆润的脸蛋儿,杏眼黝黑清亮,眉如远山含黛,唇如春花娇艳,所以整个人看起来温婉漂亮,平易近人。
顾延澈一点也没看出来,苏珏竟会是一个在全天下人面前与皇帝唇枪舌战,言语粗陋的失仪之人。
有道是,金玉其外,败絮其内。
顾延澈没有表露任何情绪,行了个礼,“参见长公主殿下。”
苏珏快速扫了一遍屋内所有人,最后目光落在顾延澈身上,“你,就是本宫那便宜驸马爷?”
“胡闹。”李穆一听这话,便皱了眉斥她。
然后对顾延澈解释道:“琬琬十八年间在乡野长大,没有人教她知书达礼,还请顾世子莫要见怪。”
顾延澈也不计较这个,对李穆微一摇头,脸上笑意温温雅雅,“殿下果然性情直率。顾某不才,正是您那个便宜驸马爷。”
苏珏似乎很满意他这个回答,点头又说道:“既然如此,便宜驸马,你明知讨伐狗皇帝是我苏珏的事,为何要绕开本宫,直接找上国舅?”
李穆在旁边听得直捏了一把冷汗,得亏是外甥女天生一副温声细语的嗓子,话里头也听不出来个好赖来。这不是凭白得罪人吗?
好在顾延澈只是目不转睛地盯着她看了一小会儿,才从善如流,“殿下既如此说,那定然是顾某考虑不周了,还请殿下恕罪。”
“顾世子别误会,本宫不是来兴师问罪的。”苏珏莞然一笑,探过身子,往顾延澈身后的书案上瞧。
一张平摊着的地图吸引了她的注意,她问顾延澈,“这是行军路线图?”
“正是。”
顾延澈说着,还和李穆暗暗交换了个眼神。看样子,李穆也没料到苏珏能看得懂这图。
就这么一眨眼的空档,苏珏便就着地图细细观摩起来了。
从淮南各城到上京的行军路线,主要是两条。
一条要先往北边绕。路程远了些,但胜在路上有两家世家对舅舅有投诚之意,不用废什么周折,还可扩充军队。却仍是一条危机四伏的路线。
另一条则取道往西,而后再改道北上。乃捷径。且路途经过的城池相对稀少一些,形势上也能简单许多。
但舅舅他们却选了第一条。
个中原因,苏珏也略有了解。
淮南往西的徐家,现如今掌事的家主,十几年前和李穆有过一段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的过节。
当时那家主还是世子的身份,在上京一家酒楼里饮了二两酒,就脑子热上了头,在楼里是又打砸又闹事的,还借机会对店里的老板娘动手动脚。
李穆堂堂国舅爷,那会儿也正是血气方刚的年纪,路见不平,和他起了争执,还亮了刀。
推搡的过程中,无意削掉了那世子的两根手指头。
当时这事儿好像还闹挺大,差点就闹到皇上那里。
后来,徐家当时的家主自觉理亏了,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押上世子来跟李穆赔礼道歉。
世子那会儿高气傲啊,本就赔了两根手指头,当场丢了面子,这回头还又要受这个气,换谁心里能舒服啊。
打那时,两人就结了梁子。
所以李穆才会选择绕路。徐家这是块儿硬骨头,不好啃。
由北边探子传回来的消息,苏珏能断定,皇帝必是遁出宫,去了漠上。
可若给舅舅和顾延澈提了醒,说不准二人也跟朝廷那群人一样的想法,不会在意皇帝这个微不足道的变数。
苏珏决定旁侧敲击一下。
“舅舅是打算从北边的徐州出发?”苏珏的沿着他们描定好的路线细细抚了一遍,问道。
“驻徐州、兖州两地的,都是陪高祖爷打过天下的,一心拥护正统苏家血脉,我们不费一兵一卒便可拿下这两城。”李穆耐心解释。
“可舅舅,若是过了这两座城,无论西行还是北上,各方势力皆是盘根错节,要如何才能分得清敌我?”
李穆沉吟片刻,说道:“行军打仗都是这个样子,并非何时都能面面俱到,更多时候是走一步看一步,随机应变。”
“舅舅说的是。”苏珏点了点头,“不过——”她话锋一转,漫不经心地说:“听闻上次我发了檄文之后,萧太傅家的小儿子,跑去漠上找萧政搬救兵去了。”
“萧政?”顾延澈突然接过话,“消息可属实?”
苏珏从他语气中听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急切。
这法子,果然奏效。
她继续循循善诱,“舅舅在上京安插了不少探子。萧铎和萧政关系一向疏远,前几日就有探子回报,说萧铎离了京,去了漠上。若非事出有因,萧家怎会放心让他去边关受苦。”
话一落,房间里众人纷纷开始交头接耳地讨论起来。
萧政手握重兵,不可小觑,若萧铎此时当真去搬救兵,朝廷定是下了决心,连楼然人都不顾,也要和淮南背水一战的。
攘外必先安内,这个道理,亘古不变。
有人附耳跟顾延澈说了几句话,他思忖片刻,对李穆说:“国舅,若当真如此,徐州、兖州这条路,并非良策。”
李穆点头,“漠上到上京,来回不过月余,我们要抢在萧政带兵回京之前攻过去。”
顾延澈脸上神情有些晦暗,“如此一来……”
李穆长叹口气,闭眼点了点头,“拿下山南的徐家,势在必行。”
一时间,书房内陷入了沉默。
苏珏趁机把话茬接了过来,“舅舅交给我,如何?”
没等李穆说话,她解释道:“赵家如今掌了权,拿其余世家开刀,首当其冲的就是他们徐家。徐家早晚要和朝廷反目。舅舅不便出面,不如让我去招安。”
“不行!”李穆想都没想就拒绝了。外甥死了,姐姐被软禁生死未卜,他不能连外甥女都保不住吧。
苏珏看出了李穆的担心,耐心劝解他,“徐家虽然比不得父皇在世时的风光,却也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若是真要与他们为敌,可要损耗不少兵力呢。舅舅,徐家受过我们苏家不少照拂,即便不被我招安,也不会轻易为难我。”
一旁的顾延澈见李穆仍然犹豫,也同苏珏一起劝他,“国舅,木已成舟,当早下决心。”
等众人商议完对策,已是黄昏时分。
刚好苏珏听说,太乙山上下来位仙气飘飘的灵渺道长,一来淮州就被顾家招进了府。
她今儿个一进门就瞧见了他。是个小道士。
这小道士身形高挑,五官精致得跟美玉雕琢似的白皙清透,眉眼间是寒潭一样的幽冷淡漠,有一股不食人间烟火的味道。远观起来,活脱脱一副清寒美人图。
顾延澈离开国舅府之前,李穆把灵渺留了下来,说是要同他问卜解惑。
李穆要问卜的事着实不少,只是握着八卦签筒接连摇了几次,都是一些下平签、中下签。
灵渺安慰他:“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国舅行事若顺应天道,日后定能万事遂心。”
李穆愁眉苦脸的说不出话。
苏珏在旁边倒是来了兴致,问灵渺,“小道长,可否为我卜上一卦?”
小道长?灵渺极快地眨了眨眼,自下山以来,人人都唤灵渺是道长,还没听过有人在前面加个“小”字。
他低头正了色,将八卦筒递给苏珏。
“殿下,请。”
苏珏照着李穆的模样,发力摇几下,一支竹签就掉了出来。
上书:福泽渐消 下下签
灵渺一顿,抬手将竹签放回签筒,声音如薄霜道:“殿下,重新来过。”
苏珏又摇了一支。
“机缘隐匿 下下签”
小道士伸出纤长白皙的右手,将那下下签又放了回去。
苏珏见状,重新再摇了一支。
“浮生若梦 下下签”
苏珏白了脸,“小道长,这……”
苏珏也连求三次都是下下签,这舅甥俩,真是霉到一块儿去了。
灵渺蹙眉接过来签筒,安抚道:“不碍事,小道且为殿下改天换命。”
“可以吗?”苏珏讶然。
只见灵渺掂了掂签筒,骨节分明的手指轻盈地翻飞在竹签间,片刻后,他从中挑出一根竹签。
“福泽深厚 上上签”
他递给苏珏,“小道恭祝殿下,心之所求,皆可如愿。”
苏珏:……
她五味杂陈地接过竹签,感慨道:“灵渺道长果然……不同凡响。”
李穆眼睛一亮,“既然如此,那我是不是也可以……”
灵渺摇摇头道:“道法自然,国舅无需强求。”
苏珏若有所思地盯着灵渺身上的道囊,说道:“小道长,我还有一事相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