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后。
“小月轩还没动静吗?”庄慕倾说道,手里的绣花针刺进又刺出。
蒋姝意摇摇头,语气有些失望:“这几天她倒是安分守己,既没偷偷出府,又没做什么值得一提的事。”
“这丫头不错,懂得暂避锋芒。她料定我们盯着她,所以不敢轻举妄动。既如此,我们就推她一把。”庄慕倾露出一个笑,绣好最后一个针脚后将针狠狠地插入缠线板。
“我会安排的。”蒋姝意了然,随后起身前往小月轩。
小月轩中,蒋婉兮正领着蒋承信晒草药。
“阿姐,你说这个药为啥叫蛇信子呢?是因为有剧毒吗?”
“你尝一口就知道了。”
“好阿姐,成日里让我替你尝毒!”
“从小到大你还没习惯吗?想当娘的孩子就得有顽强的生命力。”蒋婉兮坏笑着,“反正这世上所有的毒,我都能解,毒不死你。”
听到门外的脚步声越来越近,两姐弟立刻又换了嘴脸。
“咳咳,小宝,你歇一会儿吧,别累到了。”蒋婉兮坐在石凳上,捂着帕子,弱不禁风地道。
“我不累,阿姐,我只求这些药能将你的病治好。”
蒋姝意推开门,看到眼前一幕,笑着说:“妹妹和弟弟的关系真是好啊。”
“废话,她是我阿姐,我们关系能不好吗?”蒋承信抬头盯着眼前的漂亮长姐,觉得她说话可真奇怪。
“小宝,和长姐说话要讲礼貌。”蒋婉兮敲了下他的额头,略带歉意地望向蒋姝意,对方忙道无碍。
“我叫蒋承信,不叫蒋礼貌。”蒋承信调皮地做了个鬼脸,飞快地跑开了。
实则他心里想的是:怪不得娘亲常说,两个女人一台戏,长姐来势汹汹,我可得离远点儿,免得伤及无辜。
蒋承信,讲诚信……蒋姝意嘴脸微微抽搐,这个小信儿,嘴皮子很随他姐姐啊。
“不知姐姐今日前来所为何事?”蒋婉兮将她引至亭中坐下,叫菱儿煮茶。
“妹妹从莲州来,还不熟悉京中的风尚,我瞧你穿的衣裙未免……有些质朴。你刚回家那日母亲送来的冬衣,许是不合身?我见妹妹没有穿在身上。”蒋姝意道明来意,“但你总归是要出府见见各家的贵女、夫人们的,所以我就琢磨着带你去挑几匹合心意的布料,再裁几件新衣。”
这套说辞简直完美无瑕,堪称体贴温柔的典范。
“好啊,姐姐。”蒋婉兮爽快地答应下来,她倒要看看这娘俩又安的什么“好心”。
蒋姝意没想到她会答应这么快,一把牵起她的手,“走吧。”
带着两人的贴身丫鬟,蒋姝意领着她到正门,一辆马车已经恭候多时。
“没想到第一次走蒋家的正门,是见招拆招。”蒋婉兮低头自嘲地想着,她在这个府里到底算什么。
上了马车,两人时不时说一句话。
“妹妹这几日一直抱病,还没有出来逛过吧?”蒋姝意试探道。
“是啊,京城真是富贵繁华。”蒋婉兮说谎眼都不眨一下。
“到了,泰安布庄,全京城最好。”
布庄中陈列着一匹匹时下最流行的绫罗绸缎,屋内来来往往皆是富家千金。
蒋姝意一下马车,便有人注意到她,同她问好,看到和她同行的陌生面孔,一脸好奇:“蒋小姐,好久不见,这位是?”
“这位是我的庶妹,婉兮,刚从莲州接回来的。”她热情地介绍道。
众人一听,面面相觑,这话说得有讲究。
妹妹便是妹妹,加一个“庶”字便不同了。本以为是谁家的千金,原来就是个乡下养着的私生女,而且貌似还不招待见。
蒋婉兮不怵这些人的打量,只是得体一笑,“这厢有礼了。”
“哈哈,原是蒋二小姐。”众人纷纷还礼,虽然她们心里各有各的想法,但无论庶出嫡出,都是蒋家的女儿。她们这种家里品阶低些的,怠慢不得人家。
“妹妹,我去取成衣,你自己先挑选着。”言罢,蒋姝意提裙上了二楼,临走时回眸一笑,意味深长地说:“劳烦各位帮我照顾好婉兮,她刚入京,多有不懂之处。”
在外人看来,这就是一个好姐姐。
蒋婉兮闲逛在布庄中,绫罗绸缎看得她眼花缭乱,她喜素色,京中流行的这些大红大紫的都不入她法眼。
菱儿跟在后面,见她的目光在任何一匹布上停留都不超过几秒,问道:“二小姐,这些你都不喜欢吗?”
“嗯,不太适合我。”蒋婉兮随意答道。
“确实,这些颜色太过于艳俗,不似小姐出水芙蓉。”菱儿笑嘻嘻地道。
她这话一出,蒋婉兮心里咯噔一下,果不其然,余光瞥见四周挑选布匹的千金们笑容一滞。
“并非如此,是我生得过于平平无奇了,若再穿上夺目的衣裳,岂不没救?”蒋婉兮笑着圆场。
“哪里的话,二小姐生得极美,叫我们都羡慕呢。”旁边一位姑娘道。
众人也都笑着奉承拍马。
菱儿后知后觉说错了话,脸上爬上红晕。她埋头走路,不慎踩上了一位小姐的裙摆。
轻柔的布帛骤然断裂,那人尖叫一声,抬手欲掌掴菱儿。
蒋婉兮闻声回身,眼疾手快地握住那人的手腕。
“放肆!你可知我是谁?”女子挣脱开蒋婉兮,冷冷怒斥。
眼前女子墨发如瀑,上簪两只白玉钗,下束一根发带,紫衣金纹,贵气十足。
蒋婉兮勾唇,俯身行礼:“见过鎏阳郡主。”
她自入京以来,便网罗了萧氏皇族和名门望族的信息,鎏阳郡主可谓一朵奇葩,她是宣文侯的独女,又得皇后喜爱,出了名的娇纵。喜穿紫衣,据说是为了投二皇子的喜好。
鎏阳郡主李妙仪不屑地笑了笑,道:“知道我是谁,还敢如此无礼!”
她围着蒋婉兮转了一圈,道:“我怎么好像从未见过你呢?”她记性不好,很难记住别人的脸,于是侧头询问侍女,“她是谁?”
“蒋家二小姐。”
“我当是谁?原来是个乡下来的土包子。”李妙仪狠狠地瞪了蒋婉兮一眼,语气中满满的高傲令人不适,“你知道我这裙子是什么料子吗?说出来怕贵死你。”
“我还真不知这是什么名贵的料子。”蒋婉兮看着那破碎的裙边,心里有了答案,却不知该不该说。
“你笑什么?”李妙仪拎起裙边,“好好看看,这可是蜀中锻。”
“蜀中锻而已,我赔便是了,还请郡主高抬贵手,放过我的丫鬟。”蒋婉兮沉着应对。
“我不缺钱,我要她跪下来给我道歉。”李妙仪冷哼一声。
蒋婉兮轻叹一声,既然无法和平解决,就只能驳一驳这位郡主的面子了。
她道:“郡主确定这是蜀中锻?”
“自然,这是织造局新贡的,皇后娘娘特意将紫色的留给我。”李妙仪说着骄傲地扬起下巴,“我阿爹说,除了皇室,满京城也只有我能穿这么名贵的料子。”
“哦?”蒋婉兮笑而不语。
“你干什么?笑得真难看。”李妙仪不解。
“蜀中锻质轻如羽毛,韧如弓弦,色泽醇厚而不张扬,多采用金银线斜织,常见的纹样有莲池鸳鸯,芙蓉白凤等等。”蒋婉兮蹲下捡起地上的碎片,“郡主请看,这碎料略厚重,一扯就碎,绣工倒是精细,可似乎忘记了将金线压于银线之上。”
李妙仪被说得一怔,仔细察看一番,的确如此,顿觉害臊,她竟然穿着赝品招摇过市。
“闭嘴!”她恼羞成怒地一跺脚。
蒋婉兮凑近,低声说:“郡主还要责罚我的丫鬟吗?我劝你最好还是回府查一查,家贼难防啊。”
织造局贡给宫里的料子必不会出错,想来是宣文侯府的人手脚不干净,来了一招偷梁换柱,欺负这位群主心比天高,得了赏赐不多想,便着急炫耀。
“我们走!”李妙仪看了蒋婉兮一眼,风风火火地离去。
布庄中余下的人刚才不敢出声,现在却来了兴致,围着蒋婉兮夸赞。
“婉兮小姐,你真是好胆量,李妙仪那个母夜叉终于吃了瘪。”
“是啊,是啊,你还识得蜀中锻。”
蒋婉兮被堵得水泄不通,瞧见二楼下来的倩影,忙道:“姐姐!”
“妹妹选好了?”蒋姝意笑得僵硬,她刚才在二楼将李妙仪的所作所为尽收眼底,没看成笑话,心里遗憾得很。
“就这两匹。”蒋婉兮随便指了两匹布,想赶快从这群叽叽喳喳的少女中脱身。
“小月轩还没动静吗?”庄慕倾说道,手里的绣花针刺进又刺出。
蒋姝意摇摇头,语气有些失望:“这几天她倒是安分守己,既没偷偷出府,又没做什么值得一提的事。”
“这丫头不错,懂得暂避锋芒。她料定我们盯着她,所以不敢轻举妄动。既如此,我们就推她一把。”庄慕倾露出一个笑,绣好最后一个针脚后将针狠狠地插入缠线板。
“我会安排的。”蒋姝意了然,随后起身前往小月轩。
小月轩中,蒋婉兮正领着蒋承信晒草药。
“阿姐,你说这个药为啥叫蛇信子呢?是因为有剧毒吗?”
“你尝一口就知道了。”
“好阿姐,成日里让我替你尝毒!”
“从小到大你还没习惯吗?想当娘的孩子就得有顽强的生命力。”蒋婉兮坏笑着,“反正这世上所有的毒,我都能解,毒不死你。”
听到门外的脚步声越来越近,两姐弟立刻又换了嘴脸。
“咳咳,小宝,你歇一会儿吧,别累到了。”蒋婉兮坐在石凳上,捂着帕子,弱不禁风地道。
“我不累,阿姐,我只求这些药能将你的病治好。”
蒋姝意推开门,看到眼前一幕,笑着说:“妹妹和弟弟的关系真是好啊。”
“废话,她是我阿姐,我们关系能不好吗?”蒋承信抬头盯着眼前的漂亮长姐,觉得她说话可真奇怪。
“小宝,和长姐说话要讲礼貌。”蒋婉兮敲了下他的额头,略带歉意地望向蒋姝意,对方忙道无碍。
“我叫蒋承信,不叫蒋礼貌。”蒋承信调皮地做了个鬼脸,飞快地跑开了。
实则他心里想的是:怪不得娘亲常说,两个女人一台戏,长姐来势汹汹,我可得离远点儿,免得伤及无辜。
蒋承信,讲诚信……蒋姝意嘴脸微微抽搐,这个小信儿,嘴皮子很随他姐姐啊。
“不知姐姐今日前来所为何事?”蒋婉兮将她引至亭中坐下,叫菱儿煮茶。
“妹妹从莲州来,还不熟悉京中的风尚,我瞧你穿的衣裙未免……有些质朴。你刚回家那日母亲送来的冬衣,许是不合身?我见妹妹没有穿在身上。”蒋姝意道明来意,“但你总归是要出府见见各家的贵女、夫人们的,所以我就琢磨着带你去挑几匹合心意的布料,再裁几件新衣。”
这套说辞简直完美无瑕,堪称体贴温柔的典范。
“好啊,姐姐。”蒋婉兮爽快地答应下来,她倒要看看这娘俩又安的什么“好心”。
蒋姝意没想到她会答应这么快,一把牵起她的手,“走吧。”
带着两人的贴身丫鬟,蒋姝意领着她到正门,一辆马车已经恭候多时。
“没想到第一次走蒋家的正门,是见招拆招。”蒋婉兮低头自嘲地想着,她在这个府里到底算什么。
上了马车,两人时不时说一句话。
“妹妹这几日一直抱病,还没有出来逛过吧?”蒋姝意试探道。
“是啊,京城真是富贵繁华。”蒋婉兮说谎眼都不眨一下。
“到了,泰安布庄,全京城最好。”
布庄中陈列着一匹匹时下最流行的绫罗绸缎,屋内来来往往皆是富家千金。
蒋姝意一下马车,便有人注意到她,同她问好,看到和她同行的陌生面孔,一脸好奇:“蒋小姐,好久不见,这位是?”
“这位是我的庶妹,婉兮,刚从莲州接回来的。”她热情地介绍道。
众人一听,面面相觑,这话说得有讲究。
妹妹便是妹妹,加一个“庶”字便不同了。本以为是谁家的千金,原来就是个乡下养着的私生女,而且貌似还不招待见。
蒋婉兮不怵这些人的打量,只是得体一笑,“这厢有礼了。”
“哈哈,原是蒋二小姐。”众人纷纷还礼,虽然她们心里各有各的想法,但无论庶出嫡出,都是蒋家的女儿。她们这种家里品阶低些的,怠慢不得人家。
“妹妹,我去取成衣,你自己先挑选着。”言罢,蒋姝意提裙上了二楼,临走时回眸一笑,意味深长地说:“劳烦各位帮我照顾好婉兮,她刚入京,多有不懂之处。”
在外人看来,这就是一个好姐姐。
蒋婉兮闲逛在布庄中,绫罗绸缎看得她眼花缭乱,她喜素色,京中流行的这些大红大紫的都不入她法眼。
菱儿跟在后面,见她的目光在任何一匹布上停留都不超过几秒,问道:“二小姐,这些你都不喜欢吗?”
“嗯,不太适合我。”蒋婉兮随意答道。
“确实,这些颜色太过于艳俗,不似小姐出水芙蓉。”菱儿笑嘻嘻地道。
她这话一出,蒋婉兮心里咯噔一下,果不其然,余光瞥见四周挑选布匹的千金们笑容一滞。
“并非如此,是我生得过于平平无奇了,若再穿上夺目的衣裳,岂不没救?”蒋婉兮笑着圆场。
“哪里的话,二小姐生得极美,叫我们都羡慕呢。”旁边一位姑娘道。
众人也都笑着奉承拍马。
菱儿后知后觉说错了话,脸上爬上红晕。她埋头走路,不慎踩上了一位小姐的裙摆。
轻柔的布帛骤然断裂,那人尖叫一声,抬手欲掌掴菱儿。
蒋婉兮闻声回身,眼疾手快地握住那人的手腕。
“放肆!你可知我是谁?”女子挣脱开蒋婉兮,冷冷怒斥。
眼前女子墨发如瀑,上簪两只白玉钗,下束一根发带,紫衣金纹,贵气十足。
蒋婉兮勾唇,俯身行礼:“见过鎏阳郡主。”
她自入京以来,便网罗了萧氏皇族和名门望族的信息,鎏阳郡主可谓一朵奇葩,她是宣文侯的独女,又得皇后喜爱,出了名的娇纵。喜穿紫衣,据说是为了投二皇子的喜好。
鎏阳郡主李妙仪不屑地笑了笑,道:“知道我是谁,还敢如此无礼!”
她围着蒋婉兮转了一圈,道:“我怎么好像从未见过你呢?”她记性不好,很难记住别人的脸,于是侧头询问侍女,“她是谁?”
“蒋家二小姐。”
“我当是谁?原来是个乡下来的土包子。”李妙仪狠狠地瞪了蒋婉兮一眼,语气中满满的高傲令人不适,“你知道我这裙子是什么料子吗?说出来怕贵死你。”
“我还真不知这是什么名贵的料子。”蒋婉兮看着那破碎的裙边,心里有了答案,却不知该不该说。
“你笑什么?”李妙仪拎起裙边,“好好看看,这可是蜀中锻。”
“蜀中锻而已,我赔便是了,还请郡主高抬贵手,放过我的丫鬟。”蒋婉兮沉着应对。
“我不缺钱,我要她跪下来给我道歉。”李妙仪冷哼一声。
蒋婉兮轻叹一声,既然无法和平解决,就只能驳一驳这位郡主的面子了。
她道:“郡主确定这是蜀中锻?”
“自然,这是织造局新贡的,皇后娘娘特意将紫色的留给我。”李妙仪说着骄傲地扬起下巴,“我阿爹说,除了皇室,满京城也只有我能穿这么名贵的料子。”
“哦?”蒋婉兮笑而不语。
“你干什么?笑得真难看。”李妙仪不解。
“蜀中锻质轻如羽毛,韧如弓弦,色泽醇厚而不张扬,多采用金银线斜织,常见的纹样有莲池鸳鸯,芙蓉白凤等等。”蒋婉兮蹲下捡起地上的碎片,“郡主请看,这碎料略厚重,一扯就碎,绣工倒是精细,可似乎忘记了将金线压于银线之上。”
李妙仪被说得一怔,仔细察看一番,的确如此,顿觉害臊,她竟然穿着赝品招摇过市。
“闭嘴!”她恼羞成怒地一跺脚。
蒋婉兮凑近,低声说:“郡主还要责罚我的丫鬟吗?我劝你最好还是回府查一查,家贼难防啊。”
织造局贡给宫里的料子必不会出错,想来是宣文侯府的人手脚不干净,来了一招偷梁换柱,欺负这位群主心比天高,得了赏赐不多想,便着急炫耀。
“我们走!”李妙仪看了蒋婉兮一眼,风风火火地离去。
布庄中余下的人刚才不敢出声,现在却来了兴致,围着蒋婉兮夸赞。
“婉兮小姐,你真是好胆量,李妙仪那个母夜叉终于吃了瘪。”
“是啊,是啊,你还识得蜀中锻。”
蒋婉兮被堵得水泄不通,瞧见二楼下来的倩影,忙道:“姐姐!”
“妹妹选好了?”蒋姝意笑得僵硬,她刚才在二楼将李妙仪的所作所为尽收眼底,没看成笑话,心里遗憾得很。
“就这两匹。”蒋婉兮随便指了两匹布,想赶快从这群叽叽喳喳的少女中脱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