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明月回宫时,一路走一路垂泪。
她爱美,为了这张脸,着实下了不少功夫。往年夏日,观主让她下山,她总是能躲就躲,不能躲便装病。平日里,荤腥之物绝不敢多吃一口,唯恐脸蛋儿胖了半分。
可是,她这张引以为傲的脸,如今却接二连三被程九昭嫌弃。
“他们都夸我好看来着......”
章台宫中,春杪和冬葭左等右等。恍然见她披着一件男子的披风,发髻散乱,双眸通红。两人皆心下一惊,“公主,难道是有人欺负了您?”
元明月扑到春杪怀里,“春杪、冬葭,我真的很丑吗?”
春杪:“公主,何出此言?”
冬葭:“公主,您若说您丑,这世间其他的女子哪还有活路?”
元明月失魂落魄回房,趴在床上嚎啕大哭。
春杪与冬葭叫她不应,又不敢硬闯进去,只好守在门口,唉声叹气。
等元明月哭累了,她开口唤两人传膳。
今日的菜肴又是素斋,她勉强吃了几口便作罢,“父皇何时出殡?我想吃肉了。”
春杪赶忙捂了她的嘴,“公主,大逆不道之言,万万不可再说。”
冬葭走出门外,确定无人经过后,才将房门关上。
刚受了一番打击,肉也吃不了。
元明月躺在美人榻上,“美人计对他没用,你们快给我出出旁的主意。”
春杪忙着收拾碗筷,随口应道:“公主,婢子瞧着那男子应是不喜欢您,要不您换个人爱慕?”
元明月拿着白瓷茶杯把玩,“不行,我非他不可。”
冬葭给春杪递了一个眼神,“公主,要不看看书?”
“什么书?”
“孙子兵法。”
此书,是冬葭从前伺候的一位妃子爱看之书,“公主,淑妃娘娘入宫时,乃是一不得宠的才人。自看了孙子兵法,学了些皮毛争宠,竟连连高升。”
元明月知道淑妃郭见容,她娘亲尚在宫中时,常写信骂她,说她和徐见羞是玉鉴池的两朵白莲,自视甚高,臭味相投。
“她是武将之女,看兵法是应该的。”
再者说,她瞧这郭见容的妃位,应是徐见羞逼光和帝封的。
冬葭急急解释,“公主,婢子亲眼见淑妃娘娘使了一招无中生有,圣人便封她做了淑妃。”
元明月起了好奇心,“她怎么无中生有的?”
冬葭:“她对圣人说有了身孕,圣人高兴之余下旨封妃。其实她并没有身孕,等做了妃子,她假装摔倒,又对圣人说已小产。”
“此乃欺君之罪,父皇难道不曾责罚她?”
“皇后娘娘帮她遮掩过去了......”
她父皇,为帝,昏庸无道;为夫,昏头搭脑;为父,昏昏噩噩。
横竖与“昏”脱不了干系。
春杪去找元晖的近侍,从太子书房中借来孙子兵法。
元明月捧着书细看,连连赞叹,“无中生有这计,果然甚妙!”
美色,既然对程九昭无用,她可以从旁处下手。
譬如,胡编乱造和他攀扯上关系。
元明月闷在房中沾沾自喜,徐见羞派来的一行女使已到了章台宫。
春杪与冬葭远远瞧见为首之人是尚仪局的胡尚仪,“胡尚仪......怎么来了?”
重华宫中,没有一个宫人不怕胡尚仪。
严苛、为人阴狠、不苟言笑,近乎没有感情,凡落在她手上的妃嫔宫人,不掉一层皮,休想出尚仪局。
冬葭:“难道是公主闯了大祸?”
“推门!”
一声号令,两个女使上前将门推开。元明月看书看的正至兴头上,还以为是自己的两个婢子催她出门,“春杪,我再看会书。”
胡尚仪挺直腰板,踏入房内,“带走。”
元明月闻声抬头,发现是一面生的年长姑姑,脆声问道:“姑姑,你要把我带去何处?”
胡尚仪充耳未闻,转身便走。
她身后的女使依次入内,一左一右架着元明月离开,“你们是谁啊?”
今日的打击源源不断,元明月一路哀嚎。
胡尚仪听得不甚耐烦,从衣袖中掏出一方尺素,一把塞进她的嘴里。
等到了尚仪局,折磨才算开始。
先是让她走路,方走了一步,便被胡尚仪打了一下手板子,“行走坐卧,毫无规矩。”
她犟嘴解释,“我一直在女观,观主说不用学宫廷礼......”
话音未落,又是一下手板子。
连着被打了两下,手心见了红。元明月靠墙蹲在地上,委屈地直掉泪珠子,“又不是我想进宫,凭什么都欺负我!”
胡尚仪铁面无私,让几个女使扶起她继续走。
一遍一下手板子,走至戌时末,宫中千灯亮起,烛影摇曳。元明月又饿又困,手心被打的红热交织。
直至亥时一刻,她走完最后一遍。胡尚仪才道满意,“这次不错。”
元明月惶惶然想回章台宫,门口的女使却伸手拦住她,“皇后娘娘有令,公主需在尚仪局学会宫中规矩,方可离开。”
她道是谁刁难她,原是徐见羞!
在尚仪局的偏房安寝前,她暗暗怨了几句,“娘,你得罪了满宫人,你倒是拍拍屁股潇洒走了,恶果全让我担了。”
元明月被尚仪局带走一事,春杪马不停蹄去太行宫找元晖求救。
眼看关外侯进宫之日在即,若元明月被关个十天半月,他的如意算盘岂不是全部落空?元晖晚间时,借故去长秋宫请安,顺道打听此事,“儿臣参见母后!”
徐见羞正在插花,宫娥刚摘下的菡萏,含苞未放,被放置在绿柚菱觯中,只待来日卷舒开合。
元晖跪了一刻,徐见羞仍不开口。许久后,她蹙了下眉心,淡着声音道,“你们盯上了关外侯,是吗?”
“母后,阿姐行事与孤无关。”
“那日引路的太监已招供,十两银子就换得他引着小侯爷去了百花宫。”
元晖自嘲一笑,“母后,不知那引路太监可曾招供是谁人指使的?”
徐见羞讨厌元晖,和光和帝如出一辙的无能,却又比他聪明狡诈百倍,“你回去吧。”
元晖挺背跪着,“母后,请问阿姐做了何事,需要入尚仪局?”
提及此事,徐见羞一脸怒气,“身为公主,衣衫不整与男子拉拉扯扯,成何体统!”
元晖未曾想到元明月行事竟如此没有章法,赶忙道歉,“孤替阿姐,多谢母后教导。”
出了长秋宫,手下太监钱自成来问,“太子殿下,可要去尚仪局接公主回宫?奴才听说她今日挨了不少手板子......”
元晖负手立着,冷冷吩咐,“无需去接,让她学着吧。”
他不肯救,元明月也从未指望过他救。
她于元晖,从来都是一枚随时可弃的小棋子。
东方既白,旭日东升,重华宫被一层金光笼罩其中。
元明月一早被女使喊起来,今日要学的是行礼规矩。她自恃肃拜礼学的齐全,兴冲冲先来了一手。胡尚仪难得露笑,“公主的肃拜礼学得不错,其余八拜礼想来是信手拈来。”
元明月尴尬抬头,“姑姑,我只会肃拜礼......”
不会,自然要学。八拜礼学了整整一日,手板子虽打得少了,但骂声未减。
元明月不甚在意被骂,她在女观时,观主骂的更是难听,她早已练就绝技:左耳朵进右耳朵出,绝不让骂声在耳中停留片刻。
胡尚仪极为满意她的学习态度,晚间时甚至夸了她一句,“公主天资愚钝,倒知努力上进。”
元明月得了夸,晚膳时美滋滋啃饼。
大事未成,临睡前她细细盘了一遍勾程九昭一事,“不行,我得找个理由和他扯上关系!”
入尚仪局的第三日,学的是说话之道。
胡尚仪与她交谈,频频说她不对,一来二去,元明月急眼了,“姑姑,我哪里不对了?”
“公主,你已有封号,与宫娥说话,自该自称本宫。”
“没人告诉我。再说,我迟早要回女观,若整日将本宫挂在嘴上,师姐师妹们会笑话我的......”
大师姐的嘴最毒,说她是个空心木头美人。
一句话,既夸又贬,她时常气得不知如何反驳。
胡尚仪曲手敲着桌案,“公主,您尚在宫中一日,就需守着宫里的规矩。”
元明月垂首含笑,一派公主威仪,“本宫晓得了。”
夏莺千啭,元明月在尚仪局的日子,过得尚算顺心。
一不受徐见羞敲打,二无需听元晖催促,三不用苦恼程九昭。她每日乖顺跟在胡尚仪身后钻研礼仪之事,颇有要继承她衣钵的架势。
元明月入尚仪局后,程九昭的日子也总算安稳下来。
只是这巫医观,走了一个元明月,多了一个式如玉。每日守在他房外,任谁路过都要被她盘问一遍。
今日他病好出宫,司臣入宫接他,方到门口,便被她拦下,铁青着脸咄咄逼问。
“你是谁?来此作甚?”
“式大夫,在下昨日,前日都来过。”
式如金端着药碗路过,赶忙拉走妹妹,推他入内。
房内,司臣笑着将此事讲给程九昭听,“扶光,我瞧着式姑娘是实心实意对你好。”
程上:“式大夫更奇怪,整日守在小侯爷床前,寸步不离。”
程下:“坏了,难道式家人看上小侯爷了?”
程九昭立在窗边,耳边听着三人的笑谈,眼睛却不住往外看。
那边屋檐下,面目模糊的两人正窃窃私语,他闭上眼睛屏息静静听着。
“大哥,杳杳姐近日怎不来看姐夫?”
“杳杳姐害羞啦!”
她爱美,为了这张脸,着实下了不少功夫。往年夏日,观主让她下山,她总是能躲就躲,不能躲便装病。平日里,荤腥之物绝不敢多吃一口,唯恐脸蛋儿胖了半分。
可是,她这张引以为傲的脸,如今却接二连三被程九昭嫌弃。
“他们都夸我好看来着......”
章台宫中,春杪和冬葭左等右等。恍然见她披着一件男子的披风,发髻散乱,双眸通红。两人皆心下一惊,“公主,难道是有人欺负了您?”
元明月扑到春杪怀里,“春杪、冬葭,我真的很丑吗?”
春杪:“公主,何出此言?”
冬葭:“公主,您若说您丑,这世间其他的女子哪还有活路?”
元明月失魂落魄回房,趴在床上嚎啕大哭。
春杪与冬葭叫她不应,又不敢硬闯进去,只好守在门口,唉声叹气。
等元明月哭累了,她开口唤两人传膳。
今日的菜肴又是素斋,她勉强吃了几口便作罢,“父皇何时出殡?我想吃肉了。”
春杪赶忙捂了她的嘴,“公主,大逆不道之言,万万不可再说。”
冬葭走出门外,确定无人经过后,才将房门关上。
刚受了一番打击,肉也吃不了。
元明月躺在美人榻上,“美人计对他没用,你们快给我出出旁的主意。”
春杪忙着收拾碗筷,随口应道:“公主,婢子瞧着那男子应是不喜欢您,要不您换个人爱慕?”
元明月拿着白瓷茶杯把玩,“不行,我非他不可。”
冬葭给春杪递了一个眼神,“公主,要不看看书?”
“什么书?”
“孙子兵法。”
此书,是冬葭从前伺候的一位妃子爱看之书,“公主,淑妃娘娘入宫时,乃是一不得宠的才人。自看了孙子兵法,学了些皮毛争宠,竟连连高升。”
元明月知道淑妃郭见容,她娘亲尚在宫中时,常写信骂她,说她和徐见羞是玉鉴池的两朵白莲,自视甚高,臭味相投。
“她是武将之女,看兵法是应该的。”
再者说,她瞧这郭见容的妃位,应是徐见羞逼光和帝封的。
冬葭急急解释,“公主,婢子亲眼见淑妃娘娘使了一招无中生有,圣人便封她做了淑妃。”
元明月起了好奇心,“她怎么无中生有的?”
冬葭:“她对圣人说有了身孕,圣人高兴之余下旨封妃。其实她并没有身孕,等做了妃子,她假装摔倒,又对圣人说已小产。”
“此乃欺君之罪,父皇难道不曾责罚她?”
“皇后娘娘帮她遮掩过去了......”
她父皇,为帝,昏庸无道;为夫,昏头搭脑;为父,昏昏噩噩。
横竖与“昏”脱不了干系。
春杪去找元晖的近侍,从太子书房中借来孙子兵法。
元明月捧着书细看,连连赞叹,“无中生有这计,果然甚妙!”
美色,既然对程九昭无用,她可以从旁处下手。
譬如,胡编乱造和他攀扯上关系。
元明月闷在房中沾沾自喜,徐见羞派来的一行女使已到了章台宫。
春杪与冬葭远远瞧见为首之人是尚仪局的胡尚仪,“胡尚仪......怎么来了?”
重华宫中,没有一个宫人不怕胡尚仪。
严苛、为人阴狠、不苟言笑,近乎没有感情,凡落在她手上的妃嫔宫人,不掉一层皮,休想出尚仪局。
冬葭:“难道是公主闯了大祸?”
“推门!”
一声号令,两个女使上前将门推开。元明月看书看的正至兴头上,还以为是自己的两个婢子催她出门,“春杪,我再看会书。”
胡尚仪挺直腰板,踏入房内,“带走。”
元明月闻声抬头,发现是一面生的年长姑姑,脆声问道:“姑姑,你要把我带去何处?”
胡尚仪充耳未闻,转身便走。
她身后的女使依次入内,一左一右架着元明月离开,“你们是谁啊?”
今日的打击源源不断,元明月一路哀嚎。
胡尚仪听得不甚耐烦,从衣袖中掏出一方尺素,一把塞进她的嘴里。
等到了尚仪局,折磨才算开始。
先是让她走路,方走了一步,便被胡尚仪打了一下手板子,“行走坐卧,毫无规矩。”
她犟嘴解释,“我一直在女观,观主说不用学宫廷礼......”
话音未落,又是一下手板子。
连着被打了两下,手心见了红。元明月靠墙蹲在地上,委屈地直掉泪珠子,“又不是我想进宫,凭什么都欺负我!”
胡尚仪铁面无私,让几个女使扶起她继续走。
一遍一下手板子,走至戌时末,宫中千灯亮起,烛影摇曳。元明月又饿又困,手心被打的红热交织。
直至亥时一刻,她走完最后一遍。胡尚仪才道满意,“这次不错。”
元明月惶惶然想回章台宫,门口的女使却伸手拦住她,“皇后娘娘有令,公主需在尚仪局学会宫中规矩,方可离开。”
她道是谁刁难她,原是徐见羞!
在尚仪局的偏房安寝前,她暗暗怨了几句,“娘,你得罪了满宫人,你倒是拍拍屁股潇洒走了,恶果全让我担了。”
元明月被尚仪局带走一事,春杪马不停蹄去太行宫找元晖求救。
眼看关外侯进宫之日在即,若元明月被关个十天半月,他的如意算盘岂不是全部落空?元晖晚间时,借故去长秋宫请安,顺道打听此事,“儿臣参见母后!”
徐见羞正在插花,宫娥刚摘下的菡萏,含苞未放,被放置在绿柚菱觯中,只待来日卷舒开合。
元晖跪了一刻,徐见羞仍不开口。许久后,她蹙了下眉心,淡着声音道,“你们盯上了关外侯,是吗?”
“母后,阿姐行事与孤无关。”
“那日引路的太监已招供,十两银子就换得他引着小侯爷去了百花宫。”
元晖自嘲一笑,“母后,不知那引路太监可曾招供是谁人指使的?”
徐见羞讨厌元晖,和光和帝如出一辙的无能,却又比他聪明狡诈百倍,“你回去吧。”
元晖挺背跪着,“母后,请问阿姐做了何事,需要入尚仪局?”
提及此事,徐见羞一脸怒气,“身为公主,衣衫不整与男子拉拉扯扯,成何体统!”
元晖未曾想到元明月行事竟如此没有章法,赶忙道歉,“孤替阿姐,多谢母后教导。”
出了长秋宫,手下太监钱自成来问,“太子殿下,可要去尚仪局接公主回宫?奴才听说她今日挨了不少手板子......”
元晖负手立着,冷冷吩咐,“无需去接,让她学着吧。”
他不肯救,元明月也从未指望过他救。
她于元晖,从来都是一枚随时可弃的小棋子。
东方既白,旭日东升,重华宫被一层金光笼罩其中。
元明月一早被女使喊起来,今日要学的是行礼规矩。她自恃肃拜礼学的齐全,兴冲冲先来了一手。胡尚仪难得露笑,“公主的肃拜礼学得不错,其余八拜礼想来是信手拈来。”
元明月尴尬抬头,“姑姑,我只会肃拜礼......”
不会,自然要学。八拜礼学了整整一日,手板子虽打得少了,但骂声未减。
元明月不甚在意被骂,她在女观时,观主骂的更是难听,她早已练就绝技:左耳朵进右耳朵出,绝不让骂声在耳中停留片刻。
胡尚仪极为满意她的学习态度,晚间时甚至夸了她一句,“公主天资愚钝,倒知努力上进。”
元明月得了夸,晚膳时美滋滋啃饼。
大事未成,临睡前她细细盘了一遍勾程九昭一事,“不行,我得找个理由和他扯上关系!”
入尚仪局的第三日,学的是说话之道。
胡尚仪与她交谈,频频说她不对,一来二去,元明月急眼了,“姑姑,我哪里不对了?”
“公主,你已有封号,与宫娥说话,自该自称本宫。”
“没人告诉我。再说,我迟早要回女观,若整日将本宫挂在嘴上,师姐师妹们会笑话我的......”
大师姐的嘴最毒,说她是个空心木头美人。
一句话,既夸又贬,她时常气得不知如何反驳。
胡尚仪曲手敲着桌案,“公主,您尚在宫中一日,就需守着宫里的规矩。”
元明月垂首含笑,一派公主威仪,“本宫晓得了。”
夏莺千啭,元明月在尚仪局的日子,过得尚算顺心。
一不受徐见羞敲打,二无需听元晖催促,三不用苦恼程九昭。她每日乖顺跟在胡尚仪身后钻研礼仪之事,颇有要继承她衣钵的架势。
元明月入尚仪局后,程九昭的日子也总算安稳下来。
只是这巫医观,走了一个元明月,多了一个式如玉。每日守在他房外,任谁路过都要被她盘问一遍。
今日他病好出宫,司臣入宫接他,方到门口,便被她拦下,铁青着脸咄咄逼问。
“你是谁?来此作甚?”
“式大夫,在下昨日,前日都来过。”
式如金端着药碗路过,赶忙拉走妹妹,推他入内。
房内,司臣笑着将此事讲给程九昭听,“扶光,我瞧着式姑娘是实心实意对你好。”
程上:“式大夫更奇怪,整日守在小侯爷床前,寸步不离。”
程下:“坏了,难道式家人看上小侯爷了?”
程九昭立在窗边,耳边听着三人的笑谈,眼睛却不住往外看。
那边屋檐下,面目模糊的两人正窃窃私语,他闭上眼睛屏息静静听着。
“大哥,杳杳姐近日怎不来看姐夫?”
“杳杳姐害羞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