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足的日子过到第六日,元明月总算学会了和面和擀面。

    宫中账本又堆了一桌,窈娘伺候她洗漱时,苦劝道:“公主,太后娘娘已派人催了几回,要您尽快算账。”

    元明月看见账本就头痛,她虽在女观算过几回帐,但观中花钱的地方少,她一只手都能算清。

    可是,宫中的账目繁杂,一眼望过去,密密麻麻全是银子。

    “不能不算吗?”

    窈娘耐着性子,“公主,太后娘娘有心教您。”

    元明月语气惆怅,“她故意折磨我呢。真羡慕元蘅堂妹,可以日日跟着小侯爷学武。”

    “公主,此话莫要再说了。”

    窈娘无奈,好说歹说才扶她坐到椅子上。

    一下午,窈娘都时刻站在元明月身后,一来盯着她,二来哄着她。

    功夫不负苦心人,至元蘅来前,元明月总算算出几页。

    “堂姐,今日的信。”

    元蘅一来,便立马递信给她。窈娘摇摇头,出去时小心帮她们阖上门。

    元明月这几日,只能自个在院中扎马步。

    前日信中,她与程九昭抱怨,“下回你得教我些旁的,连冬葭都笑我,说我这个师父找的不好,只会扎马步。”

    元蘅在此,她不便打开信细读,索性问起旁的事,“堂妹,九皇叔怎又耽搁了?”

    说起此事,元蘅近日都在疑心自己这个亲爹是不是流年不利。

    上回走到一半,突发恶疾。

    这回,眼看快到中都城了,马车又坏了,据说得三日才能修好。

    “父王到的地方偏,不大好找人帮忙。”

    元明月:“挺好的,他晚来几日,你舒心过几日。”

    元蘅:“是这个理吧。”

    外间的冬葭,催着元明月出去揉面。

    她高声应着,随手将信放进窗边的木盒中,回身挽着元蘅出门,“走走走,堂妹。我已学会做饼,今日且给你露一手吧。”

    “堂姐,你为何要学这些?”

    “人活一世,总得多学点本领。”

    元蘅实在不解,做饼算是什么本领?

    主仆三人对下厨一事,皆是一窍不通。

    幸好春杪机灵,借着去御膳房拿食盒时,在旁偷偷学了几招做饼妙招。

    元明月一试,果真有用,大赞春杪大巧若拙。

    元蘅不想手上染上面粉,借口有事走了。元明月费心摊了一张圆饼,死活闹着要装进盒中,送给程九昭,“让他开开眼。”

    春杪看着她手上那张丑饼,扶额劝道:“公主,这饼不能吃。不若等您解了禁足,婢子将饼送去御膳房做好,再送给小侯爷?”

    就她们三个瞎捣鼓的东西,她真怕程九昭吃了之后,走了黄泉路。

    到时,她和冬葭项上人头难保。

    “行吧。”

    元明月丢下圆饼,回房看信。

    程九昭得知她已开始学做饼,自认不能输给她。

    这几日回府后,常常向家中管事打听得力的管事人选,“我粗略有了几个人选,都是远近闻名管家的一把好手。”

    程九昭近来的异常,全被程渊看在眼里。

    先是程上程下疑心他中邪,跑去跟程渊说,“小侯爷每日回府,都把自个关在房中写信。”

    后有府中管事找到他,说程九昭在四处找管事,“听小侯爷的意思,是想找个人帮他管家。”

    程渊前几日得知程九昭私下在教元明月武功,心中纳闷。

    这日,趁他回府,程渊信步去房中找他。

    一推开门,他正在写信。

    “爹,你怎么来了?”程九昭一边收拾笔墨纸砚,一边将桌上的一封信藏进袖中,“爹,你坐。”

    程渊依言坐下,“你在写什么?”

    程九昭顾左右而言他,“没写什么。”

    “为父听说你在找得力管事?”

    程九昭点头,“对,已有几个人选。”

    程渊不明所以,“你找管事作甚?难道你这小小一间院子,也需管事帮你管?”

    “我和她不会管家,自然得找管事......”

    话一出口,程九昭后知后觉发现一件事。

    他为什么要和元明月一块管家,还费心找管事。他们俩,好似没关系啊。

    “她是谁?”

    程渊声音一沉,面前的程九昭面色迷茫,喋喋说着,“对啊,我为什么要找管事。”

    至程渊离开,程九昭依然茫然坐在椅子上自言自语。

    “程上,你去把四公子找来。”程渊回头看自己的儿子,疑心他生了什么变故,“算了,把大公子一起请来。”

    方槐序和司臣入府后,直奔书房。

    程渊长话短说,“为父怀疑扶光喜欢上了一个人。”

    方槐序大惊,“扶光整日都在宫中,宫里除了妃子就是宫娥,他能喜欢谁?”

    司臣低着头,不好说话。

    他答应过元明月,要帮她保守秘密。

    程渊一看司臣低头,便了然于胸,挥手让两人去看看程九昭,“他自个想不明白,你们去帮他想想。”

    方槐序:“想什么?”

    “想明白,他为什么要找管事管家。”

    方槐序推司臣离开时,仍惦记程渊最后的那句话。

    他自入了千牛卫,便觉程九昭隐隐有些不对劲。每回申时教完金乡县主,回来时总是拿着一封信傻笑。

    今日听程渊所言,他猜测道:“老四,难道扶光喜欢上金乡县主了?”

    司臣苦不堪言,只好催方槐序快去找程九昭。

    房中的程九昭,此刻正拿着元明月写的信,一封接一封看过去。

    他迫切地想弄明白,他到底为什么愿意和元明月一起管家。

    叩门声响起,他将书信塞进被中,起身去开门,“大哥,四哥。你们怎么来了?”

    “义父说你犯相思病了,托我们来看看你。”方槐序一来一抬眼,便察觉床上的被褥中藏着什么东西。他慢慢挪到床边,悄悄抽出其中一封信。

    只是,方一看到信中女子的名字,他大惊失色,“扶光,你喜欢公主啊?”

    程九昭回身发现他拿着信,赶忙夺下,“你别乱说,我和公主是师徒之谊。”

    方槐序指着他大叫,“还想骗我?你若不喜欢公主,那你为何整日跟她商谈管家之事,还到处托人打听。”

    程九昭急吼吼辩解,“她问我,我好心帮她找不行吗?”

    “方才那封信里,公主说日后府中诸事都听你的。”

    “师父要是知道你看信过目成诵,不知该多欣慰。”

    方槐序拉他坐下,“你真喜欢公主啊?老二万一知道这事,指不定要跟你闹。”

    程九昭摊手,“我没说喜欢公主。我只是热心帮她找管事......”

    后面的话,越说越小声,直到方槐序无语地盯着他。

    司臣看着两人打闹,并未出言制止。等两人吵完,他才开口,“扶光,公主说她喜欢你。”

    “啊?”

    程九昭瘫坐在地,“她定是骗你的。”

    司臣回忆元明月当时的神色,“我难得见公主那般认真。”

    程九昭看向方槐序,“大哥,公主是不是在故意捉弄我?”

    “你的心都在公主身上了,如今反悔怕是来不及了,”方槐序用手戳他的心口处,“算了,你自个想想吧。”

    说罢,他推着司臣离开。

    临走前,他回头对程九昭说道:“虽说兄弟间不该为女子反目。但若真有那日,大哥和四哥都会站在你这边。”

    长夜漫漫,夜里起了风。

    炉香已尽,残灯如豆。程九昭端坐在房中回信,信来回写了几页。又在天晓时分,被他揉成一团,投入炉火中。

    这一日的元明月等到了元蘅,没等来程九昭的信。

    “他为何没写信?”

    元蘅向她解释,“小侯爷说昨日程侯找他议事,回房时已近夜半。”

    元明月自诩心胸宽广,当下便原谅了他,“观主常教导我做个贤妇。他每日事多,不回信便不回吧。”

    还有三日,禁足令便可解。

    元蘅邀约元明月三日后去御花园赏花,“秋花将尽,翻过这月,便只能等腊月的红梅开。”

    “到时我再做几张饼,带着去吃。”

    “好。”

    元蘅常在宫中走动,元明月想起一事,小声问她,“堂妹,听说大巫出宫了?你可知道,他出宫去了何处?”

    冬葭打听了许久,只知大巫带着两个巫师走了,其他一概不知。

    元蘅隐约听郭见容提过一句,“好似是式山出事了。”

    “是吗?”

    若是式山出事,也怪不得大巫要火急火燎赶回去。

    满屋子的金银珠宝,万一没了,多亏啊。

    程九昭未回信,元明月也不知给他写什么。

    于是拣了些儿时趣事说给他听,“小时候,有一位哑婆婆照顾我。她耳聋舌哑,我长到五岁,才有人与我说话。”

    哑婆婆是山下村子的寡妇,无儿无女。

    她心觉此生所有的不幸,是前世自己造下的罪孽报应到今世,一辈子不停攒钱捐功德。

    结果死时,连一张草席都没有。

    每年清明,除了元明月记得帮她烧几张纸钱。这世间,再无一人记得她来过。

    那座孤坟,淹没在一片山坳中。

    元明月离开时,坟前野草生,墓碑上是她用朱砂歪歪扭扭写的三个字。

    “哑婆婆挺好的,除了厨艺实在太差。对了,我俩的管事已有着落,不如你再找一个厨娘?”

    御膳房的那几个大厨,厨艺不精,她食难下咽。

章节目录

驸马他悔不当初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惊三月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惊三月并收藏驸马他悔不当初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