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来瑶城的行程,夏凉雨已经准备的非常妥当,在民宿里面放好了本就不多的行李就去了古街。
古街,顾名思义,就是非常古老的街道。
瑶城地处东北,以前很多闯关东的人来这边都在瑶城安定下来。
这里的建筑大多是巴洛克风情的民国建筑。
瑶城独特的建筑风格最近才吸引了一些历史爱好者参观,不算开发的特别成功,也有几条街变成了集市。
在酒店做攻略的时候,夏凉雨有发消息问过江石溪在瑶城有没有特别想去的地方,结果是他并没有。
她就按照自己的喜好来,最先去的这条街是最具特色的,整条街道上卖的都是一些非遗的手工艺品。
走在这条街上就会觉得,它和很多已经过度开发的旅游景点差别很大,可能还是工作日的缘故,没太多的游客打卡拍照。
也就没有了在平城朝九晚五的紧张感,走在古色古香的街道上,只觉得无比的宁静,让人心旷神怡的宁静。
这里说的“古色古香”,是可以闻到的古色古香,是沁人心脾的花香。
二人逛了一会儿,夏凉雨才见到了这股花香的来源,是一个卖香珠的摊位,摊前已经围了有几个人在看了。
有人围观,那摊主却并不为了出数而手忙脚乱,而是颇为悠闲的轻轻捣着那石碾里头的茉莉花。
茉莉花是风干的,但是却比新鲜的时候的香气还要更加浓烈,吸到鼻子里是无比享受的沁人心脾。
捣碎了花粉之后,又把它和泥巴搅合在一起,夏凉雨姑且叫那黏黏糊糊的一堆像水泥一样的东西为“泥巴”吧,但应该是特制的,和花粉融合的严丝合缝的。
那珠子饱满圆润,没有一丝的裂痕,正在搓珠子的那双手,虽说不上多么纤细,但是皮肤极好,很白皙光滑。
多半是每天都挼搓泥土,制作香珠得到了天然的滋养。
摊主看上去已经年近五十,穿着是普通的绿色军大衣。眼角已经有了明显的皱纹,但是却没有这个年龄普遍有的,被生活压的喘不过气的感觉,有围观的游客问她这个香珠的原料,干花都是哪里来的,她就笑眯眯的给人家讲,也不管那人是不是要买。
夏凉雨一下子想起来了崔凌,同样的年龄,只会每天怨气冲天的在电脑前面敲敲打打,然后再对自己改过无数遍的稿子挑三拣四的。
强烈的对比之下,生出了对这里生活的向往,忽然很讨厌在报社里面的日子了。
经过老吴的事情,夏凉雨对于自小成为新闻记者的梦想是动摇的,甚至会觉得当时一意孤行,一定要报考新闻学的行为是冲动的。
只是她不想让何明娟知道自己现在微妙的心理变化,也不能让夏庆文知道。
高考报志愿那天,任二人如何有理有据的证明新闻记者这一行不合适,太难走,夏凉雨就是不听。
她看着那摊主继续面带微笑的只做着香丸,陷入了新的沉思,到底是继续为了那点面子苦苦支撑,坚决不承认是当年的坚持错了,还是离开那个让人窒息的工作环境,那堆堆积如山的工作,重新找到喜欢的事情。
比如和眼前这个正在做香珠的阿姨一样,不用常年窝在办公室里,掌握一门手艺每天在景区摆摊,即使挣钱不多也基本能够维持生计,平时和顾客聊聊天。
总好过见崔凌摆臭脸,还要写无数不属于自己工作的文稿。
夏凉雨眼睛一直盯着摊主在看,心里在纠结着新的职业规划。
江石溪站在旁边,又看了一眼手机,从昨天弄出那个“假老吴”背锅,到现在已经差不多一天过去了,洪士彪没有可能是不知道的,却并没有追究。
但是他上头的那个“白哥”现在也不可能不知道,不过到现在都没什么事儿,估计是默认这事可以这样过去了。
毕竟这样做,直接相当于把夏凉雨和老吴完完全全的剥离开来,既保全了夏凉雨,也不会破坏他们的计划。
江石溪这段日子一直在处理这事,在古街走着走着,渐渐也来了欣赏周围景观的兴致,抬眼看到夏凉雨正站在一个摊位前面认认真真的看着。
像一只...小熊...
十一月了,
瑶城虽然比平城往南边些,但也是冷的,那天因为出来的仓促,夏凉雨直接从衣柜里面拿了一件厚厚的棉服套在身上。
那件棉服是白色的,衣袖上和帽子上都是满满的兔毛,她此刻就穿着这件衣服,认真的看着摊主手里的动作。
看起来很老实的样子。
江石溪知道,她从来只是看起来“很老实”,这么想着,往前几步,也到了那摊位前,想要看看到底是什么这么吸引人。
只见摊主把一堆粉末堆在另一盆泥巴里面,然后用手揉来揉去的,心道“这也没什么好看的,这是做陶艺的?”
继续观看才发现,这原来是一家制作药丸的摊子,那摊主把盆里和好的东西,分成一块一块的,又搓成药丸。
江石溪没看明白这药丸有什么好看的,能站这么长时间。
刚才在摊子前面看热闹的人早就走了,买不买的都已经换了好几批,就只有夏凉雨一个人,一直在摊位前面站着。
摊主这个时候也注意到她了,看这小姑娘,不过二十岁上下的样子,可能还是学生,手头比较拮据。
但是能在摊位前面驻足这么久,想必是非常喜欢这古法香珠。
这古法香珠贵在它的手工复杂,但是成本其实并不高,摊主见眼前这小姑娘如此喜欢,便打算送两个给她。
又怕小姑娘脸皮薄不好意思要,便拿了两个包在牛皮纸里面,塞到她手里,笑说,
“古街活动,免费体验两颗香珠。”
夏凉雨还处于神游的状态,在损失面子现在转行和继续在报社之间反复的拉扯着。
见老板往自己手里直接塞了两颗香珠,还没反应过来是发生了什么。
她没反应过来,江石溪在后头早就看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一时间只觉得有点丢人,就好像是家里很穷,不舍得给孩子买一样。
那摊位上面写着价钱,江石溪便都掏钱买了。
摊主这才反应过来,这是在等着男朋友呢,细看她这男朋友,长得好,眼睛够亮,鼻子高挺的,眉目之间一派正气,刚才付款时说话也是彬彬有礼的。
上了岁数的人,最不喜欢女气又弱不禁风的男人,见了江石溪 忍不住夸道,“小姑娘你这男朋友长得真好,对你也好!”
夏凉雨一听这话一下子清醒了,“他不是我男朋友。”
摊主一副了然于胸的表情,笑说,“阿姨也是从你这时候过来的,有什么不好意思的。”
夏凉雨忽然觉得这个摊主怎么这么像何明娟,又想要赶紧解释的时候已经被江石溪给拉走了。
她自然不知道这两颗香珠最开始摊主为什么会送给她,,夏凉雨对于人情世故这些东西向来是直来直去的,总像是比别人缺上一根筋的样子。
现在想起来,刚才那两串香珠都是江石溪付的钱,便赶紧打开手机转给他。
江石溪没收,随口道,“转来转去你不嫌麻烦?不还长着呢。”
“还长着呢”这句话有些意味不明,江石溪也不说是这次在瑶城的旅程还长着呢,还是其他的什么还长着。
夏凉雨来不及细想,就已经饿了,饭店是早就预定好了的,就差不多在这条古街尽头的位置。
江石溪不是第一次来瑶城了,眼前的景观却还是第一次见,就在一年之前,这里还是完完全全的居民区。
现在有了游客之后,很多瑶城当地开的比较好的饭店,也都在这条街继续营业,但是夏凉雨说的那个饭店,他确实没听过。
跟着夏凉雨一路往前走,最后,这家饭店并不是在这条街的里面,准确来说,是硬接出来的一块。
一看就是新开的饭店,不过店面装修的非常豪华,整个牌匾就是一条鱼的形状。
虽然它一定不是这条街上面最有年头的老字号饭店,但是它看上去一定是最有特色的饭店。
瑶城的特色就是酥鱼,这家唯一的菜就是酥鱼。
江石溪以前来瑶城的时候,就吃过好几次,类似于鱼罐头的口感,里面的刺都是可以吃的,而且补钙有营养。
这家饭店的上菜速度很快,他们刚坐下不到五分钟,就已经上来了。
夏凉雨一直只在网上看过酥鱼,无比憧憬的赶紧夹起来一口,嚼了半天,就开始吃米饭。
江石溪也吃了一口,给眼前这道菜起了一个新的名字,盐鱼。
为什么不叫咸鱼叫它盐鱼呢,因为它已经不能称之为咸味了,而是已经有些苦了。
而且仔细咀嚼,还能够吃到鱼肉里面的咸盐。
吃完算是能够理解为什么夏凉雨吃上一口能干半碗米饭了。
不过这饭店毕竟是夏凉雨辛辛苦苦订的,也就不好挑三拣四的,江石溪依旧是面色如常的继续吃着。
夏凉雨见他表情没什么明显的变化,心想说不定这酥鱼就是这个味道,虽然自己吃不惯,但是总有人能吃得惯吧。
所以也就不能心虚的表现出来不爱吃的样子,装模作样的也开始吃。
江石溪本想吃口鱼刺压压惊,可能就没那么咸了,结果夹了一块刺咬下去发现这刺坚硬无比,直接扎到了牙肉上,一股血腥味呛出来。
夏凉雨并不知道真正的酥鱼是连鱼刺也能吃的,还以为是太好吃了,他连鱼刺也想吃进去,顺口问道,
“这个鱼,很好吃吗?”
江石溪又夹了一口鱼肉表示认可,“嗯,你为什么不吃?”
夏凉雨想了半天,“我可能今天胃口不太好...”
她这话说的心虚,心里也没底这饭店到底怎么样,怕是自己订的不好,还有些不好意思。
不成想,很快,更加不好意思的事情就发生了。
古街,顾名思义,就是非常古老的街道。
瑶城地处东北,以前很多闯关东的人来这边都在瑶城安定下来。
这里的建筑大多是巴洛克风情的民国建筑。
瑶城独特的建筑风格最近才吸引了一些历史爱好者参观,不算开发的特别成功,也有几条街变成了集市。
在酒店做攻略的时候,夏凉雨有发消息问过江石溪在瑶城有没有特别想去的地方,结果是他并没有。
她就按照自己的喜好来,最先去的这条街是最具特色的,整条街道上卖的都是一些非遗的手工艺品。
走在这条街上就会觉得,它和很多已经过度开发的旅游景点差别很大,可能还是工作日的缘故,没太多的游客打卡拍照。
也就没有了在平城朝九晚五的紧张感,走在古色古香的街道上,只觉得无比的宁静,让人心旷神怡的宁静。
这里说的“古色古香”,是可以闻到的古色古香,是沁人心脾的花香。
二人逛了一会儿,夏凉雨才见到了这股花香的来源,是一个卖香珠的摊位,摊前已经围了有几个人在看了。
有人围观,那摊主却并不为了出数而手忙脚乱,而是颇为悠闲的轻轻捣着那石碾里头的茉莉花。
茉莉花是风干的,但是却比新鲜的时候的香气还要更加浓烈,吸到鼻子里是无比享受的沁人心脾。
捣碎了花粉之后,又把它和泥巴搅合在一起,夏凉雨姑且叫那黏黏糊糊的一堆像水泥一样的东西为“泥巴”吧,但应该是特制的,和花粉融合的严丝合缝的。
那珠子饱满圆润,没有一丝的裂痕,正在搓珠子的那双手,虽说不上多么纤细,但是皮肤极好,很白皙光滑。
多半是每天都挼搓泥土,制作香珠得到了天然的滋养。
摊主看上去已经年近五十,穿着是普通的绿色军大衣。眼角已经有了明显的皱纹,但是却没有这个年龄普遍有的,被生活压的喘不过气的感觉,有围观的游客问她这个香珠的原料,干花都是哪里来的,她就笑眯眯的给人家讲,也不管那人是不是要买。
夏凉雨一下子想起来了崔凌,同样的年龄,只会每天怨气冲天的在电脑前面敲敲打打,然后再对自己改过无数遍的稿子挑三拣四的。
强烈的对比之下,生出了对这里生活的向往,忽然很讨厌在报社里面的日子了。
经过老吴的事情,夏凉雨对于自小成为新闻记者的梦想是动摇的,甚至会觉得当时一意孤行,一定要报考新闻学的行为是冲动的。
只是她不想让何明娟知道自己现在微妙的心理变化,也不能让夏庆文知道。
高考报志愿那天,任二人如何有理有据的证明新闻记者这一行不合适,太难走,夏凉雨就是不听。
她看着那摊主继续面带微笑的只做着香丸,陷入了新的沉思,到底是继续为了那点面子苦苦支撑,坚决不承认是当年的坚持错了,还是离开那个让人窒息的工作环境,那堆堆积如山的工作,重新找到喜欢的事情。
比如和眼前这个正在做香珠的阿姨一样,不用常年窝在办公室里,掌握一门手艺每天在景区摆摊,即使挣钱不多也基本能够维持生计,平时和顾客聊聊天。
总好过见崔凌摆臭脸,还要写无数不属于自己工作的文稿。
夏凉雨眼睛一直盯着摊主在看,心里在纠结着新的职业规划。
江石溪站在旁边,又看了一眼手机,从昨天弄出那个“假老吴”背锅,到现在已经差不多一天过去了,洪士彪没有可能是不知道的,却并没有追究。
但是他上头的那个“白哥”现在也不可能不知道,不过到现在都没什么事儿,估计是默认这事可以这样过去了。
毕竟这样做,直接相当于把夏凉雨和老吴完完全全的剥离开来,既保全了夏凉雨,也不会破坏他们的计划。
江石溪这段日子一直在处理这事,在古街走着走着,渐渐也来了欣赏周围景观的兴致,抬眼看到夏凉雨正站在一个摊位前面认认真真的看着。
像一只...小熊...
十一月了,
瑶城虽然比平城往南边些,但也是冷的,那天因为出来的仓促,夏凉雨直接从衣柜里面拿了一件厚厚的棉服套在身上。
那件棉服是白色的,衣袖上和帽子上都是满满的兔毛,她此刻就穿着这件衣服,认真的看着摊主手里的动作。
看起来很老实的样子。
江石溪知道,她从来只是看起来“很老实”,这么想着,往前几步,也到了那摊位前,想要看看到底是什么这么吸引人。
只见摊主把一堆粉末堆在另一盆泥巴里面,然后用手揉来揉去的,心道“这也没什么好看的,这是做陶艺的?”
继续观看才发现,这原来是一家制作药丸的摊子,那摊主把盆里和好的东西,分成一块一块的,又搓成药丸。
江石溪没看明白这药丸有什么好看的,能站这么长时间。
刚才在摊子前面看热闹的人早就走了,买不买的都已经换了好几批,就只有夏凉雨一个人,一直在摊位前面站着。
摊主这个时候也注意到她了,看这小姑娘,不过二十岁上下的样子,可能还是学生,手头比较拮据。
但是能在摊位前面驻足这么久,想必是非常喜欢这古法香珠。
这古法香珠贵在它的手工复杂,但是成本其实并不高,摊主见眼前这小姑娘如此喜欢,便打算送两个给她。
又怕小姑娘脸皮薄不好意思要,便拿了两个包在牛皮纸里面,塞到她手里,笑说,
“古街活动,免费体验两颗香珠。”
夏凉雨还处于神游的状态,在损失面子现在转行和继续在报社之间反复的拉扯着。
见老板往自己手里直接塞了两颗香珠,还没反应过来是发生了什么。
她没反应过来,江石溪在后头早就看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一时间只觉得有点丢人,就好像是家里很穷,不舍得给孩子买一样。
那摊位上面写着价钱,江石溪便都掏钱买了。
摊主这才反应过来,这是在等着男朋友呢,细看她这男朋友,长得好,眼睛够亮,鼻子高挺的,眉目之间一派正气,刚才付款时说话也是彬彬有礼的。
上了岁数的人,最不喜欢女气又弱不禁风的男人,见了江石溪 忍不住夸道,“小姑娘你这男朋友长得真好,对你也好!”
夏凉雨一听这话一下子清醒了,“他不是我男朋友。”
摊主一副了然于胸的表情,笑说,“阿姨也是从你这时候过来的,有什么不好意思的。”
夏凉雨忽然觉得这个摊主怎么这么像何明娟,又想要赶紧解释的时候已经被江石溪给拉走了。
她自然不知道这两颗香珠最开始摊主为什么会送给她,,夏凉雨对于人情世故这些东西向来是直来直去的,总像是比别人缺上一根筋的样子。
现在想起来,刚才那两串香珠都是江石溪付的钱,便赶紧打开手机转给他。
江石溪没收,随口道,“转来转去你不嫌麻烦?不还长着呢。”
“还长着呢”这句话有些意味不明,江石溪也不说是这次在瑶城的旅程还长着呢,还是其他的什么还长着。
夏凉雨来不及细想,就已经饿了,饭店是早就预定好了的,就差不多在这条古街尽头的位置。
江石溪不是第一次来瑶城了,眼前的景观却还是第一次见,就在一年之前,这里还是完完全全的居民区。
现在有了游客之后,很多瑶城当地开的比较好的饭店,也都在这条街继续营业,但是夏凉雨说的那个饭店,他确实没听过。
跟着夏凉雨一路往前走,最后,这家饭店并不是在这条街的里面,准确来说,是硬接出来的一块。
一看就是新开的饭店,不过店面装修的非常豪华,整个牌匾就是一条鱼的形状。
虽然它一定不是这条街上面最有年头的老字号饭店,但是它看上去一定是最有特色的饭店。
瑶城的特色就是酥鱼,这家唯一的菜就是酥鱼。
江石溪以前来瑶城的时候,就吃过好几次,类似于鱼罐头的口感,里面的刺都是可以吃的,而且补钙有营养。
这家饭店的上菜速度很快,他们刚坐下不到五分钟,就已经上来了。
夏凉雨一直只在网上看过酥鱼,无比憧憬的赶紧夹起来一口,嚼了半天,就开始吃米饭。
江石溪也吃了一口,给眼前这道菜起了一个新的名字,盐鱼。
为什么不叫咸鱼叫它盐鱼呢,因为它已经不能称之为咸味了,而是已经有些苦了。
而且仔细咀嚼,还能够吃到鱼肉里面的咸盐。
吃完算是能够理解为什么夏凉雨吃上一口能干半碗米饭了。
不过这饭店毕竟是夏凉雨辛辛苦苦订的,也就不好挑三拣四的,江石溪依旧是面色如常的继续吃着。
夏凉雨见他表情没什么明显的变化,心想说不定这酥鱼就是这个味道,虽然自己吃不惯,但是总有人能吃得惯吧。
所以也就不能心虚的表现出来不爱吃的样子,装模作样的也开始吃。
江石溪本想吃口鱼刺压压惊,可能就没那么咸了,结果夹了一块刺咬下去发现这刺坚硬无比,直接扎到了牙肉上,一股血腥味呛出来。
夏凉雨并不知道真正的酥鱼是连鱼刺也能吃的,还以为是太好吃了,他连鱼刺也想吃进去,顺口问道,
“这个鱼,很好吃吗?”
江石溪又夹了一口鱼肉表示认可,“嗯,你为什么不吃?”
夏凉雨想了半天,“我可能今天胃口不太好...”
她这话说的心虚,心里也没底这饭店到底怎么样,怕是自己订的不好,还有些不好意思。
不成想,很快,更加不好意思的事情就发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