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人站在烧烤店斜对面,眼前的一切湮没她们的感官。
他们仨都是没经历过灾害的年轻人,看到眼前的一切,许梨脑子中出现四个字:劫后余生。
虽然不贴切,但她忍不住幻想,如果今天在这里吃饭的是她,那她的父母可能再也看不到她了。
许梨喃喃道:“我们能做点什么吗?”
周安对于意外事件的接受速度是最快的,以前他在片场也遇到小意外事件。
他一直觉得人类的安全是在一定范围内的。周安镇定后,观察了两个女生的状态。
吴栖看上去受到了惊吓,许梨则是露出难过的表情。
周安:“遇到这种事,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配合工作。消防队怎么说,我们就怎么做。”
俩个女生依然楞在那里不动,周安左手和右手抓起俩个女生手臂,准备拉他们离开这个热气浑浊的地方。
吴栖大喊:“是副导演!”
许梨和周安都朝着烧烤店望过去,消防员的担架上抬着的是副导演胡木椿。
周安的手缓慢的滑落到腿边,下午还是活生生的人,现在就变成担架上不明情况的病人了。
许梨问他俩:“我们要不跟着救护车去医院?也许能做些什么。”
许梨看下周安和吴栖,周安点了点头。周安:“我去跟救护车说一下,这是咱们剧组的人,然后看他们怎么说。”
许梨和吴栖等周安去问消息。
吴栖突然蹲了下去,埋头抱着自己的膝盖,许梨见她如此,也跟着蹲了下去。
许梨轻拍吴栖的肩膀,吴栖低声:“我想我妈妈了。”
许梨知道吴栖刚大学毕业,工作也是在表哥身边,本质上还是个孩子。许梨刚想说什么,周安已经跑回来了。
周安:“救护车的司机说了,医院在前面的路口左转弯,直行,不远,市人民医院。伤者的情况还要到医院再说,如果认识受伤的人最好就去医院,咱们走吧。”
吴栖抬起头来,发现许梨和周安都向她伸出了手。
许梨和周安是下意识的想拉吴栖起来,结果没想到,吴栖成为了消防事故现场的一抹粉红。
许梨手往回收,吴栖迅速的拉住了两只伸向她的手,站起身来,感动的说:“我好幸福。”
三个人手牵手,对周安来说是此生少有的经历。他事后认真回想了一下,也许在他遗忘的童年记忆中,有不少和父母手牵手的场景。
但那些他都忘了,他想,这次会深深的烙在他的记忆里了。
三个人从拉起防线的地方走出来就花了近10分钟,一路上大家都在咳嗽,哪怕用手捂住口鼻。
走出那片,回头望过去,仿佛自己从死走向生。周安:“我先往前走,看能不能打到车,你们慢慢走。”
许梨看着手机说:“走过去要15分钟,这里发生了事故,应该不好打车。我们一起走吧。”
周安顿了顿:“也好,一起走吧。”
沉默的气氛一直持续到许梨看到医院:“看,在那里。”
三个人都有了精神,步伐变快了。到了医院,急诊大厅里人们的注意力都被这个事故的伤者吸走了。
许梨快速的观察了急诊大厅的布局,确定了诊台的位置,小跑过去,跟护士说明情况。
护士的反馈是,现在还不清楚部分患者的身份,请他们耐心等待。
三个人坐在大厅的候诊位置,周安将这个情况告知了导演,导演没有回复他任何消息。
三个人呆呆的坐在那里,吴栖忽的站起来说:“我去给我妈妈打个电话。”
许梨点点头,周安吩咐她:“说话注意点,别吓到你妈。”
吴栖随便点着头,拿着手机走了。许梨略觉尴尬,拿起手机来掩饰。
打开手机,想到自己应该把现在的感受记下来。
写着写着许梨就进入了写作状态,她忽略了其他人,比如周安。
周安自然能感受到许梨的尴尬,因为他也有此感。俩个几乎陌生的人,突然就一起经历了这样的事情,中间还有一个和对方更熟的吴栖,不尴尬才怪。
周安也拿着手机打发注意力,不过他依然分了几丝注意力在许梨身上。
过了好一会儿,周安才反应过来,许梨不是在和谁聊天,而是在记录什么。
周安身边的人除了吴栖,都是工作经验丰富的人。
大部分人工作久了,都会产生一种心态,给我多少钱,我就干多少活。
现实中,虽然很难达到这种理想状态,但是厌工情绪和工作质量还是会表露出来的。
许梨对待工作好像是对待生活一般,周安认识几个这样的人,他一方面敬佩他们,另一方面,觉得他们很可悲。
工作跟生活不分家,精神容易出现问题。
周安不自觉的观察着许梨,许梨陷入自己的世界,丝毫没察觉到周安的眼睛粘在她身上。
唯一看透一切的是打完电话往回走的吴栖,吴栖受到妈妈的关心和爱护后,小心脏逐渐回归正常心率的跳动。
吴栖妈妈告诉她也要多关心哥哥。
吴栖正想着怎么关心周安呢,发现她哥可能更需要的是别人的关心。
吴栖顿住了回走的步伐,四处张望,发现了卫生间标识,遁去了。
许梨被旁边的惊呼声唤起。“你是周安?”
“嗯。”
“啊啊啊啊,我们能和你拍照吗?”
周安婉拒了,解释自己是等剧组人员的诊后情况,现在不合适。
俩个女孩面露难色,周安圆场:“你们是看病还是看病人。”
高个的女孩说:“我最近胃疼的厉害,我朋友陪我来看胃。”
周安:“这样啊,今天这附近有事故,医护资源紧张,附近还有别的医院吗?”
周安说了几句话,两个女孩走了。许梨思索着,周安打破了沉默。
“导演一直没回我消息。”
许梨愣住,她似乎也明白了周安的意思。
俩个人一起走到诊台,和护士交谈后,又走回来。
俩人挨着坐下,大厅里依然嘈杂,救护车回来了好几次。
医生和护士们忙碌不已,每一个被推进来的担架车都围着好几个人快速的送到了手术室。
人来人往,终于等到护士叫周安过去,提供信息和联系方式。
很久以后,三个人精疲力竭的打车回到了酒店。
在电梯口等电梯时,吴栖扯了扯许梨的衣袖说:“姐,我今晚能和你一起住吗?”
许梨反应有些慢,等到吴栖惴惴不安时,才听到:“好。”
俩女生和周安在电梯分开。
许梨打开房门,吴栖小声道:“我不想回去取东西了,我害怕。”
许梨点了点头:“没关系,用我的就行。”
走进这个狭窄的空间里,许梨的安全感被扩大了,她也很想回家。
许梨为吴栖准备好睡衣睡裤后,吴栖去洗澡了。
许梨抓住自己的衣服往上闻,全是烟味。
许梨看了看时间,已经11点多了,许梨妈妈早就休息了。
许梨坐在沙发上抱住自己的腿。哭了。
吴栖出来的时候,吓了一跳:“午言姐,你怎么了。”
许梨摇摇头,擦干眼泪:“我也是害怕。”
吴栖放松了些,她坐在床上说:“我洗完澡好一些了,你也去冲热水,温暖一下吧。”
许梨应声去了卫生间。
热水打在许梨头上时,紧绷的精神被打散了,许梨直挺挺的站住接受热水的洗礼。
洗完出来擦头发的许梨被吴栖递过来一杯热水。吴栖:“我看你杯子在那里,给你烧了杯热水。”
第二天
昨天从护士口中得知,副导演二级烧伤。
许梨三人同副导演交谈的医生得知,他们一行共5人。
俩个人医治无效去世,其中一个是导演。
周安昨天睡不着,勉强睡了几个小时不安稳的觉,梦中都是乱七八糟的人和事。
醒来意识到,这个电视剧没准要完。
剧组人心惶惶,制片在等公司的消息。
下午,周安收到消息,可以回北京了。
周安心凉了半截,事情朝着最不好的方向发展了。
许梨和吴栖醒来的时候,已经9点多了。
许梨逃避性的不想出门,吴栖去拿了外卖回来。
中午,许梨收到消息后买了机票。她要回家了。
吴栖趁着中午大家出去吃饭的时间,回到自己的房间收拾行李。
打包完后,她把行李拉到了周安房间。周安还没有吃饭,吴栖问他:“我给你订份?”
周安摇头,吴栖没在说什么。俩人抱着平板各干各的。
直到周安手机响起,吴栖听不到对面的话,只知道周安一直嗯嗯嗯。
挂了电话后,周安说:“定最早的飞机回北京。”
吴栖消化了一会儿后,说:“我想问问午言姐要不要一起走。”
周安顿了顿说:“想问就问。”
吴栖颠颠的跑出去了。半响,又蔫蔫的回来了:“她已经订好了,是4点的。我刚看了一下,四点的售光了。”
周安不知说什么,吴栖坐回去继续摆弄平板。三个人,两架飞机,北京见。
他们仨都是没经历过灾害的年轻人,看到眼前的一切,许梨脑子中出现四个字:劫后余生。
虽然不贴切,但她忍不住幻想,如果今天在这里吃饭的是她,那她的父母可能再也看不到她了。
许梨喃喃道:“我们能做点什么吗?”
周安对于意外事件的接受速度是最快的,以前他在片场也遇到小意外事件。
他一直觉得人类的安全是在一定范围内的。周安镇定后,观察了两个女生的状态。
吴栖看上去受到了惊吓,许梨则是露出难过的表情。
周安:“遇到这种事,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配合工作。消防队怎么说,我们就怎么做。”
俩个女生依然楞在那里不动,周安左手和右手抓起俩个女生手臂,准备拉他们离开这个热气浑浊的地方。
吴栖大喊:“是副导演!”
许梨和周安都朝着烧烤店望过去,消防员的担架上抬着的是副导演胡木椿。
周安的手缓慢的滑落到腿边,下午还是活生生的人,现在就变成担架上不明情况的病人了。
许梨问他俩:“我们要不跟着救护车去医院?也许能做些什么。”
许梨看下周安和吴栖,周安点了点头。周安:“我去跟救护车说一下,这是咱们剧组的人,然后看他们怎么说。”
许梨和吴栖等周安去问消息。
吴栖突然蹲了下去,埋头抱着自己的膝盖,许梨见她如此,也跟着蹲了下去。
许梨轻拍吴栖的肩膀,吴栖低声:“我想我妈妈了。”
许梨知道吴栖刚大学毕业,工作也是在表哥身边,本质上还是个孩子。许梨刚想说什么,周安已经跑回来了。
周安:“救护车的司机说了,医院在前面的路口左转弯,直行,不远,市人民医院。伤者的情况还要到医院再说,如果认识受伤的人最好就去医院,咱们走吧。”
吴栖抬起头来,发现许梨和周安都向她伸出了手。
许梨和周安是下意识的想拉吴栖起来,结果没想到,吴栖成为了消防事故现场的一抹粉红。
许梨手往回收,吴栖迅速的拉住了两只伸向她的手,站起身来,感动的说:“我好幸福。”
三个人手牵手,对周安来说是此生少有的经历。他事后认真回想了一下,也许在他遗忘的童年记忆中,有不少和父母手牵手的场景。
但那些他都忘了,他想,这次会深深的烙在他的记忆里了。
三个人从拉起防线的地方走出来就花了近10分钟,一路上大家都在咳嗽,哪怕用手捂住口鼻。
走出那片,回头望过去,仿佛自己从死走向生。周安:“我先往前走,看能不能打到车,你们慢慢走。”
许梨看着手机说:“走过去要15分钟,这里发生了事故,应该不好打车。我们一起走吧。”
周安顿了顿:“也好,一起走吧。”
沉默的气氛一直持续到许梨看到医院:“看,在那里。”
三个人都有了精神,步伐变快了。到了医院,急诊大厅里人们的注意力都被这个事故的伤者吸走了。
许梨快速的观察了急诊大厅的布局,确定了诊台的位置,小跑过去,跟护士说明情况。
护士的反馈是,现在还不清楚部分患者的身份,请他们耐心等待。
三个人坐在大厅的候诊位置,周安将这个情况告知了导演,导演没有回复他任何消息。
三个人呆呆的坐在那里,吴栖忽的站起来说:“我去给我妈妈打个电话。”
许梨点点头,周安吩咐她:“说话注意点,别吓到你妈。”
吴栖随便点着头,拿着手机走了。许梨略觉尴尬,拿起手机来掩饰。
打开手机,想到自己应该把现在的感受记下来。
写着写着许梨就进入了写作状态,她忽略了其他人,比如周安。
周安自然能感受到许梨的尴尬,因为他也有此感。俩个几乎陌生的人,突然就一起经历了这样的事情,中间还有一个和对方更熟的吴栖,不尴尬才怪。
周安也拿着手机打发注意力,不过他依然分了几丝注意力在许梨身上。
过了好一会儿,周安才反应过来,许梨不是在和谁聊天,而是在记录什么。
周安身边的人除了吴栖,都是工作经验丰富的人。
大部分人工作久了,都会产生一种心态,给我多少钱,我就干多少活。
现实中,虽然很难达到这种理想状态,但是厌工情绪和工作质量还是会表露出来的。
许梨对待工作好像是对待生活一般,周安认识几个这样的人,他一方面敬佩他们,另一方面,觉得他们很可悲。
工作跟生活不分家,精神容易出现问题。
周安不自觉的观察着许梨,许梨陷入自己的世界,丝毫没察觉到周安的眼睛粘在她身上。
唯一看透一切的是打完电话往回走的吴栖,吴栖受到妈妈的关心和爱护后,小心脏逐渐回归正常心率的跳动。
吴栖妈妈告诉她也要多关心哥哥。
吴栖正想着怎么关心周安呢,发现她哥可能更需要的是别人的关心。
吴栖顿住了回走的步伐,四处张望,发现了卫生间标识,遁去了。
许梨被旁边的惊呼声唤起。“你是周安?”
“嗯。”
“啊啊啊啊,我们能和你拍照吗?”
周安婉拒了,解释自己是等剧组人员的诊后情况,现在不合适。
俩个女孩面露难色,周安圆场:“你们是看病还是看病人。”
高个的女孩说:“我最近胃疼的厉害,我朋友陪我来看胃。”
周安:“这样啊,今天这附近有事故,医护资源紧张,附近还有别的医院吗?”
周安说了几句话,两个女孩走了。许梨思索着,周安打破了沉默。
“导演一直没回我消息。”
许梨愣住,她似乎也明白了周安的意思。
俩个人一起走到诊台,和护士交谈后,又走回来。
俩人挨着坐下,大厅里依然嘈杂,救护车回来了好几次。
医生和护士们忙碌不已,每一个被推进来的担架车都围着好几个人快速的送到了手术室。
人来人往,终于等到护士叫周安过去,提供信息和联系方式。
很久以后,三个人精疲力竭的打车回到了酒店。
在电梯口等电梯时,吴栖扯了扯许梨的衣袖说:“姐,我今晚能和你一起住吗?”
许梨反应有些慢,等到吴栖惴惴不安时,才听到:“好。”
俩女生和周安在电梯分开。
许梨打开房门,吴栖小声道:“我不想回去取东西了,我害怕。”
许梨点了点头:“没关系,用我的就行。”
走进这个狭窄的空间里,许梨的安全感被扩大了,她也很想回家。
许梨为吴栖准备好睡衣睡裤后,吴栖去洗澡了。
许梨抓住自己的衣服往上闻,全是烟味。
许梨看了看时间,已经11点多了,许梨妈妈早就休息了。
许梨坐在沙发上抱住自己的腿。哭了。
吴栖出来的时候,吓了一跳:“午言姐,你怎么了。”
许梨摇摇头,擦干眼泪:“我也是害怕。”
吴栖放松了些,她坐在床上说:“我洗完澡好一些了,你也去冲热水,温暖一下吧。”
许梨应声去了卫生间。
热水打在许梨头上时,紧绷的精神被打散了,许梨直挺挺的站住接受热水的洗礼。
洗完出来擦头发的许梨被吴栖递过来一杯热水。吴栖:“我看你杯子在那里,给你烧了杯热水。”
第二天
昨天从护士口中得知,副导演二级烧伤。
许梨三人同副导演交谈的医生得知,他们一行共5人。
俩个人医治无效去世,其中一个是导演。
周安昨天睡不着,勉强睡了几个小时不安稳的觉,梦中都是乱七八糟的人和事。
醒来意识到,这个电视剧没准要完。
剧组人心惶惶,制片在等公司的消息。
下午,周安收到消息,可以回北京了。
周安心凉了半截,事情朝着最不好的方向发展了。
许梨和吴栖醒来的时候,已经9点多了。
许梨逃避性的不想出门,吴栖去拿了外卖回来。
中午,许梨收到消息后买了机票。她要回家了。
吴栖趁着中午大家出去吃饭的时间,回到自己的房间收拾行李。
打包完后,她把行李拉到了周安房间。周安还没有吃饭,吴栖问他:“我给你订份?”
周安摇头,吴栖没在说什么。俩人抱着平板各干各的。
直到周安手机响起,吴栖听不到对面的话,只知道周安一直嗯嗯嗯。
挂了电话后,周安说:“定最早的飞机回北京。”
吴栖消化了一会儿后,说:“我想问问午言姐要不要一起走。”
周安顿了顿说:“想问就问。”
吴栖颠颠的跑出去了。半响,又蔫蔫的回来了:“她已经订好了,是4点的。我刚看了一下,四点的售光了。”
周安不知说什么,吴栖坐回去继续摆弄平板。三个人,两架飞机,北京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