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遥与山尘从扬威武馆出来,子时将近,城内黑漆漆的一片,就连挂在路边的灯笼已经熄灭,只不知名处传来阵阵犬吠。
方荣的残魂令方亭说出真相后便自行消散了。
千机铃上覆盖了一层薄薄的光芒,司遥将铃铛缠绕在食指指尖,说:“方荣拿到金条返回春山镇,也就是说他是上了岸被人杀死抛尸的?”
山尘接话:“也许在芦苇荡还能找到些蛛丝马迹。”
司遥将今夜所知的事写了封信塞进了县衙大门,明日张均平当值便能瞧见此信。
“子时将至,即刻出发?”司遥问。
山尘微微颔首。
两人来到城外,夜色朦胧,芦苇荡的芦苇比人还要高些,在夜风的吹拂下,湖面泛起阵阵涟漪,只见水面晃晃悠悠地飘着一艘船,山尘白日里已让人将行头都打点好装进船舱。
司遥正要跨上船头,身后传来一道熟悉的声音:“阿遥!”
这可把司遥吓得不轻,她的手放在山尘的腰后,直推他:“她怎么来了?快走,快走!”
山尘无奈。
顾汀汀脚下生风,须臾间便到了跟前,她一把抓住司遥的手臂:“阿遥,躲我不是?”
司遥无奈:“大小姐,巫溪湖可不是玩儿的,你——”
顾汀汀的目光越过司遥,看向湖上的飘荡的小船,咦了一声:“张捕头呢?”
司遥不解:“他在家呐。”
顾汀汀了然。
司遥继续苦口婆心:“你也听你爹说了,那巫溪湖是古墓,上次极乐坊那个大粽子你忘了?”
顾汀汀打断司遥,义正言辞:“阿遥,你说的对,我不能让你难做。”
说着拉起司遥的手,将她的手放在山尘的掌心:“山尘少侠,阿遥就交给你了!”
山尘微微颔首:“顾小姐放心便是!”
顾汀汀一阵风似的来,一阵风似的走了。
“她这是犯的哪门子的病?”
山尘淡淡道:“许是开窍了。”
夜里不用撑船掌舵,只需顺流而下。
船只在芦苇丛中穿梭,惊起栖息的萤火虫,一股脑地全都飞了出来,星星点点,摇曳飞舞。
司遥仰面躺在船头,双手枕在脑后,她闭着眼睛,耳边是清晰的蛙鸣及蜻蜓震翅发出的济济声。
山尘坐在司遥身边,轻声道:“躺这儿。 ”
司遥睁开眼,目光便撞进了山尘宛如繁星的目光中,她也不扭捏,十分自然地侧躺在山尘的腿上,脸朝外。
山尘衣裳面料上佳,触感冰凉丝滑,不一会儿,大腿皮肤的热度透过衣裳传到司遥的脸颊。
直到膝上轻微的呼吸声传来,山尘这才缓缓抬起手,轻轻抚摸着她的头发。
轻声问:“那你呢?”
何时开窍?
次日,晨曦渐出,旭日从东边爬了上来,司遥睁开眼睛,才发现他们已出了芦苇荡,她坐起身来,看向山尘略微疲倦的脸色:“你没睡?”
山尘摇头:“夜里行舟,我不放心。”
司遥站起身来,摸出罗盘细细查看方向,头都没抬:“去船舱躺会儿。”
山尘颔首,站起身来,腿上麻木,险些站立不稳。
司遥忙扶住他,岂料山尘顺势握住她的手腕,腕间传来灼热的触感,山尘的指腹轻轻按着司遥的脉搏处。
司遥问:“昨晚怎么不叫醒我?”
太阳悄无声息地从东边翠绿朦胧的群山下爬上来,将晨光洒落在平静的湖面上。
山尘的目光投落在司遥白皙的脸上,他温声道:“无事!”
山尘并没有进船舱,而是于船头闭眼打坐。
司遥摸出地图,以罗盘明方向,确定了目前小船所在的位置,没有偏航,她这才放心下来。
司遥靠在船头的木栏上,双手环臂看着山尘闭目打坐,也不知瞧了多久。
水面广阔碧绿,就在此时,从远处飘来浓烈团团大雾,像是乌云层层滚滚将水面笼罩。
须臾间,四周已是雾蒙蒙的一片。
司遥轻蹙眉,轻声说:“起雾了。”
山尘缓缓睁开眼,只见浓烈的雾气像是从水面蒸腾而上,将视野开明的水面淹没,到处阴沉沉的。
天空乌云密布,司遥站在船头,狂风将她的裙摆吹得簌簌作响,头顶那硕大成团的乌云像是触手可及。
“罗盘还有用吗?”山尘问。
司遥启动罗盘,尝试辨明方向,却发现的指针一动不动——罗盘失灵了。
“这雾有磁场!”司遥收起罗盘,看着大雾道。
“据方亭所言,这大雾至少会起三日,三日后便会进入烈日海域。”
司遥走到山尘身边坐下:“眼下咱们只能等了。”
“嗯。”山尘轻声应道,又合上眼皮继续打坐,
司遥用手肘捅了捅山尘的臂膀:“怎么不去舱里?”
“这儿风景好!”
司遥扫了眼被大雾得阴沉沉的四周:“你且继续赏景。”
说完站起身来,掀开船帘进了船舱,山尘这才起身跟着进去。
大雾弥漫,船舱内漆黑一片,司遥点燃一盏小小的煤油灯,油灯微弱的火苗随着小船微微晃荡。
山尘合衣仰面躺在船塌上,司遥坐在烛火旁,微弱的光落在她的脸上,船外静悄悄的,连一丝风声,水面荡漾声都不曾有。
她双手支撑着下巴,看着山尘的侧脸,问:“你会说书么?”
山尘没说话,就在司遥以为他不会开口时,耳边传来山尘清冷,不急不缓的声线:“太和年间,燕州有一武吏,年近四六,不娶妻生子,不思进取,整日靠着父辈蒙阴走鸡逗鸟,直至将家产挥霍一空。旁人疑乎,何以至此?此吏大笑,尔等皆为凡夫俗子,岂知我心若鸿鹄?
此子疯魔,不堪拯救,邻不再劝,遂去了。
太和五年,北人大举进犯江南,一夜间便破了边防线,以南人做傀儡,冲锋陷阵,诡秘之术层出不穷,边境已然人间炼狱。
此吏得知此闻,连夜收拾行囊欲往边境,丝毫不顾旁人阻拦,只扬言道,此地乃我飞黄腾达之地,何来取命黄泉一说?尔等休得阻拦,坏我前程,必叫汝先陨此地。
旁人听闻此言,哪里还敢阻拦?好言难劝欲死鬼,由得他去了。
那武吏到了边境,竟换了个人似的,有如神助,百邪不侵,自小又习武,年年不曾荒废,如今上了战场竟是如鱼得水,一夫当关,短短一年,便从无名小兵一跃飞天。
三年后,此吏仍在其位,他疑道,梦中所言他加官进爵,绝非此阶,可为何仍止步不前?
其上位将军自他入营,对他照看良多,武吏瞧着将军,心生一计,若将军战陨,他替其位,岂不妙哉?
大丈夫欲成大事,何须婆婆妈妈?他一不作二不休,暗地勾结北人,设计陷害将军,替了将军之位,北人抓其柄,吏日夜不能安,既如此,何须留?他早早想好了对策,假意受胁投诚,于当夜斩杀此北人。
自此高枕无忧,独揽军功,一年便将北人击退,他护国有功,太和帝感念其恩,封候加爵,可世袭,短短四年,一代枭雄,名留青史。”
山尘说完,闭上的眼睛也随之睁开:“如何?”
司遥叹道:“这可真是——”
她话还未说完,小船突然剧烈摇晃起来,山尘立刻从船塌起身,提起天命,掀开船帘,稳步走到船舱。
司遥掀开船舱内的小窗,只见原本平静水面波涛汹涌。
她站起身来,出了船舱,站在船头趴在木栏上往下看,黑沉沉的水面咕噜噜冒着泡,像是有什么东西苏醒似的,霎时间将海水搅得天翻地覆。
俄而,水面竟狂风大作,小船随着海浪起起伏伏,司遥的头发被吹得凌乱不堪,她死死抓住木栏,风吹得眼睛都睁不开。
山尘迅速闪了过来,一把将司遥按在怀中,替她挡住从海面吹来的大风:“去船舱 ,别出来!”
山尘话音刚落,大风瞬间停住,此时大雾茫茫,宛如黑云,天色阴沉,大风消失了,水面也宁静了下来。
司遥从山尘怀中抬起头:“当心,有古怪?”
她的目光紧紧盯着没有一丝波澜的海面,突然,身后传来哗啦一声巨响,水中突然伸出一条巨大的尾巴,那尾巴砰的一声砸在船身,又迅速缩回水中。
山尘将天命拔出,不由分说地将司遥推进舱内,目光则紧紧盯着水面,屏吸凝神间,感官放大到极致。
就在此时,那东西再次从水面猛然探出,激起了无数的水花,它隐匿在黑暗中,借着大雾,虚无缥缈。
山尘极其灵敏地捕捉到,拔出天命,朝着大雾中飞身而去。
司遥看着山尘的身影消失在黑雾中,还不等她做出反应,“砰”的又是一声。
小船随即发出嘎吱裂开的声音,汩汩的水流从破开的裂缝中浇灌进来。
司遥快步去了船尾,恰好看见一条黑色巨大的尾巴从水中再次冒出,正欲摔打在船上。
她从腰侧解下捆阴绳,弯起指节敲敲千机铃,铃铛随即发出清脆的响声。
只见千机铃闪动着淡黄色的光芒,从铃内飘出来一道白色的残影缓缓缠绕在捆阴绳上。
司遥握着捆阴绳,朝着那条黑色的巨大尾巴抽去,那尾巴竟丝毫不惧,生生受了这一鞭。
“砰——”
尾巴再次重重砸在船身上,四面八方惊涛骇浪,小船几欲侧翻。
入了灵的捆阴绳竟对它毫无作用?
天上似乎下了星星点点的雨水,那水带着浓烈的腥臭,落在船板上,刺啦一声,竟将船板融化出了数个黑窟窿。
司遥骇然。
她抬眼看向天空,只见乌黑中闪过一道白色的影子,以及红色的剑气。
“吼——”雾中传来一阵浑厚的龙吟,紧接着一截东西猛地从天上掉下来,碰的一声砸在船板上。
司遥定睛一瞧,只见船板上晕开暗红色的血液,血液之上是一截断掉的尾巴。
此时山尘也从雾中出来,轻巧地落在船板上,他的白衣之上沾满了血液,天命刃口凛冽,散发着阴冷的光,他看见司遥,微微拧眉,声音不重却毋庸置疑:“去船舱。”
司遥正欲说话,水面又是一声响动,只见水面泛起波澜,一颗巨大的蛇头冒了出来,那双眼睛在黑雾中冒着刺眼摄人的红光,它阴冷冷地盯着眼前两个弱小的人类。
“是烛九阴。”司遥颤声道。
这是一条通体漆黑的巨蛇,身上的鳞片泛着荧荧光泽,那颗巨大的蛇头周边环绕了八颗略小的蛇头,它身后有八条尾巴悬在水面上,九头九尾。
烛九阴的前身是蛇,由蛇修炼成灵,化为龙,可它又不能算作真龙,算作地龙。
烛九阴泛红的眼珠发出诡异的光芒,忽而它张开大嘴,裸露尖牙朝着船尾的两人扑了过来,行动间带来一阵腥臭的风。
司遥冷静地看着蛇头越来越近,她两指捏着一张黄符,符上环绕着淡淡的红光,就在那蛇头距离她不到一指距离,她猛然将黄符朝着蛇头丢了过去。
紧接着快速摇晃着千机铃,口中念着咒词,蓦地,那烛九阴像是被施了定身术,但仅仅只一瞬间。
司遥扭头扫了一眼山尘,山尘瞬间领会,抓起天命以全身内力汇集于剑刃,朝着烛九阴劈了过去。
腥风血雨,剑气如虹,天命的力量似将周遭的大雾都破开了道裂缝。
烛九阴发出尖锐的吼叫,海面被搅得天翻地覆,巨大的海浪层层叠叠扑了过来。
就在此时,遥远的天边传来一阵神秘清亮的歌声,似近非近,似远非远,不可捉摸,又像近在耳边。
听见歌声,烛九阴猛地将尾巴一卷,小船被掀翻,司遥与山尘跌落海中,此时一股巨浪翻涌而来,竟将两人冲散开来。
方荣的残魂令方亭说出真相后便自行消散了。
千机铃上覆盖了一层薄薄的光芒,司遥将铃铛缠绕在食指指尖,说:“方荣拿到金条返回春山镇,也就是说他是上了岸被人杀死抛尸的?”
山尘接话:“也许在芦苇荡还能找到些蛛丝马迹。”
司遥将今夜所知的事写了封信塞进了县衙大门,明日张均平当值便能瞧见此信。
“子时将至,即刻出发?”司遥问。
山尘微微颔首。
两人来到城外,夜色朦胧,芦苇荡的芦苇比人还要高些,在夜风的吹拂下,湖面泛起阵阵涟漪,只见水面晃晃悠悠地飘着一艘船,山尘白日里已让人将行头都打点好装进船舱。
司遥正要跨上船头,身后传来一道熟悉的声音:“阿遥!”
这可把司遥吓得不轻,她的手放在山尘的腰后,直推他:“她怎么来了?快走,快走!”
山尘无奈。
顾汀汀脚下生风,须臾间便到了跟前,她一把抓住司遥的手臂:“阿遥,躲我不是?”
司遥无奈:“大小姐,巫溪湖可不是玩儿的,你——”
顾汀汀的目光越过司遥,看向湖上的飘荡的小船,咦了一声:“张捕头呢?”
司遥不解:“他在家呐。”
顾汀汀了然。
司遥继续苦口婆心:“你也听你爹说了,那巫溪湖是古墓,上次极乐坊那个大粽子你忘了?”
顾汀汀打断司遥,义正言辞:“阿遥,你说的对,我不能让你难做。”
说着拉起司遥的手,将她的手放在山尘的掌心:“山尘少侠,阿遥就交给你了!”
山尘微微颔首:“顾小姐放心便是!”
顾汀汀一阵风似的来,一阵风似的走了。
“她这是犯的哪门子的病?”
山尘淡淡道:“许是开窍了。”
夜里不用撑船掌舵,只需顺流而下。
船只在芦苇丛中穿梭,惊起栖息的萤火虫,一股脑地全都飞了出来,星星点点,摇曳飞舞。
司遥仰面躺在船头,双手枕在脑后,她闭着眼睛,耳边是清晰的蛙鸣及蜻蜓震翅发出的济济声。
山尘坐在司遥身边,轻声道:“躺这儿。 ”
司遥睁开眼,目光便撞进了山尘宛如繁星的目光中,她也不扭捏,十分自然地侧躺在山尘的腿上,脸朝外。
山尘衣裳面料上佳,触感冰凉丝滑,不一会儿,大腿皮肤的热度透过衣裳传到司遥的脸颊。
直到膝上轻微的呼吸声传来,山尘这才缓缓抬起手,轻轻抚摸着她的头发。
轻声问:“那你呢?”
何时开窍?
次日,晨曦渐出,旭日从东边爬了上来,司遥睁开眼睛,才发现他们已出了芦苇荡,她坐起身来,看向山尘略微疲倦的脸色:“你没睡?”
山尘摇头:“夜里行舟,我不放心。”
司遥站起身来,摸出罗盘细细查看方向,头都没抬:“去船舱躺会儿。”
山尘颔首,站起身来,腿上麻木,险些站立不稳。
司遥忙扶住他,岂料山尘顺势握住她的手腕,腕间传来灼热的触感,山尘的指腹轻轻按着司遥的脉搏处。
司遥问:“昨晚怎么不叫醒我?”
太阳悄无声息地从东边翠绿朦胧的群山下爬上来,将晨光洒落在平静的湖面上。
山尘的目光投落在司遥白皙的脸上,他温声道:“无事!”
山尘并没有进船舱,而是于船头闭眼打坐。
司遥摸出地图,以罗盘明方向,确定了目前小船所在的位置,没有偏航,她这才放心下来。
司遥靠在船头的木栏上,双手环臂看着山尘闭目打坐,也不知瞧了多久。
水面广阔碧绿,就在此时,从远处飘来浓烈团团大雾,像是乌云层层滚滚将水面笼罩。
须臾间,四周已是雾蒙蒙的一片。
司遥轻蹙眉,轻声说:“起雾了。”
山尘缓缓睁开眼,只见浓烈的雾气像是从水面蒸腾而上,将视野开明的水面淹没,到处阴沉沉的。
天空乌云密布,司遥站在船头,狂风将她的裙摆吹得簌簌作响,头顶那硕大成团的乌云像是触手可及。
“罗盘还有用吗?”山尘问。
司遥启动罗盘,尝试辨明方向,却发现的指针一动不动——罗盘失灵了。
“这雾有磁场!”司遥收起罗盘,看着大雾道。
“据方亭所言,这大雾至少会起三日,三日后便会进入烈日海域。”
司遥走到山尘身边坐下:“眼下咱们只能等了。”
“嗯。”山尘轻声应道,又合上眼皮继续打坐,
司遥用手肘捅了捅山尘的臂膀:“怎么不去舱里?”
“这儿风景好!”
司遥扫了眼被大雾得阴沉沉的四周:“你且继续赏景。”
说完站起身来,掀开船帘进了船舱,山尘这才起身跟着进去。
大雾弥漫,船舱内漆黑一片,司遥点燃一盏小小的煤油灯,油灯微弱的火苗随着小船微微晃荡。
山尘合衣仰面躺在船塌上,司遥坐在烛火旁,微弱的光落在她的脸上,船外静悄悄的,连一丝风声,水面荡漾声都不曾有。
她双手支撑着下巴,看着山尘的侧脸,问:“你会说书么?”
山尘没说话,就在司遥以为他不会开口时,耳边传来山尘清冷,不急不缓的声线:“太和年间,燕州有一武吏,年近四六,不娶妻生子,不思进取,整日靠着父辈蒙阴走鸡逗鸟,直至将家产挥霍一空。旁人疑乎,何以至此?此吏大笑,尔等皆为凡夫俗子,岂知我心若鸿鹄?
此子疯魔,不堪拯救,邻不再劝,遂去了。
太和五年,北人大举进犯江南,一夜间便破了边防线,以南人做傀儡,冲锋陷阵,诡秘之术层出不穷,边境已然人间炼狱。
此吏得知此闻,连夜收拾行囊欲往边境,丝毫不顾旁人阻拦,只扬言道,此地乃我飞黄腾达之地,何来取命黄泉一说?尔等休得阻拦,坏我前程,必叫汝先陨此地。
旁人听闻此言,哪里还敢阻拦?好言难劝欲死鬼,由得他去了。
那武吏到了边境,竟换了个人似的,有如神助,百邪不侵,自小又习武,年年不曾荒废,如今上了战场竟是如鱼得水,一夫当关,短短一年,便从无名小兵一跃飞天。
三年后,此吏仍在其位,他疑道,梦中所言他加官进爵,绝非此阶,可为何仍止步不前?
其上位将军自他入营,对他照看良多,武吏瞧着将军,心生一计,若将军战陨,他替其位,岂不妙哉?
大丈夫欲成大事,何须婆婆妈妈?他一不作二不休,暗地勾结北人,设计陷害将军,替了将军之位,北人抓其柄,吏日夜不能安,既如此,何须留?他早早想好了对策,假意受胁投诚,于当夜斩杀此北人。
自此高枕无忧,独揽军功,一年便将北人击退,他护国有功,太和帝感念其恩,封候加爵,可世袭,短短四年,一代枭雄,名留青史。”
山尘说完,闭上的眼睛也随之睁开:“如何?”
司遥叹道:“这可真是——”
她话还未说完,小船突然剧烈摇晃起来,山尘立刻从船塌起身,提起天命,掀开船帘,稳步走到船舱。
司遥掀开船舱内的小窗,只见原本平静水面波涛汹涌。
她站起身来,出了船舱,站在船头趴在木栏上往下看,黑沉沉的水面咕噜噜冒着泡,像是有什么东西苏醒似的,霎时间将海水搅得天翻地覆。
俄而,水面竟狂风大作,小船随着海浪起起伏伏,司遥的头发被吹得凌乱不堪,她死死抓住木栏,风吹得眼睛都睁不开。
山尘迅速闪了过来,一把将司遥按在怀中,替她挡住从海面吹来的大风:“去船舱 ,别出来!”
山尘话音刚落,大风瞬间停住,此时大雾茫茫,宛如黑云,天色阴沉,大风消失了,水面也宁静了下来。
司遥从山尘怀中抬起头:“当心,有古怪?”
她的目光紧紧盯着没有一丝波澜的海面,突然,身后传来哗啦一声巨响,水中突然伸出一条巨大的尾巴,那尾巴砰的一声砸在船身,又迅速缩回水中。
山尘将天命拔出,不由分说地将司遥推进舱内,目光则紧紧盯着水面,屏吸凝神间,感官放大到极致。
就在此时,那东西再次从水面猛然探出,激起了无数的水花,它隐匿在黑暗中,借着大雾,虚无缥缈。
山尘极其灵敏地捕捉到,拔出天命,朝着大雾中飞身而去。
司遥看着山尘的身影消失在黑雾中,还不等她做出反应,“砰”的又是一声。
小船随即发出嘎吱裂开的声音,汩汩的水流从破开的裂缝中浇灌进来。
司遥快步去了船尾,恰好看见一条黑色巨大的尾巴从水中再次冒出,正欲摔打在船上。
她从腰侧解下捆阴绳,弯起指节敲敲千机铃,铃铛随即发出清脆的响声。
只见千机铃闪动着淡黄色的光芒,从铃内飘出来一道白色的残影缓缓缠绕在捆阴绳上。
司遥握着捆阴绳,朝着那条黑色的巨大尾巴抽去,那尾巴竟丝毫不惧,生生受了这一鞭。
“砰——”
尾巴再次重重砸在船身上,四面八方惊涛骇浪,小船几欲侧翻。
入了灵的捆阴绳竟对它毫无作用?
天上似乎下了星星点点的雨水,那水带着浓烈的腥臭,落在船板上,刺啦一声,竟将船板融化出了数个黑窟窿。
司遥骇然。
她抬眼看向天空,只见乌黑中闪过一道白色的影子,以及红色的剑气。
“吼——”雾中传来一阵浑厚的龙吟,紧接着一截东西猛地从天上掉下来,碰的一声砸在船板上。
司遥定睛一瞧,只见船板上晕开暗红色的血液,血液之上是一截断掉的尾巴。
此时山尘也从雾中出来,轻巧地落在船板上,他的白衣之上沾满了血液,天命刃口凛冽,散发着阴冷的光,他看见司遥,微微拧眉,声音不重却毋庸置疑:“去船舱。”
司遥正欲说话,水面又是一声响动,只见水面泛起波澜,一颗巨大的蛇头冒了出来,那双眼睛在黑雾中冒着刺眼摄人的红光,它阴冷冷地盯着眼前两个弱小的人类。
“是烛九阴。”司遥颤声道。
这是一条通体漆黑的巨蛇,身上的鳞片泛着荧荧光泽,那颗巨大的蛇头周边环绕了八颗略小的蛇头,它身后有八条尾巴悬在水面上,九头九尾。
烛九阴的前身是蛇,由蛇修炼成灵,化为龙,可它又不能算作真龙,算作地龙。
烛九阴泛红的眼珠发出诡异的光芒,忽而它张开大嘴,裸露尖牙朝着船尾的两人扑了过来,行动间带来一阵腥臭的风。
司遥冷静地看着蛇头越来越近,她两指捏着一张黄符,符上环绕着淡淡的红光,就在那蛇头距离她不到一指距离,她猛然将黄符朝着蛇头丢了过去。
紧接着快速摇晃着千机铃,口中念着咒词,蓦地,那烛九阴像是被施了定身术,但仅仅只一瞬间。
司遥扭头扫了一眼山尘,山尘瞬间领会,抓起天命以全身内力汇集于剑刃,朝着烛九阴劈了过去。
腥风血雨,剑气如虹,天命的力量似将周遭的大雾都破开了道裂缝。
烛九阴发出尖锐的吼叫,海面被搅得天翻地覆,巨大的海浪层层叠叠扑了过来。
就在此时,遥远的天边传来一阵神秘清亮的歌声,似近非近,似远非远,不可捉摸,又像近在耳边。
听见歌声,烛九阴猛地将尾巴一卷,小船被掀翻,司遥与山尘跌落海中,此时一股巨浪翻涌而来,竟将两人冲散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