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氏见婆母如此看她,顿时也气了,道:“不是我自己要推的,是他二婶非要抢着来送。
那会子二小子拉了在哭,我给他换尿布抽不开身,他二婶就说来帮我送,我也知道娘您特地嘱咐我的事不能让别人来做,好像我偷懒似的,但他二婶拿着粮食就走,二小子才七个月,正是最好爬的时候,我手里还拿着尿布,一个没注意,就见不到她人了......”
王婆婆气道:“那你不会抱着二小子跟上来看看?”
周氏:“我看了啊。我给二小子擦好屁股,抱着站在咱们家门口朝这边看了好一会,见他二婶跟姜家大丫头在这姜家门口好好的站着说话,粮食也拿过来了,就放在门口石墩子边上,一袋子不少,我这才放心进门的。娘啊,就这么点猫狗粮,都不够咱们家吃两顿饭的,我至于贪她这点子粮?再说了,都是一家人,我来送她来送不都一样?”
王家是个大家子,王婆婆光儿子就生了三个,三个儿子又娶妻生子,儿子儿媳孙子孙女加起来,吃饭的时候,一桌子根本坐不下,得分开坐两桌才行。
这样一大家子人吃饭,那每日入到腹中的粮食让家里人口少的人家看着都可怕,周氏是家中长嫂,做饭的活计她做的最多,每日从她手里过那么多的粮食她早就看习惯了,也之所以如此,她才会背地里说姜小姑娘吃的是猫狗粮。
在周氏看来,他们王家养的猫儿狗儿都比姜小姑娘吃的饭多。
王婆婆听清楚始末,也知道周氏不至于说谎昧下她这么一点粮食,就跌足叹道:“你知道什么?姜家大丫头根本没收到粮食。”
周氏惊讶:“不能啊?我可是亲眼看到他二婶将您准备好的粮食口袋拿到这姜家大门口的,一共三个袋子,一袋子面,一袋子粟米,一袋子油盐酱醋,一点都不差的。”
王婆婆横了周氏一眼,道:“这粮到底入没入姜家的门,去厨下看看就知道了。”
周氏心里也打起了鼓,她虽然是看到了老二家的将粮袋子给送到了姜家门口,但也确实是没看到这些粮袋进了姜家门,难道,这粮被老二家的给昧下了?
不能吧?老二家的虽然人看着风风火火的泼辣,但也不至于贪这么点粮吧?她眼皮子还没这么浅吧?
周氏亦步亦趋的跟着王婆婆去了姜家厨房,也就是刚才姜寸华做饭吃饭的地方。
厨房里此时还能闻到一些烟火气,掀开锅盖一看,浅浅的一层粟米粥还在冒热气,一个莹白圆润的鸡蛋卧在粟米粥内,分外可爱。
之前在门前的时候,姜寸华跟王婆婆说她刚吃完饭才出了一身汗,看来是真的。
周氏拿着姜寸华喝完米汤还没刷的碗,以及水瓢里还泡着的鸡蛋给王婆婆看,喜道:“您看嘛,刚吃完的碗都还没干呢,有粮的。”
王婆婆摇摇头,来到粮缸旁,掀开一看,顿时变色,一连三口粮缸都掀开了盖子,除了缸底一些已经见底的粟米,其他都空空如也。
周氏也惊呆了:“这,这是怎么一回事?”又狠声道:“我去将老二媳妇给叫来。”
王婆婆肃声道:“回来!”
周氏:“娘?”
王婆婆想了想,道:“姜家大丫头还那样着,先顾好她这里,粮食的事等回家再说。”家丑不可外扬,王婆婆是积年的老人了,见的人见的事都多,这整件事里面都透着蹊跷,明明老二家的已经将粮食送来了,姜家大丫头也看到粮食了,还跟她说话了,那这粮食呢?到底是进了门还是没进门呢?
若是进了门,粮缸里不该是空的,就算姜家大丫头胃口变大了,她送的粮食她心里有数,这粮缸至少是半满的。她藏起来了?那又是为什么藏起来呢?
若是没进门,那这粮食到底去了哪里呢?
蹊跷,太蹊跷了,古怪,更是太古怪了。
还是得等姜家大丫头醒了问问再说,也不能冤枉了老二媳妇,要真是老二媳妇干的缺德事,她这个做婆母的,第一个不饶她!
周氏见王婆婆有了计较,也就答应下来:“......哎。”
那会子二小子拉了在哭,我给他换尿布抽不开身,他二婶就说来帮我送,我也知道娘您特地嘱咐我的事不能让别人来做,好像我偷懒似的,但他二婶拿着粮食就走,二小子才七个月,正是最好爬的时候,我手里还拿着尿布,一个没注意,就见不到她人了......”
王婆婆气道:“那你不会抱着二小子跟上来看看?”
周氏:“我看了啊。我给二小子擦好屁股,抱着站在咱们家门口朝这边看了好一会,见他二婶跟姜家大丫头在这姜家门口好好的站着说话,粮食也拿过来了,就放在门口石墩子边上,一袋子不少,我这才放心进门的。娘啊,就这么点猫狗粮,都不够咱们家吃两顿饭的,我至于贪她这点子粮?再说了,都是一家人,我来送她来送不都一样?”
王家是个大家子,王婆婆光儿子就生了三个,三个儿子又娶妻生子,儿子儿媳孙子孙女加起来,吃饭的时候,一桌子根本坐不下,得分开坐两桌才行。
这样一大家子人吃饭,那每日入到腹中的粮食让家里人口少的人家看着都可怕,周氏是家中长嫂,做饭的活计她做的最多,每日从她手里过那么多的粮食她早就看习惯了,也之所以如此,她才会背地里说姜小姑娘吃的是猫狗粮。
在周氏看来,他们王家养的猫儿狗儿都比姜小姑娘吃的饭多。
王婆婆听清楚始末,也知道周氏不至于说谎昧下她这么一点粮食,就跌足叹道:“你知道什么?姜家大丫头根本没收到粮食。”
周氏惊讶:“不能啊?我可是亲眼看到他二婶将您准备好的粮食口袋拿到这姜家大门口的,一共三个袋子,一袋子面,一袋子粟米,一袋子油盐酱醋,一点都不差的。”
王婆婆横了周氏一眼,道:“这粮到底入没入姜家的门,去厨下看看就知道了。”
周氏心里也打起了鼓,她虽然是看到了老二家的将粮袋子给送到了姜家门口,但也确实是没看到这些粮袋进了姜家门,难道,这粮被老二家的给昧下了?
不能吧?老二家的虽然人看着风风火火的泼辣,但也不至于贪这么点粮吧?她眼皮子还没这么浅吧?
周氏亦步亦趋的跟着王婆婆去了姜家厨房,也就是刚才姜寸华做饭吃饭的地方。
厨房里此时还能闻到一些烟火气,掀开锅盖一看,浅浅的一层粟米粥还在冒热气,一个莹白圆润的鸡蛋卧在粟米粥内,分外可爱。
之前在门前的时候,姜寸华跟王婆婆说她刚吃完饭才出了一身汗,看来是真的。
周氏拿着姜寸华喝完米汤还没刷的碗,以及水瓢里还泡着的鸡蛋给王婆婆看,喜道:“您看嘛,刚吃完的碗都还没干呢,有粮的。”
王婆婆摇摇头,来到粮缸旁,掀开一看,顿时变色,一连三口粮缸都掀开了盖子,除了缸底一些已经见底的粟米,其他都空空如也。
周氏也惊呆了:“这,这是怎么一回事?”又狠声道:“我去将老二媳妇给叫来。”
王婆婆肃声道:“回来!”
周氏:“娘?”
王婆婆想了想,道:“姜家大丫头还那样着,先顾好她这里,粮食的事等回家再说。”家丑不可外扬,王婆婆是积年的老人了,见的人见的事都多,这整件事里面都透着蹊跷,明明老二家的已经将粮食送来了,姜家大丫头也看到粮食了,还跟她说话了,那这粮食呢?到底是进了门还是没进门呢?
若是进了门,粮缸里不该是空的,就算姜家大丫头胃口变大了,她送的粮食她心里有数,这粮缸至少是半满的。她藏起来了?那又是为什么藏起来呢?
若是没进门,那这粮食到底去了哪里呢?
蹊跷,太蹊跷了,古怪,更是太古怪了。
还是得等姜家大丫头醒了问问再说,也不能冤枉了老二媳妇,要真是老二媳妇干的缺德事,她这个做婆母的,第一个不饶她!
周氏见王婆婆有了计较,也就答应下来:“......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