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镇、葫芦村,都是以葫芦命名,原本就离的不远,或者说,葫芦村,本就是作为葫芦镇的城郭存在的。
这葫芦镇是个夯土小城,城门四米到五米宽,城墙却足足有超过十米高,城墙上箭楼、垛口一应俱全,城虽小,防御体系却很完善。
离城门十丈以外,有一些一扇、半扇的坍塌的土墙,不知道以前是做什么的,但现在已经作为乞丐和临时歇脚的挑夫的休息地了。
王乡贤果然十分有名气,还没入城门呢,就有穿长衫短褐架牛车赶驴子挑扁担的跟他打招呼,王乡贤一路拱手作揖就没停过,对谁都笑眯眯的说“好好好”,看的姜寸华十分有趣。
走进城门,穿过长长的城门洞,就好像进入了一个广阔的大院子,大院子周围有好几个门洞,门洞上面竖着各种牌子,姜寸华尚未看清牌子上写的是什么,就被周氏拉着走到一个门洞前,一人交了一文钱,因为王乡贤赶着牛车,有牛,多交了一文钱。
姜寸华看着周氏多交的那一文钱,感觉到了心疼。
沉默着和周氏、王乡贤赶着牛车进入只有一米长的门洞子,出了门洞子,就是熙熙攘攘的市场了。
牛羊市、骡马市,然后就是挂着幡布的茶摊面摊羊肉摊,姜寸华在靠城墙根子支起来的唯一一处茶摊子上看到了两个高鼻深目蓝色眼睛褐色头发的异域人正在端碗大口喝茶,还吆喝着隔壁的面摊给他下两碗臊子面,要多多的放胡椒粉......
操的是正宗的当地方言。
此时,姜寸华才将心中不解问出来,道:“刚才交钱的地方是什么?”
周氏习以为常道:“是城门内的瓮城,也叫税关。凡是要入镇的,不管是百姓还是挑担子赶车子做买卖的,都要交税,人头税一人一文,车马税也是一文,要是载了货物,按货物量多量少交货物税。”
瓮城,在战时是防御工事,如今没有战事,就成了税关了。
怪不得村人都不愿意入城,这入城就要交税,谁受得了啊。
周氏眼睛一直看着那两个异域人,件姜寸华也随她看过去,就稀奇道:“难得在交易淡季看到这些个罗刹鬼,他们不在怀仁县城待着,来咱们葫芦镇这偏远地界做什么?”
姜寸华问道:“什么是交易淡季?”
周氏解释道:“每到春秋两季,都是咱们跟关外胡人贸易的旺季,如今已经入夏,春旺季早就过去了,胡人们也带着跟咱们交易的货物出关了,除了似怀仁县这等大县城,在其他地方,少见这些黄头发蓝眼睛的罗刹人。”
原来是边贸啊,她早该想到的,还是姜小姑娘以前几乎不出门的缘故。
说话间,她们这驾牛车慢慢悠悠的穿过上书“北市”的牌坊,一路经过了张麻子剪刀铺、刘瘸子狗皮膏药铺、孙寡妇成衣铺、白氏南北杂货铺等等诸多店铺,只见推车赶驴赶牛跨篮子背褡裢的,倒是少见条扁担卖菜卖鸡蛋的了。
重新上了牛车,姜寸华挽着周氏的手臂,一面看着车外小镇风景,一面问她葫芦镇和怀仁县的事情。
周氏也是边看边随口与她闲谈,道:“听老一辈的说,咱们葫芦镇是古早有之,以前也是这大盛府有名的繁华城镇,但后来驻守这里的将军修了更好的通商官道,又在官道旁建了现在的怀仁县,咱们的葫芦镇就一年一年的落寞了。”
哦,要致富,先修路,以前那个将军很可以啊。
周氏惋惜道:“要是没修那什么官道,没有怀仁县,咱们葫芦镇还是数一数二的大镇,那不得富的流油啊......”
周氏畅想着如果葫芦镇繁华他们家能沾多少好处,姜寸华却是道:“人少是非也少,这里可是边关,是非少了,咱们百姓才能更安全啊。”
想着时不时听到的从怀仁县传来的凶杀案,周氏不禁连连点头道:“你说的也是,若是有胡人杀来,也是先去怀仁县,咱们葫芦镇就是安全的。”
姜寸华:......
你说的我有些怕怕的......
一路说着话,很快王乡贤的牛车就在钱家粮油铺门前停下。
见到外头停了车,铺子内里一个弥勒佛似的胖子小跑着出来,双手不住作揖笑容满面叫好道:“哪道春风把您老给吹来了,王老爷,您快请,快里面请......”
王乡贤下了牛车,一手牛鞭一手抱拳还礼道:“钱掌柜,您发财啊。”
“托福,托福,挣几个糊口钱,里面刚沏了上好的武夷红茶,您进去喝两口?”钱掌柜热情邀请道。
王乡贤摆手道:“今儿来是有正事的,老夫也不是正主儿......”
钱掌柜正疑惑着呢:“那您是?”就见从这小小的牛车里走下一个面色蜡黄身形瘦弱眼睛却是发亮未盘发的..姑娘,作陪的,正是王乡贤的大儿媳妇。
钱掌柜纳闷了,问王乡贤:“这位姑娘是何许人也?”
王乡贤捋须道:“这位是姜家大姑娘,也是这间店铺的主人,你的东家。”
钱掌柜眼睛瞬间瞪大了一圈不止,在王乡贤和姜寸华脸上转来转去,倒仰着抽气问王乡贤道:“老兄,老兄,您没跟我开玩笑呢吧?”
王乡贤呵呵道:“我要是跟你开这个玩笑,我这乡贤也做到头了。”
“可别,可别,我没那意思,老兄你犯不着咒么自己个儿,”又草草跟姜寸华做了个揖,滑溜道:“恕咱眼拙,竟没瞧出来您是新东家,还没跟您道喜嘞,不知您是何时升任的新东家呢?新东家此番踏足小的贱地,是有何指教啊?”
王乡贤本就是瞩目的人,他跟钱掌柜的说话声音别人也都听的清楚,钱掌柜故意对姜寸华说的这番无赖似的话更是扯着嗓门喊的生怕别人听不到似的,似乎他嚎的嗓门大,这世间的道理就站在他这边似的。
让姜寸华不由心下好笑,这个钱掌柜,这是打量她年轻姑娘怕人看,抹不开面子不好说话呢?
那他可是打错算盘了。
若果真是个年轻未出阁的姑娘家,站在这大街上让这些大老爷们打量,别说说话了,怕是羞都要羞死了,周氏都已经将她揽在怀里拿帕子遮她的脸了。
姜寸华拍了拍恼羞成怒的周氏的手,笑道:“婶子,我是来要债的,怕什么,看我与他理论。”
说罢,不避不让对着钱掌柜落落大方道:“钱掌柜,自家父、家母和小弟都去世之后,我自然就是你的东家了,我没摆酒请您来给我道喜,倒是我的不是了......”
轰——
围观看戏的人顿时对着钱掌柜指指点点起来,这人家家里死了人,还一死就死一家,这姓钱的还要给人家去道喜,忒丧良心!
这葫芦镇是个夯土小城,城门四米到五米宽,城墙却足足有超过十米高,城墙上箭楼、垛口一应俱全,城虽小,防御体系却很完善。
离城门十丈以外,有一些一扇、半扇的坍塌的土墙,不知道以前是做什么的,但现在已经作为乞丐和临时歇脚的挑夫的休息地了。
王乡贤果然十分有名气,还没入城门呢,就有穿长衫短褐架牛车赶驴子挑扁担的跟他打招呼,王乡贤一路拱手作揖就没停过,对谁都笑眯眯的说“好好好”,看的姜寸华十分有趣。
走进城门,穿过长长的城门洞,就好像进入了一个广阔的大院子,大院子周围有好几个门洞,门洞上面竖着各种牌子,姜寸华尚未看清牌子上写的是什么,就被周氏拉着走到一个门洞前,一人交了一文钱,因为王乡贤赶着牛车,有牛,多交了一文钱。
姜寸华看着周氏多交的那一文钱,感觉到了心疼。
沉默着和周氏、王乡贤赶着牛车进入只有一米长的门洞子,出了门洞子,就是熙熙攘攘的市场了。
牛羊市、骡马市,然后就是挂着幡布的茶摊面摊羊肉摊,姜寸华在靠城墙根子支起来的唯一一处茶摊子上看到了两个高鼻深目蓝色眼睛褐色头发的异域人正在端碗大口喝茶,还吆喝着隔壁的面摊给他下两碗臊子面,要多多的放胡椒粉......
操的是正宗的当地方言。
此时,姜寸华才将心中不解问出来,道:“刚才交钱的地方是什么?”
周氏习以为常道:“是城门内的瓮城,也叫税关。凡是要入镇的,不管是百姓还是挑担子赶车子做买卖的,都要交税,人头税一人一文,车马税也是一文,要是载了货物,按货物量多量少交货物税。”
瓮城,在战时是防御工事,如今没有战事,就成了税关了。
怪不得村人都不愿意入城,这入城就要交税,谁受得了啊。
周氏眼睛一直看着那两个异域人,件姜寸华也随她看过去,就稀奇道:“难得在交易淡季看到这些个罗刹鬼,他们不在怀仁县城待着,来咱们葫芦镇这偏远地界做什么?”
姜寸华问道:“什么是交易淡季?”
周氏解释道:“每到春秋两季,都是咱们跟关外胡人贸易的旺季,如今已经入夏,春旺季早就过去了,胡人们也带着跟咱们交易的货物出关了,除了似怀仁县这等大县城,在其他地方,少见这些黄头发蓝眼睛的罗刹人。”
原来是边贸啊,她早该想到的,还是姜小姑娘以前几乎不出门的缘故。
说话间,她们这驾牛车慢慢悠悠的穿过上书“北市”的牌坊,一路经过了张麻子剪刀铺、刘瘸子狗皮膏药铺、孙寡妇成衣铺、白氏南北杂货铺等等诸多店铺,只见推车赶驴赶牛跨篮子背褡裢的,倒是少见条扁担卖菜卖鸡蛋的了。
重新上了牛车,姜寸华挽着周氏的手臂,一面看着车外小镇风景,一面问她葫芦镇和怀仁县的事情。
周氏也是边看边随口与她闲谈,道:“听老一辈的说,咱们葫芦镇是古早有之,以前也是这大盛府有名的繁华城镇,但后来驻守这里的将军修了更好的通商官道,又在官道旁建了现在的怀仁县,咱们的葫芦镇就一年一年的落寞了。”
哦,要致富,先修路,以前那个将军很可以啊。
周氏惋惜道:“要是没修那什么官道,没有怀仁县,咱们葫芦镇还是数一数二的大镇,那不得富的流油啊......”
周氏畅想着如果葫芦镇繁华他们家能沾多少好处,姜寸华却是道:“人少是非也少,这里可是边关,是非少了,咱们百姓才能更安全啊。”
想着时不时听到的从怀仁县传来的凶杀案,周氏不禁连连点头道:“你说的也是,若是有胡人杀来,也是先去怀仁县,咱们葫芦镇就是安全的。”
姜寸华:......
你说的我有些怕怕的......
一路说着话,很快王乡贤的牛车就在钱家粮油铺门前停下。
见到外头停了车,铺子内里一个弥勒佛似的胖子小跑着出来,双手不住作揖笑容满面叫好道:“哪道春风把您老给吹来了,王老爷,您快请,快里面请......”
王乡贤下了牛车,一手牛鞭一手抱拳还礼道:“钱掌柜,您发财啊。”
“托福,托福,挣几个糊口钱,里面刚沏了上好的武夷红茶,您进去喝两口?”钱掌柜热情邀请道。
王乡贤摆手道:“今儿来是有正事的,老夫也不是正主儿......”
钱掌柜正疑惑着呢:“那您是?”就见从这小小的牛车里走下一个面色蜡黄身形瘦弱眼睛却是发亮未盘发的..姑娘,作陪的,正是王乡贤的大儿媳妇。
钱掌柜纳闷了,问王乡贤:“这位姑娘是何许人也?”
王乡贤捋须道:“这位是姜家大姑娘,也是这间店铺的主人,你的东家。”
钱掌柜眼睛瞬间瞪大了一圈不止,在王乡贤和姜寸华脸上转来转去,倒仰着抽气问王乡贤道:“老兄,老兄,您没跟我开玩笑呢吧?”
王乡贤呵呵道:“我要是跟你开这个玩笑,我这乡贤也做到头了。”
“可别,可别,我没那意思,老兄你犯不着咒么自己个儿,”又草草跟姜寸华做了个揖,滑溜道:“恕咱眼拙,竟没瞧出来您是新东家,还没跟您道喜嘞,不知您是何时升任的新东家呢?新东家此番踏足小的贱地,是有何指教啊?”
王乡贤本就是瞩目的人,他跟钱掌柜的说话声音别人也都听的清楚,钱掌柜故意对姜寸华说的这番无赖似的话更是扯着嗓门喊的生怕别人听不到似的,似乎他嚎的嗓门大,这世间的道理就站在他这边似的。
让姜寸华不由心下好笑,这个钱掌柜,这是打量她年轻姑娘怕人看,抹不开面子不好说话呢?
那他可是打错算盘了。
若果真是个年轻未出阁的姑娘家,站在这大街上让这些大老爷们打量,别说说话了,怕是羞都要羞死了,周氏都已经将她揽在怀里拿帕子遮她的脸了。
姜寸华拍了拍恼羞成怒的周氏的手,笑道:“婶子,我是来要债的,怕什么,看我与他理论。”
说罢,不避不让对着钱掌柜落落大方道:“钱掌柜,自家父、家母和小弟都去世之后,我自然就是你的东家了,我没摆酒请您来给我道喜,倒是我的不是了......”
轰——
围观看戏的人顿时对着钱掌柜指指点点起来,这人家家里死了人,还一死就死一家,这姓钱的还要给人家去道喜,忒丧良心!